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国生:一个地地道道的痴人
人如其名,共和国诞生不久,他出生在华北大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的一生,那就是——痴。
他从小就特痴,绝无语言天赋,又没受到过什么早期教育——那时既没这观念,也没这可能——父亲是军人,打日本鬼子和美国鬼子有一堆勋章,却见不到儿子。母亲是农村妇女,没上过学。想来幼时唯一的游戏是玩泥,用胶泥捏小人,捏小动物,捏得什么也不是。他智力发育比别人晚一步,上学却比别人早两年。同学说:这个解放军叔叔拿的是步枪。他以为,“布枪”,就是布做得枪。老师说:你去帮帮他。他纳闷:为什么要“梆”他呢?他的家乡话,“梆”是拿棍敲的意思。你想,这样的苗子能有什么前程?要是当老师,还不得误人子弟!上中学了,仍是懵童一个,仍不喜欢语文,从未享受过作文当众宣读的荣耀,却痴迷于无线电,全部零花钱都用于此,终于把收音机安进肥皂盒,装在口袋里听,让不少人羡慕。听说某大学有全国唯一的自动控制系,还痴痴地存那么一份梦想,但痴梦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击得粉碎。
1968年,命运把他抛上了“臭老九”中最低的一级——小学老师,还教了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语文。不容选择,因为“祖国需要就是你的理想”。你说,这是不是走入人生误区,贻误终生?那个“读书无用,教书倒霉”的年代,人们最羡慕的是当兵,其次是当工人。他也痴想当兵,但由于“政治条件”不好(父亲1959年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社会关系中有一批地主、富农、国民党),不但当不了兵,其他的好事也都与他无缘。于是只有痴书。但没有什么书可读,便像一个饥饿的人寻找食物一样,凡能找到的书都读:《电工学基础》、《制图学》、《国内晶体管收音机电路图》、《林海雪原》、《艳阳天》、《金光大道》、《唐诗选注》、《毛泽东选集》、《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政治经济学》、《哲学词典》、《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革命大批判文选》、《法家著作选读》、《孔老二罪恶的一生》、八个样板戏的剧本,还有俄语英语和日语……。不但读,还背,例如“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例如“资产阶级撕掉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当然也有“噫吁戏,危乎高哉”……。对了,还读了几遍《红楼梦》。本来并不喜欢读也读不进去,只是饥不择食而已,但硬着头皮读到第二遍,特别是读了俞平伯、周汝昌、李希凡等人的《红楼梦辨》、《红楼梦新证》、《红楼梦研究资料》之类,也就迷住了,还作了大量笔记,痴痴地想做红学家,但终究没搞出什么名堂。就凭这种瞎读,你看他是痴也不痴?不过话说回来,这种痴读倒也开阔了知识面,使他成为“杂家”,对教语文也不无好处。
后来教“戴帽中学”,教正式中学。先是一个“慢班”(每个学生都5门以上不及格)在他手里一年,中考时只比普通班低0.1分,还评为先进班级体;后是一个文化课并不好的“文艺班”中考创了记录。高考恢复了,他自动控制的痴梦复萌,想报考并抓紧复习,但两次都是临报名前领导讲了一回“工作需要”之类的革命大道理,他就轻易地放弃了。——这种痴人,最容易糊弄。他只有“老高一”的学历,可领导偏偏安排他教高中毕业班和高考复习班。他痴痴地认为这是重用,便拼死拼活地痴干,也不顾忌自己把“未庄”读成“末庄”,把“渌水荡漾清猿啼”读成“绿水荡漾清猿啼”。好在高考又创下历史记录,遮却先前“末庄”之羞。一起干的别人都当了校长局长,他不想当官(又是一痴),因为官场太黑了,他不想把自己染黑。况且凭他的痴,也绝无当官的能力。现在的他只痴于教书,痴信孔夫子的“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痴信孟夫子的“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
1983年,“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也是他高中语文老师)看中他的痴,选他一起搞这个课题。那时的“大语文”可没有今天的声誉和影响,开拓新路需要有巨大的投入不说,还要遭受各方的反对。由于张孝纯是所有贪官污吏的“公敌”,由于痴人不会圆滑做人,实验进行得异常艰难,遭受种种打击。但他认准了这条路,便痴心不改,一痴到底。
与孝纯先生朝夕相处的10年,对痴人的成长起了关键作用。他非常赞同“世界小提琴王子”帕尔曼先生的一种观点——1994年帕先生第一次来华演出和讲学,有记者问他:“您认为先天素质和后天努力哪个更重要?”帕先生回答:“我认为先天素质、后天努力和名师指点这三者是同等重要的。”——帕先生特别强调“名师指点”,他同感颇深。正像福楼拜使莫泊桑的创作产生飞跃一样,孝纯先生的10年指导,也使他的教学艺术才产生了飞跃(当然痴人无论如何无法与莫泊桑相比,只是道理相同罢了)。孝纯先生对他的影响主要是三方面:
一是学识。先生的国学功底在中学语文教育界无与伦比,他钦佩之至。先生多次告诉他: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要想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语文教师,必须有广博的学识。而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国学修养。于是痴人又痴读起来了,但与以前的瞎读不同,主攻的方向是——国学。有一段,他天天早晨5点起来背《论语》、背《左传》、背唐诗宋词……,甚至因学文字学而攻篆刻。
第二才是教育理论和教学艺术。这方面无庸多言,他成了“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继承人。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品格。先生赠他一联:“但使脂膏能被物,不辞粉碎尽余生”,他总是挂在自己的工作室,以为座右。先生常嘱咐他:上课、写教案要十分认真,要“如临深渊,如履””,要像“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当大语文实验受到严重干扰和重压,一度成为“梯队”的实验研究小组只剩下“老少张”时。即使是痴人,心情也自然是沉重的。这时,先生挥毫给他题了一首诗——《雨后观流感赋赠国生》:“浊浪忽然压碧波,泥沙俱下卷江河。滩头尽是随波石,砥柱中流几许多?”先生还借他的《题石林》鼓励他树立不屈不挠的意志:“万剑攒空触目寒,不教埃土涴琅玕。爱君硬骨胜钢铁,历尽风霜锷未残。”是先生的多次指导、鼓励、批评,也有训斥,才使他有了今日。
聊斋里那位一生不曾得志却洞明世事的老先生说过:“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聊斋志异·阿宝》)。痴人就是凭着这种痴性,发表了七八十篇论文,获河北省第3、4、5届教育科研成果奖,也评了个“高级”,成为“大语文教育”思想的传人。教的学生也争气,本来考不上重点,才来这个实验班,后来却有一批人成了外国和本国名牌大学的博士、博士后。还获团中央组织的“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活动奖”和“全国创造杯活动奖”。
孝纯先生去世后,他和学校签合同于1995年停薪留职南下深圳想发展“大语文教育”。两年后到广东碧桂园学校这所国内最成功的民办学校,发现一些年轻老师会用电脑和制作课件,又惭愧自己落后于时代,于是奋起直追,痴迷上了电脑辅助教学。当时学校配的电脑不够用,他决定自费买一台。有朋友说,你傻不傻?咱们给老板干活,凭什么自己花钱买?他也觉得这样做的确有点傻,但对电脑的痴情还是使他花6000元买了一台。不仅买电脑,还买了大量软件,特别是课件素材,至今已有1000多张光盘。为寻购这些软件,几乎每个双休日跑一趟广州或深圳的电脑城,也没人给报销差旅费。他还到全国各地去拍片——这是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计划的一部分。几年下来,资金投入大概也有十几万元。时间投入更大,不知在电脑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能用“Powerpoint”、“Authorwarte”和“Frontpage”等软件制作课件和网页。由于有经验和素材的积累,竟然后来居上,做出的课件图文并茂、声像并茂,且内容扎扎实实,能经得起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种考验。他也凭这一点在中考中几次超过当地名校,班里还出过“状元”。看到这些,他更不后悔自费买电脑之傻。
为什么他会在电脑方面这样痴、作这么大的投入?他认为,电脑辅助教学能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观念、能力和素质,让他们经得起信息社会的挑选。在信息社会,在网络经济的背景下,如果不懂电脑,不会利用网络,则是“现代文盲”,根本无法参与国际性竞争。据国家劳动人事部的一份研究资料,“入世”之初的数年到数十年,大量的外资企业和世界各地的高中级人才大量涌入我国,我国大量企业将面临倒闭,大量员工将面临失业(估计将有1.7亿人),质次价高的本国产品将严重过剩。这又增加了就业的压力并降低简单劳动的劳动力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现代文盲”的学生别说什么国际竞争,恐怕还将是失业或待业大军中的一员。“前程暗淡啊!”他说,“所以,我们要占领语文教学信息化这个制高点。我们不仅要交给学生一张毕业证,更要交给他们一张21世纪的通行证!”在这一点上,痴人可一点也不痴。
南下6年多,别人都觉得他如鱼得水时,他却又回到邢台,仅经济上每月就要损失5000多元。这是不是又在发痴?现在他痴想的是:怎样使“大语文教育”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怎样才能不愧对张孝纯先生的十年栽培?他觉得应在搞好实验的同时完成一系列著作和软件:一部《“大语文教育”论》;一部有大语文特色的教学设计,再配上多媒体的“大语文课件”;一部《张孝纯文集》……。每月损失5000多元去著书和做软件!——这些能不能搞出来?即使能搞出来,能不能出版?即使能出版,又能得多少稿酬?与每月5000多元的损失相比是不是合算?不知这个痴人想没想过这个问题。
这几年来,痴人成果颇丰。2001年,他为之献身20年的“大语文教育”课题被全国中语会评为综合成果一等奖。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大语文教育论集》一书。接着,他的论文《电脑辅助教学,那是一种境界》和课件《谁是最可爱的人》双双获得全国中语会“2002年多媒体教学研究大赛”一等奖。2004年,课件《向沙漠进军》获河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优秀课例大赛”一等奖。2004年,《大语文教育论集》获河北省第九届优秀教育科研、教学实验成果评奖一等奖。2005年,教育部“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他的两个课件《〈论语〉十则》和《济南的冬天》分别夺得普教组一等奖和三等奖(全国中小学各科共有25个作品入围,他占其中之二;其中获一等奖的只有两个,他是其中之一)。现在,他做的两百多个课件已成系列,北大附中、北师大远程教育网等几个网校,都在使用他这套“大语文课件”。诺亚舟学习机,使用的也是他这套系列课件。以上三家合计,受益的学生大概要以百万计。北师大远程教育网还把他的180多堂课录为教学视频供教学和研究之用……现在看来,如果他不痴,就不会有这些成果;但如果他真痴,也不会有这些成果。什么叫真痴?聊斋老先生说:“慧黠而过,乃是真痴。”
痴人一生痴痴地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境界,因为痴,所以吃的苦特别多,累驼了背,累弯了腰,损坏了身体。当然苦中也有甘,但将甘苦相较,是甘多于苦,苦多于甘,还是甘苦参半?他说不清楚。他也曾想:自己吃的苦是不是太多?投入是不是太大?与取得的成功是不是相称?国家、单位给没给你相应的待遇?苦到这个份上,是不是应该停止吃苦,“享受人生”了?身边许多人靠着某种背景,甚至靠不正当手段也取得了“成功”,自己继续这样苦下去,是不是太痴?痴人弄不清这些问题。爽性不去想,或许根本就没工夫想,要做的事太多了,只有继续地苦下去、痴下去。
读者会问笔者:你是谁,竟对痴人这样了解?告诉你:我就是他,一个地地道道的痴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