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共识”降生记 2014年01月03日
2013年9月4日晚,一份有28位学者签名的《关于中国现状与未来的若干共识》在互联网上发表。全文858字,前半部分是关于中国现状和问题的认知,后半部分是关于“怎么办”的4点共识。
“极简”的会议
朱晓红乘坐的这个航班飞往伦敦,在多哈转机,同在经济舱的还有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林(国家级名师,曾在早年的《百家讲坛》讲过“文明的冲突”等,后退出;近年专注于基督教研究)。
作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系副教授,早在今年3月,朱晓红就确定接受邀请,参加8月20日至25日在英国牛津大学举行的“基督教与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讨会。按照国内学术圈通用的标签分类,她既不左,也不右;她研究天主教。
到达多哈机场已近深夜,她看到从北京飞来的秦晖金雁夫妇(知名自由派伉俪)、高全喜(贺麟先生弟子,近年专注于法理学和政治哲学研究,偏左自由派)、陈明(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何光沪(基督教代表人物之一)、徐友渔(自由派)、郑也夫(谢绝自由派标签的自由派)等学者。她有些吃惊:没想到当今思想界各路“大人物”都来了;没想到在这样的场景下与他们中的一些人初次相遇——
下一程是多哈夜间的红眼航班,候机厅没有足够的座椅提供。这些学者倒还精神,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站着聊。待一批乘机者离去,几位女性赶紧请年长者坐下。此时,男人们方显疲态,有的,就在卡塔尔首都机场的一张椅子上盹着了。
到了伦敦,来接机的大巴上已有一拨等候了两小时的港台学者;又等候了两个多小时,待第三批学者抵达,大巴开动。
“你们饿不饿?”接机的一位博士生问。
有些人表示“很饿”——实在疲劳,在机上没吃没喝光顾着睡。怕主办方破费,中国学者提议“少买些”。博士果然不多买,热的汉堡冷的三明治,大家一切为二,分享。
到了牛津大学,在神学院一幢5层楼学生公寓住下。朱晓红参观了这幢有好几百岁的建筑,有些单元的木楼板踩上去咯吱作响,很有历史感。
金雁和秦晖住的是双人式公寓,房间里只有两张床、一张书桌,没有卫生间。
“我本想,只要能洗热水澡、能上网就行。但找个漱口杯找了很久,后来发现,它不提供。”金雁说。
他们与另外四五位携夫人同来的学者共用底楼的一个盥洗室,洗澡须轮流,起夜须下楼。
跟国内动辄星级酒店、豪华大餐的学术会议不同,此次会议简朴而庄严。早餐基本是学生公寓提供的麦片、牛奶、几片面包;中午是英国承办方的义工用高压锅蒸的米饭、做的中餐。
开幕晚宴在牛津大学最古老的莫顿学院(建于1264年)、级别最高的莫顿大厅(建于1277年)举行。大厅四壁悬挂着25位英国首相的画像,他们都从牛津毕业。电影《哈利·波特》曾在此拍摄。
“当晚场景相当于《哈利·波特》里的餐厅。大家面对面坐着,可以聊天,认识不同的朋友。”干春松说。
“看得出主办方比较拮据。这些年学者开会太多了,我本想逃逃会也没什么,但这一次不同,尤其知道这个会是怎么来的,更觉得应该认真对待。”金雁说。
没有一位男性学者向记者提及此次会议的“朴素”。他们在电话里的讲述各有气派。
计划的由来
王文锋是在2012年年中决定要做这件事的:把自由主义、新左翼及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聚合起来,坐在一个圆桌上商讨,形成一个共识文本。此前若干年里,经过对三大派思潮交锋历程的梳理,他已生此“痴心妄想”——一些长者对他说:我们平生,不太可能看到这一天。
这个断言,基于近二十年来思想界长时间的分裂、撕扯、攻讦、割据,写成备忘录或有好几卷。其对峙之深、关系之僵、交锋之烈、参与人数之多,为中国思想史上所罕见。
“一开始也有点想打退堂鼓,但我是基督徒。很多个夜晚,我静静跪在书房里,一边注目着书架上这些思潮代表性人物的书籍,一边透过窗户仰望星空中那位超越的存在者……不久,我有了一个想法:只要自己努力了,一切结果都是有意义的。之后我跟几位同事商量,下定决心准备去做,就一直有一种喜乐和祥的力量在支撑着我们。现在想想,或许这就是天时吧。”王文锋说。
王文锋1976年出生在浙江温州的一个基督教家庭,是家中第四代基督徒,幼时便有志于做一位牧师。1995年从温州一家圣经学校毕业后开始在教会圈子里传道,1996年跑了大半个中国。这一年,他在各地基层有所见闻,意识到消除误解和隔膜的重要。
1998年,通过成人高考,他考进北京大学。2009年,他赴新加坡一所神学院攻读硕士,以使自己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深厚的思想基础。在新加坡就读的第二年,他发起了中国神学论坛(一个NGO组织),并在当年连续举办三届研讨会。此间,山东曲阜拟建教堂事件,促成了他与新儒家的结识。
2010年,在孔子故乡,当地人准备盖一座教堂,能容纳三千人,选址在孔庙附近。此事引起新儒家学者如陈明的一些不满:选在孔子故里,传说孔子门徒三千,造在近旁,分明挑衅。于是发起抵制行动。教堂计划搁浅。
王文锋通过中间人与陈明见面。“我说,可能当地有些方面想得不够周到,我们的项目是可以调整的,比如说容纳三千人不是有意提出来的,两千、一千也没关系;盖得远一点、矮一点也没关系;甚至教堂整个装修采用中国式也没关系。我说下次有不满呢,可以直接跟我们沟通。”
此时,他的论坛已在韩国举办完第四届研讨会,打算在美国举办第五届,于是邀请陈明参加,后者“很爽快地答应了”。从此,一位新儒家学者和一位青年基督徒(分别代表中西文化),私下里成为朋友。
王文锋觉得,这种沟通对话的效果很好,至少可以平和面对问题,于是将眼光投向当代中国张力最大、冲突最多、也最令人揪心的领域。到了第六届,他颇费苦心地将会议地点选在德高望众的牛津大学。
英国承办方是OCMS(OxfordCentreforMissionStudies,当地一家学术机构)和WycliffeHallofOxfordUniversity(牛津大学威克里夫学院的大厅,一座多年未用的教堂),他们负担嘉宾们在牛津的费用——在他们的习惯里,隆重不等于奢侈。
这些机构里有许多义工,有些从很远的地方开车来为会议服务。3天里,上午下午的研讨之前,都有唱诗班吟唱,由加拿大一位叫林瑞芳的博士带领。OCMS中心主任的太太是美国人,1980年代末在辽宁阜新教过两三年书,对中国有感情。茶歇时,她为中国学者们倒茶。
国外关注、关心中国的人越来越多,理由如学者们在最初的共识文本里所写:当代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德、日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中,中国的影响与日俱增……但他们也常常看不懂中国——倘若懂点中文,翻开近期的中国报纸或浏览中文门户网站,除了看到一些官员开始排着队受审“还债”,还能看到一场街头纠纷就能导致两岁的婴儿丧命,一个6岁男童毫无征兆地在一个黄昏被剜去了眼球,而嫌疑人是他的长辈亲戚……关于知识分子们的故事,则不定期上演谁跟谁“论战”了、“对决”了,甚至“一记耳光”了;而某些民间自由派兼网络名人言论之生猛、私德之低下、粉丝之众多,更让他们觉得费解和深奥。
在这种情形下,最难的是邀请嘉宾。王文锋以“非常艰辛”一语带过。
记者辗转了解到,主办方曾向十几位新左翼学者发出邀请,最终来了3位:黄纪苏、罗岗、吕新雨。有些人既不拒绝,也不接受;有些表示考虑,但不太相信这种会议能办成功。
有一位在近年的论战和风波里自觉受到伤害的左翼领军人物,表现出感动、知礼和犹豫——他与王文锋曾经见面,最终因另有行程没有出席,但向大会递交了论文。在看到共识文本后,他表示:“(文本)是好的。讨论能够达成这样的谅解和共识,在当代环境中,已属不易。”
许多年里已是常态了:面对会议、聚会、饭局之类的邀请,学者首先打听“都有谁去”以决定自己要不要去;主场若是自由派,新左翼则不会出席,反之亦然。为打破这种僵局,王文锋说,从3月到8月,何光沪、高师宁、陈明、许纪霖、高全喜等学者做了重要的引荐和联络。
“我是蝙蝠型的调和主义者,左派说我偏右,右派说我偏左。卡尔·施米特曾说,政治就是分清敌我。但我觉得,政治、思想、文化,都应该是你活、我也活。”许纪霖说。
其次难在经费。刘洪丽是中国神学论坛的志愿者,经手了此次会议财务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她说:“虽然论坛承诺会承担每一位嘉宾的往返机票,但在筹备初期,我们账上的结余是负数。我们常常入不敷出。但每次在最需要的时候,上帝都会预备一些关心论坛的人给我们奉献,王文锋也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补贴论坛的日常支出。”
筹备期只筹到1/4的费用。一来基督教群体感觉这个主题(促成共识)没有什么必要,二来觉得不太可能做成,因此少有人赞助。怎么办呢?
“我与太太(韩国人)商量,不如把在北京望京的房子卖掉,然后在顺义郊区买一套,这样置换一下就可以多出几十万元。在我不断的鼓励下,她便答应了。于是我们在2013年1月把房子卖掉,按基督徒1/10奉献的习惯,把其中二十多万元拿出来作为此次研讨会的经费。”王文锋说。
共识的达成
温州商人、基督徒蔡小林自费参加了这次论坛。8月21日至23日,他亲眼目睹这些教授们是怎样切磋的。
“针锋相对,咄咄逼人。每路学者都畅述自己的观点,听说有些老师是好友,但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讨论起来是不讲客气的。但我又能感觉到始终充满和谐友爱和尊重,没有一派教授绝对化自己的观点。”
“其次感受强烈的是,每个教授的主张里,都看得出爱国、爱真理的心志,这本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标竿。如果知识分子不执着追求真理,而被世俗同化或随波逐流,真是学术界的悲哀。”
朱晓红的描述是:“白天会场冲突很大,发言辩论者都很兴奋。许多学者付出了很多,像吕新雨,3天里加起来睡了不过十来个小时,除了白天晚上连轴讨论,她还参与文本的修订。”
知识分子聚在一起,有一些理论论争是可以明亮辽阔的,另有一些部分又是微妙的。在选定修订人选的讨论中,陈明主动请缨。王文锋左边坐着陈明,右边坐着吕新雨,他感觉陈明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了他一脚。王文锋会意:那我们让陈明和吕新雨来修改二稿可好?大家说:好。因为,吕新雨不仅是罗岗推荐的,也是那位没来成的左翼学人推荐的——新左翼好不容易来了三位,众人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