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生在课堂里的理念碰撞(李希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4 05:5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生在课堂里的理念碰撞(李希贵)  

本文转载自胖鱼胖班《发生在课堂里的理念碰撞(李希贵)》


●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这是你在备课的时候就该深思熟虑的事情。
  ●教函数,就不再仅仅是公式和曲线,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变量的思想;研究历史,就不再仅仅是年代和事件,重要的是打开学生以古鉴今的视野。在用教材的时候,我们要不断反思:我们究竟离课程目标有多远?
  ● 平等、民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这些我们什么时候已经把它们丢弃,又怎么把它们捡回来?
  碰撞之一:你侵占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了吗?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课是《小池塘》。
  文章被认为是一篇美文。“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课是从老师的朗诵开始的。读完第一段,老师在投影幕上展示了第一幅图片:“像明亮大眼睛”的小池塘,学生们一下子把目光全都集中在屏幕上,老师很高兴地问:“大家说,像不像明亮的大眼睛?“像!”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一看,是下载的一幅照片,上面的池塘倒是不错,可周围长满了芦苇,几乎把池塘都给掩盖了。我担心老师再问下去,不出所料,“大家看池塘边的芦苇又像什么?”“像长长的睫毛!”其实答案早就有了,可我心里有点酸溜溜的。
  课继续进行。还是老师的朗诵,“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还是展示图片,这两幅图片是白云、太阳、月亮和星星倒映在水里的情景。跟上一幅图片不同,这两幅是老师自己制作的,看得出来,费了好大劲,漂亮倒是挺漂亮,可硬要把课文的描绘从图片中找出来,却未免有点牵强附会。不过,课照例还是按照原来的模式进行……
  说实话,教师的基本功不错,课堂上的气氛挺热烈,字认识了,词语也学会了,课文中的答案也找到了,该解决的问题似乎也都解决了,可我似乎感到缺失的东西太多。
  我突然想起了另一节语文课,那是一位下乡支教的老师在一个乡镇学校上的《难忘的泼水节》。文章写的是周总理在傣族参加泼水节活动的事。当讲到周总理穿着傣族的服装、背着象脚鼓走出来,全场欢呼的场面时,老师拿出了一盘录像带,说:“这个场面真是美极了,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当时的实际情景,老师带来了一盘录像带,你们想不想看?”“想看。”学生们兴奋不已,老师又说:“这是一盘独特的录像带,不用眼睛看,只能用心看。你们闭上眼睛,谁用心谁就能看到。”学生都闭起了眼睛,老师充满激情地朗诵着:“周总理穿上了傣族的服装……”朗诵把学生们带到了美妙的情景中,他们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朗诵完了,老师问:“同学们看到了吗?”“看到了。”“看到了什么?”“周总理来了。”“同学们欢呼啊!”老师激励着大家。“周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学生们开始欢呼了。老师又说:“有两个同学真的看到了,你们看,他们多么激动,挥着双臂高呼着。”全班同学都挥起了双臂高声地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场面热烈极了,师生共同融入到了课文当中,教室的里里外外许多听课的老师、家长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老师接着又说,谁来把看到的情景描绘一下,立即站起来好几个学生,他们绘声绘色地,像真的见到了当时的场面一样。
  我想起了新课程的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可以肯定地说,学生大脑里构建的图画,并不一样,他们描绘的场面也各不相同,正如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霄特一样,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泼水节的场面。其实这一点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不是在思考。在这样一个演练思维体操的黄金年龄,为学生扬起思维的风帆,插上思维的翅膀,才是教育者的天职。正因为没有泼水节场面的图片,才给我们的学生以想像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小池塘的图片有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却没了。
  还是那句话,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这是你在备课的时候就该深思熟虑的事情。


    碰撞之二: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

接连听了两节数学课,讲的都是《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节“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这部分内容挺少,只有两个问题,是最简单的方程题,如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像这些题目,小学生不用方程也能解决,初一学生就更不在话下了。

这样一来,反而难为了老师,如果仅仅把这两个题目让学生做会,似乎课堂的容量太小。于是,第一位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补充了许多这一节里没有的知识,诸如什么叫方程,何为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如何检验,等等。这样一补充,就显得课堂内容充实了许多。

第二位老师抓住了题目中的“到”字做起了文章。从实际问题“到”方程,这一建模的过程恰好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课堂上教学内容看上去不多,但学生的思维密度很大,每位同学都在努力完成着从实际问题到方程的转化。

显然,两位老师在对教材的理解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第一位老师是在教教材。教材亡有什么,就教什么,“到边到沿”也把教材教扎实是教学的本分,当勺容不够的时候,可以把前面的或者后面的提过来,如此而已。表面上看,容量是大了,可课程目标却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不过始终在知暇的层面上平铺罢了。

第二位老师是在用教材教。他心里装着课程目标,很明显,这一节的小标题就值得玩味,“从实际问题到方程”,一个“到”字,内涵丰富,它包含着一个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要求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这样一个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完了教材,并不一定完成了教学任务;完成了课本上的题目,很可能没有落实课程目标。

我想起了一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猫阿姨教孩子们学习抓老鼠,猫阿姨自己装扮成老鼠,让猫于猫孙们天天操练,小猫咪们的确长进很大,不到一年的时间,它们鼎力合作还真的把猫妈妈给征服了。后来,老鼠们真的来了,当猫阿姨又像往常一样招呼孩子们抓老鼠时,猫子猫孙们竟然联合起老鼠们又把猫妈妈抓了起来。因为,在它们看起来,抓老鼠就是抓妈妈而已。可怜的猫妈妈,没有把最最重要的东西教给孩子们,反倒落了一个可悲的、贻笑大方的结局。

这有点像是讽刺我们的传统教学。因为,在传统的课堂里,老师就是教学生做会教材提供的范例,小考、大考,中考、高考,不过是学生用范例去套题目应付罢了,你教我的是子丑寅卯,我怎么明白甲乙丙丁;枪响后树上的鸟儿到底剩下几只,你必须给我一个准确的答案,不然,我怎么应付考试?这些听起来有点好笑,但却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课堂里。

美国国际教育中心主任萨达特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他说:“我们应该叫我们七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都来问他的老师,你们今天教给我们的这些东西,我们到什么时候才有用?”站在新课程的目标的高度,教函数,就不再仅仅是公式和曲线,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变量的思想;研究历史,就不再仅仅是年代和事件,重要的是打开学生以古鉴今的视野;教的是知识,训练的是技能,培养的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仅仅把教材的内容完成,还是通过教材完成课程目标?这是新的课程标准与过去教学大纲的区别所在。新的课程标准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再创造成为教学过程之必须,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挖掘教材,成为新课程的目标下备课的一个基本要求。


    碰撞之三:我们脱离学生的世界太久了。

听语文课,学习生字词,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

首先是找出生字生词。一位老师是要学生按照课后的生字表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而另一位老师则是要学生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词。结果,第一个班级的学生找出的生字词是相同的,而第二个班级每一个学生有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生字生词。

然后是记忆生字词。一位老师为学生想出了记忆的方法,要他们按照这些方法去记忆;而另一位老师则要求学生研究各自记忆生字词的方法。

其实,在这两个不同的做法背后,反映了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观。第一位老师关注的是生字生词,是教学内容,而第二位老师则目中有人,他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事实上,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思维过程,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我想起了课堂上一个有趣的细节,当老师要学生按照统一的方法记忆“蛙”字时,大家齐背老师早为之编好的口诀,不想一个学生忽地站起来,他的脸涨得通红:“老师,我妈叫夏永桂,‘桂’字换换偏旁就是‘蛙’字。”这下惹出事来了,老师还没回过神来,又有一些学生站出来,“老师,我爸爸书房里挂着一张画,画的就是青蛙和荷花,上面的‘蛙’字写得特好玩。”“老师,我奶奶说青蛙肉不能吃,你看它带着一个‘虫’字呢”……这些学生似乎在告诉老师,口诀是不需要再继续背下去了,我们记住了,但不是按照口诀记的。

知识是客观的,但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赋予它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事实上,学生正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对现实的理解的,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的。他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他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他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他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特别注意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新的知识。

我又想起了听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时,发生在我身边的几个学生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何谓“小池塘”也?争论的内容很简单,又很重要,因为“小池塘”正是课文的题目。,有的说,小池塘就是小河;有的说,不完全是小河,是河边;还有的学生显得神秘兮兮,说小池塘其实就是一种我们没有见过的东西。可惜,课已经上完了,学生只好留下这样一些本不该留下的知识遗憾。我翻了一下教材,其实,在这一课的前面,就是《雨点》一课,前两句就是“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我再往前翻,在“识字4”里,早就有这个“池塘”,而且是被列人生字表的。这就怪了,经过这么一些回合的折腾,我们的老师到底怎么啦,为何就是不把它教给学生?当我课下问老师的时候,老师显得很吃惊,他不相信学生竟然不知道“小池塘”为何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老师是以自己的经验来推测学生的,“小池塘”是江南话,对北方的学生来说,一个水湾而已,天天都可能见到的东西,一改称池塘,就云山雾罩起来。可是我们当老师的,站得太高了,以至于漠视了学生眼里的世界、心中的幻想,甚至于对他们身边一些真实的问题,我们也不曾认真地对待,我们脱离学生的世界太久了。

眼里没有学生的教育,还算是教育吗?忘记了学生的教师,当然就不能称之为教师。平等、民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这些我们什么时候已经把它们丢弃,又怎么把它们捡回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6 22:26 , Processed in 0.1044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