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文人语文”的追求和向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1 10:4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文人语文”的追求和向往

魏振廷
《中语参》(2013年第3期)“参异构”栏目发表《文本与文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双翼》兼评《将阅读进行到底》和《拷问心灵的声音》,读完感受颇深,写文字若干。
《道德经》谈到“动静”之间的关系,这样写道“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走进操场,让孩子们的身体动起来;走进课堂,让孩子们的身体静而思维活起来。这是近些年我所追求的教学目标。
《文本与文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双翼》(作者:程少堂、李琛)(以下简称《文本》)写道:一堂语文课就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探险的过程教师以个体对生命的体验渗透到对文本有层次的教学解读中,激发学生从文本中不断获得生命体验,帮助学生把生活中熟悉的东西陌生化,放置到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中去考察,从而更好滴去认识人性、自我、人生和社会。
请注意这几个关键词——一思维探险、生命的体验、有层次的教学解读、文本、陌生化、文化视野、人性、自我、人生和社会。
笔者以为其中的“文本”“文化视野”“人生”是语文教师所应主动追求的,而如粗,则是程少堂先生的“文人语文”所追求和向往的教学的境界。
针对《将阅读进行到底》(作者:陈亚妹),笔者向往执教老师深入而广泛的阅读,他在主题一定的前提下,大量地插入课外阅读内容,批文入理,同时针对两种译本的比较,把握莫泊桑小说的语言特点。大量阅读的插入,是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的阅读能力优势如何?我想,《中语参》(初中版)所选用的这个教学设计完全脱离了初中生的实际,学生的理解有难度。同时笔者也以为,立足文本本身的语言,适当插入阅读内容,以更有效地解读文本。
阅读材料是为了更好引导学生把握主题、解读人生,所以插入的材料为辅,文本为主。这样对初中生而言才是恰当的。
在“我解读”部分,作者写道:“为了避免学生的盲目性,我将提供给学生一些书目。像《项链》、《一个巴黎市民的星期天》、《一家人》、《骑马》、《珠宝》、《勋章到手了》、《保护人》、《烧伞记》、《遗产》、《散步》、《一个农庄女工的故事》、《戴丽叶春楼》、《瞎子》、《真实的故事》、《小狗皮埃罗》等”
说句心里话:这些书,哪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真正阅读过?实话实说,笔者没有阅读过。
这就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阅读现状。没有深厚的阅读和积累,拿来“庖丁解牛”一般“恢恢乎游刃必有余地也”的舒展而大气的语文教学。捉襟见肘、仓促拘束存在诸多啊!
所以,阅读,引导学生鲸吞式的阅读,是语文学习唯一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其他的歪门邪道都是十分不足取的。
《拷问心灵的声音》(作者:刘勇)的教学效果则更好一些,这样的教育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走进任务的内心,而其教学策略就是实实在在地赏析人物语言,进而对人性进行深入的剖析。
笔者甚为喜欢这种立足文本的解读,深入的阅读无疑对于孩子们对文章的细节的理解,对于文章的主题的理解是极其有效、极其恰当的。
所谓立足文本 ,我想就要立足于作者陈述性的语言,立足于文章的细节描写,立足于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立足于文章人物的语言心理等描写。诚如程少堂先生所倡导的从文字的、文学的、文章的、文化的角度,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有疑而问”,深入文本,探骊得珠,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丰富深厚起来。
笔者提纲挈领地整理执教老师的教学思路如下:
一、    解读灰色人生
品读“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一)一品“惊喜”,读出贫穷与希望
指导朗读:读出希望,读出盼望之切,读出等待之急。
(二)二品“竟”,读出梦想与失望
指导朗读:读出梦想之强烈,渴望之折磨。
(三)一品“如果”,读出惊愕与绝望
插入话题:
1、菲利普夫妇的语言
2、菲利普夫妇的神态、动作
3、菲利普夫妇的心理
结论:可恨—可怜;无情—无奈
指导朗读:读出小人物灰色理想幻灭的悲痛感。
二、聆听少年心声
品读“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
(一)读出“我”的少年心声
(二)读出作品的温情底色(插入小说删除的首尾两段)
《文本与文化》一文指出:“《拷问心灵的声音》则应思考还能否更大程度地开阔学生的视野。”这个意见无疑恰当的。但是笔者以为,立足文本的解读,通过语言的赏析,深入走进文本,更能触动孩子们的心灵。文学之美就美在语言,这些经典的语言无疑是值得孩子们拒绝的。而语文老师对于文本理解的引导是否深入、是否恰当,我想教师本身的解读能力无疑也是极其重要的。由此,初中的语文课,这样上,是可取的。至于学生文化视野的开阔,可以作为另外一种教学方法。诸如第一种课堂《将阅读进行到底》到高中、大学之后,继续解读。
《文本与文化》一文的几点意见对一线教师而言都是极其中肯的。
其一、谈到深入文本与知识拓宽二者之间的矛盾,作者写道: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纪要走进文本世界,同时又要跳出文本的束缚,站在文化和人性的高度去考察文本,解读文本中宫缩蕴含的不同的人生形态,最终完成语文课堂的华丽转身。
其二、谈到“文人语文”,作者写道:
语文教师应努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人,既关注自己丰富的内心和真实的生命体验,又要具有普世情怀,用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去关照个体的人生、普遍的人性和多元的社会。具体到现实课堂中,语文教师应把个体的生命体验融入对文本的解读之中,用文本与文化为语文课堂插上展翅高飞的翅膀,去打造有生命力的语文课堂,真正推动“文人语文”在课堂上的生成和延伸。
信然!
何谓经典?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在《何谓经典?》的演讲中指出:
历经过最糟糕的野蛮攻击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因为一代一代的人们都无法舍弃它,因而不惜一切代价紧紧地拽住它,从而得以劫后余生的作品——那就是经典。
那么,我们给予经典解读以什么态度?我想不怕争鸣与讨论,首先要思考,要立足文本深入解读,要披文入理,有所思想上的收益;要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要有大的文化的视野,而非局促一本之内。
诚如程少堂先生所说:
经典通过顽强存活而给自己挣得经典之名。因此,拷问质疑经典,无论以一种多么敌对的态度,都是经典之历史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很受欢迎的一部分。因为,只要经典娇弱到自己不能抵挡攻击,它就永远不可能证明自己是经典。 在此意义上,批评也许是历史的狡黠手段之一。”
在《程少堂讲语文》,程先生明确指出指出的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角度,层次推进语文教学,无疑“文本”为本,“文化”为魂,二者相辅相成,而归根结底,是语文教师本身要具有“文人情怀”和高远的深邃的“文化视野”!我想,这样的课无疑才是最具“语文味”的课堂。
附一、
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张修林在《谈文人》一文中对“文人”作了如下定义:“文人是指人文方面的、有着创造性的、富含思想的文章写作者。严肃地从事哲学、文学、艺术以及一些具有人文情怀的社会科学的人,就是文人,或者说,文人是追求独立人格与独立价值,更多地描述、研究社会和人性的人。”
附二、
程少堂先生在《呼唤文人语文》(《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二期)一文中谈到:“所谓文人语文,即由文人所教授,含有文人之趣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过多考究教学技术技巧,而于课之外,能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的语文课。”
同时程先生指出了“文人语文”十大特征:
(一)“匠人语文”重再现,“文人语文”重表现。
(二)“匠人语文”重叙述,“文人语文”重抒情。
(三)“匠人语文”重工笔,“文人语文”重写意。
(四)“匠人语文”重知识,“文人语文”重思想。
(五)“匠人语文”重技法,“文人语文”重功底。
(六)“匠人语文”重“有限”,“文人语文”重“无限”。
(七)“匠人语文”重预设,“文人语文”重生成。
(八)“匠人语文”重积累,“文人语文”重积淀。
(九)“匠人语文”重“娱生”,“文人语文”更重“互娱”。
(十)“匠人语文”重生活(生存),“文人语文”重生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2:34 , Processed in 0.0995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