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为什么要学点哲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1 06:4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为什么要学点哲学?
2014年03月18日  来源:光明日报2014年03月18日 作者:陈家琪 李庆明 竺若艾

  儿童,哲学,当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或许有人疑惑:哲学,大人还搞不清楚呢,儿童,有必要学吗?

  周国平曾这样回答:如果你只想让孩子现在做一架应试的机器,将来做一架就业的机器,当然就不必让他“学”哲学了。可是,倘若不是如此,你更想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哲学就是“必修课”。通过对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无用”又“无解”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哲学给予人的是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必将造福整个人生。

  今天,我们刊发的这组文章,从另一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

  儿童为什么要学点哲学?

  儿童学点哲学,也就是要学会把一个概念放在与另一个概念的关系中,加以辩证的思考和讨论。

  能脱口而出,却又懵懵懂懂

  儿童学一点哲学,是一种可以引导、培养的兴趣。

  哲学是做什么的呢?就是要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

  儿童们通过识字已经学会了许多概念,但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使这些概念变得具体,包括爱、友谊、朋友、纪律,甚至生命、死亡的意义等等。哲学的事业就是要捍卫对人类而言的一些最基本概念的力量,不要使之口号化、平庸化、抽象化。

  比如“权利”,如果只讲“权利”,它也就只能停留在抽象的领域里。我们在对儿童讲到“权利”时,必须要讲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同时又是人类的一部分,他们在权利方面所具有一系列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同时要讲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讲到平等这个概念。至于“权利”的来源,还可以提一下“自然法”、“人性论”等等不同的说法,让孩子们知道这是一个古今中西在一直争论并逐步争取到的概念,人们用这个概念来论证、推理、捍卫自己的有关诉求。

  儿童会遇到哪些哲学问题?

  说是讲“权利”,为什么又会引出“特殊性与普遍性”“平等”“义务”这些概念呢?是不是把问题搞得越来越复杂了呢?这也是许多人惧怕或拒斥哲学的一个原因,但这恰恰说明一个民族的理论素养、理论兴趣的重要。

  要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就要从儿童开始培养哲学素养与兴趣。哲学讨论的是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而且大都是成双成对的概念,其中就包括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本质与现象、普遍性与特殊性等等。这些概念具体到儿童的生活中,往往体现在:学习上遇到的“上网与读书”“超脱与执著”“苦学与乐学”“自由与纪律”“自主学习与接受性学习”“付出与回报”“特长与全面发展”“个人前途与社会需要”等等辩证关系。儿童学点哲学,也就是要学会把一个概念放在与另一个概念的关系中,加以辩证的思考和讨论。

  了解公德与私德关系,是儿童学一点哲学的重要任务

  对孩子们来说,个人的道德培养、道德教育无疑是很重要的,中国传统社会所重视的一直就是私德,比如“五伦”关系中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对“五伦”中人,要亲爱、尊重、有礼,但不是亲友的“生人”,不在“五伦”中的道德要求之内,我们就不知如何面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涉及对陌生的人的尊重,涉及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缺乏的公德意识。

  我读过侯建飞先生《北欧孩子的“公共意识”》和王开林先生《四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比较》两文。前者讲他在北欧旅行,那里的孩子在“公共场所”非常安静,很守规矩,绝不会大声说话;后者介绍日本、美国、英国的《小学生守则》,注重的都是个人安全、卫生以及如何与人相处,而中国的《小学生守则》强调的是一系列热爱、孝敬、诚实、自强。于是就有了《人民日报》评论部的一篇文章,题为《素质提升需要培育“公共性”》。我们的儿童,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纸屑,在公交车上抢占座位,在商场电梯上打闹等等,均不鲜见。所有这一切,均说明培育公共意识,开展公德教育,与意见不同的人各抒己见,求同存异,实在是我们在各种需要“从娃娃抓起”的教育中,最为缺乏、也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个人的私德好了,自然也就有了公德心。其实不一定,因为道德说到底,并不是为了证明这个人是怎样一个人,而是要看它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物(比如自然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群体中如何处理与陌生人的关系、倾听不同意见等等。所有的孩子都要经历学校的生活环境,这一点注定了他们必须以不同于在家庭、在父母、在爷爷奶奶面前的样子出现。在这种“新的样子”后面所提出的,其实就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以,让孩子们了解公德与私德的关系,是儿童学一点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陈家琪 作者系同济大学教授)

  儿童如何学哲学?
  一如儿童洞穿“皇帝新装”的把戏,尽管儿童的哲学表达比成人稚嫩,但他触及的哲学问题的深度很可能是不亚于成人的。所以,对儿童开展哲学启蒙教育并非不可思议,恰恰是根植于儿童的哲学天性。
  儿童的求知欲,他们的自由游戏心态,非常合乎哲学问题产生的情境。在我看来,儿童的本源思维、灵性思维、直觉思维、纯粹思维更像一种非二元对峙或分离的现象学哲学思维,可能比汲汲于俗世功利的成年人更容易接近世界的真相,一如儿童洞穿“皇帝新装”的把戏,尽管儿童的哲学表达比成人稚嫩,但他触及的哲学问题的深度很可能是不亚于成人的。所以,对儿童开展哲学启蒙教育并非不可思议,恰恰是根植于儿童的哲学天性。
  同样,指导儿童学习和思考哲学问题的策略也可以从他们的哲学天性中寻求答案。我这些年一直在小学开设哲学课,和孩子们讨论诸如“自由”“平等”“文明”“童年”“爱情”“幸福”“智慧”“知识”“语言”“生死”等看上去深不可测的哲学话题,但由于依循儿童的哲学天性,他们学起来还真的兴味盎然,而思考的深度与高度也足以让大人啧啧称奇。概括起来,大约有四个要素是特别有益于增长儿童哲学智慧的:
  一、悠然闲适。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曾指出“闲暇”是哲学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有了闲情逸致,才有可能自由地思考宇宙人生的种种问题。儿童的哲学思维训练也最需要在闲情逸致的自由状态下进行。每次给小学生上哲学课,我都尽情释放他们的自由天性,甚至允许学生以各种随意的姿势听课、讨论,只要不影响他人,均不限制。
  二、激发好奇。激发好奇心的最好时机应当是孩子们产生认知焦虑的当口。苏格拉底认为,有必要采用适当的“讥刺”手法,迫使学生陷入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进而形成强烈的求知的欲望。和孩子们谈论哲学问题,我也经常采用这类方法。例如讨论“平等”问题,我问孩子蝴蝶与犀牛玩跷跷板谁赢,当他们众口一词地宣称犀牛赢的时候,出示的却是一张二者没有输赢的奇特图画,令孩子们大为惊讶。我请他们反思这种平衡与对等是否可能,顺理成章地引出平等的话题,有学生说:“他们的人格是没有轻重、高下之分的”;又如讨论“自由”问题,让孩子们尽情想象进入他们所理解的“自由王国”的各种情形,进而轻易得出自由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的结论。此时,我让他们将这个结论和中国成语“为所欲为”做比较,引导他们讨论“自由难道就是‘为所欲为’?”孩子们立即开始热议,而当他们得出“自由是要受限制的”结论后,我又问:“当这种限制走向极端,那时自由又意味着什么?”新的困惑与好奇又产生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又引导他们进而研究“消极自由”的问题,不断丰富哲学见识。
  三、诗意之思。有人说,哲学是“科学加诗”。哲学固然要遵循类似科学的理性逻辑,但它本身又是充满诗意的,而且可以通过“诗意之思”通达人生智慧的。包括童话、寓言等在内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不乏哲理内涵,用文学作品进行哲学启蒙其实更合乎儿童的天性。孩子诗歌常常不仅是杰作,而且不乏哲学元素。“小朋友的地球,应该成为超级游乐场。汽车都去钻地道吧,马路给我们踢足球,轮船全都改成飞艇,大海给我们开碰碰船。在南极和北极之间,再造一列空中飞车,转眼间,就完成环球旅行。”这首《地球游乐场》是美国八岁小孩玛丽的诗作,充满对自由游戏的渴望。我就从这些童诗入手,和孩子们研究起“童年的秘密”来。
  在进行哲学启蒙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向孩子们推荐一些比较专门的儿童哲学读物。例如舒比格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拉贝和毕奇的《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柏尼菲等编著的《儿童哲学智慧书》、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等。我相信,随着我国儿童哲学教育的推进,也一定会涌现一批儿童喜闻乐见的中国作家原创的这类读本。
  四、自由对话。哲学教育最反对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因为哲学思维是一种反思性思维,只能通过心灵的激荡与智慧的碰撞,或者说通过对话,推进自我省思,促成自我意识的扬弃。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认为,哲学探究可以通过团体对话的方式完成,探究就是“由怀疑到确信的过程”,整个过程经历“不安”“怀疑”“寻求答案”“形成假设”“对照经验”“消除怀疑”获得“安定”等环节,进而又产生新的“不安”,如此循环往复,信念渐趋坚定。
  我曾和孩子们讨论过“幸福”问题,这是一个哲学难题,不过我们还是决定试一试。大家首先共同阅读了德国知名作家尤塔·鲍尔的绘本《幸福》,并一致同意用“圆”来表示绵羊赛尔玛看似简单重复的幸福景象。尔后就五个方面的问题开展对话:这样一个代表幸福的“圆”是不是有点太单调乏味了?赛尔玛真的每天在完全重复昨天的事吗,如果不是,那么这一个又一个代表幸福的“圆”连缀起来应当是怎样的“圆”?如果仅此一天或一次(例如一个流浪者或乞丐难得吃上一顿嗟来之食),能称得上幸福吗?是什么让赛尔玛觉得周而复始地重复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这个代表幸福的“圆”难道意味着没有任何缺陷的绝对“圆满”吗?这五个问题差不多把幸福的全部哲学内容,如平凡人追求幸福权利的神圣性、幸福涉及人的一生需要不懈追寻、“福”与“德”的关系、绝对幸福圆满的虚幻性等,都涵盖其中了,整个对话过程充满了紧张不安、激烈争论和解惑后的释然。最后,当我出示了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名言“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望”,大家对它的深刻含义已心领神会:幸福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圆满”;是一次又一次心灵“螺旋式上升的循环”;一遍又一遍地毕生追求。
  (李庆明 作者系宁波滨海教育集团总校长)
  哲学其实很有趣
  以前听大人说起过“哲学”,但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讲些什么,只觉得好玄好玄。心想会不会上成催眠课啊。但结果证明我想错了,哲学其实很有趣。
  那节课,我们聊的话题是“文明”。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李校长竟然从大家羞于启齿的“小便”“大便”(他还美其名曰“便便”)开讲,最不能接受的是他还声情并茂地朗诵《还珠格格》里那副俗气得要命的对联∶“花园里,桃花香,荷花香,桂花香,花香,花香,花花香;大街上,人屎臭,猪屎臭,狗屎臭,屎臭,屎臭,屎屎臭。”可是,听他一本正经地介绍大小便和厕所的历史,我们还真的从中悟出点文明的道理来,原来哲学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啊,难怪庄子要说“道在屎溺”了!
  接着,李校长一连问了几问:“文明是什么?文明的‘文’是什么?文明的‘明’又是什么?”我们不问对错,乘着兴致信马由缰地瞎说一气,其实这正是校长需要的,我们就这样从“错误”开始了渐入佳境的讨论。讨论过程非常轻松自由,还不时穿插些诗歌、绘本、故事等,特别是我们熟悉的绘本《大卫,不可以》,然后我们研磨了一番“‘不可以’意味着什么?”的问题,明白了“不可以”背后蕴涵的“不伤害”“尊重”“底线道德”等道理,最有趣的是讨论生活中的许多文明细节,例如“吐痰问题”“用餐问题”“眼神问题”“鼻涕问题”“放屁问题”等,既有趣又令人深思,这些问题的确是我们时时处处要注意的,但我们却很少有这份心去思考它们。
  课上完了,却意犹未尽。久久回味才知道,李校长要告诉我们的并不局限于“文明”,在平常的生活遇到的小事情里,其实都可能蕴藏着大道理,不仅“道在屎溺”,而且“道在万事万物中”。道就在你的日常生活里,要靠自己去领悟。学哲学不也是这样吗?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需要领悟,如果不领悟,永远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或假象,对生活多一点敏感,多一点观察,多一点思考,即使“便便”之类的现象也不放过,我们的领悟力就会越来越强,对生活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
  (竺若艾 作者系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学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2:49 , Processed in 0.0708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