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晖:对于《毛概》2013版的授课感言 2014-08-30 来源:共识网-作者赐稿作者:余晖
2013版和2003版相比,增加了中国梦等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部分,在紧跟最高领导人步伐上,充分体现了权力中心和真理中心的趋同性
作为国家刚性规定的大学公共课,通用版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版的使用人数高达700万。如此广的适用范围,客观上对教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版和2003版相比,增加了中国梦等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部分,在紧跟最高领导人步伐上,充分体现了权力中心和真理中心的趋同性。
在笔者看来,悬空高调的理论,唯有和现实社会保持亲密接触和实实在在的联系,才可能回到人间。褪去冷漠高傲的面纱,有效地在诠释现实生活中,才能够接地气,才能够获得生命力和现实活力。我们应当摒弃伟大光荣正确的单向度思维,辩证地看待波诡云谲的中国当代史。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关键之处是,我们是否对于历史有了清晰的明确的认识。
第二章,对文中细节的价值衡量标准,持保留意见。如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金雁等学者对此有了很多的研究。在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已经二十年的今天,“改变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的提法未免有些可笑。在毛泽东思想中,许多历史事实未得到澄清。例如,党内肃反运动,整风运动,党内权力斗争,斯大林国际派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康生主持的肃托,抢救风暴、毛主席万岁的集权脉络等。缺少对这些历史事实的梳理和认知,新民主义革命的传统意识形态叙事显得虚弱乏力。并且,1948年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多折衷妥协的地方。新民主主义蕴含的阶级划分法对中国后来发展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本质上是将所有的权力收归国家。国家权力无限扩大,不仅没有任何监督和制约,而且可以肆无忌惮的深入到私生活的任何领域,甚至要求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时。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就值得思考了。对农业的改造过程中,所有的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由打土豪分田地到要求农民上交土地,这一诡异的过程蕴含了多少历史的嘲讽。中国当下此起彼伏的暴力拆迁,根源就在于所有土地归国家所有。历史关照现实,现实映射历史,这一现状更制定我们思考。人们只能面对一个雇主时,不劳动者不得食就演变为不服从者不得食。随着,权力进一步的被剥脱,意识形态禁锢进一步加深,服从者也可能不可食,三年自然灾害就是明证。社会主义公有制带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力的禁锢,以军事政党起家的计划经济,带来的是经济的腾飞还是满目疮痍。
第四章,历史时间出现断裂。从1956年到1979年,这23年的时间在课本上消失了,似乎发生了时间跃迁。我们从1956年就直接穿越到了1979年。这23年中,许多事情对我们的生活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例如三年自然灾害、反右倾、四清运动、文革、林彪叛逃、批林批孔等等。这些重大事件背后的权力逻辑依然深深隐藏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它们在课本中缺失了,但在生活中处于在场状态。例如《亚洲新闻周刊》主笔刘浩锋的一篇《<归来>:以揭露的名义渲染丑恶 摧毁主流价值》,让人感受到对艺术作品的上纲上线和政治捆绑。这种似曾相识的叙事风格,在文革中比比皆是。
第五章到第七章,开始讲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毛泽东和邓小平之间,还有一位过渡人物,即华国锋,书中没有只言片语。改革开放初期的杰出政治人物(胡耀邦、赵紫阳等),改革初期的重大历史事件(89年风波、89之后的意识形态高度左倾)等,统统在教科书中销声匿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现在的基尼系数官方数据是4.8,在亚洲也是高居第二。先富带后富变成了先富很有钱,然后移民出国不见了,后富很可怜,依然在等待富裕的道路上步履沧桑,麻木绝望。现实嘲弄理论,常识驳斥学识。从1979年的发展生产力和前三十年以阶级斗争为纲,截然不同。前后三十年不可相互否定,估计唯一保持的就是党的绝对领导权力。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在经济上,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需要思考的是,公有制作为我国的主要经济成分,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公有制的经济具体表现为大型国有企业。这些依靠国家的倾斜性政策暴力垄断而获取巨额利润的国企,都无法回避一个问题: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分离的状况下,如何防止企业经营者的监守自盗、假公济私。并且,国有企业是为全国人民服务,还是为国有企业的员工服务?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再往深里探讨,就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和中心地位。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都是由政府指派的,所以他们必须对政府俯首帖耳、亦步亦趋、毕恭毕敬。并且,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人民群众而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例如,老百姓加着全世界最贵的汽油,开着全世界最多附加税的汽车。这就是国有经济垄断性排他性的结果。
我国的基本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但是,如果社会群体都是按照劳动付出来获得收入,无法解释中国的贫富差距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落差。例如,中国比比皆是的官二代、富二代、煤二代、星二代等等,还有琳琅满目的奢侈品、裸官等等。近几天,中纪委所打掉的大老虎,他们贪污受贿的金额都以千万计,这绝非是依靠劳动收入可以企及的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从何而来?在丛林时代,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成王败寇;那么经过了社会契约、自然法的洗礼后,合法性在那里生长?
人民民主专政是国体,那么专政的对象是谁?是黑五类、是贪官,还是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除了参加性质上无比庄严肃穆,实际上无所事事的会议,充当专业举手花瓶,对于公共政治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推动作用?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台湾的统一,首先的问题是法理上台湾是否从属于中国大陆地区。这是需要探讨的。乌克兰公投事件,对中国是个警示,更是提示。香港屡屡出现的游行示威,本质体现了政治文明之间的滞后和难以契合。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需要反思中国在国际上为何没有朋友?我们在外交策略上有什么问题?从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到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这两者之间的外交定位地变迁历程中出现了多少的悲欢离合?上世纪冷战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柏林墙的拆除,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土崩瓦解。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先进性如何体现,如何更好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如何创造出比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更高的社会自由度和生产力水平?这是可以通过实证得之的情况。以大国自诩的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上到底能够和谁称兄道弟?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人民。那么,到底谁是人民?作为一个一个个体的人民,如何在政治权力运作中发出声音?人民不喜欢三峡,三峡工程依然傲然耸立;人民不希望当房奴,房价依然节节攀升;人民厌恶贪赃枉法,贪官污吏依然前仆后继、层出不穷。人民成为了抽象的虚位词。人民很重要,人民很生气,人民很无奈。在政治宣传中,人民处于毋庸置疑的核心地位;在实际的政治权力运作中,人民处于可有可无的被代表地位。
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系,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这完美地诠释了反讽的辛辣之处。在贫富悬殊如此巨大的中国,共同富裕的口号与其说彰显执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不如说表征执政目标的溃败,表现出社会发展现状和执政理念之间巨大的鸿沟和截然相反地价值走向。
“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这一论断,至少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谁是工人阶级?如何体现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工人阶级在现实社会中享受到了什么样优越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从建国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农民孜孜以求的就是跃出龙门,成为一名身穿蓝工服的国企工人。到现在,中国大陆最为热门的职业首推公务员,到体制中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和大学生家长的首选。因此,工人阶级中是否包含公务员,这是需要厘清的第一个要点。
农民阶级是基本依靠力量,农民是缺乏反抗性、组织性的群体,逆来顺受的传统文化深入农民阶级的心理基础。农民在中国处于特殊的地位。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农民土地被收归国有,进而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商品剪刀差制度,农民实际上成为二等公民。
爱国统一战线中,对于民族宗教政策,应当结合新疆、西藏等地的现实情况,给予更多的探讨。军队建设中,对于军费的使用,对于军队的职责也有很多制度思考的地方。
第十二章,执政党面临的挑战,执政合法性地位,如何用逻辑的力量胜过权力的力量。
总之,我们不仅需要从中国看世界,更需要从世界看中国,我们不仅要强调中国特色,更要看到中国一般。从普世价值的角度,从还原历史真相的角度,笔者做了以上剖析。
一门课程,能够深入人心,不再是成为睡觉课、自习课、手机课,至关重要的是教学内容能够契合学生现实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