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殷琴琴:读书,是一场虔诚的修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7 12:1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殷琴琴:读书,是一场虔诚的修行


 作者:殷琴琴 





      今天,我在这里谈读书,我的身份不是教师,而是一个读书人。 ​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之事的文章数不胜数。上个世纪初,上海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说了这样一句简单而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后来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谈读书的时候用这句话做了文章标题: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       这句话,要读书的人才懂。
​       我小时候爱读书,高中和大学的时候爱读书,后来工作,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读书——因为人心浮躁,于是日常的琐碎、繁忙便成了不读书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借口。这个寒假我重新开始读书,真正用心地读书、满心欢喜地读书——因为遇见一些好书,因为遇见几位因读书而美好的人(我的二师父叶儿便是其中一人);因为遇见几个在不同的时空里陪伴我读书的人,比如跟我一样发朋友圈、发说说的二师弟和花花,比如经常陪我耗在咖啡馆一壶茶一盏灯两本书从午后到夜深的朋友;更因为开始领悟读书的好,这个世界懂你的人不多,书里却有偶然撞进你心底的文字;这个世界太大太大,有些时空你永远无法靠双足抵达,书籍却能带你前行。
​       于是,我开始潜心读书;把读书,当做一场虔诚的修行。
​       修行第一层境界:看书是书,看字是字。
​       读书第一层境界,不外乎看书中人的观点,看书中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世间百态。
​       我看的第一本书讲爱情。因为看了叶儿师傅空间写的《远去的爱情,节制的文字》。于是读这本书。书名叫《1980年代的爱情》,作者是野夫。文革,一个城里来的大学生爱上了山里的姑娘,为了高远的理想,学生和姑娘未能在一起。特定时代下的爱情,沉重而深情。我对历史知之甚少,我敬畏于书中纯粹和执着的爱情;还有某段短暂的时光里,充满生活气息的爱情。书中这般写:姑娘把“火盆点燃,红泥黑炭,着凉了山中的落寞。她在炉上煨鱼汤,做饭菜,我呆看其身影娉婷,利索地打点着那些青葱白蒜。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画面,更让人渴望生活呢?”
我看的第二本书写亲情。龙应台的《目送》。作者在扉页上写“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作者说“整本书,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书里这样一段文字“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想起从儿时读书起,父母第一次目送我松开他们的双手我步入校园的背影;想起十八岁赴东北求学,父母目送我远行后他们等候的身影,不仅潸然泪下。我庆幸是在假期里承欢父母膝前读这本书,悲伤还不至于泛滥。亲情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存在,龙应台的《目送》,让我们在文字里,静下心来重新审视离我们最近,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亲情。
​       修行第二层境界:看书不是书,看字不是字。
​       读书要有所悟。有的书,能给你的情绪一扇得以宣泄的门;有的书,能让你在迷茫中得到某种启示。
​       2013年11月,我在浙大的华家池校区听梅子涵老先生介绍绘本,其中有一本叫《房子,再见》。第一次听这个故事,便念念不忘。寒假里读了这个绘本。一个叫法兰克•艾许的人写下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小熊一家要搬家了。小熊总觉得它还有什么东西落下,可是回到空荡荡的房子,它不知道自己落下了什么。这时候熊爸爸带着它回忆,在空荡荡的房子里,哪个位置曾经放下一张沙发,哪个位置曾经放下过小熊的玩具,他们在空荡荡的房子里,一一与回忆告别,然后再离开。在这个故事里,房子是一个住所,也许还是其他。是你路过的人,路过的事,遇见的温暖,或者伤痛,我们遇见所有,不可以拍拍屁股拔腿就走,总还会有一些若有所失,还会有些许留恋,于是,我们需要和房子说再见,需要和我们遇见过,却离我们远去、只存在在记忆里的美好说再见。这是一个儿童绘本,在我们这个行走匆匆,快节奏的年代,每个成年人也值得停下脚步,来读读这本书。
​       第四本,纪伯伦的《离别时,我的爱不曾旧老》。整本书分为“先知”、“沙与沫”两个大的篇章。作者用诗的语言向我们诠释什么是爱、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孩子、什么是工作、什么是教学……关于爱,纪伯伦说“爱从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能自给自足”;关于婚姻,他如是说“彼此相爱,而不是让它成为一种束缚,并肩站立,但请勿靠得太近。因为圣殿中的支柱亦是分立两旁,橡树和松柏也不会在彼此的阴影之下成长”。其中关于工作的诠释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虽然我看到的版本翻译得不够好,文字生涩,还是要分享:“你们常常被告知工作如同诅咒,而劳动就是不幸。但我想告诉你们,工作让你履行着一部分世界上最为遥远的梦,而它在诞生之初就已分配给你。不息的劳作让你置身于对生命真正的热爱中,以劳动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也便能与它伸出的奥秘交融。生活的确黑暗,除非拥有渴望;一切渴望皆是盲目,除非拥有知识;一切知识皆是徒劳,除非有了工作;一切工作皆无意义,除非有了爱。”
​       所以,请热爱你的工作。这句话,我觉得可以贴在墙上替代那句“激情工作,快乐生活”。每当我因工作焦躁时,我应该读读这句话,如果我还记得读的话。
​       修行最高境界,眼中无书,心中有书,从书里走出来,凌驾于书籍之上。
​       真正的读书,应该不是被逼迫的读书,而是发自内心的读书。我寒假读了很多书,根据自身喜好而读。我翻了一下,似乎没有几本是跟教师这个工作有关的。但是后来想想,我首先得成为一个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我才有心思去读跟教育教学有关的书;我首先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我才有可能去努力成为一名幸福的教师。
​       于是我心安理得读我愿意读的书。
​       愿意读书,不断读书,原因有二。
​       一是知不足。首先感谢仙女一般的女子师傅叶儿,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好书,带着我们读书,更是因为饱读诗书的她,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美好得不可方物,让我觉得自己就是一草包,于是我该读书。
​       其次察自身不足而读书。2013年,我写了很多文字,类似诗歌辞藻华丽、内容空洞、思想浅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再审视自己看的全是一些女作家写的东西,于是这个寒假开始读男人的作品,王小波的杂文看了不少,言辞犀利,思想独到,《我的精神家园》值得一读。如果没有时间,推荐其中一篇《知识分子的不幸》,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我们是公众眼中的知识分子,这篇我们应该读。二是因喜欢而读。我读小说读杂文读散文读诗歌,读书读报读手机读无处不在的文字。我在日复一日练就能嗅到无处不在的我喜欢的文字的本领。2月8号长沙初雪,我没有喝啤酒吃炸鸡,我找出很多写雪的诗词来读。我读白乐天的“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念张岱《湖心亭看雪》,国破家亡,张岱写此文,有一种寂寞,莽莽天地之间唯“长堤一痕”“湖心一点”“余舟一芥”,无边无际无着落,唯各自孤独,素颜修行;还有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豪放之情尽显无遗,霸气侧漏。
​       这个寒假,我在老家的老房子里读书,山中的时光缓慢得如同一坛陈年的花酒。捧一本书,我幻想着就让我在那青山绿水间老去,看山川寂寥,听风林肃肃。小河对岸的寺庙传来阵阵钟声,一只老猫趴在屋前的桂花树下;就让时光一点一点往前,等夕阳染红我的白发。
​       今天谈读书,只是自己的感悟,不推荐书籍,也不呼吁读书。喜欢一本书,爱上读书,需要缘分,需要自身的顿悟。
​       记得有一次跟叶儿师傅聊天,你一言我一语,便有了以下这段文字:
​       遇见喜欢的书,是缘分;就像遇见喜欢的人。相信书缘,相信人缘。相信美好都能遇见。并成为你的一部分。然后我们一起开出一朵花,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世界尽情绽放。
​       期待每个人都能遇见一本好书,然后从此爱上读书。
​       2013年结束的时候,一个朋友给我看王小波写的《写给新的一年》。在文章第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读书、写作——1995年就这样过去了。
​       我们读书、写作,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我希望我们的2014年,能有时间有心情多做这样的事情。
​       最后以王小波的杂文中的一句话作为结束:
​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       这个诗意的世界,就藏在书里。如果你足够虔诚地在书里修行,必能抵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13:27 , Processed in 0.0758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