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将迎来鲁院建院60周年。一个甲子过去,鲁院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在一代一代鲁院人的努力下,我国这所唯一以培养作家为己任的文学教育机构,被誉为“作家的摇篮,文学的殿堂”。这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压力,如何继续鲁院的辉煌,如何把鲁院的文学教育、文学培训工作推向新境界?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大的课题。发表在这里的文章,是我在鲁院全体大会上所作的“09年度述职报告”,这个述职报告形而上的味道重一些,主要谈的是我对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的想法,算是我与鲁院同志的一次交心、谈心,发在这里,也算是与关注鲁院工作的广大文学朋友的一次交心、谈心。 鲁院何以成为“作家的摇篮,文学的殿堂”? 白 描 1、我们工作的意义? 我们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忙碌着,作为一个写作者,当外界介绍、或者被学员尊为“著名作家”这样的称号时,我的内心是很惭愧、很不安的。我有自己的写作计划,当初我从国家外国专家局调来时,目的就是要“归队”,所以当时写了一篇《归队感言》,谈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那就是还是要写作,要当作家。可是十年多过去了,许多写作计划,都没有履行。在鲁院这个岗位上,我缺乏协调自己时间和身心的能力,一心不能二用。我曾经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学员们“来了,去了;去了,来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拨又一拨。时光像沙漏一样,我的年华在他们身上流淌而去。我思索过如此存在的意义,有时也发出质疑。但最终明白,我属于他们。他们充实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生命体验,拓展了我的价值疆域。我把心交给他们,愿意把灵魂敞露在他们面前。他们的呼吸牵动着我的心率,他们对你寄予期望,你同时也把期望寄予他们。他们会让你感到惊喜、骄傲,当然你也不能让他们失望。这样想后,即刻释然,不再为个人计划中的某些事情在他们身上延宕或者放弃懊丧。而一切付出也是有回报的,我的人生行囊里,装进了他们的礼物,是从别处不可能得到的礼物,那就是师生的感情。每当他们即将离去,每当与离去的他们重逢的时候,来自于他们的那份滚烫的对母校和老师的感念之情,让这个世界都变得温暖了。”“我知道我不属于他们。他们属于蓝天,属于大海,他们将驰骋于无边的草原和广袤的山川大地,他们属于未来。我呢,仍将像枚陀螺一样,在一个固定的点上兜圈子。还有生命的规律,大路在他们面前一直延伸,看不到尽头,因为他们年轻;而我,已经看清了前面的景观,因为我不再年轻。我只能陪伴他们同行一段,而后,路就由他们自己走了。但是,我仍要为他们祝福,我的祝福直达永远。” 这里写的是我的真实感情,也是我对自己的交代。 我们是以个体的身份定位于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在学员眼里,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大名、官名,那就是“鲁院”,我们出现在学员面前,代表的是鲁院的形象,同时,我们还是一条纽带,一座桥梁,联系着学员与党和政府。鲁院工作无小事,高研班工作无小事,任何一个培训班的工作都无小事,从教学,到管理,到服务,从院长、老师,到做饭的大师傅、打扫房间的服务员,是一个整体结构上的链条,这个链条正常出色运转,学员不光会给我们打高分,还会感恩党和政府,相反,哪个环节出问题,不光会影响到学员对鲁院的看法,进而会影响到对党和政府的看法。我们举办的“80后”作家班、网络作家班、少数民族作家班,都印证了这一点。所以我一直认为,在鲁院全体工作人员中,没有主角与配角之分,在所有工作岗位上,没有一线与二线之分,在所有工作环节中,没有主要与次要之分,每位同志的辛勤努力,都有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都应得到认可,都应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回报。我一直努力让这种认识成为全院同志的共识。 这是我的真诚期望,也是我对大家的交代。 2、鲁院能给学员什么? 每一届高研班,每一个培训班,我们都精心设计安排课程,认真组织实施教学计划,我们已经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教学体系,但我常常在问这样一个问题,鲁院教学灵魂性的东西是什么?学员们的期待与我们的给予能否统一?我们将把他们送上一条什么样的路子?客观讲,学员们更多想的是得到知识和信息,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这些方面,我们基本上满足了学员的要求,但这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更不是我们教学的灵魂,灵魂性的工作是丰富和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夯实作为一个作家的基本建设,这就是人格建设,是为何写、为谁写、写什么、怎样写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个工作必须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管理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当然,不是生硬地灌输,而要以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我们安排的国情与时政课程,请有关领导和各方面专家来来讲授,不是高台教化,而是客观介绍情况,交流认识和看法,学员们很容易接受,他们过去习惯站在本地区、本民族立场,站在个人立场看待问题,现在却能站在全局,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来理解我们的国情、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的大文化课和文学课,通过对文化视野的拓展,对文学艺术普遍性规律和主流经典作品意义的分析介绍,让学员们自然建立价值评判标准,自觉走向主流文化、主流文学。要引导学员走正经路,做正派人,写正道作品;面对文学事业,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境界、最好还有大手笔;起码要建立起四个基本意识:大众意识、祖国意识、使命意识、经典意识。——这是我们应该给予学员的最主要的东西。如果只传递给学员知识和信息,只教会他们技巧和方法,那只能培养出写手,而培养不出伟大的作家。大家对陕西作家队伍刮目相看,因为陕西作家有一种突出的文化基因,发端于北宋的关中学派建立了一种很好的传统,张载的《横渠四句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深深影响着陕西作家,也由此成就了陕西作家——他们的作品里有大境界。 3、如何继续鲁院的辉煌?
鲁院历史上出现三个辉煌时期:上个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上个世纪80年代、新世纪高研班时期,也就是现在。2007年底,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拍摄“鲁七”片子时,很多人认为鲁院的辉煌已经到了顶点,觉得高研班往下非常难办了,可是一直到“鲁十二”,这种非常好的势头还在继续。刚刚结束的“鲁十二”,我们的工作又冲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那么这是不是顶点呢?我认为我们还可以继续创造辉煌。今年10月是鲁院建院60周年,届时我们会有庆典活动,可以预想,那一定是个令很多人激动不已的节日。但鲁院的辉煌不能光凭借类似这样的活动来推动,还是要靠教学。
李冰书记曾经指出:中国作协可以实实在在为作家做的事情,那就是:培训、维权和评奖等,李冰书记把培训放在首位。如何深化高研班教学效应,如何开辟新的文学教育和培训渠道,如何丰富提高培训的手段和方法,如何通过培训整合当下各方面作家队伍,把更多的写作者团结在社会主义文学的旗帜下,我们正在探索,也已经开始了新的实践,只有在这些方面走出路子,摸出方法,做出成绩,鲁院才会有更加远大、更加广阔、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鲁院办到今天这一步,已经不容许我们犯错误,不容许我们有失误。我的感觉是每承担一项工作,每做一件事情,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危机时时都可能伴随,任何懈怠、漫不经心、疏忽大意,都会引来麻烦。如“鲁十一”的某报策反危机,“鲁十二”诸多的采访、发文章、排座次等看似琐碎的事情,处理不好,或者不到位,都会带来负面效应。
4、鲁院要建立一支什么样的教职员工队伍?
鲁院穿越60年的风尘岁月走到今天,一代一代教职员工为之做出了巨大的奉献。我们是站在前辈工作者夯就的基础上把鲁院的事业推向前进的,特别是在最困难的时期,是一些老鲁院人以可贵的坚守精神,撑住鲁院的大旗,走过了艰难的日子。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些前辈工作者永远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精神是一笔永远值得我们珍惜的遗产。
新世纪以来鲁院在举办高研班等工作过程中,我们打了几场硬仗,如举办包括很多“80后”作家在内的青年作家班、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家班、少数民族作家班、首届网络文学作家班,召开“80后”青年作家座谈会,进行“80后”青年作家状况调研、非会员作家状况调研等。这些都是开拓性的工作,经历了这些硬仗,我们一方面取得了成果,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人才、锻炼了队伍,我们的工作人员与我们的事业一同在成长,在成熟。鲁院的人才结构不是单一结构,而是系统结构,要有各方面的专家,而在专门人才中,也要大家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要一专多能的人才,要多能也愿意多劳、多能也可以多用的人才,要关键时刻拉得出来、冲得上去这样一支人才队伍。鲁院将尽可能为人才成长、人才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鲁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出于学员当中,也应该出于我们老师当中。不是人才也不要紧,在鲁院,会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各得其所的位置,只要你愿意奉献,愿意工作。
5、如何提高我们的生存质量?
我们的生存质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家庭生活质量,经济条件,身体健康状况,等等,都非常重要,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这就是所处职场的环境、氛围和由此产生的主观感受,也就是心情。一天里你和家人能共处多长时间?大部分时间是在单位,管你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你与同事所处的时间要比家人长得多。如果一个单位乌烟瘴气,你争我斗,彼此不容,你肯定不会有好心情,一天九个小时要在痛苦中煎熬,其它方面即使再好,你的生存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是一个风清气正的单位,彼此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关照,相互体恤,即使身上有点小毛病,也能相互包容,工作得到认可,个人价值得到体现,受人尊重,这才是有质量的生活。所以,在鲁院,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风清气正、团结向上、融洽和谐、乐于奉献的环境氛围,在学员心目中,鲁院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在教职员工心目中,我希望鲁院不光是安身立命的职业场所,也同样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同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提高大家的物质待遇,在未来的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为鲁院争取到最有利的战略地位,为大家争取到更有利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