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8 06:0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作者:阳光雨露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多年来,语文界曾有一种观点被一部分老师所认可,并作为教学追求的目标。那就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说到学生语文程度时,大都也是认为写作水平如何如何。好像学生具备了写作水平语文素养就得到了提高,语文教学就算完成了任务。在这种教育思想的主导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无论是平时的课堂教学,还是课外阅读,教育者便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如何指导写作上。加之受升学功利思想的驱使,甚至有人专门撰文、著书论述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快捷方式方法,如什么豹头、猪肚、凤尾等比比皆是。他们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些东西,自然也就会写作了。其实,这样的教学行为不但没有认识到语文教学任务的全部,就是写作教学也误入了纯“技术”的泥潭,成了急功近利的“速成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差呢?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深。我国传统的教育形式是以私塾为主;教育内容主要是学习国文,没有数理化等学科,学子上学读得只是《三字经》《千字文》和“四书”、“五经”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学而优则仕”,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升官发财;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是指导学子写“八股文”。这样就形成了一篇文章定乾坤的局面。因而,背书、作文和考试是那个时代教育的主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从前读书人学作文,最主要的目标在考试,总要作的能使考官中意,从而取得功名。”(《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154页)于是,受教育者便千方百计地研究“考官”的心理,分析他从哪个角度出题,出什么样的题目(这种思想可以说一直影响至今)。这样就把做好文当成了人晋升的“阶梯”,出发点不在于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而在于追求作文的“品级”。1904年清政府颁布《学务纲要》以后,语文开始独立设科。语文学科虽然扩大了它的内涵,将听读说纳入进来,但由于传统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具体的教学中仍然把作文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来;二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急功近利。特别是建国以后,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将语文的考查方式整合成花样翻新的标准化试题,变化多样的填空、选择题等统治着整个语文“市场”,而其中作文部分的分值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据说,“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有一年的语文试卷仍沿用了以写一篇作文为主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一部分基础知识,但也多是以记忆为主要内容的)。在这种思想的导引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一方面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切割成一个个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地训练、记忆;一方面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写作技能的指导和训练上,试图寻求写作的速成方式。甚至在作文教学中采取“强制”的手段,不管学生心中有没有积蓄,也不管学生喜欢不喜欢,便进行押题式的训练。结果学生一味地揣摩教师的心思,甚至任意编造故事,虚构情节或套用《优秀作文选》上的现成的素材,来渲染自己内心根本就没有的“高尚情操”。据统计,有一年的中考作文中,学生为了体现自己在逆境中如何刻苦学习,竟不惜编造父母双亡,描写自己怎样在艰苦的条件下如何如何奋斗的作文多达数篇,学生根本就没有说心里话,而是胡编滥造。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明白作文当然是考试的必需,但它更是生活的必需。
那么,为什么写作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呢?
首先,从诸多语文教育专家的论述来看语文教学的任务。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国文教学悬着明晰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这些目标是非达到不可的,责任全在教师身上;而且所谓养成,培植,训练,才算达到了目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65页)“学习语文,目的何在呢?就在于把“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学得更好。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在相互协作相互支援的时代里,人人都得学好这四项本领。谁不学好这四项本领,他个人吃亏还是小事,严重的是会使社会受到或大或小的损失,那就是关系到公众的大事了。”(《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第252-253页)洪镇涛先生也旗帜鲜明地强调“儿童进学校学语文的目的就是‘学说话’,是学龄前学说话的继续。学龄前学的是口语,上学后偏重于学书面语,即不只是会用口说话,还要学会用文字来‘说话’,说比较复杂和高级的话。……那么,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洪镇涛《语感教学实录》第217页)特级教师吕型伟先生进一步指出:“学习语文的直接目的是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地运用这个信息载体,吸收各种信息,能正确通顺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是它的基本任务。”这样看来,我们可以简单地说,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学生学“说话”,会“表达”。
其次,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来看,其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地培养和训练。从此,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课标语)
第三,就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实际来看,除去专业的作家等文字工作者,对于普通人来说,“听、说、读、写”的运用和能力要求要远远多于“写”的运用和能力要求。如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交往多数都是通过听、读和说来完成的。当然,这样说并不是排斥“写”的重要性,而是要强调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听说读写并重,同步发展。对此,叶圣陶先生在上个世纪就有过多次切中肯綮的论述。例如:在《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功课》一文中指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有两方面的本领要学习:一方面是接受的本领说给别人听,写给别人看。口头语言的说和听,书面语言的读和写,四种本领都要学好。有人看语文课的成绩光看作文,这不免有点儿片面性;听、说、读、写四种本领同样重要,应该做全面的考查。”在《对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意见》一文中进一步指出:“从前语文教学只有两件事,一个叫读,一个叫写。实际上都还不大注重,只注重写,注重怎么样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我常想,读和写到底哪一样重要?我看都重要,要并重。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家往往只注重写,这是传统的影响。……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善于说,一方面要使他善于听。读和写呢?读就是用眼睛来听,写就是用笔来说;反过来,用耳朵来读,说就是写,用嘴巴来写。所以现在的语文教学,要把听、说、读、写这四个字连起来。”
诚然,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但是它们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正如叶老所强调的那样:“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略谈学习国文》而且又特别强调了写作基于阅读。他在《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那捉摸的阅读程度。”
综上所述,从宏观上来说,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阅读和写作两项;从微观上来说,就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而绝不单单是写作教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15:02 , Processed in 0.11212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