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题而异趣的警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0 19:3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两篇《游高粱桥记》

----同题而异趣的警示

孙绍振

两篇游记,写的是同一个地方景致,同一种季节月份,作者又是亲兄弟,但却有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主题。一个赞美自己,美化得很高雅,高雅到以一般游人皆为痴呆;一个批判自己,批判得很严厉,严厉到说自己无耻。把这两篇散文放在一起来读,这对我们当前一味耽于美化诗化的游记散文应该有相当的警示。

第一篇是袁宏道写的,赞美高梁桥初春的景色,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清到鱼鳞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这种从效果上着笔写水清的方法是传统的。不过,这篇文章增加了一点,从几席间观望寺庙,有一种闲情逸致,觉得眼前一切都是为自己而存在:“朝夕设色以愉娱游人。”

写到这里,还只是概括地称赞高梁桥的美好,还没有具体写到游览。下面一段才是叙事记游:

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

这很高雅的情趣。趺坐(盘腿而坐)“古根”上,就暗示着不求一般的物质享受,而是自然为美。古根不像椅子那样舒服,但是情趣却自然。“茗饮以为酒”,以茶当酒(古诗有句云:“寒夜客来茶当酒”),比之饮酒要高雅。作者在下文中,就是拿这种情趣与“彼筵中人”(摆宴饮酒的人士)对比。饮茶比饮酒要清淡,淡和雅相联系,淡雅了,层次就高,叫做高雅;浓了,就不一定雅。山水之乐甚于酒,审美价值超越于物欲,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是欧阳修总结出来的。有情趣,还得有景,情与景偕,叫做情景交融,才有诗意。故下面写“浪纹树影以为侑”,是很雅致的。茶为酒,已经是淡雅了,而下酒的菜,则更淡,象征性的。“浪纹树影”,在一般人看来,既不是菜肴,也算不上美妙的风景。但是其中有水的空灵,阳光的透明。至于“鱼鸟之飞沉”,则更是自然之趣。天水一色,都是透明的,见鱼之游,如观鸟之飞翔。后来毛泽东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名句,也许和这种情景不无关系。在这种情境中,作者是很超然的。把鱼鸟之飞翔和人物的往来,或者说,把世俗之人和鱼鸟一样,当成好玩的景象(“以为戏具”)。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从四个方面来强调自己沉醉于“山情水意”:一,以淡雅之茶代替酒,避免被口腹之欲冲淡超然物外的雅趣;二,对于拘于世俗之欲念的“筵中人”,显示一种藐视;三,设想那些筵中人,耽于世俗的人,对于自己乐趣的不理解:

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

以为自己是呆和尚,可见其蠢,写他人的“相视以为笑”,却表现出作者不以相视而笑为意,越发显得自得其乐,超凡脱俗;四,针对世俗之人,表白自己的优越:

彼筵中人,喧嚣怒垢,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

笔力就在于取两种乐趣的对比,显示自己的高雅。

这是一篇游记,从字面上来说,重点、焦点、感人之点应该是在游的过程中,但是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游的过程中,所见之景,如“柳稍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和世俗之人观感也许区别不大,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游,而在内心感受,对于乐和趣的感觉。世人以为痴者,我以为乐;世俗以为乐者,我以为呆。

游记当以特殊的情趣、独特的性灵为主脉,而不当以景物为主干。景物美则美矣,然人所见可略同。略同之景,难以为文;而不同之情与趣,方为文章之灵魂。

袁宏道之弟袁中道同题散文,也说明了这一点。

宏道的文章,记三月一日之游;中道的文章,是三月中旬。三月一日已经“柳稍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三月中旬,却是:“杨柳尚未抽条,冰微泮”,“飚风自北来,尘埃蔽天”。如果不是同一年,则物候之差,何以如此巨大?如果是同一年,作者所取之异,何以如此之悬殊?

这个问题要从袁中道的文章中求解。

袁中道的文章,竭力强调北京春日实在杀风景。先是所见不美:北风劲吹,弄得“对面不见人”。更有力的一笔是,风吹得沙子“中目塞口,嚼之有声”。一般写景象,大都着重于眼耳之间,以视觉与听觉为主;而这里却写到触觉,引出特殊的听觉,一点没有春天的感觉,甚至比冬天还要扫兴。穿上厚皮袄“犹不能堪”,游兴完全败坏,只能狼狈逃离。折腾到黄昏,忍受“百苦”以后,才到家,还要加上一笔:“坐至丙夜,口中含沙尚砾砾。”这一笔,不仅仅是写北京春天的特征,而且是写作者摆脱折磨以后,心中之余憾未消。

把春天写得比冬天还差劲,是为了什么呢?看了下面才知道,这是反衬。

想到自己家乡,“江南二三月,草色青青,杂花烂城野,风和日丽”,可以过舒服的小日子,但是偏要风尘仆仆,折腾到京师来,干什么?下面的回答直截了当:“为官职也。”就是为了当官。这句话,接近于口语,很是坦率,没有用比较委婉的“仕进”之类的文言语词,在封建士大夫,这样不顾脸面,很不容易的。更坦率的是,说自己“屡求而不获”,完全是白忙活,瞎折腾。这样的坦率,在中国古典文人中,是很罕见的,也是很可贵的。

这就是明清小品中真正的“性灵”,五四散文兴起,能够迅速取得重大的成就,就得力于继承了这种宝贵的传统。

把矛盾无情地揭露出来以后,文章已经不仅仅是游记,而且是对自己的拷问:这样自寻烦恼,自讨苦吃,为了什么呢?

先是“予以问予,予不能解矣”,自己也感到真是莫名其妙。但是,有游就应该有文字记载(游也宜书),记载些什么呢:

书之所以志予之嗜进而无耻,颠倒而无计算也。

这可真是最勇敢的一笔。写文章、写游记不是为了诗意,不是为了美化自己,而是把自己的耻辱记载下来。这里用了一个口语色彩极浓的字眼:“无耻”。前文还比较含蓄,说自己荒谬,用了一个挺古典的词语:“舛”(吾见其舛也)。舛,就是荒谬的意思。但没有直接说荒谬,用古代汉语的“舛”,就比较文雅、含蓄一点。到这里却用了一个在程度上最严重的、最没有回旋余地的话语。对自己毫不容情到不怕自我暴露、自暴其丑的程度。古人云:“文以载道。”而作者却把载正统意识形态之道的散文用来进行自我批判,彻底放下了士大夫做文章的架子,实际上变成了言志,言个人之情志,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这种文章,在中国古典游记中,是独创一格的。它的特点是:第一,不是以抒情和诗化为目的,反倒是在没有诗意、杀风景的地方入手;第二,不是追求自我美化,反倒是自我暴露,自我批判,甚至到不怕丑的程度。

这对我们今天文本分析有启示,同样对作文教学也是有深刻警示的:游记是写景还是写心,写不同他人的心为上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5:56 , Processed in 0.09113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