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行走的思想者,文化的守夜人——祝勇访谈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2 23:4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行走的思想者,文化的守夜人——祝勇访谈录
  作者简介:刘超,1982年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现就读于北京大学。任北大《学林》杂志主编,北大“青马研”学术部部长。已在《二十一世纪》(香港),《清华大学学报》《天涯》,《雨花》,《青春》等刊发表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百余篇,收入多种选本。现主持“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系列访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滔尽英雄。上世纪末的中国文坛风起云涌又风流云散,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此间,一位来自东北的汉人,仗笔直书,用他纯正地道、繁复精密的汉语言,征服了“喜新厌旧”的读者,也征服了“众声喧哗”的文坛,此后的几年之内,他以自己卓绝的才气和实力,以一部部扎实厚重的作品为基石,锐不可挡地攀登上中国文坛的堂奥,并迅速跻身散文界的第一方阵。

  在“居之不易”的京城,他独创了属于自己的天地。问鼎了各种奖项,出版了一本又一本的书。十余年后的今日,依旧年青年的他,已出书廿余部,成为创作界、评论界、读书界的一大亮点。他已在汉语文学界开辟了独属一家的别样风景,标举了散文的新高度,拓展了汉语散文的新境界和新可能。如今,在“浮躁”的文学界,他仍大隐于市,不事张扬,每临大事有静气,沉静地耕耘着“自己的园地”。读书,写书,编书。在“阅读”之余,他还万水千山走遍,观自然之变,赏人文之化,走“江南”,看“北方”,游“凤凰”,赏“旧宫殿”,旋赴“京都”,一边重温“遗址”,一边细摸“蓝印花布”,进而“重读大师”,还充当“提问者”,叩问“我们对于饥饿的态度”。在他的笔下,我们依稀地看到历史深处的经络,触摸到社会文化的脉搏。

  静水流深。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有心的读者,却能在他的无言无形中,慢慢地体味到他的大音之声,大象之形。

  ——他,就是祝勇。

  【祝勇:1968年生,辽宁沈阳人。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市签约作家,当代“新散文”的领军人物。1990年毕业于国际关系学院。已出版作品约三十余部,主要有《重读大师》《改写记忆》《饥饿时期的爱情》《文明的黄昏》《祝勇作品集》《江南》《北方》《凤凰》《旧宫殿》等,主编有《阅读》《布老虎散文》等丛书。曾入选“2001年中国散文排行榜”,并获首届“郭沫若随笔奖”等各种奖项。】

  文章:《文化笔记》的实践

  刘:祝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说实话,这次访谈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访谈和对话、阅读一样,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平台。而这一平台的达成往往有一个过程。我们都知道,您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作家,但更是一位学者和思想者,您不仅有着罕见的文学创作能力,更有着出色的思想素质和理论学养,确实是才学兼盛、学思并济。您的作品中,不仅有着大量的历史文化散文,也有众多的思想随笔,更有一批理论著作和论文。所谓“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您就是一个优秀代表。因此,仅仅用作家或者散文家,是无法界定您的身份的。在当代的青年文化人中,您无疑是最优秀者之一。因此,您特有的创作路径、写作姿态、思维方式、话语体系、学思背景和阅历识见,对我们既是诱惑,也是挑战。当然,因着这份诱惑,我、以及您的所有读者都愿意接受这一挑战。

  祝:我们还是慢慢的谈吧。可以谈文学,文化,以及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探索。

  刘:作伪一位思想型作家、学者型作家,您的思维无疑超出了纯文学的范畴。而且您亲历过、见证过许多的历史事件、文学思潮和域外文化,因此,可以谈的话题也就不仅限于纯文学创作。那么,先谈您的创作和作品吧,这一直是读书界所深为心仪的热点,也是创作界关注的亮点。年初的《中华文学选刊》还特地为您独辟了专栏,这对作家而言是难得的礼遇。

  祝:好的。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写、写,也出了好些书,其中,《祝勇文化笔记》(已出四卷)是我较看重的。可以说是近年来的思考成果的一个综合性展示。当然,思想随笔也一直在写,写了很多很多,发得很少很少,原因有种种。所以外界以为我就只写散文不写随笔了(微笑)。

  刘:我个人感觉,《文化笔记》的出现确实是您创作中的一个里程碑,这和您早期的《改写记忆》《重读大师》《饥饿时期的爱情》以及《祝勇作品系列》都有所不同。首先是视野的拓展,既说“江南”也谈“北方”又走“凤凰”又品“旧宫殿”。南北均备,古今兼有。特别是《旧宫殿》!这是2003年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其中,互文手法的运用最是引人瞩目。这部作品既受读书界好评,也受评论界青睐,这样的作品现今实在不多。

  祝:是的。这些年我走过很多地方,去年走过东北、南方、中原的十多个省份,还去了西藏。我注重“田野调查”,这是一个好传统,可惜中断了。当年傅斯年、董作宾、李济、费孝通等先生就是如此,现今只有葛兆光等少数人注重这点。这都是在学术界,在文学界就太少了。但是,我要说,《旧宫殿》实在是个意外,原本只是写给自己看看的,本来就准备发表不了。只是写给自己看看,算是一个探索,给自己一个证明和交代。写好后,掐指一算,还真是没几个刊物有可能接受。后来尝试着给了《花城》,结果一下就发了,而且是头版头条。以前这个位置一直是属于中长篇小说的“领地”,这次是特例。——当然,南方的有些刊物还是很有魄力的,要是在北方……她给我带来的许多荣誉,也是我未曾预想过的。后来文章被收入《2003年优秀中篇小说选》,获“郭沫若随笔奖”。当然,我本人最初是无意参与任何评奖的,只是遇上一位出色的编辑,要不然……

  刘:《旧宫殿》确实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她不仅是您本人的一个重要收获,也是文学界的一大硕果,因为她标举了汉语散文新的高度和新的可能。毫无疑问,这是“新散文”的一个重要创获。——其实,我觉得“散文”二字已有不妥,因为她显然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散文”,语言、思维、文体先不说,单是互文笔法就让人惊异。这是什么呢,散文?随笔?小说?史论?建筑研究?……恐怕都不好说。

  祝:你已说到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散文的文体边界如何界定?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前,我首先想问:我们是否有必要刻意划分汉语文体的边界?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对《旧宫殿》而言,我倒宁愿看成是“文章”,而不是别的。文章发表之初,有人以为是散文,而“郭沫若随笔奖”的评委则认为是“随笔”,更有意思的是她也被收入《2003年优秀中篇小说选》。这一系列事件,本身就是对文体界定的一个反讽。在这里,文体的界定就显得很牵强。“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写”,作者的功力和境界就在“怎么写”之中见出高下。同样,什么文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章好不好。作家有一流和二三流之分,但题材文体没有任何高下之别。鲁迅的《野草》好像没有重大主题吧?可她却是一座永垂不朽的丰碑!花鸟虫鱼也不稀罕吧,可在周作人比下就别有洞天。说到底,本质的差别在于作家本身,而不在题材和文体。——互文手法的运用确实是个重头戏,我当时就是有意为之的。因为在我看来,“旧宫殿”有着多义性和隐义性,有着太多的维度和内涵,在此,任何纯粹散文笔法、随笔思路、小说技法、论文路数,都显得单薄,所以选择了这种综合写作。作品一旦问世,就不仅属于作者,首先属于读者。读者当然是见仁见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读法,可以当是散文、随笔,也可以当小说、历史。当然,就我个人来说,我首先认为她是“文章”。

  刘:您的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文章修行在个人,此中甘苦寸心知。读者能够理解您的良苦用心。看得出,您在这篇文章上下了很大功夫(

  祝:是的,我写了好几年,写得很用心用力)……其实,互文手法并非始于《旧宫殿》,而是更早,此前《一个军阀的早年爱情》(见《凤凰——草鞋下的故乡》)中就已有表现,一边是沈从文的早年传奇,一边是陈渠珍的早年爱情;一边是纪实,一边是虚构,双线并行,相得益彰。当然,虚构来自于陈的自叙,而经由您的生花之笔横溢出来。在《北方——奔跑的大陆》中,《甲午风云》也是如此。李鸿章、邓世昌等人都“昔日重现”,重新被您的笔触所激活。李、邓诸人的表情、言语、心绪都被工笔勾画出来。显然,经院的《清史》和近现代史中不会有这样的细节;而且,您还一再的以“我”的身份故地重寻,叹人生之无常,咏世事之沧桑。用细节写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是一大忌讳,而以主观之“我”介入客观历史,更是忌中之忌。当然,史家有史家的路数,作家有作家的笔法。在这里,您匠心独运,处理得很好。

  祝:(微笑)我之所以一再的强调“文章”,是因为我本人的创作即是这样。如果读者用心的话,当能发现一些细节,比如《甲午风云》,里面既有历史的表现与再现,也有思想的省思,比如对李鸿章如何认识、对甲午之役如何反省、对现代化如何解读。因此,没有无思想的文化,也没有无文化的思想,历史文化与思想本身即是相辅相成的。具体到我的作品来说,历史文化散文与思想随笔也不是判然二分的。再比如,《衙门》《乔家大院》《春闺旧梦》《千年转换》《青楼红粉》《蓝印花布》,你说是散文、是随笔,还是游记?(笑)

  刘:确实如此。如果说“文化随笔”是您的写作姿态和文学理念在创作实践中的一次综合展示的话,那么您在理论探讨中也多有表现。比如《散文:无法回避的变革》就是一篇重要的文章。当然,此处所谓“变革”不仅指散文文体层面,更涉及到其他层面的制约因素,比如权力体制、市场体制、传统体制等。这篇长达二万余字的文章问世之后引起广泛关注,各处广为转载。通过此文,任何读者显然都能见出作者的理论修养,但仅有理论修养是不够,还要有创作心得。新一代的文学理论家和评论家中,确乎不乏饱学之人,但同时能兼胜创作的,实在不多。

  文学:我们能够走多远

  祝:《散文:无法回避的变革》是我以前的文章了,代表我以前的思考。当然,到现在也还有些一贯的观点。中国是散文大国,源远流长,硕果繁多。先秦时期就已有辉煌的成果,此后的秦汉、魏晋、唐宋乃至明清、民国都有是硕果累累。显然,她的历史不是小说可以比拟的,更不是戏剧可以匹敌的。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散文在当下的文学体制中确实有被边缘化的趋势。这一现象不容乐观。

  刘:确实如此。专门的散文刊物、散文栏目少,一般的头版头条都由小说一家独大,“触电”的机会也几乎被小说全然垄断,就连稿费分配中也有个三六九等。当然,这不仅有市场体制的原因,也有文学体制的因素,和我们的散文作家本身也不无关联。于是,这就有了“不可回避的变革”。

  祝:作家自身确实是个问题。散文、乃至文学的兴衰当然也很多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在于作家自身。一个优秀的作家,迟早都要出好作品大作品,迟早而已;一个好的作家可能出十几个几十个好作品;而十几个几十个平庸的写手,可能一个好作品都出不了。这就是人和人的不同,你不能不服。出不了好作品也没什么好怨的,不要怨时代和社会,要怨就怨自己吧。我们不说十九世纪二十世纪那一夥夥世界级的文学大家,单说民国时期吧,审查制度不可谓不严,市场体制不可谓不苛,权力体制不可谓不狭促,可是鲁迅照样写啊写,他完全靠稿费过活,可一点不防碍他写得又多又好。现在的一批佳作,躺在“作协”温暖的怀抱里,衣食无忧,五子登科,至于作品嘛……

  刘:散文界的不尽如人意,确实和我们作家关系甚大。当然,这也和社会历史的条件有关。晚清以降,社会政治多有动荡,造成文化的“断裂”,不仅“政统”“治统”多有变故,“文统”“道统”也历经磨难。文化资源的缺乏,影响了文化人自身文化人格、才学境界的超拔。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传统文化的底子少得可怜,西方文化又半通不通,要他们出好作品,也确实难为他们了。特别是80年代后的一代人,在网络长大的那些人,更不用说。上世纪末,贾平凹就感叹过散文土壤的“板结”。

  祝:散文的困境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改良当代的文化土壤?在我看来,出路在于反省自己,向人学习。向谁学?向前人学,向国外学。借用古今中外的散文资源来充实我们自己。站得高才看得远,不站在巨人肩上又怎能看得更远?凭空创造、凌空蹈虚,却要超越前辈大家,那是可笑的,自不量力。卡夫卡够天才了吧,却还是学陀斯妥耶夫斯基。还有赫尔博斯、乔伊斯、福克纳、马尔克斯等现代派的大家,孤立地看都是横空出世,可是细说来都是各有渊源的。曹雪芹够意思了吧,天纵奇才,可也不是凭空而降的,不说别的,单是《红楼梦》里的那些诗词就是学有渊源的,没有这点,何来这等诗词,又何来《红楼梦》。(

  刘:散文也是这样,资源很多,看怎么用法。我们做的还很不够)先秦、秦汉、魏晋、明清,即是文化活跃的时期,更是散文创作的高峰。“上有六朝,下有明朝”,这是周作人的话。如果说那还是文言散文的话,那么白话散文也有现成的源泉,那就是二三十年代的散文。不能说我们现在就没有优秀的散文家文学家,但我们至今缺乏像那个时代那样一大批杰出的散文家。这是也事实,无需避讳。

  刘:五四的那一代人确实气象煌煌,论学问、论思想、论才情,都是高山仰止。就散文创作来说,鲁迅、周作人都是没说的,瞿秋白、郁达夫、林语堂、朱自清、许地山、丰子恺、林徽因、沈从文、废名、俞平伯、巴金、闻一多、梁实秋、丽尼、李广田都是名家,至于稍后的何其芳、钱钟书、杨绛、萧红、孙犁、汪曾祺、张爱玲也多有佳作。叶兆言说后人们都仰慕叶圣陶老样样都好,叶圣老则仰慕鲁迅样样都好,而鲁迅那一代人和康梁章太炎一辈比起来,气象总归还是弱了些。他又说,抗战爆发的时候,叶至诚等刚上完小学,而汪曾祺已读完中学,张中行呢,已念完大学了,所以他们的境界高下叶就出来了。这就是一代人和一代人的差别。人有其“命”,天有其“时”,社会历史条件是难以抗拒的。至于学术界,有人说余英时是杨联升的弟子,而杨联升是钱穆的弟子,传来传去,气象越来越小。当然,作为余英时弟子的罗志田,和其师一比,又是怎样呢?——当年章太炎弟子满天下,占据了中国名校文科的近半壁江山,自己却还是不满意,浩叹“大国手门下只能出二国手”,不知这位老先生看到今日的“国手”们又将作何感受?!

  祝:那些前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不仅是中国,国外也是如此。那些文学巨匠都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人说“不出国就不知爱国”,我说“不去外国就不懂中国”。我去过很多地方,感受很深。去年去日本,在最初的想象中,日本应该是个“文化沙漠”,可我错了。到了一看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日本有很多的书店,书店中有很多的纯文学书,纯文学书里有一大批中国作家的书。稍微有些名气的中国作家,在国内你可能看不到他的书,但是在日本却有。就是这样,难以想象,我当时就被震撼了!莫言、王安忆、余华当然不用说,就是一般的青年作家也有。

  刘:您因此行而有了《木质的京都》,读了很有感触。)有那样一批人,翻译了中国的作品,而且有相当一批真正的读者。这一点,我们现在恐怕还做不到吧?另外,日本有相当一批青年作家,二三十岁,写得非常好。就是说,他们的作家团队连贯性非常好,一茬接一茬的冒出来,不至于出现“断裂”。我们呢,曾经一度连续几十年就没有出现过像样优秀作家群体;现在呢,基本上还是一批四五十岁的作家在唱主角,随便拿一本书,翻来覆去就那些个名字,年轻人不多,即便有好的也难得出头。日本还有一点,就是民间的文化机构办得很好,芥川龙之介作为民间奖项办得很成功。——而我们,看看茅盾文学奖吧,六届获奖的三十来本书,真正能流传下来的能有多少?当代最优秀的作家如莫言、余华、铁凝、张炜等,却从来无缘。我们只能说,这不是莫言余华们的损失,而是茅盾奖本身的遗憾。

  刘:每届茅盾奖出来都热闹得很。……我们对日本了解得相当不够。我们对自己的了解甚至比别人对我们的了解还少。后面的路还很长。同样,要实现散文(文学)的辉煌,后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祝:这是自然。你想想,日本把我们几乎所有的稍有些名气的作家作品都翻译得差不多了。我们呢?对日本的了解主要就是老辈作家,夏目漱石、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之类,对年轻一点的、四十岁以下的就对不起了。这就是差距。老作家、经典作家当然要读,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远远不够。今天的文学新秀有可能就是明天的经典作家,忽视了今天,也就错过了明天。很久以来,我们一直跟不上时代,倒是总被时代撵着跑。这话不中听,但却是实话。——对于我们近邻的日本尚且如此,远方的欧美,也就更不用说。

  刘:但是我们知道,有一批有识之士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且做出了切实的努力。另外,对散文本身的革新也引起了界内的关注。您本人就是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您在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亲自参与了文学界很多建设性的活动。其中,您所主编的《阅读》《布老虎散文》《一个人的排行榜》就深受读者欢迎。如果说1990年代前期《大家》的努力揭开了“新散文”运动的序幕,那么,您所主编的一系列丛书则是“新散文”运动的重要成果。其中,张锐锋、于坚、宁肯、庞培、冯秋子、张远山、周晓枫、格致等人,就已在不同程度上被认可和接纳。当然,这也有个过程,但是越来越多知名的刊物向他们发出了欢迎,越来越多的奖项开始将他们列入视野,这就是一个好兆头。更重要的是,广大读者开始真正的认可和接纳了他们。而且,您本人不仅是一个中坚的组织者,但更是一个优秀的参与者。“新散文”对汉语文学的发展功莫大焉。当然,对于新散文,我们今天不急于做出定论,公道自在人心,我们相信历史对此自有公论。

  祝:我认为张锐锋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还值得我们更多的关注,虽然我们现在还做得很不够。早些年前,他的文体和风格往往很难被认可,篇幅又长,所以很难发表。现在好些了。当然,我们对他的关注还不够,远远不够。

  刘:“当代人修当代史”是一种冒险,“当代人看当代人”也难免近视,这是常有的事。曹禺、张爱玲在写出《雷雨》《倾城之恋》时也不过二十出头,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大都完成于三十岁前后。当时没有人承认他们文学大家的地位,可现在看来,他们经典作家的地位不也主要靠这几部作品奠定吗?……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年轻的作家而言,您有着极为丰沛的精力,有时甚至通宵不眠地写作和工作。同时,您有着独特而丰富的经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历事也多,您亲历和见证过很多的世相百态和文学思潮。那么,您能不能就您的感受和认识谈谈新时期散文的发展脉络?

  祝:这个问题一言难尽。但是,说到“新散文”,说到我们散文界的状况,其实又离不开这个历史的铺垫和背景。这样吧,我就根据个人的一些想法说一说。八十年代的散文界情况较复杂,但大致有两个主流作家群体,一是五四路子下的一批老作家,如巴金、柯灵、季羡林、金克木、张中行、郭风、汪曾祺等;还有一批是出身革命的作家,如孙犁、碧野、秦牧、刘白羽、魏巍、袁鹰、王蒙、菡子、刘真等。二者影响都很大。当然,也出现了一批散文黑马,如贾平凹、张承志、韩少功、周涛、周同宾等。这时候港台文学开始冲击大陆文坛,元老级的台静农、司马中原、郭枫、刘以欯、余光中、洛夫、痖弦、李敖、柏杨、思果等进入大陆,新一代的董桥、黄维粱、龙应台、刘墉、林清玄等也开始异军突起。特别是有个林耀德,年纪轻轻,气魄很大。一句话,那时的“港风”“台风”来势很凶,劲头很足。

  刘:其实,白先勇、陈映真、黄祯和、黄春明、於梨华虽然主事小说,也偶有散文,影响也大。

  祝:应该承认港台那些人传统文化根底好一些,西学的背景也深。所以刚开始进入大陆时确实处于强势地位。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大陆新一代的散文作家群体成长起来了,就后来居上了。

  刘:我们还是说大陆散文吧。贾平凹虽是写小说起家,但散文也很早有盛名了。“三迹”(《心迹》《月迹》《爱的踪迹》)不说,“商州系列”(《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三录》)就影响很大,有人干脆就说1984年是“贾平凹年”。有意思的是,彼时的商州系列是被当成“笔记小说”的,而他在八九十年代之交的《闲人》《弈人》《笑口常开》《人病》《好读书》《说女人》《说家庭》等却是当成世相杂文来读的……当然,一批重要的作家也都在此前后开始了他们的重要的探索,九十年代之后散文界又有新的格局。

  祝:“新散文”的出现是在九十年代,准确说是1995年前后。但是,九十年代初就有一大批散文家浮出水面了,最初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撼动文坛;《文化苦旅》也火了好一阵子。后来也又出现一大批人物,如刘烨园、张炜、王充闾、卞毓芳、刘成章、梁衡、雷达、林非、李元洛、高洪波、徐刚、孙郁、李存葆、李国文、朱增泉、止庵、韩小蕙、李天芳、李英琦、邱华栋、贾兴安、萧重声、洪烛、伍立杨、王开林、王开岭、朱鸿、庄周、钟鸣、摩罗、余杰、苇岸、刘亮程等,这个名单实在太长,无法悉数列举。1995年前后,《大家》推出的“新散文”作家群就开始浮出水面。(

  刘:您自己也是其中一个领军人物。)文坛格局变化,新老更替就更明显了。文坛中活跃的已经主要是一批中青年作家。史铁生是这个浮躁年代一个文化的重镇,他独特的独特心灵体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刘:1995年有一个“抵抗投降书系”,张承志、张炜、韩少功、史铁生、余秋雨、李锐联袂出场。气势很大。当然,这还是有所指的,前面有《废都》、“海马歌舞厅”、“二王”“二张”之争等。而新散文也在此前后渐成气候。当然,这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直接的关系,但都多少表明那时的中国文坛“浮躁”依旧,充满着“喧哗与骚动”,一批作家不满现状,力求“突出重围”。(

  祝: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还是不同,那时有一批很有激情的人,有很好的氛围和创造力。校园文化的氛围也好得不行。)“新散文”其实指认的不仅仅是散文,而是汉语创作本身。新散文的变革,说到底是对汉语文体的创新。十来年的实践证明,新散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然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那么,您认为“新散文”与“体制散文”有那些深层的差异呢?作为新散文的实践家、理论家和组织者和领军人物,您毫无疑问是最有发言权的。

  祝:差别当然很多,语言风格、审美理念、思维视角、篇幅格局……不过在我看来,最根本的是她不断创新的本质,这与体制散文完全不同。九十年代以前,发表散文的刊物、栏目少得可怜。即便是发表,也是一个小豆腐块,四平八稳,一千五百字。我们的作家也甘心于这样的豆腐块,有板有眼煞有介事地写着。如果说当初的新文学是反八股文的,那么几十年下来,这样的体制散文又何尝没有板结成另一种变相的“新八股”。比如杨朔,比如秦牧,再比如刘白羽。不是说不好,不是说不能这么写,而是说那已经僵化模式化,写俗了,写透了,写滥了。文学在于创新,创新是文学的命根子。再这么写下去散文也就到头了……更糟的是,编辑们习惯了这样的散文,读者们也以为这才是散文。一千五百字,“主题升华”,政治主导,这才是散文。篇幅长了,主题不够升华,政治不够鲜明,就不是散文,就发不了,更别指望评奖。张锐锋写散文好些年头了,屡投屡退,有次把散文投个一家刊物,接到的退稿信说“你写的不太像小说”。是不是黑色幽默?(笑)作家安于体制散文,也是因为懒,不思创新,四平八稳地写下去,容易发表,容易获奖,在体制内的升迁也来得快。今天一篇,明天一篇,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一年写上个百儿八十篇,稿费照领奖照评,何乐而不为?——正因为这样,新散文难以出头;更因为这样,新散文要求“突出重围”。

  刘:其实新散文的艰辛历程印证了文学发展的旅程。作为当事人,您肯定深有感触。您本人就从体制内淡出了,从事自由写作,这种魄力并不是每个作家都具备的。文体的体制和文学的体制是相关联的。其实,您刚才所说的,又牵涉到另一个相关的问题,即:一个优秀作家的成长需要具备哪些特定的素质?或者说,当代文学的辉煌,需要一个怎么的作家群体?我们的作家需要在那些方面提升自己?

  祝:按我的体会,首先要有投入的激情,有虔诚之心。少年得志易轻狂,只有经事多了才塌实下来,才有敬畏之心,也有虔诚之意。文学就是文学。可有人把她当名利的敲门砖,有人把她当入仕的垫脚石,有人把她当下海的跳板。这样的人,注定不能成气候。其实,一个作家的品格与境界,在这一点上就见出高下了。作家所能达到的高度,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格的境界。当然,“人如其文”只是简单的说法,“文”与“人”之间当然没有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但又确实有很大关联。你看那些大家,不一定都是道德上的完人,但无一例外的都有人格中的某种特别之处,对于文学,他们特别的投入、特别的执迷,甚至特别的偏执特别的疯狂。人格到了这个份上,本身就是大境界了,你不能不服。——这是最根本的,写作姿态本身是前提,否则后面都免谈。其次,要有追求。既然选择了文学,就要努力写好,写得更好,甚至最好。“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常变常新,这才是出路。当然,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有没有这个志气又是一回事。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当大师的作家不是好作家。有了这个基础,就应该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各种资源,古今中外,都应该兼收并蓄。在这一点上,日本就值得我们学习。你尽可以厌恶它是“软体动物”,但你不能不承认它的学习能力。对中国的传统资源,更应该好好学习。对此,不能妄自菲薄,更不更弃如敝履,否则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白话散文值得学习,古典散文也值得涵泳。

  刘:古典的文言散文和古诗词有还是很有神韵的。句子短,词类活,多实词,少虚词,显得很有骨感和质感;适当用典,信息量极大;既有口语的顺畅,又不失书面语之雅致。这样的例子唾手可得。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一句话,六个字,三幅画面,音、形、意的参差和对称,情、景、理、趣的 交融,都有了;还有“白描”和“留白”的技法。现代白话文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容易,西语文学中要做到这一点也很难。

  祝:这是就技巧层面来说,但最根本的还是作家本人,先要“立身”,然后才能谈“文章”,要不怎么叫“道德文章”呢?退一步来说,技法本身就是“立身”的延展,你想,一个心胸狭窄没有气量的作家,又如何能去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他首先就意识不到自己之短,或者只见他人之断而不见他人之长。即便真要学,失去了平和的心态,也学不来。何况,有些大家也不是随便能学的。比如鲁迅,学的人多少,唐弢、聂绀弩……可是真能学得好的几乎没有。有些人学鲁迅,长处的学而不会,毛病倒是一学就会,“才气”就那么一丁点,“脾气”却大得不行。

  刘:说到底,文章的境界,还是和作家自身相关联。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面对现实,不容乐观,也无需悲观,但是要清醒,要执著。

  祝:是的。作家能走多远,文学就能走多远。

  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缠绵

  刘:文章和文学不是一代两代人的事,那么,就存在一个传承的问题。比如,我们的启蒙教育和高校训练。其实,我们在中小学就开始接受文学的启蒙和熏陶。可是中小学的语文课本并不尽如人意。比如古文的边缘化,政论文章太多,文体的界定太牵强……

  祝:(微笑)你们八十年代生的人还好些。像我们生于“文革”就更是了。

  刘:早期文学启蒙中,杂文和政论文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比如鲁迅,在初中课本中就开始有一篇又一篇的杂文,鲁迅在杂文当然是高峰,可是让一个不谙世事、心性未成熟的少年去读,读得太多了,完全有可能杀死他们语言的语言审美能力,助长他们的偏激心态。当然,还有一个后果就是:他们欣赏不了鲁迅杂文,于是说:不是说鲁迅厉害么?也不过如此。于是,一个文学大师被扭曲过的形象,就永远烙在了他们心底,挥之不去。有些东西要在适当的时候读。当年《废都》刚问世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一个劲地说这书怎么怎么好,可我一次又一次向他借,他就是不肯,说我还小不适合。现在想来,应该感谢他。要不,我那时真要读了,有两种结果,要么是全然不懂,看了也白看;要么是懂某一点点,但这已足够害了我。……我那时才十一二岁。

  祝:文学的启蒙是一个重要问题。人在起步的时候要选准路子,路走错了,就不好办了。建议以后课本的编写要更多的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我在《一个人的排行榜》中就用全新的标准来估价了近二十多年来的散文创作。你看《古文观止》,上面有多少政治性的文章,就连写景抒情的《岳阳楼记》也不忘在文末来个“主题升华”,“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向当政者暗送秋波。从前很多的作家,对政权江山关注得多,对黎民社稷关注得少,对世俗生活关注得更少。其实,真正纯正的好散文还是多得很,只是按照既有的评选标准,根本就入不了各种主流选本。——古典散文最好的选本也就这样,叫我们的年轻一代如何不误入歧途?!这重偏向应该纠正。散文期待变革和创新。

  刘:我们知道,您现在关注的事情已不仅仅是这个了。

  祝:是的。这些年走的多了,关注的问题也就多了。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传统,社会文化的发展也离不了传统,可是,我们的传统已被破坏的支离破碎。这几年我去了很多地方,文化名城,文化旧址什么的,看到的情况却让人痛心。去“江南”,“蓝印花步”已进入“文明的黄昏”,在“凤凰”,“寻找翠翠”也几乎不可能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已尘封为前世的旧梦,仅供我们得暇之际的回眸一瞥,寄托我们的对乡间故土的温情;昆明呢,也已面目全非——可是,我们要知道,“历史文化遗产”是对昆明历史的褒扬,而不是对今日昆明市城建城改的肯定。此昆明已非彼昆明。

  刘:读者们都知道,您近年对环保和文化保护关注很多,用心良苦。《遗址——废墟上的暗示》就是一部重要作品。《岁月隐喻》《死亡是一次真正的搬家——关于老城的记忆》《最后的顺成街》《对老房子的围剿何时结束》也被广为转载。美国的摄影师Kim也和您一道走访过昆明的许多地方。

  祝:关于云南,我不想再说。日本,以及欧美的发达程度是不用说的,是他们对生态和文化保护却出乎意料的好。美国房子的改建要专门委员会的批准,所以它的历史尽管才二百多年,当都保存下来了;意大利更有意思,有时就孤零零一堵墙在那儿立着,什么也没有,就只是墙,又破又旧,可是却可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人家就不拆它。——其实,这有岂止是一堵墙,这本身就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中国的土木建筑最是牢固,靠木梁来支撑房子,所以“墙倒屋不塌”。可你看看北京,看看昆明,城建已把城市“建”得面目全非,五六十年的建筑都没几样了。我们当然要现代化,可是这是不是非得以消灭传统为代价呢?“天人合一”,要的是“和谐”,这里不仅有自然生态的和谐,也有社会人文生态的和谐。

  刘:年初的《十月》上有您的文章《木质的京都》,和张炜的《品咂时光的声音》同在一栏,都是写日本,只是风格全然不同。您用“木质”写活了京都。内中有一段话,“京都火车站几乎是城里唯一的现代建筑”,一笔宕开文路,接着是“通往最高处的笔直 的电动扶梯,使旅行者得意迅速在天空与尘世之间穿梭。”末了,却加上一句,“整个京都城像看待异端一样敌视这京都火车站。”真是神来之笔,一下就击中了七寸!言内之意,弦外之音,值得玩味。一流水准的现代化都市,却保存这如此的木质风格,木桌,木椅,木屐,木的风格与情味,真是不可思议!树木乃是自然之灵,一个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伤能保持着如此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是不容易的。而我们有多少城市,都已拥塞着钢精混凝土了。同样是东方国度,差别却是如此之大。

  祝:我希望能多的人起来关心我们的环境。希望我们能有一个更和谐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但是,无论是文学的道路,还是生态的重建,都还有很艰巨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这确实需要我们大家、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您最近除了一如既往地关注环保、文化保护问题,还在有些什么具体的创作活动呢?

  祝:事情比较多,一直在忙。依然在写《文化笔记》,有昆明、西藏和北京三个系列;同时在中央电视台担任总撰稿,写大型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还在写我的一部阅读史,我对此有比《旧宫殿》更高的期望,可能是我迄今最满意的作品了;当然,还有别的很多创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23:03 , Processed in 0.8617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