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象文字之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7 19: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印象文字之旅

      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笔者感觉解读她的最好方式还是要在文字中寻找答案。沿着参观路线,笔者在每个布展环节里都收获了一个文字。就让这些中华文化的精灵,化作开启中国文字圣殿之门的钥匙,引领我们踏上文字之旅吧!
      字 笔者收获的第一个字,便是“字”本身。
      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屹立于馆前广场上的字坊。金碧辉煌、庄重典雅的字坊,造型取自甲骨文、金文中的“字”字。
      曾有学者告诉笔者,从“字”的字形结构上讲,“字”有在屋内生子的意思。
      广场上,熙熙攘攘的参观者从笔者眼前走过。忽然间,仿佛每一个人都如一座高大的字坊,屹立于脚下的这片土地之上。这片土地,就是文字之都——安阳,就是孕育了汉字源头甲骨文和中华文明的地方。
      文字之旅,寻根之旅。

      墉 从字坊向北望去,目光穿越两旁以甲骨文和青铜器为代表元素的碑林,一座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出现在笔者视野中。
      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主体建筑,造型取材于甲骨文、金文中的“墉”字。在甲骨文中,“墉”表示一种建筑风格——在高高的夯土台上建造的宫殿。在这里,“墉”代表了中国文字的圣殿。

       拾阶而上,进入中国文字博物馆内部。在一层序厅中央,四面巨型浮雕直冲穹顶。其中,在展示中国文字载体发展史的北面浮雕最上端,是一个来自远古的刻画符号——“手”。
      先人用这双“手”开创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先河,今人用这双“手”续写着中华民族辉煌的史册。
      在中原大地、殷商古都,中国文字博物馆平地而起,为文字立传,促文明进步,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安阳速度”,成就了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
      无论是先人,还是今人,这双黄皮肤的“手”始终如一。
      仰望这刻画于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层中央、参观视线正前方、浮雕最上端的高高举起的“手”,感受到的是中华民族伟大而不竭的智慧,表现出的是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善于创造、不屈不挠的精神。
       中
    国文字博物馆专题展厅名为“一片甲骨惊天下”,以翔实的资料向观众全面展现了安阳殷墟甲骨文发现、发掘、研究的历程。
      在这里,笔者的脑海里回响起一首由安阳音乐人于东波创作的殷商歌曲《四方雨》,其歌词源自甲骨卜辞,“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自1928年以来,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走过了80多个春秋。在这80多年间,殷墟一次次让世界为之震惊。时至今日,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仍在继续,其丰功伟绩必将为后人传唱。

       中国文字发展史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由汉字源流释古今、民族文字大家庭、从印刷术到信息化等部分组成。
      汉字源流释古今部分的第一个章节为《字法自然》,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开始,系统地展示了较甲骨文更早且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各类刻画符号。
      传说仓颉有四目,具有超出常人的观察力。他看到鸟兽的蹄印各不相同,于是受到启发,造出了许多象形文字,流传人间。
      在《字法自然》展厅,一个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被专家认定为是表示“目”的刻画符号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刻画符号,距今约9000年到7500年。
      “日在林中初入暮,风来水上自成文。”笔者不由想起了甲骨学大师董作宾先生的这句诗。如果不是那双神奇而又善于观察的“目”,我们如何会看到树林中温暖的阳光、微风拂过水面的波纹,如何能将眼中的世界变化成生动形象的符号,如何会创造出至今仍为世界上1/4的人口使用的汉字……
      正当笔者陷入抚今追昔的感慨中时,身旁来自美国的参观者苏珊指着展板上的“目”,用完全可以听懂的中国话大声说道:“这个我认识,眼睛!”

       《字法自然》章节之后,便是《甲骨纪事》章节。
      甲骨文是保存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文字体系。殷墟已发现的16万片甲骨,成为研究商朝历史最直接和最宝贵的资料,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把伟大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1000年。
      在林林总总的甲骨上,出现最多的甲骨文应属“贞”字。据考古学家告诉笔者,“贞”乃占卜之意,“贞人”便是占卜之人。
      今天,殷墟甲骨文已发现的单字共有4000多个,但可释字只有1500个左右。更多无法考证的秘密,大概就尘封在了“贞人”的记忆里。

       金文,又称吉金文、钟鼎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的总称。《钟鼎千秋》章节通过青铜器上的铭文讲述金文的演变过程。
      人们不难发现,在各种青铜器铭文中,“子子孙孙永宝用享”是铭文中最常用的结束语。为什么古人会乐于在如此贵重的器皿上刻这样一句话?笔者将目光汇集在了这个“享”字上。“享”,是奉献,更是感恩和光大。

       离开了钟鼎贵器,走进了竹、木简和帛书的世界——《物以载文》章节。
      简帛文字发现于周,盛行于秦汉,残存于宋明,是中国文字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将编串好的竹简称之为“册”。“册”和“大”组成了“典”,表示重要的文献。今人将中国文字的千年发展史科学系统地展示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中。
      因此,将中国文字博物馆称之为展示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绝不为过。

       《文字一统》章节里有这样一个展板,各种不同字体的“马”,最终会聚到了秦朝的小篆之“马”。
      关于“马”字有很多的成语,例如一马当先、天马行空、汗马功劳、马到成功、马不停蹄等。文字之“马”,带动了中华文明的滚滚车轮。
      曾有学者这样形象地讲述文字的功勋和作用,他说:“无论是河南话、陕西话、山东话、湖南话、湖北话,还是东北话、广东话、福建话,只要大家用文字一写,都是同一匹‘马’。”
    ■更多的收获
      除此之外,笔者还在《由隶到楷》章节收获了一个“隶”字,在《说文传义》章节收获了一个“叙”字,在互动展厅收获了一个“书”字,在民族文字大家庭展厅收获了一个“家”字……
      以上只是笔者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后,在脑海中形成的粗浅的印象,其中难免牵强,更经不起专家学者的推敲。对于这座蕴藏着中华文明宝库的圣殿来说,每一个参观者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印象。
      更多的收获,还是让大家自己走进中国文字博物馆,在各自的文字之旅中去感受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6:56 , Processed in 0.0652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