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友渔:30年启蒙路锲而不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1 05:1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徐友渔:30年启蒙路锲而不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民主与科学》记者孟凡礼采访整理

      记者:徐老师,您当年选择分析哲学作为主攻方向,是单纯的学术兴趣么?
          徐友渔:不全是。经过“文革”,我们这一代人都有反思,都希望中国能有所改变,自己能有所贡献。这方面我跟别人思考进路不太一样,许多人有抱负,也许理想也很纯净,但往往想法很直接。比方考虑到中国贫困、被人欺凌,需要发展经济,于是就去学经济学;或者因为中国的政治制度需要改革就力图去从政。而我自己习惯在思想层次进行考虑。
        经过“文革”,我个人最大的反思在于:在中国这么一个文明古国,在 “文革”中,大家(包括读了很多书的知识分子在内)为什么会表现得那么愚昧、那么盲从、那么简单、那么激进?
        往深一层思考,中国人的价值观常常出现问题,比如把民主、人道主义当作资产阶级的,还有集体的那种大轰大嗡的情绪很容易出现,比如“文革”中,你说这个家伙坏,也不管证据是什么,一人呼号,就应者云集,然后上去就是拳打脚踢。这一套到现在都没有根本改变。
       经过对“文革”的反思,我对中国人价值观的颠倒和气质中不讲道理的方面有很深的体会,所以就有这么一个想法:中国的现代化除了需要经济、政治、制度或生产管理等方面改变以外,最根本的可能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理解以及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精神气质方面需要进步。我觉得借鉴分析哲学可能是一种进路,因为分析哲学一方面要靠逻辑,另一方面要靠经验,这两项正是中国人最欠缺的。中国人应该学会尊重经验事实和逻辑,学会讲道理,不能靠激情、冲动和乌托邦理想行动。

        记者:我理解您这个信念就是致力于“启蒙”,帮助大众祛除蒙昧思想。
        徐友渔:最初感觉我们的社会需要在思想上有重大的改变,后来这种感觉逐渐清晰,思考什么是文明,如何走向文明。一开始也并没有那么自觉地做启蒙的工作,不过这么多年所致力的工作确实有一条线贯穿着,你要用“启蒙”来总结的话,我觉得大体也是合适的。但这个“启蒙”并不是从严格意义的学术上理解的,而是基于“文革”后对中国状况的体验和反思,希望中国摆脱蒙昧,走上理性之路。

        记者:30年前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可以视作全面改革的起点,是否可以算作新时期一次重要的“启蒙”活动?
       徐友渔:在一个并非绝对根本的意义上,可以这样说。首先,我完全同意你们所说,并且确实可以观察到,1978年那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给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从这种意义上我觉得说它是一场“启蒙运动”是非常恰当的,因为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社会确实处于蒙昧的状态。典型的例子就是“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更荒谬的是林彪的说法 “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在这种情况下,1978年那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应算是一次标准的启蒙,它打破了“凡是毛主席说的就是真理”这一条。
        不过,我1979年来到北京,发现有一批“文革”中没有停止阅读和思考的朋友,在思想上已经超前于那个时代。我们知道这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起因和有效范围是在实际政治方面,而不是在纯粹学术理论方面。虽然一方面这场大讨论相对于“文革”状态是有决定性、革命性的一个突破——如果没有1978年的那场运动,中国后面的任何进步都是谈不到的,以那场运动之艰难、过程之曲折,对其在中国当代史上的功勋再怎么说也许都不为过,但是,我们根据自己对西方哲学的理解,认为它实质上是向常识的回归,是很普通的事情。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我给与这次“思想解放”的“启蒙”活动很高的评价,但从绝对意义上评价,它在思想或学理上还不是崭新的东西。打个比方说,我们现在承认一加一等于二了,这对于以前不承认的时候意义很大,但如果另外一个坐标是人类文明,拿像文艺复兴那样真正的启蒙相比,说这样的事在人类文明上添加了多少彪炳史册的东西,这就很难说了。

          记者: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今天,30年中有过多次思想运动或者某种文化思潮的起伏,有多少在严格意义上是符合“启蒙”方向的呢?
         徐友渔:如果不是非要拿人类文明的尺度去量,而是用一个相对的尺度和中国的语境去看,许多文化活动和思想运动都是很有意义的。但你们提到“启蒙的方向”,我觉得要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评论的西方文艺复兴运动那样,使得“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1978年到80年代末这10年中,给人的感觉就是有跟真正的启蒙很相似的东西,经常能使人联想起恩格斯这句话。
        接下来如果说具有这个方向意味的运动就是1980年代中期的“文化热”。 当时我们这批人已经是比较早地走上社会文化舞台,开始发挥作用了。那时候对文化的尊重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地步。与今天我们拥有如此多元的文化、多元的娱乐享受相比,那个时候大家唯一想的、可以做的就是看书,现在很难想象那种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一个学者和一个文化人,80年代中期那种文化热是非常值得怀念的。
       我举几个例子。当时最早主动在这场运动中展露头角的是汤一介先生为首的“中国文化书院”。他们在全国办学习班,谈文化传统、中西文化比较等等,可以吸引几十万人乃至上百万人参加,那是很严肃的知识普及和学理讨论,这在今天有点不可思议。还有《走向未来》丛书,发行量非常大。我们也办了学习班,讲当代最新的人文思潮。有一个学员是某大学的教授,通六国语言,但他自己很真诚地从外地自费来北京学习。当时就是那样,大家都如饥似渴、不顾一切的追求新知,而且有一种自觉的思想文化使命感。大家都感觉自己身处一个伟大的变革的、欣欣向荣的时代,感觉自己所做的事情是跟这个社会潮流是在一起的,充满了光荣与梦想。

       记者: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以后,中国改革进一步深入,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到今天,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如果用那句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作为常理逻辑,是不是可以认为,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也自然提高,或者说,启蒙实际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呢?
       徐友渔:以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在某种意义上说,也许刚好相反。更准确的说,不是截然相反,而应该说启蒙要面对一个复杂得多的环境。
       1992年以后,下海经商流行起来,大家都争着去发财,然后从1994年开始,《读书》就推出“人文精神大讨论”。知识分子普遍感觉人文精神失落,道德水准、艺术水准和美学感受都江河日下。这里我不愿意从整体上加以否定,说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后,社会的道德文化水准反而降低了,从情感上不愿意做这样的判断。但我们周遭的事实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两点:首先,个人的发财致富不是在一个社会公正的框架内进行的,而是激发了人们恶的一面,也就是说,你不讲道理、不讲良心反而越有可能发财;另一方面,金钱越来越成为社会最高乃至唯一的价值尺度,于是我刚才怀着深情叙述的80年代文化热的黄金时代不复存在,文化生产不再能产生像80年代那种高雅的、带思想性的东西,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企业式的文化生产、批量生产开始出现并很快发达起来,文化的大众化和低俗化趋向越来越明显。从实际经验上,我们实际感到道德可能相对于经济发生逆向运动。
        你们提到的这种观点,有一个代表人物就是李泽厚先生,他提出过“吃饭哲学”,认为首先要解决生存的问题,民主、文明之类的问题最后解决。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遭遇大饥荒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人吃人的事情,那是最不道德的,但是如果中国那时每家每月多几十斤米,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仓廪实而知礼节”是完全成立的。但由于中国处在一个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是一个比较紊乱的时期,“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效用在短期内很难见到,也许等转型完成,在很长的时段来看才会有作用。而在转型期内,大家在道德上更多的状况是:要么道德感消沉或道德水平下降,要么怀疑、彷徨、无所适从。

        记者:也就是说,您不单纯地相信整个社会的文明修养、一个民族整体的精神气质,是自然而然地随GDP的提高而增长。
        徐友渔:是这样的。如果就这么放任自流的话,我可能要抱一个悲观的展望,而不可能有乐观的展望。

        记者:改革建设过程中,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实际上,邓小平在1983年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最近又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政治文明”,也是看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一逻辑背后的实际矛盾。
        徐友渔:严格地从学理上讲,经济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道德文化的发展。当然某些具体情况会直接促进道德文化发展,比如刚才我举的例子,从饿殍满地以至于人吃人的情况发展到衣食无忧,人吃人这种最不道德的行为就会自然消失。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只是为道德文化发展开辟了道路和准备了某些重要的条件。可是如果别的东西比如制度、文化基础环境(社会对文化的尊重态度)很糟糕的话,准备条件的效用也可能不会发生。现在提“政治文明”是开始修补制度上的一些缺陷。最近余英时先生有一篇文章令我感慨很深,文章的题目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我们曾经破坏的东西,需要一点点的修复和改变。我们对于这方面的认识,也不能归结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民族性问题,而应该看到更深刻的制度、法理等机制。
         我们看问题努力向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点看齐,所以我们提出的社会理想是最高最艰难的,但也是最根本的。如果是实务家,我当然选择支持最现实的操作方式,但我要强调我们自己的学者立场,要坚持最根本的理念。

        记者:您刚才也谈到,我们今天拥有多元的娱乐、多元的文化,思想界也呈现出多元选择的局面,那么在这样一种多元的气氛中,思想启蒙的主题是不是被弱化了呢?
        徐友渔:我认为没有。单纯从数量上讲,也许现在大行其道的美国好莱坞大片、郭德纲的相声、于丹讲论语等等文化活动占上风。这些活动背后很多都是商业在推动。但从学者的角度,我们应该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社会最关键、最核心的思想。如果不从数量而是从质量上来说,我觉得启蒙一点没有被弱化或者边缘化,恰恰相反,它处在一个相当核心的地位。在基于经济效益或者大众流行度的层面,我们这些学者完全没法跟张艺谋、郭德纲、于丹相比。他们在政治上是中性的,或者说是含混的、无所谓的,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这样的大多数。但如果从质量方面看,从事启蒙工作的学者实际扮演的是社会变革的酵母的作用,地位其实更核心。我举一个例子,比方说现在看中国的媒体,最好的媒体之所以有极大的影响力,很重要一点在于它的评论版,评论版为什么最重要、最能吸引人,实际上还是基于人们对于思想的渴望。这不是我个人的看法,知识界很多有这个感受,每次学术会议如果比较深入的话,实际都在触及启蒙的基本问题,都有思想性诉求。
        另一方面,启蒙本身也跟随时代变化而发展。80年代谈启蒙往往很抽象、很不成熟。那时谈人的主体性合不合理、要不要人道主义,流行的是诸如弗洛伊德、萨特等人的思想。而现在的思想界,越来越从一些根本性诉求方面来谈,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也不再是美学家或者文学理论家,而是政治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这说明我们的启蒙诉求跟中国现实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我们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在心理上、知识上都做了一定准备,不会再像以前谈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从这方面来说,我觉得中国的启蒙大有希望。所以,无论它多么长期、艰巨,我们都要继续。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唐磊对本文贡献良多,特此致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5:15 , Processed in 0.07491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