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泓解决了语文教学的两大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6 01:5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泓解决了语文教学的两大问题


唐晓敏

    前几天,上网查找潘新和教授的文章时,进入了“吴泓工作室”。本来只是想看看网页上转载的潘新和教授的文章,但很快被“工作室”的其他文章所吸引,看了好一会儿。
   吴泓是语文特级教师,这些年来,他以语文的专题性教学而闻名于语文教育界,他的工作是非常有创造性的。教学语文,不用现成的语文教材,而是把经典名著引进高中语文课堂,进行一种专题研究性的学习,如曾这样安排:高一上学期读《诗经》、《边城》、海明威、中国当代诗歌,高一下学期读《论语》、屈原、莎士比亚、《雷雨》,高二上学期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呐喊》和《彷徨》、苏轼、王安石,高二下学期读韩愈、伍尔芙、李白杜甫、加缪。我觉得,他的这种语文教学改革,非常有创意,非常有价值。
多年来,语文教学有两个大的问题。一个是语文是孤立的语言文字或语言文学,与历史、哲学无联系。二是阅读与写作也缺乏有机的联系。
    语文虽然被认为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等,但这个学科与历史、哲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就说写一篇文章,按姚鼐的说法,就需要有“义理、考据、辞章”三个方面的基础,而这三个方面,“义理”是思想,也可说是哲学,“考据”是材料,也可说是历史,辞章是文采,也可说是文学。写一篇文章,就需要有文史哲三个方面的基础。人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这是非常对的。这三个方面是互补的。按李泽厚的说法,哲学的特点是高而空,历史是深而窄,文学是博而浅。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三者需密切结合,不能分家。但这不分家,已经是过去了。近一百年的语文教学,已经是与历史、哲学分家了。这也是今日中文专业的大问题之一。今天,吴泓通过他的专题性语文教学,实现了中学语文教学的文史哲的结合。一个专题,如《诗经》专题,学生接触的不仅仅是文学,也是历史、思想史。王安石专题就更是这样,不仅仅是学习王安石的散文,也了解他的变法,了解他变法的历史背景,本人的思想等等。而且不仅仅是一般的了解,这种了解是有一定深度的。因为这种专题性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接触了大量的、常常是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的资料,激发自己的思考。这是现有的语文课本无法提供的。
    多年以来,阅读与写作也一直缺乏联系。语文教材中写作的知识非常贫乏,全靠教师自己来指导学生的作文,而教师在自己上大学时以及在社会上接触的“写作知识”,常常又是有问题的。如按照唯物论哲学的思想,要求学生“贴近生活”,要求学生“写熟悉的生活”,而基本忽视了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忽视了学生精神生活丰富性对作文的重要意义。鱼是看不见水的,同样,学生只在现实中生活,也是看不见“生活”的。想让学生看见生活,需要有另一种生活作为对比,学生在阅读经典中进入历史,进入文学的境界,这就是给学生提供另一种生活,有了这种精神的生活,对现实的生活才能有强烈的真切的感受。而经典作品同时也向学生展示其艺术的魅力,让学生学到语言表达的技巧。从网上登出的学生作文看,吴泓老师的学生写作能力很强,文章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也很有文采。
    这些年来,“上面”组织安排的“第八次语文课改”,虽然声势很大,但却没有多大的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指导思想过于“西化”。拿“建构主义”作为包括语文课改在内的所有课改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对数学教学可能确有一定的意义。但对语文教学而言,却基本不对路。第八次语文课改虽然无甚成绩,但它造成了课改的声势,使一些有思想、有志向、有才华和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能够借此形势,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出来。我想,吴泓就是这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3:34 , Processed in 0.0553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