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思:在废墟上盖房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 06:2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思:在废墟上盖房子

  
  (吴海云 访吴思)七年前,伴随“潜规则”概念及其专著的走红,作者吴思一跃成名。然而,近几年,伴随“潜规则”一词的泛用甚至滥用,吴思却从大众视野中悄然淡出,近年来鲜有新作问世。
  他哪儿去了?
  
  从“潜规则”到“血酬定律”
  
  采访吴思,“潜规则”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毕竟,在这个大众文化淹没一切的年代,很少有一个学术新名词能像“潜规则”一样,被百姓如此广泛地知晓和理解,接受并使用。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出版于2001年。 按照吴思的界定,所谓的“潜规则”,就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吴思用这个词分析明朝的历史政治;读了他的书的人,用这个词来表述社会各个领域内——诸如校园、职场、足坛、国际政治等——那些“私下认可的行为约束”。
  而今,它最常见的使用是在娱乐圈——自从张钰公开不雅录像带那件公案之后,人们习惯于用“潜规则”来描述“导演和女演员发生关系”的那些事儿。
  吴思半开玩笑地表示,用“潜规则”来描述娱乐圈里的性交易,从大意上来说是“领会了原词的精神”。如果是电影的制片人干这样的事情,还可以说是自作自受;而导演本质上是给老板打工的人,因此,他们是在利用自己代理的那份权利来谋取私人的权利,就像那些以权谋私的明朝官员。
  有学者担心,吴思的“一语道破天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潜规则的盛行。比如一个刚进入官场的官员,初接触到潜规则,也许会不愿同流合污,读了《潜规则》之后发现,原来大家都这样,古来如此,于是抵制的决心可能会减弱,即使在堕落的时候也找到了自我辩护的理由。
  吴思同意,“潜规则” 概念的流行,确实可能减少“潜规则”在行进过程中的阻力和抵抗,但他同时也指出,人们对“潜规则”——不管是概念层面还是现实层面——的关注也会带来正面意义。在《潜规则》的姐妹篇——《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中,吴思对“潜规则”作了进一步探索,指出它之所以得以盛行,是因为“合法伤害权”的存在;而合法伤害权的来源则是暴力集团,是暴力最强者可以立法典故这一元规则。从这一思路出发,吴思分析了“潜规则”的根子在哪里,并指出如何才能对症下药,比如,要遏制“合法伤害权”的扩张,就得用民主的药。
  《血酬定律》在市场上继续走强,在专业领域也赢得一片叫好。
  许多人佩服吴思,不仅仅是因为他学识渊博或是富有洞见;他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是能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故事中,提炼出诸如“潜规则”、“血酬”、“合法伤害权”等全新的概念。这些新名词一方面好记易懂,另一方面又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具备政治、文化和社会学的多重意义。另外,吴思的书和绝大部分学术书籍不一样,很少掉书袋,很会讲故事,比黄仁宇的浅,比易中天的深,给人一种难得的阅读快感。
  吴思也说,他习惯于从具体的事件中寻找规律和答案。
  
  借《炎黄春秋》呼唤民主
  
  从1996年到现在,吴思一直在《炎黄春秋》杂志社工作,如今已担任着总编和副社长。这工作说起来还挺清闲:每周一、三、五上午去杂志社看稿子;但等着他看的稿子,绝不可能在那区区几小时里解决掉。好在那份工作本身,也寄托和表达着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愿景。
  说起《炎黄春秋》,以前只是大陆一份主要供老干部阅读的月刊,这两年却因其屡屡发表“大胆”言论而在海内外备受瞩目。
  去年,该杂志刊登了谢韬撰写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引起轩然大波。该文章认为,马克思的后继者——自列宁到毛泽东——根本就是走偏了路,而邓小平的路线也并不完全足够,必须补上“民主”,并进一步指出,中国大陆当前应该走向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大陆各地针对这篇文章先后发起了九场“批判会”。而如此引发争议的文章,《炎黄春秋》几乎每一期都会有。
  《炎黄春秋》的大胆风格与鲜明举措,直接反映出其总编吴思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理念。不过吴思也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敢登这样的文章,不是因为他本人胆大,而是因为“有人撑腰”。《炎黄春秋》有着特殊的背景,其社长杜导正是中国第一任新闻出版署署长,几十个编委一旦聚在一起,就好像当年的部长会议。这些老领导的话语空间,比一般的老百姓要大得多,《炎黄春秋》因此在体制的最中心获得了一种奇特的宽容。
  比如,《炎黄春秋》在1989年后第一次登胡耀邦名字的时候,整个杂志社如临大敌,反复思忖,还是拿不定主意。结果他们当时的总管、共和国第一上将萧克拍板 ——发!并说:“如果谁有不同意见,告诉他我家的电话,萧克愿意跟他讨论!”谁敢、谁愿给萧克打电话商量呢?
  吴思告诉记者,杂志如今体现的理念,是他本人的,也是那些老革命家的。那些老人和他一样,关注中国的民主宪政和政治体制改革,追求“碎步前进的民主”。
  
  想在废墟上盖房子
  
  在《潜规则》、《血酬定律》之后,吴思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造新词”,也就是斟酌、推广几个新的名词概念。比如在《洋人的权利,我们的份》中,他指出“right”的中文翻译“权利”很成问题,建议改为“权份”,才能体现这个词本来所指的正当应有之意。再如,他力推“官家主义”这个概念,认为这几千年来,在中国当权的一直是皇帝、贵族以及官僚集团,因此用“官家主义”来形容中国社会的动态结构更为准确。不过,这些新概念都没有当初“潜规则”的好运。
  另一类文章则是“算账”。这几年,他给中国煤矿工人算了一笔账,提出中国煤矿工人37.5条命才顶美国同行1条命;又给长城算了一笔账,指出修长城的投资回报会高达十几倍;还从明史中找资料,算了颇为敏感的中国政治“平反清算周期率”。
  吴思透露,从去年开始,他就憋着劲想写一篇大文章,但老写不出来。“如果说我以前写的那些文章都是些砖头、瓦块,那我现在想做的,是用那些材料来建起一个房子,哪怕是很简陋的房子。”接下来的那句话让人吃了一惊,吴思说:“我想寻找一个历史的分析框架,以此来弥补历史唯物主义的不足。”
  吴思认为,如果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来解释中国历史,会有许多说不圆的点。
  比如阶级这个概念。人们总是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对立,是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可是史实告诉我们,中国的地主和农民之间,很少发生大规模的斗争;华夏王朝的更迭,主要是因为官逼民反,也就是王朝和农民之间的斗争。这情况是马克思的概念所难以解释的。
  一开始,吴思只是想批判一下历史唯物主义,后来发现,光批判不行,得“立”。于是,他要做的就不仅是挑历史唯物主义的毛病,还要推翻整个框架,并且树立起一个轮廓清晰的、新的历史观。
  在吴思的理想中,那个历史观一定要简明扼要,最好简单得像历史唯物主义那样,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四个词搭起一个广阔场景。
  吴思承认,做这事,远在他的能力范畴之外。但话说回来,他做学问,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完成什么任务,而是出于一种自我的需要,更确切地说,是为了寻找一个答案。
  
  (原载2008年第18期·总第295期《凤凰周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9:22 , Processed in 0.07617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