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世纪,中国将在精神层面影响世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8 02:1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世纪,中国将在精神层面影响世界


作者:叶 朗   时间:2013-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叶朗
  全世界都看到,我们正在面临一种历史性的变化,我们很快就要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中国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力量正在上升。据高盛预测,到2027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尽管那时的中国依然处于向现代经济体转变过程的相对初级阶段。到2050年,全世界最大的三个经济体,将是中国、美国和印度,而英国和德国将分别居第九位和第十位。正像有的国外学者所说,这些经济预测,惊心动魄,中国的崛起将会以极其深远的方式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这种改变,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时,强调要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强调要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把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一个标志,这有极为深刻、深远的意义。这意味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改造和提升我们的国民性,要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也意味着中国将不仅仅在经济上,而是在文化上、精神层面上对世界产生影响。我赞同有的国外学者的看法,就是那种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的观点,已经有些过时了。
  要产生这种精神的影响力,首先取决于我们在精神文化上的创造。就这个方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要注重艺术与高科技的融合
  很多人都意识到,我们已进入一个创意的时代。但是怎么才能真正实现“创意”?这个问题我们并不清楚,或者多数人并不清楚。
  在这个问题上,前不久去世的“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在乔布斯去世前半个月(9月19日),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发表文章《乔布斯可以教我们的十条经验》,其中一条就是:“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和科学的嫁接。”乔布斯指出苹果和其他所有计算机公司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苹果一直设法嫁接艺术与科技。乔布斯的研究团队拥有人类学、艺术、历史和诗歌等学科的教育背景。这就是乔布斯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启示:艺术和科学的融合,艺术与高科技的嫁接,乃是创意的灵魂。再扩大一点说,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乃是我们这个创意时代的灵魂。
  这个思想,其实钱学森先生和季羡林先生晚年也一再对我们提示过。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艺术与高科技的嫁接,不是一个局部性的问题,在我们这个创意时代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不仅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指导原则,而且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一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指导原则。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二、要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
  文化产品从生产来说,不仅有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内容问题。例如,我们的电影、电视有了高清晰技术、3D技术,但如果没有内容那还是空的。现阶段我国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与内容出口都非常薄弱,面向当代、面向国际的原创力不足,还不能与日本、美国等文化产业强国竞争。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当确立一个内容战略,将文化产业的内容建设提到战略高度。
  文化产品从社会功能来说,不仅有一个娱乐消遣的功能,更重要的还有一个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完满的人性的功能。我们的文化产品应该体现一种文化精神,应该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不能脱离文化精神。即使是商业片也不能只追求票房,不能不讲求人文内涵,因为文化产品与物质产品不同,文化产品是精神产品,不能不考虑文化精神。我们过去强调文化产品的政治导向,政治导向很重要,但还有一个人文导向(包括价值导向、趣味、格调等等)。人文导向和政治导向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有的作品政治导向没多大问题,但人文导向有问题。因此,除了政治导向以外,我们还应该重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
  重视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的人文导向,实施内容战略,也许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和创新)、当代艺术的经典化(扎根和提升)、高雅文化的大众化(融入当代趣味)。
  三、要使中国文化为国际社会了解、认同、向往
  我们要使国际社会了解我们的文化,进一步认同、向往我们的文化,增强我们文化的吸引力。这种文化的吸引力就是软实力。比较起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还很陌生,不了解、不理解,还有许多误解。西方有的人拼命吹捧某些表现中国人愚昧、变态、血腥、乱伦的电影和美术作品,认为这才是真实的中国形象。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哲学、中国的艺术,使国际社会了解,自古以来中国人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孔子说过,一个国家建设得好,应该使你的近邻欢乐,还要使远方的人们仰慕你的文化,到你这里来观摩学习,即“近者悦,远者来” 。大唐帝国就是如此。当时长安成了一个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从世界各地来的外交使节、商人和留学生挤满了长安。长安的鸿胪寺接待了7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日本曾先后向唐朝派遣过10多次“遣唐使”,包括留学生、学问僧以及各种类型的专业人士和工匠,每次人数有数百人,最多达到七八百人。我相信,21世纪,中国文化一定会重新焕发这种“近者悦,远者来”的魅力和吸引力。
  四、要照亮中国当代的文化大家和文化经典
  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应该产生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大家、艺术大家和文化经典、艺术经典。我们看到,在我们的文化界、学术界、艺术界,都有一些学者、艺术家长时期在埋头研究和创作,他们脚踏祖国大地,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吸取营养。在他们中间,正在产生或已经产生当代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他们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当代的文化大家、艺术大家,在他们中间还可能会产生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和反映21世纪时代精神的新的学派。这是时代的呼唤。问题在于,我们要善于发现,要把他们照亮,使他们得到足够的重视,要使国内广大群众知道他们,要把他们放到庄重的国家舞台上向国际社会展示。这涉及塑造中国当代国家文化形象的问题。塑造我们的国家文化形象不能仅仅依靠功夫明星、广告明星。
  五、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复兴
  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复兴。在这个方面,我想谈三点看法:
  第一,我们要重视学习、继承中国的文化经典。经典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和最高美感的结晶。我们要在全社会提倡尊重经典,要引导青少年学习经典、熟悉经典。我们不反对快餐文化、流行艺术,但是我们反对用快餐文化、流行艺术来排挤经典。我们也反对解构经典、糟蹋经典,把经典荒谬化。经典的作用不可替代,经典的地位不可动摇。
  第二,我们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回应当今时代问题的启示和方法。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有的是亘古不变的,有的是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其中有许多问题,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得启示和方法。举例说,近几十年以来,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设逐渐超出了人类文明的把握能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失衡的状态加剧,超量的信息刺激与心灵的迷失成为互为因果的社会文化问题。在这个时候,人们回头去看,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强调“道”对“技”的引领作用。中国古人对技术、技艺的精益求精的追求总要超出技术本身,而归于“道”的层面。这就意味着,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能忽视它对于人类生活、生命、精神心智的整体效应。中国道家思想对于技术的反思已经达到了令人所不及的高度。在这些方面,面对时代所提出的严峻课题,中国传统文化给了我们极为有益的启示。
  第三,我们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入当代生活。我想这不是在表面上、形式上复古,不是穿古装、行古礼,而是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如前面提到的尊重自然、热爱生命、祈求和平、盼望富足、优雅大度、开放包容、生生不息、美善相乐的精神,融入当代的生活,使我们的老百姓过一种既享受高科技的成果,又有高远境界和优雅品位的生活。
  在历史上,中国人的智慧和美感对世界发生过极深刻的影响,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有重大的贡献。“四大发明”就不说了。伊朗血统的法国学者阿里·玛扎海里的《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一书(季羡林先生曾推荐过这部著作)中曾详细介绍了中国的谷子、高粱、樟脑、桂皮、生姜、水稻、麝香和大黄的栽培史以及经过波斯传向西方的过程。他认为罗马人使用的杆秤以及由此发展起来的衡具是起源于中国,冶炼术也起源于中国,后来经过丝绸之路传向四方。他还举了一个有趣的小例子,就是“郁金香”,大家都知道郁金香产在荷兰,他告诉我们实际上郁金香是一种中国花,15世纪末移植到伊斯坦布尔,荷兰人在那里发现,并移植到自己的国家。所以在15世纪,波斯流传着一句话:“希腊人只有一只眼睛,唯有中国人才有两只眼睛。”波斯国王哈桑就向威尼斯的使节约萨约·巴尔巴罗提到过这句谚语。因为当时波斯人认为希腊人仅仅懂得理论,是中国人发明了大部分专门艺术和技术。我相信,21世纪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更深刻、更深远的将是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作者为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3:07 , Processed in 0.06802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