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84|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高教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语教学法研究中心第19届年会/参评论文专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7 23:4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19届年会交流/参评论文专帖
[会员稿件收到即发/陆续更新]









浅谈小学语文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杭州师大继续(成人)教育学院   江平

   新课程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版)指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过了十年,我们的教育部门以两倍于国际惯例的负速度,修订并出版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其中又提出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初看,似乎有老母鸡变成鸭的感觉;又想,这“两性”孵化为“四性”,好像有些复杂化了;仔细寻思,这后两性补充了前两性,还是有些道理的。下面就联系小学语文,谈谈我对“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浅见。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中的每门学科都是与众不同的,各门学科的教学都有它的特别之处,这就形成了各门学科教学中独具个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既不同于侧重在数感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公式与演算等逻辑思维的训练,也不同于侧重在线条感、色彩感等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构图、色彩和技法等形象思维训练。它是通过听说、诵读与习作的反复学习,以及情感的体验与熏陶,侧重于语感培养的汉语言文字的教与学。据此,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可归结为:综合性和实践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综合性,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一。它有别于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特点之一的人文性,更有别于语文学习领域中的“综合性学习”。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具体体现在: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传授的言语知识为:字、词、句、段、篇等。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要训练的言语能力有:听、说、读、写(写话与习作)、书(书写)。小学生要了解并掌握了识字写字、词语辨析、句式选用、段落组合、谋篇布局的言语知识与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三是在一篇篇课文的诵读、一则则文字材料的读写实践中,学生诵读、品味并浸润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悠久璀灿的中华文化、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互敬互爱的人际关系等精神文明中,并影响其一生的工作与学习。四是通过“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课内外言语和图示材料的学习与实践,小学生能略通古今、晓得天地、知道中外、明了人情事理等。这些都拓宽了他们的知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这四个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色当行,都突显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特点 。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又体现在:一是语文学习领域的五个方面,都是言语的教与学。小学语文学习领域的五个方面:识字写字与拼音、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突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如果说这五个学习领域的教学中要学习并掌握的语文知识为:字、词、句、段、篇等;那么这五个学习领域中要训练并形成的语文能力是:口语交际、书写汉字、阅读、写话与习作、以及综合性学习等。二是无论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认知,还是就语文能力的练习并达成,都是学与用的过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小学语文的教与学的过程都体现出:它是言语学习与运用的过程、语文学习方法的尝试过程、学习材料中情感体验的过程、学习中思维训练的过程等,这些过程又凸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如此看来,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综合并定位于三维: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
   最后,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还体现在:一是教材单元内容的编排与年级学习重点的安排方面。小学语文教材及单元的编排是综合考量、总体布局的。它是分年级分册以每册的单元主题来实施编排与学习的。例如人教社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有个“成长的故事”专题,其中有单元导语,接着课文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间还安排“阅读链接”、“综合性学习”、“资料袋(作文批改示例)”、“词语盘点”各一次,而后的“语文园地七”由“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四项组成。小学语文四年级教与学的重点为意义段的学习与把握,这个专题体现了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综合。二是全班语文学习水平的准确了解及因材施教。在字、词、句、段、篇的听、说、读、写、书综合练习与运用中,要综合考虑来分层设计。即使是差生,也得综合考虑他们进步的幅度与学习的潜力,千万不要使他们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尤其要注意: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只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达标的要求,而不是优秀的标准。虽然上不封顶,还得想方设法要保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具体目标见以下简表)
学段/目标          小学1—6年级识字、背诵、阅读、习作部分目标
总目标
(1~6年级)
        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汉字;
使用硬笔、毛笔书写楷书;
背诵古今优秀诗文6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第一学段目标
(1~2年级)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目标
(3~4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体;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第三学段目标
(5~6年级)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使用硬笔、毛笔书写楷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
   实践性,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之二。小学语文教学本质上是实践的。它似乎与“工具性”有关,但有别于小学语文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培养的是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言语实践能力;其主要途径为语文实践。学生可凭借的实践资源与实践机会无时不刻、到处都是;大量的口头和书面的言语实践将形成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具体体现在:首先,是对语文教育传统的继承与发扬。2000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开始“加强语文实践”,关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新课程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实验稿)也是强调突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言语实践的重要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更是进一步强调突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的重要意义。重视实践,原是我国古代教育的优良传统。《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的教育内容除“六书”外,还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偏重于才干的实践与技能的训练。他将学习过程归结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其中的“习”与“行”,当为习练与躬行;后儒在《中庸》里承继并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步骤。其中的前四项已经涉及学习、交流、思考、辨析的实践,而“笃行”则是直指身体力行的实践。强调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提倡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可以说是对我国语文教育中“践行”传统的发扬与光大。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课内课外的言语实践的加强上,提出更加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上述的表格中只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部分目标。这说明言语实践能力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若干过程。这些过程是言语实践能力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实践过程、日积月累、逐渐提高的过程。我们可以在识字与写字的教学中,抓住“表意”、“形声”和“方块汉字”的特点,抓住字的结构、词语含义和用法的特点,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阅读教学中尤其是重视背诵与诵读,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口语交际和写话与习作指导中发挥小学生的口语优势,促进书面语的丰富性和个性化表述;在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加强学生汉语和汉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在上述语言学习与言语训练指导中,培养并形成学生的听、说、读、写、书的能力,同时关注并促进学生思维与情感等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性还体现在:其次,是对语文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创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新课程的学习有五个领域:识字写字与拼音、口语交际、阅读、写话与习作和综合性学习。这五个学习领域自然具备实践的特点,更是对语文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创新。这些创新,一可更多地安排听说读写书的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实践。上述五个部分都将进行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书的实践,显示出语文课的本色当行。而其中的“综合性学习”中的听说读写书的实践性,比起语文课中一般的听说读写书的实践性,多一份综合性外,又多了一份应用性。二可尝试不同社会角色的实践。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从语文的书本世界、科学世界,进入生活世界, 进入社会、进入自然这些大课堂,并尝试着学习者、评议者、叙述者、倾听者、以及记者、导游、讲解员、心理辅导员等不同角色的实践。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如此丰富多样、设身处地而身同感受的实践,对锻炼学生的待人接物、处事助人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很有意义。三可经历多次的新学习方式的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也是语文学习时重要的实践途径。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中,将逐渐地积累与增强自主意识、合作观念和探究精神,这可是十多年前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之一啊!
   假如综合性和实践性可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特点来看待的话,那么工具性和人文性则可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基本特点。后两性与前两性如此分道,涉及到教学论与课程论。这样的看待,基于现实,易于区别,便于实践。不然,四性混淆,孰重孰轻,难以厘正的话,则苦了我们的培训学员,难了我们的高师学生。
                                                     2014.4二稿
   ( 说明:本文不参评,只是乐交流。)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22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22

http://www.jssh365.cn/bbs/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122



2014。7。21--26,杭州现场报道

2#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2:28:0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编号【1】

浅析会话合作原则在小学课堂教学导入语中的运用
林春波
(玉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摘  要:美国哲学家Grice认为:一般会话的双方都应该遵守的一种原则,就是会话合作原则,它包括“量、质、关系、方式”四原则。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会话语言,其导入语的设计也要求与学生学习新内容有相关性、准确性、真实性、科学严谨、表达清晰而信息适合。因而,在实际教学运用中,教师设计的课堂导入语应遵循会话的合作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导入语;合作原则


课堂导入语,又叫开讲语、开场白、开场言,是课堂教学的引子,是引入课程新内容的第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又是教师上课伊始为组织教学精心设计的、以激励、感染、启发、诱导为目的的语言形式,具有营造情境、激发兴趣、温故知新、指引教学等功能。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好动、容易转移注意力等特点,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课堂导入语的作用和功能,精心设计,把小学生吸引到课堂上。但在实际教学中,导入语的设计却陷入了为了激趣而不顾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习实际的怪圈中。
一、小学课堂教学导入语常见问题分析
(一)牵强附会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设计的导入语只有片面追求学生的趣味性,偏离了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分散学生注意力。我们来看以下两个案例。
例1,有位新教师在讲授小学语文课《猫》一文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见过猫吗?你们养有猫吗?你们喜欢猫吗?你们还见过什么动物?养过什么动物?”学生七嘴八舌应答,整节课非常热闹,占用时间长达十多分钟。
例2,有一位实习教师在小学数学课《认识乘法》时,为了创设情境,投影打出情境图后这样设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图上画了些什么?”课堂上立即热闹起来,学生们七嘴八舌说“有小鸡、小白兔”,“房子、大树和草地”,“有小桥、流水”……学生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15分钟过去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①]
以上两个案例说均有一个共同点,运用提问语作为导入语,但所设计的问题没有针对性,与所学知识内容关联性不大,虽有趣但达不到教学目的。课堂导入语的设计要直中要害、准确明白、科学严谨,要与即将所讲授的知识有相关性,不能为激趣而设计一些牵强附会的导入语。
(二)缺乏共鸣
课堂导入语要求具有启发性,如果仅考虑教学的知识内容而忽略学生的实际,则难以引起情感共鸣,导入难出效果。
例3,有位青年教师在上《中彩那天》(小学四年级语文)一课时,围绕课题提出好几个问题:什么是中彩?你中过彩吗?中了彩,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可以照实回答,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有这样的经历,没有这样的体验与感受,这样的导入就显得枯燥无味,关键是毫无科学性,和即将讲授的知识内容无关联性。
(三)喧宾夺主、故弄玄虚
有些导入语太过发散,加上运用多种辅助手段如图片、影像满天飞,但却未进入正题。
例4,有位教师在上小学语文课《小小的船》中,先播放“美丽的夜空”图片,接着又播放“弯弯的月亮”的图片,提问:学生月亮像什么?等学生七嘴八舌展开想象说月亮像什么后,播放歌曲《小小的船》,提问:请同学们来赞美月亮吧。紧接着出示课题《小小的船》,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小小的船是什么?最后再结合题目,点击其中的生字“船”展开学习,齐读课题。
这个例子的导入语显然啰嗦繁杂,所使用的多媒体手段干扰信息太多,对学生对理解课文不仅无作用,而且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这是典型的喧宾夺主、故弄玄虚的导入语。
以上的导入语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症结在哪呢?
美国哲学家Grice认为:一般会话的双方都应该遵守一种原则,就是会话合作原则,它包括“量、质、关系、方式”四原则。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会话语言,其导入语的设计也要求与学生学习新内容有相关性、准确性、真实性、科学严谨、表达清晰而信息适合。以上的案例充分说明了教师在这个课堂教学的特殊会话场合中的失败在于反了会话合作原则,缺乏针对性、相关性、严谨性和简洁性。
因此,教学导入语在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遵循合作原则,这样才能引起并集中学生的注意,架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等。
那么,什么是合作原则?与教学导入语有何关系?
二、教学导入语与会话合作原则
导入作为一堂课的起始环节,其语言承担着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复习相关旧知识、指明教学目标、酝酿情绪、渲染气氛等作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概括起来,课堂教学中导入语的基本要求是:一是紧扣教学目标;二是必须满足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三是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四要有悬念,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更好地“抓住”他们的注意。
美国哲学家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是指“在参与交谈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和方向”,包括“质、量、关系、方式”四条准则,前三条准则主要管“说什么”,第四条准则主要管“怎么说”。具体而言,“量”指的是适量原则,要求信息适量,不多也不少;“质”指的是真实原则,要求尽量说真话,不要说虚假的话;“关系”指的是相关原则,即要切题,不要说无关的话题;“方式”指的是方式原则,要求表达的方式要清楚明白。[②]
这些准则与教学导入语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导入语的主要内容包括“紧扣教学目标”、“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遵循的是“质、量、关系”的准则;导入语该怎么讲才能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注意力,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呢?这就要遵循语用中 “方式”准则。
因此,作为一种特殊的会话语言形式的教学导入语,师生之间应该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即合作原则。因此导入语的设计应该与学生学习新内容有相关性、准确真实、科学严谨、表达清晰而信息适合。因而,在实际教学运用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导入语应遵循会话的合作原则,才能把学生引入到课堂新内容中来,才能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导入语应遵循会话合作原则
(一)遵循合作原则,在于快速激趣
一节课仅有四十分钟,如果能在导入语上利用有限的几分钟时间快速引入课堂,就能在短时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导入语要做到内容真实简练、语言精练,与所授知识要有关联性,就必须遵循适量准则、质量准则和关联准则。
例5,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语文课《月光曲》一课时,这样设计的导入语[③]
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
于老师把相关背景信息的介绍作为导入语,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准确而明白地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中来,也是一则成功的导入语。
但是,有些导入语严重违反适量和质量准则,并且毫无关联性,只会给学生留下模糊性。如上面例4的导入语显然违反了“适量原则”和“关联原则”,教师的提问啰嗦繁杂,所使用的多媒体手段干扰信息太多,对学生对理解课文不仅无作用,而且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
例6,江西师大附小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熊海滨老师在讲授语文课《少年闰土》一文中精彩导入语片段: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给你们带了一个跟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
生:想。
师(出示闰土图像,然后深情朗读课文):深蓝的天空中……逃走了。
(学生鼓掌)
师:谢谢,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对他有什么印象?
生:我觉得他非常勇敢。
师:还有吗?好,那位男同学,请你来说说。
生:我觉得他非常的机智。
师: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便是闰土(教师板书课题)。来,我们一起和他打招呼吧!(学生读课题)
师:想不想全面了解这位少年?
生:想。
师:好的,现在请你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边看边思考: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学生浏览课文,教师巡视)
熊老师的导入切入点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基础上,设计这样一个把孩子们介绍认识新朋友、体会新朋友特点的场景,而所介绍的新朋友就是即将要讲的课文《少年闰土》中主人公“闰土”,关联性极大,可谓独具匠心。同时,熊老师还很注意导入的语言简短、明白、易懂,并且生动有力、简洁明快,在极短时间内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导入语中有些教师很好地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把新旧知识连接起来,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起到巩固旧知、导入新知识的作用。
例7,有位老教师在讲授小学数学“认识几分之几”时,运用数学故事导入。这段故事内容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烧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烧饼,孙悟空和猪八戒谗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先得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八个烧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老爷爷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④]
    同学们你们能帮悟空和八戒解答这个问题吗?
这位教师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然后利用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能起固定作用)当成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成功地导入到新知识的教学中。尤其是他所借助的故事人物是学生所喜爱的西游记人物,不仅利用旧知做铺垫,做到了“启” 而能“发”,而且很自然地实现了整数除法向分数的过渡。教师注意关联准则的运用,激趣又兴味。
(二)导入语遵循合作原则,在于启发思维。
方式准则要求条理清晰简练地说出要说的话,尤其要避免晦涩难懂、有歧义的话。晦涩难懂的导入语会让学生茫然不知教师所云之中,有歧义的导入语会让学生迷茫不知教师所讲之中。因此导入语不仅要生动形象、新颖而有趣味性,而且要条理清晰、简洁明白,语言运用的方式多样化,这样的导入语才有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才能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进而启发学生思维。
例8,在讲授小学乘法教学时,某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导入语:
    有个学生叫李明,和你们一样上三年级。他过生日那天,爸爸带他去吃拉面。大师傅一次拉一碗面条。师傅把一根又粗又长的面对折了一下拉长,又对折一下拉长,这样反复10次,李明和爸爸看得津津有味。后来一碗面上来了,爸爸问李明:“你知道这碗面条有多少根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李明在桌子上写写画画,张口就说:“这碗面条一共有1024根”。爸爸笑着点点头。李明真神了,他怎么知道有1024根呢?
    这位老师的导入语主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设疑问,不仅激发了学生好奇心,而且启发了学生进行思考,为即将要讲授的新知识——乘法运算做好了教学的铺垫。无疑这则导入语是成功的。因为它遵循了适量原则——故事情节围绕数学问题展开,同时也遵循了方式原则——语言表达准确没有歧义,是一则富于趣味性的数学故事。
总而言之,教学导入语是一种教学语言,也是一种特殊场合中特殊会话言语形式,因此,唯有遵循会话合作原则的课堂导入语才能更好地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情境中,将体现课堂教学语言艺术魅力,进而感染学生,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参考文献


[①]钱存平.数学课堂怎样提问最有效[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6年9期:48-49页.

[②]罗国莹.语用学研究与运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11-113页.

[③]李红.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探微[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6卷8期:157-158页.

[④]付小兵,张原标.课堂教学导入的方式[J].江西教育(教学版),2007年7期:6-7页.


3#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2:30:1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编号【2】

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现状调查
——以徐州高等师范学校为例
摘要: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职前教育应重视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因此探讨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实然状态,有利于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升其实践性知识。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语文方向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高师生语文知识的现状。
关键词:高师生,语文,实践性知识,现状

一、调查方案设计与调查程序
(一)调查的目的
通过对笔者所在师范学校五年制师范生三、四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掌握该校语文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现状,分析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实然状态,探索影响其实践性知识建构的因素,寻找建构策略。同时希望能够为高师“小学语文教学概论”课程的实施与改革提供一套理论和实践依据,并在自己的“小语教”教学上能有所突破,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建构师范生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策略与途径。
(二)样本的选择
因为当下的五年制师范院校基本上在第四学年开设教学法课,所以在结合自身工作背景的条件下,笔者选择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三年级文科班(对照组,共四个班级)和四年级文科班学生(实验组,共5个班级)作为研究被试,将没有学过“小语教”课程的三年级学生和学习“小语教”课程近一年时间的学生作对比,便于发现实践性知识产生、发展的相关问题。
调查样本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年级
性别

三年级
四年级
数量
146
183
56
273
百分比
44.4%
55.6%
17.0%
83.0%
关于调查样本的情况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调查样本中男女比例不均衡,因为在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中女生的人数远远多于男生人数。
(三)问卷的设计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为了准确描述和深入了解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基本现状,设计了结构性调查问卷——“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现状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科学合理,使所提出的问题都能得到明确回答,我们做了如下方面的考虑:
第一,问题的提问方式。问卷设计采用封闭性问题提问方式。这种提问形式可以使被调查者依据一定的标准或等级选择适当的答案,评价标准比较一致,有利于调查完成后的记分以及分类整理。
第二,问卷的长度。通常情况下,问卷题目越多、内容越细致,测量就越准确,但是如果问卷设计的题目数量较大,容易使被试感觉疲惫,引起注意力下降,必然使问卷结果受影响,特别是后半部分的问卷题目,因此测试题既要注意问卷题目的数量,又要考虑问卷质量。
第三,问题设计顺序。对问题呈现的顺序,应注意被试者的情绪,一般是依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在调整顺序时,考察同一问题的不同题目应交叉开来,运用相反陈述来平衡默认定势的题目也不要集中在一起。
基于以上考虑,问卷采用匿名填写形式,共23道题,测量学生在三个方面的变化,即第一章中界定的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三个构成要素:信念(包括职业意识、自我评价、教育理念)、语文学科实践性知识(语文教学设计知识、语文教学组织知识、语文教学评价与反思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具体内容参考附录)。
(四)问卷的发放
本研究在选取的中文系三、四年级学生共九个班级,发放调查问卷335份,在同一时间内做同样的答卷,采取相同的指导语,答卷时间大约在13分钟,当堂发放、当堂回收。
(五)测试结果的整理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35份,回收率为100%。经过对所有问卷做题情况的检查,剔除有题未答、漏答、连续选择一个答案的试卷,统计有效问卷共329份,占回收问卷的98.2%。通过教育统计软件SPSS13.0的检验,调查问卷的信度0.909(Cronbach’s Alpha=0.909),说明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调查结果能够反映调查对象实际情况。然后继续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一)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的“信念”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师的信念常作为‘内隐的理论’深置于各种具体的教学实践中”[1],对教师的决策与行为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师范生的信念是其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影响着知识结构的更新与发展。
1.职业意识
从某种程度上说,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对于其建构实践性知识、参与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和成效影响很大。在问到“您对毕业后从事教师职业”的态度时,问卷调查显示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的职业意识
注:A.很喜欢,向往  B.无所谓,能当教师最好 C.不讨厌但也不想当教师 D.讨厌,坚决不会当教师
想从事教师职业的师范生占76.3%,其中33.3%的师范生表示“很喜欢、向往”,43.0%的师范生表示“无所谓”。不想当教师的师范生占23.7%,其中1.4%的师范生表示“讨厌,坚决不会当教师”,22.2%的学生“不讨厌,但也不想当教师”。就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来说,大多数人愿意毕业之后做一名教师,这和教师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有关。但也有不少学生不想当教师,这个调查结果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谈话所得到的信息基本吻合。
    同时,对三年级和四年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职业意识分别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3 对照组(语文专业三年级师范生)职业信念
T3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A
51
34.9
34.9
34.9

B
63
43.2
43.2
78.1

C
30
20.5
20.5
98.6

D
2
1.4
1.4
100.0

合计
146
100.0
100.0









表4 实验组(语文专业四年级师范生)职业信念
T3


频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积百分比

有效
A
54
29.5
29.5
29.5

B
78
42.6
42.6
72.1

C
48
26.2
26.2
98.4

D
3
1.6
1.6
100.0

合计
183
100.0
100.0









由表3和表4的对照,可以看出两组被试对教师职业的态度大致相同,并无明显变化。
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作为徐州地区的五年制大专生,政府在招聘中小学教师的时候,对于学历的要求是本科,造成毕业后一半以上的学生并不能够真正走上教育教学的工作岗位,这是造成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不坚定的主要原因。另外,教师工作辛苦,现实收入并不高,巨大的生存压力也使得一批师范生不愿意从事教师这一行业。
2.关于自我的知识
“您认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是否丰富”一题,选项前两项是肯定性评价,后两项是否定性评价。
表5 语文专业三、四年级师范生对“实践性知识”的自我评价

三年级
四年级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A、非常丰富
3
0.2%
12
6.6%
B、比较丰富
20
13.6%
79
43.1%
C、比较缺乏
100
68.4%
73
39.8%
D、非常缺乏
23
15.7%
19
10.3%
由表5我们可以看到经过近一年的“小语教”的学习,师范生对自己“实践性知识”水平的评价,由原来自评“比较丰富”和“非常丰富”占总人数的13.8%,上升到了49.7%。说明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认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有所发展;但同时也要意识到自评“比较缺乏”和“非常缺乏”的师范生,人数比例虽然由原来的84.1%减少到了50.1%,但是该数据还是占据了被试总人数的较大比重。半数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持否定性评价,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小语教”课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才能促使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得到发展和建构。
3.教育理念
问题5、6、7调查了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的教育理念状况,具体情况如表6所示。
表6 语文专业三、四年级师范生教育理念的比较

认为教学中最应该关注:
合计
人数

A.完成学习任务
B.知识的理解
C.能力的培养
D.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年级
三年级
3
(2.1%)
32
(21.9%)
91
(62.3%)
20
(13.7%)
146

四年级
3
(1.6%)
18
(9.8%)
162
(88.5%)
0
183

合计
6
(1.8%)
50
(15.2%)
253
(76.9%)
20
(6.1%)
329


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学科知识的看法
合计
人数

A.能有效促进教学,是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知识
B.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好处的
C.能起到的作用很小
D.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完全是空谈

年级
三年级
57
(39.0%)
80
(54.8%)
9
(6.2%)
0
146

四年级
72
(39.3%)
105
(57.4%)
18
(3.3%)
0
183

合计
129
(39.2%)
185
(56.2%)
27
(8.4%)
0
329


认为对自己教学能力提高帮助最大的是:
合计
人数

A. 教育见习

B. 教材教法课程的学习
C. 教育学课程的学习
D. 自己以前的受教经历
E. 自己当家教的经历

年级
三年级
127
(87.0%)
2
(1.4%)
13
(8.8%)
3
(2.1%)
1
(0.7%)
146

四年级
94
(51.3%)
64
(35.0%)
11
(6.0%)
12
(6.6%)
2
(1.1%)
183

合计
221
(67.2%)
66
(20.1%)
24
(7.3%)
15
(4.6%)
3
(0.9%)
329

值得欣慰的是高达76.9%的学生认为在教学中最应该关注“能力的培养”,只有6.1%的学生认为“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重要的,可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师范生基本上树立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传统的以成绩为导向的教育观已被时代抛弃。从三、四年级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对“教学中小学生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从三年级的62.3%上升到88.5%,上升了26个百分点,认为在教学中最应该关注的是“取得好成绩”的人数从三年级的20人降为0;经过教法课程的学习与渗透,越来越多的师范生树立了现代教育观、知识观。
三、四年级师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学科知识的看法惊人的一致,超过半数的人认为教育类的学科知识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掌握这些知识还是有好处的”,前两项为肯定性评价,后两项为否定性评价,持肯定性评价的学生达到95.4%;可见师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知识价值的认识还是比较正确的。经过数据统计,该项(T6)的标准差为0.6066(见表7),说明一致性较好,
67.2 %的学生认为教育见习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帮助最大,20.1%的学生认为教材教法课程的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能力有帮助,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肯定教育学、教法课程知识的价值,但更认为教育实践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更有用,由此推断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应该注重实践取向,注重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发展。该项(T7)的标准差是0.8823,说明评价存在一定差异。
表7,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教育理念描述性统计量
描述性统计量


均值
标准差
N

T6
1.70
.6066
329

T7
1.52
.8823
329
(二)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语文学科实践性知识”的调查结果与数据统计
1.“教学设计”实践性知识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1],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了解新课标精神,按照三维目标来设计教学目标。对于“您对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了解程度”一题的统计数据如表2-8
39.2%的学生对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详细了解,56.2%的高师学生对三维目标基本了解,只有4.6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表8 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教学目标理论知识统计图
T
(注:题目:“您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1.详细了解  2.基本了解   3.不了解)
表9 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教学目标实践性知识的统计数据

我能很容易确定教学目标
合计
人数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不确定
D比较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5
(3.4%)
19
(13.0%)
56
(38.4%)
59
(40.4%)
7
(4.8%)
146

9
(4.9%)
45
(24.6%)
75
(41.0%)
45
(24.6%)
9
(4.9%)
183

合计

14
(4.3%)
64
(19.5%)
131
(39.8%)
104
(31.6%)
16
(4.9%)
329
对于“我能很容易确定教学目标”一题(见表9),36.5%的师范生表示不符合,39.8%的师范生表示不确定,23.8%的师范生表示符合自己的情况,这个数字说明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缺乏的是实践性知识,缺乏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根据三维目标和教材特点、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的策略性知识,这也是当今师范生毕业后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胜任教师工作、转变教师角色的主要原因。
2.“教学实施”实践性知识
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的教学实施知识的调查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如下:37.1%的师范生了解如何进行教材分析,27.1%的师范生不确定自己了解如何进行教材分析;38.9%的师范生掌握教学导入技巧,31.8%的师范生确定自己没有掌握教学导入的技巧和知识,可见师范生的教学实施知识整体不高,需要加强和丰富。
通过表10的三、四年级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的数据对比,我们发现四年级学生无论是分析教材的实践性知识,还是教学导入的实践性知识,都比三年级学生丰富,持肯定性评价的师范生分别比三年级师范生高了27.2%和35.5%,这证明,四年级的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经过一年小学语文教学概论课程的学习,还是积累了一些实践性知识的。当然持肯定性评价的学生百分比和调查之前的期待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也又一次证明了“小语教”学科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建构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必要性。
表10 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教学实施知识的统计

了解如何分析教材
合计
人数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不确定
D比较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3
(2.1%)
29
(19.9%)
65
(44.5%)
40
(27.4%)
9
(6.2%)
146

12
(6.6%)
78
(42.6%)
24
(13.1%)
63
(34.4%)
6
(3.3%)
183

合计

15
(4.6%)
107
(32.5%)
89
(27.1%)
103
(31.3%)
15
(4.6%)
329


掌握教学导入技巧
合计
人数

A.完全符合
B基本符合
C不确定
D比较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3
(2.1%)
25
(17.1%)
69
(47.3%)
40
(27.4%)
9
(6.2%)
146

12
(6.6%)
88
(48.1%)
29
(15.8%)
45
(24.6%)
9
(4.9%)
183

合计

15
(4.6%)
113
(34.3%)
98
(29.8%)
85
(25.8%)
18
(5.5%)
329
本问卷对师范生的教学理论知识进行了调查(见表11),师范生在问卷中表现对教学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按照肯定性评价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序为:
①皮亚杰发生认识论(44.4%)
②同化顺应说(42.9%)
③语文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21.3%)
数据表明,中文系四年级的学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熟悉程度较三年级学生有明显的提高,说明“小学语文教学概论”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师生实践性理论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从总体上看,三四年级的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未达到专业发展的要求,暴露出“小语教”课程中的学科教法知识对于建构主义、发生认识论等教育理论知识结合得不够紧密的弊端。
表11 语文专业三、四年级师范生对实践性理论知识的认识

对教育理论的同化顺应说很熟悉
合计
人数

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比较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2
(1.4%)
12
(8.2%)
24
(16.4%)
78
(53.4%)
30
(20.5%)
146

56
(30.6%)
71
(38.8%)
19
(10.4%)
18
(9.8%)
21
(11.5%)
183


对语文教学的建构主义理论很了解
合计

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比较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2
(1.4%)
15
(10.3%)
30
(20.5%)
67
(45.9%)
32
(21.9%)
146

8
(4.4%)
45
(24.6%)
19
(10.4%)
71
(38.8%)
40
(21.9%)
183


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很熟悉
合计

A.非常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比较不符合
E.非常不符合

4
(2.7%)
19
(13.0%)
27
(18.5%)
70
(47.9%)
26
(17.8%)
146

30
(16.4%)
93
(50.8%)
21
(11.5%)
29
(15.8%)
10
(5.5%)
183










3.“教学评价”实践性知识
关于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教学评价知识的调查是通过“我能够科学合理地编制测验试题”、 “我能够根据自己的表现及时进行反思”和“具备如何布置批改和评价作业的知识”三道题表现出来的,统计结果见表12。
29.4%的学生认为“我能够科学合理地编制测验试题”的表述基本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29.4%的学生持不确定态度,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符合或完全符合情况,说明超过半数的师范生不具备进行语文教育教学评价的实践性知识。
对于“我能够根据自己的表现及时进行反思”一题,45.9%的师范生持肯定性评价,认为该描述基本符合或完全符合自己的情况,有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行为,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积累教学经验;32.8%的学生持否定性态度,没有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他们的实践性知识很难得到发展。
“具备如何布置批改和评价作业的知识”的师范生占20.9%,不确定自己是否具备布置作业和评价作业知识的学生占24.9%,超过半数的师范生不知道如何布置作业和评价作业。这说明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十分缺少关于教学评价的实践性知识,无法科学评价接受基础教育的小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情况。

表12 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教学评价知识统计
  题目

选项
频率   
百分比(100%)

能够科学合理地
编制测验试题
A.完全符合
11
3.4%
B.基本符合
124
37.8%
C.不确定
97
29.4%
D.基本不符合
71
21.6%
E.完全不符合
26
7.8%
题目
选项
频率
百分比(100%)

能够根据自己的表现
及时进行反思
A.完全符合
19
5.8%
B.基本符合
132
40.1%
C.不确定
70
21.3%
D.基本不符合
84
25.5%
E.完全不符合
24
7.3%
题目
选项
频率
百分比(100%)

具备如何布置批改和
评价作业的知识
A.完全符合
9
2.7%
B.基本符合
60
18.2%
C.不确定
82
24.9%
D.基本不符合
130
39.5%
E.完全不符合
48
14.6%









(三)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关于学生”的实践性知识的调查与统计分析
能否清晰地认识到受教育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分析其潜在知识基础、学习过程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通过自己的教学受教育的学生可能达到什么水平,是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59%的师范生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全面了解受教育学生(见表13),24.6%的师范生表示不具备关于小学生的知识、不能全面了解小学生。

表13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关于学生的知识情况统计
      
(注:题目:“我能全面了解小学生”1.完全符合 2.比较符合 3.不确定  4.比较不符合 5,完全不符合)
超过半数的师范生表示不清楚自己“关于学生”的知识情况,可能是“关于学生的知识”以缄默知识的形态存在,师范生没有察觉;也可能是师范生确实缺乏“关于学生”的知识。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需要为师范生创设实践场景,激发师范生的缄默知识转化为外显知识,建构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



作者:龙翠翠,性别:女,1978年12月出生,籍贯江苏徐州,讲师,研究方向:师范生语文教育,工作单位: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邮政编码:221116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海河西路18号
手机号码:13512571777



[1] 刘维俭,王传金.教师职前教育实践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26.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2:35:13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编号【3】

加强教育实践,在反思中建构师范生实践性知识

摘要:教师专业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实践性知识成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是其职业生涯的重要阶段,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需要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个人反思得到建构,本文试图寻找加强教育实践,促使师范生反思的具体方法,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建构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实践,反思,师范生,实践性知识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半亩方塘”里,知识活水来,实践乃源头。教师专业知识的建构,离不开实践,师范生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职前阶段,师范生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实践性知识。我国的师范教育从来不缺乏教育理论知识,但作为对“准教师”的培养,仅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加入个人的经验体会,这就需要我们的师范院校搭建一个可供观摩、实习或其它形式的平台,让我们的师范生在实践中得以领悟与体会,在此基础上融合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具有自我特征的知识结构与经验。

一、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匮乏
作为小学教师候选人,师范生理应具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实践性知识。姜美玲将教师实践性知识归纳为“教师在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体验、沉思、感悟等方式来发现和洞察自身的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并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所赋予的经验意义,逐渐积累而成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知识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认识[1]”。因此可以确定的是,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是指为师范生所拥有,存在与师范生日常教学生活中,并指导其进行教学实践的知识;这些知识与课堂教学、课堂情境紧密相连,以师范生经验的反思为基础,在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主动建构与生成,并非单独的知识体系。
贝加德、威鲁普、梅叶等研究者在他们的研究成果《师范生吸收指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及其与自我信念的比较》一文中指出:“自我信念、指导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和理论是师范生获取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作为未来教师的关键群体,在校就读的最后两年,是他们从“做学生”向“为人师”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从大学校园到中小学校园的变化,也是他们自身在教学实践中对理论、实践及其关系不断进行“反思”从而获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演进与发展的过程。然而,很多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在进入岗位以后,不知道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去,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教师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也深深影响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这是由于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匮乏导致其登上讲台后“教师”角色的不适应,在校时期则表现为教法课程上的备课练习时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教学目标确定不够恰当;教学方案的设计不够合理;在说课或小讲课模拟实践中对教学知识的讲解或照本宣科,或讲解不到位,不能灵活地将所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先是个体将先前获得的知识进行解构,然后再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重新进行整合,重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师范生学习到的纯理论知识往往不能绝对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并不能提供解决任何活动和问题的方法,这些知识需要在具体情境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发展。加强教育实践,引导师范生进行个体反思,是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有效路径。

二、加强教育实践,构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
教育实践中,师范生以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带着一定的目的和预期,进行实际的观察、操作、行动或实验,通过对实践过程及结果的综合分析,推理判断,抽象概括等,可以建构师范生关于教育实践的个体经验。英国分析教育哲学家卡尔认为:“教育实践并不是能够按照一种完全无思维的或机械的方式完成的机器人式的行为,而是一种有意识地做出有目的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活动只能根据缄默的、最多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阐述的思维图式来理解[1]”,教育认识和教育观念作为“缄默的”思维图式蕴涵在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同时,教育实践活动也是系统的,是按照教育活动内在的逻辑关系展开的。
1.组织教育实践环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践环节安排不合理、时间太短已成为大家普遍公认的问题。有些学校的教育见习安排在五年制师范的三年级,为期五天,这时,师范生还未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的学习,尚未接触到语文学科教学知识,只是学习了一年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此时的师范生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对于实践性知识的建构无疑意义不大。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教育实习时间相对较长,教育实习任务相对明确,实践方式也比较灵活多样,基于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实践性知识,构筑教育实践体系,实践的环节主要由比赛、见习、实习、实验和社会实践五大部分组成,见下图。
教育实践
环节

比赛(说课、小讲课、写教案等)

见习

实习

实验

社会实践



应该将教育实践多样化,系统化,阶梯性,比如在三年级开展写教案比赛,四年级进行说课比赛,五年级举行讲课比赛;教学连续性的实践。一方面,不同环节的实践活动,实践性知识建构的内容及侧重点也不同,例如说课比赛,主要生成的是师范生与说课相关的实践性知识;另一方面,这些实践环节是连续的,可以合理分布在师范生学习生涯的五年时间里,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这样,有利于师范生在教学实践——经验总结——理论提升——实践体验的各个环节得到锻炼,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建构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2.加强教育实践指导
教育实践中,专家实践者引导、监控师范生完成真实任务。部分院校的教育实践,比如教育见习,往往只是到小学听听课,回来讨论讨论就了事,对于见习的目的、见习的内容(应有较多而详细的安排)、见习的要求等则很少问津。教育实践缺乏实践前的详细指导以及实践中的深入探讨、实践后的反思总结,使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只有在专家、指导教师与师范生之间的互动中,师范生主动挖掘专家的实践性知识,指导教师引导师范生探讨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此时两者之间的互动更是一种合作探究的互动),才能真正建构师范生实践性知识。
正如一位师范生在实习日记中叙述的那样:
进入校园短短的三周,就让我发现,作为一名教师不光要育人,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气质,但不知什么样的气质是教师需要的,我找到了自己的指导老师,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指导老师告诉我三个词:沉稳、自信、大度,想到我自己的性格弱点,我以后要从以下几点培养自己的气质。
第一,沉稳,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自己的不满,讲话、走路不要有任何慌张,做事情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
第二,自信,不要常用“我不行”、“我不能”的句子,不要常常反悔或轻易推翻自己已经决定的事情。
第三,大度,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伙伴的人变成对手,不要有权力的傲慢和知识的偏见,对别人的小过失不要斤斤计较,不要耍小聪明。
3.进行反思性写作
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过程,实际上是以“认识”为起点,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次的循环,都使师范生的实践性知识达到更高一级的程度,从而使师范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为“智能型教师”。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育反思,回顾自己的行为,诊断自己出现的问题,对自己进行自我监控等,修正或强化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积累实践性知识。通过理想与实践之间的对话,使师范生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视自己,修订自己的教学行为,促进专业发展。要使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得到持续的反思,产生更加合理的认识,必须将反思、记录、总结三者结合起来,进行反思性写作,反思性写作一般以下述两种形式进行:
(1)实习札记
包括实习日记、实习周记等,是对教育实践的记录,可以是各种观察资料的汇总,也可以是师范生对自身经历的感慨,可以是对发生的教学现象的解读与解释,也可以是对自身实践的反思与行为建议。实习札记为师范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回顾和评价的经验文本,师范生撰写实习札记不仅是对自己实践生活的描述,也是一个推敲琢磨的过程。正如一位学生所描述的:
本周,有位老师请假了,我替他上了一节课,由于事先我觉得问题很简单,也就没有深入思考,出乎意料的是,上课时无论我怎么讲,同学们就是无法理解,后来只好向他们原来的任课老师请教。
后来我就不再像以前一样,改变了自己的做法,不仅自己读明白、弄清楚,而且更加侧重于如何将知识来龙去脉的向学生表达清楚,侧重于“怎么教”的思考。这样锻炼了一段时间之后,课堂效率果然提高了不少,学生们不再表现出一副困惑迷茫的样子。
从这段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实习生在真实的教学生活中构成教师实践性知识,已有的教育教学知识和体验在新环境下做着调试,增进对实践的理解,建构适应具体场景的实践性知识,形成实践规则。
师范生可以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也可以写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失败之处。如,上完一节课后,哪个教学环节可以处理得更好,以后遇到什么样的教学情境可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或者写实践过程中对于一些教育教学关键事件的反思与感想。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将自己观察到的问题记录在案,然后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书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提出相应的对策。师范生通过札记叙述和澄清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寻找应对这些问题的办法及根据,意味着他们建构实践性知识已经开始了。
(2)案例分析
这里的案例可以是教学中出现的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实例,也可以是班级管理中的经典案例。一般情况下,师范生可以首先进行“案例描写”,即以记叙文的方式记录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过程,记录情况可以因师范生个人水平而异,不一定追求文字的优美,只要将事件描写清楚、将问题界定清楚就行;然后围绕案例中描述的问题展开分析,可以通过调查、咨询或查阅文献等方法,找出问题的症因,陈述问题解决的设想和最终结果;最后反思解决问题的得失,总结实践的启发或建议,形成案例分析文章或报告。要将教学反思落到实处,必须做到“及时”——及时记录感悟、遗憾等,“快速”——尽量养成上完一节课就自觉进行反思的习惯,“精确”——准确描述事实,把问题界定清楚。

随着教师教育的范式向实践转变,高师实践教学的改革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学界关注的焦点。2005年10月,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上指出:“教师教育改革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改变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知识的倾向,突出实践性、针对性[1]”。通过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的不断探讨,将帮助高师语文专业师范生进行实践性知识的个人建构,使师范生走上一条更为理性自为的专业发展之路。



作者:龙翠翠,性别:女,1978年12月出生,籍贯江苏徐州,讲师,研究方向:师范生语文教育,工作单位: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邮政编码:221116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海河西路18号
邮箱:2581429954@qq.com手机号码:13512571777



[1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54

[1] 郭元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逻辑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1):30.

[1] 李军靠,魏宏聚.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开发[J .辽宁教育研究,2008(05):25.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2:49:49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编号【4】

二主八辅: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课程群建构[①]

                                                                                                             张 芹
(昆明学院 人文学院  云南·昆明 650214)


摘  要:《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技能》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设置的二门主干必修课程。这二门课程主体研究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的原理与方法。探循语文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方法。以这二门课程为一个轴心向外辐射,建构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课程群。课程群是在一定的学科基础和相关理论支撑下建构的。课程群的结构呈现出由内圈和外圈组合而成的“二主八辅”态势。课程群的建构产生了一定的实效。
关键词:二主八辅;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课程群建构;实效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文学让中华民族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汉语言文学是人类文明、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汉语言文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从事文化、宣传等方面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人类文明的传承一是靠语言文字,二是靠语文教师。语文教师的工作光荣而神圣。在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单列语文教育方向显得格外有意义。语文教育专业方向的设置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课程建设。长时间以来,“语文课程教学概论”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语文教师的主干课程。但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国家关于“教师资格证”规范化标准的提高,只是开设这样的课程,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课程群(以下简称“语教课程群”)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教课程群建构的学科基础及相关理论
    语教课程群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基础上建构。同时,语教课程群的建构要借助相关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以此形成语教课程群的理论系统。
(一)语教课程群建构的学科基础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课程是语教课程群建构的基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汉语言类和文学类。
1.语教课程群建构的汉语言类课程基础
语教课程群建构要求学生具有汉语言类的学科课程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提出目标要求。[②]《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提出目标要求[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汉语言类课程一般会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语言学概论》、《修辞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助于语文师范生建构自身的汉语言知识结构。如《现代汉语》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分别讲解运用语音学原理、语音知识、汉字的性质和作用、形体和结构、语素、词和词法,词义、词汇的构成、组词造句的规则、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知识。这些内容和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积累·整合”、“应用·拓展”等紧密相连。
2.语教课程群建构的文学类课程基础
语教课程群建构要在语文师范生有一定文学素养基础上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指出:“要让学生阅读童话、寓言、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如果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就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文学作品。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课程主要有《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美学》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为语文师范生打下良好的文学功底。中小学语文课程内容主要是由一篇篇具体的课文构成,这些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语文老师如果具有良好的文学功底,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3.语教课程群建构的《逻辑学》《写作》等学科课程基础
语教课程群建构要在语文师范生有一定写作能力基础上进行。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写作能力中涉及到学习者对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文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有《逻辑学》、《写作》,这些课程都是语教课程群建构的基础。
语文师范生具有了这些学科课程基础后,再指导其学习语教课程群。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其语文教师专业素养。语教课程群建构还需要有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支撑。
(二)语教课程群建构的相关理论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教课程群建构中需要有课程论和教学论作支撑。
1.语教课程群建构的课程论基础
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关于“课程”条目写到:“所谓‘课程’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④]此概念涉及到了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选定与编制,教育评价技术等方面。即涵盖了显性课程的作用,也涵盖了隐形课程的作用。从显性课程看,语教课程群门类的设置是有组织有计划实施的,意在培养语文师范生的从教能力。从隐形课程看,语教课程群门类的设置也是在为培养优秀的文化工作者奠定基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J.S.)的结构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内容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Bahkob,J.B.)的发展主义课程论,把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的发展作为其课程论的出发点和归宿。[⑤]语教课程群按照合理的结构进行布局。语教课程群以培养语文师范生的整体个性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旨在使语文师范生走出校门就是相对较为合格的语文教师。
2. 语教课程群建构的教学论基础
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夸美纽斯(Comenius,Johann Amos)在《大教学论》各科具体教学法的阐述中。强调先教事物的一般原则,后教事物的细节。一切事物都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教,教学时注重事物之间的区别等。[⑥]在语教课程群的建构中,语文教学法和相关语文课堂教学的诸多细节会被涵盖在其中。语教课程群按照符合语文学科发展规律进行层级梯度建构。
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理论和实践,为语教课程群的建构提供了有力支撑。语教课程群呈现出内圈和外圈组合而成的“二主八辅”态势。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教课程群呈现的态势
    语教课程群的的态势体现为“二主八辅”结构布局和课程内容的取向和定位。
(一)“二主八辅”课程名称及结构特点
1.“二主八辅”课程群门类名称简介
“二主八辅”的课程名称分别是:二门主干必修课程《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技能》。八门语文教育专业方向限选课程《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基础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撰写》、《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中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初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高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
2. “二主八辅”课程群结构特点
为了更好地说明“二主八辅”课程群的结构特点,采用图示。如下图:

专业限选




第二层级
基础教育研究方法
与论文撰写

第三层级
中外语文教育
比较研究



第三层级
语文教材分析与
教学设计




第三层级
中小学语文
学法指导

主干必修




第一层级
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



第四层级
小学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




第二层级
课堂教学技能




第四层级
中小学作文
教学研究



第四层级
初中语文教例
示范及教学训练



第四层级
高中语文教例
示范及教学训练







图示中,主体部分是内圈和外圈。内圈中蕴含着两门主干必修课程。其是内圈和外圈的轴心,以这个轴心为基准点,向外辐射,形成外圈的八门课程。内圈中的这两门必修课程不是同时开设,分为第一层级,第二层级。外圈是在内圈的辐射下延伸出来的。外圈中在第三层级的有四门课程,在第四层级的有四门课程。第一层级的课程是基础性的理论和实践融汇的课程。第一层级的课程为后面层级课程打基础,作铺垫。第二层级的课程为第三层级、第四层级的课程作铺垫。第三层级和第四层级的课程互为补充,也是第一层级、第二层级的延伸。至此圆环状的课程群的态势逐步形成。语教课程群的“二主八辅”的态势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语教课程群形成后,要对具体课程内容取向进行定位,明晰具体课程开设的时段。
(二)“二主八辅”语教课程群的内容取向定位和课程开设时段
     1.“二主八辅”语教课程群的内容取向和定位
     “二主”的课程内容取向和定位。《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既是实现语文专业基础知识与教育教学能力整合转换的理论课程,又是语文教育方向课程群的基础课程。它研究整个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力图使师范生确立和通晓整个基础语文教育的理念,奠定语文师范生理论素养的基础,培养语文师范生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一门必修课程。课程定位于训练语文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包含课堂教学一般技能和语文课堂教学专业技能。一般技能主要指口语表达技能、书写技能、图画技能、音乐技能等。语文课堂教学专业技能包含语文课堂观察、语文教学设计、语文讲台运作、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研究等。课程在具体讲授时,一般技能和语文专业技能会有融合。
“八辅”的课程内容取向和定位。《基础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撰写》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一门选修课程,课程从文献教育法、教育叙事法、教育实验法、教育行动法、教育个案研究法等几大方面,有针对性地强化和提高学生撰写中小学语文教育论文的实践能力。使师范生清楚地了解教育论文撰写的方法和过程,掌握运用基础教育研究方法撰写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帮助师范生实现各种基础知识与教学实践能力向理论研究的转化,
《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一门选修课程。课程要分别对基础教育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第四学段、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作梳理分析。通过对现行语文教材的梳理分析,了解语文教材研究的基本理论。了解教学设计的模式,对具体的教材内容作设计训练。此门课程的教学,让语文教育方向学生更系统全面地熟悉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并能运用一些设计模式进行语文文案的设计。
《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一门选修课程。此门课程从广阔的国际视野中思考当下的语文教育。诸如中外语文教育历史比较、中外语文课程定位比较、中外语文教材体例比较、中外阅读教学比较、中外作文教学比较、中外语文教育评价比较、中外语文教师实践智慧比较等内容。通过比较研究,让学生能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角度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功能作用,能够更好地把握语文课堂教学。
《中小学语文学法指导》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一门选修课程。此门课程意在研究学生在中小学语文课程学习中理论,诸如研究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形成、语文学习能力的结构等。探循语文学习的一些策略诸如注意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与复习策略等。研究学生语文学习方法诸如制订学习计划、主动预习、专心听课、独立作业、及时复习、拓展课外延伸阅读,勤做读书笔记等。让学生更好感受语文学习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分列《小学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初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高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这门课程被分成三个阶段,体现语文课程的整合连贯性。此门课程是专业选修课程,呈现分析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示例并对师范生进行教学训练。重在师范生实际教学能力的训练。比较深入地分析识字与写字(汉语拼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示例,对师范生进行全面的语文教学内容的教学训练。提高师范生对语文教学示例的分析能力和实际的语文教学能力,培养师范生的执教能力。   
《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一门选修课程。比较深入地研究中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熟悉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的学段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提高学生中小学作文教学理论素养和实际教学能力,培养学生进行中小学作文教学指导能力。
“二主八辅”的课程群内容侧重点不同,取向定位有明显差异。在实际教学中,也会有一些交叉和彼此的渗透,这需要任课教师灵活应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 “二主八辅”课程群的开设时段
语文课程群的建构在笔者所在院校已经有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整个课程群的开设时间安排如下:
第四学期,开设第一层级主干必修课程《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教学原理与方法》,此门课程是课程群的打底课程,基础课程。此门课程属于课程群的第一梯度。
第五学期,开设第二层级主干必修课程《课堂教学技能》和专业限选课程《基础教育研究方法及论文撰写》、《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课程从语文教学的一般技能和专业技能、从提升学生语文科研能力角度出发开设,此三门课程属于课程群的第二梯度。
第六学期,开设第三层级专业限选课程《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中小学语文学法指导》,《中小学作文教学指导》课程从语文教材的梳理与分析、语文教学设计的模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研究、作文教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开设。此三门课程属于课程群的第三梯度。
第七学期,开设第四层级专业限选课程《小学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初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高中语文教例示范及教学训练》。课程从不同学段语文教例示范和教学训练的角度出发开设。此三门课程属于课程群的第四梯度。
语教课程群通过四个层级,形成课程的四个梯度。每一个梯度侧重点不同,但有渗透,有铺垫,有延展,以此形成语文师范生的从教能力螺旋上升的态势,把语文师范生培养成既能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又能从事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合格的教师。[⑦]“二主八辅”的课程群建构在实践中已经有了一些效果。

三、语教课程群建构的实际效果
语教课程群的建构已经初见成效。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说明。笔者所在学校从2012年起建构语文教育方向课程群。语教课程群的建构迄今经过了四个学期,已经完成了一轮的学习。2014届毕业的学生就是在践行课程群建构的理论。在这一届毕业生的身上,能感受到课程群建构带来的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语教课程群的建构促进了语文师范生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
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育方向毕业的同学,职业走向大部分都是中小学语文教师。这些同学在学习了语教课程群后,逐渐能明晰语文教师所需要的思想文化素养、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能够逐渐明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含义。如有同学曾经说:大一、大二的时候学习《文学概论》、《美学》、《语言学概论》等学科,不是很喜欢,也不清楚学了以后有什么用。学习《古代汉语》课程时,更是觉得这样的课程就是为了考试,但是,学习了语教课程群后,逐渐明白,这些学科的学习是为了能更好地解读品析鉴赏中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学习了语教课程群后,才发现自己欠缺的东西很多,要努力弥补。语教课程群的学习,逐渐让语文师范生明了:一个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有自身合理的符合语文学科规律的知识结构,诸如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教育信念、文学审美等素质。由此,语教课程群的建构能够有利于语文师范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二)语教课程群的建构让学生从课程论教学论的层面更好地把握语文教学规律
    西方结构主义课程论、发展主义课程论等理论是语文课程论的基石。《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显现出课程的人文性特点、语文的实践性显现出课程的工具性特点。语教课程群的建构,能让语文师范生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上把握语文教学。如语文课程目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三个维度设计。语教课程群的建构中,能很好地让语文师范生从不同的视野、不同的思考层面来把握中小学语文课文教学的内容目标,能进一步细化把握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课时目标。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倡导的相关教学原则、注重教学的顺序、教学的细节等理论在语教课程群体现较为充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分列学段目标和要求中,如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第四学段都有学段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把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分列在语文学习的五个方面。这些安排暗合了《大教学论》中一些理论观点,也符合汉语言文学学习的规律,同时契合了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规律。

    “二主八辅”语教课程群的建构力图在理论上探索自身的理论系统,在实践中探索语文师范生培养的方法。汉语言文学语教课程群的建构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专业建设中课程模块建构的成果。同时,语教课程群的建构还是在探索一条有效的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
[3].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77.
[4].课程论.百度百科[EB/OL].baike.baidu.com/ 2014-06-07.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百度文库[[EB//OL]]. wenku.baidu.com/link?... 2010-07-05.  
[6].詹七一.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任务书[Z].昆明:昆明学院人文学院内部资料2010.1:6.



Two main eight auxiliary: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the language education direction to construct

ZHANG Qin
(College of Humanities,Kunming University,Yunnan Kunming 650214,China)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education Chinese course teaching principle and method, The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skills direc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fessional Chinese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et up the second backbone of compulsory course. The second course subject research foundation educa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language teaching. Follow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skills training methods. In this second course as the axis of a outward radiation, To construct A group of the direc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fessional Chinese education course. Curriculum group is based on a certain subject and construction supported by related theories. The structure of the curriculum group presented by a combination of inner ring and outer ring "two main eight auxiliary" posture.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group produced certain effect.

Key words: Two main eight auxiliary;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 The language education direction; Curriculum group; To construct; The actual effect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浦新路2号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张芹
邮    编:650214
电    话(手机):13388715705 、0871——65098393(办)  
邮    箱:yncet3735@126.com






①.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立项课题“小学语文教材列举生字中的文化特征研究”的子课题(立项号:2012C212)
[作者简介] 张  芹(1966—),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副教授,研究生,文学学士。从事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

②.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177.

②.课程论.百度百科[EB/OL].baike.baidu.com/ 2014-06-07.
③.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百度文库[[EB//OL]]. wenku.baidu.com/link?... 2010-07-05.  


①.詹七一.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任务书[Z].昆明:昆明学院人文学院内部资料2010.1:6.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2:51:05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编号【5】

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探讨
梁春莲
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副教授
通讯地址 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46号 530022
【摘  要】民俗是某民族在日常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丧、节庆典仪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喜好、风气、崇尚与禁忌。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到并重视民俗文化教育是必要的。民俗文化具有辅助教学功能、德育教育功能、知识积累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等。本文对三套(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分布情况以及编排方式进行分析,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进行探讨性的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法包括:增强语文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课堂教学中深挖教材并灵活把握教学内容;作文教学中,书写民俗;课外教学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另外,结合当地特点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民俗文化;教育;教学



民俗文化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人类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民俗文化具有广泛的,深刻的影响,能够开启通向民族历史的“民俗”之窗,去感受我们祖先的思想情趣和昔日生活。能在小学课堂上把民族文化中积极的内容传播、传承下来,是件快乐的事情,也是可行的事情。民俗教育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语文是母语教育,母语教育就是寻根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挖掘、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民俗篇目,发挥民俗文化教育的作用,加强民俗教育是语文教学应有的追求。
本文在汲取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以民俗文化教育的理论问题为立足点,根据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分布状况及存在方式,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方法进行探究。
一、有关民俗文化教育的理论问题
(一)民俗
1.民俗的概念  
民俗简单的说就是民间风俗。“风”是指在不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风尚,“俗”是指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习俗。风俗是在人类社会出现后,自然与社会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历史上沿袭的,积久而成的风尚和习俗”[1]。风俗就是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风俗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最具体、最生动的文化风貌和精神心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是人类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岁时节庆、文化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行为规范。”[2]民俗是一个民族承传并广泛流行于一定地域,在一定条件下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具体说来,就是指某民族在日常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丧、节庆、典仪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喜好、风气、崇尚与禁忌,是具有相当特点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所形成相约定的风俗习惯。这种风俗习惯,有地方的,也有全民族的。比如以岁时习俗而言,春节、清明、八月十五中秋节,不仅汉族人民十分重视,而且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也都过这些节日。
关于民俗的分类问题,由于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和侧重点,因此民俗有很多种划分方法。“民俗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事象,各类民俗事象所体现出的物质的、社会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容,是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本文是关于民俗文化教育的研究,在此采取钟敬文先生的说法:“民俗大略可以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4】
物质民俗:指人们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这种活动中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产品形式,它主要包括生产民俗(农、林、牧、副、渔)、商贸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医药保健民俗等。
社会民俗 :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它是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例,它主要包括社会组织民俗(如血缘组织、地缘组织、业缘组织等) 例如:家族、亲族 村落;社会制度民俗(如习惯法、人生礼仪) 例如:人生诸仪式(诞生、成年、婚姻、丧葬);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娱乐民俗等。
精神民俗:是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为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精神民俗主要有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民间艺术等。
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民俗语言、民间文学两大部分。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特定的语言,它们是广义的民俗语言。狭义的民俗语言是指在一个民俗或地区中流行的那些具有特定含义,并且反复出现的套语,如民间俗语,谚语,谜语。歇后语、街头流行语、黑话、酒令等。民间文学是指由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主要有神话、民间传说、故事、歌谣、说唱等形式。
(二)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民俗文化的范围,大体上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俗、风尚事物。”[5]由民俗分类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包括:物质文化,是由人类的衣、食、住、行和工艺制作等物化形式,以及主体在物化过程中的文化传承活动所构成的;社会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民俗、社会制度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民间娱乐民俗,当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通过某种约定俗成的方式固定下来,成为维护民间人际关系和生存方式的纽带时,它们也就进人了民俗文化的范畴;包括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的精神文化、由口语约定俗成的语言文化。民族文化的基础部分是民俗文化,所以,民俗文化的涵盖面小于民族文化。钟敬文曾经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条干流。第一条是上层文化,从阶级上说,它主要是封建地主阶级所创造和享用的文化。第二条是中层文化的干流,它主要是市民文化。第三条干流是下层文化,即由广大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中、下层文化就是民俗文化,它虽然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却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部分”。[6]
从民俗文化本身来说,它内容多而广,其中有一些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部分。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人们生活中,发挥了广泛、重大的作用,在新时代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在发挥积极作用,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新形势下,不管是从民俗文化本身来说,还是从国家建设来讲,都要重视民俗文化并且应不断的汲取它的精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必要的。
二、民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不可忽视的,语文教育是一种语言文化教育。语文课是学生掌握民族文化的重要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7】。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内容广泛,趣味多,它直接或间接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民俗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一些篇目蕴含的民俗文化让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上课时如果教师能及时的讲解,据以分析,剖明实质,补充它的来龙去脉,以加深学生对相应民俗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许更能加深学生的解读。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对王熙凤服饰和打扮的描写,浓墨重彩,文字比较拗口,学生不仅读不通顺,而且很难理解。文本涉及信仰习俗、服饰习俗、交往礼俗等诸多民俗事项,我们语文教师如果从民俗的角度去探讨这篇作品,学生就会更容易的理解在那时候,服饰象征着一个人的地位,王熙凤这样的穿着显示出她的高贵;她的身后还跟随着几个丫鬟,这也是我国民俗的一个现象,地位较高的人出入都有丫鬟陪同。语文出版社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也是一篇民俗风情很浓的课文,在上课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剪纸的风俗,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姥姥剪纸受欢迎的原因,以上事例分析可知,民俗的讲解对解读文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像这种情况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又是随处可见的,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民俗文化有利于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民俗内容的篇目有很多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素材,如苏教版的《安塞腰鼓》、语文出版社S版的《雪顿节看赛牛》、人教版《草原》等等,这些课文展示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俗,这些民俗文化各式各样,让人赞叹,可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的内容,“它是群众的遗风遗俗,一个社会风范和道德的产物,总和一定的社会思想氛围相联系,积淀了人们的思想、志趣、道德规范等诸多思想元素。”[8]小学语文教材关于民俗的文章涉及到民间故事、传说、风俗习惯、民间技艺、口语等民俗风物,这些在德育方面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通过这些内容的具体讲解,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思想道德上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例如,龙和凤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是华夏祖先崇拜和信仰的吉祥物了。所以龙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子孙也就成了龙的传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涉及到与龙和凤有关的词句,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在遇到这些词句时,如果能介绍这一史前时期的图腾传说,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很好地把握这些词句的含义,使学生在了解我们伟大民族的兴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民俗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
学生可以从民俗知识中获取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民俗是人民生活的反映,它必然蕴藏着大量的文化科学知识,小学语文教学如果可以与民俗教学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学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语言、礼节、历法、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9]的目标。
古代礼俗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如古代人的称谓有谦称、敬称和贱称之分,它是根据人们的身份、关系、辈分不同而区分和使用的。谦称如寡人、孤、臣、仆、不才等;敬称如陛下、大王、皇上、夫子、公、大人等;贱称如竖子、贼子、犬子等。不同称谓可以正确认识人物的尊卑贵贱和人物之间的远近亲疏的关系。一些课文中也写到礼仪习俗,如人教版的《孔子拜师》,“拜”是古时候常用的礼仪,课文中也出现了“行礼”这一词语,在授课时讲解这些礼仪民俗知识,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中孔子的品行,也能让学生获得礼节知识。
我国古代的历法知识也大都以民俗的形式保存着。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几千年来沿用的传统历法,它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相互配合用来纪年,六十年一循环,现在我国农历仍然沿用干支纪年。一般来说,人们以夜半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依此类推,每个地支代表两个小时。人们常把十二地支分别与十二种动物相配:子鼠、丑牛、寅虎、犯兔、辰龙、己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就是人们常谈到的年庚“属相”,即十二生肖。在研究的三套教材中都有关于十二地支的历法知识,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给学生讲解这些民俗知识,那学生将可以积累到这些民俗知识。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分布情况及其存在特征
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在《加强义务教育教材建设的几点意见》中强调“要把五千年文化教育的传统融化到教材中去,要让我们的学生有文化修养。”强调“像春节的鞭炮、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亮等这些传统的东西,应很好地落实到教材中去。”【10】那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比例如何呢?将通过三套小学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和语文出版社S版进行分析。
(一) 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分布情况
1.比例分析
下面,我以小学语文众多版本教材中的人教版,苏教版,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为对象,进行有关民俗内容的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列表如下:
版块
板本
课文
识字
习作
综合练习
口语交际
人教版
39
3
3
29
3
苏教版
32
2
5
22
2
语文出版社S版
52
3
3
24
3

(说明:语文出版社S版从一年级统计到五年级,共十册,其中有303篇课文,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占17.2%、识字十篇,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占30%、习作37篇,要求书写民俗文化的篇数占8.1%、综合练习共79,涉及民俗文化占27.8%、口语交际66次,要求交流民俗文化的占4.5%;人教版十二册书,其中有353篇课文,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占10.7%、识字16篇,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占18%、习作53篇,要求书写民俗文化的篇数占5.7%、综合练习共96次,涉及民俗文化占30.2%、口语交际85次,要求交流民俗文化的占3.5%;苏教版十二册书,其中有295篇课文,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占10.8%、识字16篇,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占12.5%、习作58篇,要求书写民俗文化的篇数占8.6%、综合练习共90,涉及民俗文化占24.4%、口语交际90次,要求交流民俗文化的占3.3%。)
由以上表格所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教育是迫切的,也是有依据的。在这些文章中,有些课文全篇都在讲民俗文化,如《北京的春节》,而大部分是文中涉及民俗知识。
2.分类情况(课文分类)
第一类:涉及物质民俗类的
(1)人教版:《葡萄沟》、《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赵州桥》、《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四时田园杂兴》、《“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2)语文版:《古诗( 敕勒歌)》、《家》、《锡林郭勒大草原》、《赵州桥》、《芦叶船》、《走进丽江》、《五彩池》、《萧山杨梅》、《西风胡杨》、《萨尔王的故事》
(3)苏教版:《莫高窟》、《秦兵马俑》、《北大荒的秋天》、《西湖》、《拉萨的天空》、《泉城》、《九寨沟》、《我们爱你啊,中国》
第二类:涉及社会民俗类的
(1)人教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难忘的泼水节》、《孔子拜师》、《送元二使安西》、《草原》、《丝绸之路》、《中华少年》、《临死前的严监生》、《北京的春节》、《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伯牙绝弦》、《已亥杂诗》、《中华第一龙》、《名被荟萃》
(2)语文版:《程门立雪》、《走马灯的奥秘》、《“年”的来历》、《阿凡提的故事》、《清明节的由来》、《雪顿节上看赛牛》、《观潮》、《重阳节的传说》、《孔子学琴》、《端午节的由来》、《孔子》、《火把节》、《寒食》
(3)苏教版:《三顾茅庐》、《生命的林子》、《钱学森》、《欢乐的泼水节》
第三类:涉及语言民俗类的
(1)人教版:《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古诗两首》、《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盘古开天地》、《寓言两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文成公主进藏》、《寓言两则(南辕北辙、亡羊补牢)》、《猴子出世》
(2)语文版:《炎帝的传说》、《尧帝凿井》、《南辕北辙》、《开天辟地》、《猴子种树》、《寓言两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寓言两则(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炎帝创市》、《哪咤闹海》、《寓言两则(刻舟求剑、揠苗助长)》、《寓言两则(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神鸟》、《冬不拉》、《三借芭蕉扇》、《唐玄奘西行取经》、《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
(3)苏教版:《成语故事》、《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大禹治水》、《沉香救母》、《猴子种果树》、《哪吒闹海》、《寓言两则》、《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春联》、《三打白骨精》
第四类:涉及精神民俗类的
(1)人教版:《西门豹》、《我们的民族小学》、《白鹅》、《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顶碗少年》、《藏戏》
(2)语文版:《做灯笼》、《晏子劝齐王》、《心中那盏灯》、《西门豹》、《黄帝》、《梅兰芳》、《刘三姐》、《黄道婆》、《少年闰土》、《香玉剧社号》
(3)苏教版:《天火之谜》、《二泉映月》、《姥姥的剪纸》、《安塞腰鼓》
以上就是小学阶段现行三套语文教材中与民俗有关的文章的统计。由此说明,小学语文课本中是有涉及民俗内容的课文,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存在。再加上近年来人们探讨民俗民情,寻找精神故园热情的升温,民俗文化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不可忽视民俗文化的传播。
(二)民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编排方式
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民俗文化内容比较少,但在教材中有其特有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课文中出现
语文教材是古今语文文化的精华,编写者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如何向学生传授语文文化上,难以顾及民俗文化的问题,民俗文化只零散地藏在语文教材的中。一首诗、一篇小品文、一部长篇小说,处处都可反映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意趣的方方面面。如《安塞腰鼓》、《北京的春节》、《雪顿节上看赛牛》等这些课文都以地方民俗为题材进行描绘。这些文章不只停留在对地方民俗情、风俗画的简单描绘上,而是透过这些民情风俗,进而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需求。
(2)以注释的形式存在
这类多集中在社会民俗和语言民俗,由于地域差异和历时性的因素,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教材编辑者在编教材时以注释的形式加以说明。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九月九日的注释:即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登高、佩带茱萸、引菊花酒的习俗;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临死前的严监生》中对“监生”的注释是:古代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号、“哥子”的注释是:古时对男子的尊称等。
(3) 在综合性学习或口语交际专题中出现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的“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再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中的“聊聊春节”,要求学生把知道的关于春节的风俗分享;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下册能说会道中的“美丽的民间传说”要求学生收集身边的民间传说,说给全班同学听。
(4)在习作中出现
三套语文教材都出现了关于书写民俗文化的习作,如,语文出版社S版三年级下册最后一次习作是书写民间传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5说一说端午节,并写下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要求学生收集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想一想,要告诉别人哪些,理一理并完成一篇习作。
教学过程中的民俗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它的渗透性。语文课本中的民俗内容一般都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或寄寓了人们美好的社会理想和朴实的审美观念,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正确评价,或再现了民风民俗,其教育意义和审美功能渗透于课文之中。这种渗透还包括教师的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方法探究
1.增强教师的民俗文化意识   
因为民俗文化在教材中的存在具有渗透性,所以要想让民俗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首先取决于实施教育者自身素质的高低。
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对民俗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在现代经济社会,在东西方文明不断撞击中,年轻一代出现了价值观严重金钱化、社会责任感缺失、文明滑坡现象,一些传统的美德在他们身上难觅踪迹。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文化作支撑,那他就是一个没有精神的躯壳。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优秀的传统,那她就会异化,就会失去自己的民族魂!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拥有丰富的民俗资源。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民俗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挥民俗教育的特殊功能。如前所述民俗在语文教学辅助,增长学生知识方面,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民俗中还蕴含着协调人际关系的准则;维系家庭稳定的伦理道理观、舍生取义维护集体的价值观;保护环境、追求人求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团结协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观。对此,语文教师都应该充分地认识和把握。要想提高自身在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素养, 需要语文教师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找寻资料,补充学习。所以也需要极大的毅力和热情。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1)深挖教材,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分清主次
教材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存在的,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资料。但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不能成为被动的教材传授者,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创造性,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际内容,参照课堂教学任务,对教材内容做出合理安排、统筹规划。
由于民俗文化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且它的存在具有零散性,所以备课就要考虑教材、学生、教学手段等多方因素。处理教材时,既要考虑每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要兼顾课本中的民俗文化方面的教学内容。要深挖教材,灵活掌握主要教学内容与次要教学内容的关系,在不影响完成主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适当补充、拓展教材里的民俗文化内容,联系实际,以开拓学生视野,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优秀民俗风情,感受中国源远流长、趣味盎然的民俗,传承中华民俗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抓住时期讲解民俗知识,切身感受民俗文化
要让民俗深入学生的心,教师要有意识的去安排民俗知识讲解的时间。中国的节日大多数都有来历,这就是岁时民俗,遇上民俗节日的日子,教师可腾出一点时间为学生讲解关于这个节日的民俗。这样不仅抓住了良好的时机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还可以根据节日和学生开设民俗活动,如举办民俗主题班会课、民俗欣赏课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生活体验,获得真实感受,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获得更多更深的认识。节日习俗是非常贴近生活的一些事项,我们让学生参与一些节庆活动事项,让学生乐在其中,也感受在其中。如在春节前后,老师教学生学做中国结;端午节来临之际,老师教学生包粽子。在我国传统的色俗中,红色是吉祥的象征。大红的中国结,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喜气,学生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也由衷地感叹我国人民的勤劳和聪明智慧,切身体会到我国百姓执着追求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厚情感。尽管这些制作工艺有点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相互切磋手艺,有的不忘向家人请教,再向其他同学传授技艺。
(3)作文教学中,书写民俗
在小学语文的三套版本教材中都有一两次习作课是关于书写民俗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向学生展示多彩的民俗。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民俗,抒写民俗,激发他们参与到有益的民俗活动中,陶冶他们的性情。
如在上《说说端午节》这一习作时可以先通过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片等手段,激趣导入话题;也可让学生说见闻、讲风俗、谈过节感受等手段,激发情趣,引发想写动机。然后阅读课文素材,自选资料构思起草。本课没有“例文”,可以准备“下水文”,以便师生读议后把握基本写法:如怎样筛选自己熟悉或需要的资料,怎样有重点、有条理地介绍;让学生现身说法、议法、明法。接着让学生仿照,或是模仿,对照、修改、加工。最后,反馈、评价,鼓励那些灵活模仿有创意、内容条理清楚、文从字顺的习作。这样不仅有效的完成了这一次的教学目标,而且帮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端午民俗。
3.课外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
课外教学主要是在延伸性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延伸性阅读是指在教材文本研读基础上的迁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汉语的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获得了一定的理解、把握文本的能力,然后把这些作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手段,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11]如学习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可让学生去阅读《红楼梦》,《红楼梦》是社会百科全书,其中包含着众多的民俗文化内容,那就可以从这个角度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延伸性阅读,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关于民俗文化的知识,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更深刻地体味民俗文化的魅力,感悟优秀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使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崇敬感油然而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精神。
除此之外,学校可适当布置一些关于民俗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到民间,收集、调查民风民俗,把调查到的结果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如做手抄报、出黑板报、民俗展示会等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民俗意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究式学习精神,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教育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应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民俗教育功能的发挥。因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个体社会化的关键,它具有先导性、宽松性、针对性的特点,并且是与家庭生活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会使民俗教育更生动、更具体、更自接、更具说服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都有一种“从众”心理, 尤其是在民俗方面。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需要配合家庭教育的 “小传统”的配合和社会教育的“大传统”的共同带动,才能更有利于实现民俗的教育功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民俗教育的功能必须结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例如尊老爱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尊老”。中国的“尊老”习俗是以儒家的“孝”为核心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秩序上。尊老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只有敬老爱老,才能使家庭关系融洽,并为后辈树立榜样。所谓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言行将对子女产生重大影响。和睦的家庭关系对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将产生积极的良性的促进作用。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这种家庭良性习惯的发展、扩大,势必会促使社会这个机体的健康发展,淳化民风民俗,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反过来,这种良好的社会风气又会对不良的个体产生约束力,规范其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有时需要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借助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力量及氛围。否则,单靠课堂上的讲授,就会使民俗教育成为干巴巴的说教,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民俗教育功能的发挥。
5.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12]它是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创新是校本课程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创新总是与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而多样性又来源于个性。校本突出的不是统一性、一致性,而是基于学校现实而展开的,带有更多的个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建立民俗校本课程意义重大。小学语文课包罗万象,涉及知识多,根据小学生心理的特点,所能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材不能花太多篇幅来宣传民俗文化,所以各个小学应根据地方特点,开发关于民俗校本课程,开设民俗选修课,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还能够促进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团体合作与交流;它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民俗的地域性和民族差异性要求在编写民俗校本课程时,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直接与当地居民生活相联系,贴近社会生活,要“取之于民,用之于学生”。开设有关这些民族的校本课程,即可补充小学语文教材有关少数民族内容的不足, 又可通过民俗教育使学生了解这些少数民族的历史,关注他们的今天与明天。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务实精神、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民俗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从而真正体现教育的价值。真正保存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并提高学生民俗意识,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民俗教育是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从民俗文化教育的理论问题入手,指出民俗文化的三大教育功能,分析小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分布情况及其存在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方法。民俗文化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民俗文化教育的方法,正在摸索实践中,许多内容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改进提高,为处于困惑中的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一个新的途径与方法,逐渐从困境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光明.风俗事象与伦理刍议[J]. 天府新论.1994,2:7
[2]秦水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4 (1):4
[3][4]王彦章.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3
[5]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13
[6]钟敬文. 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6,11:7-9
[7][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6)
[8]引景青梅.《高中语文中的民俗文化教育》[J]卜湘玲,李亦桃. 民俗: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1)
[10]覃宗毅.中学语文中的民俗教育探究[J] .http://www.cnki.net/
[1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6   
[12]引《高中语文中的民俗文化教育》谌业锋.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www.pep.com.cn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3:15:07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编号【6】

              也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山西师大临汾学院中文系    任丽琴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是一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因为每一节语文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教学媒体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都取决于教学目标。所以教学目标可以说是整个教学行为的指南针,又是控制教学行为的方向盘,优秀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和推进教学进程的。
一、从案例看问题
有位老师给《小白兔和小灰兔》这篇课文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会认“翻、饿、挑等8个生字”,会写“拉”等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文章的学习,体会小灰兔和小白兔各自不同的品行,并且学习小白兔的品德。
其实许多一线教师由于缺乏目标意识,或者说达成目标的方法十分机械便造成“千课一面”的模式化现象,大多数这样表述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背诵或复述要求的,在后面加上“背诵××  ”或“复述××  ”)
2、学会本课×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感悟、懂得)××的精神(品质、情感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老师们觉得备课的重点是写教学过程,写教学目标是不需要动脑筋的,因为教参上有现成的,或者照抄名师教案就行。所以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曾说“教学目标是备课的必经之路。在无数次地翻教材、写教案时,它都是第一个被写下的。不过,也许正是在这无数次地重复当中,它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不需要思考的‘条件反射’,成了可以跳过的摆设。” 王荣生教授指出:许多语文教师根本弄不清语文课堂上应该教什么,正在教什么。所以,2010年7月,全国小语会在大连召开了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就是“找准年段目标,力求教有特色”。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对于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存在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有效区分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教起课来只能是跟着感觉走了。正如于漪老师说的,脚踩西瓜皮,滚到哪算哪。对此,小语会会长崔峦明确指出:吃准教学目标,应该逐级明确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总目标,不同学段、年级的阶段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以及课时教学目标。
二、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1、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课程标准就是教师的法和纲,只有烂熟于心,了如指掌,才能有效指导教学的各个环节。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就是目标和内容;先是总目标,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学段目标与内容又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在学段目标的把握上,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程标准对于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要求。年段不同,教学重点也应该不同,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年段的教学侧重点也不相同。
    2、关注学生情况,找到最近发展区
   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一切选择和设计都要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低于或太高于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在制定目标之前,要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学情,努力保证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既符合新课标要求,又能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这样才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3、吃透本册教材,明确单元和课时目标
    人教版语文教材是按专题组织单元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编排目的,教师在制定某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心中除了有学段目标,还必须要有单元目标,每一个单元的导语都很明确地说明该单元的教学重点与编写意图。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还要特别注意课文特征与课后练习。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充分把握文本特点,找出文本在语言表达上的特色作为教学目标与内容,这可借助课后练习,课后练习会或明或暗指示给教师这节语文课应该“教什么”。
4、反映语文特点,抓住语文教学本体性目标
     2011年的《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本体性目标应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学目标的设定不能仅是“教课文”,而应是“教语文”。何为“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吴忠豪教授认为:“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课文上完,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这样的语文课可以认定是‘教课文’。反之,如果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明确课文学习,能够明确地说出这堂课‘学会’了什么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接受了哪些训练,有哪些新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大致可以认定教师是在‘教语文’。”
三、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1、适度。
    教学目标必须符合或体现课标规定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特点,适合本班学生的水平。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基本目标,是广大学生学习的底线,是合格标准,并非优秀标准,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可以达成。所以宁少勿多,宁低勿高,只要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在这儿,“适度”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随意超越课标提出的年段要求。假如在二年级就进行概括主要内容的训练,就是不恰当的。二是同一个能力训练点在不同年级要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不能年年岁岁“花相似”。如粗略地看,四个学段的朗读目标十分相似,但仔细推敲,第一学段只提“学习用”,是初步尝试学习用普通话朗读,强调的是老师的指导、示范、重视学习朗读的过程;第二学段是“用”,强调的是使用普通话进行朗读的过程,里面含有培养相关习惯的意思;第三学段是“能用”,强调能力的达成度,要求基本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水平。
    2. 具体。
    指教学目标要落实到知识点上或具体的内容中,要用清晰明白的语言描述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可操作,可检测;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学习后所达成的结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引导”、“培养”、“组织”之类描述教师教学行为的动词不应该出现在教学目标中。 比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教学目标中说:“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感悟词句表达的感情”不如说“朗读课文,读出语言的生动和词句表达的感情”。一方面前者的主体成了老师,动词“体会”、“感悟”也是模糊、不易操作和检测的;而后者所用词语“朗读”、“读出”是可观察可检测的。
3. 全面。
    教学目标应包含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福建师大的余文森老师说“三维目标”就像是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知识和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三个方面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避免分散割裂,顾此失彼。
   如《荷花》 一课的教学目标,教参上这样表述: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很明显,此目标缺少了“过程与方法”的表述。荷花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荷花的特点的?教师要用怎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模仿、表达?这正是教者在确定目标时需要思考的。所以《荷花》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表述:
  (1)识字学词,读准生字的字音,了解字义,正确书写字词(重点关注“蹈”的笔顺和“蓬”的结构)。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在读、背中感悟荷花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荷花喜爱的感情。
   (3)感悟作者笔下荷花的特点,通过仿写了解“抓住特点、展开想象”的写法。
    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为全面,更有针对性。它不仅关注了文本的理解,还关注了文本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同时也展现了教法与学法,十分清晰。
     上海师大的吴忠豪教授认为:“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是教学的核心问题。目标不清的原因在于不少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都是凭借个人经验。”所以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理念上,建立在对学生学习需要的科学分析上,建立在对教材的准确把握上,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7:42:5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编号【7】

减负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初探
          内蒙古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胡敏 梁玉倩  许环宇
摘要:目前,语文课外作业其作业内容多局限于课本知识,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校外生活;作业形式过分注重规范统一,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无疑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实际上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人生价值观,这样的作业布置形式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也失去了应有的语文教育教学意义。因此,课外作业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突显课堂知识的学习和刻下知识的巩固的有效工具。文章详细列举了课外作业在学习中的种种作用,从多方面分析了课外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知识,丰富课余生活。
关键词:减负;小学;语文教学;课外作业

现代化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要求活在当下的我们普遍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表达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且为中国公民应达的人文时代目标。面对社会发展对于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需求,语文教育教学在此时无疑是能够而且应该是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之一。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以及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足以能够发挥其高人文素养等其他素养构建、完备的重要作用。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整改的标准出台,中小学相关课程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全面的、全方位的改革,小学教育作为人生知识学习的奠基石不禁引起受教育群体以及施教育群体的双重重视。而作为主要学科之一的语文课程的创新与改革更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
基本而言,语文教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成改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且遵循语文教育的教学规律,努力建设出与时代发展相符的小学语文课程。
一、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现状
(一)新课标的具体要求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接连出台的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语文学习环境构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中国语言的发展趋向足以昭见。汉语言的愈加重视使得即将投身小学语文教育行业的我们开始思考应当为这些新世纪下成长的幼苗提供何种别样的成长甘露,因此,怎样在语文学习的传统路子上做出一些创新和改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且是当务之急应立即去着手、去解决的一个问题。
大刀阔斧的改变在短期或是相当长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社会相关群体的不适应性是必然存在的,因此,在保证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条件下,我们应当先从小点处着眼,做出与之相符且较为适合的小部分改变,再观其后所产生的规模效应以及社会普遍反响,进而做出在此基础之上下一步的创新与改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还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理念与整体思路;国际社会德育理念与时间的发展趋势;整合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课程德育;德育社会实践基地和机制建设;重视实践经历的德育评价;体现育人特色的现代学校管理与制度体系;以德育专业化为目标的教师队伍建设。”
综上所提无疑引领我们真正准确的了解了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理念要求,并且是我们在高度关注语文这一学科其内在蕴含的人文内涵和行之有效的本质之下,能够做出于己教学相配的课外作业设计。
(二)我国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现状
1.量大而不精当
语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知识学习过程,课本内的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但多数教师不善于将学习引向生活,只会照本宣科,为了取得好成绩,于是布置课外作业时多从量上突破,课堂一套《课堂作业》,课外一套《同步练习》,认为多做多练多读多写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致使学生压力过大,任务过重,既耗时,又低效。同时,在题型上又缺少专指性、针对性,许多题目甚至是不断地重复。这样缺乏引导,盲目的练习,只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厌烦,从而不喜欢学习,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2.机械而不灵活
语文是一门灵活运用的学科,学生对词语掌握得越多,字识得越广,其语文学习质量则越高,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布置上,很多教师却不注重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反而教导学生对语文知识死记硬背,进行机械化的教育。比如抄写汉字,很多教师把机械抄写当成是巩固学习效果的不二法门,少则三遍,多则十遍百遍,学生极易生出厌烦感,并通过快速书写的方式来应付作业,结果不仅未对提高学习质量有帮助,反而影响了汉字书写水平。再如,很多教师会要求学生对重点课文、重点段落进行机械性的记忆,对其中的重点词语强记释义,不但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缺乏整体性,还使学生背上繁重机械的记忆包袱,制约了其语文运用的自主灵活性,渐渐地消磨其思考的意识,淡化了创新思维,只会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学习。
3.枯燥而无趣味
语文课程是一门适用性很广的学科,学习的乐趣生成于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逐步提高上,但目前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往往都只局限于课本,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练习上。语文课外作业的基本形式普遍性的都是抄写生字、背诵课文、完成各类教辅资料练习等,这些作业虽然与课堂学习相关,与书本的知识相符,但语文学科本是一门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学科,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学习的乐趣,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4.平面而无梯度
   现今小学语文很多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这里我们所界定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的学力水平具有层次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二是对于同一学力水平的学生而言,作业也应体现出层次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如果专攻基础性作业,没有拓展型作业,势必造成这部分学生每天只是机械的抄抄写写背背,即使他们再努力、再认真,也丝毫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很有必要设计一些 “较高层次”的拓展作业,让他们在作业中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素养。
(三)课外作业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作为完整的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促进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和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把教材的主要内容,即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讲解清楚,并辅以适当的课堂练习,因而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只能是初步理解,其深度和广度都受到限制,通过课外作业,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以至融会贯通,并在运用知识和复习知识的过程中,使知识在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
2.能促进学生学习技能和技巧的形成
学习过程,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不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就不能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通过做作业进行反复练习,则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本条件。俗话说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书写、阅读、作文等技能技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作业的磨炼。
3.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
课外作业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补充和巩固,学生通过认真完成作业来丰富语文知识,提升语文情感,滋养语言,练习语感,从而使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习惯等得到全面锻炼和升华。通过做课外作业,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锻炼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发展独立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踏实、严谨、自觉、主动和富有自制力等性格特征。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方法
课外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在新课程改革、学生减负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设置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话题。长期以来,语文课外作业其作业内容多局限于课本知识,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校外生活;作业形式过分注重规范统一,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无疑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实际上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人生价值观,这样的作业布置形式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作用,也失去了应有的语文教育教学意义。
教师现在布置的课外作业,应该有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总的来说,就是将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多样化,具体形式有:
1.思考性作业
这样的作业需要动用学生全部的智慧,它的完成有时可能是一种直觉,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冥思苦想后的成果,如学了《眼睛》一课后,让学生们来谈谈对“我牵着盲人过马路,就是盲人的眼睛”这句话的理解。学了课文后也可以通过表演的方法让学生们体会、思考“自己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让他们谈谈感想。            
2.收集性作业
时代在不断前进发展、信息在不断更新增多,如果我们的学生还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抱着书本死读书,那么以后进入社会将会无所适从,很可能会被社会淘汰。因此,教师应侧重于丰富资源的作业,在网上、书店、图书馆查找资料,丰富与课外相关的课外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如:学习《北京的春节》之前,让学生们找一找有关春节的资料,还可以收集一些能代表春节的东西,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3.阅读性作业
繁重的课业负担挤压了学生们过多的课余时间,课后有意识的安排阅读,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来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如学习《要是我在野外迷了路》这篇课文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首先使学生们产生好奇心,引导他们多读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并在读的基础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句子,培养他们一读到好文章就习惯性的摘录下好词佳句,并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
4.艺术性作业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艺术是世界上最完美、最直接而又最深刻的表达方式,因为它需要无限的丰富想象力。”学生们表达自己新颖、独特想法的渠道不应仅限于语言、文字,教师还应该允许和鼓励学生们利用绘画、音乐、手工等多种渠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思维产品,如学习了《春天》、《画杨桃》、《七色花》、《雪》等课文,教师让学生们根据需要设计绘画作业,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们观察、操作、思维、想象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尽情的发挥。
5.想象性作业
有想象才有创造,从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将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想象力是创新的基础,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富于幻想,因此为学生设计一些要求想象的家庭作业,为他们提供发挥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思维发散、变通,对培养他们合理的创造性的想象力大有裨益,如学习了《丑小鸭》、《摘月亮》、《凡卡》等课文,就可以让学生们续编故事,展开想象,构建新的形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用于此,简单对题来说,就是以我之实践,验证新课标之远瞩。谈到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随着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课外课业负担过重以及作业形式过于单一枯燥等接踵而来的问题正日益突出。这使得作为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必须认识到应当如何在“减负担,高质量”的前提下,布置有效的、能让学生感到享受的课外作业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结语
本课题的提出,势在探索出语文课外作业真正能够达到其合理性并且能够实现其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从而确保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课程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真正的做到“不局限,走出来”的“课外作业”。
经过精心设计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不但能够巩固老师在课堂所授知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还会为学生今后能游刃有余的、出色的完成日益繁重的学习任务提供智力支持和品质保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于2001年7月,全名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语文课程标准》.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该纲要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颁发,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印发.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5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书(1——6年级).
   5.网络来源:百度、豆丁.
9#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7:47:22 | 只看该作者

文章编号【8】

谈模拟课堂教学对培养师范生教学技教的效用
             梁玉倩 胡敏   胡文俊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师范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要:师范院校要培养合格的师范生,就必须加强教学技能的培养,过硬的教学技能是师范生必备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教学实践方法——模拟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成为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起到了积极的效用。
关键词:模拟课堂教学  教学技能  师范生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突出师范性,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是师范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培养21世纪中小学师资的基本要求。笔者在师范学院教授《语文教学论》课多年,反思师范院校教学实践,发现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㈠重理论传授轻能力培养,教学理论与中小学实际脱节,传统意义上的师范专业课因其理论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诸种弊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专业能力的培养。㈡在育人过程中,师范生成长的必要环节——实习,却因各种原因从时间到内容都被放松了要求,学生试讲的机会太少或流于形式没有角色意识,以至于有的学生毕业后上了岗竟不会讲课。毕业生适应期延长,长时间“上不了路”。㈢作为师范生,虽具备专业知识但教学技能不熟练等等。另外,从已毕业的学生反馈看,突出问题是缺乏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人们一般认为好老师必然学识渊博,但学识渊博者未必是好老师。就像不经过临床实习培养出来的只是庸医一样,不经过教学实践培养出来的也只能是平庸的教书匠。师范生向教师角色转变的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实践。鉴于这些原因,要想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的师范生就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笔者在教授《语文教学论》课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种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模拟课堂教学。学生们在这种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往复中,教学能力充分得到了锻炼。
一、模拟课堂教学方法的理念和目标
所谓模拟课堂教学是师范学生在学习了学科教学理论的基础上,以之为理论指导,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以此锻炼教学技能、实践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为正式走上讲台做好准备的一种教学实践方法。具体做法:就是创设一种接近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模仿中小学教师并和模拟学生产生互动,练习教学技能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每个班由于学生人数多,为了让所有人得到充分锻炼,学生们要轮流试讲、轮流讲评、角色轮流互换以达到预期的教学实践目的。这种活动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能动性。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具体从事教师职业的行为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增加了他们教学实践的经验,是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培训在岗中小学教师走向专业化的一条捷径之一。
模拟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目标是:在实践上,指导学生在模拟中小学教师上课的情境中认知教学理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如分析教材、设计教案及导入、讲解、提问、板书设计等技能,以促进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换;在理论上,力图改变长期以来教学实践环节薄弱的现状,进一步探索实践性教学的模式,丰富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理论体系,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模拟课堂教学的设计
1、教学环节的设计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模拟中小学课堂教学情境的一个具体环节,进行各项技能的专门训练,如导入技能、讲解技能、练习技能、结束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教态变化技能、反馈强化技能等的训练。具体方法是:安排学生模拟中小学教师上课,每人5——10分钟左右,一次安排3到5人,其余学生在台下模拟中小学生互动配合,轮流实践体验。比如,在学生导入的模拟课堂教学中,就专门训练导入技能,让学生们根据启发性、趣味性等原则设计出精彩的导语,进行讲解,引人入胜的导入方法很快将听者引到课堂教学的情境中去了。在提问的模拟教学中,则要求学生提问语气要模拟中小学教师的口吻,亲切、自然,提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启发性。回答问题者也模仿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能力全力配合,课堂气氛活跃,效果良好。轮讲结束后,学生们要积极参与评课,教师则给予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样角色轮流互换,学生们学习研究兴趣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探究性和实践能力。我们师范学院从1984年在中师和大专生中开始推广这一训练技能方法至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用人单位中小学校的好评。
2、教学全程的设计
作为21世纪的师范生,需要他们具有更高的从教能力,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才能适应未来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所以要他们具备一位专业教师的水准,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循序渐进地设计一节完整的课程进行模拟训练,具体方法是:①指导学生备课,让学生独立写教案,一人进行全程试讲,包括上台、问候、导入、讲解、分析、演示、提问、练习、小结、作业等一节课的完整过程,其余学生模拟中小学生配合互动;②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由学习委员总体负责组织同学讨论,小组轮流试讲互相点评;③小组讲完后,推选出优秀学生在全班示范讲课。教学全程的模拟是模拟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们通过模拟全程课堂教学,明白了各项分技能的交叉综合使用,全面地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他们的教学能力。
3、教学竞争活动的设计
作为21世纪的师范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会遇到更强有力的竞争与挑战。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有处理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模拟课堂教学中,就要设置一些问题、困难让他们独立处理,比如每一阶段试讲结束后,可以随机抽出两人进行“课堂教学对抗赛”,锻炼他们面对教学困难的应变处理能力。另外,还定期举办“模拟课堂教学大赛”,增强学生们掌控大场面的能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训练,增强了师范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里素质,为日后走上讲台积累了经验。
三、模拟课堂教学的功能与效果
1、模拟课堂教学有助于实现培养目标
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模拟课堂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践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教师职业特点,促使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和教师工作,发奋学习、强化训练、完善自己,从而达到培养目标。
2、模拟课堂教学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师范生最重要的技能,而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大量实践练习。模拟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改过去课堂上的沉闷气氛和试讲走过场的状况,有效的训练了学生教学的基本技能,为学生胜任中小学教师工作奠定了基础。
3、模拟课堂教学大增强了学生教师角色意识
在以往的实习试讲中,学生总习惯把自己视为学生而不能认识自己教师的角色。上台时由于角色定位不准、教师意识差、往往缺乏自信,影响试讲效果。模拟课堂教学使学生有提早扮演教师的机会,缩短学生毕业后从教的适应期,还为大三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实习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业务基础。
4、模拟课堂教学重视实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试讲流于形式,被动应付,难于操作。模拟课堂教学的方法有计划,分步骤训练了学生的各种技能,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很高,无论是课题的选择、教案的准备、教法的设计,实际的操作乃至最后的评议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为将来的工作和终身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模拟课堂教学不像微格教学那样因设备出问题而中断教学进程,它的主体性更强,由模拟者掌控教学过程,有效而节约地培养了各项教学技能。
总而言之,通过这些年在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证明:模拟课堂教学对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强化师范生的教师意识、巩固专业思想都有了实际的效用,符合新时期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2]《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江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何阿荣. 关于教育学科进行模拟实践的探索[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1

  胡文俊简历
胡文俊,1959年12月生人,男,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副教授,现任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师范学院文科教研室主任。
通讯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通道北路58号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师范学院
邮    编:010051
电子邮件:hwjedu@163.com
电    话:15904899488
   单    位: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师范学院文科教研室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7-1 00:30:02 | 只看该作者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渤海大学  杨军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起步较晚,相对还不成熟,尚处在“边实践、边研究、边建设"的探索研究阶段。总结近几年来的办学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培养合格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关键和核心在于课程设置。因此我们需要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反思和设置,以适应我国小学教育迅速发展对高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研究小学教育本科课程,探索构建合理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不仅可以丰富教师教育理论,为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以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推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更好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对在校的大三学生,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和已经工作的在职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核心内容是围绕着小教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权衡课程;再通过讨论或访谈的方式,接近课改专家,走进一线小教专业的在职教师,审视我们的文科课程内容,形成问题意识
本次调查,我们渤海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中, 2010级就读的小教专业的大三学生、刚刚教育实习的2009级大四学生和从小教毕业从教3—5年的年轻小学在职教师,我们选取了以上三类不同类型的“小教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5 份,回收率为98.8 %,其中有效问卷390份,无效问卷 5 份,回收有效率为1.3 %。
(三)数据分析
回收试卷,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看法的基本情况
1.对课程设置的总体看法
本科层次小学教师44.7%的人对课程设置的总体看法是满意的,35.6%的人不满意,还有19.7%的人说不清楚。
2.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
46.6%的小学教师对选修课设置满意,35%的入不满意,18.4%的人说不清楚。
3.课程开设的比例合理程度
38%的小学教师认为课程开设的比例是合理的;50.3%的人认为不合理,持否定态度。
4.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现实工作联系紧密程度
22.1%的小学教师认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习与现实联系,68.1%的人认为不紧密,持否定态度。
5.教育实践和实践环节课程时间充足情况表
68.7%的小学教师认为教育实践和实习环节的时间不充足,还有3.1%的老师认为非常不充足。
6.最不感兴趣的课程
41.7%的小学教师在读本科时最不感兴趣的课程是教育和心理理论课,35%的人最不感兴趣的课程是学科专业课,老师们对纯理论的课程持否定态度。
7.小学本科教育在教师岗位求职时的优势程度
65.6%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认为他们在岗位求职时有优势,32.5%的人认为没有优势。
8.大学课程设置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模块和最希望再学习的课程
大学课程设置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是技能和实习课,占了81%。当问到如果有机会再到大学学习62.6%的小学老师最希望学的课程时仍然是技能和实习课。
    (二)研究结果总体分析
1.关于课程设置的总体看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近一半教师持否定态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对课程的总体设置的看法上,教师兼行政(组长、主任等)比一般教师更不满意;教龄长的教师比教龄短的教师更不满意;私立学校的教师比公立学校的教师更不满意。即,相对来说,承担一定行政职务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要求更高的教师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有很多的不满意。这可能因为承担一定行政职务的教师、教学经验更丰富的教师、教学要求更高的教师看到的更多,想到的更多,接触的层面更广,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看到课程设置上的不足之处。
     尽管从目标层面高校提出了要培养基础教育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小学教师,但从实践层面由于对新型师资应具有怎样的素质结构缺乏理论研究,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机制上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我们需要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反思和设置,以适应我国小学教育迅速发展对高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
     2.关于课程设置比例的看法
     对课程设置比例的看法,我们主要从课程类别开设比例及实践环节课程比例两方面进行考察:第一,关于不同课程类别开设比例的看法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49.1%的老师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比例持否定态度,认为课程类别开设比例不合理。与对课程总体设置看法的情形一样,兼一定行政职务(如组长、主任等)的老师比一般教师更倾向于否定态度;教龄长的教师比教龄短的教师更倾向于否定态度:私立学校的教师比公立学校的教师更倾向于否定态度。通过访谈,更能直观反映这部分老师对课程类别开设比例的态度。这也反映了现有学科专业的课时多,比重大,教育类的比重少,尤其是小学教育课程,无法保证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第二,关于实践环节课程比例的看法:问卷调查表明,68.7%的小学教师认为教育实践和实习环节的时间不充足,表明实践环节在课程总学时的比重低。这表明现有课程设置实践性环节比重过低,同时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考核机制,使得本来就薄弱的教育见习、实习环节也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3.关于课程设置内容的看法
在课程设置内容上,专业必修课一般是针对教师基本素质能力培养而言,而选修课对教师能力特长的培养至关重要。如数学选修课,既可以拓展学生数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素质,又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研究能力。对最不感兴趣课程的调查能够直观呈现现有课程设置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这部分内容调查主要从对选修课设置看法以及对最不感兴趣的课程看法着手。
     第一,关于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34.4%的人对选修课不满意。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兼行政(组长、主任等)比一般教师更不满意;教龄长的教师比教龄短的教师更不满意。即,相对来说,需要更多统筹考虑的教师、教学经验更丰富的教师对选修课的设置存在更多不满意。高校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中往往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由于受学校师资的限制或者受选课人数的限制,课程开设随意性很大。这反映了选修课的管理不够规范,随意性大,质量监控不够严格,也是选修课程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第二,关于最不感兴趣的课程的看法
41.7%的小学教师在读本科时最不感兴趣的课程是教育和心理理论课。教育和心理访谈表明,导致老师们对教育和心理理论课持消极否定态度的关键原因是这类课程设置没有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具体特征,脱离了小学教育的实际,并且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往往偏重理论,操作性不够。
     4.关于课程设置与工作需求的看法
     第一,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现实工作联系紧密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67.5%的小学教师认为他们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现实工作联系不紧密。尤其是乡镇教师,在这方面体会更深,比城区教师更不满意,认为联系非常不紧密。
第二,大学课程设置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和最希望再学习的课程问卷调查中显示,8l%的人认为在大学课程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模是技能和实习课。2.6%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再回到大学学习最希望学习的课程也是技能和实习课。
第三,小学本科教育在教师岗位求职时的优势程度32.5%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认为他们在岗位求职时没有优势。通过四年的培养竟然认识不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小学本科专业培养的一大失败。这表明,现有的课程设置中的技能训练不足,无论是教学技能的训练还是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往往浅尝辄止,没有进行系统长期的训练,导致学生虽然学过但是却没有学会,因而觉得自己在求职中没有优势。同时也表明现有教学基本功的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促进作用不明显。
  
(作者简介:杨军,女,1969年生,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是小学语文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渤海大学  杨军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起步较晚,相对还不成熟,尚处在“边实践、边研究、边建设"的探索研究阶段。总结近几年来的办学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培养合格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的关键和核心在于课程设置。因此我们需要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反思和设置,以适应我国小学教育迅速发展对高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研究小学教育本科课程,探索构建合理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不仅可以丰富教师教育理论,为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以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一个新的参考,推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更好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对在校的大三学生,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和已经工作的在职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核心内容是围绕着小教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权衡课程;再通过讨论或访谈的方式,接近课改专家,走进一线小教专业的在职教师,审视我们的文科课程内容,形成问题意识
本次调查,我们渤海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中, 2010级就读的小教专业的大三学生、刚刚教育实习的2009级大四学生和从小教毕业从教3—5年的年轻小学在职教师,我们选取了以上三类不同类型的“小教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5 份,回收率为98.8 %,其中有效问卷390份,无效问卷 5 份,回收有效率为1.3 %。
(三)数据分析
回收试卷,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看法的基本情况
1.对课程设置的总体看法
本科层次小学教师44.7%的人对课程设置的总体看法是满意的,35.6%的人不满意,还有19.7%的人说不清楚。
2.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
46.6%的小学教师对选修课设置满意,35%的入不满意,18.4%的人说不清楚。
3.课程开设的比例合理程度
38%的小学教师认为课程开设的比例是合理的;50.3%的人认为不合理,持否定态度。
4.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现实工作联系紧密程度
22.1%的小学教师认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习与现实联系,68.1%的人认为不紧密,持否定态度。
5.教育实践和实践环节课程时间充足情况表
68.7%的小学教师认为教育实践和实习环节的时间不充足,还有3.1%的老师认为非常不充足。
6.最不感兴趣的课程
41.7%的小学教师在读本科时最不感兴趣的课程是教育和心理理论课,35%的人最不感兴趣的课程是学科专业课,老师们对纯理论的课程持否定态度。
7.小学本科教育在教师岗位求职时的优势程度
65.6%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认为他们在岗位求职时有优势,32.5%的人认为没有优势。
8.大学课程设置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模块和最希望再学习的课程
大学课程设置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是技能和实习课,占了81%。当问到如果有机会再到大学学习62.6%的小学老师最希望学的课程时仍然是技能和实习课。
    (二)研究结果总体分析
1.关于课程设置的总体看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近一半教师持否定态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对课程的总体设置的看法上,教师兼行政(组长、主任等)比一般教师更不满意;教龄长的教师比教龄短的教师更不满意;私立学校的教师比公立学校的教师更不满意。即,相对来说,承担一定行政职务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要求更高的教师对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有很多的不满意。这可能因为承担一定行政职务的教师、教学经验更丰富的教师、教学要求更高的教师看到的更多,想到的更多,接触的层面更广,能够从更高的角度看到课程设置上的不足之处。
     尽管从目标层面高校提出了要培养基础教育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的小学教师,但从实践层面由于对新型师资应具有怎样的素质结构缺乏理论研究,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运行机制上存在诸多缺陷,因此我们需要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反思和设置,以适应我国小学教育迅速发展对高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
     2.关于课程设置比例的看法
     对课程设置比例的看法,我们主要从课程类别开设比例及实践环节课程比例两方面进行考察:第一,关于不同课程类别开设比例的看法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49.1%的老师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比例持否定态度,认为课程类别开设比例不合理。与对课程总体设置看法的情形一样,兼一定行政职务(如组长、主任等)的老师比一般教师更倾向于否定态度;教龄长的教师比教龄短的教师更倾向于否定态度:私立学校的教师比公立学校的教师更倾向于否定态度。通过访谈,更能直观反映这部分老师对课程类别开设比例的态度。这也反映了现有学科专业的课时多,比重大,教育类的比重少,尤其是小学教育课程,无法保证师范生的教育理论素养。第二,关于实践环节课程比例的看法:问卷调查表明,68.7%的小学教师认为教育实践和实习环节的时间不充足,表明实践环节在课程总学时的比重低。这表明现有课程设置实践性环节比重过低,同时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考核机制,使得本来就薄弱的教育见习、实习环节也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3.关于课程设置内容的看法
在课程设置内容上,专业必修课一般是针对教师基本素质能力培养而言,而选修课对教师能力特长的培养至关重要。如数学选修课,既可以拓展学生数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素质,又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研究能力。对最不感兴趣课程的调查能够直观呈现现有课程设置内容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这部分内容调查主要从对选修课设置看法以及对最不感兴趣的课程看法着手。
     第一,关于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34.4%的人对选修课不满意。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兼行政(组长、主任等)比一般教师更不满意;教龄长的教师比教龄短的教师更不满意。即,相对来说,需要更多统筹考虑的教师、教学经验更丰富的教师对选修课的设置存在更多不满意。高校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中往往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设什么样的课程,由于受学校师资的限制或者受选课人数的限制,课程开设随意性很大。这反映了选修课的管理不够规范,随意性大,质量监控不够严格,也是选修课程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第二,关于最不感兴趣的课程的看法
41.7%的小学教师在读本科时最不感兴趣的课程是教育和心理理论课。教育和心理访谈表明,导致老师们对教育和心理理论课持消极否定态度的关键原因是这类课程设置没有针对小学教师培养的具体特征,脱离了小学教育的实际,并且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往往偏重理论,操作性不够。
     4.关于课程设置与工作需求的看法
     第一,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现实工作联系紧密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67.5%的小学教师认为他们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现实工作联系不紧密。尤其是乡镇教师,在这方面体会更深,比城区教师更不满意,认为联系非常不紧密。
第二,大学课程设置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和最希望再学习的课程问卷调查中显示,8l%的人认为在大学课程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模是技能和实习课。2.6%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再回到大学学习最希望学习的课程也是技能和实习课。
第三,小学本科教育在教师岗位求职时的优势程度32.5%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认为他们在岗位求职时没有优势。通过四年的培养竟然认识不到自己的优势所在,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小学本科专业培养的一大失败。这表明,现有的课程设置中的技能训练不足,无论是教学技能的训练还是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往往浅尝辄止,没有进行系统长期的训练,导致学生虽然学过但是却没有学会,因而觉得自己在求职中没有优势。同时也表明现有教学基本功的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促进作用不明显。
  
(作者简介:杨军,女,1969年生,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是小学语文方向的理论与实践。联系方式:13941668878yj690213@126.com
向的理论与实践。联系方式:13941668878yj690213@126.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6:17 , Processed in 0.1095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