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范泓9年修订“雷震传”: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总有报世救国心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14 17: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范泓9年修订“雷震传”: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总有报世救国心态
发布时间:2013-07-11
| 时代周报 | 241期 |  

本报记者 徐伟 发自北京

2002年9月4日,台湾“雷震案”发生整整42年后,得以平反。2004年,南京学者范泓写出了海峡两岸第一本雷震传记。此后9年间,他在原版基础上增补、修订,今年4月出版《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
留学归来,火速上升
雷震祖籍河南,1897年出生于浙江长兴县,19岁考取京都帝国大学。留学期间,雷震在戴季陶和张继的介绍下,加入中华革命党(国民党)。
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年届三十的雷震留学归国,在戴季陶的举荐下很快进入国民政府,先后担任法制局编审、编译局编撰、教育部总务司司长等职。
1938年7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第一次会议在武汉召开,汪精卫为参议会议长,雷震为议事组主任。1940年,国民参政会成立宪政期成会,雷震出任秘书长。
对于雷震的火速上升,范泓认为,除了雷震本人的政治才干,戴季陶、王世杰等人的提携和蒋介石的信任外,雷震恰好赶上了当时中国政治的需要。
八年抗战结束后,国内要求和平建国的呼声高涨。从1945年重庆谈判到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再到后来的“制宪国民大会”,雷震始终是穿梭于各党派之间进行游说协调的关键人物。雷震为人豪爽真诚、责任心强、交际能力出色,交友广泛。
与蒋介石的“蜜月期”
1949年3月,胡适、雷震、王世杰、杭立武、傅斯年等人在上海聚会,商议办份刊物,宣传自由与民主,“以挽救人心”。刊物名字系胡适所取。
10月22日,自大陆抵台第二天,雷震便全身心投入创刊工作,短短一个月后,11月20日,该刊的创刊号正式出版,当天下午便有人上门订购。
胡适虽挂名发行人,但此时身在美国,发行人的责任实际上由社长雷震代行,第一任总编辑为毛子水,副总编辑为王聿修,聂华苓为行政编辑,发行部经理为马之骕。
此时,雷震被蒋介石聘为“国策顾问”,所办这份刊物自然得到了国民党高层的鼓励和资助,创刊不久,就有军方订户。此为雷震到台湾后与蒋介石的“蜜月期”。
1951年6月,刊物发表社论《政府不可诱民入罪》,评论政府采行金融投机做法可能导致执行人员借机敲诈,第一次与情治部门发生言论冲突。10月,杂志发表社论认为言论自由是天赋人权,并讨论舆论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继而又对“党化教育”“青年救国团”等问题提出批评,导致政治部下令禁止阅读此刊物。
1953年,“总统府”下令解除雷震“国策顾问”一职;次年5月,这份刊物又刊发读者来信,对党化教育严重干扰校内正常教育提出质疑,并指出“青年救国团”系非法组织。蒋介石震怒,下令注销雷震党籍。
“祝寿专号”加印13版
1956年10月31日,蒋介石七十大寿,已触怒蒋介石的该刊物又推出轰动一时的“祝寿专号”,刊发胡适、雷震、徐复观、毛子水、王世杰、陶百川等学者文章,为“自由派人士向蒋介石建言之总计,言人所不敢言者”。
专号大为畅销,加印13版,引来党、团、军刊物集体围攻。遭全面打压后,雷震与国民党彻底决裂,提出希望促进在野党之间的团结,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一个反对党。
1957年4月至1960年5月,该刊又连续刊发20余篇文章,其中《反对党!反对党!反对党!》一文,成为推动反对党成立的理论支点。
1960年,雷震等人密拟《中国民主党创立宣言草案(稿)》,宣布将在9月底成立新党。9月4日,国民党先发制人,将雷震、傅正、马之骕、刘子英抓捕,震惊海内外的“雷震案”爆发。10月8日,当局以“知匪不报、为匪宣传”两项罪名,判处雷震有期徒刑十年。1970年9月4日,73岁的雷震出狱。1979年3月7日,雷震病逝。2002年9月,台湾当局公开为雷震平反,并出版《雷震案史料汇编》两册。
“历史研究一定要‘去文学化’”
时代周报:你做过记者,为何后来转向历史写作?
范泓: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报社工作,至今工作关系还在报社。多年做记者对研究历史有一定帮助,就是“去文学化”。记者要求新闻的真实性,历史研究更是强调“真实性”,即还原那些曾经被遮蔽或扭曲的真相。
时代周报:为何对1949年迁台的知识分子感兴趣?
范泓:1949年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是一个政治分水岭。我做当年“从政学人”的研究,是想了解一下,特定年代里知识分子进入权力后的真实状况,是不是就变成了政府的尾巴?本来是具有独立立场的知识分子,在庞大的权力机器里面是否就被吞噬或消解了?或者,是否被摆错了地方?比如翁文灏,他原本是个地质学家,后来让他做国民政府的“行政院长”,这显然是有问题的,他没有这个才能—当然,胡适也未必能胜任。王云五,管理商务印书馆十分出色,1948年币制改革时出任“财政部长”,就惹来金圆券风潮。抗战前后,许多人是在学术上有了成就之后才进入权力系统的。王世杰是著名法学家、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翁文灏是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蒋廷黻是留美的,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陶希圣是北大著名教授,创办过《食货》杂志……这些人如果不从政,仍在校园内,是不是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有报世救国的心态,总觉得应该进入权力圈为国家做些什么,问题是进去之后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还是阻碍了进步?知识分子如何处理知识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关注当年从政学人的初衷。
时代周报:战后台湾自由主义传统似未断过,两岸知识分子是否存在整体差异?
范泓:我一直认为威权时代尚有空间,否则雷震主持的那份半月刊不可能存活近11年。战后台湾“自由主义”渐次兴起,是20世纪上半叶自由主义思潮的延续和发展,以雷震为中心的那一批人都是从大陆过去的,胡适是他们的精神导师,雷震则是火车头式的人物。70年代的“党外运动”从该半月刊汲取了不少思想资源,他们透过参与地方选举和办政论刊物,不断推进台湾民主运动的发展。尽管身处威权政治,但宪政的大框架一直存在,可以独立参选,可以办刊。
时代周报:如何评价雷震的历史地位?
范泓:两个方面:一是对言论的负责,即针对国民党在50年代施政弊病丛生提出批评和建言,直率抒陈所见,即“议政者”的角色;二是对反对党的落实,突破了自由主义“皆以思想上的启蒙为志业”的这一旧辙,即“参政者”的角色,概言之,就是从“坐而言”到了“起而行”。
雷震和以他为灵魂的这份刊物对台湾社会转型的影响,台湾学者钱永祥有过论述,直至上世纪80年代,台湾所有重要的政治议题都是根据那份刊物的言论来阐述或界定的,台湾新一代不见得都读过该刊,但所使用的语文、基本概念和陈述方式,都是从这份刊物出来的。
战后的台湾,经过清党、扫红、二二八事件等,本土政治精英力量日渐式微,所以战后的台湾自由主义是从大陆移植过去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价值谱系,即从《努力周刊》《新月》《独立评论》到《观察》再到雷震住持的刊物,是一条线下来的。雷震被捕后,该刊物被迫停刊,新党胎死腹中,整个60年代出现了冰封期或沉寂期,虽有零星抗争,但实际影响不大,到70年代,岛内外形势发生变化,尤其是国际上的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台湾社会的巨大失落,从而导致各种社会运动包括党外运动的兴起—但已不是当年大陆那帮人了,台湾的本土精英开始崛起。

《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
范泓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4月版
346页,69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2:30 , Processed in 0.12291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