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楚地的褶皱间转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4 17:44: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芸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1972年生。毕业于湖北大学。迄今已发表90余万字散文、小说。部分作品入选各种选本,曾获第二届冰心散文奖优秀作品奖、第三届湖北文学奖等。出版有散文集《经历着异常美丽》、《接近风的深情表达》,小说集《时间寻找长久的爱情》。湖北省第七届签约作家。
    对于王芸散文的介绍有这样的语言:“不经意中表露的柔媚是天性,翩飞舞裙后的睿智与安详是本真。王芸的文字,空灵,聪颖,清丽。她有着出类拔萃的语言感觉。从她的文字里,你能读到对生命的多重体味,对文化内涵的深刻思辩,听到爱与生命的“骨骼”拔节的声音。”
        在楚地的褶皱间转还
历史如山,巍峨高耸,浩瀚连绵。
一介生命相对于历史,只是微渺的一粒沙尘。可这沙尘,在行走,在呼吸,在触摸,在碰撞,在感知,在思想,在风化,在坚硬。时间的长风持续吹拂,她进入历史深邃连绵的皱褶间,从容转还,倾听,并诉说……
* 逆流而上的忠
  
[ 悲怀沙 ]
  灼烫与冰冷遇合,溅起狂肆的水花。
  沉入,沉入……公元二零零七年的盛夏,我仿佛看见,那个名平的男子正在沉入汨罗江中。
  水声蝶浪般翻涌,似远方传来的聒噪嘲笑。平,目向北方,面色凛凛,喟叹从齿间连绵而出,如莹白的雾色弥漫。披散的发,在水面绽放成黝黑的花朵。
  两千多年前的某个五月,那花朵无限地铺展开来,沿着汨罗江水进入永恒。
  以不可逆转的方式,摁下“忠”的最后一笔。平的一生,都在这个笔画并不复杂的文字间辗转,嗟叹。忠的起笔,在郢都(现属湖北荆州)。最后的落笔,嗟叹滴落的深重一点,仿佛平竭力向之眺望的目光。眺望,而不可抵达。
  沉入的一刻,也许,平内心淤塞的忧戚比怀中的石头更加沉重。水,抱拥而上,将世间的一切纷扰隔绝。那是大地母亲最温柔的部位,足以将平绵延一生的忧戚尽数抚平,消融。
  楚王的怒,黎民的苦,向郢纷飞的战火。子兰双唇间发出的嘲笑,群小喋喋不休的碎语,江边渔夫的劝慰,都被莹洁的水流冲洗殆尽。
  身心如初洗的婴儿,平,沉入,沉入……
  也许,那一时刻,秦将白起的战马正向郢飞驰。一个名楚的国,都城即将易位。
  [ 《史记•屈原列传》载: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 哀郢都 ]
  公元前六八九年,一座名郢的城落土长江北岸、夏水之畔,国名楚。二千年后,那里成为我落土的家乡。
  四百年间,二十代楚王策马扬鞭,从郢出征,赳赳的马蹄一度踏至宛洛、淮泗。
  公元二零零七年,这片已被时光抹平的古都,以漠漠铺展的土台形态,躺卧在荆州古城的北端。在黄的土、青的树间穿行,风拂拂而过,宽大厚实的城垣于想象中破土而出。依稀,他从时光深处走来,那个名平的男子。
  他,衣袂飘飘,双眉微蹙。高冠划破云层,环佩铿锵鸣响。
  他,踽踽而行,缓缓步出城门。被战火逼迫的民众四散奔逃,匆匆的脚步没有迟疑。人群中,唯有他,双目含泪,目光一再向后。如果可以选择,他愿与郢一同存亡。
  如此卑微的祈愿,得不到楚王热切的回应。恩宠像流荧,在短暂的光耀之后,陷入永久的寂灭。属于平的流亡,已经开始。即使复返,也是短暂。嘲笑和碎语将如影随形,紧紧追撵平的脚步。那是一场预谋的杀戮,远比战场的锋镝硝烟惨烈。
  数人的阴谋朝向一人,只因他正直聪慧。一人的悲哀朝向一国,只因心里无法割舍的忠念。
  横相联,纵相谋,三百余年间,七国的命运在唇舌间蜿蜒,破碎,缝合,颠覆。人与土地是随手抵押的筹码,出口的诺言似抛掷风中的羽毛。
  心,可以成为世间最狭窄的地方。平的命运,在群小的唇舌间碾磨,挤压,揉搓,沉溺。他如漂萍,在天地间浮游。
  翻开两千年后的地图,我的指尖轻轻抚过平的行迹——离郢都,浮夏水,过洞庭,背夏浦,如陵阳,登鄂渚,逆沅水,离枉渚,宿辰阳,入溆浦……微缩的长度,还原至现实的空间,再涂以不舍和忧戚,便成一条流淌在平心中的河。他逆流而上,不离不弃,一味趋向——忠。
  一路,平唯一的安慰——嗟叹。那是他和泪孕育的珍珠,在疼痛中凝结,一路播洒,终成闪闪光亮的印痕,永嵌历史册页。
  越过两千年岁月,那光芒穿透而来,刺痛我的双眼。
  [ 《史记•屈原列传》载: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
  [ 戚离骚 ]
  公元前二八九年,平的切切忠告,不抵楚臣子兰吹送的一缕虚妄之风。怀王欣然赴秦,踏出武关的脚步再未回返。听信谗言的楚,伸手握住的,是一纸空茫和王客死他乡的屈辱结局。
  当王沦为囚徒,国的命运随之碾落为尘。无数的战火朝向郢。一场又一场兵败,似火,滚烫了平忧戚北望的目光,在他瘦削的身体里燃起高烧般的热度。
  他,啜英饮露,吟唱香草,嗟叹日夜不息,神思在天地间疾走。也许,有一声叹息会进入新王的耳廓,有一缕神思会与新王的心脉融合。
  可,回音久久不至。
  郢,在沉沦。属于平的流亡,望不到尽头。天地壮阔,却无处安放一颗遭遇忧愁的心。路途迢迢,却没有一条可以回家的路。平,问天,问神,问三皇问五帝,问无言的历史,问不息的长河和无尽的时光……
  其实,答案早在他心里。只是在最后的时刻,那个渔夫有幸听到。
  王座前的恩宠是如此飘渺、脆弱,抵不住耳畔一句谗言的戳戮。谗言,是离间的暗箭,中伤的匕首,颠覆的杠杆,被小人娴熟运用。痴愚如平,抵挡的盾牌,唯有始终不渝的忠。
  忠言与谗言的波长有何不同,为何后者一再得逞,俘获王的心魂,断送国的命途。平的命运,惹出司马迁的连篇感慨,可历史照样重演,在《史记》之外。
  [ 《史记•屈原列传》载: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 穷天问 ]
  黝黑的花朵沉入永恒。汨罗江水仍在不息地流淌,如同后人的思念。
  在我的家乡,端午前后,满街粽飘香。黄绿的箬叶裹住莹白的细米,叶息缠绵米息,别一种清香。青脆净爽。
  描红画彩的龙舟在河面疾奔,号子声声,锣鼓铿锵。
  家家门前挂艾叶,悬菖蒲。雄黄、苍术、细辛、白芷、丁香充填的香袋,在胸前悠荡……
  沿着习俗的古老通道,平的气息蜿蜒而至。香袋里的香草,曾被平反复吟唱。她们的呼吸氤氲成平的气息,在天地间弥散,历久犹香。龙舟的疾,粽子的香,一寓形一寓味,都是源于民间的追念,寄语流水,寄语鱼虾,寄语归于水中的平。年复一年。
  在我的家乡,一阁名天问。传说,是流亡途中的平一气抛出一百七十余问之地。
  传说自有传说的附丽。阁之真假,迭经历史涂抹,不可再辨。唯有平之绝唱,托以文字,留存至今,依然历历可述。公元二零零七年盛夏,我诵读着一行行诗句,神思浮游,恍见衣袂飘飘的平长发纷披,目光如雾,徘徊山泽,仰天而叹……
  两千年来,面对平不屈不挠的提问,天地不曾作答,世人无法作答,时间不肯作答。
  平的身后,忠的尽头,空留下这些永恒的问句在天地间浮游,无边无际。
  [《东周列国志》载:忽一日,晨起,抱石自投汨罗江而死。其日乃五月五日,里人闻原自溺,争棹小舟,出江拯救,已无及已。乃为角黍于江中以祭之,系以彩线,恐为蛟龙所攫食也。又龙舟竞渡之戏,亦因拯救屈原而起,至今自楚至吴相沿成俗……至宋元丰中,封原为清列公,兼为其姊立庙,号姊归庙,后复加封原为忠烈士。]
  * 为忠笼罩的智
    [ 绢书 ]
  公元二一九年,一封书即将改写一座城的命运。它是用绢包裹的箭,从名逊的男子飞向羽。书上谦卑的言辞是慢性的毒,在羽赤红的骄傲里侵淫,弥散,消解不可一世的勇,融化无与伦比的心。
  这封书,表意安稳,实为夺取。逊提笔疾走时,可曾预见,它改写的不止一座城的归属,还将终结义人羽高迈的一生,逼他向樊城——生命的终点。
  城名荆州,地辖要冲,如珠,引得群狮垂涎争夺。公元二零零七年,我是珠里一星微渺的粉尘,坐在暴雨初晴的天色中,浮想当年。
  公元二一九年。这封书,饱含逊的智,负载逊的忠,暗暗铺成畅达的路——直抵荆州。月光无声,吴的兵白衣覆身,轻舟疾进,羽沿江设置的烽火,一一被摁灭。转眼,吴的旗如夜色,插遍荆州城头。
  三国战场,不只战马交错,戈矛对峙,嘶杀声此起彼落。无形的智,在广袤的疆场一次次交锋,火花飞溅处,人的命运、军的命运、国的命运瞬息变幻。
  智,最强大的兵器,比箭疾,比戈硬,比刀利,比甲坚,比百万之军庞大。诸葛空城退敌,庞统连环计破敌,逊火烧蜀军七百里连营……一介书生,手无存铁,唯智在胸,可抵千军万马。
  从容如备,征战东西数十载,一朝败于逊。七百里连营,尽作火资。名为白帝的城,永留备不甘的仰天长叹:为逊所辱,难道天意?
  逊笑,天不答。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公元219年)羽览逊书,有谦下自讬之意,意大安,无复所嫌。逊具启形状,陈其可禽之要。权乃潜军而上,使逊与吕蒙为前部,至即克公安(现属湖北荆州)、南郡。逊径进,领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
   [ 王印 ]
  公元二二三年,一枚印被送至逊的案头。印凸凹的笔触间,嵌有吴王权的无言信托。
  放在匣中,卧于手边。对于逊,小小的印,是别一种来自王的安抚。
  印,方寸之大,或玉或石,手感沉甸甸。它微小的形与负荷的意,构成巨大的反差。它,代言着一个人的权力和信誉,肯定着一个人的承诺与决断。印落绢上,猩红如血,那是一个人意志与威望的延伸。
  王的印,名玺,掌国权柄的象征。玉身的玺,负有一国之重。两千多年历史,多少王屈辱地交出玺,或为全身,或为全国,无不目含悲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土沦为他人领地,自己的臣民匍匐于他人脚下为奴,对于王,悲莫大于此,痛莫大于此,耻莫大于此。
  沦亡的玺,在每一次落下的瞬间,也将属于前王的屈辱印盖在历史册页上。
  备的玺,安妥交于子禅。幼主持印的蜀,伸出言和的手,吴慨然握住,北方的魏转眼成为两国共同的敌。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群雄争霸的乱世流行这一定律。言和,只是前一场战争后的暂时休眠,后一场战争前的舒缓前奏。没有谁,可以预知两者间的时空距离。
  吴和蜀无法谋面的言和,依赖书。东的吴,西的蜀,隔着长水,隔着重山,隔着比水长、比山厚的猜疑的沟壑,需要一幅又一幅的书来填平。
  将誓言信语化作文字的书,从吴王的案头飞马递至逊的案头。逊,斟词酌句,以印加封。猩红落定的印,让书上的文字再无法游移。书就此上路,入蜀。
  吴王权寄放的,何止一枚小小的印。聪慧如逊,岂能不知。每一次印落,猩红的不只是绢质的书,一定还有逊砰砰跳动的心。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公元223年)备寻病亡,子禅袭位,诸葛亮秉政,与权连和。时事所宜,权辄令逊语亮,并刻权印,以置逊所。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
   [ 御盖 ]
  生命如跌宕的曲线,每个人都拥有一生的巅峰。那是人生至高处,前段是费力的攀爬,后段是无奈的降落。没有永恒的极致,如同没有永远的巅峰。巅峰,需要低谷的映衬,才显出高拔。
  年轻的逊,一路向上,如同他不断攀升的年龄。行进中的人,无法预见前路,何为峰何为峦,混沌一片。历史的美妙在于,无论生命如何绵长,终被包孕其中,生命的峰峦毕现无遗。公元二零零七年,我举目远望,轻易辨出逊一生的标高。
  一身铠甲的逊,率军过武昌。御盖的流苏,在逊的眼前徐徐摇荡,如同吴王权欣慰的目光,如同公元二二八年秋温煦的阳光。带上王赏赐的珍物珠宝,逊即将西还。
  属于凯旋者的荣耀,逊已尝遍。荆州之战,夷陵之战,石亭之战……逊一次次以智取胜,一次次被王擢升。旧王的女嫁于他,新王的印伴于他。如同铠甲成全也磨砺着逊的智,恩宠滋养也考验着逊的忠。
  王的恩宠是臣子争夺的焦点。恩宠加身、忠诚耿直的逊,成为臣子注目的焦点。那目光有善有恶,汇聚一处,足以将书烧穿,将印烤化,将御盖吹翻。
  巅峰过后,注定,降落到来。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公元228年)权使鄱阳太守周鲂谲魏大司马曹休,休果举众入皖,(权)乃召逊假黄钺,为大都督,逆休……休还,疽发背死。诸军振旅过武昌,权令左右以御盖覆逊,入出殿门,凡所赐逊,皆御物上珍,于时莫与为比。遣还西陵。]
   [ 疏 ]
  疏,《辞海》一解奏章,一解疏远。
  奏章,臣子言事议政的书,双手捧呈,表意表忠。晋升丞相的逊,年已六十有二,即将来到生命的终点。他一再地上疏,为求心安,为求尽忠。换来的,却是吴王权的疏远。
  忠言从来逆耳。陈说忠言,是臣子的本分。王听与不听,纳与不纳,逊都要说,不能不说。太子争位,宫闱并不鲜见的剧目。小人作怪,朝廷并不鲜见的剧情。逊看在眼里,惊在心里,最终都化为了一本本疏。
  王只有一个,觊觎者远非一个。他们或是兄弟,或是父子,或亲,或友,相互掷送明枪暗剑,只为高处那唯一的王座。
  歧路在前,忠成为悬疑。哪条路通向忠,哪条路通向不忠?翻遍历史,无有正解,不过成王败寇。当尘烟落定,哪条路通向王的御座,哪条路便成正史认定的忠。
  公元二四四年,初拜相位的逊站在歧路口,为忠煎熬。他,只能选择自己认定的忠。
  这份忠,却成为吴王权眼中的不忠。来使屡至堂前,代王责逊。一句句问,来自王的意志、王的猜疑,逊忠诚的回答不能化解。
  六十三岁的逊悲愤而去,留下空空家底。那是一个忠臣最坦荡的回答。
  王的追问不肯停。公元二四五年,冬寒未去,逊子延站在王座前,连答二十问。那是延代父作的最后抗辩,从容而应,胸无块垒。
  王渐渐柔和的目光,忠诚的逊再望不见。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公元244年)代顾雍为丞相……及太子有不安之议,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籓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家无馀财……长子延早夭,次子抗袭爵。孙休时,追谥逊曰昭侯。]
   [ 念 ]
  公元二零零七年。《荆州府志》卧于我面前,竖版蓝面。
  翻开《名宦》一节,“吴”之下便是逊,和逊子延。一千多年前,父与子的足迹,一前一后,履过我脚下这片土地。越过岁月留下的层叠脚印,已不知,哪一个是逊的,哪一个属于延。
  唯一明晰的,逊以一书,与荆州结缘。荆州以一书,将他记忆。沿着文字的长河,逊进入我的视线。
  一同进入的,还有三国风云,和逊超拔的智、坚守不渝的忠……
  [《荆州府志》:陆逊,吴郡吴人,孙权时初领宜都太守。荆州士人新还,仕进或未得所,逊上疏,乞普加抽擢。权纳其言,以破蜀汉,功拜辅国将军,迁荆州牧,改封江陵侯。]
  * 琴弦上短暂又长久的相知
[ 初相遇 ]
  五弦、十指遇合,撩拨出如风如石如水如雾,如梦境逶迤的乐声。伯牙、子期相识,交握成如天如地如生如死,如时空浩荡的友情。
  相遇的过程,如此短暂。短暂,却至永恒。
  公元二零零七年,中秋夜。天湛蓝似锦,月浑圆若盘。我坐在自家院里,抬头望天,两千多年前,那一场注定穿越时空的相遇,似正在月光下发生。
  微雨,风斜,舟漾水面。十指捻动琴弦,伯牙任内心掀动情感的波澜。四野静谧,唯有一线孤清的乐声在浮荡。
  音符间,孔丘与颜回端坐,娓娓而谈。伯牙不知,岸上山野中,有一人荷樵独立,默然倾听,听孔丘的赞美,听颜回的谦逊,听伯牙内心涌动的情感和话语。
  话语如雾,出口与入耳间,没人知道会散逸多少,保真多少,存留多少。心与心的距离,世间最远,也最难抵达。
  音乐是另一种难解的语言,飘渺无形。捕捉多少,会意多少,错失多少,同样无人确知。在这条飘渺的通道上,在琴弦如丝的路途上,一个晋国臣子与一个楚国樵夫,踏险相遇。
  楚,是伯牙故乡。伯牙四处出游寻觅知音,知音却在起点处,等他。也许,早有根在地下悄悄相连。那是另一种形式的呼唤,抵达,与回归。
  山在琴声中,巍巍隆起;水在琴声中,淌淌洋洋。月光下,子期正涉过千山万水,来与伯牙相会。
  [《警世通言》开篇《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载:“俞伯牙乃楚国人,即今湖广荆州府之地也。”他奉晋主之命出使楚国,中秋夜宿江边,弹起瑶琴,琴声引来樵夫钟子期。一见之下,遂为知音。据清代学者汪中考证,伯牙、钟子期实有其人,为战国时期楚人,生活于楚怀王和顷襄王时代。] 
[ 乐相知 ]
  伯牙指端卧一琴,名瑶。传说,始祖伏羲琢造。
  瑶琴的前身,是一棵梧桐。梧桐在伏羲的视线里,巍然屹立。凤凰来栖时,梧桐的心瞬间激活,怦然擂动。伏羲截取梧桐的心与腹,琢成一把琴,让它永远留住这心的悸动。
  水浸之,风吹之,绷以五根丝弦,历经磨难的梧桐成为琴。弦动,音起,啸虎息声,哀猿不啼,山野中的子期再无法挪动脚步。
  那一日,脚踩芒鞋,身披蓑衣,头戴箬笠的子期,走在归家路上。他透过雨声,听到了逶迤的琴音。那是伯牙指端的倾诉,伯牙心尖的潮汐。也许,他还听到了琴音里一棵梧桐久远的心跳。久远,而不曾冥寂。那是一把琴率性的吟唱。
  两千年间的文字,没有告诉我,伯牙如何与瑶琴相遇。也没有告诉我,日复一日,在指间的触碰,流泻的琴音中,抚琴的伯牙是否听到了一棵梧桐曾经的心跳?
   [ 荀子《劝学篇》载:“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吕氏春秋•本味篇》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
   [ 音相续 ]
  知,似是单向的。短暂的相遇,伯牙出题,子期猜解,之后,永久别离。伯牙从未获得深入子期内心的机缘。一年后再见,已是坟冢阻路,惟有琴音袅绕生死间。
  知,又是双向的。在伯牙摔琴的瞬间,完成。瑶琴散碎,琴音永绝,那是伯牙,一个爱琴人对知音最大的赞美,最真诚的祭奠,最炙烈的感恩。
  两千年前,伯牙与子期身后,战国的硝烟正在升腾弥漫,尔诈我虞是常演的剧目。有识之士在国与国之间游荡。世间,多的是背叛,隔阂,误解,仇恨,心与心的遇合相契如此艰难。于是,离开,一再地离开。寻觅,一再地寻觅。
  公元一九八九年,十八岁的我走进汉阳琴台。高山流水的典故,经由民间传说进入我的记忆。琴台,后人虚设的纪念地,纪念伯牙、子期那一份罕见的情缘,也将祈愿一并放入。
  公元二零零七年中秋,遥望走进琴台的一幕,记忆像受潮的底片,业已模糊。月光下的我已经懂得,漫漫一世,知音不是等在前路的必然。
  那是天赐的缘分,可遇不可求,甚至比爱情珍罕。
公元一九七七年,伯牙琴弦间淌出的古曲《流水》,流入浩淼太空。那是地球上的人类向着宇宙发出的声声召唤。
  乐音浮漾天宇,呼唤无边无际。也许,不期然的一天,极远的远方会传来悠长的一声回应。
  备感孤独的人类,终于找到天赐的知音。
  [《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一九七七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古琴曲《流水》与世界其他地区二十七首著名乐曲录入金唱片,由美国“探索者一号”携入太空,在宇宙永久播放,将其想象为一种可能的语言,以寻找外星生命和知音。]
    [ 功 ]
  公元前二零三年,名信的男子成为一枚举足轻重的砝码。他被命运安放在楚与汉的剑戟间。向左或向右,指向不同的历史,也是信迥然不同的余生。
  此时,有人在信耳边喋喋不休。谋士蒯通借由相面的烟雾,奉劝信站稳原地,独立为王。那是命运赐予的第三种可能。
  相貌堂堂的信蹙起眉头,有过犹疑。越过二千二百余年,风已吹去历史的迷烟,我清晰望见,手握重兵的信,经过内心的挣扎,断然将自己置放在汉王朝的秤盘里。信的理由——知遇之恩。汉王邦给予的信任,比衣厚,比食甘,比车重,他要用勇猛用忠诚用性命回报。
  信恃功而决,他不知,这一选择注定了七年后的悲剧结局。沉甸甸的功,成就了他这枚砝码的分量,也将成为折断他头颅的重。
  也许,信喜欢坚硬的铠甲,胜过柔软的皇袍。他宁愿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勇往直前。他明修秦岭栈道,暗渡雍王属地陈仓,灭雍。他以木罂筏渡军,袭魏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虏魏王豹,覆魏。他攻破代国,擒拿代相夏说,收代。他背水布兵,轻骑一支巧拔赵营旗,活捉赵王歇,取赵。他用万条布袋塞潍河,半军渡江,两岸分击,平齐……信以勇以智以通脱战术贯穿始终,为汉扫尽一切阻碍。
  当战场只剩下楚汉对峙,信又以一枚砝码倾斜的重量,为汉王邦锁定胜局。
  公元前二零二年,信驰援垓下(今安徽灵璧南),率汉军围定楚军。乡歌漫起,如夜色中涨潮的河水,十万楚兵尽数淹溺。楚王羽负剑自吻,天下合一。
  功层层叠加,信沉沉背负。矜傲的信不知,功不只带来奖赏、封赐,还会成为锁喉的毒。
  猜疑如蛇,已在汉王邦的心头,吐出猩红信子。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曰)“臣请言大王功略:足下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西乡以报,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公元前二零二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 辱 ]
  在司马迁笔下,信只有生命终点、没有起点。他的来路,不见光芒。
  一个混迹乡间,温饱无法自足的汉子,向村人伸手,向亲朋伸手,向河边冲丝涤锦的漂母伸手。空有长剑背负在身,偏从竖子胯下匍匐而过。
  这一幕犹如数年后背水之战的预演。置死地,而后生。堂堂男子,胯下大辱从容忍过,还有何惧?
  信死后,司马迁的史笔落下,辱成为心上的一把刀,只为等待光芒骤然迸发的一刻。掰指细数,那光芒照彻的,不过信十年有二的生命长度。
  公元前二零四年,已灭雍覆魏收代取赵的信,安卧帐中。汉王邦飞马悄至,取官印夺兵符,调派三军。信于酣梦中,被夺军马。
  两年后,历史重演。累累战功加身的信,再遭夺军之辱。
  寥寥史笔,不曾细述,匍匐于竖子胯下一刻,信内心的图景,汉王邦袭夺军权一刻,信内心的震动。信似乎淡定,依然纵马战场,依然安领新赏。本有率千军万马之志,一朝孤伶为王,也是从容。
  内心翻腾的是汉王邦。乱世中根基未稳的君王,是众矢朝向的靶心,一箭便可翻覆。箭,可从敌阵射来,可从身后袭至。邦寝室难安,才会星夜奔马,袭夺军权。
  信这枚砝码,缠坠在邦心头,功愈多,重愈难承受。割,是撕裂的剧痛。留,是经年的隐痛。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公元前二零四年)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修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
 [ 烹 ]
  猜疑的蛇,频频吐出信子。
  信由王而侯,地位日益低狭,属地日渐削窄,属于信的战场已经不再。坐稳的天下,已不需要纵横疆场的将帅。胸有万点谋、手无缚鸡力的臣子,是君王的最爱。
  信一路征战走来,萧何一路陪伴走来,前者跌落,后者安卧。作为顺受的臣,萧何将充当提剑的手,送信向死。
  烹,并非功臣的宿命,却成信的结局。山外观景,峰峦毕现。人在山中,只见林木。目光再远,也越不过最近的山峰;目光再高,也高不过眼前的山顶。人之识见或远或近,其实在于胸怀。恃功而傲的信,逃不过被烹的运命。
  曾经,信将名食其的谋士推向锅鼎。食其靠三寸之舌,和平拿下齐国七十二城池。信挥兵向齐,不愿为一介谋士的信用驻足。齐王大怒,食其被烹。功大于一切,是信固守的理念?
  曾经,信为换取汉王邦的信任,取下友人的头颅。那鲜血铺垫的忠诚,色彩鲜艳得何其可疑。名离昧的男子,信昔日的友人,被迫自刎,手如剑指信,掷出“我今日死,你明日亡”的预言。忠大于情,是信断然的选择?
  公元前二零一年,汉王借口游云梦泽(今湖北江陵与蕲春间湖区)巡狩,实为狩猎信,战功不可一世的楚王。转眼,信沦为戴罪之臣。
  刑具加身,忠诚的底线受到无情拷问。信幡然醒悟,功是锁喉的慢性毒,烹的结局,等在前路,今日逃过,还有明日。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公元前二零一年)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
[ 折 ]
  绝望如酒,在信的脏腑酝酿,浓酽,喷薄。傲气的信坐于侯位,称病不朝。许多的话,无法明言,淤塞心中成结。信,选择缄口沉寂。
  公元前一九六年,信的结局到来。离昧的预言,不幸言中。只是信未料到,点火相烹的并非汉王邦。邦出征在外,围剿叛军。叛的另一线头,牵进都城,连着信。
  是否绝望,让信选择叛离?由忠到叛,信经历了多少内心煎熬?信叛,还是旁人欲加之辞?公元二零零七年,我翻读《史记》、《汉书》中关于信的文字,心中叠疑。后人知道的历史,不过史书透露的历史,真相留存多少,逸失多少,扭曲多少,无人确知。
  史书中信的结局,不过欲叛作乱,东窗事发。后宫中的吕后和太子,用一句谎言骗信入宫。信纵使统率过千军万马,一度横贯楚河汉界,征战无数所向无敌,却终为一女子一小儿缴械受缚,死于光线幽暗的钟室。之后,父族母族妻族,一并刈除。
  一代开朝功臣,头断如草芥。
  遥想公元前二零六年,萧何月下追信,成就他一生盖世功名。公元前一九六年,萧何巧言引信入瓮,为吕后送上断信颈的绳,烹信骨的柴。萧何心中所持,不过二字——忠诚。
  如同功可能成为锁喉的毒,忠也可能成为背叛的剑。
  双刃剑,两面带血,自古皆然。
  文末,太史公絮叨至今。寥寥曲语,掩不住满纸悲叹。
  读之,苍凉一片。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曰)“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
  汉十年(公元前一九六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
    
  在湖北作家队伍中,就散文写作而言,席星荃和王芸是十分活跃的两位作家。特别是近两三年里,他们的佳作不断,见诸于全国许多报刊,且获得了各种奖项和好评。他们的勤奋追求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无论是从现有的作品看来还是对将来发展的预测。席星荃和王芸都是值得文坛关注的散文作家。
从来文无定法,而散文又是所有文体中最灵活多样的。它所表现的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能,而样式也是极为丰富的。有的甚至接近于诗和小说。但正因为它的“散”。要找出其中的真谛并非容易。在我看来,散文看似随意,但要写好却是最难,也最见功夫。
  对于席星荃来说,散文就是一个好梦。他的写作既不为稻粱谋,也不为名声谋,他写散文半是做梦半是勤奋。他把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种种思考付诸于笔端,思考得认真,写得也认真。怀念家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席星荃与生活的贴近得天独厚,他的作品中最为动人的是乡村情结。那是饥饿苦难与美好自然、血浓于水的亲情紧紧相伴的情结,他一方面咀嚼着苦难,一方面唱着梦一般的牧歌,思虑着人类寻找和回归家乡这个富有哲学意味的话题。与此同时,他追求着“山中岁月,海上心情”的品格,从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文人骚客中汲取养分。他引经据典,视野开阔,或咏千年襄阳,或咏山川树木、飞雁奔马,针对当今物欲横流而精神的缺失发出了人生的种种慨叹,主张独立自尊、忠诚仗义、朴素节俭、信心和勇气……他的散文因此具有强烈的思辨性以及随之相伴的书卷气,显得入世而又脱俗,优美而不轻佻。
  与席星荃不同的是,王芸属于年轻的一代,她的思想成长期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她的作品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显得空灵、聪颖和清丽。她的写作看似随手拈来,但一草一木皆让人动情。作为一个报社记者,她接触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种生活,在完成大量新闻写作的同时。十分难得的保持着一份沉静,又细致地进入到散文的写作。王芸有着出类拔萃的语言感觉,对景物环境描写有独到之处,特别是细微处。常是让人读来一惊。这除了语感之外,显然与她的丰富的想象力分不开。想象力可以说是鉴别一个作家才气的重要尺度,从这里可以看出,王芸有着良好的艺术潜质和十分可观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对他们的将来有所期待的话,席星荃在保持自己听一贯追求的同时,或许还需去掉一些拘谨。将目光和文笔都故得更开一些。而王芸则需要在轻盈曼妙的同时,更添一份厚实,这份厚实应表现在生活的厚度和思想的深度。应该说,百芘文艺出版社为繁荣和推介散文佳作,将席星荃和王芸的作晶选人“散文公社”丛书,是十分具有眼光的,也说明这两位作家确实具备了相当的实力。我们期待席星荃和王芸继此之后,毙有所突破有所进步,不断给读者带来新的审美惊喜。
                                                           
                                                                      叶梅 2005年11月17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1 04:11 , Processed in 0.11412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