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首个网络文学本科专业成立 王安忆等任教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2-27 10:0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首个网络文学本科专业成立 王安忆等任教授



2013年12月27日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张杰 荀超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国内首个网络文学本科专业,已于12月25日在上海成立。该本科专业是由盛大文学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联合创办,致力于培养“学院派”写手。授课老师除了王安忆、叶辛等著名作家外,还有网络作家唐家三少、天蚕土豆、血红等。

加入中国作协后,网络作家越来越被主流文坛所接受,现在又有好消息传来。继莫言担任中国网络大学名誉校长之后,网络文学也有本科专业了!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获悉,国内首个网络文学本科专业,已于12月25日在上海成立。据了解,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学院派”写手。授课老师除了王安忆、叶辛等著名作家外,还有网络作家天蚕土豆、血红、骷髅精灵、格子里的夜晚,以及唐家三少。

“网络文学史”“微电影剧作”入课堂

据了解,该本科专业是由盛大文学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联合创办。新成立的网络文学专业将于2014年2月开始招生,2018年诞生第一批“学院派”写手。该专业学生除必修基础课外,还有小说与故事创作、创意与写作、编剧元素、古代和现代汉语、电视剧制作、微电影剧作、中外文学史、网络文学史、网络文学策划及版权管理和运营等课程。

盛大集团总裁、盛大文学董事长兼CEO邱文友表示,“网络文学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业,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行业,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积累的行业。时间、人才跟经验三者缺一不可。这次成立首个网络文学本科专业,就是希望为整个行业做好人才的储备,为文艺的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发展方向。”

邱文友说:“对于这首个网络文学的‘金蛋’,我们不仅会请旗下最知名的网络作家去指导学生们的创作并传授创作经验,还将邀请业内最顶尖的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和一线管理人员来为学生授课。在四年课程结束后,盛大文学欢迎学生们与我们签约,成为网络作家的一份子。同时,我们也将为毕业生提供编辑、编剧或其他与写作策划相关的工作。”即使不当写手,邱文友也表示前景十分看好,现在网络文学不只是一个行业,已经是多个行业了,所以从网络文学的专业出来的同学就业也是不难的。

除了传统作家,还有网络“大神”

一直以来,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被视为泾渭分明的两种文学类型。然而,此次网络文学专业所请的兼职教授中出现了许多名作家的身影,包括著名作家王安忆、叶辛等,学者钱文忠也来给发布会捧场。校方负责人更透露,已经联系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将来他也会给该专业的学生讲课。

记者注意到,除了王安忆、叶辛、俞天白等这些著名传统作家受聘为网络文学本科的“兼职教授”,“网络大神”唐家三少受聘兼职教授,骷髅精灵、天蚕土豆、血红等也都受聘站上讲台。邱文友还透露:“我们师资不只会有网络的作家,也会有我们的编辑队伍。”

对于怎么教的问题,连续摘得两届“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状元、北京作协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唐家三少昨日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表示,自己上课主题聚焦“文学与市场的结合”,“我的文字造诣也许不如大部分老师,但我擅长教文学如何与市场结合,让辛苦的创作变得更有价值。”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荀超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3 18:41:47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文学审美特征考察

2013年10月29日 来源:光明日报 马季


  审美是打开文学艺术之门的钥匙,网络文学当然不能例外。从网络文学的创作实际出发,归纳其审美特征,明晰其审美旨归,已是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一项迫切工程。经过15年的发展,可供研究的网络文学文本样式与作家群体,其规模和丰富性,完全达到了深度理论研究的条件。然而,正是由于网络作品存量浩如烟海、创作形态多种多样,此项工作具有极大的难度和挑战性。
  我认为,考察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应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形成的美学标准为基础,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转型和中外文化交流产生巨大能量后的审美变量,仔细分析传媒革命性变化和文化公共空间开放性的影响,网络作家自身需求与市场需求相互平衡形成的新的文化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文学的当代性、社会性和传播特性来考察网络文学的审美特征,对其进行美学定位。必须强调的是,对于网络文学这一时代新生事物,上述四者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它实际上为网络文学描绘出传承、创新、融合与不确定性的美学特征。
  网络文学给人的印象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我行我素,但细究其中的优秀之作,多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相对而言,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杂糅,体现在网络文学身上,超出了“五四”新文化传统的影响。网络作家们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更为认同,尽管他们受教于“五四”新文化传统,却试图从那里辟出另一条路;他们没有接踵当代文学,不仅因为他们受到了新世纪之初“国学热”的影响,也在于他们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延续这一文化传统的乐趣。
  15年来,网络上产生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作品,比如今何在的《悟空传》、江南的《此间的少年》、萧鼎的《诛仙》、燕垒生的《天行健》,以及猫腻的《庆余年》、梦入神机的《佛本是道》等,它们都有明显脱胎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痕迹。《悟空传》直接取材于《西游记》,《此间的少年》则是金庸小说的青春校园版。奇幻小说《诛仙》《天行健》运用西方奇幻手法描述异类空间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同样结合了大量东方神话元素。穿越小说《庆余年》显示出作者对古代白话小说、诗词歌赋的浓厚兴趣,甚至将《石头记》的全文搬到了虚拟空间的某一点。仙侠神话小说《佛本是道》受到《封神演义》的影响,融合了中国古代大量的神怪故事,描绘出一个独特、完整、庞大的仙佛世界系统。可以说,绝大多数网络文学的精神内核是东方化的、中国式的,显然,网络作家们试图在古老的文化传承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源头。
  当然,网络文学的表现手法和价值观是多元化的,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传统审美习惯,显示出追求另类、奇异、怪诞的当代文化特征,以及某些逆传统的特性。由于网络浩瀚如海洋,网络作家们希望自己的作品免于被淹没的命运,于是选择求新求异之路,逐步形成了网络文学创新求变的新传统。这并不让人觉得奇怪,所有新的文化样式在其诞生之初,都会有一段排他期,要允许新事物成长、变化和发展,要用长远的眼光来对待网络文学。总而言之,网络文学的审美标准是在继承古老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贴近受众文化心理与审美趣味,经过读者筛选与自我评价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体系。
  在科技创新与新的文化机制推动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美学范畴得到自然扩充。网络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大的变量,也是文学扩容最直接、具体的体现。而文学扩容的实质是精神扩容。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人的精神世界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商品经济时代,社会能量的发挥必然要符合一定的商业规律。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民间性和消费市场急需新的推手启动文化扩容模式,网络文学显然是市场的最佳选择,因为只有它能够带动影视、动漫、网游、数字阅读等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产生新的文化产业链。因此,网络文学虽然呈现的是文学样式,实际上却扮演了多重角色,它在审美上必然要超出传统文学固有的范畴,尤其在大众性、娱乐性方面发挥着文化整合作用,也只有在这方面出色的网络文学作品才能够获得更大的社会空间。如改编成电视剧的《甄嬛传》、改编成网游的《诛仙》、改编成电影的《失恋33天》等。
  网络文学的出现,还引发文学作品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即时更新互动、读者直接参与写作,使网络文学在创作原点上使用的助推“燃料”与传统文学有明显不同。“为读者而写作”是网络文学的生命线,一旦脱离了读者,失去了人气,即使曾经辉煌很快就会被后来者替代。网络文学以读者取舍为标准的更新模式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山海经密码》作者阿菩认为,网络文学的写作是一个为读者造梦的过程。网络作者们并不要求在旧有的文学框架中去寻求文艺理论标准下的文学性,他们所追求的是与目标读者进行顺畅的沟通。这正是他们得以征服读者的最大秘密。《扶摇皇后》作者天下归元则表示,在很多时候,网文作者其实比传统作家下笔更谨慎,因为他们直面读者,直线沟通。信息的即时反馈和大量读者的审视压力,让网文作者在涉及是非的问题上如履薄冰。
  想象力成为网络作家展示自身才华的重要标志。在新闻即时获取的今天,纵使是异国他乡的曲折故事,也只是茶余饭后的碎片“点心”,人们早就饱了,吃不吃这一口都无所谓。一个优秀的网络作家必须考虑到他所面对的读者是个庞大的人群,他们的生活阅历、兴趣爱好千差万别,如何为超量的读者群服务,如何让他们能够接受自己虚构的故事?网络作家不断挑战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虚构建立一个个有异于现实的庞大的精神王国,为读者提供新的审美视域。玄幻、仙侠、穿越、架空历史、盗墓、探险和网游等典型的网络文学类型在网上最受读者欢迎,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些作品普遍超越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即使你是一个生活经验丰富的人,这一片文学世界对你来说也是陌生的。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猫腻的《间客》、骷髅精灵的《机动风暴》、我吃西红柿的《盘龙》、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等一大批网络文学作品,为读者创造了光怪陆离的想象世界。
  但现实与想象之间仍然迢迢,我们必须加倍警惕。从理论上说,数字化时代,人有可能变身为阅读机器的零部件,一些网络小说里的人物升级模式,以及在不同章节里刻意重复人物的行为和动作,极大地损伤了艺术审美趣味,与文学叙事所追求的表现人物的复杂性、精神高度等旨趣背道而驰。
  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在相当长时间里,这也是它的审美特性之一。首先是介质的不断变换、升级。从在线阅读到手机、平板电脑阅读,传媒革命仍在继续上演中,大部分人3G手机还没有使用熟练,4G时代已经呼啸而至。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阅读更便捷,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纸媒的“千年一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是受众人群的流动性。网络文学奉行“眼球有价,点击成金”的原则,一个作家是否受欢迎,不是根据评论家的态度,也不是看媒体的脸色,而是取决于读者,读者的点击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决定了一个作者的“命运”。其三是作品的同质化倾向被忽略。人人取而用之的手法,受众耳熟能详的语言与结构,无法产生具有独特性的作品,更罔论风格的形成。碎片化阅读模式容忍了浅阅读的滋生和存在是无可奈何的现实,也是网络文学变革中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网络作家自身需求与市场需求相互平衡形成了新的审美特点。在创作过程中,网络作家既有释放自己内心的需求,也有在安全的虚拟社会中求得公众认同的一面。在创作实践中,为了强化故事的未知性、符合超长连载的需求,很多作品的故事情节有明显编造的痕迹,实际上是作者对故事发展失控的表现。另外,由于电子商务强大的、无孔不入的覆盖力,直接影响创作主体的心理,使得创作主体的审美需求倾向于满足浅层次的倾述和认同。
  综合来看,网络文学审美特征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自然有不少非文学因素存在。对此,在理论批评常态的前提下,更多的应当是理解和包容,允许网络文学有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网络文学尽管存在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迎合受众的成分,但无论是在题材选择、艺术语言,还是在表现手法、文化视野,以及价值体系等方面,的确产生了大量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文学元素,特别是以网络80后为主体的一代人,他们的话语体系已经关涉如何鉴别文学价值的题旨,未来很可能带来文学美学标准的改变,并由此直接影响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网络文学15年爆发式增长所积聚的能量,在汇入中国社会变革的洪流之后,产生了超出文学范畴的美学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作家协会)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21:35:56 | 只看该作者
学院培养不出网络文学作家匡生元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01月22日   08 版)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盛大文学宣布,双方联合创办的“国内首个网络文学本科专业”正式成立。其目的是着力培养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见2013年12月26日《北京青年报》)看到这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网络文学作家是能培养出来的吗?而且还是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
    众所周知,网络文学是“野生野长”的。尽管如今网络文学的作者数量超过百万,仅一天发表的网络文学就超过1000万字,但是依然为广大的主流文学家、批评家所不屑,哪怕现在已有网络写手成为作家协会的会员。因此,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缺乏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更谈不上建立一套指导网络文学创作的理论。这就意味着,在培养网络文学作家时连教材都会有困难。没有教材,如何去培养。当然,举办者说了,课程教材将由业内专家及网络文学知名作家、盛大文学一线精英共同编撰。但我要问问,谁是网络文学创作的业内专家。要我说,直到目前为止,这样的专家还没有诞生。网络文学知名作家,大抵是只有实践及经验而缺乏理论的写手。他们无法从理论上阐述网络文学的创作规律等。至于盛大文学一线精英,那只不过是一句广告词而已。不错,盛大文学是网络文学创作的大本营。但是它只不过是给网络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已,而对指导网络文学创作,引导和帮助爱好文学创作的青年走上网络文学创作之路,是没有的。因此,哪来的“一线精英”?即便有一线精英,也编不了教材。教材不是什么人都能编写的。
    既然是正儿八经的本科专业,那么得有老师授课。没有老师,培养就成了空话。问题是,现在哪里有教授网络文学创作的老师。是的,主办方聘请了作家王安忆、郑彦英、唐家三少做兼职教授。但是除了唐家三少是网络文学作家外,其他两位却是纸质文学作家。而纸质文学与网络文学尽管都是文学,但可以说是两个不搭界的“品种”,纸质文学作家与网络文学创作隔着行呢。这样,纸质文学作家如何向学生传授网络文学创作的知识。当然,主办者说了要组合优质的教师资源。但问题是现在连教授网络文学创作的老师都没有。老师都没有,到哪里去组合优质的教师资源?难道无米也能做出饭来?
    再说,古今中外,鲜有优秀作家是从学院里培养出来的,何况完全独立于主流文学、与纸质文学完全不同的网络文学的作家。现在别说一般的网络文学作家,就是如唐家三少等荣登作家富豪榜的网络文学作家,有哪一个是大学里培养出来的?现在文科类大学的中文专业都培养不出优秀作家,遑论培养网络文学作家,而且还是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家。学院培养不出纸质文学作家,同样也培养不出网络文学作家。
    网络文学本来是“野生野长”的。正是这“野生野长”它才充满生机和活力,才朝气蓬勃,赢得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因此,没有必要劳神费力地去办“网络文学本科专业”。有志于网络文学创作的青年也不必将父母辛苦劳作换来的钱和自个的精力用在念这个本科专业上。四年的光阴除了换来一纸本科文凭和积累一些人脉资源外,于网络文学创作是不可能有多大益处的。与其念这个专业倒不如用这四年时间去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网络文学创作哪里需要这种“网络文学本科专业”去指导。
    武汉市青山区 匡生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4:42 , Processed in 0.0626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