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之友网》辑帖名家解读课标】巢宗祺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13 15:5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标研读】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

作者:巢宗祺    文章来源:语文建设   2012年第3

  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终于在大家的期待中正式颁布了。这个版本跟2001年的实验稿相比,有哪些改动?为什么要这样改动?在过去的十年中,有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新的课标中有没有答案?……从本期开始,本刊特邀课标组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敬请关注并参与后期的讨论。
  问:在过去十年的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对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语文课程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又要利用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但是落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上,不同的教师之间,在理解上仍然有较大的距离,做法和效果也大不相同。长久以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没有给出一个定义。近些年,许多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明确回答这样的问题:“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样的课程?它的核心内容和任务是什么”您能首先谈谈这个问题吗?
  答:对于这样的问题,的确需要有一个明确说法。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在研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时,课题组曾讨论过这些问题,但因为顾及长期以来语文教育领域里的种种习惯说法,希望在改革中先重点突破几个难题,在这一问题上暂时先维持旧状,减小波动面,日后展开广泛的讨论,在语文教育领域里基本取得共识后,再把在讨论中大家所接受的表述写入课程标准。所以在“实验稿”中,我们避开了对语文课程下定义的问题。
  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追问前人,一种是考察当下——研究当今时代的需要。过去我们讨论“语文”的内涵,往往就是追问它定名的由来,希望在弄清前人给这门课取名的意图之后,便可循着这条路走下去了。不过,知道“语文”这一名称的来历固然有利于我们讨论这门课程的内涵,然而不知道来历也无大碍。我们应该问—下:今天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程,如何设计语文课程?我们不妨根据今天的需要对这样一门课程重新定位。
  我们认为,开设这样一门课程,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本国的语言文字。说“语文”是“语言与文字”也好,是“语言与文学”也好,“语言与文章”也罢,其核心内容都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务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在它的基本功能之外衍生出新的功能,产生大量的附加值。语文课程在它学习与教学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专门性功能的基础上,也会产生出其他的重要功能。在这具有多重功能的课程中,我们应该紧抓核心不偏离,争取综合效益不偏废。
  问: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丰富而重要的信息,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答:这一命题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要注意,说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并不表示在对“语文是什么”的诸种解释中选择了“语言”和“文字”这一说。的确,这一命题在字面上出现的是“语言”和“文字”,然而实际上,课程的内容涉及的是语言文字的“作品”——说话和文章,它们涉及各方面的实际事务,也少不了口头和书面的文学,其中也隐含着文化的信息。
  在这门课程里,学生要学习的不仅是“语言”和“文字”,而且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字和词,包括它们的读音、含义、字形、结构、用法。但是并不是记住了几千、几万个字词,就算学好了语文。我们还要掌握一定量的由字词构成的言语运用范例,通过它们熟悉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构成方式,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学会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和语境的特点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技巧。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语文的学习和教学须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多下工夫,包括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
  那么,“语言文字运用”包含哪些内容?课程标准“前言”中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运用”既包含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实用性语言文字运用活动,也包含运用语言文字的文学活动。例如,听取某个方面的消息报道或演讲,阅读某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某个课题的研究报告,向别人表达生活上的要求,讲述学习或工作中的建议,陈述自己的意图,等等。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别人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沟通。文学的阅读、创作和评论,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的艺术,文学的阅读欣赏需要从语言文字中去体悟,文学的创作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极其丰富的,在阅读中,只有通过对作品语言的细心体味,才能感恬到作品的表达意向、情感态度、审美旨趣和文化内涵。进行文学创作,则是要通过语言,准确、细致、恰当地表现我们的生存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人们的精神诉求。如果抛开语言文字因素来解读作品,分析作品人物和作者的内在精神世界,就会使文学的解读或创作失去依凭。文学离不开语言文字,同时文学阅读与欣赏也有利于丰富人的语言,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趣味性,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驾驭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使学生个个成为精通语言和文字的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课程的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课程内容不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可以作为一种媒介,人们通过它来认识世界,交流对世界的看法;然而,语言文字本身,也可以是一种认识、探究的对象;语言文字还有可能被人当成一种游戏、赏玩的对象。语文课程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因素,语言材料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多方面内容,也应当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课程涉及的材料和话题,内容非常广泛,甚至有点驳杂。之所以纳入如此广泛的内容,为的是

让学生接触并掌握多种领域里的常用词语及其表达方式,学习在多方面不同的知识背景下运用语言文字,以便将来能在广泛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领域中运用好语言文字。再从另一个视角来看,上世纪50年代,语文课程被分成汉语和文学两门课,理由是:语言属于科学,文学属于艺术,两者规律不同。我们后来又把具有不同规律的汉语和文学两门课合在“语文”一门课程里,这又从另一种角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这样一门多方面目标和内容综合的课程,在教学中,对它的定位容易产生偏差:使它成为以“实用”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还是以“审美”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还是“实用”“审美”等目标协调配置的“语文”?这样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需要抓住核心任务,摆准多种关系,在各种目标之间取得协调,在教育界和社会各方的不同需求和意见中寻求平衡。
  问:多年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人们提到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而近年来,讨论得最多的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您是怎么看的?
  答: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工具性之说已有较长的历史,它的提出是对语文课程中一度以“政治性”“思想性”取代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状况的拨乱反正。语文教育界大力倡导人文性,则跟语文教育领域里过度的“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危机有关。
  在这里,我们尝试对这两个名称作一个阐释:“工具性”是指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被人用以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种功效的特性。“人文性”是指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人对有关事物、环境的主观能动反应的特性。
  工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事物。面对不同的对象,人们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使用者,出于不同的目的,或者根据自己特定的需要和习惯,会寻求使用不同的工具。使用的工具不同,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工作的效率会有所不同。使用工具的技术手段不同,也会使目标的实现程度有所不同。讨论工具的价值,不能离开使用工具的目的,也不能不考虑工作的对象、范围和内容,还需要讲究使用工具的技术手段和实际功效。
  被用于谋取某种利益的任何人、事、物,都可以从工具性角度进行考察:一是是否符合使用者的实用目的,是否适合所应用的对象;二是是否能实现所谋求的利益、具有实际功效;三是谋取功利的途径、方式、方法、技能等的实践行动是否恰当。
  讨论工具性,必须联系具体的事物和问题。离开具体的目的,离开使用者和使用对象、工作内容和范围,离开技术手段和实际功效,泛泛而论工具性的重要与否,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后面我们将联系语文教育的问题讨论工具性的价值。
  “人文”一词,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社会、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人对事物、环境等的选择与创造的能动作用。
  社会、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是指事物、社会环境、教育等对人的影响和作用。自然的、生物意义上的人在特定社会中,需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接受文化规范,逐步形成与社会相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成为社会的人、文明的人。人没有经过文化的洗礼,缺乏教养,只有生物性,没有社会性,不能成为融入社会的文明人;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对人化育的结果不一样。
  人对事物、环境等的选择与创造的能动作用,是指人在受到事物、社会环境、教育等“化育”的过程中所作的自主选择。对特定环境和教育的简单顺应当然也是一种选择,但更多的人是在接受某种“化育”的同时,对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教育有主动的选择,甚至有所创造,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个性、独立人格、精神追求和创造力。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缺乏生存目的、价值标准和创造能力,只能被动地接受规范、适应环境,那么这个人是不完整、不健全的。
  对于人文性,需要同时关注文化性和个人性两个方面。人们高举人文性大旗,一方面强调文化,强调对人的教育、教化的必要性;一方面强调对人的关注,强调对人的本能需要、个性、潜能等的正视和尊重。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环境,选择优秀的文化内容去教育人;同时还应该关注人在需要、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使人在社会化、文明化也就是“文化”的过程中,发展主观能动性,成为有个性、有独立人格、有精神追求和创造力的人。我们所希望的人文境界是,环境、教育对人的文化塑造和人对环境、文化的选择与创造,两者交互作用,和谐统一。
  对于人以及与人相关的事或物,都可以从人文性方面进行考察:一是考察具体事物、环境、教育等因素构成的一定特质的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化育”状况;二是考察个人对社会文化的自主“选择”与“创造”的状况;三是考察文化与个人交互作用的过程、方式和结果等。
  对人进行人文性考察,一方面,考察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点滴影响”或者“化育作用”,“影响”“化育”到什么程度,考察人如何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成长发展起来,社会的事物、环境、教育等对人产生了怎样的潜移默化影响,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化育结果。另一方面,考察人在受到“化育”的过程中对事物、环境、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选择或应对——对特定环境和教育的被动接受、简单顺应是一种选择;对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教育有所选择,甚至有所创造,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个性、独立人格、精神追求和创造力,这也是一种选择。
  所谓从人文性角度考察事物,实际上还是考察人,因为社会文化所“影响””化育”的不是事物,而是与此事物相关的人。所以从人文性角度考察事物,是要从事物中发现,受到文化“影响”“化育”并对文化作出“选择”“创造”的人,在制造或选择、利用有关事物的过程中,投射进去怎样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情感趣味。
  问: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点大家似乎都认同,可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却会发生种种偏差。例如在“工具性”旗帜下,曾有过这样的偏差:一是狭隘的功利主义,立意于实用,一味追求近期可见的刚性目标,放弃那些被认为没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与内容,压缩语文课程在其他方面的教育功能。二是偏颇的科学主义,以自己所知道的自然科学知识来构建语文课程,在语文课程中仿照自然学科,推行客观、抽象、精确、标准化的思想方法。三是单纯的技术主义,脱离具体内容进行技能训练。在“人文性”旗帜下,也有这样那样的偏差。例如,有人把人文性理解成文学性,以为语文课多学点文学作品,多讲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东西,便是加强人文性了。也有人把人文性理解成文化性,注重语文对人的教化。那么,语文课程究竟需要怎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答:讨论语文课程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必须研究从事这方面教育的目的,要研究教育的内容及其范围、所要达到的目标、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途径来实现有关的目标。
  工具性教育是为让学生掌握能获得某种利益的工具而实施的教育,我们素来重视“学以致用”,实际上就是重视工具性教育。不过,人们谈论的“学以致用”的“用”,通常是指眼前看得见的实际运用,所以往往顾不到眼前无用、日后大有用

处的事物。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表现是,使学生能运用语言文字这_工具,顺利投入听说读写的活动。语文教育使学生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体现了它的工具价值。在义务教育阶段,工具性的基本精神是:使学生基本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初步具备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
  人文性教育是着眼于发展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以文化“影响”“化育”学生,并努力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和能动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表现是,使学生自觉接受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优秀文化的“影响”“化育”,增强文化意识和规范意识,提高思想文化品位,遵循社会文明的准则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包括书写和表达的规范;也要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所选择,对语言的运用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倡个性化的阅读、书写和表达。语文教育对于学生,一方面要求文明化、社会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趣味、个性、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健康发展。
  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是不是让学生围绕一百多个知识点进行反复操练就算是讲究工具性了?是不是像有的语文课那样,大讲思想道德修养、人生态度之类,就算是突出“人文性”了?或者语文课上,半节课讲情感态度价值观,半节课讲交流沟通技巧,就算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我们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应该体现在为了学会在生活、学习、工作以及文学活动中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上,体现在联系实际、提高效率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在学习材料和表达交流话题的选择上,要选择最“有营养”(文质兼美)的作品和最值得学生“咀嚼”的话题,组织教学;人文性也体现在学习目标的把握上,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材料或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展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发挥或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人文性还体现在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在“接受”有关的知识、思想、文化和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展开自主、探究的学习。
  强调工具性、人文性以及两者的统一,必须紧紧围绕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核心——语言文字的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始终负载着人文内涵,语文课程的实施应将思想情感的教育融入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学生的阅读与表达的过程,是接收他人或传递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的过程,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精神方面的成长,将知识、能力的教育与立人教育融为一体。语文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实际上可以解读为语文课程对于工具价值最大化与人文价值最大化相统一的追求。这应该是当下语文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战略取向。
  问:十年前,当“理念”一词出现在课程标准中的时候,老师们还不大习惯,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依然提出了四条“基本理念”,请问它们是怎么确定的?
  答:我们这里的“理念”指对某项事业的价值追求和实施策略。“理念”是有点“念头”“想法”之类的意思,但是它不是那种受某种现象触发而即时产生的思想,而是经过系统的思考而形成的,包括对各种观念的分析、综合,并“认定”为“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也包括对与具体对象相关的形势、特点及发展趋势的研判。“理念”不只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它超越了对客观存在的认知,注入了自己的意愿或价值追求,注入了实现自己价值追求的策略信息,具有主观意志的成分。“理念”,可用的地方可大可小,用于小处如个人的“从商理念”“行医理念”等,用在规模大一点的范围里,如“办学理念”“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用于大处,如“治国理念”“建军理念”等。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指“语文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和实施策略”。确立这方面理念的过程是:在尽可能获取真实与完备的有关客观信息的基础上,寻找理想的目标,对改革理想与现实条件进行研判,为追求语文教育的最佳效果——综合效益最大化、学习成本最小化——选择合适的目标、内容和行动方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有四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经过反复的征求意见和研究讨论,2011年版课程标准保持了实验稿中“基本理念”原有的四条标题和基本精神,同时对一部分内容和语言表述作了修改和调整。在“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方面,2011年版坚持了实验稿的基本精神,主要是:
  第一,坚持语文课程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
  第二,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第三,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点、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特点、汉语言文字特点以及课程的综合性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
  第四,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
  第五,坚持“素养一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力求改变片面追求熟记学科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教学模式。
  第六,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第七,坚持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故步自封,能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
  问:在基本理念与课程设计思路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与实验稿相比,有许多增删调整,您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答: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修订中的增删调整,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在新形势下的价值追求和实施改革的行动方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第二,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突出实施的基本环节和要素,进一步加强操作性。第四,部分内容和词句有所增删调整,力求对课程改革精神的表达更加准确贴切、顺畅简洁。
  具体的修改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叙述。
  1.充实与加强
  增加的内容主要有两个。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作用。如“基本理念”第二条中加写了:“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一”这一段强调了语文课程必须注重体现的思想情感倾向和价值取向,同时提示要把



这些要求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结合起来。这样既重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科中的贯串性要求,也注意了不脱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个体情感体验活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
  “课程设计思路”这一部分,实验稿里的4条,删改后合并成第345三条,在这前面增加了两条,第一条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条强调了语文课程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阐述了实施改革的基本策略和任务。
  二是更好地体现促进学生养成全面的语文素养的策略,突出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目标。如“基本理念”第一条,大体概括了“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积累”“语感”“思维能力”,以及“适应实际需要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一次修订中补充了“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素养应该包含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和习惯。在“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一句中,补充“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一语,意在表达:语文教育加强育人作用,须立足于通过渗透的而不是采用与语言文字教育平行外加的方式。
  “基本理念”第三条,第一段补充“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以进一步体现自主学习的一些具体做法。第二段增加了“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对综合性学习的内涵作了一个简单的阐释,并强调它的重要意义。实验稿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部分关于三个维度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一些说法,改写后移到此处,把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和整体发展纳入综合性学习的视角。
  “基本理念”第四条,在第一段补充说明了语文课程建设的两个方面的实施策略:一方面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另一方面提示,“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注重交叉、渗透和整合,注重掌握新的学习手段。第二段提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语文课程的建设,使它始终保持开放而有创新活力。在这一段就保持“开放而有活力”“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的策略补写了三点:“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
  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学习与教学的关键,补写了第二条:“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2.删改与调整
  在修订中,删除了实验稿“前言”中少量的内容和词句,有的是出于表达重心调整的需要,有的是为了避免重复、交叉,有的是为了在某个位置上突出表达的重点。例如:
  实验稿“基本理念”第一条中,“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一语,修改后删除“理解”,后面的“祖国语文”改为“祖国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包括听和读、说和写,“理解”包含在“运用”之中,原句中的“指导学生”也承前文的“引导学生”而省略。
  “基本理念”第二条中删除了“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一句。
  实验稿“基本理念”第三条,“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句中删去“和发展”三字,因此处重点谈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问题,所以在修订中突出“学习的主体”的表述。
  实验稿“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第二点论及三个维度课程目标的设计,因为在修订时在“基本理念”第三条里已涉及相关内容,为避免重复而进行了删改。
  调整的内容如:
  “基本理念”第一条,修订后分成两段,第一段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意思,第二段简要概括“语文素养”的内容。相比实验稿,修订后的这第二段里词句有增、有删、有换,还有词语顺序的调整。情况比较简单,这里就不逐字逐句加以解释。
  “基本理念”第二条,实验稿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一句,修订后将此句中的“反应”改为“感受和理解”;将“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中的“教学”改为“课程”,修改后所表达的意思比原先更为确切。实验稿里这一条的第二段,在谈了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课程的特点后,又强调“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背后的意思是,语文教育和外语教育同是语言教育的实践性课程,但是又各有特点。但是考虑到我国其他民族学生学习祖国语文的情况,用“母语”一词不尽妥当,因此这一句改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实验稿中“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一句,修订后改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比较接近大家习惯的说法,比原来容易理解;“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中的“体会”也是修订后增加的,体现了在实践中把握语文运用规律的过程性、层次性。这一条的第三段也有一处词语上的调整:实验稿的“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一句中“还应考虑”改为“应特别关注”。
  “基本理念”第三条,对于实验稿的修改,除了前面提到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句和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补充以外,还增加“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一句,将“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中的“主动意识”改为“问题意识”,使有关表述更加贴近“自主”“探究”。
  实验稿“基本理念”第四条第一段的结尾“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修改为“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建设的成果落到学生身上,应当体现出综合的效益,因此这里换用了当前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语文素养”与“养成”,修改后,突出了当前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素养一养成”。
  在修订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例和几个部分的标题也作了_些调整,尽可能和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取得一致。但有的地方,语文课程还必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来安排,课程标准中设“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没有像其他一些学科课程标准采用“分目标”的名目。有的学科可以将其知识内容按“门、纲、科、目”的层次分类,在不同的学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而语文课程始终是围绕听说读写的实践而展开的,按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活动涉及的内容深浅、范围大小、任务难易等,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上升。语文课程标准和外语课程标准一样,将目标和内容融在一起,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未设“内容标准”这一类,不强求与其他类型学科的课程保持完全统一。因此,修订后,“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标准的目录以及后面的一些标题中,实验稿里的“课程目标”“阶段目标”现在分别改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
  在修订中,实验稿的“前言”部分,还有一些地方的字词有增,有删,有改换,这些调整是为了使语意更加确切,文句更加顺畅。这里不一一细说。
  问:十年前实验稿刚发布的时候,“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说法引得人们议论纷纷,2011年版课程标准为什么把它从“基本理念”中删除了呢?
  答:在研制实验稿时,“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的想法在语文教育界还比较普遍,有的人还很“刻意”,比如有的教材编写者,设计教材就是从一张语文知识系统的表格入手,把一百多个知识点分配到各个学期的教科书中,然后根据知识点来寻找课文“例子”。语文教材乃至整个语文教育的流程就是围绕这些知识点来构建。中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知识,究竟怎样才算“系统”“完整”?这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就以语法、修辞的知识为例,关于汉语语法,在中小学究竟需要让学生学到什么程度?需要列出多少个“知识点”?关于修辞格的知识,需要学到多少个才算“完整”?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教学与评价应该根据实际运用的“任务”还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来组织实施?针对当时仍然比较盛行的思路,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阐明不赞成那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做法的观点,非常有必要。有的专家起初对课程标准中阐述的这一观点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但后来完全接受了课程标准的意见,多次表明这是历史j性的突破,希望课程标准在修订中能保留这一陈述。但是,现在已有许多教师理解这一观点的意义,同时考虑到关于“语文知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所以在修订中决定把有关这一观点的陈述移到“教学建议”中去。语文课程不是从“教师讲解”到“学生懂得”作品思想情感内容和语言文字及其运用的知识的课程,而是要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学会运用的课程。

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5:52:03 | 只看该作者
【课标研读】温儒敏:目标与内容聚焦语言文字运用

——访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修订组召集人温儒敏
本报记者赵小雅
为了更好地理解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日前,记者就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及修订的有关情况采访了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
课改激活了对于教育某些根本问题的认识
记者:此次修订是对语文课标实验稿的完善,课标修订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实验稿课标的实验情况?通过了解,您对实验稿课标10年的实验情况怎样评价?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在哪些方面?
温儒敏:语文新课标这次修订之前,在试行课改的29个省市区对7000多名教师和教研员作了问卷调查,其中,西部和乡镇的教师占了相当比例。此外,还收集整理近几年报刊传媒上关于课改的各种讨论,包括专家研究的一些观点。我和修订组成员还深入到中小学直接听课和听意见。
从调查看,一线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意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应更切合一线教学的实际;二是如何面对某些社会性难题,诸如小升初、中考以及高考的“指挥棒”对教学的制约问题;三是希望更有可操作性。此外,关于“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以及语文课程核心概念的问题,语文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的问题,等等,引起过较多争论,也都是大家所关心的。
调查表明,一线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性质”和这次改革基本理念的认同程度还是很高的,90%以上的教师都认为改革有必要,基本理念值得肯定。至于新课程“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贯彻和落实”,也有80%左右的教师抱有信心,认为“经过努力能较好地实现”。
新课标出台后,绝大多数人都不否认改革的必要,但要真正推进新课程,又非常艰难。家长担心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担忧几乎成为集体无意识了。一方面是对时下应试教育强烈不满,另一方面又都不敢轻易放弃应试教育。道理上赞同新课程,实际上却又紧张、担心,结果就形成巨大的社会障碍力。
当然也还有另一种趋向,就是把新课标片面理解为颠覆性的,不顾实际条件,一味追求课改的形式。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就不敢再提工具性,两者被生硬地割裂开来,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掏空了语文;强调学生为主体,就死板规定教师不能多讲,课堂教学追求无边的讨论。
关于新课标和课改已经有太多的争论,有些批评意见非常尖锐。但我认为还是要从发展的全局来看,充分肯定10年课改的成就。这次改革在课程与教学观念上已经产生大的冲击和突破,像“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注重学生身心健全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等等。这些观念过去也有提过,但这次新课标实施,从理论到实践集中强化提倡,得到了普遍的社会认同。可以说这次课改激活了对于教育某些根本问题的认识,社会对教育必须改革有了更多的关注与共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一大收获。
语文课程应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语文课标修订的原则、依据及修订过程,在修订过程中有没有争论较大的问题?
温儒敏:原则就是坚持改革方向,正视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加新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理念很重要,信心很重要,还要有点理想主义。但课改铺开之后,进入操作层面之后,就要格外注重实事求是,有科学的态度。其实近30年来我国一直在进行教育改革,这种改革是渐进的,成绩显著。现今碰到的有些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不能因此否定过往的实绩。这次课改规模大,但不是推倒重来,不要非此即彼,而应承接过去的好经验,照顾到国情。在调查与修订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到,课改不会一蹴而就,一定要从长计议。不管课改现在有多难,碰到多少问题,我们都要支持,在运行过程中寻找出路,解决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并没有大的争论,大家对原来定的目标和基本框架都是肯定的。但对于10年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那些争论比较大的问题,如人文性与工具性问题,修订中也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反复研究。我们认为还是要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为语文课程应该将人文关怀和道德品格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融入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中。修订特别突出“语文素养”这个提法,作为新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目的是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发展。
当然,前面说到实验过程出现的主要问题与趋向,这次修订也都比较关注。比如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同时,注意到不掏空语文的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也注重教师的引导;注意学生普遍阅读量不够问题,等等。至于前面说的课改面临的某些共同性问题,不是语文课标本身能解决的,必须在大环境逐步改善过程中调整解决。
改动最多的是语言的表述
记者:与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课标在哪些方面有变化?变化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变化是什么?
温儒敏:此次修改达200多处,改动最多的是语言的表述,努力使意思更加准确明晰,尽量避免误解。修订力图使课程目标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进一步突出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如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增加了关于“语文素养”的描述,强调“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内容。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加清楚,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也更具体。
有几点增删值得注意:一是在听说读写中格外突出“读”,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扩大阅读量,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为此还特别调整和补充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二是适当降低难度,特别是小学,有的教学目标不再提达成度的要求,而着眼于鼓励学生学习。小学生的识字量规定有所减少,在教学建议中特别提倡“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希望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达“四会”要求的做法,这是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为此,还专门组织专家编制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三是将原来的附录《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内容扩充,增加了关于汉字、拼音、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不过并没有完全采纳将语文知识“细化、系列化”的建议,因为过分细化和系列化,有可能使课程标准显得繁琐,并对教师造成束缚。四是强化写字教育,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都始终要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这对电脑化带来写字能力普遍下降的状况是有针对性的。五是明确要求防止和改正新课程实施后出现的偏差,如提出阅读教学中应当防止“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及“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等等。
课文的经典性、教材结构、教学评价和三维目标问题
记者:因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考试评价及教师教学的依据,针对课标的这些变化您对教材编写、考试评价及教师教学有哪些具体建议?
温儒敏:这些年实施一纲多本,各地出版多种语文教材,有的很不错。新课标修订公布之后,都会作修订调整。我觉得不一定按照课标“依葫芦画瓢”,课标改动多少,就补充多少,还是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调查总结一下使用情况。有两点应当注意,一是选文还是要重视经典性和适合教学。有些当代的文章好读,学生也有兴趣,但经典性显然不够,或者不太适合教学,不一定选。因为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对文化的尊严感。有些传统的选文,虽然经典,可是不太适合中学生学习,也不一定要选。
还有,教材的结构也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各个单元重点突出,单元与单元之间衔接也注意由浅入深,不断积累提升,反复落实基本训练。可以说现在所有新出的教材都往人文素质教育靠拢了,有的靠拢并没有脱离语文教学规律,有的就可能走得过远,把语文的含量稀释了,甚至把教学秩序打乱了。所以还是要注重教学规律。篇幅要控制一下,内容过多,课时有限,很多教师还习惯固守教材,不敢有一点儿遗漏,这就使得课时紧张的问题更显突出。好的教材应当留出老师与学生的空间,多一点弹性。
课程评价也是修订时反复斟酌的问题。针对目前语文课程评价过分注重考试的甄别和选拔,修订稿强调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肯定看重考试,但也不妨多注意一下语文学习所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多作些形成性评价和综合评价。现在学生的阅读量普遍不够,可以利用评价的杠杆,把课外阅读也列入评价范围,注意考查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品位和习惯。写作教学中应重新强调对语言运用的评价,对有新意的表达多加鼓励,但不要过分追求文笔,文笔不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这是最主要的。
新课标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但不是每一堂课都要落实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长期、隐性的目标,语文教育要靠熏陶,不可能在每一节课内全部落实三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相对集中,不可能完成太多。要特别注重引导阅读,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泳”,逐步习得。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教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不见得好,还可能破坏那种“涵泳”的感觉。
语文课不要过多依赖多媒体。媒体用得太多,学生图像识别能力高了,思维往拼贴式、碎片化发展,文字感觉却差了。不要忘了,文字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修订聚焦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的教育,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能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应该精心选择阅读、表达的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工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光靠反复做题,学会应对考试,而是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
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课程标准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作了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与“教”的关系。不能首先考虑这一课如何“讲”,那一课如何“表演”。应将学生的“如何学”放在第一位,让学生掌握这一阶段应该学到的内容,并且学到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方法。
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这一、二两个方面的问题,既存在于中小学生之中,也存在于成人之中。
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供依据。(摘编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所作的说明



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5:52:46 | 只看该作者
【课标研读】滕春友:解读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五、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
  比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识字写字的量总体控制在原有下限要求,评价建议也有改动,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

4#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5:52:46 | 只看该作者
【课标研读】滕春友:解读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


  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尽可能明确哪些要提倡,哪些要反对,以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
  五、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
  比如,近些年来,关于识字、写字和汉字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错别字情况严重。不光是中小学教育,社会用字错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书写质量普遍偏低。学生写的字不行,很多老师的字也不行。有的老师只做PPT,不敢写字。三是有的地区学生写字教学负担过重。有的地区,特别农村地区,识字环境比不上城市,对识字写字的量反映比较强烈。本次修订具体目标有改动:识字写字的量总体控制在原有下限要求,评价建议也有改动,提高常用字的书写质量要求。

5#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5:53:26 | 只看该作者
【课标研读】王尚文:我看语文新课标

《语文教学研究》剑男先生诚恳地要求我谈谈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看法,盛情难却;再说学习新课标也是我分内应做之事,就不揣冒昧写了初步学习的点滴心得,抛砖意在引玉而已,尚祈方家、读者不吝赐教。
较之于实验版,我觉得修订版有可赞赏者四,可商榷者一,待说明者一。从表面上看,修订版改动的幅度看来不是太大,但仍有实质性的重大进展,在原实验稿相的基础上层楼更上,应予充分肯定。众所周知,教育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只有基于学生个人自身的发展,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实;否则,无异于空谈。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明确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必须明确就是以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为本。离开了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富有个性的人,只是强调所谓一般的抽象的“学生”,“以人为本”往往就可能是一句空话,或者简直就是一种忽悠。修订版比较重视每个学生个体这一理念,贯穿课标始终,值得赞赏。例如,关于阅读,它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关于写作,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关于评价,特别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等等。当前,由于“应试”的绳索愈拉愈紧,功利主义、专制主义、科学主义几乎无孔不入,到处肆虐,“素质”的空间愈缩愈小,在非人性化的歧路上愈走愈远,雷人雷语雷事也愈来愈多。如果联系当前苦苦挣扎在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浊流中学生的现实处境,新课标的这一理念确实是弥足珍贵。此为可赞赏者一也。我只是担心,由于过分“奢侈”而学生无福消受。
修订版反复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涉及语文教育核心与本质的概念,于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可谓功德无量。试看“前言”第一段: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开宗明义,一段之中三致意焉。紧接着第二段开头又明确“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再次分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往常我们一般总是将“理解”和“运用”并列,这当然没错;但是我认为,新课标聚焦于“运用”显然更科学也更富于实践指导意义。追根溯源,原来“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提法是由更早的相关文件中“理解语言(汉语)和运用语言(汉语)”综合而来的,似乎“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并列的任务,各自具有不同的对象,理解语言(汉语)对应于阅读教学,运用语言(汉语)对应于写作教学。其实“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的“理解”和“运用”是两个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概念,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特别是“理解”不能笼统地指向语言(汉语),应当明确化为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众所周知,除了语文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正确理解所学的教科书的语言文字的任务。如果不突出“运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内在的质的规定性。“理解”,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是理解文本、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运用”才是是语文教学的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运用”,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语文课程滑向“非语文化”“泛语文化”的可能。此其为可赞赏者二也。
关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修订版返璞归真,一再强调“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且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教法学法满天飞舞的现实环境里,这犹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能使广大一线教师循此不二法门,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也让全体学生真正打下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我们民间历来称“上学”为“读书”,哲人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的下一代要和人类先进文明接轨,要继承、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读书是必由之路。“学富五车”“胸无点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不认真、积极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书”,势必使语文课程空心化、无效化,后果不堪设想。修订版挽狂澜于既倒,此其为可赞赏者三也。
    修订版首次提出要“继承语文教育的传统经验”,意义重大。我国的语文教育可谓源远流长,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虽未可一一照搬,但是可以而且必须批判继承其中的精华,以期古为今用;决不可数典忘祖,像“文革”时期那样全盘否定。就拿朱熹的读书法来说,他讲读书,实际上往往也就是在讲教书,而所读之书又几乎全部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经典著作,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也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理论价值,值得我们珍视。他的教学宗旨十分明确:“只是学做个人”,因而他十分重视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地位。他说:“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学问,无贤愚,无大小,无贵贱,自是人合理会的事……人若不自向前,师友如何着得力。”鉴于学者是学的主体,他要求学生为学、读书应当居敬持志,紧着用力,“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此方做得功夫。”教师不过只起指引的作用,说“指引者,师之功也”。读是外显行为,思则是心理活动,互为依托,相辅相成,读和思的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前人早有论及,朱熹的突出贡献在对此作出了最详尽、最透彻、最恳切、最精辟的阐述。朱熹读书法中的这一部分内容和语文教育最为贴近,也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关于读,朱熹要求一个“熟”字:“读书无甚巧妙,只是熟读。”“工夫自熟中出”;“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不是强记硬背,而是“自然成诵”,“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这对于浮躁成风的当下,不啻是对症良药。又如,我们常常看到不少的语文教育的论文专著,所谈论所研究的命题,往往是我们的前人已经提出并已经解决的问题,炒来炒去,不但没有什么新意,而且还远远达不到前人的水平。“读经”就是这样一个颇为典型的例子。提倡者往往根本不去光顾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不理会别人的一再提醒,总是自说自话,滔滔不绝,直把不少人忽悠得如痴如醉。继承当然不是复古,在重视传统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所以新课标又倡导 “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 ,如“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等。有一些人视网络这一新生事物为洪水猛兽,一味严防死守,同样失之于偏颇。新课标敢于直面应对,因势利导,提出纠正之良策,理当予以积极肯定。
以上四者,乃其荦荦大者,其它可圈可点之处尚夥,限于篇幅,恕不一一缕述。
所可商榷者,是关于课程性质的认识。我自出版于1990年的《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开始,二十多年来一直喋喋不休地在阐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至今已没有兴致再来唠叨;但剑男先生坚持要我再来说说。他在来示中写道:“我注意到,王老师并不认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一说法。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对这个说法存有疑问,一是我觉得人文性不单是语文学科所特有,二是,就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而言,很多基础学科都具有工具性这一特点,也不单是语文学科才具备。”由于修订版有关课程性质的说明基本上是萧规曹随,因此可能还存在再说一说的空间。首先我要郑重申明的是,我之不认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一说法,并非针对实验版课标,因为早在2000年7月出版的《语感论》修订版(376页至378页)就曾专门质疑过统一说。现在应剑男先生的坚持,我就再炒一回冷饭。
我始终认为语文课程属于人文课程,其基本性质是人文性。统一说之所以难以成立,根源在于工具说之错谬。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语文教育界已经达成了“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共识,前辈们“语言是工具” 的理念语文教育界的前辈学者提出语言是工具这一观点,实有深意在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非同一般的重大作用。他们的这一观点是基于当时人们关于工具与人的思想、情感等等并不兼容这一“常识”。好比笔是写字的工具,因其没有思想、情感人人得而用之;如果它只能给汉奸用来在卖国条约上签字,人民大众不能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它无疑就不是所谓的工具了。前辈们非常重视并反复强调这一点,叶圣陶就曾一再指出:“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一个目的的。比如锯子、凿子、刨子是工具,是用来做桌子一类东西的。”语文教育界的前辈们当年之所以要高举“工具”的大旗就是为了把 “语文”从“经义”“伦理”“政治”等的领域中独立出来,从“语言是工具”下手隔断和“经义”“伦理”“政治”的联系,自立门户,用心良苦,功不可没!其时“经义”“伦理”“政治”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彻底吞没,因而他们坚定地认为“国文教学,在选材的时候,能够不忽略教育意义,也就足够了”(叶圣陶语)。他们深信工具性与思想性并不兼容,正是这一点使他们的理论具有了一贯性、彻底性,理直气壮地推进语文教育事业大步向前!后来的一些工具论者有的坚守前辈的初衷和立场,如陶本一在《要加强对语文教育自身的认识》一文中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既然是工具,又何以来什么思想性?这是一种逻辑上的混乱。”我向他们表示敬意!从现象上看,语言确实很像工具,比如我们打的,司机运用语言问到哪儿,我们同样通过语言进行回答,语言不就是交际的工具吗?因此,人们常说语言是工具,列宁也说过语言是“工具”。众所周知,说语言是“工具”,只是比喻而已。《现代汉语词典》中“工具”条说:“①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如锯、刨、犁、锄。②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皮特·科德的《应用语言学导论》也明确指出语言是工具的说法“不过是比喻而已”。喻体和本体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的进步,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也有了巨大的变化。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129)马克思、恩格斯又明确地说:“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35)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在文中“”是黑体,马、恩强调这个“”字,意在提醒读者特别加以注意。“”者是也,在马、恩看来,语言“”一种意识,而不是什么表达意识的工具或载体。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也一再论证了这个命题。索绪尔指出:“语言对思想所起的独特作用不是(“不是”两字原非粗体字——笔者)为表现观念而创造一种物质的声音手段,而是作为思想和声音的媒介,使它的结合必然导致各单位间彼此划清界限。”此所谓“手段”和“工具”其实是同义词。他说得十分清楚,语言并不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著名心理学家维戈茨基也曾指出:“思想不是在语言中表现出来,而是在语言中实现出来。”工具之于人,就如同眼镜之于人;而语言之于人,就如同眼睛之于人。眼镜是可以独立存在于人之外的,取下眼镜,还是这个人;而眼睛是无法独立于人之外的,语言是人生命的一部分!对语言的认识,由“工具”论转向本体论,对于认识语文课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工具说”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当充分理解前辈提出工具论的初衷,从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根本宗旨出发,实事求是地认识并坚守“语言就是人本身”这一立场,实事求是地将语文学科从工具课程中请出来将其回归人文课程,并正确认识语文与人文的关系,从而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为基于语言是工具的认识认定语文学的只是使用语言工具的技术、技能、技巧,这并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的目的。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工具论和人文论的根本分歧就在于,一者认为语言在人之外,可以脱离人而存在;一者认为语言就是人本身。这就是两者矛盾难以调和的实质所在。确实应当看到工具论也在发展变化,最主要的就是将一些人文元素千方百计地纳入“工具”之中,看起来似乎不无道理,实际上它只要认定语言是工具不变,任何变化都不能使它不受到理所当然的质疑。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是:语文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课程?是工具课程,还是人文课程?经过现在有的工具论者扩充、加工的工具论可能的答案是;一,它是包含人文内涵的工具课程;二,它是具有工具与人文两重性质的学科,可以称之为“二重论”或“统一说”。这两个答案有一个共同点,即作为学科性质的“工具”“人文”可以兼容,只不过后者更加透明罢了。这不但在学理上难以站稳脚跟,而且在实践中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所谓“人文膨胀”“内容膨胀”的现象的真正根源就是所谓工具性+思想性(现已改为人文性)的错误认识。在他们心目中,“工具”和“人文”本来就是两张皮。“二重论”既咬定语言是工具,保留了它的偏颇和缺陷;又外加了一些人文的元素,模糊了语文课和政治课、思品课的界限,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不足取。放在历史的坐标中一看就不难看出“二重说”或“统一说”从根本上违背了工具论前辈们的良好初衷,它对于前辈有关语文学科性质论述的扩充、加工,显然是一种倒退,而决不是进步。
语文学科性质的人文论,坚持了工具论前辈们坚守语文本位的立场,同时借鉴了关于语言的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还语文以本来面目,认识到“言”“心”实不可分,说话作文与做人实不可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的本质特征,扬弃前辈对于语言认识的局限,弘扬他们守护语文的精神,坚决反对在语文之另外加进什么东西,即使是号称人文的东西也都不例外。和前辈有所不同的只是不把语言看成是真正的工具,而是把它看成是人的精神活动、生命活动,如此而已。人文论绝对不是要以人文取代语文,恰恰相反,是为了更新、深化对语文本质的认识,不仅仅从技术层面,还进而从人文层面来培养学生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即母语)的能力。人文论拒绝人文羞羞答答从“工具”的后门溜进,跟在“工具”后面也罢,和“工具”站在一起也罢,总而言之:都不欢迎!人文论堂堂正正要求人文认认真真、切切实实渗透于语文之中,渗透于阅读、写作之中,渗透于文本之中,渗透于每个段落、句子、词语、标点之中。
总之,我认为语文学科既不是如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那样的科学课程,也不是像数学那样的工具课程,更不是具有工具、人文两重性质的课程;而是和政治、思品、历史、人文地理、音乐、美术等同属于人文课程。政治、思品、历史、人文地理等主要指向人的理性,语文、音乐、美术等都主要指向人的感性,其中音乐以培养学生的乐感为中心,美术以培养学生的线条感、色彩感为中心,语文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由此而完成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独当之任。与音乐、美术不同的是,语文,具有更多理性的内涵,我们的认识不应走向另一个极端。
价值是社会的灵魂,更是教育的灵魂;从来没有中立的教育,大而言之,只有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和使人成为非人的教育;没有明确的价值追求,教育就会患上“丧魂失魄”症而不可救药。我由于僻处乡间,闭目塞听,只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说,但并不了解其具体内涵与要素,因而更不明白它与人类共同价值以及我国传统价值的联系与区别。这次在学习课标的过程中,又再次接触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概念。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课标要求“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如果能以概括简明的语言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涵,将会极大有利于在语文教育中体现它的引领作用。此即本文开头所谓待说明者。
最后,我还得回应一下剑男先生提出的“落实新课标的关键在哪里”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个问题,而且是个值得认真思考、应当严肃对待的问题。我的初步想法是,落实的关键在于我们全社会,特别是有关教育行政人员和广大一线教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有敬畏之心。坦率地说,这种应有的敬畏之心不少人是付诸阙如的。何以故?有道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其实也是基层领导和教师的命根。基于个人功利的考虑,应试至上,分数第一,早已成为难以抵挡的海啸。为了纠正这种倾向,多少年来,发了多少文件,下了多少指示,开了多少会议,提了多少口号,出了多少论著,想了多少办法,目标不可谓不明确,态度不可谓不认真,声势不可谓不浩大,可成绩并不令人满意,因为对教育实践真正能够起到“指挥棒”作用的,是所谓“考纲”,甚至连“考纲”都不是,而是中考、高考两张卷子!所有的一切在这两张卷子的铜墙铁壁面前,几乎无不败下阵来;课标只是“活跃”在公开课上,工作总结里。一些有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语文教育事业心的老师,他们奋起抗争、拼命挣扎,但最后往往不得不在实践中无奈就范,一如孙悟空难以跳出如来佛的掌心。此即所谓“草上之风必偃”。如何改变这种风气,这是一个所谓结构性问题,不能仅仅归结为个人良知和功利的搏斗。不过,这已经越出本文讨论的范围,让我就此打住吧。
                    王尚文  2012.2.22



6#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5:54:03 | 只看该作者
【课标研读】杨再隋:育人乃语文课程之本

文章作者:杨再隋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1·4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2001年启动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经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经过顶层设计、实验推广、全面实施三个阶段,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广大教师的期盼中,十年磨一剑,现在终于正式颁行了,这是课程改革与时俱进的产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课程标准的正式颁行,预示着新的课程改革热潮的到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体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语言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传媒不断涌现,加之在语言环境中一些“另类”出现,如在部分网民中网络语言的流行,火星文字的出现,等等,使我国语文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由经济转型导致的对原有生活观、生命观、人际观的冲击和对多元、差异、个性的张扬,多样文化的涌入,多元文化的并存,产生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一方面使我们扩大了视野,活跃了思维,激发了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又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矛盾凸显出来。
对于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矛盾,我们既缺乏主动应对的思想准备,又缺乏一定的文化选择能力。在有些地方,有些学校,有些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有被弱化、淡化的倾向,使语文课程失去了它本有的育人功能。
语文课程必有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绝无超价值的语文。正是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所以要特别强调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语文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引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此,应坚决杜绝那些低俗、陈腐、浅薄、颓废等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息进入学校,抵制那些有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读物、音像制作塞进学生的书包。学校是育人场所,课堂是育人阵地,应该是无污染、干干净净的,即使是某些具有娱乐性、但品位不高的信息也不宜进入学校。
基础教育课程是人类文明成果、民族优秀文化、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中、小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语文课程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是时代的要求,是国家和人民赋予语文课程的历史使命。学生通过语文教育获得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逐渐提高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基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工具性学科,在学校,学生无论学习何种课程,都离不开语文。例如,数学课上,学生对数概念的解读,尤其是对应用题的解读,语文能力至关重要。音乐课上,歌词文句优美,被称为能唱的诗,学生对歌词乃至对曲谱的理解,离不开语文。美术课上,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这和写作课的要求基本相同。图画是用线条色彩去描绘客观事物,写作则是用文字去描写大千世界。至于科学课、思品课,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这个信息载体,就不难理解了。因此,我们要求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语文教师要有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的课程意识,其他学科的教师也要有“语文意识”,懂得如何借助语文这个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二,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学生初涉人世,他们对世界充满惊奇感,对事物满怀好奇心。可以说,好奇、好动、爱想象,尤爱幻想是他们的基本特点。小学生幼稚可爱,天真无邪。应让他们逐步懂得如何分辨真假是非,如何分辨真善美丑。从小教给他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一些做人做事的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少年期或青年前期,这是一个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年龄段,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躁动不安的年龄段,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年龄段。他们常常在勇敢无畏与怯懦畏缩、胆大妄为与循规蹈矩之间,在积极进取与得过且过、特立独行与依赖父母之间摇摆不定。特别需要教师、家长的积极引导。在这个年龄段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至关重要。
其三,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对未来人才规格的要求。语文课程作为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凝聚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良好的语文教育因其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对于健全人格,陶冶性情,滋养心灵,促进学生精神成长颇具优势。由于语文水平常常是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为提高智力水平发挥重要作用。在语文活动中,尤其是在文学活动中,学生朗诵诗歌,欣赏歌剧,观看影视,聆听戏曲,在艺术陶冶中,培养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语文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奠好生命之基,生活之基,打好做人做事的基础,学生将终身受益。
上述一切,反映了“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有力地说明了育人乃语文课程之本。通过语文教育,不仅使他们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而且使他们成为具有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和反省力量的健全人格的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担负起民族复兴,中华崛起的重任,在获得事业成功的同时,得到人生的幸福。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5:54:41 | 只看该作者
【课标研读】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概况(上)

2012-6-14 作者:巢宗祺
《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一方面保持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改革精神和结构框架,另一方面则根据十年来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针对课程改革实验中发现的问题,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坚持了《语文课标实验稿》的改革思路和基本理念
    坚持语文课程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坚持倍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素养一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
    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
    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人文性、实践性、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以及汉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
    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
    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坚持继承语文教育优良传统,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固步自封,能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
    二、根据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和课程改革实验的情况对课程标准进行了较大面积的修订
    《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依据全教会确立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努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改革创新的目标,同时也依据修改前期调查中收集到的意见进行了研究分析。
    这次课程标准修订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学习的特点,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针对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加大了改革力度;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出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大体情况说明如下:
    1.对《语文课标实验稿》的各个部分都进行了修订,但修订幅度有所不同。
    2.从<语文课程标准》的各板块和体例看,改动幅度较大的有:
    (1)“前言”部分
    导语完全重写;“课程性质”的表述有重要的补充;“课程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也有较多的修改。
    (2)“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
    “总体目标与内容”和“学段目标与内容”,在内容方面和语言表述方面也有较多修改。
    (3)“实施建议”部分
    “教学建议”增加了比较多的具体建议;“评价建议”也补充了具体建议,结构上有较大的调整;“教材编写建议”有所补充。
    (4)“附录”部分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比《语文课标实验稿》增加了16篇,并在具体篇目上也略有调整;“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列举的书目有所增补和调整;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5)结构体例与标题
    为了尽可能和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在结构体例和标题上取得一致,《语文课程标准》较之于《语文课标实验稿》也作了一些调整,如,现在“前言”部分由“课程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组成,标题与《语文课标实验稿》的“课程标准设计思路”不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的排列顺序也有了变化。
    语文学科有本学科的特殊性,因而《语文课程标准》未设“内容标准”这一项,对此不强求与别的学科保持完全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里的“内容”与“目标”是融在一起的;标题则采用“课程目标与内容”这样的提法,下面一级标题未采用按内容划分的“分目标”的名目,而是按学段提出“目标”,称为“学段目标与内容”;“总目标”则称为“总体目标与内容”。
┏━━━━━━━━━━━━━┳━━━━━━━━━━━━━━━━┓
┃《语文课标实验稿》目录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目标                ┃一、总体目标与内容              
┃二、阶段目标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评价建议                    
┃三、教学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评价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附录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  ┃附录1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篇目的建议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
    三、《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中留待今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依凭之一是过往的经验和教训。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有一些“理论”和做法,在盛行数年之后却又被实践证明行不通,然而它们已经对我们的事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与破坏。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还存在不少难题有待突破,一些困扰我们已久的重大问题,凭我们现有的认识和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找到解决的办法,对于这样一些一时难以作出定论的问题,我们的态度是不宜操之过急,不妨暂时留下空白,待今后通过较长时间扎扎实实的实验再来作出回答。在这一次修订中,有一些重要问题还不能在此次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在今后展开更深入的探索。下面列举数端。
    ●关于“语文学科”“语文知识”的问题
    有人说,没有一套完整的知识系统,整个语文学科就缺乏应有的支撑。关于语文知识和语文学科的体系,是一个需要下大功夫研究的问题:语文学科的知识系统应该是怎样的?支撑“语文”使它成为一个“学科”,究竟靠的是什么?
    一些年来许多老师在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语文知识系统的研究,令人敬佩,这一课题确实值得我们倾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以前我们见到的语文知识清单,对于语文教育似乎不很管用。对于“语文”这个门类,我们也以“学科”相称,但是“语文学科”和“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门类”的“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有着根本的不同。
    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不过语文活动的生理机制比游泳、打乒乓球等活动更加复杂罢了。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碗,二是熟练。不正确就不能获得所要求的效果,不成其为技能。不熟练,也就是说,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正确,或者虽然正确,可是反应太慢,落后于时机,那也不成为技能。”吕先生从工具性的角度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语文”的功能与性质。语文学科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技能,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
    语文学科课程跟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课程不一样。那些课程都有由一系列概念、定理、公式等构成的逻辑体系。中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不同于那些学科的性质特点,它不是由一套抽象的知识和客观的定律规则之类支撑起来的。如果戴着数理化学科的眼镜来观照“语文”,改造“语文”,语文教育就可能会偏离正常的轨道。“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它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综合性,不像那些“典型”的学科,具有比较清晰的学科边界,可以构成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
    语文学科要不要知识?当然要,所以需要下功夫去研究。语文学科靠什么来支撑?我们想,靠那样一套知识系统恐怕支撑不起来。按原路走下去看来走不通,我们需要换个思路。希望将来能摸准语文学科的“机理”,通过艰苦的努力,重修语文知识的“谱系”,抓住语文教育的核心要素,探索本学科的“文柱”,建设“语文”的学科体系。
    ●关于语文教育效率的问题
    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问题始终是语文教育界人士的心病,而如何提高本国语文的教育质量,可以说至今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共同面临的复杂问题。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育的效率?
    多少年来,语文教育界一直在努力探索“多快好省”的教学之路,力图摆脱“少慢差费”的困境,然而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我们需要思考,说语文教育“少慢差费”,那么,存在这个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语文学习的过程究竟该有多长?换个方式来问,一个人的“语文生长期”究竟多长才是比较正常的?一个正常的孩子要达到所规定的语文学习目标需要采用什么方式?需要投入多少个学时?对此我们现在还真有些说不清楚。
    我们这里用“语文生长期”的说法,是因为语文学习是生理、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种生命的活动。生命体的活动,要遵循它的自然规律,不同于机械加工的过程。你如果急于催生,很可能会破坏它的正常机制,最终也破坏了它的品质,正所谓“欲速而不达”。
    我们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看待“语文生长期”,要深入细致进行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以“好”为首要目标,同时追求“多”“快”“省”,根据科学研究的结论来确定语文学习和教学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和精力。
    ●关于语法教学的问题
    语文课程中该不该让学生学习语法?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过,值得研究的是,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样的语法内容?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通过怎样的途径去掌握汉语语法?
    为什么过去一段时间语文教育界会出现对语法教学的怀疑甚至反对?应该承认,我们的语法教学确实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问题,比较普遍的情况是耗时多而收效微,有时甚至会导致败坏学生学习语文的“胃口”。在修订过程中,我们认为,语法教学的毛病恐怕是出在语法教学系统的设计上和语法教学的方法上。在以往的语法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的是一个以语法学术研究为本位的知识传授系统,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方法,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过于学术化。面对中小学生的语法教学,没有足量的内容和一定的深度,规律说不清楚,而且汉语语法的规律有太多的例外;要说清楚的话,却又过于专门、过于琐细,学生的学习成本高而未必真有实效。在语文课程的内容设置中,一旦语法教学成了规定项目之后,教师就可能为了完成规定的内容而去教语法,而这样则往往会忘却学生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语言学习者和运用者,而不是语文教师或语法研究专家。学语法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怎样学习?需要学到
什么程度?这些都还有待于我们去作进一步研究探讨。
    有些老师常常埋怨学生连“主、谓、宾、定、状、补”都不懂,语文知识水平太低,没法学好语文。语文教育圈外的人却又问我们,司马迁、韩愈、柳宗元、苏轼、曹雪芹这样一些语言大师,也不懂“主、谓、宾、定、状,补”,他们是怎么学习语文并成为文章大家的?我们普通人没学语法,是怎么学会说话并且能让别人听懂的?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学术门类中没有语法学?想来古人应该是一直没有找到适合于“度量”汉语的工具,因此千百年来始终没有能建立起系统的语法学。从19世纪末汉语语法学草创开始,我们“借用”西方的“度量工具”着手研究汉语语法。借用西方的语法度量工具,这的确推动了汉语的研究,有工具总比没有工具好。一百多年来,语法学家们还在不断地寻找更适合于汉语的度量工具,然而,汉语本体和汉语教学里一些复杂问题至今还没有认识清楚,所用的工具不很匹配,这必定会影响语文课程中的语法教学。
    我们期望,在各方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能尽快突破汉语语法方面的一些重大难题,建立起一个能真切地反映汉语本质特征的语法系统,研究出一套合适的语法教学方法。
    .关于语文教学序列和学科结构体系的问题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思考:语文课程中是否能够根据各个部分的目标和内容,构建起一个个线性的序列,使我们的教学高度有序,使我们能精准地测量学生的语文学业水平?我们都盼望能建设起一个科学的语文教育体系,那么,这样一个“科学体系”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模样?
    有前辈说语文敦育类似农业,不是工业。这一比喻不无道理。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的“序”
是不一样的。在培育植物和动物的农业活动中,人们必须尊重生命体的生长规律、生活需求和特点,同时进行必要的人工干预和有计划的培育。语文教育也应该像农业活动,坚持通过有计划的人工培育,促进培育对象的自生长。
    一段时间来,若干不同领域在追求“科学化”的旗帜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用物理学的眼光看世界,把各种复杂问题都设法还原成物理问题。语文教育界也在尝试学习用这样的“科学”来解构“语文”,用机械工业的技术和生产流程来“加工制作”学生的语文素养,来“打造”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语文课程真的能这样“打造”么?
    由于缺乏一个科学的体系,语文学科还只能是一个形成中的学科,汉语言文字及其运用的规律,语文教育的规律,还远远没有被认识清楚。语文学科要建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科学规范的学科,路途依然十分遥远。语文学科还是一个必须充分利用经验的学科,凭我们现有的知识还不足以准确刻画语文教育的科学规律。因此,在真正弄清语文教育的规律之前,经验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经验可能暂时还不能得到理论的解释,但是毕竟比不切合实际的理论有价值。所以.我们还必须重视经验,认真总结、分析语文教育中成功的经验。
    承认语文学科的这种状况,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其实,语文学科这种尚未成熟的局面,对于有志气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只是一种挑战,而且也是一种机遇。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教育问题研究的发展空间大,前景广阔。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投入研究,特别是要重视和加强实验研究,进一步深入考察汉语言文字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语文学科的规范和语
文教育的理论模型。
    几百年来,伟大的科学家们先认识了物理世界,而后是化学世界,20世纪中叶开始,又把生物世界和物理、化学世界放到了一个科学框架里。可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系统能恰当地描述自然和人文相统一的世界。
    不过,我们无须悲观,不必失望,也不要轻信“已经洞悉语文教育规律”的神话。语文教育终究是会在长期的探索中不断进步的。语文课程的建设,既要有“取法乎上”的理想追求,还要有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在“继承”与“发展”“理想”与“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人们真正能用恰当的手段与方法
来描绘语文教育的蓝图。
    现在公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解决的是现阶段语文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使语文课程逐渐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建设时期。当然,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个时期后,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又会因新的情况和问题的出现而作出新的调整,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改革将会是一种常态。因为,我们即使对于社会的发展能有所预见,也只能谋划一段时间,无法谋划超越我们视野的未来,何况现今社会的发展如此之快速。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社会和教育是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催促之下投入大规楱改革的,各方面的准备都还不够充分。在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在今后语文课程的实施中,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难。一次重大改革,遭遇种种复杂问题,自然不可避免。经济、社会的改革是这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是如此。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改革的任务无疑将更为艰巨。但是,我们没有理由退缩,退缩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代价。世界发展、社会进步的潮流,不容许我们等一切条件都成熟之后,再实行改革。我们只能毫不犹豫地投入改革的洪流,边实践,边建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在一个重大转型的关口,首先是观念决定成败,是对前进方向的选择决定成败。然而,通过对有关事业和发展大势的研判,在确定改革的理念之后,实施过程的各个细节,就可能上升为决定成败的因素。我们必须正视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道路上所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进一步深入研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使改革与建设能够更加健康、平稳、顺利地向前发展。我们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解决语文课程的所有问题,但是可以期待通过探索和改革使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一大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5:55:25 | 只看该作者
【课标研读】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概况(下)

2012-6-14
作者:巢宗祺
  四、《语文课程标准》重点修改与调整的五个方面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特别关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是一门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阅读鉴赏、交流沟通的实践性课程,承担的是祖国语言文化传承的功能,同时也承担着育人的宗旨。所以,《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补充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例如,在"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中,增写了如下内容: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是在""""""""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进一项内容,而是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的教育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人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能简单地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应该精心选择阅读、表达的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
  (二)进一步突出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当今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继续坚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再作适当的调整,在本课程里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关注自己的成长,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是要让学生懂得这方面的道理,而是应该在阅读、表达的活动中通过引导使他们在精神上受到激励、感染,让这种意识成为自觉的行动。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光靠反复做题,学会应对考试,而是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
  生活、学习和工作对于语文能力的要求也是在发展的,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关于"非连续文本"的新要求: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第四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现代学生不仅应该学会通过传统的媒体阅读和表达,还应该能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
  追求创新,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培养创新能力是当代教育中的主旋律。语文学科也应该和其他学科一样,高度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课程中,应该逐渐改变"告诉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从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在自己的表达中,努力摆脱模式化的套路,寻求语言运用的创新。学习语文,的确要进行技能训练,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书写的规范,但是不能把它当做唯一的学习方式。实施创新教育,还必须改变刻板划一的教学模式,创设生动、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展示自己语文学习成果的机会。
  (三)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长久以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地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近些年,许多语文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这些意见无疑是正确的。这一次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实验稿》基础上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紧扣这一核心目标进行。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背离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做法。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脱离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讨论、评析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要求,阅读教学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人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总之,要紧扣语言文字的运用。
  还有的教师,特别注重对文本意蕴领会的"""",教师"讲课"所考虑的重心在于如何把学生给"讲懂"了,忽视对文本中语言文字的进一步掌握。其实,一味追求把课文"讲深讲透",并不合适,而忽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更是问题。使学生"理解""听懂""记住",只能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一部分,中小学生学习语文,还应该多下功夫积累词语,学会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有的教师对"语言文字"也很重视,但他们立足于语言、文字等学科知识点的落实,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感悟用力不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功夫,应该下在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在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学生具备对语言文字运用现象抽象提升的条件,不过多增加学习成本),帮助学生认识语文运用规律。
  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使学生个个成为精通"语言""文字"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课程的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课程内容不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
  语文课程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并准备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四)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根据千百年来的经验,以及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关键作用的认识,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进一步强调要认真抓好"读书"这一根本环节,要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在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
  课程标准还十分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在修订中,"课程基本理念(四)""课程设计思路"等多处地方增加的关于加强语文积累的表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掌握好积累的工具、途径和方法,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并且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
  广大语文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修订,最突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在一些具体的内容上,并且希望,设定的课程目标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增强可操作性。
  修订工作组深入研究在课程改革实验中了解到的问题,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经过系统的梳理之后,着重考虑对相关内容的目标、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烦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例如:
  《语文课标实验稿》第一学段"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修订后,删去"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一句,降低了要求,让这个学段的学生更加宽松地学习表达。
  《语文课标实验稿》第四学段阅读部分的"目标"有:"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修订后,删去了"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降低了学习难度。
  (五)针对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突出问题,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增强改革力度
  在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些偏差,课程标准的修订,特别强调要加以改正,例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也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再如,如何达到课程目标中关于"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指出: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这一、二两个方面的问题,既存在于中小学生之中,也存在于成人之中。
  此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首先强调要转变汉字教育的理念,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学习写字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规范意识、书写技能、习惯、性格养成的过程,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
  其次,高度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习惯,注重书写的育人功能。《语文课标实验稿》只在第一学段"课程目标"中有关于写字姿势和习惯的要求,而<语文课程标准》则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按照规范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对写字过程的重视,反映出了对写字教学功能的深入认识,也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再次,调整了有关"目标",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 -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改为"800左右"
  此外,还特别关注写字过程,强调书写质量。在"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确保语文课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字,有教师关注学生的练习过程和写字质量,及时帮助学生坚持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书写技能。
  在汉字教学中,更加重视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建议"中继续强调"多认少写"的做法。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根据字表的设计,补充了关于识字写字教学与评价的建议。"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在一些地方的识字写字教学中,往往会对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字,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同样的方法平均使劲,每学一字一概要求学生抄写十遍二十遍以上。实际上,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识字写字的难度也不相同。《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基本字"。选出的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功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再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时间和气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统计,2 500个左右的汉字可以覆盖95%以上的现代阅读材料,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早期先学习这一部分字,有利于较早地顺利开展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中的表一,就是要求在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尽可能先安排学习这些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3 500个常用汉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的"表一""表二"共列出了3 500个常用字,将这一学习要求的内容具体化了,这一字表可以给教科书编写和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估提供参考。
  要获得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成功,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应该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要有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对语文作品的鉴赏力,要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语文教学技能。语文教师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心,让他们从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去无效或低效劳动的负担,获得更多的专业化发展的条件和机会。习惯于自己"讲深讲透"、让学生反复做题的教师也应该改变多年来的做法,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解决日常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在学生的读书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上多下功夫,使学生多积累,勤实践。
  我们希望语文教育的外部环境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把令人生厌的繁重的机械操练转变为富有趣味和实效的语文学习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7:12 , Processed in 0.11180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