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海光:读史的学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5 11:5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海光:读史的学问
作者:王海光      时间:2013-05-30   来源:学习时报
  文、史、哲三科,史居其中。我们的生命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只有知道了从何而来,才能知道向何而去。所以读史是一种知识人生的修养。读史,可以使人明志,可以予人知识,可以增人智慧,对人生事业益处甚大。但读史不同于读文学那样多情善感,也不同于读哲学那样深刻凝重,自有一番风景。善于读史者,能将前人的经验化为自己的智慧,使之胸襟开朗,眼界高远,气质豁达。这就是把历史读活了。然而,要真正能够把历史读活了,还得要有一番用心的学问功夫。
  读史大致有两类:有修身之读,有学问之读。作为修身的读史,主要是出于调养自己心性的需要。作为学问的读史,主要是出于增长知识能力的需要。虽然我们说,读历史书总是开卷有益的,修身益智尽在其中,但根据读者的需求不同,还是会有些取法的侧重。读史得有好的方法,才能有好的收益。
  说到修身的读史,人们最为熟悉的,当属是《三国演义》中关云长秉烛夜读春秋的故事。通过春秋大义,月旦人物,确立安身立命的价值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推崇的儒将形象。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故事中,体现了儒家修齐治平的理想气质。
  还有一种情景性的读史修身方法。清朝中兴名臣、理学大师曾国藩有一副著名的对联:“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前不久刚过世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对此解释说:“经主常,史主变。故刚日读经,理气养生也;柔日读史,生情造意也。”意思是:四书五经这类哲学著作,探讨的主要是宇宙和社会人生的大道理,这是恒常的具有根本性的哲理;历史方面的著作,讲述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道理,考察的是时代变迁的趋势,以及人们在不同历史场景中的人生态度。我们在春风得意时,容易心浮气躁,读读哲学著作,思考一下上至宇宙下至社会人生的大道理,可以使自己心气平和,处事从容。我们在事业人生上遇到困惑时,容易心理失衡,患得患失,这时去读读史书,把个人的是非得失放到历史长河中看,就会发现七灾八难是人生的常态,个人的成败实在算不得什么。于困厄处境中读史,能够从中获得激励自己的勇气,以乐观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困难。
  我们生活在喧嚣纷扰的社会中,既会有志得意满的“刚日”,也会有心灰意冷的“柔日”,借鉴这个读书方法,时而读读哲学,时而读读历史,对保持心境的平和,培养健康的心态,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再说做学问的读史,这是要从历史中获取知识的学习,也要有正确的读史方法。如果只是强记一些年代事件和历史结论,这就把历史读死了,毫无益处可言。读史必须要把历史读活,把历史知识与现实知识融会贯通,才会有意义。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他将自己的读史经验归结为宏观和微观两种方法。一种是鸟瞰式,一种是解剖式。所谓鸟瞰式的读史方法,要求是知其大概,通读这段历史,得出一个明了简单的概念。读史者如同乘坐飞机在空中俯视大地,山川河流,往来走向,一览无余。所以,梁启超又将这种宏观的阅史方法称为“飞机读史法”。所谓解剖式的读史方法,要求是知底细,即以历史某一片段为剖面,进行比较精细的研读,比较透彻地了解和考察某些事件人物、典章制度、思想文化、风俗习惯。这好像用显微镜观察苍蝇,可以纤细毕露,将苍蝇的五脏六腑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梁启超又将这种微观的阅史方法称为“显微镜读史法”。
  从宏观的视野阅史和从微观的角度阅史,各有长短。史家有言,研究历史要“远观其势,近察其形”。远观,可以认识历史发展变化的时代趋势,给我们事业人生以方向感;近察,可以认识社会变化的机理,洞悉人情世故,增长观察世事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知识能力。
  对历史的远观与近察,具有互用之效。有些问题,需要远观。如说到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就需要从百年中国的宏观视野来考察。可以看到,百年中国的发展道路无论如何曲折,九曲十八弯,但历史潮流的指向始终是恒定不移的,这就是要建设一个宪政民主的现代国家。有些问题,则需要近察。如中央与地方的制度变迁,时代与个人际遇的关系,社会思潮和社会心理的变化,在不同历史节点上的政策选择及其得失等等。这些问题都得详细考察,一探究竟,才能得到有益当下的真知识。历史是活生生的历史,需要把远观和近察结合起来。宏观上的阅史,可以把握历史的方位感,了解人类文明那些根本性的共同价值,给微观考察以正确的问题意识;微观上的阅史,可以感知到历史本体的生命脉动,给宏观把握以具体的知识观念。
  从学理上说,远观与近察,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一方。但具体到我们现在的学科状况而言,由于宏观的历史叙述往往是一种理论推导的结论,缺乏实证的支撑,不如具体的微观研究有知识含量,可以多读一些这方面的历史。毕竟,知识要比结论更重要。当然最理想的读史方式是,远观要以近察为知识基础,近察要以远观为时代背景,昨天的故事为今天的借鉴,以取得互通的效果,这样的阅史增益最大。但实际上,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即使是学富五车的历史学家们也不是都能做到的,史家一般都是术业有专攻的专家。对社会多数人而言,他们的历史知识,一般是通过阅读史家著作来获取的间接知识。这里,就有一个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的问题。
  如何选择史书,也是很有些学问道理的。我们阅史读书,实际上是与前人的隔代对话。要有设问,要有质疑,要建立对前人设身处地的同情和理解,才能体会到他们在那个时代中的思想动机和行为逻辑。成功的历史写作,就是建立了一个沟通现在与过去的时空隧道,进行今天与昨天的对话。但是,能够提供这样的知识产品的人,在各个时代都是不多的。
  当下的历史出版物杂乱,作者良莠不齐,很多是有名无实的稗作,不少靠标题吸引眼球的“标题党”,读者一不小心就上了当,枉花了时间金钱。所以,有效的阅读,必须要学会鉴别,有选择地去读。坊间有些书写的很热闹,历史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都栩栩如生,似乎是身临其境,但这不过是作者自己想象的文学创作。热闹并不是历史。这类以文乱史的书籍,传播了许多错误的历史知识,是需要我们格外警惕的。败坏了阅读胃口事小,带来错误的知识事大。
  关于阅读书籍的选择,笔者的经验是四看:一是看范式。首先要搞清楚该书的类别和写作范式,区分是教科书、理论书、文学书、还是历史书;是论从史出的写作范式,还是史从论出的写作范式。对于那些有着事先预设价值立场的著述,要格外警惕。这类书的史料选用是为某些既定结论服务的,特别喜欢进行空洞无当的宏大叙事,把历史作为论证和陈述某种观念的工具。这类著作特点往往是观点僵化,逻辑陈旧,论理生硬,罗列教条,充满了强行灌输的刻板气息。
  二是看结构。即浏览该书的章节内容,看其叙述的逻辑结构,发现作者的问题意识。通过章目结构,了解其著述的主旨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的路径是什么,使用了什么样的学术工具,有没有新知识的发现。如果没有正确的问题意识,就会堆砌史料,搜异猎奇,结论搬家,重复论证,下笔千言,不知所云。在章目中,可以看到其讲述故事的结构,起承转合的关节,从而对该书的问题意识有一个初步判断。从问题意识的角度讲,一篇真正的学术论文的分量往往比书更重。所以,有些人能够写书,但写不了真正的学术论文。
  三是看材料。通过查阅书中的注释和参考书目,了解其引用史料的情况。一般来说,一部学术著作引用资料的情况,决定了其知识含量的厚重。引用史料,不仅要看数量和种类的多少,更要看所用史料的质量。依据的是第一手的原始材料,还是第二、三手材料;是旧材料的翻新,还是新材料的发掘;是孤证,还是有旁证,有没有考证等等。使用史料的学问极大,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认知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讲,史学就是史料学。
  四是看作者。看作者不是看其名气大小,职务高低,而是看其知识能力的范围。先看作者的知识基础,做过什么研究,学术领域是什么;再看作者的治学功底,是否具有鸟瞰全局和微观细部的知识能力。历史是由细节组成的,有没有做过个案研究对知识学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根据第一手材料深入研究过具体的事件、人物、制度沿革,就不可能体会到历史的脉动,缺乏叙述历史的支点,提供不出真实的知识成果。现在有许多通史类著作,其作者从没有做过个案研究,其质量都是大可存疑的。
读史要开卷有益,就要读真正的历史研究者写的著作。这些研究者的著作大都是他们多年研究的学术成果,是反复打磨出来的。不同于那些道听途说,哗众取宠的伪史。在这些严肃学者的著述中,会有比较准确的问题意识,会有对历史同情的理解,会有丰富的知识含量,会有观察世界的多重维度——在微观研究中有宏观的历史观照,在宏观研究中有人情世故的常识常理。这些具有知识含量的史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很多知识启示。
  总之,读史是一种知识人生的生活方式,可以放大自己的生命体验。读懂了一个历史人物,就是获得了前人的知识经验;读懂了一个时代,就是获得了一个时代的知识经验。得到历史知识滋养的人会是愉悦的,因为,我们大家都是生活在历史中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6:17 , Processed in 0.15536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