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伟言]=给学生的一封信:高慕远举,扎根于世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4 22:3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给学生的一封信:高慕远举,扎根于世界
亲爱的Y同学:
     你好!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你的问题我概括一下,身处一个大气候大环境中,面对通行的但明知不好的事情,我们意识到它的错误之后,该怎么办。是努力地自己去抵制,不那样做。还是知道不对也随大流。这里你感到纠结的是,如果选择前者,虽然按理说对的,但是结果可能是使自己承受很多压力,甚至陷入孤立无援状态,也可能不见什么效果,这时我们怎样肯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是有价值的,以至于愿意坚持下去呢?看完你的信之后,我十分理解,这是你们这个年龄段几乎每个人都多多少少会触及的问题,是纯真心灵面对社会不如意的种种现实所必然生发的困惑,也是一个认真生活的人在人生中必然要考虑的问题。而有太多的人,将不正常视为正常,随波逐流而不知,或者即便意识到是个问题也不面对,选择逃避。相比于他们,能有这个困惑并去思考它,起码说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严肃的、诚实的,是独立精神的萌芽,也说明头脑有活力,这是我必须要肯定和褒扬的地方,它十分珍贵。

     坚持的第一步,我认为就是作为一个严肃的人生问题去思索它。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我要是坚持会怎么样,可能是你提到的一些结果。但我们也还需想一想,假如我不坚持会怎样?前一种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后一种是朝向内心的自我叩问。前者是关照外物,后者照料心魂。如果说前者可能导向妥协,后一种则可能带给我们力量。里尔克和青年人谈到写作时,曾有这样一段话:“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内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死去。这是你最重要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你要在自身内挖掘一个深的答复。”你问我的问题实际上也需要这样深刻的追问,我们不坚持自己会怎样?我的内心真是快乐的吗?还是有很多不能对外人道的体验被我隐藏了起来?我有没有感到空虚?那些所谓的失去真的是失去吗?还是失去的同时也有宝贵的获得?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这些思考也意味着我们对来自外界的压力有心理上的准备,也使得我们的行为来自于理性的抉择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这是一个价值观重建的过程。人们头脑中可能会有各种价值观念,但是往往都是我们被动而来的。人们以这些未加反思的价值观作为行动的指挥,即便对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也不敢去坚持,绝大多数人都缺乏一种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从众成为普遍的行为模式。这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也是出于自保的需要,怕被议论、怕被孤立,而融于环境让人们心理上觉得安全。这当然也可以理解的,但是理解却不等认同。由这样的人群构成的社会,不会有多高的道德水准,也必然创造力低下。对于个人而言,价值观从众意味着一个人永远是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这是一种奴性的生存状态。他虽然活着,但是从来没有和世界发生切身性的关联,没有踏实地扎根于这个世界,像浮萍一样随着流水摇来摆去,他没有梦想,也没有方向,他做的不是他自己,也不会有马斯洛所言的“自我实现”。

  这其实说的也是信仰问题。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呢?有的人是把信仰做成了行贿,以保佑他世俗的福禄,或者以信仰投资来世的福乐。有的人是想通过信仰获得他们内心的平安,追求一种岁月静好的状态,但真正的信仰不是这样的,信仰是灵魂的事儿,信仰并不回避内心的焦虑冲突,也不是向今生的辛劳悲苦承诺来生的天堂,信仰只是教我们勇敢诚实地投身于当下的生活,怀抱着梦想脚踏实地去奋斗。信仰也让我们能看轻自我,这点正和你问我的对接。人在对价值观的持守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各种负面体验,被误解,甚至被孤立,人很容易沉溺于其中,乃至放大这些体验,虽然可以理解,但还是需认识到,这是太看重自我的表现。有个朋友在我难过的时候,对我讲过一句特别好的话,我听了之后就向他索要这句,想据为己有,因为实在喜欢以至于好希望是自己说出来的。这句话是这样的:“人,要把自己看轻一点,放在真理的下面。要抬头看远处,并从远处回望现在的自己。”这句话好好体会真的会很受益。有时候当时觉得让你多在意的事,可能用不到一年半载,只十天半月就可能就云淡风轻了,觉得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当时又是绝望又是悲伤,也许都是感觉的一种放大。当为生存在世确立了坚实的价值根基时,我们也就随之成熟起来,会看到高处、远处,而不是那么沉溺于自我。

     我们很怕外界人言,怕被人孤立,但实际上真有那么可怕吗?深入地去想想,勇气就会一点点地增长。我敢说,杰出人物应该都想过这个问题。李敖在一篇文中谈到王尔德的观点,王尔德说,世人都疏远了我,而仍在我身边的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李敖说,我年纪愈大,愈觉得他这种严格的择友标准其实还不够。他认为这句话应该改为:“我疏远了他们,他们仍挺身为真理而公然站在我身边的人,就是我真正的朋友。我希望在这种悬格甚高的标准下,去自勉勉人。”这才是真正的格调。而倘若是面对一堆的庸人,纵然他们拥护你、赞美你,又怎样呢?所以奥勒留就认为,面对赞扬,不要忘了看一看赞扬的人们,他们判断何其多变和贫乏。他说:“一个人不应该听从所有人的意见,而只是听从那些明白地按照本性生活的人们的意见。对于那些不如此生活的人,他们的赞扬不必看重。”这才叫有定力。所以面对所谓孤立这个事,真得有个正确的认识,志趣高迈者没有委屈可言。“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事实上并不是别人孤立你,而你自己有眼光选择了走自己的路,或者说,是你内心中抛弃了他们,不与之为伍。这叫霸气。

    在你心智未能足够坚实站立于世时,这些话可能还是让你感到害怕了,貌似对你们寄予了非常人的希望。好像是让你们当世间的英雄。你可能会想如果那样的话,是不是真的意味着你不得不形单影只,并且得为此舍弃世俗的快乐。我不认为坚持自己和世俗的快乐必然是矛盾的。人和人的交往类型也不是单一的,不是和所有的人都要做完全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是价值观必须重合一致。像你高中、大学时的同学,尤其是寝室同学,这些在一切亲密生活过的人,即便以后思想上拉开了档次,只要人品端正忠直,有感情在,还是可以互相关心和扶助,这样的交往也会带给我们人际的温暖。如果你听从内心的声音走自己的路,也不意味着一切人都离开你,爱你理解你的人,依然会留在你的身边。你看台湾的李敖那么特立独行,他不是也有世俗的幸福吗,他的家庭也十分美满,他的家人一直在身边坚定执着地支持他。我觉得我自己也算得上有独立的精神,不太从众的,但是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挺幸福的。

那种所谓孤立的说辞,都是以庸常人际关系来衡量的。不是所有的人我们都要重视。我可以说下我自己,也许你需要这样的分享。我看重三类人,一类是我的家人。他们对我的建议和意见不管对与不对,我都要认真对待。一类是我学生时代结交的感情深厚的朋友。他们很多都是我刚和你说的那种,思想上有差距了,比如我所坚持的观念不一定是他们坚持的,比如我孜孜于思考,朋友可能爱好在其他方面。但是有共同生活经历,有共同记忆,彼此了解人品,有感情。去年我去朋友家里,他们家为我宰杀了一只新鲜的羔羊里款待我。夜晚我们去砖窑吃烤玉米,我们在窑顶边吃边聊,月亮在天上,蛐蛐在草丛中鸣叫,脚下是红红的炭火,那也生活中十分美好的感觉。还有一类是我思想上的知音,思想上的知音对我来说,包括了我的爱人,也包括网上结识的二三子。我只看重这些对我来说重要的人。至于别人说什么,是无所谓的。我们必须学会分清主次。

真正有信仰的人,是会遇到同道的。只不过这个同道不一定在眼前,而是分置于不同的时空,但真正的相遇是灵魂的事,灵魂的沟通和相拥超越于时空,所以不在跟前不算什么。多读书,以书会友。看思想家的人物传记,伟人的生平会昭示我们的成长,虽然他们人已经作古,但你读书的时候,感觉那就是在和你交谈,打开你的心结,消除你的顾虑,给你勇气和智慧。我在阅读《自由与繁荣的国度》时,真的很明显地感到我内心的力量多了好几分。同道也可能在远方,认真生活的过程中,迟早会遇到同道。切磋和探讨、砥砺和共鸣。不管你们从事什么行业,都不排斥这种思想的沟通,你所拥有的幸福体验,也非俗人所能有,它只配那些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人。这是我切身的体会。这样的交友眼光,才是高大上啊。有德者不会孤单。所以孔子讲:德不孤,必有邻。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特立独行,不等于标新立异。坚持自己,也不等于你所坚持的就一定是正确的。那样的话就沦为了价值观相对主义。价值观的重建是个体性的,即必须有个人思索体悟而得之,但正确的价值观必具有普遍性。错误的价值观不仅危害人类,也会断送自己。如恐怖分子所持的信仰。再比如当下很多中国人主张环保,但他们不去深入研究环境污染的原因,所提出的办法,可能正好通往政府权力的扩张,其结果恰好是不利于环境的保护。这样的环保人士,就算再特立独行也会有什么好的影响。所以价值观确立必须经由认真思考的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的过程,必须由自己追寻而来,必须有智识的支撑。

   勇于坚持自己,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毕竟世间什么人都有。有些人和事吧,弄不好会消耗自己。始终都不忘生活的目标,知道生活中最重要是什么,别的就可忽略。这种忽略本身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坚持也不是蛮干,理论上的认知和策略上的灵活要有所区分。所谓坚持,是有内在的坚韧,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坚持不等于光有道义的关怀就可以,我们面对具体的问题,首先投入的是理智,用理智去分析问题,正如前面说的,要有智识的支撑。你看现在有些人也挺能坚持自己,很敢于批评政府,但可惜他的主张是错误的,明明是需要政府放权的事情,他偏偏批评政府卸责,实质是在主张权力的扩张。他是很有勇气,敢去批评,但这种坚持非但没有意义,反而有害。坚持需要冷慧,不能以道义的热情去代替去慎思明辨。

   最后送乔布斯的一段话与你共勉:有时候,人生会用砖头打你的头。不要丧失信心。 你得找出你的最爱,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侣也如此。你的工作将占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获得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而唯一做伟大工作的方法是爱你所做的事。如果你还没找到这些事,继续找,别停顿。

      愿你,高慕远举,天天进步!

                                                         你的老师:李

                                                          2014年4月

  相关的道理的体悟,得益于和枫老师交流,也来自于个人的体悟反思,是切身的体会,愿意和我的学生分享,他们需要这种分享。问我问题的这个同学说:老师,我的困惑你都懂,非常感谢你。你说的很多话都给我很多能量,这些问题平时没人可以交流。今天一个学生还对我说:老师的答复很详细,愿每一个迷茫的爱我们都能领悟它,而不是模仿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1:34 , Processed in 0.06343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