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法创作如何表现主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9 11: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法创作如何表现主题
              ——我的学院派书法作品《渐渐走近》的创作构思

李  汉  宁
(本文发表于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教育》2005年第4期)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学院派书法作品《渐渐走近》的创作构思,论述了书法创作如何表现文学般的预设主题。
         [关键词]    书法创作  表现  主题

         古典书法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重复与雷同,一个人搞创作常常可以重复一百张类似的唐诗,可以幅式都是条幅,书体都是行草,布局都是三行排列。如果书写技术过得硬的话,谁都不能否定这一百张作品都是好作品。但如果要区别其中的不同,那最多是每一首唐诗的文字内容不同而已。这样的创作无疑潜藏着不少思想上的懒惰与懈怠。既然是创作,仅仅以技术的好坏来作基本评价,没有思想的支撑,没有落实到具体作品中的构思,没有主题,这种“创作”从何说起?

         古典书法创作是实用的写字。古人写书法没有纯粹的如今天那样严格的艺术“创作”概念,因此这样千遍一律的重复倒也无可指责。今天我们所面对的书法早已没有太多实用的需要,书法作品的生存环境首先是艺术展览厅,在作品展出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最突出最引人注目。居于这样的原因,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博士生导师陈振濂教授倡导了一种新型的创作模式--学院派书法创作。新型的学院派书法创作要求书法作品要确立一个清晰的主题,通过主题的界限,保证每一件创作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就要求书法家们在创作时必须要有思想,要有针对某一个具体作品而发的立意,形式设定、技巧运用、主题展示等等。书法作品因此就需要一个文学作品般的主题,创作者必须调动一切可能的书法创作元素,如纸、墨、色彩、形式、文字内容等等,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来充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学院派书法作品《渐渐走近》的创作需要坚强有力的专业理论支撑,更需要独特的见解。创作构思时我立意从多方位、多角度地考虑主题的表现,具体做法如下:

         一、通过纸质调节来表现主题
         学院派书法作品《渐渐走近》为了遵循学院派书法创作所提出的“形式至上”的创作理念,力图让作品形式独特、新颖,我有意识地将作品从右到左、从多到少将纸张烧破,右边缘破烂不堪,中间烧出零星洞口,作品左边部分则保留其完整的边缘,然后用浓茶水加土黄色的国画颜料调匀,将作品从右到中、从浓到淡地染色,而作品的最左边缘则保持着纸色的清新洁白。乍看似条幅,字心却不方整;似团扇,却不圆弧。作品形式产生一种朦胧隐秀的美感,加之落墨的大起大落与印章的巧妙搭配,融合成云聚云散的自由形式,从而使人观后产生一种潮涨潮落、起伏不定的感觉。人们在欣赏作品时,按传统从右到左的顺序,开始看到的是残缺无序、破旧枯黄,然后是完整平直、洁白纯净,纸张的前后质地暗示了年代由远而近,从而使"渐渐走近"这一主题思想表现得一目了然。
      
         二、通过墨色变化来表现主题
         书法的技法包括墨法,墨量的多少、墨色的浓淡都会影响视觉效果,对墨色的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出一个书家的书写能力。学院派书法作品《渐渐走近》在墨色上围绕着主题表现进行夸张的处理。在开始书写的几个字中采用清代著名书法家王铎的涨墨法,墨量充足得渗溢,使整个字模糊不清;而作品后半部则紧收笔墨,字迹纤细清晰,前后犹如中国画远近景色分明有序。当人们从右至左欣赏时,文字从朦胧到清晰,好象一个人从远处走来,开始只见身材的大致模样,逐步看清脸型方圆特征,再而看清五官鼻眼,近至眼前时嘴边的一颗黑痣清晰可见。这样的墨色层次变化与"渐渐走近"的主题恰恰吻合。

         三、通过书体变化来表现主题
         中国书法史上出现了篆、隶、行、草、楷等各种不同特征的书体,每一种书体各有各的笔画和结体规律,各有各的审美价值。古典书法创作往往是一张宣纸上写一种字体或楷或草。学院派书法创作提倡从单调的书写形式走向灵活丰富的视觉形式,在坚持书法(书写)本位性的同时,给予书法创作赋予更宽广的取材范围与艺术表现力。学院派书法作品《渐渐走近》为了作品技法上的多样性和层次的丰富性,使用了多种字体来书写,让漫长的书法风格史过程一瞬间展现在欣赏者眼前。值得一提的是在作品的后半部引入了一行印刷体仿宋木版文字,这是古典书法创作所未有的。
         学院派书法作品《渐渐走近》第一行"寒冷的冬天"采用秦代前后的篆书书写,第二行"也早已过去"用汉隶的形体,接下来从第二行最后一个字到第三行"愿春色铺满你的"用的则是晋代成熟的行书字体,而后的"心"字则为唐楷, 虽 然字体不同,但章法连接得当,过渡自然。而不同时期出现的书体按年代由远而近的排列,最终实现了“渐渐走近”的主题表现。
可以说,这种多书体集中于一幅作品的做法并非与古典作品没有过联系。我们现时所看到的古典作品,上面也有后人另一种字体的题跋,题跋部分并非是原作者思考的内容,但当我们欣赏这些古典作品时,感觉题跋已是作品的一部分,并没有破坏作品的美感。在这一点上,学院派书法作品应该说是在古典作品中新发现、新启示而成形的。

         四、通过文字含义来表现主题
         书法的载体是中国文字,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除了讲究形式、笔墨线条之外,文字内容也是极为重要的,文字内容的含义和作品的笔墨情调一样,能激发感染欣赏者的情绪。古典书法创作选择的文字内容无不文采飞扬,隐含着更多的人生哲理和诗情画意。学院派书法作品《渐渐走近》正文所选择的内容是当代流行歌曲《真的好想你》的一段歌词:"寒冷的冬天也早已过去,愿春色铺满你的心"。歌名"真的好想你"则作为落款内容使用,两部分的文字在作品中排列合理、主次分明,并且文意相当切题,主要表现在:首先,作品正文"寒冷的冬天也早已过去,愿春色铺满你的心"含义切题。一年之季在于春,春色多么美丽,令无数人向往。既然冬天已经远去,那么期待中的灿烂春色不是由远而近了吗?其次,落款用的歌名"真的好想你"含义也同样切题。就这么5个字,却形象地表现了久别的恋人对心上人的苦苦相思,而强烈的企盼相思无不促使他们"渐渐走近"!因此,从作品的文意看,含蓄而又鲜明地揭示了"渐渐走近"这一主题。
         学院派书法作品《渐渐走近》的创作无疑是成功的,它多方位多角度地使用书法创作的各种元素来表现了设定的主题,并且着力追求书写技法的精练。作品中所流露的篆书的中锋含蓄,秦简下笔的粗野率意,行草侧锋的奔放不羁,唐代楷法的严谨,以及字形、章法的自然呼应,看似随心所欲,却在法理之中,表现了学院派作品对传统古典的继承和认同。         
         思想是艺术创新的源泉,尽管学院派作品《渐渐走近》并不是十全十美,但作为一种新型的作品创作模式,我依然认为,这样的艺术构思及主题表现方法是值得探索的。

参考文献:
[1]陈振濂著.书法的未来[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2]蒋振立主编.现代书法[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8.
[3]陈振濂著.大学书法创作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9 11:28:58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4-4-9 11:29:46 | 只看该作者
李汉宁科研课题《小学课堂书法训练对策研究》
         公学小学部黄兴林校长、李汉宁副教授主持的《小学课堂书法训练对策研究》于2007年12月13日被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确定为宝安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第六批),2008年6月日深圳市教育规划办确定为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

课题组主要成员      
姓  名
性别
职 称
研究专长
工  作  单  位
曾旭芳

小学高级
   小学语文与书法教学
石岩公学
安  雄
小学高级
    小学书法教学
石岩公学
孙昌德
小学一级
     小学书画教学
石岩公学
胡  军
小学初级
小学书法教学
石岩公学

课题组主要成员分工
姓   名
承    担    研    究    任    务
李汉宁
小学生课堂书法训练教材编写的方法和内容
曾旭芳
小学生书法等级评价策略探讨
安  雄
小学生书法结构教学教学与趣味探索
孙昌德
小学生书法启蒙教学初探
小学生书法教室设置初探
胡  军
小学生笔画笔顺训练探究


《小学生课堂书法训练对策研究》简介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在小学生日常课堂中进行书法训练。书法普及性地进入小学生课堂,广东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因为刚刚起步,从教育厅发文开课至今也只有两个月,学校教学面临着极大的困难,甚至可以说达到寸步难行的境地,因此,本题将探讨的是课堂40分钟内小学生书法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省教育厅不久前正式发文,要求全省中小学今秋起开设书法课,每周一节,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这一消息在全社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在书法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均不敢忽视,但开学一个多月以来,绝大多数的学校都面临师资、教材、场地、教学方法等等无法解决的问题,很多学校对排在课表上的书法课进退两难。
         教学几十年以来在全国首次以全省的范围、普级性地引进小学的课堂,我们所面临的是经验的短缺国内尚未发现小学生课堂书法训练系统的成果可以借鉴。尽管书法在小学生这年龄阶段开设培训在全社会并不少见,,比如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各种书法培训中心,书法班还是不少,但这些书法培训班与学校学生班级的状况是有很大不同的:培训班里的学生年龄通常参差不齐,文化层次不同,书法基础各异,所学书体也可各有各的不同,不太讲究课程的连续性,开一期是一期,课时时间灵活变化,多数是书法家或书法高手来授课,教育理念不合小学生实际,等等。如果将这些书法培训班的经验和做法完全搬到学校的班级课堂教学上,那是不可行的。
         因此,为了规范小学生课堂书法训练,更好地取得书法教育成果,我们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对策:小学生课堂书法训练的方案如何制定?如何编写书法教材或讲义?书法教学的方法在哪里?评价学生书法作业的等级标准如何制定?书法专门教室需要什么样的设置?等等,这即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预期的研究成果将会有两个新亮点:一是立足小学生正常课堂(广东教育厅规定每周一节的日常课堂),二是系统化(方案、教材、教法、设备的全面兼顾)。它必将会给目前处于困境的小学生课堂书法训练课程开展的思路变为清晰,对书法技法教学带来明显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为我市乃至我省教育行政管理门部制定小学生书法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确立严谨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课题组有坚强而有力的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认为书法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由小学部、初中部两位校长亲自力抓全校的书法教学工作,成立书法教研室,开辟了两个专门的书法教室、一个书法展览厅,保证书法活动所需的经费,给予书法课等同于甚至更高于美术课的地位,建立一支专、兼职书法教师队伍,给一至六年级1700多个小学生开设书法课,支持书法教师与书法界、教育界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交流,部分成员长年向国内高校著名书法教育专家拜师学艺,这一切都将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根本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研究的目标为
      1、探索小学生课堂书法训练的主要对策:具体内容、训练方法
      2、制定小学生书法的评价标准
      3、确立小学生书法专用教室的设置
      4、全面提高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小学生的书法审美素养,传承中华传统
文化。

研究的主要问题、难点是
      课堂教学学时较短,如何设置教学内容,确定授课方式及技法训练形式

主要研究方法有:
      1、观察法
      2、个案法
      3、比较法
      4、经验总结
      5、行动研究法

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具体安排;主要参考文献:
      一、考察学习、制定初步对策阶段(2008.1-----2008.2共两个月
      1、考察各级书法培训班的教学情况,了解社会上书法教学的优劣之处
      2、调查了解各年级学生的汉字书写的现状,制定初步的教学对策
      3、考察书法出版物,有关小学生书法教学研究已有成果,深入学习关于书法教学相关文件及资料

      二、实施书法训练的对策(2008.3----2008.8共六个月)
      根据制定的初步对策,在不同年级开展书法教学及训练实践
         
      三、 阶段性总结、调整完善阶级(2008.9-----2009.2共六个月)
      1、 对一个学期书法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总结,修改完善课堂书法训练的对策,继续在课堂中实施
      2、 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
      3、 撰写相关教学论文、编写相关教材

      四、结题阶段(2009.3-----2009.6共四个月)
      1、发表相关教学论文、出版相关教材
      2、举办学生书法作业、作品展
      3、完成课题结题报告并上报结题申请;进行结题验收
课题组主要成员与此项目相关的研究成果:
      李汉宁《楷书技法》(毛笔)     广西百色学院校本教材          1990年编印
      李汉宁〈钢笔楷书训练>三册      广西百色学院校本教材         2002年编印
      曾旭芳<学生钢笔楷书字帖>      深圳石岩公学校本教材         2003年编印
      李汉宁<高等师范书法教育>系列论文11篇  发表于国家核心刊物〈艺术教育〉、〈青少年书法〉、〈艺术探索〉、〈广东技术师院学报〉等刊物    2005年
      李汉宁<高等师范书法教育>成果     获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教育奖提名奖      2006年12月
      李汉宁〈钢笔书法教学的关键〉   入选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作品展        2006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2:57 , Processed in 0.06934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