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的交响诗:浅谈台湾现代诗发展
台湾丰沛的诗创作能量,在新世纪奏响多元与欢腾的交响诗,从两本元老级诗刊,即1954年创办的《创世纪》诗杂志与1964年《笠》诗刊,一直薪火相传,诗人创作不懈,不断以新作品引领风潮,迭有佳绩,相信在世界各地的诗歌出版历史上,绝对是一项惊人纪录。 前行代诗人创作不懈
洛夫在2001年推出长诗《漂木》,受到广泛好评,并获得年度诗歌奖。2007年后再出版诗集《背向大海》,以圆融的技巧,展现出记游诗、禅诗、后现代诗以及叙事诗等多种风格的类型实验,不仅开拓出更具新意的形式,也展现了更深刻的哲思与抒情性。从一系列的记游诗观之,不但状摹名胜,还出入现实与历史之间,如《夜宿寒山寺》一诗,翻转唐诗名作羁旅落寞之情,向生命、潜意识中的情欲和死亡进行叩问,把禅意带入记游诗中,可谓别出心裁。
最近刚获得纽曼华语文学奖的杨牧,在2006年出版《介壳虫》一书,是《涉事》之后第13本原刊诗集。诗人能够在学童之间收放心神,非但展露童稚之情,更在叙事写景中言志抒情,写出文学家在台湾中央研究院任职期间,必须辛苦地折冲协调、勉力维护人文传统的用心。杨牧近来的诗风颇得王夫之《古诗评选》中的真髓:“语有全不及情而情自无限者,心目为之,正不恃外物故也。”这本诗集中其他写景物的作品,诸如《台南古榕》《沙婆礑》《蜻蜓》《湿地》《池南荖溪一》《池南荖溪二》与《松园》等,字面上多以诗句厚重地描摹景物,仔细深入篇章中,会望见诗人深情地隐身其中,时而感叹文化的断层,时而抒发复杂矛盾的乡愁,时而亟于调和古典与现代的美学,时而歌颂创作纷繁的美好。而在《介壳虫》的压轴之作《艾萨克斥堠》中,诗人十分戏剧性地展现出美国20世纪60年代激进学生运动者心中的政治诉求与实践,甚至暴露出其中愚昧、不道德的一面。同时,诗行中的抒情声音是迷惑的,反映出骚动在作者自身血缘、族群意识、政治信仰以及民族想象上的困惑,以及控诉国际霸权不义行径的悲愤。
叶维廉、商禽、陈千武、李魁贤、张默、辛郁、向明、李敏勇、朵思、曹介直、丁文智等前辈诗人,都不断发表令人激赏的诗篇。马来西亚华裔诗人李有成的诗作集《时间》,穿越越战、冷战到当代,透过具有历史意识的反省,提醒读者,意象并非一首诗的全部,叙事性背后的现实性或更有丰富诗意之功。他强调:“对于富有创造力的诗人与作家而言,真正的挑战主要还是在于如何有效地处理创作与现世之间的关系。”李有成透过《时间》这本诗集,以自身的实践告诉读者,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争其实往往流于语言表象的讨论,现代主义诗学的创作者,从未脱离现实。
中坚世代迈向经典高峰
由李瑞腾、萧萧、白灵、苏绍连等中坚世代创办的《台湾诗学季刊》,在转型为学术刊物后,使得诗创作一时失去了发表园地。2005年秋天,在苏绍连(米罗·卡索)的主导下,由网络的“吹鼓吹诗论坛版主群”为编辑,发行了《吹鼓吹诗论坛》系列杂志,《发刊辞》中强调:“这是告别的年代,也是出发的年代。”告别传统的媒体,迎向新兴的网络论坛,这项创举代表了中坚世代创新与集结新力量的起点。
中坚世代的创新力量在于平面杂志与网络论坛的整合。2007年,夏宇的《粉红色噪音PINK NOISE》,以别出心裁的材质——完全透明的塑料片,用粉红色和黑色字迹交替印出33首中英对照的诗。整本诗集就是一个观念艺术,按夏宇自己描述创作的想象是:“一封垃圾邮件引起的超链接,无止无尽的网络上捡来的句子,丢给翻译软件 Sherlock 翻成中文,之后根据译文的语境调整或改写原文再翻个几次。设法分行断句模仿诗的形式,双语并列付印模仿‘翻译诗’,这机械诗人一个字一个字翻,它只负责翻译字词而不翻译概念和意义,光这一点对我已经是诗了。”夏宇的透明诗集超越了后现代美学的想象,再一次颠覆了汉语诗的形式与可能。
在攀向创作高峰的台湾诗人中,向阳应当是最具有本土性格的诗人。2005年出版的《乱》是向阳的第8本诗集。作者选择以《乱》作为书名,频频叩问现实和历史,加上其间发生了“台湾9·21集集大地震”,诗人故乡几乎全毁,更可以读到作者温暖故里乡亲的诗句。更值得重视的是,作者敏锐地响应了后现代诗美学的挑战,在嬉戏中展现出历史的沉痛感,为台湾的后现代诗写下了新的篇章,其中一个系列以闽南语写作的篇章如《乌暗沉落来》《迎接》以及《春回凤凰山》等作品,以母语朗诵,赚人热泪。响应后现代与数字诗的风潮,向阳更以《一首被撕裂的诗》《一封遭查扣的信》《血淌着,一点声息也没有》《发现□□》等作品,以拼贴、填充、谐拟等前卫手法,在看似无意义的文字游戏中,成功地讽刺了大众传播媒体。
和向阳先后获得“台湾文学奖”新诗金典奖的白灵,也同时活跃于诗刊与网络,其《昨日之肉——金马绿岛及其它》书写台湾的离岛,表面上是一本地志诗,但其中不乏家族迁移以及感时忧世的主题。诗人在诗中剖述自家身世,从1949年的厦门鼓浪屿忆起,叙及母亲带着一对兄姊,等待着要“去找我早几年就到台湾讨生活的父亲”的故事。诗人将关怀视野拉至马祖的村落、绿岛、基隆屿、龟山岛、兰屿、澎湖等边境之岛。在创作上,白灵也展现了多媒体互文的力量,无论是插画、装置艺术与具象诗都有可观之处,把数位文学的能量转化在展览与诗集出版上,是本书最大的创意。
台湾中坚世代诗人中,创作力最旺盛的,莫过于陈黎。陈黎《我∕城》中的诗作,完成于2009年4月至2011年2月间。整本诗集目录揭开,仿佛一入口网站,罗列、交织其上的是“我”在现代社会、在“我”们所居住、游历的岛屿“城”(乡)遭遇到的关键词、生活元素,记忆、疑惧、忧喜、向望等。这本诗集的焦点集中在地志、历史、族群书写上,内容丰厚,写出“我”在岛屿城(乡)族群游历的情境,是“我”与既单数又复数的“城”间辩证、联系、嬉戏的抒怀,结构宏伟。同时它也展现出作者对中外诗学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不同流派诗学理论的实践样式。诚如《2010台湾诗选》年度诗歌奖赞辞所说:“经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现象学、叙述学的各种磨练,勇于汲取、吸收、转化欧美、日本、原住民文化的各类技巧,选择中国台湾作为惟一的现实,深入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族群,撷取不同的地理与史迹,婉转建构台湾人的主体性,陈黎是台湾立体化无可取代的艺术工程师。”《我∕城》正反映出他以诗再现台湾历史,并放诸国际的辽阔眼光。
本名苏绍连的米罗·卡索不仅给出丰厚的诗作,更在数字诗创作上,有着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他在2005年出版的《草木有情》中,冷静观察万物,寓抒情于纸背,无论是散文诗与分行诗都展现出作者语言的精妙。全集66首诗,都以植物为主体意象,以情诗一般的语法和土地对话。郑慧如这么评价这本诗集:“不使现实性凌驾在艺术性之上。自我意识的遁逃和主体声音的分解,也营造了诗作之间的耳语、绵密之感。”而苏绍连更以无比的创意从事数字诗的实验,将文字、动画与多向文本镕铸在网络上,是华语诗坛上难得一见的前卫创作。
已经步入中年的鸿鸿、李进文,也有相当亮丽的表现。鸿鸿创办《卫生纸》诗刊,办“黑眼睛文化”出版许多新生代诗人的诗集,年年为台北市文化局办理“台北国际诗歌节”,是台湾现代诗的重要推手。李进文则年年出版新诗集,《长得像夏卡尔的光》《除了野姜花,没人在家》《静到突然》都受到瞩目。他以精准的意象抒情,以诗作记录着家族、壮游、回忆的足迹,如同杨牧的评语:“李进文使用流动的抒情声调,极成功地推展了作品的音乐效果。”在《静到突然》中,“蓝鹊飞过”系列以组诗挑战同一个主题创作的可能性,把雪以不同的想象写出,层层推出惊喜,挑战语言的极限,尽现作者锻炼语言的勤恳。
新生代涌现
台湾有着活跃的另类媒体,大学诗刊、网络诗版都孕育了无数的新生代诗人,从上世纪末的《植物园》《晨曦诗刊》《白开水》到近期出现的《歪仔歪》《风球》诗刊,都见证了青年诗人旺盛的诗情与创作能量。
《歪仔歪》诗刊是由一群宜兰诗人组成的同仁团体,用噶玛兰人社名为名称,彰显地方色彩,主要的编辑与成员有黄智溶、曹尼、甘子建、刘三变等人,营造出兼具地方感与前卫性的风格。和《歪仔歪》诗刊相互辉映的《掌门》与“喜菡文学网”,则集结南台湾的诗人,活跃地出刊、办理文学奖与座谈。
2009年成立的《风球》诗刊则是集合台大、师大、华梵、铭传等大学生诗人的跨校园诗社,主要班底成员为廖亮羽、崎云、郭哲佑、谢三进等人,不但出版诗刊,更积极在高中、大专校园办理巡回诗展,是快速崛起与受到各界重视的同仁团体。
新生代诗人中,杨佳娴无疑是备受注目的诗人,2003年的《屏息的文明》,2006年的《你的声音充满时间》、2010年的《少女维特》都颇获好评。她不断锻炼出崭新的风格,文字古典而华丽,在绵延、迂回的写景与叙事中,总能以奇险与机智的抒情手法,将真情与寂寥安顿在诗行之后。诗评家迟钝曾经形容,杨佳娴的诗取径古典炼字命意的功夫,字斟句酌到让现代情诗获取了宋词小令的美。加上杨佳娴是新生代诗人中拥有创作与理论能力的佼佼者,评论、散文与展演都有精彩的表现,更使得她受到更多的期许。
正职是精神医师的鲸向海也出版了多本诗集,近作《通缉犯》《精神病院》与《大雄》都成为青年学子热爱的诗篇。鲸向海能够以秘术将诗安顿在医疗场所,意图以机智、优雅、聪明与幻想的文字治愈当代读者的不安,着实精彩。越来越成熟的鲸向海如今显得举重若轻,把微言大义与信仰交织在寓言或疯狂般的诗行中,尤其当忧郁、躁郁、精神分裂成为大众日常口语的一部分,而精神病院与疯狂却还是人们陌生与恐惧的场所和状态,鲸向海以诗行进行导览,同时以诗歌巨大的包容力进行辩证,相信读者批阅完他在精神病院修练诗的秘术后,会拥有新的视野,在看似平凡无奇的生活中读出更多诗意。
台湾新生代有许多闪烁发光的星星,诸如:凌性杰、杨寒、廖之韵、林德俊、达瑞、林余佐等,有待读者搜索与鉴赏。诚如鲸向海所言:“在疯狂与优美的尽头/有些人回来/就变成最好的诗人”,相信还有更多精彩的诗人会不断回来、不断出现。
(须文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