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启发式教学理论探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3 06:5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启发式教学理论探源
启发式教学在国内外教育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今天我们研究启发式教学,初步了解其理论,逐步求得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体系,以便于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得更加自如,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拟将古今中外各家之言罗列于下,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了解其内涵及特征。
一、       文字的产生播下了启发的种子
我国的人类社会经历过由猿到人的演进的漫长过程,古文字就是在人们的劳动中产生的。历代古文字学家对甲骨文的研究发现,汉字有表音表义功能。人们对汉字意义的理解过程本身就具有启发性的过程,就需要教者引导学者把抽象符号与具体物像联系起来理解。如人、山、水这些象形字,再如教、学、痒、序这些会意字,更要教者进一步引导学者结合情境体验,才可理解。由此,我们可以说,古文字的产生就播下了启发的种子。
二、       远古的文明土壤使之萌芽
早在约前580500年之间,即西周末年至春秋期间,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就常用对启发式教学教他的学生。有一次,孔子曾经亲自前往周都洛阳,专门拜访老子,向老子请教。老子先让孔子谈了谈对的了解和看法,然后告诫孔子:你所说的这些,他们的人都已经没了,骨头大概都已经烂了,只有他们说的话还存在。作为一个君子,遇到明君就出仕做官,遇不到明君就如蓬草一样随遇而安。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深藏起来,表面上好像没有货物一样;作为一个君子,他有高尚的品德,表面上却笨笨的,像个傻子一样。去掉你身上那些骄人的气息和贪婪的欲望,以及做作的姿态和狂妄的志向,这些对你都没什么好处。我想要告诉你的就是这些。孔子大概还希望老子多说一些,没有离去的意思,于是老子张开嘴巴让孔子看,问道:我的牙齿还在吗?孔子如实回答:不在了。老子又问:我的舌头还在吗?孔子告诉老子:还在。老子意味深长地告诫孔子:坚硬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牙齿是坚硬的,所以它老早就掉了;舌头是柔软的,所以它至今还存在。年轻人啊,记住:柔弱胜刚强!当孔子向他请教治国之道时,他只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上面案例可知,老子并不急着回答学生的提问,而是采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再读读老子著的《道德经》,每句话都启发人们去思考,才会悟出其中的道理。
三、繁荣的文化园地使之得名
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孔子(551928日~前479411日,名丘,字仲尼),深受老子的启发,在教育学生时就经常以对话的形式启发学生。我们可以看一个他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经典案例:
子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八佾.8》)
当子夏读《诗经》后心中有了疑问去问孔子时,孔子没有直接给子解释诗意,只对他说:你知道吗?绘画要先有白底子,后用彩色颜料画画,这画才鲜艳美丽。诗中的姑娘本来就生得美丽,打扮后就更美丽了呀。接着他又启发道:你想想,这绘画的美和姑娘打扮的美,不都隐含着先与后的什么关系吗?这时子夏豁然开朗:施行礼仪不是在仁义的后面吗?此时孔子还没完,还高兴地夸奖道:卜商啊,你才是启发我的人。现在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诗经》了!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知道孔子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不仅对教学内容上进行启发,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方面也进行启发。他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的最权威的理论学说,后人把这种教学方法概括为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从此得名。孔子认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教师要做不失言的智者,这样才能使学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既能主动获取知识,又能发展思维能力。
四、漫长的历史长河使之成熟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亚圣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在孔子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探索,他说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他的论证确立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记》记载的为人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东汉郑玄作注曰:孔子与人言,必待其人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说之。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在《劝学》中,为了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观点,采用类比法来启发学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软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软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很老师要多启发学生,他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的。
南宋理学家朱熹作了的精辟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他还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明朝中期有影响的教育家王守仁(1472-1528),主张学习学问也要点化(即老师的启发),同时主张学生主体论。在《传习录》中就有他的经典言论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者,自一了百当: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清代政治家、文学家、近代思想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1792-1841),用《病梅馆记》来抨击封建科举制度毒害青年知识分子的罪恶,同时也启发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特长谋发展。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0.18——1946.7.25)也提倡我们的目的则在于教育的普及,生活的提高,自觉性之启发及创造力培养。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陶行知全集》
启发式教学在历代热衷于教育事业的先躯们的运用和研究中,逐渐发展、逐渐壮大,其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也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五、源自国外的教育思想与之不谋而合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399)把产婆术用之于教育,将教育喻之为思想之接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产婆术又叫助产术。他把学生比作孕妇,把学生的大脑比作孕妇的子宫,把学生的大脑中的知识比作孕妇子宫里的胎儿,把老师比作接生婆。他认为学生的知识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思维,然后生成知识,老师要像接生婆那样帮助产妇把婴儿出来,而不是替产妇婴儿。苏格拉底比孔子小82岁,孔子去世以后苏格拉底才出生,因此,说启发式教学最早出自我国是有依据的。二者所不同的是,苏格拉底是站在老师的角度研究的,而孔子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的。一个是教师中心说,一个是学生中心说。
19535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在教育实习中举行了一次语文教学观摩课,该课的题目叫《红领巾》。当时在该校指导工作的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教授也应邀参加。他在评课时提出:组成语文课的因素是朗读、复述、分析课文。分析课文也应该让学生做,让学生形象地描述人物的性格,教师予以启发、引导、补充和提高。人们称这种教学方法为红领巾教学法。对我国的语文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红领巾教学法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红领巾教学法注意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改革了不问学生实际一律逐句讲解的串讲法;注意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运用启发式教学;注意了从课文本身的分析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由红领巾教学法引发的讨论、学习热潮比较彻底的改变了由文言文教学法沿袭而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局面,使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文教学有了生动活泼的局面。
第二,有关红领巾教学法的讨论还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在五个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1)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2)范读,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难等。(3)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等。(4)总结主题思想。(5)研究写作特点。这种方法不仅使语文回到了语文本身而不是落在空洞的政治解读上,而且对普通教师特别是经验较少的教师掌握教学常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最早源自我国,根植于祖国大江南北。在历代教育专家的广泛运用和深入探讨中,在与国外文化的交融中更加枝繁叶茂,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挥着无穷的力量。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有义务投身到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和研究中去,训练自己的专业水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
http://longqunsheng.blog.163.com/blog/static/4846700120109149475239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15:51 , Processed in 0.0955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