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怎么读名家经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 16:4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怎么读名家经典
                                                 《小学语文教师》2014年第一期
策划人语:
随着课程改革深入,越来越多教师不满足只教课本,尝试自己做教材的开发者、建设者。梳理下,至少以下做法得到了广泛传播:“新教育”课题组的整本书共读,提倡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两周教完教材,补充大量选文;陈琴老师的素读经典,课本之外,补充大量国学;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课本之外,补充大量主题性群文。
20131016日,沪浙两地200余位老师在杭州观摩了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刘发建老师与他的32位学生共同上演的“亲近鲁迅”班级读书会。课堂上学生思维敏锐,语言生动,对名家文学的热情,以及学生对鲁迅的理解,超乎我们的想象,屡屡让人惊讶,赞叹。
这是刘发建老师开创的“名家文学阅读周之‘鲁迅周’”最后一课。所谓“名家文学阅读周”,就是一周七天,课内课外的时间全部用来阅读同一个名家作品。刘发建老师在一年半内,先后进行了丰子恺周、萧红周、老舍周、鲁迅周等八个名家文学阅读周。
鲁迅、老舍、萧红等这些名家是现代白话文的奠基者,是学习白话文绕不开的高山大川。可是因为快餐文学的流行,这些名家经典,几乎被我们遗忘了。甚至重新拾起时,大家又感觉经典似乎离现实的孩子已经很遥远。刘发建老师开创性的在经典与孩子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让孩子们的童年享受到了经典文学作品的“浸淫”,必将终身受益。也给当下的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扇新窗口。
编发本期文章,得到了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的高度肯定,在此感谢钱先生,以及关注名家经典教学的诸位专家、老师。
访谈
为什么给孩子读名家经典
——钱理群教授访谈录
本刊特约记者 王小庆
记者:钱老师,多年来您一直在提倡让经典作品走进中小学生,并希望教师和专家为孩子们准备更加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请问您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提倡孩子们阅读经典?
钱理群:儿童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需要通过阅读来扩展他们的精神空间。只要一书在手,就可以和百年、千年之遥,千里、万里之远的任何一个写书人进行精神的对话与交流。广泛而自由的阅读,能为孩子“打开文化空间,引入文化之门”,使儿童从“自然人”逐渐变成“文化人”,从“自在的人”逐渐变成“自为的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儿童精神成长过程。因此,阅读教育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中心,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苏霍姆斯基),为孩子营造精神家园,应该是小学教育的根本。
记者:不过据我所知,现在小学生似乎并不缺少阅读,但他们所阅读的材料,却正走向低俗化,离我们的期望也越来越远,这十分令人担心。
钱理群:是的,“读什么”是个大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网络出现,孩子很多时间都花到网络上去了。网络阅读有两个缺点,一不是个性化的,是批量生产的,二不是深度阅读。学校阅读的重点应该是经典阅读,而且是有深度的、个性化的阅读。鲁迅早就提醒我们,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于今天的快餐式的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有可能使我们的孩子成为“畸人”。过于追求阅读的通俗化,也会使孩子在智力和情感上永远停留在“低龄”水平上。提倡阅读“经典名著”,就是引导孩子走近大师,和思想和文学的巨人进行精神对话与交流,这就使孩子从生命发展的起点上,占据了一个精神的高地,即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而远望,视野和境界都大不一样,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的。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起始阶段,就接受语言大师、名家的典范作品的熏陶,这对培养其纯正的语言趣味、感觉、习惯,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受益终生的。
记者:那么,您认为现代经典作品具有哪些与儿童相契合的特质?
钱理群:第一流的现代白话文,第一流的现代中国人。无论文和人,都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纯、朴、正、大。纯,人有童心,文也有纯真之气;朴,诚朴为人,老老实实写文章,没有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东西,写的是实实在在的精萃的现代白话文;正,人与文都有股沛然之气,堂堂正正;大,人的大境界,文的大气象。孩子从小接触什么人,接受什么语言熏陶,关系一生。读这样的纯、朴、正、大的文字,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大师、名家,学做人,学语言,是一条正路,大道。
记者:如果孩子们习惯于通俗化的阅读,他们还愿意接受经典作品,并能感受到其中的精神力量吗?
钱理群:这也是许多教师与家长感到疑惑的。我们通过实践,形成了四点认识。
首先,我们发现,以鲁迅为代表的体现了五四新文化传统的中国现代作家中的大师、名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对自然(动植物)生命和人的生命的大爱,对父母的永远的眷恋,对民间节日、风俗、艺术的亲和,对弱小者的同情,对生活的热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理想的追寻——都是和孩子的世界相通,而又升华到了一种生命和精神的高度;而他们的语言,都来自日常生活的口语,而又提炼成纯净而有味道的现代白话文,是孩子感到亲近,并乐于学习的。这精神与语言的两大特点,就使得孩子接受中国现代经典名著,具有了客观的可能性。
其二,我们不能低估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高年级阶段,孩子对语言的敏感与接受潜力,是相当大的。一些孩子对大师、名家的作品望而生畏,其实是我们的教学不得法而造成的。也就是说,小学生接受经典名著的主观条件也是有的。
其三,当然不能否认,经典名著的教学也有一定的难度。而在我们看来,孩子学习语言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即所谓“战胜拦路虎”的过程。对现在颇为流行的“快乐教育与阅读”,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学习,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有如登山,只有竭尽全力,才能攀高峰而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喜悦。
其四,正因为这是攀高峰,就特别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何恰当地掌握学习的高度与难度的分寸,如何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帮助孩子逐渐接近大师名家,这都需要教学的智慧与艺术。
记者:是的,阅读经典应该与语文教育并行不悖。不过,在许多人看来,阅读经典虽然重要,但只是语文学习中的“锦上添花”之举,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钱理群:什么叫语文教育?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语文教育就是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带领着一群孩子读书、写作,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到快乐,体会生命的意义。”为此,我们首先要强调,读书、写作教育,观念、能力、习惯的养成,它在小学语文教育,以至整个小学教育里应该占据中心位置。小学生主要是通过阅读,来建立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进入民族文化、人类文明的殿堂,由一个自然人变成文化人,为自己一生的学习和精神成长打下基础的。其二,强调“读书、写作是快乐的”,这是一种情感的养成。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倡导的阅读与写作的愉快,并非绝对的轻松,教育从来是要有一定的难度的,真正的快乐,是攀登高峰后达到新的高度以后的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其三,要以“追求生命的意义”作为读书、写作的目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寻找、获得生命的意义,构建精神的家园,这才会有人之为人的理想、追求、信念与信仰。当然,“生命的意义”并非只是理性的说教,自有丰富的内涵,而且不同的生命成长阶段,不同的年龄,是有不同的特点的。
记者:在这过程中,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该怎么做?也就是说,我们该如何利用经典文本,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形成他们的观念和能力?
钱理群:语文教学的关键和前提是要有一批爱阅读爱写作的老师。现在教师队伍中真正的“读书人”是很少很少的,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哀。因此,我想呼吁和提倡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聚集起来,相濡以沫,相互支撑,这才能形成一种力量。那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以为应该抓住两个关键:
1. 抓作家和孩子心灵的契合点。现代名家总体上都有童心,但他们的童心的具体内涵和文字表达都是不一样的,要找准他们和孩子精神交流的通道,是很不容易的。具体到每一篇文章的教学,又不能停留在这些总体的把握上,还要下工夫找到“这一篇”和孩子生活或写作的具体契合点。作家让孩子能亲近,但也不能改变他基本的精神,怎么把握其中的分寸,值得研究。比如为了能让孩子们接受鲁迅,有些老师就突出鲁迅是个“好爸爸”“好学生”“好丈夫”等。这样的介入是一个好的点,但我有些担心,好爸爸多的是,为什么需要鲁迅?我们最需要鲁迅的是那些特别的东西,不能只讲好玩的东西。好玩不是目的,小学生要亲近鲁迅,但还要了解鲁迅的特别的精神。
2. 抓住文和心的契合点。我认同福建一中陈日亮先生提出的“文心说”:语文课既是教学生“为文”,同时又要“育心”,而“文”和“心”是融为一体的。如何理解“文”与“心”的融合?又有两句话:一是“文从心出”。从来没有无心之文,过去那种脱离了文章作者的心灵世界(思想,感情,生命体验),从中抽出“知识”体系的教学法,是违背“文从心出”的基本常识的;还有一句话:“心在文里”,从来没有无文之心,或文外之心,最近几年一些人脱离文字表达,抽出所谓“人文精神”而任意发挥的教学法,也同样违背了基本常识。我们现在就是要回到常识,从“文”和“心”的契合上把握课文,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又要具体地去分析和把握每一篇文章“文”和“心”的具体契合点。这个“点”抓准了,整个教学就拎起来了。
这里还有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写作和阅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写作是先有“心”,再有“文”,是心有所动,先有了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欲望和冲动,然后再考虑如何作文字的表达,是一个“由心到文”的过程。而阅读则是一个反向运动:“由文见心”,先接触到文字,通过对文字表达的琢磨,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世界。因此,阅读教学就必须从“如何写”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文”的字面之“义”,进一步体味字外之“意”,以及文章文题的设计,篇章结构,所采用的特殊技巧,由此而体会作者要“写什么”,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独特思想,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记者: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阅读应该发生在自然状态之下,教师不该过多地介入。您是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的?
钱理群:自然状态下的阅读和引导的阅读是有区别的。我们做的是后者,因此有引导的责任。现在有个倾向,阅读过程很强调感受,很强调自发的阅读,其实语文老师的责任很重,不能忽视后一种阅读。比如,读巴金,孩子能自发地读,因为巴金的语言很真诚。但主要还是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教学不能完全靠自发,教学有时就是灌输,教育有时也需要灌输。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训练和提高两种解读能力:一般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文本解读能力。这两方面的功夫做足了,我们的教学就实了,也活了,教师在课堂上也就能够进入自如自在的境界。
记者:这些年来,您已经为中小学的孩子们编过了大量的读本,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相信无论是孩子、家长还是老师,都会十分感激您的。
钱理群:教育的本职,是在孩子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给他们终生做人和学习打下底子,底子必须打得正,打得扎实。引导孩子读名家经典,就是这样的光明正大、实实在在的打底子的工作。我们这些人都是平凡的人,我们能做的事很少。但做一件事,就要认真地做,持续地做,要做到最好。这就是鲁迅提倡的韧性精神。为孩子编书,或者做其他事,都应该是认真,认真,再认真,严格,严格,再严格。我自己就总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深怕出什么差错。我们浸润其间,总有一种神圣感,力求完美,而不敢有任何疏忽。
理念
读·品·思
  曹爱卫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家作品。这些作品,经过时间的洗练成为经典。小学名家经典作品的教学,重在唤醒儿童对经典文本语言的亲切感,汲取大家芬芳的语言,与文本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让儿童的心脏随着文本心脏的跳动而跳动。
读——培育语言的亲切感
培育语音的亲切感。语言烙有时代的印迹,名家经典作品的语言亦是如此。如鲁迅的《少年闰土》中就有很多“古白话”词汇,像“家景”“值年”“愿心”“无端”“素不知道”等,现今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几乎不会接触到。学生在初次阅读时,难免会觉得生疏,拗口。通过反反复复的朗读,让他们对语音产生亲切感,形成语流,是极为重要的。
培育语意的亲切感。名家经典作品,如果孤立教学,教一篇就是一篇,不用其他的文章来比勘、印证,反复比较,很难建立语意系统,难以洞察作品深层的奥秘。唯有一篇带多篇,长时间浸润到名家经典的语言中,学生才能从作品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滋养语言和灵魂。教学时,应摆脱教材和教参的拘囿,对教材进行“重组与整合”。重组与整合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不同作家相同主题的作品”的重组与整合;可以是“同一作家相同主题的作品”的重组与整合;也可以是“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的重组与整合。在比较中促进理解,在理解中对名家语言产生亲切感。
品——体悟语言的风格
语言是要品的,在品中才能得其真味。一位作家之所以称为名家,是因其有鲜明的个性;一部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独特的风格。学习名家经典,就是要去参悟名家经典的个性所在,风格所在。
萧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她的语言如儿童般天真、朴实、自然,字里行间流淌着音乐美。人教版教材中选入多篇她的作品,《火烧云》《祖父的园子》等。
《火烧云》最典型的是带“了”字的主谓短句,这样的短句非常适合儿童阅读,儿童因为心智尚未发达,他们无法掌握逻辑复杂的长句。“了”字表示已然事实,往往会给人一种收尾的感觉,但在萧红的笔下,带“了”的句子,却像一个孩子,和着韵律,踩着节奏,笑着、跳着跑过来: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在学习火烧云变化快时,我就通过品语言,领悟、学习“萧式”的独特语言:(1)自由读,发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一个句子中出现了六个“了”;(2)促进思考,感悟火烧云变化的快——“了”表示事情的完成,在这里,真的是写火烧云变化的完成吗?(3)朗读背诵,学习语言表达—— 这几个短句子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却写出了火烧云变化奇快无比,这就是萧红朴实、简洁的语言风格;(4)观察插图,学习运用——图中的火烧云又像什么?它在干什么?学着萧红的语言,来写一写图中或者你脑海中火烧云的样子,注意句式短小简洁,用上“了”字写出火烧云变化的快。
通过这样的品读,学生不但领悟到作家的语言的魅力所在,而且把作家的语言表达方式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图式。
思——牵手作品后面的人
名家经典,除了语言经典,更为关键的是,从作品里穿透出来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直达每个读者的内心。指导学生阅读名家经典作品,还要引导学生把思维的根扎入作品深处,通过设开放性话题,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交流和讨论中,去触摸作品的精神所在,去牵手作品后面的人。
如丰子恺先生的《白鹅》,就可以设计这样的开放性讨论话题:“你是怎么理解‘高傲’的,你会把这个词用在哪些人身上?丰子恺先生用‘高傲’形容白鹅,你认为他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说说你的理由。”在话题引领下,让学生徜徉文本,连结自我经验,理解作品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趣”,并借助《白鹅》原文中语句:“原来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共感”,感悟先生以慈悲为怀的精神,以及推己及物,对植物动物也都抱着平等、悲悯的态度。
思考,就是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感受文本带来的审美愉悦,学习诗意地去面对现实生活。
名家经典作品的学习,就像领着学生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有些曲折,有些难走,但是自然纯美,风景怡人,慢慢走,慢慢欣赏,定能收获一路行走的美与好。
(浙江省杭州市长寿桥小学)
经验
有花有虫有童年
   丁慈矿
汪曾祺先生是作家、画家、美食家,更是个玩家,先生的许多文章都适合孩子阅读,因为文字近乎天籁,契合孩子的天性。我这样说,也许有人会不同意,那就来看看:
这棵紫薇有年头了,主干有茶杯口粗,高过屋檐。一到放暑假,它开起花来,真是“繁”得不得了。紫薇花是六瓣的,但是花瓣皱缩,瓣边还有很多不规则的缺刻,所以根本分不清它是几瓣,只是碎碎叨叨的一球,当中还射出许多花须、花蕊。一个枝子上有很多朵花。一棵树上有数不清的枝子。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简直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放开了又高又脆的小嗓子一起乱嚷嚷。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紫薇和黑蜂》)
这样的文字三、四年级孩子一读就喜欢上了,孩子们扯开了嗓子读读,再闭上眼睛想想,紫薇花的繁茂顿时在脑海之中展现,此时若出示几张紫薇的图片,然后再读上几遍,就能背出来了。这样的文字读多了,背多了,语感就有了,写起文章来也就顺了。
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可怜今天在信息时代长大的孩子,都不怎么会玩了,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对自然生活有着深深的隔膜。而读读汪曾祺先生笔下的草木鱼虫鸟兽,不仅可以获得语文的收益,更可浸染生活的情趣:
捉到一个蟋蟀,我不能看出它颈子上的细毛是瓦青还是朱砂,它的牙是米牙还是菜牙,但我仍然是那么欢喜。听,瞿瞿瞿瞿,哪里?这儿是的,这儿了!用草掏,手扒,水灌,嚯,蹦出来了。顾不得螺螺藤拉了手,扑,追着扑。有时正在外面玩得很好,忽然想起我的蟋蟀还没喂呐,于是赶紧回家。我每吃一个梨,一段藕,吃石榴吃菱,都要分给它一点。正吃着晚饭,我的蟋蟀叫了。我会举着筷子听半天,听完了对父亲笑笑,得意极了。一捉蟋蟀,那就整个园子都得翻个身。我最怕翻出那种软软的鼻涕虫。可是堂弟有的是办法,撒一点盐,立刻它就化成一滩水了。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捉虫小记》)
捉蟋蟀的句子是神来之笔,文章竟然可以这么写,真是“娓娓道来”,翻阅某些小学语文教科书,“娓娓道来”的文章实在太少了,孩子们学了许多课文仍然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原因就在于“课文体”的文章读多了,“课文体”一本正经,正儿八经,缺少的是儿童的生活经验,语言不够鲜活,自然味同嚼蜡。读了汪曾祺,再到校园里走一走,仰望树上啼鸣的知了与麻雀,俯视路边匆匆爬过的蚂蚁,孩子们才会感受到——生活啊,原来是那么有趣儿!
汪曾祺先生笔下多普通人,尤其是他的小说,多描绘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情感,这也是小学语文教科书所缺少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的人多是大人物,即使出现普通人,所述事例必不普通,不是捐骨髓就是为救村民献出生命……我知道这是编者的良苦用心,但是孩子们读熟了大人物的小传,普通人的悲情故事,与生活的距离反而渐行渐远,无法体察生活的本真。近年来,叶圣陶先生1932年编选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开明国语课本》持续热销,开明这套课本的最大特色除了语言平易质朴外,更重要是课文贴近儿童的生活,课文的主人公多是普通人。时间已悄然流逝了八十多年,可见真正的经典历久弥新。汪曾祺先生笔下这些人,我认为是可以进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如詹大胖子——
詹大胖子是五小的斋夫。五小是县立第五小学的简称。斋夫就是后来的校工、工友。詹大胖子那会,还叫做斋夫。这是一个很古的称呼。后来就没有人叫了。“斋夫”废除于何时,谁也不知道。
詹大胖子是个大胖子。很胖,而且很白。是个大白胖子。尤其是夏天,他穿了白夏布的背心,露出胸脯和肚子,浑身的肉一走一哆嗦,就显得更白,更胖。他偶尔喝一点酒,生一点气,脸色就变成粉红的,成了一个粉红脸的大白胖子。
                       (《小学生汪曾祺读本·詹大胖子》)
后文写到詹大胖子的工作,写得也很有特色:通过声音来写。比如,“詹大胖子的主要职务是摇上课铃,下课铃”,就写他为把握时间先要上挂钟的声音:“喀拉喀拉”,再写摇铃的声音:“叮当、叮当、叮当”,后来铃变成钟,声音也成了“当、当、当、当……”。詹大胖子还负责剪冬青树,就有了“吧嗒吧嗒地剪”的声音。还要负责给老师烧水,就“用一把芭蕉扇忽哒忽哒地扇”。听声而见人,有意思极了。
我们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要写“有意义”的事儿,殊不知小学生的生活中能有多少“重大意义”的事儿?窃以为,与其提倡“有意义”,不如提倡“有意思”,能够发现生活中有意思的人与事,然后用有意思的笔墨写下来,这作文才有温度、有看头。
汪曾祺先生虽然不是儿童文学作家,但是先生的文字确实可以给孩子们开一扇窗子,透过这扇窗子,孩子们可以窥探汉字的优雅美好,获得汉语纯粹的语感,正如汪先生所说的——
柳树远看如烟,有风则起伏如浪。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是‘烟柳’、‘柳浪’,感受到中国语言之美,可以这样说:这排柳树教会我怎样使用语言。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给童年注入正能量
王乐芬
如果你去参观印刷厂,一定会发现,每一秒钟,都有无数色彩斑斓的书页从机器口中吐出,然后装订成册,涌向无数的书城、书店、书摊。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一个国家,一天便有3000多本新书诞生。
在这无数本还来不及变旧便被淹没的书中,有一类书,却一直散发着淡淡的温润的光,离我们不很近,但一直不远。
书脊上,一个个名字闪烁如星:鲁迅、巴金、老舍、冰心、丰子恺……每一位,无一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璀璨的星。他们的作品,这些诞生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文字,因其特殊的质感和力量,总不自觉地被人们注意。
但是,注意是不够的。我认为,这些名家经典作品,是要作为重要的精气神注入我们的语文课程的。在教材体文章逼仄的空间里,在日益占领孩子阅读高地的“浅阅读”包围中,名家、名作,如无锋的重剑,可以破开巨大的阅读迷障,带给孩子高品位的阅读体验。
以巴金为例。巴金是一个自觉而勇敢的斗士,他总希望创造一个亮堂堂的新世界出来,所以,他以笔为武器,以文为炮火,一直在捅破那丑陋和黑暗的世界,直至那光明大片大片地倾泻而下。当我们带着孩子去阅读巴金的作品时,孩子们一定会感觉到那股汹涌在字里行间的真、善、美的伟力。《和“下人”的友谊》《“痴儿”救鸡了》《小狗包弟》……平实的文字,热烈的情感,让巴金老人的面容如此清晰:他真挚坦率,言语直白,总把一颗热烈跳动的心掏给我们看,总像飞蛾扑火般追求爱和光明……
他是奇迹般的不老的灵魂!他童心永存,青春常在!他是当之无愧的“五四之子”,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
带孩子们读巴金,我们总能听到自己灵魂深处有一个声音:像巴金那样通体光明地活着,敢爱,敢恨,说真话,做真人,是一件多么舒心的事啊。
这样一股充满伟力的正能量,不正是现代社会所亟需的吗?不正是人生之初的启蒙教育所亟需的吗?这些向真、向善、向美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小小的、纯洁的心田里,机缘一到,便会破土怒放。
当然,这些名家名作,肯定会有些文章因了时代背景的生疏,因了隐喻、象征等文学手法的运用,显得艰涩难懂。比如巴金有篇《春天里的秋天》的序言,题目便像绕口令。这些似懂非懂的文章怎么办?两个法子:第一,绕过去,增长点阅历和年纪后,回头再读。总有一天会读懂的。第二,去做一些相关的功课,帮助自己读懂。比如,去读《春天里的秋天》。读了故事,巴金在其序言里写到的人物、事件,所要表达的情绪,一定更易理解。
当然,如果教师肯用心,带着孩子运用阅读方法和策略阅读,那将更快地打通课内外阅读的壁垒,提升孩子的阅读力。仍以“春天里的秋天”为例。这个题目很奇怪。两个季节,怎么可以交融在一起呢?文中哪些部分是有“春”的味道,哪些部分又是“秋”的感觉?题目是文章的灵魂,碰到这样奇特的题目,不轻易放过,留几个问号在心里咀嚼。猜测,验证,自我检视,阅读便充满探究和发现的乐趣了。
再比如,文中的第一段话:
“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阳光温柔地对着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闪耀着,红的星,绿的星,白的星。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
多么迷人的一段话呀。大声读读,小声读读,有没有觉得一股春的欣喜在舌尖涌动?闭上眼,把那叶子、阳光、鸟儿、各色的花、各色的星等等在脑海里过一遍,有没有觉得一个五色斑斓的春天在眼前闪烁?
这些美妙的语言,用各种方法积累下来,让心里的春天更加丰富、馥郁,不是很有趣么?
巴金的作品可以这样去读。鲁迅的、老舍的、萧红的,都可以。
叔本华说,“阅读好书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不要读坏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
没错。童年,是人生历程中最美丽、最宝贵的。在这样珍罕的童年里,遇到名家,遇到好书,将使人生之初充满正能量。后面的路,也就走得神清气爽了。
(浙江省临海市哲商小学)
实践
播下文学的种子
刘发建
   
《少年闰土》的结尾说: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需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好看的鸟毛,我也赠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从“但从此没有再见面”这几个字,孩子们能感觉到“我”深切的渴望与闰土再次相见。我告诉孩子们,兄弟俩二十多年后又一次见面了。于是让孩子们想象哥俩的第二次相见,在述说哥俩第二次相见欢聚的氛围之后,请孩子们翻开《小学生鲁迅读本》的《木偶人》,阅读兄弟俩第二次见面的场景。看到曾经紫色圆脸、红活圆实的的闰土变成木讷呆滞,张嘴称“我”为“老爷”的木偶人时,孩子们诧异不已。
这是我们“鲁迅周”的开场。鲁迅对闰土这个童年伙伴的鲜活记忆,以及对中年闰土“松树皮”近似木偶一样的刻画,前后对比,鲁迅朴实而刀刻似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用鲁迅的文字吸引孩子,而不是用鲁迅的“伟大”来吸引孩子,教材中的《少年闰土》就成了一个进入鲁迅文字的楔子,课文就成了一个语文学习的例子。
我们的“老舍周”开场也同样如此。先学习课文《母鸡》,然后再学习选学课文《趵突泉》,一读到“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孩子们一下子就被三个“冒、冒、冒”吸引了,没有理由的就喜欢上了。对阅读老舍的文字就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冲动。
印象最深的是《窃读记》开启的“林海音周”,当我把《窃读记》原文发给孩子之后,通过原文与课文对比阅读,孩子们对课文删除英子贴在床头反复吟诵的那首小诗,不断责问这样好的诗歌为什么舍得删掉。特别是读到“书店里那个耳朵上架着一铅笔的店员”,把英子最喜欢的一本书送到英子面前,告诉英子: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卖。孩子们才明白,《窃读记》不单是回忆那个酸楚的童年,而是感念那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才明白英子最后补充说的“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的深意。读原汁原味的《窃读记》才过瘾。于是我们开始了为期七天的“林海音周”。
   
从“闰土”开始进入阅读鲁迅笔下的“故乡人”,《多乎哉?不多也》里的孔乙己,《细脚伶仃的圆规》里的杨二嫂,以及阿Q,长妈妈,祥林嫂……这些都是从鲁迅的原文节选出来的文字,剔除了一些对孩子来说有阅读障碍的文字,但又保留了鲁迅文字的原汁原味。
这里的阅读,是很有点讲究的。切入点要选得准,孩子的兴趣是第一的。孩子回到家里一个晚上要阅读一个单元5-6篇文章,每篇文章要至少做好两处批注,然后重点推介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写好不少于150字的推荐理由。这种经典阅读是有一定坡度的,为了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会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导学单。譬如:在咸亨酒店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是(  )。
A闰土   B鲁迅    C孔乙己    D阿Q
后来鲁迅对一向讨厌的阿长发生了空前的敬意,是因为(  ):
    A阿长救活了心爱的小隐鼠     B阿长买回了《山海经》  C阿长买回了《花镜》
这样的选择题,都是文章一些有趣的细节。孩子只要细看一遍,基本上都能寻找到答案。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被鲁迅文字浸泡的过程。理解是次要的,进入,浸泡,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晨读课,就朗读自己喜欢的鲁迅文章,我常常发现孩子一边读一笑。笑阿发偷自家的罗汉豆,笑鲁迅的不会骑牛,笑鲁迅有一个和尚师傅……
当然,语文课就不仅仅是笑一笑。前面10分钟,交流学习单上的选择题,对一个单元整体梳理感知。然后重点学习大家推荐的作品1-2篇。所谓的学习,也和我们平常的阅读课不大一样。坚持“以读为主”的原则,教师适当点拨。这些精心挑选的名家作品,分角色读,齐读,开火车读,孩子们越读越有味道。“读”是最好的浸泡。
前面一两天,孩子就是直接朗读感受,纯粹从“我喜欢”进入。到了第三、四天,因为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孩子们会关注作者的语言特点,开始进入“我思考”的境界。譬如学生开始发现鲁迅特别喜欢夜晚,总会写到夜晚的月色,月色下的一切都是美的。譬如老舍的幽默语言总是充满善意的讽刺和爱的心。譬如萧红的文字自由洒脱,充满野性的童心,譬如林海音的文字总是用善的、美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晨读、语文课,加上我们再把别人用来交流作业的知识整理课用上,孩子们在校基本上能保证2个小时左右的“浸泡”时间。再加上晚上在家1个小时左右的阅读,一天每个孩子至少有近3个小时左右阅读时间。一周7天,累积起来就差不多有近20多个小时的时间,再加上与父母与同学课外交流的时间,整整一周浸泡在鲁迅或者其他一位名家的文字里,对孩子的身心是何等的受益。就如把一个孩子放到游泳池里,浸泡一周之后,当孩子从水里出来的时候,他的每一个细胞不都被浸润了吗?
我之所以特别强调“浸泡”二字,是因为我看到了名家阅读周之后,孩子的语言和文字,都受到了名家的影响,都能从孩子们的语言文字中看到名家文字影子。我们语文教师很清楚,技法可以教的,人文可以教的,唯独文字是我们语文老师很难教的。而决定学生写作水平高下的关键是文字。在孩子的童年,能有一段时间持续的浸染在一个名家的文字里,被一个作家的文字持续浸泡,深深影响,终生受益。譬如方偲凯的读书笔记中写到:
鲁迅那八字胡,板寸头,长衫,不苟言笑的面部表情,给我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个样子,像煞读书人。
“像煞读书人”的味道就来自在鲁迅文字里的浸泡。
我还记得去年“老舍周”最后一课,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最喜欢的一篇作品做范文——跟着老舍学写作。狄炜明同学在刚刚结束的期中检测中,作文扣分16分,全年段最低分。事实上,狄炜明的作文水品也的确是最糟糕的一个。跟着老舍学写作,他是全班最后一个动笔的——一直不知道写什么好,我也无从下手指导。就打开老舍的《母亲》,让他再细读一遍,跟着老舍写自己的母亲。最后在交流时,他的文章虽然不长,却感动了所有听课的老师:
我的母亲,四十出头,高高大大的身材,做什么事都是风风火火,什么事都得唠叨两句。特别是在我的学习上,母亲是无事不管 ,而且还非常严格 。可在我的生活,又是处处关心,样样不放心 。
母亲非常辛苦。母亲是做床上用品生意的,自己艰难的开了一个店,她又是老板,又是员工。为了使顾客满意,多做业务,母亲每天要翻很多很多的布,所以母亲的手始终是微肿的。有的顾客会提出一些很古怪的要求,母亲总是丝毫也不马虎,尽力让顾客满意。为了增加收入,只要是关于布匹之类的事,母亲都会关注。有时候为了研究一样布艺的做法,母亲常常会在电灯底下裁剪到半夜。
母亲没有休息天,连吃饭也无法按时。每天中午忙得只能吃一个饼或一个馒头,一直到八、九点钟才能回来吃晚饭,看着母亲饿极了,狼吞虎咽的样子,我心里很疼。有时也觉得不好好学习,还要惹怒母亲生气,实在是对不起母亲啊 !
这样的文字,从一个语文能力很弱的孩子的心底里流淌出来的——因为他爱自己的母亲,像老舍一样。这不是我们语文老师所能教得出来的。他就是被老舍文字浸泡一周之后,能够用最朴实的文字表达最真实的情感。
从那一刻开始,我就意识到:我这个语文老师,就是一个媒婆。把一个一个名家——这些美丽动人的新娘,介绍给我的孩子——这些天真可爱的白马王子。让他们深深的相爱,直到永远。特别是刚刚结束的“冯骥才周”,孩子们被《俗世奇人》浸泡一周之后,我让学生写一个班上的同学或者老师,恍然间,从孩子们笔底走出来的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普通人,都成了某一方面的奇人。
这一年半来,通过一个一个的“名家文学阅读周”,孩子们先后经受了丰子恺、萧红、老舍、莫言、林海音、鲁迅、冯骥才、梁晓声等八位名家的文字浸泡。如果孩子单读某一个名家,他的文字也许就像这个名家。但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无数个名家的文字浸泡过,那他就不再是像某一个作家,笔底流淌出来的就是这个孩子独一无二的文字。目前虽不能说我32个孩子有32种风格,但笔底独有风格的文字日渐成风。我相信,众采百家,必独成一家。
每个学期,我用三分之一的课堂,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这些名家经典。但我们语文教材的教学进度并没有比平行班落后,反而时时超前。因为被这些经典文学浸泡过的孩子,他们的文字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大大提升。如果我们总是抓住语文教材的几篇课文训练来训练去,就好比一条鱼在一个脸盆里,拼命摇头摆尾,也终究学不到真本领。把孩子放到“名家阅读周”里,就好比把鱼放江河里,我们还担心孩子学不会游泳吗?事实也证明,我们班级的期末统测成绩远远高于区平均分。
鲁迅、老舍、萧红……一个一个的名家来到孩子的面前,进入孩子的世界,不仅仅是提升了孩子语文成绩与语文能力,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热情也被点燃。我们的名家文学阅读周,就是孩子与名家做心与心的深度交流。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丰富和提升。譬如“林海音周”之后,孩子们从英子身上明白了读书是重要的,还有比读书更重要的——爱,我们是在爱里长大的,没有爱的生命只会慢慢枯萎。“丰子恺周”之后,孩子们开始懂得一个慈悲的心怀,能够呵护自己的心灵与身边的生灵。“鲁迅周”之后,孩子们开始懂得脚下的土地,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都将成为我们永远依恋的故乡。
记得在前不久的一次登山活动中,我们班陈宿雨妈妈告诉我,原来鲁迅呀,萧红呀,冯骥才呀,他们的书我们家书柜上都是一架一架的,但陈宿雨从来瞧都不瞧一眼。自从“名家文学阅读周”之后,陈宿雨就会爬上书架,把这些熟悉的名家一个一个请下来。
名家文学阅读周,仅仅是开了一扇门,孩子们和这些名家有了一面之缘,以后到了书店,在书海里看到这些名家的名字,就不会陌生,反倒亲切起来。
“鲁迅周”的最后一课,就是同学们三五好友一组,自由组合一个团队,从《小学生鲁迅读本》中选择最喜欢的一篇作品,一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根据朗读来无声表演,也就是演出双簧戏。现场的老师和孩子们都深切感受到,鲁迅的文字原来是那样具有画面感和表现力,是那样的具有生活气息,与孩子的心灵是那样贴近。我有充足的信心,我的孩子到了中学,听到“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校园童谣时,只会当做一个笑话,一笑了之。
读了一周的鲁迅,孩子们感觉还不过瘾。纷纷要求我带大家去鲁迅故里一游。其实,杭州绍兴咫尺相邻,大部分孩子都去过。但“鲁迅周”结束之后,他们都说以前去鲁迅故里是走马观花,这一次要去好好看一看百草园,三味书屋。
那个周末,我正好有事,问孩子们能否延迟一下呢?孩子们都说不行不行,一个个急不可耐。面对这样的请求,我哪里能拒绝得了呢?幸福都还来不及呢!
一个名家,就是一颗种子。今天,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一个一个名家的种子。未来,在孩子的生命中必将收获一个又一个惊喜。
(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9:01:28 | 只看该作者
飘香的书架
作者:汤军   

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我想,这就是校长建立图书架的初衷吧。
作为班主任,给自己的教室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角,这是一件很有益的事。可是怎样建立呢?很多老师认为,自己捐一些书图书,然后让学生自己带一本书,这样就可以了。可是,许多时候我们想问题太过于简单了,因为简单,最终我们的图书角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即使在创建之初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在以后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学生不爱惜图书或者经常丢书等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组建班级图书角,从而发挥出图书角的作用呢?
我个人觉得,班级要有一个好的图书角,要重点抓好三个阶段工作。
一、前期的思想工作
书的问题不解决,阅读指导便无从谈起。建设图书角首先要发动学生捐书。关于捐书,通常会有部分学生因为担心好书遗失或被人弄坏而不肯把好书出借,拿一些旧书捐书或不爱读的书来应付,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组织学生捐书,第一步是要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打消学生的思想顾虑,而不是指责批评。告诉学生“把书籍借给喜欢它的人,可以传递快乐。”“你希望别人爱护你的书籍,你也要爱护别人的书籍。”“书看的人多了,时间久了,自然会旧。”这一段时间的爱心,奉献故事要多讲,捐书的典型代表要大力表彰,只有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件事情才有可能开展下去。要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明白:我们不是为了建立图书角而做事情,而是要通过图书角的建立,让每一本图书发挥出最大价值,要让创建图书角这件事成为班级所有人共同参与的一件快乐的事情。第一次捐书孩子们热情高涨,新鲜劲十足,有两百多本。
但是现在图书的质量良莠不齐,学生又缺乏辨别能力,捐出的书不一定都是利于学生阅读的好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的年龄特征、阅读能力、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书籍,把好图书质量关。总体上说,所选择的书籍要思想健康、语言规范、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符合教育和时代的需要,为学生的阅读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
二、人员的选择
良好的开端,也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图书角的管理和运行。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班级图书角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极其烦琐,靠一个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选好小助手。在这一方面我逐渐放手,把班级图书角的管理的权利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管理,把所有事务承包给学生,同时也解放了我自己。
我认为这个领头的人员很重要,她如果是个有头脑而且又热爱这项工作的人,那我们的图书架就能够活下来了。这件事情我挑选了一个在班上论学习、表现并不是很起眼的女生,因为她很主动地申请了,平时留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有主见的。这真是一匹千里马啊,这孩子带着手下的是个小兵贴标签、分类、编码、建档案、摆设,干得是有模有样,省去了我不少的指导工作。在平时的书架管理工作中,她很会出点子,主动解决问题,是个难得再找到的能人。
我班一共有十个图书管理员,这全都是孩子们自愿参加的,有了这份热情,工作中的苦和累就会被她们忽略。当然,干得不好,那还是会被组长炒鱿鱼的。
三、必须要有的制度
俗话说“不立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图书角建设同样如此,特别是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规则的约束,一切都会乱成一锅粥。所以开馆伊始,参与图书管理的十个同学一起制定了《班级图书架借阅细则》,对借阅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并做出相应的规定,特别对借书时间,借阅次数,还书要求,损毁丢失图书照价赔偿等事项进行硬性规定:如果书丢了就由责任人要再捐赠一本图书,如果书破损了,就要粘贴破了的图书,在还书的时候还要检查书的完好程度。并强调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规范了借阅行为,图书角管理也就步入正轨。
四、 适时的工作指导
不想让学生捐来的图书成为班级的摆设,要让它们能够顺利地来到学生手里,就要对这些图书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刚开始,我会对借书的整个程序进行培训指导,指导图书管理员如何迅速找到书籍,如何整理归还的图书。别小看这一环节,有些班级图书角的书籍容易丢失,管理无序,最后无法向学生开放借阅,就是这地方出了纰漏。教师先做一段时间的图书管理员助理,等学生一切工作慢慢上手以后,便可在这方面适当放手,转移工作重心了。
所有书籍登记注册后,最重要的就是管理了。如何管理会更好?
我的做法是这样的:每天早上,按值班表轮流的图书管理员把图书摆放到指定的书架,组长从旁协助。每这一天的下课时段和中午阅读时间,想借书的孩子找图书管理员登记所借的图书编号,留下一份借阅和归还的登记情况表。每天放学后图书管理员负责清理图书,归还到图书角(柜子)。
    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是去教室,我觉得就应该看一眼书架,它的卫生、摆放等情况就能得到及时的调整。我经常会把卫生委员和图书管理组长喊到书架边进行现场的问题调查,只有让他们这些头儿弄懂了,才能更好地指导手下的人工作。当然,对于消极怠工的工作人员,那更是必须立刻谈话和纠正的。
五、奖励激发继续努力
评选文明读书之星
根据读书质量和对阅读细则的遵守情况,每学期在班级内评选出五至十名“文明读书之星”,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并在借书本数,借阅时间上给予一定的特权。
为班级图书架工作的十个孩子付出了很多,有机会我就会在班上公开表扬,肯定她们所付出的。特别是在出书香班级专刊的时候,专门给这些孩子照相,给予更多的精神奖励,以更好地推动工作,保持这样一种热情。
其实,这只是一个开始,要想让班级真正的充满书香,还需要有很多的保障机制。我也在探索之中,比如:
  1、有一部分的学生很少去书架借书,怎么提起他们的兴趣?
2、孩子们捐出来的大多是看过的书,吸引力不大,有些书甚至于没有被借过,放在那里成了负担,怎么办?
3、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捐过好几次了,新鲜劲也过了,一部分人的书出来了就消失了,多少有些打击,怎么保持热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0:31 , Processed in 0.08763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