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次思考:关于“第三条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8 05:5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次思考:关于“第三条路”

王思勇





总之,在“第三条路”语文教学的所有教学活动只有一个目的:对言语思维模型(这就是真实的真正的有效的言语交际习惯、能力、素养)的建构,在这个建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言语语感的陶冶、积淀。

                           ——马正平《生成主义教改观: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第三条路”》

1

“语文教学的所有教学活动只有一个目的:对言语思维模型(这就是真实的真正的有效的言语交际习惯、能力、素养)的建构”,马正平教授的这个说法,的确明了简洁。简洁倒是简洁,明了也倒是明了,但要让众人相信,可能不是那么容易。那么我呢,我相信么?

注意,这里说的是对言语思维模型的“建构”,而不是对言语思维的“教学”(有趣的倒是,斯藤伯格有一本书,就叫《思维教学》)。思维教学不是目的,思维模型的建构是目的。那么,要建构思维模型要不要思维教学呢?肯定要。思维教学是手段——不是唯一手段——思维模型建构才是目的。即使这样梳理概念,对于一个现时代的脑子里有着无数的教育理念的教师,要接受马氏的这个观点,可能也仍是难的。因为,他的脑子里有着太多的好听的理论,譬如对话理论、民主教学等等(我对这些新理论也并不完全排斥)。

在现阶段,我扫描了一些新的后现代理论之后,我仍相信马正平教授的思维模型理论。至于我的教学是否因这个理论受益——这是另一因事。因为,这个理论要转化为合适的课堂教学过程,那是要一番创造性的转换的,而我未必就做到了成功的转换。(虽然我本人的写作是马氏理论拯救出来的,但我的写作,毕竟与学生的写作有许多差异。并且,学生也不可能有我那么多时间——最少有一年或两年——去用心专门阅读马氏著作和亲身长期的写作实践。因此,如果以我个人经验直接教授学生写作思维知识,就想取得显著成效,可能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我曾经可能就是这样做着梦)

2

我要现在看马正平的写作思维究竟有多少模型,这些思维模型如果转化为提问,可能是些什么问题。

原因思维:

(1)XX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会有XX?

(3)如何评价(评点)XX?(回答是,先答作评判、判断的结论(或表态),再陈述这个结论(或表态)得出的理由(原因)

……

背景思维:

(1)XX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2)XX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

功能思维:

(1)XX的作用(影响、意义)是什么?

(2)XX的好处(妙处)是什么?

(3)XX的效果是什么?

(4)XX的结果是什么?

(5)XX会怎样?

(6)假如XX会怎样?(此问是对事物的前提进行改写之后的功能推测)

……

措施思维:

(1)对XX(问题)怎么办?

(2)如何解决XX(问题)?

……

以三种思维,可以合起来叫做因果思维。或许,对于一个成天坐在教室的学生,要对某个重大社会、政治事件运用上面的因果思维来立意写作,如果只限定在教室里,并且要立马写出文章来,这些思维,多半只能是猜想。因为,一个真正成立的因果关系,那是要用证据说话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譬如说:请分析,今天早是某位同学为什么迟到了。如果要让学生坐在教室里不作任何访问和调查,原因的分析只能是一些猜想。真正是什么原因迟到了,可能要去做实地的调查取证。

另外,中学生的写作——尤其是应试写作——如果用上面的原因思维及功能思维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和写作,仍然只能是猜想。不但其功能思维的影响、意义是猜想,甚至原因分析也只能是猜想。理由就是,真正的因果联系,可能需要一种近于实证的考察。至于措施思维,就更倾向于一种看似合理的构想了或设想了——当然,这种构想或设想本身也是有意义的,也是一种创意的表现。总之,因果思维,在中学生的写作中(研究性学习除外)最少表面上就是一种因果猜想或设想。

但是,因果思维在这样情况下倒是运用多多:那就是,在回答一个问题时,先回答出结论,再陈述这个结论的由来(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运用因果思维,在对一个事物作评价时,好似大有用场。譬如:你对五一黄金周的取消怎样评价?你可能答:我认为,取消五一黄金周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因为……

由于上面的理由,似乎可以这么说:因果思维在一些时候是猜想或设想;在一些时候,是先总后分(或先结论后过程)的答问方式。并且,在写作中,可能最多的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3

似乎可以说,因果思维是逻辑的灵魂——这从几何推理中可见一斑。对于一个受过数学逻辑训练的青少年,对因果思维应当不会陌生。或者说因果维模型的建构,应当在数学尤其是几何证明过程中得到了建构。但是,为什么中学生的写作(含应试写作)为什么难得深刻呢?答案可能是:因为学生们不会用因果思维。

但问题是,学生既然似乎已建构了因果思维模型,但却并不会在写作中运用呢?或许,我这样猜想有一定的合理性:那就是,写作中的因果思维,不像数学的因果逻辑那么严密(环环相扣),而更多的是一种猜想或设想,而这种猜想或设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本身也训练得不够。

这么看来,在语文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类似猜想或设想的因果思维的练是有必要的。甚至在课程中,进行先总后分或的答问方式训练也是必要的。前者,最少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种深度猜想的习惯,后者,最少可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发言或陈述观点。但是,对于写作的文采要求来说,只用这因果思维——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因果思维往往还容易造成文章空洞而抽象的猜想、设想,缺少具体可感的意象、形象——尤其是话题作文,如果对话题进行直接地抽象性思考,常常导致文章可读性太差。

于是,于是,针对话题作文的写作(也就是应试写作)的因果思维训练,这里似乎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单纯进行因果思维模型的建构,对于中学生的写作并没有多少帮助。理由就是容易滑入空洞而抽象的泥沼。因而,在应试写作背景下,如果要进行因果思维训练,必须有把因果思维模型复杂化。其目的就是,在因果思维训练的同时,兼顾话题和材料的吸取。在这个因果思维训练中,话题因素必不可少,话题本身就是思维的内容,但是,话题往往过于抽象,克服抽象的办法就是引进材料。

于是,这个复杂化的模型,就是话题·材料·思维的三者对话或碰撞。譬如,话题“行走”,如果要进行复杂化的因果思维,就可以这样提问:蛇为什么要用腹部行走?这个提问题中,蛇,就是材料;行走,就是话题;为什么,标志是因果思维。回答这样的问题,就可以既对话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又不空洞抽象(因为有蛇的例子或意象)。

这里的,把“话题·材料·思维”三者混合的技术或(窍门)就在于提问——针对话题引进材料的深度提问。当然,写作也就变成了答问——虽然仍然是一种猜想或设想式的答问,但毕竟克服了空洞和抽象之弊。

接下来,我想做的是,把马正平的写作思维模型部分地进行衍生。

因果思维模型可以衍生为:

(1)原因·结果推究模型:可以是从因到果推测,也可以是从果到因推究。提问方式是

A……为什么?(探究原因)

B……会怎样?(推测结果)

C……有什么作用(好处)?(推测结果)

D假如……有会怎样?(改写原因后的推测结果)

(2)结论·过程评价模型:一般情况是先结论后过程,这样有利于给人先给听者以最重要的信息,有利给人一种条理清晰(或印象深刻)感。提问方式是

A请评价……?

B……与……矛盾吗?(这也是辩证思维。回答时,仍是先结论再过程)

C本文的主题,你怎样看?(或:你认为本文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对文本的赋形内容或赋形内容背后的原因的评估,这种评估就是文本的主题思想之一)

(3)话题·材料对话模型:用于话题作文,使行文既具体又有深度。提阅方式:

A……为什么XX?(如:蛇为什么行走?)

(“……”是材料——关于自然的、伟人的或“我”的;“XX”是话题,或与话题相关的语词。)

另外,措施思维、相似思维、赋形思维等,也可以进行衍生如下:

(1)措施推设模型:是对措施的推断或设置,也可能是针对创造性、创意性提问。

(2)比喻相似模型:解决写作语言的形象化、诗化问题。从经验来看,此模型的建立,相当不易(这是一个实用语用习惯向文学语用习惯的转变),但又意义重大。因为,文采或文学性,与比喻关系重大。或者说,比喻,是文采的核心思维(也是修辞)。

(3)对偶赋形模型:侧重解决写作语言的音乐性问题。

(4)启悟相似模型:如:纳粹主义的哪些教训适用于今天的波黑战局?你从这个戏中得到了哪些启示?(斯藤伯格的实用性思维提问)

(5)描写渲染模型:此模型用于作文。任何一个意象(描写对象)都可以按不同的角度渲染,如五官感受、四季时间、早中晚、老中青、阴阳、细描(特写、放大、慢镜头)等。

(肯定还有一些模型可以衍生。衍生的原则,一方面是马教授的写作思维原理摆在那里,另一方面,是语文教学中,有些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当原理与问题对话时,就可能产生衍生。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28 05:55:4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地址:读马正平写作学术,思语文思维建模作者:四川也人
读马正平写作学术,思语文思维建模
四川也人
1.一个有所谓“自由思想”的人,对于学习中的模式、模型常常有着习惯性的排斥,甚至对周围的“民间”的某些教师的关于模式的说法和做法常常嗤之以鼻。我曾经也就是这样的“自由”习惯思维者。
    感谢神,让我在这个时候,再次思考模型这个话题。在这个时候思考这个话题,也许有着重大意义。
2.“代当写作学研究表明:‘能力是个空无’、‘操作来自模型’。这就是说,写作思维过程的操作运转能力是无法直接培养的,必须通过一个主体‘中介’,这个‘中介’就是将写作思维的基本原理变成学习者的一种心灵化、感觉化的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心理现实。”“没有思维操作模型,人的行为就是盲目茫然的,个体将寸步难行”(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版,第5页)。
    由上看出,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能力的形成的中介。这个中介作用,在查有梁《教育建模》里也有类似的论述:
    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的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建构新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被证实,即有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模式是客观实物的相似模拟(实物模式),是真实世界的抽象描写(数学模式),是思想观念的形象显示(图像模式和语义模式)。(查有梁《教育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3版,第4页)
    这段文字,一方面谈了模式是功能,也谈到了模式的产生——实践和理论两个方向。
    可以肯定地说,马正平的写作思维模型建立一定是建立在对模式功能的“信仰”之上的。换个说法,建模这种科学方法,是马正平思维模型建立的基础。只是我不知道,马教授的思维建模,是否受到过查有梁“模式论”的启发(或许,建模方法,已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科学方法,马正平教授对这种方法早在查有梁论述之前,就了如指掌,只是我等对些孤陋寡闻,而茫无知)。

3.在马正平《广义写作思维论纲》里,模型的概念似乎包含模式,或者说,模型与模式是一个意思。理由就是第十五节的标题是:“分析”与“综合”:结构思维的路径逻辑(分析)——隐性思维操作模型的第一模型。而在具体行文中,又说“现将我们离析出的22种‘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操作技术模式简述如下”。但是按查有梁《教育建模》的论述,他倾向于用模式概念,而不用模型概念:“在本书中,我们一般都用‘模式’,但在人们已经习惯用‘模型’的地方也用‘模型’”(查有梁《教育建模》第4页)。

由上看出,我们在教学中把模型与模式当作一个概念不作区分,似乎也是可行的。

4.受“模式是思想观念的形象显示(图像模式和语义模式)(查有梁《教育建模》第5页)”的启发,我以为,马正平《广义写作思维论纲》里的思维模型是可以画成图示的。

如:

因果思维模型:



                                                                                          5.或许,我可以这样设想,马正平《广义写作思维论纲》里的22种思维模型,就是22模思维模型之树。如果是树,那就允许在每棵树上有分枝产生。这样,模型就可以生长了,有生长就有活力了,尽而就可能更好的解决实际语文问题。譬如:回答文学鉴赏中的“情景分析”题,似乎可以按下面的模式回答:  

通过……意象,营造……氛围,表过了……感情。

这里实际上是把答案分解成三段式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把一个混沌的答案,进行了侧重空间结构(也暗含时间顺序)的分解生成。这也就是马正平的构成分析之“结构分析”。构成分析,是一种空间关系的分析。

又譬如,当我把现代的阅读的“倒序阅读”方法分解为“猜读答案——再读原文——修订答案”时,就是把一个混沌的“倒序阅读”过程,分解成了三个环节或步骤,这也就是马正平的过程分析——对某种事物作微观环节的细节考察。过程分析,是一种时间、动态关系分析。

6.我坚信,马正平的结构分析和过程分析这两棵思维之树,对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技术意义重大。尤其是,信靠结构分析的思维模型,可以让我们有意识的去审视,命题所提问题之答案是否有较为稳定的结构。信靠过程分析的思维模型,可以让我们有意识的去审视,对一件看似无从下手的事情,是否可以寻得一个解决的程序。譬如:提取文段关键词的程序,成语判断的程序,语病辨析的程序等等。

总之,本着结构分析和过程分析的思维原则,一个肯动脑子的语文教师,就可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出若干的语文答题方法——包括答题的程序和答案的要点(结构)。

7“人所以为人,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客观外在世界现存外物的反映、认识上面,而且要对‘不在场’的未来世界、未来事物加以创造。劳动工具的产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类运用了‘不在场’的人的思维活动——目的思维、方法思维、创构思维——使然。”(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版,第3页)

这段话给我的启示是:目的思维、方法思维、创构思维可以制造劳动工具,那么,目的思维、方法思维、创构思维也可以用来制造语文思维模型。——在这个时候,目的思维,一方面是语文思维建模,一方面——许多时候——就是对阅读题答案构成(结构)的思维。方法思维——许多时候——就是对答题程序的过程思维。创构思维就是对操作过程(程序)的具体建设。

8.“人类的写作就不是一种个人的‘独语’行为,而是一种面、对这几种语境因素的‘主体间’的‘对话’行为。因此,写作思维中的分析与综合不仅仅是一种分析与综合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写作思维的分析与综合着文章内容(思维材料)是否与这些语境因素保持了一种对话性、商量性、协调性、得体性关系的问题。”(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版,第4页)

这段文字给我的启发是,对于中学生的写作思维训练,必须考虑“话题/材料/写作思维”三者的对话训练。三者对话的中介,就是提问和答问:即把话题、材料、写作思维这三个要素组合成一个问题。譬如,话题:行走;材料:蛇(属于自然、伟人、我之中的自然材料);思维:原因。三个因素混合,就可以组成问题:蛇为什么行走?写作行文,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渲染式——本身也有逻辑的,时空的,五官等路径——问答。又如话题:活着;材料:“我”(罗素);思维:原因。三个因素混合组成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活着》是罗素的一篇文章,编入人教版高中第四册)

材料与思维结合的写作,才不致于让思维训练成为一种过分抽象的活动,也是对中学生的写作实践情况的关注与体贴。因为,对于中学生写作,一方面是思维问题,另一方面还有材料的运用问题。而笔者发现的“三元”取材原理——自然(日月山川草木兽鱼虫)、伟人、我(写作者)——可以解决学生取材的困难。(相关文章发表于《求学·高分作文》2008年第1期——创刊号)因为,自然、伟人、我这三大材料宝库,可以说只要给点破,学生就俯拾皆是或唾手可得,从而解除他们死记硬背作文素材的枷锁。

9“写作是一种思维技能。当代认知心理学家美国学者安德森认为:‘风涉及技能的训练,需要十年计。’因此,学习写作,不仅要进行写作实践,而且这种实践还要持之以恒,那种‘一日日曝十日寒’的写作学习态度,是不会有什么大的收获的。”(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版,第13页)

这给我的启示是:(1)对学生进行一个语文学习模型的建构,要不断的进行渲染(重复)式的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提示、指出遇到的学习模型(或者,也可以利用一个反思环节,专门对学习模型一个回顾)。(2)学习模型的构建不仅是认知(认识,识别、知道),还需要不断的重复式的写作(广义的)练习。可以把这种建模式写作分布成一种日常写作。这种写作每天轮转进行一个模型练习——当然是片断的,这样才不至于成为学生的负担。

我以为,以下语文学习模型,是可以并且也是有必要进行轮转式日常练习写作的:

(1)比喻(相似)模型——侧重形象性上解决写作的文采问题;

(2)对偶(赋形)模型——侧重音乐性上解决写作的文采问题;

(3)描写(赋形)模型——用渲染或反衬解决文段的丰腴问题;

4)“话题/材料/思维”对话模型——话题、材料和思维“三管齐下”,解决中学生应试写作问题;(仍然是片断写作。思维,包括因果、措施、构成等;材料,即自然、伟人、我;话题,可以收集班级话题库,教师随机抽签练习)

(5)故事生成模型——用因果思维、过程思维及赋形思维,训练学生的编故事能力。

以上模型,每天一项,就可以练一周(不含周六)。其中,描写(赋形)模型,还可以给学生提示路径,譬如:逻辑的(因果);时间的(四季、早是晚、昼夜、慢镜头放映等);空间的(上下、左右、远近、特写放大等);感官的(眼耳鼻舌身)等。这样的写作,成功的可能就是诗歌,其次的是散文诗,较差的也应当是丰满的语段。

10“能力不是一个结构性的概念,而是一个功能性概念,能力不是一个实存的东西,而是一个空无:强烈的活动的兴趣、爱好,动机是(一种)能力,较高的智力结构是(一种)能力,优秀的气质是(一种)能力,优良的性格是(一种)能力,高远的境界、博大的胸襟也是(一种)能力,当然作为活动的体现的操作技巧、技术、技能更是能力了。”(马正平《写的智慧》第四卷现代写教学:原理与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这段话让我们对一些耳熟能详或者说熟识无睹的词语,有了耳目一新甚至刮目相看的认识。这些词语我们可能曾经以为是土块,而现在,我以为它们是一粒粒珍珠。它们是:

兴趣、爱好、动机、智力、气质、性格、境界、胸襟、技巧技术技能……这些词,都应当是形容词。也可以是,这些词,均是来自于良性的心理。最背后的,可能是信念、信仰——或者说是境界。境界(胸襟或信念、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9 05:34 , Processed in 0.14452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