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是什么样的“样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5 22:4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是什么样的“样本”

王维审

前些日子,《今日教育》杂志社的张老师约我写一篇自叙体的文章,谈谈自己在教育随笔写作方面的感受。原来这篇文章是用在了 “人物样本:汲取榜样的力量”这个专题中。

样本,在常见的语境中有两种解读:一是语言本身的意思,近似于样板、范例、榜样等具有示范功能的词汇;二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就是为了考量的需要从群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今日教育》杂志做的“人物样本”专题,其定位究竟是“样本”的哪一种解读?从邀约的孙云晓、冯恩洪等大师级的人物来看,应该是第一种解读;而我这等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草根教师亦在其中,又应该算是第二种解读。这或许就是编辑的智慧所在,把宏大与卑微用一个词汇表达出来,让人可以得到自己希望的那种理解。

虽然,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的教育对教师的评价似乎仍是保持了惯有的姿态,体制下的被评定和被赋予仍是教师向上的正道。但是,社会的多元和生命成长的多姿,也确实给普通教师提供了更多展示的机会和通道,越来越多像《今日教育》一样有责任感的教育媒体,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草根教师的另类绽放。我想,我就是从万千教师中被随机抽取到的一个草根教师个体,对我十几年教育经历的剖析,似乎是为了印证一下普通教师成长的不同路径。

令我惶恐的是:我是什么样的样本?我又能够证明一些什么?

不服从于困苦

人都会遇到困苦的事情,无论多少,无论大小。很多人就是在困苦面前,妥协了,退缩了,甚至选择了放弃。人又大都具有悲悯之心,无论亲疏,无论远近,若是看见在困苦面前转身离开的人,总会给以原谅、同情。这就让很多人选择服从,并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人的安慰。这是至善的溺爱,人一旦习惯了接受这种对弱者的同情,也就将自己的命运沦在了平庸之中

我坚信困苦不是自己获得抚慰的依据,只有挣扎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两年临时工的代课经历,让我品尝了其他老师未曾有过的人生经历,轻视、不屑以及透在角角落落里的那些嘲笑与讥讽,不但没有把我击垮,反倒是给我倾力一搏的动力和勇气;大学毕业被安排到校办工厂刷洗编织袋的经历,虽然让我有了一段昏暗的生活,但也恰是那段经历让我沉迷于阅读,执著于文字,也让我对教育有了一种不一样的向往和感受;两年多的“贬斥”经历,确实一度让我触到了生命的低谷,并有过长久的徘徊,那也可能会成为一个人沉沦的理由,但是不习惯于低头的我,在教育的边缘地带,保有了一颗不服输的心,既没有随波流走,也没有忘了方向。

很多人以为我有什么样的特殊力量。其实,我什么也没有,像那个美国黑人女裁缝一样,我只是讨厌屈服罢了。

帕克斯是美国一个黑人女裁缝。1955年12月1日,在阿拉巴马州州府蒙哥马利市,她在一辆公共汽车上就座。那时,南方各州的公共汽车上还实行种族隔离,座位分为前后两部分,白人坐前排,黑人坐后排,中间是“灰色地带”,黑人可以坐在“灰色地带”,但是如果白人提出要求,黑人必须让座。 那天晚上人很挤,白人座位已坐满,有位白人男子要求坐在“灰色地带”的帕克斯让座,她拒绝。如果对方是一个孩子或是老人,也许她会站起来,但这次,42岁的她厌烦了每天在生活中所收受的不公平对待。她说:“我只是讨厌屈服。”之后,她因公然藐视白人而遭逮捕。她的被捕引发了蒙哥马利市长达385天的黑人抵制公交车运动。这场运动的结果,是1956年联邦最高法院裁决禁止公交车上的“黑白隔离”,帕克斯从此被尊为美国“民权运动之母”。50年后,在帕克斯的葬礼上,美国国务卿赖斯说:“没有她,我不可能站在这里。”

我所津津乐道的,无非就是两个故事,一是讨厌屈服的帕克斯,二是陷入枯井的那头驴子。在每一个地方讲课,我几乎都会提及这个故事。原因很简单,帕克斯让我看到了不屈服的力量,而那头跌入枯井却又踏着纷沓而至的泥土跳出来的驴子,则让我学会了怎么样面对厄运和曲折。

一路走来,辛酸苦辣,磕磕碰碰,我都可以试着把这一切垫在脚下,让它成为我不断成长的土壤。因为,我是一个不愿意服从于困苦的人。

不迷失于寂寞

人的寂寞大约有两个来源,一是本性所致,骨子里就没有寻找热闹的想法;二是痛彻的遭遇,不期而至的沉痛打击往往也会让人的热闹戛然而止。这其中的任何一份,都可以让人固有或者衍生寂寞,而我却是两者均有,所以我是一个在寂寞中越陷越深的人。如果硬要找出我的一点“样本”价值的话,那么我对寂寞的享受和应对也许可以勉强算是。

我是那种胆怯的人,外面的人和事对我来说存在着巨大的恐惧,害怕陌生是我对自己一贯的认识。小时候,只要家中来了客人,我必定是躲进内屋,大气不吭地一直等客人走后才会出来;及至稍大,每当放学回家,看见家里有了“外人”,我的选择一定是蹲在门外,等着父母送点吃喝便一溜小跑赶回学校;等到工作,最怕见到的就是领导,路上相逢,我宁愿绕开或者躲进胡同,也不愿意打声招呼,这并无半点不尊敬的意思,实在是没有勇气面对;直到今天,我对陌生环境的应对仍是十分的拘谨,很多人邀我去给老师们讲课,只要不是万不得已,我一般会选择拒绝,这并不是别人传言的清高或者傲慢,只是因为我无法面对那些讲完课后的应酬和客套。

从小到大,我就是这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兄弟姐妹之中,母亲对我的评价最高,因为我是一个从没有给她惹事的孩子,按照母亲的话说:“俺这个儿子,从小就让人省心,不招惹是非,还听话乖巧。”也许,就是从母亲的话中,我体味到了寂寞的朴素价值:一个生活在寂寞中的孩子,他的世界永远是清澈澄明的,他的生活也必定是安详而稳定的。

如果要是站在稍微哲学一点的境界来看寂寞,它也是有着自己的价值的。周国平说,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想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有规律地生活,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从这点来看,寂寞的价值就在于对这三种状态的觉悟和突破。

教育,在除却表面的繁杂和嘈乱之后,骨子里是一种很寂寞的事情。太多的年轻教师,从教没几年就开始觉得教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既不喧嚣也不热闹,既没有明星艺人的繁华,也没有成功者的鲜花和掌声,甚至都没有一点点生机和活力。这种年复一年的重复和面对,会让人感到一种令人恐惧的寂寞,而大多数人是不能承受这份寂寞之苦的。于是,很多人就陷入了“一心逃出寂寞”的状态:有的人选择了随波逐流,吃喝玩乐,狐朋狗友,吆吆喝喝,用一溃到底的沉沦庸俗自己的生活;有的人沉浸在对物质的追求之中,办学办班,涉工涉商,以公里的忙碌麻醉自己的生活……事实上,摸到内心的最深处,无论何种方式的麻醉或者逃避,都不可能把隐匿起来的寂寞彻底揪干净,这只能让一个人越来越累,越来越迷失。

因为骨子里那份对寂寞的先天认同,我踏入教育以后就直接进入了寂寞的第二种状态。只要是读过我的文章的人,大都很熟悉我所经历过的挫折和打击,也都会理解我所处的那种深深的寂寞。幸好,我渐渐习惯了寂寞,也学会了用读书、写作来驱逐寂寞。可以说,是寂寞给了我隐忍的勇气和成长的力量,也让我在寂寞中收获了他人所疏忽的、舍弃的很多东西。寂寞的价值并不止于此,我希望的是能够走进寂寞的第三种状态,让我所坚守的寂寞更有诗意,更有成长的价值。

不安驻于重复

我是一个很不喜欢重复的人。

上学时考试,虽然老师一再强调要认真检查,反复验算,但是我每次都宁愿呆在一边发呆,也不会回头看一眼自己的答案。做练习题,只要是见到了曾经做过的题,我甘愿等着老师的惩罚,也不会再去做一遍。我写文章,从来都是一气呵成,已经写出来的东西,既不会去重读,更不愿意去修改,这也是我一直不习惯替别人修改稿子的原因之一。我为老师们讲课,每次的讲座内容,很少重复,我喜欢的是每一次的新鲜。

有一位朋友说,他为了参加一次课赛,备课反复修改了三十多遍,试讲进行了二十多次,以至于自己学校的班级不够用,还要到邻校借班试讲。他说这话的时候,是在表达自己所受的煎熬和折磨,而我想得更多的是这二十多个班的孩子到底收获到了什么,这些孩子在试讲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的课赛到底是为了什么?当我终于明白了课赛的实质,我选择了远离,不仅因为我惧怕那几十次的重复打磨,我更不忍心用那么多孩子的美好时光,去验证自己虚假的表演。

也正因此,我失去了很多,包括最现实的职称和炫丽的光环。

在很多人看来,教师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很多老师也不由自主地认同了这个想法。一个班级的同一伙学生,一面对就是三年或六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一本教材,一教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枯燥的不能再枯燥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处理就是大半辈子,无聊的无法再无聊。教育似乎就是儿时的磨盘,一旦套在身上,就只需要绕着磨坊转,无需动脑,也不必费多大的力气,需要的就是一圈圈地转下去。

没有新鲜的风景。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教育的枯燥或许就在于此。

其实,只要你愿意,教育的每时每刻都是新的:同样的一个学生,他此时的欢笑和彼时的沉思都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我们需要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同样的一伙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在每分每秒都会不同,我们需要的或许只是倾听的能力;同样的一场教育,每一段都会有不同的生动,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份愿意感受、能够感受的教者之心。

因为不喜欢重复,我会欣赏每一个学生的独一无二,这就是我的教育的开始。在我的文字里,有对同一个学生的持续关注和引导,有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思维视角。就是在这样的持续思考和反思中,我触摸到了教育特有的细腻和温暖,也让我体味到了职业的幸福。

困苦、寂寞以及重复,在教师成长中的阻力是巨大的,一个教师教育精神的挺立或者矮化,大都与此有关。我想,我在《写作,敞开教育意义的密码》一文中所要说明白的,就是一个草根教师的卑微、倔强的成长姿态。

《写作,敞开教育意义的密码》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1799a20102uy4q.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2:23 , Processed in 0.1152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