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镇西的意义:童心、爱心与用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25 23:4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镇西的意义:童心、爱心与用心
朱永新

非常高兴,参加李镇西从教30周年的座谈会。
我一直非常重视今天的座谈会,早早地把今天的日子留着,所有的活动为这个日子让路。因为,这个日子具有特别的意义。30年前,包括镇西在内的77、78届大学生,毕业以后,正式走进了大中小学的校园,开始了他们的教师生涯。我本人,今年也是从教30周年。所以,我把今天的座谈会视为为我们那一代人开的一个从教30年的座谈会,视为对那个时代的敬意和怀念。
镇西是我的学生,在本世纪初叶,他曾经跟随我读博士。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我是先做了他的学生,却是许多人都不知道的事实。
1999年,我们共同的朋友,当时在张家港高级中学担任校长的高万祥先生告诉我,四川成都有一位中学老师,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班主任,写了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爱心与教育》,让许多老师流下了这个时代不太容易流的感动的泪水。
当时,我正在苏州推进一个培养名师名校长的工程,聘请了许多著名专家来苏州讲学带徒。听说有这样一位人才,我当然不会放过。于是,我请高校长把李镇西请到苏州,为我们的名师班学员做报告。
那一天,我故意坐在最后一排,准备随时出去处理公务。没有想到,他的报告是那么精彩,虽然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辞,但是那如数家珍的他与学生交往的介绍,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细心的李镇西后来在文章里写道,他发现了我盈眶的热泪。
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李镇西很快成为我的博士生。开学的时候,大家发现他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说他特殊,一是因为他已经有相当的知名度,经常有学校邀请他做报告;二是因为他英语基础比较差,我专门请了一位学生帮助他,他竟然象高中生那样,每天早上坚持背单词。上课讨论问题,他有时也会象一个高中学生一样,争论得脸红脖子粗。他给我的电话也特别多,差不多成了早请示晚汇报。同学们悄悄对我说,"这个李镇西,象个小孩子!" 但是,我特别喜欢他这样的天真与认真。
李镇西特别喜欢网络,当时在中青网和K12都是呼风唤雨的网络“达人”。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他也经常在课堂上说起"网事"。我曾经当面"批评"他,劝他不要象中学生那样沉湎网络!但是他“阳奉阴违”,我行我素。
更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他和苏州的两位年轻教师焦晓骏、袁卫星竟然密谋把我拉下了水,拖进了网。有一天周末,我请镇西餐叙。一会儿,不知道 焦老师和袁老师才哪里汇聚来了。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是冲着游说我而来的。先是讲网络上那些有趣的八卦,再说哪些哪些名家在网络上有什么精彩言论。我的口水没有为饭菜流下,却被他们说的“网事”感动了。既然网络能够与大家分享思想,讨论问题,交流情感,既然网络可以成为走进一线老师的平台,为什么不建一个自己的网站呢?
就这样,2002年6月18日,教育在线www.eduol.cn网站正式开张了。李镇西担任了网站的总版主。在他的努力下,网站人气很旺。当月的点击数就超过25万,注册会员突破5千人。现在,教育在线网站的注册会员已经超过了40万人,成为中国最大的网络师范学院,中国教师的精神家园。
在研究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考虑到镇西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需要用较多的时间补课,我建议他以自己的某一本书作为博士论文的基础。在来苏州大学读书之前,他已经出版了《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等一系列有影响的著作,先后获得过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冰心文学大奖等重要的奖励。但是,镇西没有考虑这个建议。他说,愿意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
写博士论文对镇西也是蛮有挑战的。尽管他之前出版过不少教育方面的著作,但是,这些著作更多是用叙事的方式进行的,是他自己教育生活的记录和思考;尽管他也读过不少教育理论的著作,但是,那种阅读更多是率性的、自由的,而且主要集中在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他特别感兴趣的作者上。因此,我们制定了一个读书的计划,从卢梭到杜威,从马克思到后现代主义。
博士论文的提纲出来后,我们又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说实在的,对李镇西的文章,我不敢轻易地改动。这不仅因为我们的年龄差不多,比李镇西大得多的学生我也带过。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轻易地去改变一个学生已经形成的风格。风格就是生命,特色就是卓越,这是我一直倡导的东西。但是,论文的提纲的确与博士论文有差距。博士论文除了要求概念的清晰、逻辑的严密外,还要求具有相当的原创性。我与我的助手许庆豫教授,反复研究论文提纲的结构和写作的可能性,研究材料的来源和李镇西自己的特长,最后才确定了论文的提纲。这个过程,差不多化了两个月的时间。
博士论文的形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说一句心里话,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审查本校和外校的博士论文,许多论文是没有什么看头的,味同嚼蜡。而且,许多论文是在玩概念的游戏,不仅解决不了任何现实问题,而且没有真正的理论价值。因此,我一直在鼓励李镇西有所突破与创新,我甚至对他说:“我还真希望你能写出散文式的博士论文!”但是,论文草稿出来以后,我还是有不少担心的。尽管李镇西和我们一起努力地使论文更加具有理论的色彩和逻辑的力量,但是论文的叙事特征还是比较明显。好在镇西自己也是清醒的,尽管用另外一个方式说话可能比较吃力,但是当你真正学会用另外一个方式说话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又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他努力地修改,认真地读书。他同时把论文的一些篇章发在教育在线上,广泛征求意见。
由于非典的原因,李镇西论文的答辩是通过电话进行的。但是这不妨碍答辩老师对李镇西的评价。李镇西的好学是出名的,教授们对他认真的态度给以高度的评价,虽然这与论文本身没有关系,但多少会有点作用。但是,论文从预答辩到最后的答辩,提升了很大的层次,这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结果,大家一致给以优秀的分数。
尽管在专家的通讯评审中,有一部分人认为博士论文的写作规范仍然应该坚持,也有人对李镇西关于民主概念的解释、民主教育的特征的说明等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大家对于李镇西的研究能力,特别是对他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对民主教育的情怀,都给以了高度的评价。在论文顺利通过答辩以后,我曾经给李镇西打了一个很长时间的电话。我希望他能够真正从民主教育的理论探索走向民主教育的实践追求,真正地使生活中的民主教育“成为真正实行民主的准备”,希望他能成为中国教育历史上有影响的,以民主教育为教育理想的教育家。
博士毕业以后,镇西放弃了可以留在江南,有着比成都更高的收入和更舒适的生活的机会,回到四川工作。由于有着博士的头衔,成都教育科学研究所请他去当了一段时间的研究人员,他也一本正经地想努力适应这个搞理论研究的新的角色,甚至要我为成都的教育发展规划出主意。但是,他是一条有理想的鱼。鱼是无法离开鲜活的水的。离开了课堂、离开了孩子的李镇西,就像离开大地就失去力量的古希腊神话人物安泰,他痛苦不堪。我告诉他:听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于是,镇西回到了课堂。
回到课堂的李镇西,记住了我在他离开苏州时的嘱托——把新教育的火种播撒到西南。于是,他所在的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成为成都第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他们那位网名叫做“棒棒”的谢校长,也成为教育在线的明星人物。2005年7月,镇西所在的学校承办了新教育实验第四届研讨会,主题是“新德育,新公民”。
一年以后,成都武侯区的教育局长慧眼识珠,邀请李镇西去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困难学校武侯实验学校担任校长。一开始,许多人不看好镇西当校长,理由是他过于率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甚至镇西自己也不够自信,自己是一位好班主任、优秀语文老师,但不一定能够做好一校之长。我对他说:我相信你!既然你能够当好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你就能够当好校长!而且,只有当一把手校长,才有做事情的平台和空间,有全面推广新教育的机会!
当校长的第一天,在与老师的见面会上,镇西讲了这样一段话:“老师们不要对我寄予太多的厚望,书上的李镇西只是局部的,生活中的李镇西有很多的缺点。”“我不会新官上任先烧三把火,今后也不会烧,让你们烧,我只会慢慢点火,点新教育实验的燎原之火。”接着,李镇西在他的校园里分别建设了“陶园”、“苏园”和“新园”,前两个园,是为了纪念和学习陶行知先生和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教育思想,后者,则是为了弘扬和推广新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当校长以后,他把很多精力与时间用在培养教师团队上。出版社找他出书,他说,要出就与老师们一起出;有单位邀请他讲学,他说,要讲学就与老师们一起讲。前几天,他就和学校的两位老师参加了《班主任》杂志社在宁波举行的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主办者的广告这样写道:“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知名校长李镇西是一位真正的教育思想者,在他追求自己教育理想的同时,也为全国广大班主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优秀班主任,他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引领了全国一大批优秀的班主任的成长:李俊兴、薛海荣、方海东、石春红、郭文红、杜美清、李迪、王晓波等;他亲手打造了武侯实验学校一支优秀的班主任团队:邹显惠、潘玉婷、许忠应、郑聪、胡成、张清珍、李青青等等,这些优秀的班主任将李镇西的教育思想与自己的教育实际和教育个性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用言行感染并影响着更多的年轻班主任。”
就这样,镇西一路走来,且歌且行。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西南推广新教育的承诺。2011年7月的一个晚上,利用我在成都参加民进中央常委会的空隙,镇西召集了他的学校所在片区有新教育梦想的小学校长们与我见面。在这次见面会上,镇西对大家说:搞新教育,不是投机,不是赶时髦,而是追寻我们教育的理想,实现我们理想的教育!“我们做新教育,绝不只是为了表达对朱老师的敬意,而是为了给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少年记忆,为了他们现在和将来的幸福。我希望今天来的校长们,从现在起,下决心真做新教育;我也坚信,成都地区的新教育实验,会越来越红火。也许是三年后,也许是五年后,我们也会有虽然不那么辉煌,也绝对实在的新教育成果。到那时,我们再请朱老师来到成都,检阅新教育实验成都方面军!”
在讲了半天李镇西的故事以后,应该回到文章的主题来了。究竟,李镇西的意义在哪儿呢?或者说,我们今天召开李镇西从教30年的座谈会,希望从李镇西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呢?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李老师的童心、爱心和用心。
首先看他的童心。我们知道,镇西在教育在线的标签,是一个光着屁股不断扭的小孩子。他美其名曰:这是没有污染的童心!他甚至理直气壮地宣称:我不愿长大!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和他的学生们在一切玩耍,把自己视为他们的一分子。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童言无忌。也因为他不愿长大,他始终不善伪装,争论时往往会搞得面红脖子粗,开心时又往往拥抱加亲吻。
李镇西曾经写过一篇《保持童心》的文章。他认为,童心就是儿童的天真纯朴之心。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儿童时代,但却可以永远拥有一颗童心。因为儿童的纯真与善良,在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他写道——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民的善良之心。我小学时曾扶盲人过街,替迷路幼儿找妈妈,我愿意把这可贵的善良之心应随着我年龄的增长而扩展、升华为对集体、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并把这种爱体现在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体现于我对每一位网友的爱。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正直之心。儿童的眼睛是容不下一粒沙子的,儿童的嘴巴是很难说一句假话的。童话《皇帝的新衣》中,不正是一个小孩首先说出皇帝什么也没穿吗?面对“四人帮”的谣言,张志新同志坚持真理,敢于直言。有人说她“傻”,我却认为她拥有童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事业的创造之心。儿童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什么都想试试。科学家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孩童般好奇、探寻的眼光,而不断开拓、进取。这也是一种童心。
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儿童对生活总是充满憧憬、幻想、拥有童心的人总是对生活保持着激情与乐观。有的人年纪轻轻,便对生活缺乏信心,而有的人虽已退休,却仍创造着生活的乐趣,正所谓“越话越年轻。”
其次看他的爱心。李镇西的成名代表作是《爱心与教育》。他告诉我,经常有人问他:“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他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在镇西的教育辞典里,童心与爱心是相辅相成的。他认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他说,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老师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老师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4月4日,我在博客上读到镇西的一篇文章《歌声超越三十年》,讲的是今年清明节期间,他与乐山一中初84届一班聚会的故事。我是含着泪水读完的,何静红,田晓敏,许艳,彭霞,陈晓梅,冯萍,陈建,王红川,韩军,呼延涛,周涛,刘大庆,王琦,杨虹,黄杰,张海波,周一,参加聚会的每一个人,镇西都能够亲切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讲出他们当年的故事,其中许多名字,在《爱心与教育》中曾经读到过。30年前的“未来班”,是镇西教育生涯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真是爱心,才铸就了这部名作。
再看他的用心。镇西的用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三十年前孩子们的声音,他能够完整地保留着;谷建芬老师三十年前的来信,他能够完整地收藏着。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记录着班上和学校发生的一切,李镇西写过很多书,如《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花开的声音》,《教有所思》《心灵写诗——李镇西班主任日记》、《李镇西班级管理日志》、《民主与教育:一个中学教师对民主教育的思考》、《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教育演讲录》等等,其中大部分是在教育手记与工作日记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
我个人认为,李镇西的意义,在于他用童心、爱心、用心这“三心”,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也书写了自己生命的传奇。
李镇西的意义,在于他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他的教室,与我们何其相似?他的孩子,与我们多么相同?为什么他能够做到,我们做不到?
对于我自己来说,李镇西的意义,在于验证了韩愈的那句名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虽然他曾经做过我的学生,但是我一直把他作为自己的老师和弟兄。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应该是我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0 09:18 , Processed in 0.16428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