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窦桂梅教学理念的文献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6 11:0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窦桂梅教学理念的文献综述
  彭嘉慧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并将其进行总结和分类,综合阐述我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本人以及国内站在教育前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对窦桂梅教学理念的研究成果与现状。此外,在对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础上,本文也相应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窦桂梅;主题教学;语文模式
一、前言
窦桂梅是我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现任北京清华大学副校校长,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语文教材编写组编委。从1994年开始搞“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先后出版《为生命奠基》《我们一起成长》《窦桂梅阅读教学精品录》《爱与爱的交流——窦桂梅学生作文选》等专著,主编或参编著作7本,发表文章近百篇。先后获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青年“十杰教师”提名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等称号。1
本文以我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本人的专著和文献,以及我国处于教育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对窦桂梅的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其检索、总结和分类,将窦桂梅的教学理念主要分为“三个超越”、“文本文学阅读教学”和“主题教学”三个方面,并根据学者们关于这三个方面教学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作出综合评述。此外,在对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础上,本文也为今后对窦桂梅的研究相应提出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输入关键词“窦桂梅”进行简单检索,共检索到91个结果,其中公开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报纸的教育类文献85篇。这些文献绝大多数为窦桂梅老师本人所写,主要是以她自身的教学经验和阅读经历为基础,多采用教育观察研究法、教育行动研究法和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其教学上的思想和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并不断在自身岗位上探索适合时代发展的语文新理念和新方法。通过大量阅读她的专著和文章,我们不难得知她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重视课堂细节、如何解决一些课堂问题、如何提高师生的阅读量、重视母语教学等,如《课堂细节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2、《悄悄传习母语的温度》3、《名师的阅读感言——读书死我的“美容用品”》4等七十几篇。但总的来说,她的论文研究主要还是从她“三个超越”、“文本文学阅读教学”和“主题教学”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理念下展开的,阐述这三个教学理念的论文也占了她所有论文的绝大部分,如《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5、《“主题教学”的思考和实践》6等。此外,这85篇文献中有小部分作者是来自于教育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他们对窦桂梅的研究主要以她的课堂教学(包括课堂实录)为基础,综合评述窦桂梅老师课堂教学时的策略,不少教师更结合案例或教学片断来详细分析窦桂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教学理念,如《例谈有创意的阅读教学“多角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宋定伯捉鬼>案例鉴赏》7、《让学生在感悟中体验情感——特级教师窦桂梅<朋友>教学片断赏析》8等。
这85篇文献绝大部分发表在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报纸上,如《人民教育》、《教师之友》、《人民教育报》、《中国教育报》、《教学与管理》等,发表的时间跨度为13年,即从1998年到2011年,其中2004年、2006年和2007年发表得最多,原因主要是窦桂梅在这三年的全国性公开课,如《圆明园的毁灭》、《朋友》、《亲人》和参与的教研活动比较多,她在这些公开课和教研活动上所表现出来的激情与智慧都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继而引发了一阵阵研究窦桂梅,特别是结合具体教例研究其教学理念的热潮。此外,窦桂梅本人也善于在每一次公开课和教研活动后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体系,使其教学理念更加立体可行,这也促成了她在这三个年份增加在各种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的篇数。
最后,这85篇文献主要是以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和阅读经历为基础,多使用定质分析方法对窦桂梅的教学理念进行分析讨论,可以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窦桂梅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帮助。但存在人云亦云,一味奉承的弊端,没有很好地结合自身具体的教学经历去探讨窦桂梅的教学理念的实际可行性。而对于窦桂梅个人的专著论文而言,则欠缺了普遍适用性,难以真正应用到全国各地的实际教学当中。另外,窦老师对部分已经提出来的观点未进行深入的探讨,只是提出问题尚未提出解决的方案,这让广大青年教师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对于窦桂梅教学理念的分析
通过对这85篇文献的统计和总结,可以将窦桂梅的教学理念大致归纳为“三个超越”、“文本文学阅读教学”和“主题教学”三个方面:
(一) “三个超越”
窦桂梅在其2002年发表的《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指出:“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尊重教师,又要超越教师。”这是窦桂梅首次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三个超越”观点,分别是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1、超越教材
窦桂梅在上述这篇文章中否认语文教材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且打破了教材作为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她认为教师应该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做到准确地加工教材。在此基础上,她还进一步说明超越教材不仅仅是量的积累,还应该引导学生去真正领悟教材的精华,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除了理论的表述,窦桂梅更结合自身的教学试验,如列推荐篇目和书目、修改教学内容等,为广大语文教师如何超越教材提供了现实的指导。而吴金凤在《对窦桂梅“三个超越”教学梦想的一点思考》9中也从文质兼美的课文和有缺陷的课文这两方面提出了对“超越教材”的理解。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吴金凤从窦桂梅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中得到启示:此类课文的教学可以遵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模式,通过化解重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深化认识、升华情感三个步骤,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态度与价值观。另一方面,对于有缺陷的课文,吴金凤则认为“变废为宝” 即用补充或修改等手段来给教材“美容”是窦桂梅的绝妙之处,通过师生共同搜集资料与相关主题的文学作品去引领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补白和延伸。
2、超越课堂
窦桂梅在《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中指出:“超越课堂,不光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还要触及到学生的心灵里。”此外,她更通过与学生、家长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来进一步说明现代语文教师可以如何超越课堂。另外,窦桂梅在其2003年发表的文章《一路走来》10中也针对“超越课堂”概括性地说道:“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并提到她与学生一起所开展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逛书店、看展览、采访以及搞社会调查等,这对现代语文教师走出课堂、超越课堂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贾宪章在窦桂梅执教的《落叶》中也深受启发,认为她可以挥阖有度地立足课堂,辐射课外生活,并可以兼顾到衔接素材的适用度和可操作性,真正做到了于永正老师所言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11
3、超越教师
窦桂梅在《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中提到让学生超越教师,就必须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且需要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她明确指出超越教师是学生体验自己学习所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与观点交锋的过程,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过程,更是追求真实、探求真知、献身真理的过程。此外,她更强调教师和学生的真正关系应该是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应该是教学的相长、双向的互动。贾宪章在领略窦桂梅老师《珍珠鸟》一课后,在其论文《一树春风万千枝——从窦桂梅<珍珠鸟>看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12谈到窦老师尊重和珍视每一个学生对教材的个性化认识、感受以及需求,在平等对话中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感悟和创新。贾宪章从平等、自主的角度谈窦老师《珍珠鸟》一课,笔者认为这也是对窦老师“超越教师”理念很好的诠释。
(二)文学文本阅读教学
窦桂梅老师对我国阅读教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她尤其重视对文本本身的深度发掘以及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即文中中蕴含的丰富文学性。关于窦桂梅的文学文本阅读教学,陈琳13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她认为窦桂梅老师近年来执教过许多名著(名篇)导读课,在进行这类经典文学作品选文教学时,始终把“文学教育”、“文学审美”作为明确的教学目的。她还认为窦老师善于将审美思想投入其中,引导学生品味文学性文本语言、意象、意境之美,力求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此外,陈琳更通过比较分析窦老师执教的《三打白骨精》、《丑小鸭》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总结了窦老师的名著(名篇)导读课的几个突出特点:咬文嚼字,品味语言;创设情境,深化意境;聚焦文化,深化主题等。
另外,卢谦在《教出古诗词的文化意蕴来——窦桂梅教<清平乐 村居>片断赏析》14中通过让学生在亲近蚊子文化中沐浴传统、让学生在古诗文濡染中积淀文化、让学生在艺术与审美中体悟文化以及让学生在文化传统中塑造精神这四方面全面地评述了窦老师执教的《清平乐村居》。此外,卢谦在文章结尾处谈到窦老师站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用中国博大的古典文化作支撑,通过对文本的融合和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在丰富的文化熏陶、传承、感染的建构中进行全方位的净胜塑造,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情怀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这两位学者分别从经典名著(名篇)和古典诗句入手,结合详细的教学实录给我们充分地阐述了窦老师的文学文本阅读教学,对我们研究窦老师的阅读教学模式乃至探究所有的阅读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和明确的指引。
(三)“主题教学”
窦桂梅于2004年在《人民教育》出版的《“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15首次系统地展开对“主题教学”的阐述。在这篇文章中,她明确指出了“主题教学”的定义: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型教学。此外,她还总结了“主题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内容密度高,容量大,综合性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是多方面的、立体的。她强调“主题教学”的主题是一种文化主题,用什么样的主题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确定。在以上的理论铺垫下,窦老师在文章中列出了一条“主题教学”的基本操作框架:话题切入——探究文本——比较拓展——衔接生活——升华自我,同时她也指出这是个开放的框架。
在系统提出“主题教学”理念的四年后,窦桂梅又在《江苏教育研究》发表了《谈主题教学深度备课——以<三打白骨精>为例》16一文。文章丰富了“主题教学”的定义,提出了“主题教学”需要教师广播的阅读视野和充分的资料铺垫,还需要教师细腻的挖掘教材和精心的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窦桂梅进一步提出了“主题教学深度备课”的定义:以教材为起点,在深读教材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开发可以利用的一切课程资源,达到教材解读的深读与高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力,使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定尽可能地趋于适度合理,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的备课。在以上的理论铺垫下,窦桂梅就《三打白骨精》为例详细阐述了怎样进行主题教学深度备课,步骤分为初读教材及助读教材;阅读原著,了解作者;阅读相关评论;再读教材并确定主题;确定教学基调与策略五步。
窦桂梅这两篇重量级的文献是我们理解和研究“主题教学”的基础,更是我们滋润课堂教学的营养品,为我们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向学生传输更大的信息量、更丰富深刻的教学内容指明了道路,令广大处于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受益匪浅。
四、结语
窦桂梅自1994年开始研究“语文教学民族化与现代化研究”至今已走过了17年的光景,从“三个超越”、“主题教学”、“文学文本阅读教学”到课堂细节、母语教学的研究以及勤阅读、多反思的体会,都对我国现代语文教师作出了优秀的榜样作用。她所主编或参与编写的著作以及发表的近百篇文章都使得广大语文教师争相阅读,并从中汲取精华,不断改善教学。在窦桂梅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位从基层中来的著名特级教师处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阐述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用教例来说话,让人读来倍感亲切和轻松。然而在这次研究中笔者发现窦桂梅老师的文章和教例都主要从她的三大教学理念——“三个超越”、“主题教学”、“文学文本阅读教学”出发,较少对其已经提出的注意课堂细节、师生共同阅读等观点进行深入的探讨,让人觉得意犹未尽。特别是关于“课堂捉虫”的,窦老师给广大教师展示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需要注意的细节,但往往只是提了问题而没有给出一个可供参考的处理方案,或者说说她当时是如何处理的,让教师们读来深感疑惑和陷入一个困境:当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到底该如何处理才是上策呢?希望窦老师能够在已经巩固了大三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上,可以再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阅读经历来继续深入探究如何处理课堂细节和进行师生共同阅读。另外,窦桂梅老师的教学理论面向现代化和专业化,并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十分值得推崇。但由于窦老师一直以来的教学对象多为中国偏北地方的学生,相对而言她的理论存在较强的地域性,这为她的理论推广到全国各地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另一方面,这十几年间不少处于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都对窦桂梅老师的公开课、在教研活动上的发言以及她的著作文献等作出了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后人研究窦桂梅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纵观本次研究的85文献,笔者发现现有研究窦桂梅的文献存在数量偏少的问题,仅有13篇,占总数的15%。这对于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或师范生学习窦桂梅这一位充满教学热情和智慧的特级教师是非常不利的。另外,从这13篇文献中笔者还发现研究窦桂梅的文献存在范围不广的问题,绝大部分都是以窦桂梅的公开课或者教学实录为基础,结合窦桂梅的教学理念来发表个人看法,较少从窦桂梅在教学上的其他方面入手,这对大家全面了解窦老师这一位教学名师造成了一定难度。
参考文献:
1、白水一方. 百度百科:窦桂梅简[OL].http://baike.baidu.com/view/990806.htm,2007-06-10/2011-03-22.
2、窦桂梅. 课堂细节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N]. 人民教育报,2006-4-27.
3、窦桂梅. 悄悄传习母语的温度[J]. 人民教育,2009,(23).
4、窦桂梅. 名师的阅读感言——读书是我的“美容用品”[J].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07).
5、窦桂梅. 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J]. 人民教育,2002,(01).
6、窦桂梅. “主题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 人民教育,2004,(12).
7、窦桂梅. 例谈有创意的阅读教学“多角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宋定伯捉鬼》案例鉴赏[N]. 教学与管理,2010-10-15.
8、窦桂梅. 让学生在感悟中体验情感——特级教师窦桂梅《朋友》教学片断赏析[J]. 教育科研论坛,2004,(10).
9、窦桂梅. 对窦桂梅“三个超越”教学梦想的一点思考[N].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10、窦桂梅. 一路走来[J]. 行者,2003,(09).
11、贾宪章. “落叶与根”的情意——从窦桂梅《落叶》看语文教学中课内与课外的衔接[J]. 新课程研究,2007,(08).
12、贾宪章. 一树春风万千枝——从窦桂梅<珍珠鸟>看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J]. 青年教师,2007,(10).
13、陈琳. 从名师课堂看小学语文文学文本阅读教学——窦桂梅和他的文学课[N].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14、卢谦. 教出古诗词的文化意蕴来——窦桂梅教<清平乐 村居>片断赏析[J]. 教学与管理,2008-5-15.
15、窦桂梅. “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 人民教育,2004,(12).
16、窦桂梅. 谈主题教学深度备课——以《三打白骨精》为例[J]. 江苏教育研究,2008,(08).
17、窦桂梅.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指导的7件事[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05).


18、窦桂梅. 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6:27 , Processed in 0.0842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