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硬笔感言”之感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5 04:3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硬笔感言”之感言
                                           ■斯舜威

     4月11日,我有幸列席和旁观了在绍兴博物馆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开幕式和在绍兴大剧院举办的颁奖晚会。说“列席”和“旁观”,并非客套,这样高规格的书坛盛典,论资排辈是“轮”不到我这样的“书法批评家”的。因为受邱振中先生之邀,第二天(农历三月三日)下午,到兰亭书法学院参加一个名为“王羲之的传承与误读”的学术活动,和邱振中先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夏可君先生一起,畅所欲言,作“三人谈”,而这个活动也列为第29届兰亭书法节的系列活动,于是也就有了一饱眼福的机会。
  开幕式后,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成果展”随即拉开帷幕,华丽亮相。或许是因为《兰亭序》本身就是手稿的缘故,而王羲之流传的其他书法作品也都是手札之类,我对案头文人书法有所偏好,所以我的眼光,不由自主地跳过了获奖书家们的“大作品”,而投向他们的“小作品”——《获奖感言》,因为我觉得“获奖感言”肯定更见文采,更见性情,更见笔墨功夫,由此也更加“字如其人”。
  然而,令我惊讶的是,我看到的许多《获奖感言》都是用硬笔书写的。
  硬笔书写当然也未尝不可,“硬笔书写”也可以列入书法的范畴。而且,从另一角度说,我们今天的书法家自然写不出王羲之的《兰亭序》,而王羲之肯定永远无法写出“硬笔书法”版的《兰亭序》“创作谈”之类,由此一来,古今书家也算打个“平手”罢!但是,不知为何,我还是不无遗憾。
  晚上在用餐时,恰巧和几位理论奖得主坐在一起,我坦率地提出了这一我觉得美中不足的遗憾,并询问这是为何?是不擅长写毛笔小字,还是觉得没必要写,或没意思写?他们回答说:组委会没有要求。这样的回答应该说是符合情理的,组委会肯定对展览作品件数和尺幅、个人艺术简介、近期照片等作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包括要求写“获奖感言”,但没有要求获奖者用毛笔书写。不知组委会出于何种考虑,抑或根本没有想到这一层,我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我隐隐然仍有几分遗憾。
  我们传承王羲之的艺术精神,并非仅仅学习其书法,更需学习其文采,书和文,是和谐交融、相得益彰的。《兰亭序》就是书和文完美结合的典型。“兰亭奖”作为中国当代书坛的最高奖,获奖者对当代书法家起到的示范、影响效应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获奖感言”能够文辞精美,书法精美,形成双璧,那不但给观赏者以莫大的享受,也会对整个书坛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而且,对书法家、特别是能够获最高奖的书法家来说,书写应该成为其基本常态,不管是否有外力“要求”,出于习惯和下意识,也会选择毛笔书写原创文本。用毛笔书写获奖感言的获奖者,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习惯和下意识。
  “硬笔感言”当然也值得欣赏,也会给人以一定的启迪作用,但味道毕竟寡淡了一些。至于感言的文字内容,就不多说了。结尾说一点“花絮”,作为“题外话”,晚上颁奖盛典压轴戏上荣获“兰亭艺术奖”的几位书法家上台现场书写表演,写得都很精彩,但其中有一幅,不知为何写成了“流水曲觞”。不知道是“组委会”提供文本有误,还是书写者偶误?不管谁“误”,或许都应该理解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8 14:53 , Processed in 0.1559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