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3-28 22:0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潜江   潘新卫
题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得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
我们曾经认为“研究”很神秘,它与一个普通教师离得很远,一谈到“教学研究”,就说“我们普通教师要搞什么研究呢,只要会教书就行了”,认为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是教研员是专家们的“专利”。再说,“研究需要长篇大论,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这些我们一个普通老师也没有啊”。还有就是“研究很难,又需要很多时间,一个普通老师,平时教学任务就很重,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有这么可怕吗?
一、破解研究的神秘面纱,教师也可以成为研究者
《现代汉语词典》对研究的注解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如:研究语言、学术研究、调查研究。当然,涉及理论、技术等的研究肯定需要深厚的学术理论,专业的研究方法和大量的时间等等,这些确实需要专业和职业研究人员。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我们不需要研究这么深奥和大的课题,但是我们可以研究身边的小事,比如这节课怎么上,怎么导入,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怎样提问,怎样运用教学媒体,怎样设定教学目标,怎样达成教学目标,怎样突出重点,怎样破解难点,怎样激发学生等等,这也是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来自实践的研究更有价值。
1.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研究者。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夸大其词,其实不然。如果80岁的老母亲都可以成为研究者,我想我们就无话可说了。举个例子:
“我都给你们做一辈子饭了,你还想怎么着?有的吃就不错啦!”
(说明母亲还没有反思、研究与专业发展的意识)
“是呢,你说我怎么就烙不好饼,人家怎么烙的好呢?”
(有了专业发展意识,而且开始了反思)
“我烙不好,人家烙得好,可能是人家的锅不一样。”
(开始思考,并提出了假设,但这个假设还需要验证,但毕竟研究已经开始了)
2.每个人都有研究能力。如果80岁的老母亲都可以,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还是接着上面的例子:
“外面专门做烙饼卖的人使用的也是平底锅,和家里的也没什么两样。”
(收集信息以验证假设,但似乎没有得到验证)
“我看见人家烙饼时加的油很少,而且中间用毛刷加油。这样做不油,而且可能不容易糊锅。”
(提出新的假设,研究在不断深入进行)
“这下,我发现烙个饼很简单,加油不用多,火不要急,也不用老翻它。有什么了不起,这下你们别说啥了吧!”
(通过研究获得了专业成长)
可见,烙好饼也需要研究能力。
这个浅显生动的例子为我们揭开了研究的神秘面纱。①研究其实也不难,并不是高不可攀。②并不是要做高深的理论研究才是研究,研究身边的小事就是研究。③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研究者。④只有通过研究才能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
3.教师也可以成为研究者。说起研究,老师们可能感觉那离自己有遥远的距离。其实不然。作为教师,我们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这节课你是怎么讲的?这次作业某某题,学生错的比较多,还要再讲;这次考试有个题以前没有讲等等,这些就是教学研究的开始。还有我们经常说的教学相长,写教学反思,也是研究,实际上我们教师已经在做了。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只有时常研究学问,时常找到新理,才能教诲丰富,才能学生得益。陶行知也告诉我们说,教学要合一,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教师的教法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法,教师须一面教一面学。实际上学习也是研究。研究,一向给人的感觉是学究、古董型的,它讳莫如深,抑或“威严无比”。这只是研究另一面。研究也有平实的一面,比如上面举的例证。“对于研究,如高山仰止,我,一介普通教师,如何能研究呢?” 现在,您还这样认为吗?
二、教师须要走研究之路
从事教育研究不仅是教师认识、分析和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而且也是改变教师专业生活方式,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路径。
1.客观现实需要教师是研究者。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特别是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对学校来说,将引发一场教育的重组活动,其中教师是变化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新课程改革再出发,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新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就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第一,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
   第二,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使用统一规格的评价标准,进行个别化教育。
    第三,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和教参的内容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
   第四,教学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
   第五,教学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数逐渐被淡化,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的内容。
    在这种充满多样性、变动性的课程环境下,教师不能再是一位执行者和旁观者,而必须成为一个研究者。
2. 主观努力也需要教师是研究者。作为教师,我们要有进步,要有教育成效,就必须边教边学,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
3.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学生,教育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人文、科学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如今,“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一个新的焦点。
4.教师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特定的“教学研究”。是在他自己实践中进行的研究,也就是“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为此,教师所进行的教学研究是在教学活动之中,而不是在另外的时间和空间做另外的事情。而当教师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到了有效的教学策略时,就可能熟练地解决各种教学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在不一定增加工作时间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这种“教研相长”的结果可以“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行动研究提倡教师“在行动中研究,为行动而研究”,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要把行动研究当成负担,它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首先教师的这种行动研究解决的是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其次,进行行动研究的时间非常灵活,教师可以现在就开始研究,或在自己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进行,并立即收到效果;再次,行动研究为教育者之间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教育实践;第四,行动研究作为一个过程可以促进与教师工作的同事们之间的紧密关系;最后,也可能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行动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另一种观察和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以及评价自己教育实践的新方法。
5.做“研究型教师”应该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追求的目标。这一观点对于当前一线教师观念的转变极为有借鉴意义。教师作为人类一种古老的职业,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人们头脑中都存在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教师观,即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应当扮演知识传递者和道德示范者的角色。然而,当代的教育发展证明,教师仅仅成为一个“教育者”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应以“研究者”角色出现在教育实践中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可以说,当前在教育领域,对研究型教师的呼声已愈来愈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自己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英国课程学家斯腾豪斯也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提出:“教育科学的理想是,每一个课堂是实验室,每一名教师都是科学研究的成员。”
三、探索研究方法,让教师成为一个真正的研究者
前面我们谈到了研究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我们就是研究者,已经开始研究了。为什么我们没有很真切的体验?因为我们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研究者。成为真正的研究者需要把握四点: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文字是成果;成长即效益。
1、研究什么----问题即课题。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做研究第一个障碍就是不知道研究什么问题。缺乏问题意识可以说是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研究的通病。“问题从哪里来”?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理论学习和阅读中发现问题、从与同事的交流中发现问题、从差异中寻找问题、从学校和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从教育政策实践中发现问题。这些发现问题的途径就是我们一线教师进行研究的任务和目标。
要注意培养自身发现、觉知问题的敏感能力。教师从事教育职业时间日久,就逐渐丧失了对学校或自己教育教学、日常工作的敏感度,将所有问题均视为理所当然,不加以质疑,这种情况不利于教师质疑现状、发现问题。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觉知问题的敏感能力,使自己能够对日常司空见惯的事情深入思考,发现不足,提出改善建议。
在研究中,我们要注意三点:一是问题要小而实。切忌选题过于宽泛,“小题大做”是一种研究智慧,比如,本文开头所说的身边的小事;二是要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为重点;三是多关注学生的“学”的问题。
2.研究的平台----行动即研究。
第一,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教学反思可长可短。可以是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也可以是和同事交流的事,甚至包括教学的体会、感悟、思考、很小的变化等等。要不断反省、批判自己的角色。研究是自我评价的过程,需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检查、修正、改进,而且教师集各种角色——研究者、观察者、访问者、分析者等于一身,更要随时反省自己的角色,不仅要作技术性的反省,更要作实际性、批判性的反省。
第二,积极主动参加校本研训。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伙伴关系,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校本教研为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专业会谈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要充分肯定和承认教师的研究,特别是允许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价值的想法不断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产生。
第三,认真参加教学比武。教学比武课,是一个团队的智慧由一个人进行展示。打磨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同时课堂预设和动态生成的矛盾的处理,就凸显授课教师的智慧。我们要带着谦虚的态度参课,带着展示的目的授课,带着探究的精神看课,带着学习的心境评课。教学比武,既是教师成长的平台,也是教师研究的平台。从课的准备,授课,磨课,展示,评价,每一个环节都有可研究之处。
第四,尝试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一般不是个人行为,它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有督查、有反馈的团队。在课题研究小组,经常开展活动以便有机会交流各人的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课题研究中既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也弥补了各自的不足,既充分地贡献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又不断地吸收别人的优良成果,在实践中增强了合作精神。
3.研究需要整理-----文字是成果
如何合理表达研究结果,这也很多教师在科研中面临的一大困惑。可以说,当前对一线教师如何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既缺乏应有的重视,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实际上研究成果的表达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参与研究的兴趣和教学反思能力,也有利于推动教师同行进行交流,实现研究成果共享,从而共同成长。反观现实,我们许多老师在认认真真完成了自己的研究课题之后,往往苦于不知道该如何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甚至一提到“研究成果”,许多教师脑海中会不自觉地想到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似乎只有这些才是教研成果的正宗,似乎只有“文行天下”、“著作等身”,才能证明硕果累累,才能算修成正果。实际上,由于教师研究与专业研究在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上的不同,教师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相对于专业研究来说往往更加多样化,表达上也更为自由。适合教师研究的几种表达方式,如:教学课例、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育研究小报告等。
同时,要养成随时搜集资料并深入思考整理的习惯。研究的资料是多元的,所听、所闻、所想、所感都是资料,课堂、报刊、电视、网络资源上都有资料,都要搜集不可放过。研究不仅要通过观察、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尽可能获得第一手资料,另外,还要拿起笔来,用心观察,随时发问,努力记录,慎密思考,多写教育日记、教育随笔、教育后记、教育案例和教育反思。只有形成文字,我们的研究才更有价值。形成文字,是研究很重要的方面。它可以让思路更清晰,更有条理,便于指导实践。我们有的教师之所以没有享受研究的快乐,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没有形成文字。
4.学校要做的事。-----“成长即效益”
教师研究成果也并不一定体现为学术论文或学术著作。其本质就是“讲述自己的故事”,主要呈现形式包括教育反思、教育日记、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随笔等,这些研究成果记载的是我们教学工作的过程,总结的是我们教学工作的经验,解决的是我们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这对教师来说就是收获,对学生来说也是收获,对学校来说更是收获。
第一、营造氛围,促进教师“主动化”研究
陈小娅部长说,“一个好校长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有许多好老师”。因为校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决定着他的教育方向、引领他去做教育决策,决定了他的价值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只有引领教师走上幸福的研究之路,才会有名师、才会有名校、也才能培养出名学生。我们首先要求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成为学习研究的排头兵、引路人,每学期均举行领导干部读书会,每周周前会交流读书研究心得,从而营造浓厚的研究氛围。
第二、“逼”着读书,唤醒教师的专业意识
假如老师从来没有体验研究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他很难走上这条幸福但开始是曲折的、充满荆棘的道路。所以,要有一个“逼”的过程。
理论素养的短板,已经成为制约教师专业发展乃至教育质量提升的瓶颈。苏霍姆林斯基早就给我们教师开出了一帖教育“保健”、“保鲜”的良方:读书、读书、再读书。的确,读书是教育者的根。根不朽,教育的干就茁壮,教育的枝叶就繁茂。健康与可持续的教育永远需要不竭的、根本性的滋养——阅读。
读学科专业的书,这是为自己添实力;读教育艺术书,是为自己充活力;而读文化修养书,则给自己添魅力。凌龙华老师认为,阅读是“吸收”。当“吸收”升华为“倾吐”时,阅读就成了研究,成了创造,也成了不同寻常的另类写作。
当阅读还没有成为老师的自觉行动时,行政命令成了保障阅读效果的最好手段。
要摒弃功利主义思想,真正静下心来研究解决自己的问题。学校不要引导教师盲目追求什么“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结果课题很多、获奖不少,而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却不见起色,“涛声依旧”。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让每一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
第三,要建立教师开展研究的领导、运行、激励、评价机制。学校要为教师开展研究创造条件,提供信息,搭建平台,提供空间。让教师走上学习、工作、研究一体化的发展道路,让学校成为学习型的组织。把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工作来抓,落实校长为研究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建立研究制度,以推动教师研究的开展。特别是从制度上保障校本教研的执行,要建立教师研究的表彰激励机制。学校要面向全体教师,培养骨干教师,树立典型教师,把开展研究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内容。学校在晋职晋级、评优选先方面应该向研究型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多读书、多行动、多反思。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好校之所以为好校的一个经典性的概括。教师希望自己成为大师,学校也需要大师。说到底还是要培养一大批既有专业素养又具有爱与责任的优秀教师。这样的教师怎么得来,关键是让教师走上幸福的研究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2:24 , Processed in 0.0803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