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作的谶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8 10:2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写作的谶言作者:陈然

应《中篇小说选刊》明年第一期之约写的一个创作谈:

有时候我怕写小说。

早在我当乡下教师的时候,以一个我尊敬的同事为原型写了个中篇发在《清明》上,里面以调侃的口吻写到主人公的隔壁住了一个青年作家,没想到几个月后学校调整住房,我真的成了那位同事的邻居。

这当然是巧合。但后来我还写了两篇小说,一篇捕风捉影地写了一个乡下姑娘爱上她姐夫,一篇写一个少女因恐惧某种家族病而自杀。让我惊讶的是,那篇捕风捉影的小说的原型,其后来的命运几乎跟我的小说一模一样。而那个恐惧于家族病的少女,后来真的自杀了,像小说里一样,离家族病发作的时间至少还有20年。这使得我有一段时间,写得疑神疑鬼,怕自己的文字给生活带来什么阴影或灾难。

然而作家并不能阻止这样的灾难发生。几年前,有件事在网上广为传播,一个据说早在多年前就被人杀死的人忽然在村子里出现,而被公安部门认定的凶手早已被枪毙。原来当时公安机关为了限时破案动用了刑讯逼供。这样的故事,媒体已经曝光得够彻底了,没有曝光的部分,公众也可想而知。作家再去写,自然没什么意义。偶尔动念头,想,万一要写,可写案件曝光后,一个当年经办此案的小警察,承受不住来自上级部门的神秘压力而自杀,或许还有点意思。没想到几天后,报纸上真的爆出了这样的消息。

我不禁背脊发凉。似乎为自己洞悉了某种秘密而不安。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人们在读《红楼梦》的时候,很希望自己是贾宝玉或林黛玉,在读《水浒传》的时候,也很希望自己是林冲武松鲁智深等英雄好汉。而读现代小说,谁也不愿意自己是阿Q孔乙己或包法利夫人拉斯科尔尼科夫。但实际上,我们恰恰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或许这就是古典小说和现代小说的区别。古典小说里的人物人人想效仿,现代小说里的人物却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是不是可以说,现代小说揭示的是人们不敢面对的部分?

这两年,我似乎眼睁睁看着我的一些人物,从极平常琐细的事情里起身,然后不知不觉、在一股莫名力量的推动下自相矛盾,首尾难顾,被卷进了某种悖论。我没办法改变他们。就像我没法改变生活的逻辑。

我似乎在试图找出那种逻辑。那根生活的神经。

我以为,洞悉了这种逻辑,也就洞悉了人物的内心,洞悉了现实和命运的秘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2:25 , Processed in 0.0914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