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恒与书法教师谈——书法艺术的学习与传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7 02:5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恒与书法教师谈——书法艺术的学习与传承

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到天津来,借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这样一个机会,与我们的各位书法老师来交流一下关于书法艺术的学习和传承。我来之前主办单位的领导与我商量题目,当我知道参加这个活动的都是天津各个学校的书法老师,因此,考虑这个题目比较合适--书法艺术的学习与传承。

  因为大家都是老师,书法作为一个专门的艺术形式,它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毕竟要有专门的技巧和专门的知识。老师要教学生,首先自己要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和知识,然后再传授给学生,这样就构成了我们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现象,因为书法就是这样来的。那么对于我们这些老师来说我想我们所谈的书法的学习,首先是对自己的,对于个人的一个要求,因为考虑的是我们接下来要教授给学生的。

  书法艺术从古到今,如果讲细一点可能要费时间,如果从最早的石器时代符号的刻划也就是汉字的初期,然后到甲骨文到金文,如果说的保守一点,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成熟的书法艺术可能要到汉朝时期才开始形成的。那么从那时候算起来到现在,书法艺术也有两千多年了。在这个过程里面,书法艺术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也就构成了我们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主要的内容。首先一个就是汉字已发生了改变,书法史的前期,我们一般从魏晋南北朝往前,基本上它是和我们汉字本身的发展结合到一块,那么,隋唐以后文字逐渐的标准化,逐渐的简约化,也就是说以前的篆书、隶书都已经没有什么实用的价值,都变成了一种装饰艺术,实用的只有楷书和我们日常说的行草书。到了民国以后,清末民国以来,从外国传进来了铅笔、钢笔,还有后来的圆珠笔。这种笔的传入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使我们的毛笔书写慢慢地就退出了实用的范畴。那么每当这样一次转变之后,实际上书法艺术就更加向具有审美价值的方向,或是说向纯粹的艺术活动又靠近了一步。

  现在离我们最近的,正在发生的一个转变,就是现在电脑的普及。很多人都直接敲击键盘,也就可以说不用拿笔写字了。这个从表面上看,当然是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但对于我们一个民族来说,特别对于我们下一代青少年来说,如果从小不写字,首先一个是缺乏生活中对文字使用的技能。如果说我们今天上课要停电怎么办?老师只好去写板书,不能拿电脑打投影仪直接在那里。我在报纸上已经看到两到三条这种消息,都是大学的老师,电脑出了故障要写板书的时候竟拿起笔来写不出字,这个都当新闻上报纸。那么也就是说,电脑的普及和发展改变了我们一些生活习惯,从另一方面来讲在这个条件在这种形势下提倡推广我们的书法艺术,尽管它跟实用有些区别,但是对于汉字的书写,对于人的特别是青少年的智力的开发,它是有积极的作用,而且保留这样的一门艺术形式,在当前我们中国经济发展里面我们的民族文化要扩大影响要走向世界,书法在这里面是很重要的内容。我们讲的绘画,我们中国有,外国也有。我们讲到音乐,我们有外国也有,讲到书法就只有我们有。亚洲的一些国家像日本、韩国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一些搞书法的人,他们也有他们的一些风格。但都从我们这里传过去的。所以说中国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逐渐扩大。在这里,书法占了很大的比重。当前的中小学课程中,书法所占的比重很小,社会很多名人,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各种场合都在呼吁恢复书法课程的设置。广东省力度比较大,他们的中小学都设有书法课。一部分省市已经动了,天津是一个文化积淀很深厚的城市,在这方面,以后应该有所前进,有所作为。随着形势的需要,书法艺术会在未来的教育里面占有必要的位置。一旦这种课程设置以后,对于书法师资的需求也是必然的。今天我主要想和大家谈的,就是书法的学习和传承。

  谈到学习,我想无论从事书法教学的,还是自己进行书法实践的,或者是通过展览加入书法家协会的,都是需要学习作为一个过程,或者是目标。作为一个个体,学习是有两方面的,一是技能上的学习,二是知识上的学习。技能上,说白了就是实践、创作上的问题,比如临帖,从古到今,实用的书写活动,到现在变成纯粹的艺术活动。不同的书体,不同的字帖,有着不同的要求。比如篆书,结构上有自身的要求,隶书有它特殊的笔法,书写的体势方面也有规律。唐代以后,大家基本是写行草书了,宋四家也好,赵孟頫、董其昌也好,清代书法家也好,一直到今天,行草依然是占大多数。草书看上去很随意,其实它有着自身的规范和要求,草法在草书中有一个严格的系统,有一定的规则,多绕一个圈,多拐一个折,可能就是别的字。因此,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认识了解到,书法的字型结构、书体特征,都有哪些规律?再比如,书法作品的形式有哪些?怎样才符合规范?像横批、册页、手卷通常情况下是古人拿在手里把玩的,长度一般也不会太长。我们就要了解这些规矩,了解这些习惯。这在我们学习书法过程中,除去如何写,写什么内容之外,写成什么样?放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再有,笔法,古人通常把它说的很玄。有时说的神乎其神,“什么人传给什么人”。好像独到的不外传的一样。其实,毛笔只是人写字的一种柔软的工具,它蘸上墨汁,在宣纸上(一般为生宣纸)书写,在宣纸上产生的效果书法家如何去把握?包括书法的著作里面,老先生反复强调,书法一个基本原则,书法的线条要饱满、要圆润,这就和笔尖的丰满有关联了。如果在书写的过程中,笔锋扁得像刷子一样,写出来效果又不一样了。谁也不能保证书写过程中毛笔始终保持直立的圆锥形,使用中自然有一个形状的变化,会出现各种现象。我们看王羲之的书法,他在里面有很多形状的线条,变化丰富。不要迷信笔法的神秘性。实际上,你就学会怎么样使用墨和水,怎样搭配?比例是怎样?有个比较理想的效果。有些在洋纸上写有效果,但在宣纸上就不一样了。用笔的速度,加上水和墨的特点,都会影响书写的效果。写隶书,它有蚕头雁尾,如果一个字当中有多个横向的笔画,出现两个雁尾,显然不好看。古人叫“雁不双飞”。楷书,起笔和收笔,要有一个“顿挫”。最初形成习惯的时候,它是与书写动作的连贯有关系的,篆书画圆圈,隶书书写的速度是比较缓慢的,变成楷书之后,楷书笔画需要有连贯性,有了“顿挫”就连上了。从探索走向成熟。中国书法的技巧是与实用连在一起的。民国以来,随着硬笔的普及,书法的实用价值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在这种变化上面,书法做为纯艺术,还是要考虑与使用性是有联系的。这样,我们就懂得了前人写字为什么要这样写,今天为什么还要这样写?结字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个书法家,他个人的风格体现在哪里?个人有个人的习惯,非常专业的,非常熟悉的人,才能分辨出,那个笔道是王铎写的,那个是董其昌写的。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的积累,经验的积累。一般人最直观的,或者说对书法不是很熟悉的人,看作品一眼能分辨出来的,这个人字是这个样子,那个人字是那个样子,从哪看?从字形上看。行话叫“间架结构”。最简单的一个“人”字,一撇一捺,不同的书法家写出来,放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每个人习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结字很重要。我们学习古代某个碑帖,把握一个风格特征,主要在结字上。临摹的时候,要把握规律。看书法家写的“龙飞凤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左右结构是怎么处理的,上下结构是怎么处理的,都不一样。一般是上面紧凑一点,下面松散一些,这样有稳重感。但是,元代赵孟頫就不一样,他把上面写得比较松,下面很紧凑。这就显现出个人风格。汉字结构本身有建筑的特性,笔画就是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构件。结构作为审美的一部分,是我们创作的素材。个人审美的习惯或者是追求,也表现在这里。

  说到书法的学习,不是我在这儿一说,或者看什么书就能解决问题的。除了看字帖、看书籍,了解一些规矩之外,更主要的是手上的练习。以前,大画家潘天寿说过一句话:“学画一年名满乡,学字三年上不了墙。”说明书法练习的难度,花费时间的长度,你会发现比画画难得多。潘天寿是一位优秀的画家,也是一位书法家。他讲的非常实在。我们不是贬低绘画,绘画比较直观,有一定的内容、规律、方法、手段,有一定的套路和格式。而书法有那么多的资料,浩如烟海,尽管说起来有规律,可是其中的变化非常多。所以学习的过程中,你可能掌握一部分字的写法,另一部分可能字帖上没有。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比如有的同志临摹《兰亭序》临的很像,写一首唐诗,有的字《兰亭序》上没有,创作起来就不知道怎么写了。这就是“规律”没有把握到。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所要获得的就是把握规律。一个是字体的变化,各种字形结构的,左右结构的,半包围的,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多宝塔》,字形特征是什么样的,都要把握住。这是学习书法所必须的。临帖是学习书法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书法的审美,从古到今,一个字怎么写好看,它不是自然生成的,不是自然界有棵树,我就写成树,天上飞的什么鸟,我就写个鸟。字是怎么来的,是人造的。一个字怎么写好看,是前辈人通过使用总结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书法,要把字写好看写到位,怎么办?只有从前人那里学。有人说我不学前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说你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像练习气功一样,或者是为了修身养性,怎么写都行,只要你高兴。但是你要为了参加展览,加入协会,要想得到大家的承认,那你必须归结到我们大家共同遵守的、大家认可的规则体系中来。这就是为什么学习书法就必须临帖,为什么要从古人那里来的原因。书法的规则是从古代到今天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是后人从前人那里实践总结出来的。后人学习也只能用前人的法则来要求自己。当你达到一定程度的时侯,你就能把握,基本体现出这种法则。除了技巧的法规,你可能还会有突破、改造,也就有了你个人的风格。在艺术上,起码在书法这门艺术上,很难说谁能够不临帖就写出一个新风格。这是不可能的,很难获得大家的认可,获得社会的认可。再一个,你所“独创的字体”要么什么都不是,要么还是曾经学习借鉴了某位书家的风格。与其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向古人学习,踏踏实实地从正规的法则中学习,从古人的法帖中学习。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成绩,可以从某个碑帖入手。或者专攻楷书,或者专攻隶书。甚至在行草中这么多家里,我专攻某一家。比如,我专攻米芾,然后写出个人风格来。我们都可以称他为书法家。

  今天在座的都是书法教师,除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之外,我们还有一个面对学生的问题。我们自己要有一个专攻的方向,主攻的内容,还要广泛地涉猎书法的其他内容。我可能专门写草书,但是也需要了解一下甚至去实践一下其他书体是怎么一回事儿。将来教学生学习时用得着。你不一定非要精通这门,但要懂得一些基本的内容,知道什么风格,知道师承什么。同时还要学篆刻,你可能不擅长篆刻,自己的印章还需要请篆刻家来刻,但用印的相关知识我们应该了解。除了古代的各个时代的名家经典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借鉴现当代的书法艺术成果,来增加自己书法一般性的知识修养。

  我们正在进行的书法节上的各种书法展览,这些展览是对书法全方位的继承、体现了发展的趋势,这里面有篆书、隶书、楷书,有大字、小字,年纪大的人写的、年轻人写的,都有。我们能参观的尽量去参观,能参加的尽量参加。应该了解一下创作上领先的作者或者是经常入选的作者是怎么做的?比如你是学米芾的,你就看一看别人是怎样学米芾的。这对自己知识的积累、书法技能的提高是很有作用的。

  除了基本技能的学习之外,还有一个知识的学习。搞书法的人,无论是自己书法的实践,还是书法的教学,与其他艺术相比,书法更强调知识的积累、修养的提高。历史上,从古到今,几乎没有只会写字而没有其他才能的。像邓石如那样只会写字没有其他技能的比较少见,大部分是古人讲的“士”的阶层。比如宋代,书法家很多是做官的。他们文化的层次比较高,大部分都会作诗。甚至有专门学术方面研究的学者。到了现代,作者群逐渐脱离“士”的阶层,脱离了知识分子的阶层。三十多年的发展,中间一段时间,许多作者都把精力放在技巧方面。很少有关注知识修养的。其实,文化修养是解决“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由于我们建国几十年在意识形态、社会转型等方面走了一些弯路,导致书法艺术濒临失传。改革开放以后书法开始复苏,我们在书法学习方面也是重点在技巧上。特别是年轻一代与老一代出现文化“断层”,光想着怎么写的好看,怎么写出特点来。但是三十年来在高层书法展(比如全国书法展、中青年书法展、兰亭奖等)上,我们发现技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可以说,单讲技巧方面与古人不相上下,非常到位。有的作者已经有了个人的发挥。学明朝的、清朝的,以至民国的,都有新的突破、新的发挥。可是到现在我们发现,技巧方面面目雷同、内容空洞、取法单调。展览的评审中经常看到许多看上去像一个人写的。我们开始意识到,书法不是简单的技巧,或者说通过技巧能够达到一个高度,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夫,技巧是能够过关的。可是说到内涵,就需要有丰厚的修养基础,就不那么简单了。用什么方式弥补作者文化修养的缺失,对书法家来说是更高的要求,为的是作者能够走的更高更远。因此,强调文化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在搞培训时候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我们曾经举办过读书班,都是专家,还开过专门的讨论会,这就是提倡大家读一读书。首先是文字学,包括古文字学和今文字学。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古玺文字、简帛书、楚金文等,隶书以后就叫今文字。不管我们自己是写古文字的、篆书的,还是写隶书、楷书的,都牵扯到这个字形是怎么来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草书的有些字形差别那样小?为什么书法家能够区别开来?多一个折,少拐一个弯就是另外一个字。这些字很多是在文字最初衍变过程中形成的,我们搞书法的要懂得篆书的写法,尽管你不是搞篆书创作的。基本的篆书结构、特点要有所了解。我们可以买一本裘锡圭先生写的《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及其他学者、专家、教授写的文字学方面的专著。再有一个问题是要养成随身携带一本《新华字典》的习惯。特别是在写字的时候,旁边要有字典便于查阅。在书法展览的作品中经常会有繁体字,《新华字典》中就有繁体与简体的对照,简化字的情况非常复杂,不懂得字的简化历程就很麻烦,容易搞混出错。比如一个展览里有写《岳阳楼记》的,开头就有“庆历四年春”,这个“历”就不能写成“历史”的“历”(“厂”下面加上两个“禾”,最下面是个“日”而不是“止”,也就是应该写成繁体“曆”)。不同的字在不同的场合用,这在创作时经常会碰到。你看电视剧里的字幕经常出错,就是有些年轻人不太懂得繁简字的实际写法造成的。所以说,拿不准的字一定要查一查字典。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文字学方面的知识。再比如,一般的书写格式也很重要。过去有一位年轻人在书协帮忙,大学毕业,我让他打一份材料,打出来一看没有段落,起头顶着格写。我说,你平时看不看报纸,每个自然段是不是空两格起头哇?可见现在有的年轻人要么不认真,要么不用心,或者从小就不大注意这些问题,这些都是文化上问题。书法家一定要有文字学的基础。

  再一个问题,就是要关注书学研究的成果,即有关书法研究的专业理论知识。这里包括书法理论,因为理论是有哲学意义的,其中还有书法史的东西。另外还有书法美学、书法批评、书法技法。唐朝孙过庭的《书谱》,用草书写的,这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名著,它里面阐述了书法创作方方面面的道理,这类文章应该好好读一读。通过书论的学习,我们老师们可以获得描述书法、评论书法的方法。学会用书法的语言评价一件书法作品,而不是一般白话的论述。

  还有一点,就是文房四宝的知识。我们现在使用毛笔所蘸的墨基本上是墨汁了,不再使用砚台了。砚台基本是收藏品了。至少我们要了解毛笔分几种,羊毫笔是怎么一会事儿,兼毫与狼毫有什么不同?写多大的字应该用什么笔合适?临什么帖用什么笔合适?

  最后一点,就是文史知识与文学知识。书法家队伍中很多人是学习文史的或喜爱文史知识的。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大都通晓历史,基本了解前期与当代不同时代书法的特征,学习书法也是对学习文史的一种巩固。文学知识有了,就会自己写一些文章。尽管现在已经不是写诗的年代了,但能自己写诗毕竟是好事情。现在展览上作品书写的内容也太单调雷同,应该更多样化。历史上书论比文论、诗论是晚些出现的,文论早,两汉、三国时期就出现了。书论到了东晋才出现。而且是夹杂在很多文论、诗论里面的。形容书法的词汇很多是形容诗的,是一脉相承的。所以通过对诗的阅读,可以提高对书法的认识,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另外,对于其他艺术门类,比如绘画要学。其实搞书法的人写到一定程度,去学一学绘画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写草书的人画起写意画来非常容易得心应手。现在有一些画家画画得很好,字却写的很差。曾经有篇文章专门做过统计,全国美展上国画作品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根本就没有题字,就是在石头边上或树干上写一个名字而已。不敢或不会在画上题个什么诗句。这就完全违背中国画文人绘画的传统。美术界也在呼吁画家应该写写字、读读诗。

  我国传统的诗词有很严格的规定,这就是要我们创作上要学会“戴着镣铐跳舞”,诗不仅仅是“押韵”,而且词性、平仄声都有规定。我们今天学习诗词,写诗词,乐趣也就在这儿。谁能在这种要求里面、规定当中做的巧、做的妙,谁就是高手。写字也一样,它也有一定的规则,大家在一样的规则里面,比一比看谁的技法好、谁理解的深、谁写的到位?谁写的灵活?看哪个人的特色明显?

  我们经常碰到书法爱好者问,您给我推荐一本字帖,我要学楷书或者学隶书。这就好比到了菜馆,你喜欢什么就点什么,自己爱好哪个碑帖你就选哪个碑帖。各种书体之间没有高低好坏之分,只有风格之分。或雄强,或秀美,或典雅,或放纵。所以关键是你自己要喜欢,要根据你自己的审美习惯,如果你选对了会很快上手,很容易找到它的规律;选的不对,怎么写都不对,你会感觉别劲儿,那就换个碑帖再写。要有自己的判断。

  近代以来,很多写的很不错的但很难成为大家。为什么?文化上不去!没有文化支撑,就很难成为大家、大师。我们说古代为什么有大师?他自己有学识,有自己的修养,有自己的名气和地位。他可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怎么写都有他的道理。现在我们的作者是,上次谁获奖了,我就学他的。这样怎么可能成为大家、大师?连名家都谈不上。所以还是呼吁都来提高我们的修养、提高我们的学识。

  更高的要求,是一个综合的实力。书法不是一个单纯的写字,到头来是一个综合实力的比拼。

  下面我说一下书法的传承问题。在座的都是老师,不知道具体是在哪个层面上?可能有中小学的、职业教育的,大学的,大概也有书法专业的;另外还有在社会上办书法培训的教师,就是取得一些成绩、获过奖的作者,有了名气,辞了职,像过去的私塾一样,在家里专门办书法班。一年也有不少的收入。江南有很多,不知道天津有没有。我想,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定。比如,小学、中学书法课就要根据课本的内容规定、进度安排,有目标、要求,教研室的老师去辅导。高中就没有办法了,高中面临高考了,还能上美术课吗?据说高中的美术课就有十一个板块,我想,高中学习美术很难,在城市里普遍选择学习“计算机美术”;而稍微差一些的地方或者边远农村就只能选择“书法”了,因为它省事儿,学生自己备一支毛笔,老师找一本字帖就能教了。在大学,因为有了专业的设置,或者在美术系或者在中文系,教学相对比较系统。在社会上,为艺术而去教授书法的,不同于学校的素质教育。学生跟老师学,就是冲着老师的名气来的,将来就是为了成为书法家。所以,我想,这是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就要有不同的素材,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设置。

  有一些现象我想提醒大家。我们所说的书法的传承,主要是从传统中来,从传统的经典作品中来。无论是学习唐楷,还是学习魏碑,我们仍然会选择《勤礼碑》、《张猛龙碑》,选择端正的、经典的。选择欧、颜、柳,选择禇遂良。切忌老师今天写几个字,明天又写几个字,学生跟着老师写,这是日本人的教法。在日本,老师怎么写,学生就怎么写。所以你看,参观我们书法展览,千姿百态,各有各的风格;虽然有一些风格相同的作品,但是还是一个人一个样。看日本的书法展览,前面是老师的,后面学生基本都和老师一个样。这样的教法、学法不可取。因为老师再高的水平,曾经获过奖了,成了著名书法家了,作品能不能流传后世?在书法界评价如何?即使我们都承认作品有水平,你现在获奖了,并不能代表你现在是唯一的、绝对的高水平。这个非常误人子弟。与之相反的还有一种极端现象,可能是在挖掘孩子们的智力或者追求情趣,就是让孩子们任意去写,所谓“稚趣”、“童趣”。我曾多次参加全国少年儿童的书法评选,这两种现象都有。有时一看就知道是一个老师教的,几个孩子写的全一样。就像幼儿园小孩儿随便画的东西,随意涂抹。我想如果作为美术,教小孩做游戏无可厚非。可是如果将它视为书法,进入书法艺术的层面还是要有基本的法度和基本的规则。要教学生有一个好的、基本的途径。过去有一些迷信的说法一定要破除。我小时候,老师教我们执笔一定要紧。经常讲王羲之与王献之的故事。说王献之写字,王羲之从王献之身后抽他的笔没有抽动,说这孩子拿笔拿的很紧,将来在书法上肯定会有成绩,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大家想,五六岁的孩子执笔能有多紧啊?无论是写字还是画画,拿笔都不会很死,一般都是自己的习惯问题。我看很多书画家执笔很轻,甚至不用我们所谓的“五字执笔法”。有人写毛笔字就像拿着铅笔一样。古代,在魏晋以前书房里没有现在这样的书桌。人们写字就是左手拿着手卷,右手拿着毛笔。执笔就像现在的执铅笔一样。宋代的书法家苏东坡也是这样拿笔。宋代以后有了高桌了,有了椅子了,再那样拿笔就不行了。怎么顺手怎么拿。现在我们写的书法好多人写的是大字,坐着写就控制不了了,所以要站着写。站着写再像拿铅笔一样就更不行了,执笔可能就会不得劲了。所以这些习惯只要不拘泥不别扭就可以。比如写小楷,你非要悬着写不可,那肯定不行;写大字了,你的手腕自然就起来了,悬着写会很灵活。这些技巧方面就是事实说明问题。我曾听说,北京某小学还是少年宫的我不记得了,书法课第一堂课什么也不干,就练执笔。每个孩子的执笔都要一样,老师在教室里巡视,挨个看看是不是标准。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老师只要告诉学生执笔的道理,看看学生写字是否流畅,是否规整。

  接下来就是“写”的问题了。我小时候也写过描红的本子。那时候老师教书笔划强调“填满”,强调“出锋”,写不满怎么办?那时候叫“咕哝毛笔”,就是笔尖写到后面在那里又“咕哝”好几次。我每年都参加中日两国少年书法交流活动,日本的孩子来北京。我们组织的有学校的,也有少年宫的。他们要求和全国的孩子们交流。不光是北京的,还有天津的,上海的,重庆的,都是直辖市的。以前我就发现,中国的孩子写毛笔字非常累。结果一看,北京以外的学生也是这样执笔。可见是普遍性的问题,是书法老师的误区。写字一是要流畅性,一个是书写性。至于点画是不是准确,需要长期的训练。争取一笔下来,不要为了写的“圆满”而去描画。相反,日本的孩子尽管写的不是很准确,但下笔很果断,不描画。

  由于时代的变迁,书法已从实用的手段变成艺术的门类。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一切手段都要看效果。书法也一样,只要效果好,怎样的手段都可以。书法虽然是艺术,但它毕竟与我们文字书写有密切联系。所以它不能完全抛弃我们现有的原则。可是,旧有的原则是要改变的,书法要发展,不能过于陈腐,不能死守老一套不放。应该用一个宽松的、开放的心态看待书法。近二十年来,受日本所谓的前卫派书法的影响,我们有人在尝试着创作现代书法,有的比较极端,认为写的是字就可以,出现错字没关系;有的认为只要和汉字有关系就可以;有的更为极端,写的作品脱离了书法这个圈了。从我们一般社会的认知度讲,不会说它是书法。因为,文字的可识性要有,文字内容的可读性也要有。如果不看它的内容,可以承认它是书法,但它毕竟不是一个完整的,成功的作品,可能是一个局部,或者是一个练习的作品。按照习惯,再少的字也应有它的内容要求,挂在墙上就两个字,比如“听涛”、“观云”都可以。总不能挂一幅骂人的话的作品在墙上吧?所以书法有自己文化上的传统和民族习惯。不管书法怎么发展,它要有自己的审美习惯和认知度。

  书法还有一个就是“书写性”。与画画不一样,可以去干别的,画一半回来再接着画;写字则不然,过一会儿再来书写,他就不完整了,它要有连贯性,一气呵成。黄宾虹、李可染画画,画一部分,先挂在墙上晾一晾,干了再拿下来,皴一皴、染一染,它可以重复多次。油画它还可以修改,刮一刮,修一修。书法不行,它要一次完成。一次没写好,就得重来。书法书写起来从头至尾是完整的,在这一点上与音乐有一些相同的特点。音乐家平时练习无所谓,只要一上台弹奏起来就不能中途停止,必须完整地演奏下来。书法也一样,必须一气呵成。不管你的风格怎么变,你的艺术性如何如何的强烈,书法的“书写性”和文字的“可识性”,是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这既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所强调的,也是我们向学生必须讲明白的,传授给学生的观念;同时也是我们创作时必须把握的。

  在技法方面,过去的一些做法、说法在今天就可以调整了。过去我们有一些观点,认为学习书法必须从楷书学起;甚至有一些老先生认为应该从篆书学起,再学隶书、楷书。他们把书法的学习,当作书法史的学习,认为按照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学一遍。真要这样的话,篆书练几年,隶书练几年,楷书练几年,等学会了也老了。不能把所有的传统碑帖练一遍。至于先学楷书,再学其它书体,这种观点有它的历史渊源。在过去,书法有它实用性功能的时候,还有它一定的道理。楷书中规中矩,端庄易识。现在不同了,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各种书体都有自身的规律。写好楷书,未必能写好行书,更不用往前说了。我见过很多的书法老师,老先生楷书写的非常好,但写其它书体,与楷书完全不在一个水平上。同时也有很多书法家,写草书写得很精彩,但是其它书体写得很一般。这种现象在任何地方都有。因此,你就要专写楷书,写好楷书;你写楷书就专门练习楷书,没错。如果喜欢其它书体,适当选取,不要贪多。我们所指的是艺术层面的,是对作为书法家所要求的。如果专门写草书的,你先要学会草法;学习楷书,你必须了解汉字结构的特征;懂得笔法是怎么一回事儿。草书不是一定要画圈儿,你要懂得草书的基本笔法。我们学习书法的传承在今天就需要进行调整。旧的说法在以前可能起到作用,而在今天就不行了,已经不符合今天的状况了。

  还一个问题。就是对“经典”的认识。比如楷书,以前提到“经典”,就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但是,近几年来在国展上写唐代楷书的越来越少了,楷书风格越来越单一,写褚遂良的还可以,写颜真卿、柳公权的几乎没有。经过多年的艺术实践,我感觉,重视写颜、柳、欧的,是从清代传下来的。写馆阁体的要求,道光皇帝喜欢写欧、赵字,到了光绪时候,流行写柳字。科举考试的时候,由于皇帝的喜好,大家都写欧、颜、柳字。后来科举考试变了味儿,主考的官员不注重去看文章,就看字好坏,很荒唐了,皇帝一天需要看很多的奏章,好歹挑几个错字了事。参加考试的学会了认真写,大家只注意文字的对错、字的规范,很少想写什么内容。考官基本上看字,当然也看内容。比如,清朝的龚自珍,很有改革精神的人物,思想家、史学家。他就是字写不好,做不了翰林,在当时是一种耻辱的事。清朝到了一个变态的程度了。我们普遍学习楷书选择欧颜柳赵,就是那个时候传下来的习惯。我观察多年来,从唐朝以后一直到清代,柳公权的楷书是很难写的。没有一位书法家是从柳公权学出来的,你看,蔡襄、苏轼是学颜真卿的,赵孟頫是学李北海的。我们很难找出哪一位是学柳公权的。到今天,只有启功先生曾经学过柳公权,但他不是专门学写柳公权的。曾经有人认为,黄庭坚是学柳公权的,我看未必。事实证明,柳公权是很难学的,或者说学了很难变化出来,能有更大的发展。因为他的法度太严谨了,学了太拘谨、太死板了。现在就可以不从他入手。写楷书,图实用,流畅,演绎,唐朝的碑刻有些用笔的轻重、痕迹已经不很明显了。如果从容易入手,还是写墨迹。我个人的看法,写隶书,不光是从汉碑入手,有那么多的汉简以前连见过都没有见过,可不可以学?几十年来,不知道出土了多少汉简。现在写篆书,很多人并不是写小篆,比如写李阳冰的篆书那么工整,那么死板,很不容易写出个人风格。写什么?写写楚简。全国写篆书的基本上都是楚简。因为它是古人的墨迹。那里有情趣,结构上有特征。我们现在的书法家在取法上更注重它的鲜活性。取可以再造的、能够发挥的东西。像唐楷的有些特点学了很难再发挥了,应该找容易上手的东西。不仅我们要选好墨迹,而且要告诉学生如何取法,给学生以指导。选择路径非常重要。过去的东西我们不一定完全照搬,要有取舍。

  (有听众问:左手写字有什么方法?有没有困难?)

  肯定有困难。前面所讲的写字的习惯是建立在右手写字的基础之上的,左手写字有些麻烦,小学生可以矫正过来。我们经常见到使用左手吃饭、右手写字的。写字用左手的书法家也有,最出名的是九几年去世的书法家费新我先生。他以前是画画的,后来右手得了病。右手不能动了,改左手写字了。清代有个高凤翰,是到了六十岁左右,右手有了毛病改为左手写字。左手写字,有时会在结构上出现奇崛的意味,就像我们吃惯了酸的甜的,偶然吃到苦味的一样。我想,如果是小学生使用左手,最好还是改过来为好;如果是写惯了左手,就不要改了,慢慢地摸索左手写字的习惯特点,去理解。现在还没有一个专门为左手写字而总结出来的技巧和规律。

  (有听众问:学习书法要求临习碑帖,但是中小学要求学习规范字,这个矛盾怎么解决?)

  我们国家的简化字是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在民国期间,就有一些知识分子极力地批判我们的汉字,比如瞿秋白、鲁迅、刘师培等。反对汉字,甚至说“汉字不废,国家必亡”的激进话语。但是事实证明,汉字几千年,各民族相互融合,大家都使用汉字进行交流。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简化字当时作为一项国策,利于扫盲、利于文化普及的工具。第一批简化字有很多字形是从古到今大家都在用,甚至有很多是草书的字形。比如,“刘”原来写成“劉”,开始很多人不知道怎么简化来的。后来发现在汉代的印章上就有这样的写法。“书”是草书的写法,等等。第二批简化字没有实行起来。第一批简化字已经深入人心,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行草书中有很多字过去一直在写。今天我们写规范字,有一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究竟简化字是规范字呢?还是标准的繁体字也叫规范字呢?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考虑,熟悉繁体字是有必要的。生活上有时也是需要这样的知识,比如港澳台的电影、磁带、报刊。学校写字教育目的不是教出来多少书法家,而是让孩子们写字规范、清晰、易认。我曾经问过一些教师,你们教学生目的是什么?我说,将来学生长大了,带着自己的孩子参观博物馆,他能告诉下一代哪个是行书,哪个是隶书;那件作品是宋代的,哪个是明代的;这个书法家在历史上是什么地位,这个时代的书法是什么特点,就行了,这是一个有素质的公民。至于他是否成为书法家是以后的事。把书法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

  (有听众问:社会上出现一种叫“丑书”的字体,在各种书法展览上都有。比如在书法节百家精品展上大部分我看都是“丑书”,请您讲一讲怎么看。)

  我想,这些书法作品的风格不是他们自己发明的。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对于传统的挖掘、借鉴越来越宽泛。以前我们总是选择比较正统的、大家都能接受的风格。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书法的普及和发展很快。大家已经不能满足原有的书法表现方式,取法对象已经从过去一流的书家扩展到二流的书家,扩展到以前大家不太认可的书家。有些可能在当时算是“丑书”了,比如郑板桥、金农,他们是在特殊的环境中形成的。我们现在的书法作者也要突出个性,突出个性,必然有极端的,势必在书写的字形上追求和别人不一样的效果。刚开始好比看刘墉的字,看得太多了,忽然看郑板桥、金农的挺有味道。当后来一窝蜂的都去学了,而且越来越离谱,这时候就有人反对了,美与丑是别人对他们的评价。所谓写“丑书”不是他们自己说的,是别人看不惯才说他们有个性,是“丑书”。欣赏者处在不同层面上,就有不同的理解。我觉得,对不同的书风的理解应该有一个适度。作过了也不好。任何时代都有一个惯性,我看这些年“丑书”已经少了。艺术的发展都会兼顾着各种流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19:23 , Processed in 0.13411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