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蒙:关于对传统文化背景下当前书法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9 10:44: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蒙:关于对传统文化背景下当前书法的思考


2009正月十五海峡两岸新闻发布会
    明确认识 把握特性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思想内涵、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现,是一种以书写汉字为载体,以表现诗词歌赋文为对象,以深厚的文化修养为根基,以抒发情怀、演绎无穷无尽的美为导向的,东方文化所特有甚或汉文化所独有的艺术形式;是汉文化圈及所有热衷汉文化的群体一直以来,沉浸于其中,乐此不疲,回味无穷的一份文化美餐。书法艺术因为具有彰显书法家人文气质,价值取向,观念认识,思想情绪的特性,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之所在,更是以儒家中庸思想为基点的东方文化精神之所在,也是世界文化之林中的一枝艺术奇葩。作为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耳濡目染,终生以书法艺术为伴的书法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一直致力于书法艺术的实践、研究和探索,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当代书坛。通过长期的精心观察、深入思考和认真分析,我认为只有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当代书法艺术,准确把握当代书法艺术的特性,夯实书法基础、推动书法展览、普及书法教育,才能全面推进传统文化背景下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
    一、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当代书法艺术
    1、如何理解传统、传统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既不是固有的,更不是固化的,而是经典的集约。集约的经典是讲究传承的,只有不被淘汰的传承才能被认可为经典,才能作为传统的一部分。传统总是处于不断加入补充扩大和剔除淘汰摆脱的动态中,在动态中形成一中反映民族性格、彰显人文精神、赋予思想内涵,能被灵魂深处感受或触摸到,具有力量、深度并鲜活着的相对稳定状态。传统如大海吸纳百川之流,不厌其大、其深、其广,不以时代久远而消亡、而式微,同时还可能更具现实意义、借鉴意义,使从古至今的血脉相通。传统文化是相对于一段或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已有的实物,既定的模式,在以政治主体为推手和社会跟进的共识,从而形成的较稳定的能够代表人们对此事物认同,并不断加入新的人与物,被广泛接纳,久而久之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精神享受、艺术感知的惯性思维,成为艺术表征、心里既定、社会同行们约定俗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各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历程的人文写照和精神气质的表现,是无数道不尽、说不清的先贤圣人和广大民众智慧的结晶和认知世界、认知人类的思想凝聚,其传承、延续和发展始终与中国的文字史、文学史、思想史、绘画史及书法史密不可分,并以其特定的民族审美心理、文化生态、感悟生活和追求集理性思考及感性流露的特性而成为东方文化的核心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可以穿透时空、链接古今、中西合璧,它是既往开来的火车头,是有着极大生命力的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基地,在新的历史时期,愈来愈显示出其旺盛的发展活力和推进社会进步的人文优势。
    2、如何理解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书法艺术传统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滋生、发展和繁荣,具有显著民族特性的文化艺术形式,是极具中华民族心理、文理、义理、文艺表征的国粹,是只有了解了中国人和中国精神之后,才能理解到中国历史、中国人的心理、中国人的精神评判价值,直接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趋同性、共生性、一致性、崇高性和欣赏性。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置辩、抗争、共识和整合,直到今天仍然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堡垒,是每一位书法家尊崇、反映和依附的至高点。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王朝统治、皇权至高无上不可质疑的社会状态,皇帝钦点、士大夫垂青的“官方”文化偏爱,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也影响到书法艺术传统的认知,所以才会出现追捧王羲之等的书法源流及流派之现象。然而,历史的过程是不可假设,更不能杜撰的,我们只能正视各时期的文化既定,只能在历史面前真实地反映曾经的故事。如果要客观公正地去评价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书法艺术传统,她应该是千百年,万千文人、学士和书手,以完成自己的历史价值和时代责任及个人追求为目标,尽显才华和学识,在博观约取中阐发一已之见,但却是振聋发聩、登高望远后的抒啸,为后世所关注、响应、欣赏、敬仰,直至崇拜,学习以其为楷模、为榜样、为先贤、为宗师,这些人都是时代的弄潮儿,是中华民族的精英,是传薪者、奠基者、开拓者、时代英雄。他们把自己的学识贡献和名字都镶嵌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使后人不仅得到启迪后的敬仰,还会感到护佑中的温暖、享受里的赞佩。于此,后人都以无形的宗师牌位铭刻于心中,在追学前贤中,后来者更戮力作为传薪不辍、彪炳后世、统而一贯,形成源流、流派、学科。始终以新续旧,接始继源,一步步,一浪浪地推动社会进步、人文光鲜、学界争鸣、文化昌明,所谓自立于世,绍介于后者也。
    3、书法艺术传统在当代的传承及发展
    传统是相对稳定的,但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延续和世界文明的不断发展,传承着、发展着、也适应着。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传统的认识、认知和认可程度是有偏差的。就书法艺术传统而言,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相对于前辈,人们对书法艺术传统有了新的认知。原来意义上的书法艺术传统经典已远远不能囊括书法艺术经典的全部,随着近百年来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各种作为书法载体文物的不断出土,正在逐步填补书法历史进程中的断代和突然消失的特例现象。如龟甲,兽骨上的刻字(甲骨文),又如大量出土的简册、木椟、丝帛上的朝廷檄文、历史文献、文人诗稿和遗散在民间的砖铸、石板、碑文、砖刻铭文,还有马镫、权量及佛教在辗转和传播过程中的手抄经文等,以其浩繁精美的集群出现,似异军突起,令人耳目一新。在高度评价这些新近加入书法队伍中的“老资格”且又被认为“新成员”的书法作品时,又该如何对其科学合理定位呢?说这些书法作品“老”,过去的皇帝没见过,也谈不上认知和倡导,说这些书法作品“新”,它们的创作时间却可以追溯到汉代或更早在战国时期。那么这些书法作品算不算书法艺术传统呢?如果置于“传统”之列,以中国历来以人云亦云,有口皆碑,以口为史,以官为论的传统文化系脉会否动摇,是否会因夹“杂”而混淆了对“传统”的价值定位,对“传统”意义纯粹性的挑战呢?所以,就当代的书法艺术而言,有必要对传统经典书法作品做进一步系统科学清晰的梳理,对书法艺术的传统性在更加广阔的视野里做出更加全面准确公正的阐释。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书法艺术传统在当代的继续传承和发展,今天很努力,很有贡献的艺术家不屑聒噪于一时,而重在传薪过去,启智后来,把自己的作品和理念与历史“接轨”,在严苛评判后,被后世认可,并视为所在时代的风标和代表性作品,或可续接为“新的传统”。也是在时代延续的自然状态中昭示为“楷模者”继为新的“传统”意义。只有正确的认识和准确把握书法艺术传统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才不至于在书法艺术的实践、研究和探索中遇到“传统”字眼的模糊和尴尬,不至于带给社会关注书法的大量群体不正确认识、不确定认识、不客观认识,成为非常遗憾的历史文化公案,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当代书法艺术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二、准确把握当代书法艺术三十年历程所呈现的基本特性
    1、当代书法艺术发展三十年历程回顾
    从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一般习惯于将当代书法艺术的时间段定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这个时期,我非常认可此观点,所以我所谈到的当代书法艺术发展专指书法艺术近三十多年来的发展。作为一名普通的中青年书法家,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我在书海中游弋、徜徉,走向成功的三十年。联系我的学书经历和在书法艺术方面的成长过程,回顾当代书法艺术三十年发展历程,我认为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为萌发阶段。伴随着经济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文化艺术开始全面复兴,书法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也如星星之火逐渐在中华大地成燎原之势而得到重视和发展。一大批具有传统文化情结、喜欢用毛笔写字的中青年书法爱好者,通过购买字帖等学习资料和向老一辈书画名家求教拜师的方式开始了对书法艰辛的实践、探索和追求。各地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书法团体和组织,并定期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切磋技艺,提高水平,影响和带动着更多的书法爱好者。首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和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的举办,拉开了全国性书展的序幕,一些地方纷纷举办不同层面的书法展览,个别创作实力强的青年书法家还开始举办个人书法展,并因为展示和在展览中频频获奖而受到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普遍关注,逐渐成为本地区有影响的书法家和青年书法家中的领军人物。第二阶段是九十年代中期到2004年“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前,为发展阶段。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展和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在书坛的影响愈来愈大,也愈来愈受到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的关注,两个展览的投稿量和参与人数大幅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全国展”入展获奖作品数量多少是一个地区书法发展水平的体现;而入展获奖与否和身为哪一级书协会员则是一名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书法创作水平的反应。围绕着学习书法,也围绕着入展获奖和加入书协组织,各种书法组织、书法培训班、书法展赛不断增多,全国各地开始出现了书法热。同时,个别取得一定成就、具有发展眼光的书法家,面对书发热,也开始深入思考自己书法艺术的发展方向,并进入美术院校学习深造,系统学习书法、篆刻、绘画及美学方面知识,为取得更大发展做好铺垫。第三阶段是2004年“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以后到现在,为繁荣阶段。伴随着一些大专院校纷纷开设书法专业、设立书法艺术研究所和各种书法培训机构的层出不穷、书法培训的红红火火,青睐和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想成为书法家的人也越来越多。于是,书法展赛开始急剧增多,就连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也在全国展的基础上出现了兰亭展、青年展、正书展、篆书展等等;书法组织急剧膨胀,除过全国和各省市书协组织,各系统、各层面和不同的群体也都纷纷成立书协组织;书法家队伍急剧增容,各级各种书协组织的领导和会员随处可见。同时,书法也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从上到下,各级文化管理机构及其主要领导对书协组织领导班子的配备、书法家队伍的建设和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愈来愈重视,一大批政治素质高、创作实力强、德高望重的书法家被选进书协组织领导班子,成为书坛的领头人,带动了书法水平的提升,也推进了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从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与这个时代经济繁荣、民族崛起是相一致的,应该说时代特性影响着书法特性,时代的发展也决定着书法的发展。
    2、当代书法艺术所处时代的主要特性
    一个时代的特性往往是这个时代书法艺术呈现特性的根源所在,通过了解时代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当代书法艺术的基本特性。总的来说,当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百年沧桑后的空前盛世,其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经济社会文化的无限繁荣。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经济社会的繁荣也催生了文化的繁荣,无论充满现代意识的影视文化、传媒文化、娱乐文化,还是富含传统精神的茶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和诗词书画文化,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也得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和发展。二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缺失后的回复和延续。一个民族的兴衰往往伴随着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衰,当中华民族处在百年沧桑的水深火热中时,人们首先归罪于中国传统文化,从上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的举旗反对,到六七十年代的全面革命,在摧毁其中糟粕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造成了传承过程中的长期缺失。近年来,随着中华民族的逐渐强大,传统文化又愈来愈受到国人的青睐和世界的关注,愈来愈多具有文化情结的人正在极力回复,并积极延续和传承着传统文化。三是浮躁心理和功利思想的弥漫。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人们物质丰富,生活富裕,但人就是怪,没有时不想,有了时却总嫌不够,抱怨挣的钱太少,住的房太小,与谁谁相比,这还不行,那也不行。以致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浮躁心理和功利思想,与之相应出现的是各式各样、名目繁多的选秀节目和“挂着羊头卖狗肉”,以招摇撞骗谋取钱财的各类名人。四是思维的空前活跃和创造力及表现欲望的异常强烈。网络的出现和不断普及,丰富了信息获取渠道和获取量,改变和重组着交往沟通的架构及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认知能力,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也催生了人们千奇百怪的想法和难以意想的创造力,同时,出于需要社会和周围大众认可的虚荣,表现出强烈的表现欲望。
    3、当代书法艺术发展中所呈现的基本特性
    在繁荣昌盛、纷繁复杂、浮躁功利的时代大背景下,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诸多既让人心悦,又让人忧虑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书法发展热潮的空前高涨和沉浸其中、数十载不易其志书法家的逐渐缺失。书法艺术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升温,一次又一次掀起热潮,两千年后更是“持续高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主要表现在各种书法组织、书法展赛、书法培训不计其数和书法家及其爱好者队伍的急剧增多。然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像古代先贤那样抛去杂念,静下心来,穷其一生做学问、搞研究的书法家愈来愈少,甚或已不再存在。二是书法实用性的不断弱化逐渐消亡和书法艺术性的高调出场愈演愈烈。电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到来,正在削弱和逐渐取代书法的实用性,与之相对应的是书法艺术性的高调出场。书法在古代只是文人必备的书写技能,就是在书法热之前也一直未被放入艺术之列,伴随着书法热的升温,“书法”和“艺术”才开始逐渐联系在一起在不同的场合频繁出现,并不断地对其含义加以丰富和升华。三是书法作品价值的连连攀升和书法作品质量的慢慢滑坡。书法的商品性古已有之,但长期以来只是少数人的喜好、收藏和消费,在整个社会并不普及,也不为广大民众所接受,随着文化的繁荣,喜爱和收藏书法的人越来越多,书法作品的价值也连连攀升。受经济利益驱动,无论是书法家个体还是整个群体,在社会上流通的书法作品量都在与日俱增,但是作品质量却在不断下降,能流传和启迪后世的书法精品亦越来越少。四是书法明星的时时闪现和书法大师的众里难寻。书法一直是文人在书斋中的把玩和自得其乐,明清以后开始作为陈设品在厅堂悬挂,后又出现书法展览和交流,随着书法热的升温,展览中又出现了评奖和比赛,并受到书法家及其爱好者的普遍关注,展赛中的入展和获奖书家成为人们追逐的明星,而这些明星也愈来愈多又转瞬即逝。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当代书法无大师,前一阵子《书法导报》以此为题设立专栏进行讨论,几乎每一位参与讨论者都发出这样的感叹。五是学习方式的广征博取和师承关系的逐步淡化。中国传统文化非常讲究师承关系,书法也不例外,各种书论中关于北碑、南帖和历代书家传承有序的师承关系便是佐证。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和各种书法教育培训机构的兴起,学习书法已不再是取法一家或某家,所谓的师承关系已成为形式上的社会关系,而并非实质意义上的书法艺术关系,传统的师承关系正在逐步淡化。从当代书法艺术表现特性来看,总的来说处于繁荣状态,发展形势很好,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很好地加以解决和推进。
    三、建好组织,带好队伍,规范秩序,真正夯实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基础
    1、强化责任意识,建设彰显时代精神、高素质的书法家队伍
    书法是古代文人雅士所具有的书写能力、表现状态、延伸之后意义上的审美选择和文化意趣。数千年来,书法一直以可识、端庄、凝练为主流表现,其间也有个别以情绪为先导,于书写中跳跃思维,表现才华,戏墨笔端,表情达意者,因成就突出,影响深远而被世人称为书法家。他们作为文人士大夫,不仅以书法得名,更以政治主张、文化理念、时代责任、历史功绩彪炳后世,比如魏晋时期的钟、王,唐代的褚、欧、颜、柳、张旭、怀素及宋代的苏、黄、米、蔡等,但据历代书史所载,这样被冠以书法家者并不多。到了当代,伴随着全社会的关注和青睐,书法已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所谓的“书法家”队伍急剧扩容,“书法家”的帽子满天飞,呈现一片混乱现象。一些人不论水平如何,不讲学识怎样,皆如过江之鲫,行走于市井,吆喝声不绝于耳,充斥在雅俗之间,皆自称“书法家”,极大地混肴了整个社会对书法家形象的认知。一时间,书法成为一种社会行当,成为个别人以艺术名义,从事直接商务活动的“操盘手”,成为欲以最快速度“脱贫致富”的市场行为,造奇迹、创立论、博众观、抢镜头,挥毫于街头,鼓噪于厅堂,言大话,诋异毁彼,以无源、无本之状,喧嚣一时,给社会传递了一个不是书法家、不实书法家的信息和形象。书法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书法家,面对当前这种情况,要推进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必须着力打造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彰显时代精神、高素质的书法家队伍。就书法家个体而言,首先要懂笔法、字法、章法,要通过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临帖能力、出帖能力和创作能力;其次要有比较丰厚的知识积淀,具有美学、哲学、文学、文字学、考古学、训诂学、音韻学、心理学和儒释道等方面的知识,有多方面的爱好,跨领域的认知;再次要有爱国情怀和社会公益心,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较高的政治觉悟,热爱国家、热爱民族,乐于助人,作风正派,关心社会问题,具有高尚品质。同时,还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敢于正本清源,还文化的本质,端正艺术的态度,共同尊重书法家的名誉,界定和维护书法家的声誉,让社会更清晰书法家的作态、价值和含义,共同塑造人们心目中值得尊重的书法家形象,使书法既能上于厅堂,又能净化人心、美化家庭、利于收藏,成为赏心悦目的国学艺术珍宝,用实际行动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
    2、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各级书协组织的凝聚带动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为标志,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书法热,伴随着书法热的升温,各种书法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此起彼伏,目前除各省市书协外,一些区县相继成立书协或青年书协、老年书协,各种纯属个人行为的书画院、书画团体更是数都数不清。同时,书法热的兴起使更多的人开始尝试享受书法的快乐,或精通文墨的饱学之士,或达官贵人,或商场弄潮儿,或成功者、失意者、年老者、年少者,都纷纷披挂上阵,扩大了书法家队伍,丰富了书法家组织,也使那些原本艺术性的书法组织正在逐步充斥着太多的社会性,书法水准也正在由水平高低向职位高低滑变。要改变这种不正常现象,充分发挥书法组织在推进当代书法艺术发展中的凝聚带动作用,还得从书法组织自身抓起。如果把全国的书法组织当作一个人来看待,那么全国及各省市区县书协无疑就是这个人的躯干,发挥好躯干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良性发展。要发挥好各级书协组织的作用,就要围绕强化服务意识,着力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书协组织内部的交流沟通。要及时对现有会员进行梳理建档,逐步建立健全正常的进出淘汰机制,逐步解决书协组织与会员只在填写入会申请、办会员证和缴纳会费时发生关系等问题,加强联系,主动听取意见建议,接受会员评价,把会员评价作为协会工作好坏的重要依据。二是发挥协会组织中各个职位的作用。书协组织中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及理事等职位,既是对一个人书法造诣的肯定、书法水准的定位,又是其服务协会组织、服务广大会员责任的赋予,要发挥每个职位的作用,把履行职责的成效作为是否适合担任该职务和能否担任该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倡导百花齐放的良好书风。要率先垂范,正本清源,帮助书法家及广大书法爱好者正确认识当代书法艺术现状及其发展方向,鼓励和倡导传统文化背景下,紧扣人文精神、彰显地域特色、表现书家个性、形式多样的时代书风。四是推动书法事业的繁荣发展。解析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现状和方向,准确定位书协组织工作的目标任务,通过专题培训、举办展览、对外交流和开展书法活动,全面提升书法创作水平,促进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
    3、强化引导意识,逐步规范符合时代要求的当代书法艺术秩序
    书法的繁荣源于社会的繁荣,书法的发展同样依附和依赖于社会的发展,各级政府及其文化管理机构在书法艺术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引导作用。要推进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就要发挥这些机构的作用,着力规范符合时代要求的当代书法艺术秩序。一是规范书法群众组织。针对当前书法组织鱼龙混杂的问题,严格设置条件,规范设置程序,明确管理主体,完善管理办法,在少而精的基础上,不断增强书法组织的权威性和艺术性。二是规范各类书法展赛。设立书法展赛审批机构,制定管理办法,强化监督检查,规范展赛的规模、级别、刊发征稿启示要求及兑现承诺等,确保书法展赛的真实性和高质量、高水平。三是规范各种培训机构。针对当前各类书法培训班杂乱的实际,设立管理机构,负责审批办班资格,颁发授课教师资格证,监督指导书法教学,不断提高书法培训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四是规定书法网站。明确管理主体,制定书法网络管理办法,加强资格审查和管理监督,通过规范行为、净化网站,使其真正成为书法发展的高速平台。五是建立相对公正的书法评价机制。针对当前简单的以哪一级书协会员或在书协中担任何种职务来评价书法水平高低的不正常现象,尝试设立书法艺术评论专家库,制定评价办法,逐步建立书法家职称评定体系,给每位书法家及其作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定和估价。在规范当代书法艺术秩序时,既要鼓励书法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又要引导创造适应时代要求,合乎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的书法风格形式,切实推进当代书法艺术的良性健康发展。
    四、找准关键,提升水平,办好展览,不断增强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活力
    1、充分认识展览在当代书法艺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诉求也愈来愈强烈,这种诉求表现在文化艺术方面就是全面地展示自己的才艺,而表现在书法方面,则是积极参与展览,在展览中博得别人的喝彩和获取社会的认可。书法需要传统表现,书法同样需要现代意识,艺术性与社会性始终是书法发展应遵循的基本规律,而丰富多样的书法风格则是书法发展的力量和源泉,所以当代书法艺术必须坚持扎根大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这个角度讲,当代书法艺术需要以展览为承载,也离不开展览的推动。同时,美是多元的,人们对美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各种艺术形式都需要在自由的,个性张扬的过程中,向社会提供多种美的展示,而书法艺术更是具有展示美的无限空间,可以说,当代书法艺术就是展览的艺术,展览的灵魂就是促进艺术的发展、学术的交流及探索,也是推动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巨大动力所在。所以,要充分认识展览在当代书法艺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着力办好展览,通过办展览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
    2、找准书展成功的关键,不断提升书展整体水平
    展览是推进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有效抓手,发挥展览抓手作用的关键是确保展览的成功举办。而成功的书展往往是政治因素、书界团结和谐氛围、资金来源、作品表现形式、展场周边环境、场内展出效果、与姊妹艺术互动、观众认知度等诸多因素整合的结果。只有及时总结书法展览中的成功经验,准确把握办好书展的关键环节,才能不断提升书法展览的整体水平,为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增强动力,增添活力。通过参与和组织书法展览活动,以及对当前各种书法展览的深入解析,我认为办好书法展览需重点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凸出主题的社会性。主题是书法展览的宗旨和灵魂,主题的好坏犹如一件商品的牌子,一个人的脸面,而好的书展主题必须凸出社会性。比如: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其成功举办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经济、科技、文化水平的直接反映。一些书法展览以奥运为主题,将书法与奥运进行结合,充分体现社会性,紧扣时代主旋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既使书法艺术与奥运精神交相辉映,又让民族文化的魅力感染了世界,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二是坚持作品的丰富性。作品是书法展览的核心和内容,展出什么样的作品决定着举办什么样的展览,实践证明,多样、多变、多形式的书法作品能消除参观者的视觉疲劳,增强展览的吸引力。从这个角度讲,群体性的书法联展要优于个人书法展。近年来的一些书法联展,展出作品特点突出,个性张扬,风格开放者有沙场点兵之势,风格文雅者有案头小憩之趣。有的还配合展览出版书法作品集,加入作者的艺术经历和创作感言,交流中的花絮照片,尤其是用文学的语言勾勒参展者个性状态、人格修养等,使读者对作者的创作过程,学术观点,有了多角度的透视,从而丰富了展览内容,得到广大书法家和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三是保证作品的质量性。高质量的作品是成功办展的关键,任何一次书法展览都必须把作品质量放在首位,其他环节做得再好也代替不了书法质量的保证。近年来,相当数量的展览,特别是全国性的书展,都引进了比赛机制,其实这就是保证作品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但同时,也有一些书展不适宜用比赛的方式决定参展作品,这就需要展览的组织者严格把好作品质量关,牢固树立高质量的作品决定高水平展览的意识。四是强调展览的特色性。如果把以上三点看做所有书法展览的共性,那么特色则是不同层面、不同形式书展的个性,只有有了个性才能无限制地增强书法展览的看点。比如:2008年,我和自己的学生、朋友共同举办的“王蒙师友书法展”,以“师友”相聚,“师友”者,乃互为师,共为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内涵深邃温馨,使书展在境界上有了新突破,含义上有了质的提升。并在大家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设计策展,如参展作者统一着唐装、展区统一规划、融入舞狮表演、古代服装表演、古筝伴奏、品茶论道等特色做法,使大家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最终,使本次展览以其前卫性、探索性、实践性和新传统主义的创意思维,在书坛引起较大反响。
    3、积极举办各种书展,始终保持书法艺术发展活力
    搞清楚了成功举办书法展览的关键所在,就需要各级文化管理机构、各级各类书法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及每一位书法家共同努力,举办好各种形式、各个层面、各种地域的书法展览。一是以树立权威性为重点,继续办好全国性的书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兰亭展、全国展、单项展已历时近三十年,成功举办过数十次,因为能否参展获奖是加入中国书协的重要条件而在所有的展览中影响最大、最深入人心、也最具权威性。但受功利思想的影响,目前这些展览也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展览频繁、评委效应、面目雷同、东道主现象等,建议今后的全国性书展少而精,以每年一次为宜,同时,扩大并不断调整评委队伍,既体现书风的多样性,又增强书展的权威性。二是以彰显时代性为重点,多层面举办不同形式的地域性书展。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个性和特色。在“国展”影响,全国书风趋于雷同的形势下,举办不同形式的地域性书展,比如:上海、江苏、山西等省市的“书法名家作品晋京展”及陕西省书协去年先后举办的陕西书法作品赴上海、甘肃、新疆展等,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今后还需要更大范围地办好这些展览,以促进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地域特色多样书风的形成。三是以强调学术性为重点,鼓励松散型书法群体有针对性的举办主题性书展。这些展览往往以一些沙龙性质的书法组织或团体的成员为主联合办展,大家经常在一起学习、切磋、交流,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书法认识和创作理念,展览简单、灵活、易于操作,作品个性鲜明、特色突出、学术性强。目前,这种形式已成为许多年轻人参与书法研究、充分展示创作状态的重要形式,它是一种需要大力支持和鼓励的展览形式,将为当代书法艺术的学术探讨注入新的更大的活力。四是以增强普及性为重点,支持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书展。在高度重视学术性较强书展的同时,还要注重普及性的群众性书展,后者是前者的外延,也是前者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要通过大力支持和举办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书展,推动书法的繁荣,也推进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五是以扩大影响性为重点,发挥以网络为主各种媒体作用,积极探索发展新的书展模式和平台。网络的出现为书法的展示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更大的平台,网络书法展览已正在迅速成为书展的重要形式,而且与场地性的书展相比,具有展览时间长、成本低廉、传播范围广、看展方便等优势,所以要充分发挥以网络为主各种媒体的作用,积极探索发展新的书展模式,使当代书法艺术始终紧随时代,不断走向繁荣。
    五、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开展教育,全面推进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
    1、明确方向,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书法教育
    人是干好一切事情的关键,书法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同样离不开人,这里的人不光只是广大书法家,也包括所有具有传统文化情结的文化人,重点应该针对五个方面人群:一是大中小学中热爱书法艺术、有志于书法教育、书法创作、书法研究、书法探索的教师及学生;二是具有传统文化情结、喜欢书法、以书法为乐、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广大干部群众;三是掌握基本的书法知识、具有一定书写基础、有志于成为书法家、想提高书法水平的书法爱好者;四是具有一定书法创作水平、还想继续提高的书法家;五是广大书法爱好者、收藏者和经销商。作为书法教育责任者、组织者、落实者的各级书协组织,在书法教育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双馨人才;坚持学术为重,提升创作水平;坚持艺术规律,提倡百花齐放;坚持服务大众,弘扬时代精神;坚持继承传统,鼓励积极创新。要以文化为背景,针对不同书法艺术群体或个人,扎实开展中国书法艺术的普及、提高、鉴赏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一方面,注重文化关怀,遵循艺术规律,提倡真学术,杜绝伪书法,加强基础教育,强化动手操作,注重能力培养,全面提升书法家队伍的整体素质、修养和创作水平;另一方面,以书法从众为主体,以书法艺术教育为平台,推进书法普及,传播书法艺术,倡德明理,通艺达人,服务大局,服务社会,不断提高不同书法人群的书法艺术涵养和欣赏水平,使全社会更好地认识书法、关注书法,推进书法艺术的发展和走向辉煌。
    2、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积极构建全方位的书法教育体系
    构建全方位的书法教育体系是开展书法教育的前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构建全方位的书法教育体系需着力抓好五个方面:一是建立高校书法教育体系。结合本地区高校书法教育工作实际,由教育部门、文化部门或书协组织出面,积极协调本地区书法教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环境幽雅、教学经验丰富的大中专院校,本着“借鉴交流、联合促进”的原则,通过联席会议的方式,整合高校书法教育资源,支持高校在抓好在校大学生书法教育的同时,采取专题辅导、短期班、寒暑假班的形式,广泛培养其他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和广大书法爱好者。二是建立书协组织书法教育体系。以全国及各省市区县书协组织和各行业书协组织为单位,以各级书学院、各类书法团体、书法教育培训机构和中小学为依托,逐级建立“书协书法教育培训基地”,逐步健全以各级书协组织为主导的书法教育网络,通过开办培训班、书法讲堂,对广大书法爱好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系统的书法教育。三是建立社会书法教育体系。由各级书协组织协同文化教育管理部门,逐步整理规范不同机构、不同人员开设的书法培训班、培训点,严格教学资质、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日常管理,通过他们广泛培养不同年龄、不同层面的书法爱好者。同时,通过开展书法进校园、进部队、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切实推进全社会的书法普及。四是建立报刊杂志书法教育体系。在积极办好专业性书法报刊杂志的同时,通过一些发行量大、影响面广、群众喜闻乐见的报刊杂志,开辟“书法教育论坛”、“书法大讲堂”等栏目,既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搭建书法学习交流平台,又以广泛普及书法知识的形式开展了书法教育。五是建立网络电视书法教育体系。即书协组织借助网络或与电视台联合,设立书法网站和在电视节目中开设书法栏目,一方面,对书法爱好者进行形象、系统的书法教育;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影响更多的人关注书法、喜爱书法、学习书法。通过以上五方面,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构建全方位书法教育体系,为书法艺术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3、多措并举,健全机制,以书法教育为契机推进当代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
    为了确保书法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切实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还需着力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制定书法教育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要根据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趋向,结合本地区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划,科学地确定一个时期内书法教育的目标任务。同时,依据规划确定年度书法教育主题、目标、措施和培训计划,根据不同人群拟定教育方案,开展教育活动,层层分解任务,夯实责任,扎实推进书法教育工作的实施。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育水平。师资队伍是书法教育的主导群体,为了不断提高书法教学质量,保证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推动书法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要建立书法师资库,对书法教师造册建档,严格考核,动态管理。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定期培训、专题交流等方式强化对书法教师的培训,以确保书法师资队伍的高质量、高水平。三是充分发挥体系作用,开展书法教育。要充分利用已构建的各类书法教育体系,积极搭建书法教育网络,为不同书法教育体系和网络确立书法教育工作联系人,分工负责、定期联系,针对老干部书法爱好者、在职领导干部书法爱好者、青少年儿童书法爱好者和有一定创作能力爱好者等不同群体,分片、分点、扎实开展各种形式、各个层面的书法教育活动。四是建立健全奖惩机制,确保取得实效。逐步制订并完善《书法教育奖惩办法》,设立《书法教育奖励基金》,对书法教育工作组织得力、成绩突出的集体或个人,每年实施表彰奖励,颁发教育奖牌或荣誉证书和奖金;每两年评选推出一批书法教育培训优秀单位、优秀教师和书法教育示范单位、示范培训基地,努力营造关注书法教育、鼓励书法教育、给力书法教育的良好氛围。总之,要通过书法教育,不断提升书法创作的整体水平,书法爱好者的欣赏水平,增强全社会对书法艺术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全面推进当代书法艺术的良性发展和走向辉煌。
    当代书法艺术过去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今后还必将受到更大的关注,只要我们正确认识传统、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书法艺术传统,准确把握当前的时代特性和当代书法艺术特性,不断夯实书法发展基础,以举办书法展览为抓手促进书法繁荣,以普及书法教育为契机推进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相信通过各级文化管理机构、各级书协组织、广大书法家和所有具有传统文化情结者的共同努力,必将开创书法艺术美好的明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09:55 , Processed in 0.11629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