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本研究是中小学为实施科研兴校而普遍开展的一种教育研究。校本研究选题是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而提出的,旨在通过预测和干预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为规范、有效地开展校本研究,中小学应做好校本研究的选题工作。整体而言,校本研究选题要体现行动性、全面性、实践性、实用性、实验性和校本性等特征。 关键词:校本研究;选题;应用研究;行动研究 校本研究是当前我国中小学为实施科研兴校而普遍开展的一种教育研究,与其他教育研究一样,开展校本研究首先需要确定选题。但在已有教育研究著述中,有关校本研究选题的研究却并不多。在实际操作中,如校本研究项目申报、学术论文发表等,选题表达不规范的现象也时常出现。因此,为开展好校本研究,必须先深入探讨选题。校本研究选题与学校中的所有教育现象、事实相关,从客观上说,校本研究的对象包括学校一切教育现象和事实,但究竟哪些可以成为校本研究选题需要研究者作一番思考。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及文献分析,拟对校本研究选题特性及内涵作一探讨。 一、校本研究的性质及其选题的界说 校本研究区别于专业教育研究,这一特征决定了校本研究选题的特性。 (一)校本研究的性质 通常而言,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以增进我们对社会世界的根本了解为目的,它的重点在于支持或者摒弃社会科学的理论”[1],而应用研究旨在“形成并检验能直接用来改善实践的预测和干预措施”[2]。显然,校本研究不属于基础研究,因为基础研究没有直接的应用目的,它不能帮助研究者就某件事、某种局部情况作出决定。校本研究属于应用研究,因为校本研究要实现“形成并检验能直接用来改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预测和干预措施”的目的。应用研究通常分为两类:以行动为目的的研究和评价研究。例如,某中学的校本研究选题是“高中学习困难生学习习惯的诊断与矫治策略研究”,属于以行动为目的的应用研究。研究表明,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原因。为获得充分的论据,研究者首先要摸清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习惯状况,然后对这些学习习惯进行诊断,并通过研究提出矫治策略。这一校本课题研究是通过一系列行动,最终要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干预”,而不是描述或解释学习困难学生的表现或进行为什么会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因此,校本研究还有两个相邻概念,即“校本行动研究”和“校本教学研究”。虽然校本研究具有行动研究特质,但基于研究现实状况和校本研究者对选题的不同取向,校本研究要超越“校本行动研究”,采用其他研究范式,如实验研究、评价研究等。 简言之,校本研究是应用研究,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预测和干预学校中存在的问题,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校本研究选题的界说 “选题”概念涉及三个问题,即谁来选择课题、为什么要选择课题、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在我国,校本研究一般是由校长或者拥有并可以配置学校资源的领导者基于学校存在的问题或创建学校特色的需要而开展的课题研究,因此,一般而言,校长确定校本研究课题,而不是个体教师。一项优秀的研究,“其选题和方向通过科学家的证明,选用对未来发展有用的理论命题和实践问题为推动,致力于迫切需要完善的部分,并直接提出结论”[3]。校本研究选题当然也可以起到提出理论命题和解决实践问题的作用。 此外,选题还涉及学术规范问题,“在学术研究中,能否提出有创建性的、合适的研究课题,是学术研究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选题是否正确、恰当和最佳,直接关系整个科研事业的进展、效益乃至成败”[4]。选题规范是为了实现研究的价值,一个“正确的、恰当的和最佳的”选题也一定可以给学校带来变革,促进学校发展。而且从规范上看,校本研究选题的表述、选题价值、选题的特征等多方面都应该体现出规范性。 二、校本研究选题的特性 校本研究选题的特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一)行动性① 从校本研究的性质来看,校本研究选题首先必须具有行动性特征。“行动研究是实践者为提高新的行动的效果而对其进行的系统性的研究。”[5]校本行动研究是学校教师或管理者为提高教育教学新行动的效果而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行动相联系的还有情境性[6],所有的行动研究都必须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在校本研究中,选题及其研究必须考虑行动的情境性,如学校、课堂、年级、班级、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甚至与社区、家庭等的关系情境中。此外,行动性也表明校本研究注重合作性,所有的行动研究都必须在与相关利益人的关系中开展,校本研究者要处理与教师同伴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等,因此具有合作性。例如,某外国语学校的校本研究选题“课堂教学中创设自主和谐学习环境的实践研究”可以改为“中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自主和谐学习环境的行动研究”,其中,“课堂教学”体现行动研究的情境性,“学生自主学习”体现行动研究的合作性。 (二)全面性 从上述对校本研究的界说可知,校本研究选题具有全面性,即校本研究选题可吸纳所有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首先,全体教师既可以作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作为研究主体。其次,校本研究要关涉全体学生,如果校本研究选题是涉及学生的研究,那么它一定包括所有学生,而不是某一类学生,更不会是少数学生。最后,校本研究要关注全校教学,如果一个校本研究选题的内容涉及到教学,那么它一定是各学科的教学,而不是单一学科的教学。例如,某中学的校本研究选题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其体现了校本研究的全面性,因为它关涉所有任课教师,适合所有课堂教学,关注学校所有学生。 (三)实践性 与校本研究选题的行动性和全面性相关的是其实践性。“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7]校本课题研究选题的实践性是学校教师和管理者为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最终是学生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探索和改造学校的物质活动。同时,实践是人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人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生活过程,它具有客观物质性。因此,校本研究选题一定是关于教师、学生的现实的、感性的活动,而不是在书斋中进行的纯粹的理论活动;是教师作为行动研究者通过经验观察,在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的面向师生的研究过程,而不是教育学者在课题立项后只把学校及其各要素当作研究对象和观察对象的单一目的的研究。 校本研究选题也可以有理论的成分,存在研究者创造理论的可能性,但创造理论不是目的,校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践改造学校,提升教育质量。例如,“中关村地区学校与社区优势互动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中学生围棋校本教育的实践研究”“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分解’训练的实践研究”“幼儿一日生活中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等校本研究选题都体现了实践性。 当然,研究者在追求校本研究选题实践性的时候,还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例如,在题名为“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校本研究中,把“建构主义”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开展研究,会使研究者充分理解“建构主义”理论,并以之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四)实用性 校本研究属于应用研究,其价值在于为研究难题提供解决方案。如果一个校本研究提出的解决方案对于学校的实际难题没有明显的实用性,那就应该放弃研究。尤其是,中小学的主要工作是培养人,教职工的主要精力应投入到如何培养人的工作中。因此,校本研究要促进学校培养人的工作,通过校本研究,纠正学校培养人的过程中的偏差、改进学校培养人的方法。为此,学校在确定校本研究的选题时,一定要考虑到选题的实用性。当然,校本研究选题的动力来自解决学校发展中现实问题的需要,或对学校现有工作程序的改进,研究的目的是要得到优化实践的建议,通过研究解决问题以增强组织和个人的绩效。 (五)实验性 校本研究选题可以直接指明研究方法,但研究方法众多。有学者把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或研究法,具体方法与技术。[8]其中,研究法包括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间接研究(历史—比较研究、文献研究)。而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包括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与测验法、实验法、文献法。研究方式与具体研究方法、技术相重合的是实验研究和实验法。“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变量的因果关系,通常研究者预先提出一种因果关系的尝试性的假设,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来进行检验。”[9]校本研究选题可以运用实验法,其研究方式可以是实验研究。实验分为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两大类,校本课题研究属于实地实验。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来说,实验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如“普通初中实施男女生分班教学的实验研究”“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素养实验研究”等。总体上说,实验研究的选题比较少,但从促进学校改革的角度来说,应该有更多的实验类选题。 (六)校本性 就选题的取向来说,校本研究应选择本校最需解决问题的选题,充分体现“校本性”。所有的校本研究选题都要基于具体学校来展开,如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特殊学校等。校本性意味着校本研究选题的特定指向,同样一个实践领域的选题内容,因为学校不同而导致研究特征或依据不同。例如,对“青年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校本研究而言,学校性质不同,所确定的研究内容也不同,小学青年教师、中学青年教师、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特殊学校青年教师在面对各自学生时的专业需求差异很大。因此,学校性质是影响校本研究选题内涵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指出的是,有的校本研究选题没有“学校”概念,因此会给读者带来困惑。有时只有看了内容才知道校本研究是针对何种性质的学校。因此,校本研究选题一定要给读者信息输入的内容,必须要有具体学校指向。当然,这还涉及研究选题的表述问题。 通过上文对校本研究特性的分析可知,校本研究选题是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研究题目;校本研究选题具有行动性、全面性、实践性、实用性、实验性和校本性等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将直接决定校本研究选题的价值取向。 注释: ①有的教育研究认为,“选题是指选择和确定研究的问题”。参见宁虹:《教育研究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参考文献: [1]唐盛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新解[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5. [2][5]GALL P J,GALL M D,BORG R W. 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M].胡秀国,郭书彩,屈书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466. [3]丹斯考姆 马丁.做好社会研究的10个关键[M].杨子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1. [4]叶继元,等.学术规范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4. [6]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61. [7]张伟胜.实践理性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 [8][9]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