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永梅:好书都有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4 12:4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好书都有心
李永梅
(李永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长,大夏书系策划人)
        记不清几年前,看过一本绘本童书,书名叫“一切有心”,全书以一个稚童的视角,赋予一切事物以生命——任何人、任何动植物、任何物品身上,都跳动着一颗可以感受冷暖、相互交流依偎的心。
一切有心,如辛波斯卡《万物沉默如谜》里的字句一样打入心坎,身边的平凡物什仿若可交心的友伴,他们不断构筑我们生命所需之境,譬如一本书。
在我心里,好书都有心,可以交心的书才是好书。
有心的书,是驻扎着作者灵魂和心意的。这本书或者是专业知识的展示,或者是情感地图的表达,又或者是个人经历的注脚……但,文字背后,都是作者在自己擅长领域的用心表达。经由这些文字,我们可以分享作者的知识经验、感受也许自己永无机会体味的生活滋味,甚至可以像读张爱玲、金庸的文字一般,被引领入一个神秘且韵味绵长的全新世界——张爱玲的爱恨上海滩,金庸的情仇江湖梦。
有心的书,又是读者与文字心灵交融的。如果说作者的表达目标是一个客观存在,那么读者与书中字句的交流则可能是另一种与“心”有关的互动。每本有心的书,其中都密布许多情感的网络,蕴藏着心灵的谒语,读者也许会寻找到与自己遭境相关或者契合的某些点,对文字解读、发展。
好书,是可以带来成长力量的书。非常幸运,作为一个出版人,可以有机会把有心的好书传递到读者手中,制造无数读者、作者心灵交融的机会。好书最大的力量就在于,它会促进读者、作者、出版人的共同成长。作者心血凝练文字的过程,读者汲取营养、解读内化的过程,双方以文字为媒介的交流过程,于双方而言,无疑都是成长的过程。我熟知的教师群体,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好教师是写出来的”“好教师是读出来的”。这些语句仅作断面解读固然失之偏颇,但读书之于作者和读者成长的意义,可见一斑。对出版者而言,编辑每一段文字,设计每一个页眉页脚,斟酌每一个标题,都会费尽心思;前后勒口究竟放什么内容可以展示书的内核,封面营造何种意境才能够为书稿增色……..以最纠结费神的确定书名为例,很多时候为了一个字,可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女编辑众多的团队,虽无须可捻,但脑细胞消耗巨大确是不争的事实。出版一本好书,从选题到成书,恰如培育幼苗,期待它大树参天的过程必然是辛苦而充满乐趣的成长路。更令人着迷的是,好书如挚友良师,编辑过程就是与作者交心的过程,研读亦可作反观内心之镜鉴。
作为读者中特殊的一群,教师的阅读旨趣和品位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时代发展的风向。在正在发生的教育变革中,教师工作职能出现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创造性质。面对这种变化,包括大夏书系在内的教师教育图书出版者正面临挑战。
如何放出眼光,去寻找好书、阅读好书、出版好书,我们都还在成长的路上。
(本文刊于2014年1月6日《中国教育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2:45:10 | 只看该作者
旁观其外,还是置身其中

李政涛



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于德国访学

曾经参加过一次学术会议,聆听了一个友人的大会发言,主题与“穷人教育学”有关。他的研究扎实,思路清晰,观点也颇有新意,很能给人启发。在会后的饭桌上,大家不约而同表达了对他的赞许。但另一位朋友却泼了冷水:研究穷人问题,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对他们有深入的了解和同情,但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研究和表达,是不够的,如果你关注穷人的生活和命运,自己却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恐怕……他没有把话说完,满桌子的人都静默无声了。我知道这个研究“穷人教育学”的朋友,平日生活过得有滋有润:隔三差五开着名车去桑拿,时不时吆五喝六地聚会打牌……此后,我不再轻言对穷人和所谓“底层民众”的关怀。


这使我想起了那位终身都在寻找“灵魂配偶”的西蒙娜·薇依,她关怀穷人并践行信仰的方式是,远离原先舒适的工作环境,投身到工厂之中,和穷苦的工人们一起劳动。最有代表性的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特蕾莎修女,长年置身于穷困潦倒、疾病缠身的穷人中间,不计任何报酬地服伺他们。她一生经手过数亿美元的捐款,但从未用于自己身上,去世前,所有的财产就是几套换洗的衣服和两双鞋。

大多数人都无法成为她们那样的圣人,我自己也做不到。我也没有权利更不可能要求:谁要关注穷人,就必须把自己变成穷人。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区分出两种态度:旁观式的态度和置身式的态度。这两种态度,与研究者和思想者有关,与实践者同样有关。

旁观式的态度,是谋士和术士的态度,把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作为自己观察、言说和思考的对象,站在门外或窗外,摇着羽扇,喝着咖啡,品着茶水,向里面投身冷峻的眼光,随后从容悠闲地发表看法,或赞许称羡,或批评讥讽,间或作愤怒悲痛状,产生轰动效应,吸引大众眼球。
置身式的态度,是从门外走进去,置身于自己关注的对象之间,和他们一起思考和工作,共同体验生活中的爱与忧愁,劳作中的累与孤单,并产生“共生体验”,这种体验既是将他们彼此联结在一起的纽带,也是思想者产生思想的源泉。


迄今为止,我的教育研究生涯中最大的改变,就是从“旁观”变为了“置身”,这是我长年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结果。我从中获得的最大的领悟是:在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中,我的角色不能止于“批评家”和“鉴赏家”,而更应是“建筑家”,和老师们一起基于问题的发现,重建课堂,再造一座座教育实践的大厦。

但这只是我和我们这个团队的态度。到德国之后,我很想知道德国的教育学教授和博士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德国人一向有批判的传统,从康德的“三大批判”,到马克思影响世界至今的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再到将“批判”作为标识的法兰克福学派,如阿多诺、霍克海默、哈贝马斯和霍耐特等,无不以其永不停息、从不妥协的批判精神著称于世。这些批判不仅催生了理论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然而,只有批判,就够了吗?

当我向德国教育学界的同行们,介绍“新基础教育”团队长年累月在学校田野中研究之时,他们普遍有两种不同的反应:要么惊讶不解,要么无动于衷,但他们共同以或隐约或直白的方式表达了不解:为什么要这样?在他们看来,研究者可以到学校去,但必须保持价值中立,不能干预、介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说到底,这还是一种旁观式的态度。正因为如此,致力于在了解教育实践基础上做研究的德国学者并不多见,他们还是习惯于在图书馆里,在书斋内,在文献堆中做研究。即使进入中小学,也是以“打捞者的心态”去捕捞各种有利于创制论文和专著的资料,对于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他们也会以传统的批判精神严加剖析和挞伐,但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则与己无关:那是你们学校教师自己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这种旁观式的态度是一种普遍性存在。许多人都在追寻美好生活,包括推崇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们倡导的哲学家式的美好生活,然而,美好生活不是想象出来的,不是用文字描绘出来的,不是用理论推演论证出来的,归根到底,不是旁观出来的,而是在置身中,用自己的生命活出来的,实践出来的,即生命实践出来的。

任何理想,任何理论,都需要“生命实践”。最重要的生命实践,是以“改变”为目的的实践,在改变他人中改变自身,在改变自身中改变他人,这是教育的真谛所在,教育就是为人生的改变而生的,教育学就是为生命的改变而来的。

(本文摘自《教师月刊》2014年1月)

~~~~~~~~~~~~~~~~~~~~~~~~~~~~~~~~~~~~
每期12元,全年12期共144
原邮发代号不再使用

坚持人文精神
立足专业视角
普及教育学术
推广名师经验


订阅办法
1.向编辑部订阅(汇款信息同2或3)
电话 010-82275571  传真  010-82275572  邮箱  jiaoshiyuekan@sina.com
2.通过邮局汇款订阅(附言栏注明“订阅2014年《教师月刊》”字样)
地  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邮  编  200062
收款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3.通过银行汇款订阅(附言栏注明“订阅2014年《教师月刊》”字样)
户  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  022472—工商银行普陀区支行金沙江路分理处
账  号  100 124 7209 0046 31374

4.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淘宝店订阅
http://hdsdcbs.tmall.com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12:46:59 | 只看该作者
吴启雷  教师·车手·文史专家
吴启雷  生于1983年4月,上海人,字雨田,号补拙轩主。上海东方卫视节目嘉宾,上海教育电视台特邀传统文化研究学者,上海博物馆专业志愿者。前瑞士Proair车队上海俱乐部车手,前上海游骑兵车队队长;上海自行车联赛2012赛季结束后再次回到上海游骑兵俱乐部。出版《岳家军》、《岳飞十讲》等著作,另有多篇文史研究论文发表于《看历史》等期刊上。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语文教师,民革上海师范大学支部党员。

推荐语
吴启雷是个骄傲的人,他立志要与别人不一样。他出身于文史学科家庭,家族中教师众多,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学术氛围的影响,大学开始就倾心于传统文化的研究。现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艺术史(宋元部分)、汉字的演变、两宋文化等课题的研究。
从2010年开始,作为主讲嘉宾,吴启雷老师陆续与上海多家电视、广播媒体联合录制宋代书法、绘画欣赏类的节目,深受观众好评。因为出色的专业水平和热情的公益情怀,他被上海博物馆聘为书法、绘画、陶瓷等方面的讲解员。
这些繁忙的事务,吴启雷老师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完成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他致力于国学普及教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体系。大量阅读文史书籍、背诵古文经典,既是他的成长经验又是他现在教学的两大抓手。他十分注意为学生建造完整的文史学科框架,使他们从小就能够完整地构建起中国历史、文学的大框架。这样的教育实践非常富有挑战性,同时也非常迷人。
让我更为惊奇的是,他还是一个自行车运动员,从2008年开始参加上海自行车联赛,一直有不俗的表现。
2013年4月,吴启雷老师的专著《江山北望:岳飞和岳家军》正式出版,另一部有关古代绘画欣赏的著作《画中有话》也已进入出版程序。我视之为吴启雷老师这些年开阔而丰富的教育生活的一次小结。
(推荐人  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倡导者与实践者  张文质)

不做只会教书的药罐子
文 | 吴启雷
我是一个教师,我的社会责任要求我将自己的知识教授给我的学生。而我的学生,可以是学校里的孩子们,也可以是社会上的成年人。我很乐意与人分享我的思考和心得。
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2004年参加工作之后,我的国学教育公益性活动逐渐增多,这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当属在上海博物馆的义务讲座,前后达13年之久。
上博是个不错的平台,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事业和人生起步的地方,尽管我不是上博的员工,也没有进上博工作的愿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上博的日子里,我在两个方面逐渐成长起来。第一个方面是自身的专业积累。因为上博的经历,我得以接触到大量专业而细化的文史知识。我不记得在上博听过多少场的专家讲座,也数不清自己为了读懂一幅作品而读了多少古籍、史料和当代人的研究成果。第二方面体现在我的发展规划上。正是在这持续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了自己想要什么,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30岁之前的目标在哪里。同时,持续的学习,让我能够持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对我日后写出自己的专著是一个很好的铺垫。
不断学习和阅读是我做教师之后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结婚前,时间可以自由安排,每天中午是固定的阅读时间,每天晚饭后到睡觉前的时间可阅读可写作。粗粗算来,一天阅读时间约有三个小时。周末,除去外出参加体育锻炼,也保持两小时的阅读时间。后来谈恋爱,每次约会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正好可读书;每次等女友来吃饭,那段空闲也会拿出书来读。一点一点的知识,就是这样装进了我的头脑。而我又可以把这些知识在任何一处讲台上教给我的学生,同时也更好地消化了这些知识。
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史学科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读大学之后,我几乎所有的兴趣也都集中在这一方面。后来涉猎的知识面越来越广,但还只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只是从传统文史学科衍生出去的知识,如古文字、陶瓷、书法、绘画、古代文学等,然后就是中医、中式烹饪之类。那会儿,我还没有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2006年,我终于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在宋史上,后来,又集中在军政史和文化史两个方面。2008年,我着手《江山北望:岳飞和岳家军》的创作。回头看看从我决定专业发展方向到成书出版这一过程,确实时间漫长,颇不容易。
我不是宋史专业出身,也没有读过宋史方向研究生,自然属于门外汉。一个对宋史一知半解的人要去研究宋史关键人物岳飞,并要写出一本厚重的著作来,其难度可想而知。研究依旧从阅读开始。我大量地阅读我能读到的与岳飞有关、与宋代军政有关、与宋金战争有关的史料、论文和论丛,几乎是死记硬背地把这些书中的关键知识牢记在心。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再找人请教。刚开始时,因为我不太认识这方面的行家,所以有些盲目。
巧就巧在,2011年春天,我加入上海民革。组织上考虑到我的情况,将我安排在民革上师大支委。这极大地方便了我的研究,创作也顺利多了。2013年4月1日,《江山北望:岳飞和岳家军》终于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
这本书共40万字,前后修改了两稿,整整用去了五年时间。不过五年一本书,实实在在地垫高了我生命的厚度。这也让我想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的是有价值的文字和真的学识;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我们的学术要对得起自己的尊严。
古代书画也是我的研究领域,另外,我还创作了韩世忠的个人传记《砥柱中流:韩世忠传》。有同行问我,我是怎么发现我要写的这些题目,并落笔成书的。以我自己的体会来说,通过阅读,我发现了兴趣点,从而决定了应该在哪一点上下大力气;随着我对这一兴趣点的挖掘,越来越多的相关信息会出现在我的面前。比如我做岳飞研究,在积累岳飞史料的过程中,与岳飞同时期的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史料也就陆续积累起来了。而那些在写岳飞时没有解决彻底的,或者是与岳飞有间接影响而与韩世忠有直接影响的问题,就可以在新的一本书中呈现。新问题往往就是在解决旧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我想,只要同行们能够勤读书,勤动笔,勤思考,都可以发现自己所关注的问题所在,并有的放矢地去解决。
我今年30岁,工作第十年。与所有的青年老师一样,一进单位就得接受各种培训。但我觉得,青年教师应该更多地主动提升自己的学识和涵养。教育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信仰。古人对艺术有文人气和匠气之分,那么,对于做教师的我们来说,是要做教书匠,照本宣科地教学生,还是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让学生通过你的教学与你产生思想的碰撞?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
(本文选自《教师月刊》2013年12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8:48 , Processed in 0.11919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