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到散文常识的写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4 17: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到散文常识的写作                                                   黄海  
  
  新世纪十年散文写作,在我看来基本是作家对日常现场的缺失和对常识的丧失。从新散文开始,它就是盛着文字修辞和技法的游戏,是披着文化和哲学虚无的外衣。散文成了华丽的“赋”体,它包裹着伪的道德和所谓伪的人文关怀,包裹着和本时代毫无瓜葛的傲慢的美德和尊严,它还包裹着这个时代作家的酸臭的口气和对当下缓慢的变化的偏见。散文,它从皮肤开始,疾病已经蔓延。
  散文写作偏离它的常识,成了个人炫耀的知识和技艺。当下是作家写作的原点,我们反向遭遇它的时候,那些在场的观察、困惑、思索成为甄别事物的基础。甄别是寻找的过程,也是发现的过程,寻找那些鲜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事物本质,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卑微而细小的生活细节,它们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日常的存在性是粗暴的力量和美,正是这样的凸现使得散文变得更加开阔和生气。
  散文的胭脂气息和高蹈的姿态使写作陷入虚妄的假象里。不为生活的写作真的可靠吗?那些标榜的散文的尺度和价值,成了抒情和修辞的瘟场,毫无节制的感受被夸大其词,所谓人类共同的情感变得没有边际。散文写作它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钙质?从《尚书》最早散文读本开始,散文是“材料”和“文件”,是“记事”和“记言”,是琐碎的生活史。今天看来它的意义在于它构建了散文写作的骨骼,它告诉我们散文在写什么——它关注现场的事物、言行、表情、细节、空间或时间,它关注个人的感受、情绪、心理在当时情景中的变化。琐碎而粗放,给后来的阅读者抚摩时间的粗糙力。这个现场就是原,是贴时间潜行的,它不会随之消失。
  永恒——只是出发点,不会是结果。十年前,我试图从另一种形式找到散文写作的初象,它的本质所向——我们为什么而写。而不是写什么和怎么写。我想这样的诘问使我们有时间低下头去廓清事情的表面。为什么而写?是自觉的觉醒,而不跟风、不盲从,自我意识和独立判断,放下道德者审判的姿态、学问的姿态、俯视的姿态,我们需要聆听,审视,谨慎和尊重,而不是浅次的关怀。我想这是原散文写作本质的核心。
  马叙有关“原散文”写作的判断是:1、它是在场的。2、它是原生的。3、它是独特的。4、它是非判断的。一个人的写作它就是一个人的生活史。这样的生活是锐利或是有钝角的。这意味着不加以判断的个人史它是泥沙俱下的粗砺,它带来的是直接的感受,不是经验。马叙的论断正确说明了散文必须回到它开始的地方,回到常识中来。
  这个常识就是“原”。
  它要回溯我们经历的地方,它要回到没有开始的地方。
  这套书的出版得到陕西新闻出版局、太白文艺出版社的支持;感谢万邦图书的推广发行;感谢西安亿多投资有限公司的支持。
  
    2009年8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1 20:37 , Processed in 0.10943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