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给你美国知名科技博主的成长记
写在前面的话:在中国的“自媒体”和新兴科技媒体兴起之时,大洋彼岸的科技博客们很多早已功成名就。他们的故事,无疑对所有的媒体人和科技从业者都有借鉴意义。我的同事,驻硅谷的美女记者晴然今日就将给大家讲一个美国知名科技博客创始人的故事。 文章看点如下:1,这是一个印度的、没有显赫背景和高学历的大龄男青年的美国励志估值。2,他成功的关键就是对科技及写作的热爱。3,他无法忍受美国的传统媒体。4,他不靠广告又怎么规模盈利呢?5,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科技新闻写作观。还等什么,快看正文吧。(以上,by林丰蕾) 文/晴然 搜狐IT驻硅谷记者 如果你对美国的科技媒体有所了解,那么对GigaOM就一定不会陌生。这个每月独立用户量超过700万的科技博客在圈儿里代表这样一个声音:洞察力、分析性和‘未来派’。借着自媒体在中国的得瑟劲儿,搜狐IT近日在旧金山采访了GigaOM的创始人Om Malik。本来只想就‘浅阅读时代专业媒体如何过活’向大佬取取经,没成想,竟意外收获了一个治愈系的励志故事。不夸张地说,Malik先生的故事精彩度不输少年派。这位会讲故事的科技博主绘声绘色地跟我分享了他的经历、他的坚持和他眼中的GigaOM。 给大家稍微铺垫下, Malik先生是媒体圈儿的少数派,他来自印度,眼瞅着奔三了才只身赶赴美利坚。为了在纽约扎根当个科技写手,Malik给人扛过大个儿、创办过派对信息网站、连续30多个月应聘报社被拒、也捏着鼻子为 ‘Spelling Bee’(英文拼字竞赛)这种题材码过字儿…...20 +年之后的今天,他是大牛科技博主,揽获新闻奖项无数(包括美国职业记者协会颁发的‘新闻业杰出表现奖’),他一句一文能搅得科技界风生水起,忙里偷闲他还搞起了创投基金(被评为Twitter上最有影响力的25个高科技投资者之一)。 小编用自己的中国耳朵听Malik先生的故事,怎么听都觉得有点‘屌丝逆袭’的意思。 懂IT的文青儿 说Malik先生是文青儿并不过分,他说自己是个“为写作而生的人”,所有他为之着迷的东西都是素材。年轻的时候,他酷爱欧美音乐,给印度的青少年杂志写过乐评。后来,还是学生的他自己也面临升学压力,于是又把‘考大学’,‘申请美国学校’和‘释放竞争压力’等题材搬至笔下,写出一堆连载。 跟所有印度孩子一样,软件编写也是Malik的必修课;他疯狂地爱上了计算机和编程,但却从没想过成为码农;“后来我就想,我这么喜欢IT,干脆当个科技写手(tech writer)好了”。时间正值1991年,几篇以ARPAnet(互联网的始祖)为题材的文章让Malik接触到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那个年代,没几个人知道互联网为何物,但是着了迷的Malik每个周末都会跑到新德里的美国图书馆(USIS)等待最新的IT行业期刊。 “我就是有种gut feeling(直觉),觉得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信息的传播方式会经历一场变革。我想用笔记录这场革命。”他说。 请叫我‘坚持帝’ 决意成为IT写手之后,Malik只身来到美国成了‘纽漂儿’,“对于想干传媒的人来说,纽约是宇宙中心,我想在一个大一点的舞台施展自己,就是单纯地渴望成功”。起初的3年多并不顺利,Malik先生告诉我,他每天一大早起来,西装领带把自己拾掇好,就跑到各种报社杂志社递简历。人家瞅一眼他的简历,就发现Malik没有常春藤学历,没有美国的教育背景,甚至大学也就勉强毕业,先前所有的稿子都发在印度,who cares啊?于是就都摆摆手让他走人了。 “没有全职工作要我,兼职的我也干”,于是Malik白天的工作是 ‘Man with a truck’ (就是帮人搬家、扛大个儿),晚上和周末,他又孜孜不倦地写稿、投稿。Malik有颗大心脏,他告诉我,自己那40个月连续被拒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过程,“你们越看不上我,我就越坚定,我想证明你们都是错的”。 慢慢的,也有Crain’s New York Business这样的Big Name刊登了Malik的文章。在纽约为生计打杂三年后,Malik终于得到了第一份全职的科技写手工作。再之后,就是大家都熟知的那些:他是Forbes.com的创始团队成员,在Red Herring最火的时候成了那儿的高级编辑,后来去了大名鼎鼎的《商业2.0》杂志,专注于电信、宽带和创新技术的报道。 “传统媒体快让我窒息了” ‘写作’是Malik先生一生的挚爱;“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喜欢写东西,失业落魄的时候也没间断过,以后退休了还是会继续写下去”。他特别欣赏科技行业中蓬勃而出的‘乐观主义‘,正好弥补了小时候成长氛围中缺失的那一块儿。这是个变化得飞快的行业,每天都像在上学。我们笨了吧唧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吸血鬼一样地汲取新信息,结束这一天的时候,脑子瓜儿里又多出了20个新问号 ----- 这就是Malik最理想的工作状态,一个科技写手的日常写照。 每每谈到自己的作品,Malik都有挡不住的热忱:“This is my art (这是属于我的艺术), this is my craft(这是我的手艺), this is my people (这些是我最想打动的人)。”Malik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最好地服务于自己的读者。有三年的时间,他既是《商业2.0》的专栏写手,也通过博客形式充当着自媒体人。2005年前后,他愈发觉得自己效劳的“传统媒体快让自己窒息了”。纸媒跟不上高科技的变更速度,也给不了科技行业所应得的关注。 当越来越多的人透过Malik的个人博客而非《商业2.0》认识到他,他萌生了把报纸搬到线上的念头:希望灵活机动地呈现内容,系统性地专注于科技领域。 Malik说,“我来到美国,这本身就是个startup of me,我热爱写作,对‘做媒介’这件事情特别着迷。从一个单纯的科技写手到后来创办媒体集团(Media Venture),我只是坚持做自己想做的,抓住能抓的机会。另外,我之前也创办过desiparty.com,算是有点窄义的创业经验。总而言之,GigaOM的诞生特别自然,就像是我个人的一个成长阶段一样。” 去他的广告! 在Malik先生眼中,读者是绝对的上帝!他告诉我,GigaOM自成立之初就不想依赖广告赚钱,他压根儿不屑玩pageview(综合浏览量)的烂游戏。作为媒体人,纯靠广告过活就不可能做到‘知无不言’。“我做的所有决定都是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盘旋在脑子里的总是这个问题Will this make my readers happy ?”。 但是,GigaOM也要赚钱,那怎么办呢? 结合自己善于分析、预测和长篇书写的特点,GigaOM开始操办各种主题大会和论坛(从出席者和赞助商处获得收入)、还开拓了一项叫做GigaOM Pro的订阅收费制服务,提供专业又即时的行业研究报告。现在GigaOM Pro已经变成GigaOM的核心产品和优势,有点科技博客跟咨询公司二合一的意思。GigaOM两年前的估值就达到4000万美金,今年2月份又收购了Paid Content (跟自己属性接近的科技新闻网站)。两个编辑团队的整合可以加大新闻覆盖面,也会为GigaOM Pro的收费服务带来更多的契机。Malik说他不方便透露营收结构方面的过多细节,“我只能告诉你,GigaOM的盈利增长非常健康,广告在总营收中的所占份额是最小的;就长远而言, GigaOM Pro绝对是最大的盈利支点。” “浅阅读不代表浅写作” 以浅阅读时代作为出发点,下面儿,原貌呈现跟Malik大神的三个问答: 我:在这样一个浅阅读时代,您觉得专业媒体该如何维持自己的生命力呢? Malik:‘浅阅读’(shallow reading)绝不意味着‘浅写作’(shallow writing)。这个所谓的‘浅阅读’时代实际上是给科技媒体的内容供应能力了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多数1000字的文章其实都可以压到400字甚至200字以内;表达一个‘立得住’的idea不需要很多文字。短小精炼的推文(Tweet)依然极具新闻价值或者观点价值。 除了篇幅之外,在内容上抓住读者的‘胃’也很重要。我们要做一个可口的巨无霸,那两片牛肉当然不可或缺,但是生菜、番茄和酸黄瓜也直接影响着大家的食欲。把内容做得丰富、多元才能让读者体验升华。严肃的、学术的、前瞻性的、技术的、辛辣的甚至八卦的什么都有,才能长久地吸引读者。这也是我们GigaOM的努力方向。还是那句话,读者是我们必须要取悦的人。They are our Gods. 我:您认为是什么成就了一个出色的科技写手呢? Malik:我认为有这么4点。1)复杂得没边儿的东西也能用最浅显的文字解释清楚。2)少用行话、隐语(Jargon),最好不用。3)敢说真话,尽管真话有时候不招某些人待见。4)讲故事,自己先要搞明白(深刻不深刻倒是次要的),最怕不懂装懂。很多不专业的科技写手,自己还一头雾水,就幻想想写出点惊天动地的东西。 我:评定或者审视自己文章的时候,您会考虑哪些问题呢? Malik:我在判定自己作品价值的时候,总会考虑这样3个问题。1)我写的东西能否‘娱乐’读者? 2)能否告诉读者点他们会感兴趣的东西?3)会不会对读者有点教育意义?其实能做到其中的两条就很不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