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蔡澄清点拨教学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8 02:2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蔡澄清点拨教学思想的发展与创新 
唐俊


三十年前,著名语文教育家蔡澄清先生首次提出语文教学“重在点拨”的主张,蔡先生的《重在点拨》一文也成为语文点拨教学法的发轫之作。二十年来,在学习和运用蔡澄清语文点拨教学法时,我深感其语文点拨教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善于继承和借鉴、不断思考和创新的过程,点拨教学理论成果的取得与蔡先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密不可分。
一、点拨教学法是对“启发式”原则的发展
    蔡先生的创新意识在语文点拨教学法对孔子“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发展方面得到集中体现。“启发式”是孔子教育方法的最基本原则,它得名于孔子的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意思是说,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某个问题积极地进行了思考还想不通的时候,才予以启发;当他思考已有所得,但还不很明确,难以言表的时候,才给予开导。因此,孔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重视鼓励、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也重视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和才能志趣,因材施教。
    蔡先生曾经说,点拨法“是贯彻启发式原则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认为点拨法与启发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具体是怎样的“联系和区别”,蔡先生似乎未写专文谈此。根据我的学习体会,其“联系与区别”,也可以说是继承和发展。其继承的一面,也就是“联系”的一面,是作为客观上的教学思想、观念、原则,点拨法与启发法基本相同;其发展的一面,也就是“区别”的一面,至少有以下三点。
    第一,在师生关系上,蔡先生提出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双主体说”,并初步形成“师生合一”的教学关系思想,这是孔子不可能具有的思想。孔子的启发式思想在当时和现在都具有先进性,但在师生关系上多少还有 “师道尊严”意识,“樊迟学稼”遭其斥责,子路“率尔而言”受其批评皆是例证。
    第二,在教学策略上,点拨法在实施点拨(或曰启发)的方法上更具主动性和可操作性。关于孔子的“愤悱”说,朱熹曾有解释:“愤是心求通而不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必待其如此乃启发之。”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如果消极“待”之,会出现什么情况?蔡先生指出:“待,等等,当然不是盲目被动地等待,而是在创设条件中主动地期盼。”(2)蔡先生和其弟子陈军等曾就如何创设条件总结出十余种方法。因此可以说点拨法在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运用上发展了启发式。孔子曾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对于一个不知道问‘怎么办,怎么办’(指学生缺乏思考的主动性——引者注)的人,我也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人认为这是孔子的幽默,但其中明显透着无奈之情。
    第三,在教师素养上,孔子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虽然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如“由也果,赐也达,柴也愚,参与鲁”)有的放矢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也谈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见(《论语·雍也》,据郑玄注:“方犹道也。”)这样的话(主要是讲实行仁德的方法,也涉及到教师素养),但似未就贯彻启发式原则需要教师具备怎样的综合素养进行系统论述。蔡先生则就贯彻启发原则,实施点拨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过专门研究,并提出“知识上的综合力,组织上的凝聚力,思考上的催生力,争议时的拨乱力”等要求和“敏锐的洞察力是点拨教学能力的核心”的观点。这无疑也是一种发展。
二、点拨教学思想的深化是创新中不断发展的成果
    在创立语文点拨教学法的过程中,蔡先生对语文点拨教学自身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和完善的,最终形成了语文点拨教学思想。1997年底,蔡先生首次明确指出点拨法在宏观上是一种教学思想,中观上是一种教学方法论,微观上是一种教学方法。(3)这一阐述使学习运用语文点拨法的老师对他所倡导的点拨法有了一个更加完整、科学的认识。这里我们举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证明点拨教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就是实践基础上不断思考、总结和创新的过程。
(一)关于“点拨法”着眼点的问题
    八十年代初,蔡先生提出“点拨法”的着眼点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4)八十年代初讨论教学法时已能着眼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在当时应是较为先进的见解。但蔡先生并未就此满足,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和蔡先生本人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深入,到九十年代中期,点拨法的着眼点由针对两个障碍变为针对三个障碍,即“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和心理障碍。”(5)无疑,这是蔡先生对自己思想的一个发展。
(二)关于点拨教学对教师素质和能力要求的问题
    1982年,蔡先生从最基本要求出发,提出运用点拨法,教师应具备四种基本能力,即“知识上的综合力,组织上的凝聚力,思考上的催生力,争议时的拨乱力。”(6
    九十年代初,由于蔡先生“在语文教学点拨法的研究中继续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内容,尤其是语文教师运用‘点拨法’所具有素质方面思考尤多”,因而提出了“敏锐的洞察力是点拨教学能力的核心”的新观点,(7)并对此作了专题研究。蔡先生认为不洞察教材,不了解学生,在实施点拨教学时就不能敏锐发现或灵活创造点拨的时机,就无法实施正确、有效的点拨,“点不中,理还乱。”这说明蔡先生在语文教师点拨教学能力观上有了新的发展。
(三)关于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点拨—创新”模式的问题
    当时代的车轮驶入世纪之交的时候,一直没有停止对语文教学关注和思考的蔡先生在历时三年(19961999年)的安徽省“语文点拨教学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的‘点拨—创新’模式”的最新主张。(8
    由于学习和运用语文点拨法的老师们对蔡先生那句“点拨有法而无模式”的名言已耳熟能详,所以乍见“点拨—创新”模式之说,还以为蔡先生点拨教学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实际上它不是转变而是一个最新的发展。因为蔡先生自己有专文谈这个问题,本文不拟赘言,只想着重指出两点。
    第一,概念问题。“‘点拨—创新’模式”中的“点拨”指点拨教学过程,而非指点拨方法;其中的“模式”也非一般语义学上的概念,而是教育上的概念。蔡先生曾说,“点拨法”和“点拨方法”是两个概念,前者包含“方法与技巧”及“规律与法则”,后者则主要指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第二,蔡先生本人从未一概而论地反对模式,例如他说过“如果把点拨教学的这个认识运动的发展规律和教学活动过程的发展阶段概括起来,称之为‘模式’,那这个‘模式’是存在的。”(9)可见,对“点拨有法而无模式”应作整体理解,“无模式”是针对具体的“点拨方法”的运用而言的。另一方面,现在蔡先生提出建构“模式”,也非平地起高楼或空中筑楼阁,它是建立在八十年代对写作训练科学化探讨和九十年代对点拨法操作“三阶六步”说的基础上的。蔡先生认为,点拨教学的“三阶六步”是教学的全过程,含准备、实施、发展三个阶段,“点拨模式”的“三阶五步”则是指点拨教学自身的运动发展过程(不含教师准备——即备课——的过程),二者略有差异。从“方法”到“模式”的探索构成点拨教学思想的新的发展过程。
曾有论者指出蔡先生点拨教学思想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以上数例正是对此最好的诠释。总之,点拨教学思想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在创新中发展的历程。
    蔡澄清先生的点拨教学思想为什么能够不断发展,奥妙何在?我的看法,除了他善于学习和继承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传统语文教学思想的合理内核,善于吸收其他语文教改名家的长处,善于依靠自己和广大教师的点拨教学实践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始终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
    构成蔡先生创新意识的要素有哪些?我以为主要包括发展观念、进取精神、问题意识和科学态度这几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使蔡先生形成事物永远不断发展,不会停滞不前的发展观念。进取精神则来自于他强烈的事业心。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对语文教育事业的热爱是蔡先生能够不断进取和创新的内因。正如肖伯纳所言:“科学永远是不完整的。它每解决一个问题,又会产生十个问题。”蔡先生长期关注并能敏锐发现点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的新问题、新情况,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是他能够保持创新意识的关键。无论是继承前人时的去粗取精,还是学习他人时的取长去短,或是对自己所提观点的完善和发展,这一切蔡先生都以是否科学为标准,以探求规律为旨归。正是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蔡先生能够不断创新。可以说科学态度是创新意识的真正内核。
    我想,以上几点既是蔡先生,也是所有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做出真正成就的名师们共同的成功之道。
注释:
1)(4)(6)蔡澄清《点拨教学法的若干基本问题》
2)蔡澄清《谈语文点拨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课程·教材·教法》199612期)
3)(9)蔡澄清《简论语文点拨教学法的要义与操作》(《课程·教材·教法》199712期)
5)《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7)蔡澄清《洞察力,点拨教学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通讯》19909期)
8)蔡澄清《构建中学语文教学的“点拨—创新”模式》(《学语文》2000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36 , Processed in 0.06362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