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专业学生为什么写不出“像样”的文章?
唐晓敏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中文系学生你为何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文章的作者,像是某报社的负责人。文中说到:报社由于业务需要,经常要招聘一些人来做中文编辑、记者,应聘者主要是近一两年大学中文系或新闻系的毕业生。经测试发现:应聘的大多数中文系、新闻系的毕业生写作都过不了关。 我想,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并不是说,所有的中文系学生写作都不行。但中文的学生,写作能力确实不是很强,与其他专业相比,没有明显的优势,这应该是事实。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写文章,需要有思想、材料、文采三个方面的准备条件。也就是姚鼐说的“义理、考据、辞章”。义理是思想,也可说是哲学,考据是材料,也可说是历史,辞章则是文学。中国传统教育,是文史哲不分的,三者共同构成写文章的基础,而现代教育是把三者分开来的。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三分天下各得其一。这样看,中文系的学生文章写作能力不比哲学、历史专业的学生更强,倒也是正常的。 中文系的课程设置,对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并非真的有利。目前中文系的课程有语言与文学两大类。语言方面的课程,是不太管文章写作的。因为语言学的研究,是字、词、句子,最大的单位是句群,管不到文章。自然,语言学不说不管文章写作,说的是为文章写作打下字、词、句的基础。但这基础,终究不是整篇的文章。犹如砖瓦、水泥、钢筋,质量再好,毕竟不是楼房。况且,语言学家考虑问题,与文章家也有明显的不同。语言学家重在“规范”,课上的训练,主要是划分句子成分、改病句等等。文章家和文学家追求的是语言运用的新颖、巧妙,主张必要的时候突破规范。两个领域的教者常常说不到一块儿,文学家认为是精彩的句子,放到语言学家那里,可能是病句。 那么,文学课程是不是就有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是这样,但应该而已,实际上没有做到。因为,多年来,文学课主要是讲概论,讲通论。基本上没有把重点放在作品上。刚好是前几天,读到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的文章:“买椟还珠——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文中说道:“多年来,各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主要是通过‘中国文学史’课程完成的,教师只在课堂上天花乱坠地向学生讲授一长串线索,一大堆概念,一大批作家,古代文学中的许多经典名篇,学生却很少读过,也很难读懂,更不可能去涵咏。学生们谈起来好像什么都知道,事实上古代文学的精髓他们什么也没学到。这种教法与学法类似于一种‘买椟还珠’的现代笑话。” 大学中文系学生,虽是学习文学课,但主要是学习文学史,考试前背诵文学史教材上的条条,以及老师讲课讲的条条,考试时答到卷子上,考后则忘了。 上大学之前的中学阶段,情况应该好一些吧?毕竟中学语文课是学习课文的。但实际上也没好打哪儿去。中学虽然是学习课文。但主要的经历是放在思想分析上和字词积累上,最近几年,又按新课标的要求,搞讨论式教学,课文还不熟悉,就忙着讨论。学生学习了不少的课文,但心中很少留有课文的“全篇”。抛开文章的形象,所谓的思想分析,记住的只是干巴巴的教条,实际上也没记多久。不过,这些东西,忘了也好,记得何益?而抛开全篇文章的字词积累,即使是积累下来了,也未必能用。因为要作文章,没有字词固然不行,只有字词也是没用。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把一篇篇好端端的文章拆成碎片,犹如把一座漂亮的建筑拆成砖瓦石料。“材料”虽然是有了,但建筑物是什么样子?则没有记住。心中没有建筑物的样子,怎么盖房子呢? 实际上,写文章并不很难。古代的孩子,6、7岁,7、8岁就能写文章的,多得是。据文史学家傅庚生讲,民国时期的孩子,10岁左右,文章写得有模有样,也很多。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及大学的中文专业教学,不必讲那么多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分析,以及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只要让学生背诵百十篇优秀的古文,再大致背诵百十篇白话文的课文,把文章的“模样”记得清楚就行,这样,写文章就没有问题。 这就又说到了“像样的文章”。这“像样的文章”,意思是好的文章。但这个短语,本意应该是像“样”的文章。就是说,作者心中原有个文章的“样子”,自己照着“样子”来写,把文章写得“像样”。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心中本来就没有文章的“样儿”,因而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就不奇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