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情智语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7 19:2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情智语文  
利川市教学研究室  徐光华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情智语文的创立者——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成长经验、情智语文解读和经典课例欣赏三个部分。目的是引领广大教师走进名师、学习名师、研究名师,最终超越名师、使自己自成为名师。  
【关 键 词】语文名师;核心理念;经典课例;情智语文。  
   
   
一、专业成长经验  
孙双金,男,1962年出生,1981年从丹阳师范毕业后开始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他是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情智语文的领军人物,江苏省教育学会理事,江苏省青联委员,镇江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和“镇江市首届名校长”等荣誉称号,是省“333骨干工程”中耀眼夺目的明星。其事迹被收入《江苏教育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录》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精品录》之中。  
自从1981年走上丹阳附属小学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他就立下宏伟志愿,要“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艺术殿堂”。近30年来,他在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上下求索”,从小小县城的讲台走向全国语文教学的大舞台,形成了“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的教学风格,在无数节语文课上演绎着生命的精彩,也实现着他心中那个遥远而美丽的梦想。  
他曾多次参加省、市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均获一等奖,1989年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一等奖。他多次受邀到全国各地讲学近500场次,他出众的才技、缜密的思维、和学生之间特有的默契,把教学活动引入了艺术的殿堂,凡听过他上课的老师都感觉到是一种艺术享受。他的代表著作有《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美丽课堂》和《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发表教育科研论文近100篇。特别是他自成一家的“情智教育”,《中国教育报》曾作过连续报道推介,在全国语文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目前,孙双金所在的学校是江苏省实验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和中国特色学校;他本人是镇江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笔者通过对孙双金成长历程和科研成果的初步分析,认为他的专业成长经验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立下宏愿,苦炼内功━━孙双金专业成长的基础  
孙双金的成长,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既有高远的志向,又有扎实的行动,始终在一种内驱力的推动下苦练内功、不懈追求。  
孙双金于1962年出生于江苏丹阳农村。中学时代成绩一直优秀、非常崇敬与羡慕老师的他,1979年以当地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丹阳师范,并于1981年毕业分配到丹阳师范附小任教。在工作初期,他就立志要做一名“好老师”。当然,他对“好老师”的认识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刚刚走上讲台时)追求的目标是:当他每次上完公开课,凡是听课的人都满口称赞。第二阶段(有了几年的教学实践):随着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入,他觉得作为一名好教师,光课上得好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做到:一要爱学生,真心实意地爱学生;二是要能上课,力求把每一堂课都上得精彩;三是要有思想,能从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第三阶段(取得了一定教学成绩,奠定了一定发展基础):孙双金把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定位为成为著名的特级教师,即他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鲜明的教学风格,始终走在国家教学改革的前沿,成为国家级学科领域改革的领头羊;讲课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在一线教师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也就是说,进入这一阶段以后,他矢志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将小学语文教学引入艺术的殿堂,做到既教给学生知识,又发展学生能力,而且还要给学生以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洗涤、艺术的享受。他要达到的情智课堂教学境界是: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学生思接干载、浮想联翩;学生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境界、爱的怀抱之中。从现在孙双金老师已经取得的成就与影响来看,他的宏大志愿可以说完全实现了。  
那么,孙双金老师立下的宏伟志愿为什么能变成现实呢?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持苦练内功,不断地切磋砥砺,始终没有放松提升自己教书育人的素养和能力。二十多年来,他一方面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令他兴奋不已的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工作之中,一方面利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修炼内功。他把大量的学习时间安排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他既博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专业水准,同时还大量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名人传记。特别可贵的是,他每读一本书,都要求把书中的内容融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记录下读书过程中获得的灵感和启示,以备日后在实践中使用。他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文化功底和教书育人素养━━为了使自己的语言生动传神、具有魅力,他学习所有的表演艺术,从朗读、演讲、相声和影视艺术语言中汲取营养。孙老师的“三闲”安排是教学之闲跑阅览室,晚上之闲就读书,节假日之闲还是读书。可以说,是读书拓宽了他的视野,是读书启迪了他的心智,是读书让他的教学一步步走向成熟。孙老师越学越发深信“人才只能用人才来建树,能力只有靠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用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用才干来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语)  
孙双金曾对自己学习读书、苦练内功的的经历作了这样十分客观的评述:“人的成长需要靠几十年的学习积累。我个人比较赞同厚积薄发。如果你没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即使你这几年加快发展了,你的后劲也不足,有的恐怕是昙花一现。这个积淀不仅是思想、文化的积淀,还有实践的积累。”可以说,他教学语言的精炼规范、睿智幽默,示范朗读的音韵和谐、有声有色,引领点拨的生动传神、善于启迪,课堂板书的圆润隽秀、苍劲挺拔等等,都无不得益于他坚持不懈地学习积累、苦练内功。有人说,语言等基本功是教师终生难离的武器。年轻教师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是一项事半功倍的“投资”,是一项终生受用的“投资”。孙老师的专业成长历程和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二)课里陶金,潜心研究━━孙双金专业成长的关键  
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是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因为,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过程和结果,而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既包括教师吸收一切相关的人类文明的成果并把这些文明成果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又包括教师利用这些已获得的经验进行有目的地创造或创新。孙双金老师就是在一边学习积累一边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创新中,逐步使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步达到高境界的。  
几十年来, 孙 老师始终没有离开过他魂牵梦萦的课堂。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坚持在课里陶金,坚持探索和改革课堂,使课堂成为了他走向全国、走向成功的平台。  
【案例片段】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孙双金课里陶金的故事《一节课与十二本书》:  
那还是1985年9月的一天,江苏丹阳师范附小能容纳500多人的礼堂座无虚席,年仅22岁的 孙 老师正在执教古诗《春望》。为了突出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他大胆突破,补充了另一首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春望》作对比性教学。两首诗,一忧一喜:一首是忧极而惊,一首是喜极而狂,正反对照,突出了诗人与国家、百姓同悲同喜的博大情怀。 孙 老师在课堂上从容不迫,详教《春望》,略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悲一喜,一详一略,形成鲜明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整堂课教师精神饱满,思路清晰,情感充沛;学生情绪高昂,入情入境。上到最后,师生都被诗中涌动着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所打动,师生诵读到动情处,都流下了真挚的泪水。课毕,礼堂内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下课后,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激动地握住孙老师的手说:“我真没想到,古诗教学也能上得这样引人入胜。”是的,古诗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而杜甫的诗以它那沉郁顿挫的风格尤其难以把握。那么,孙老师为什么能将这首古诗教得如此出神入化呢?这里想让大家听听这堂精彩教学的背后故事━━刚开始,孙老师对上好这一课也感到特别棘手。为了备好这一课,他一连几天将自己关在办公室和资料室里。他查阅了十二本教学书籍,阅读了大量诗人生平事迹的文献;他查阅了《春望》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深入研究了这首诗的相关分析文章。这时,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诗人因“国破”而见花落泪、闻鸟心惊的心情,被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打动。他越来越感悟到:“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贯穿在杜甫诗歌中的一条主线,也是他的诗被人们千古传诵的原因之所在。到此,在孙老师的头脑中已经呈现出教学这首诗的基本思路:要上好这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博大情怀,教学方略也随之产生━━一是入情入境地渲染、描述、吟诵,让学生披文入情,为情所动(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悟这首诗的内涵意蕴,他课前几十遍地反复吟诵这首诗直到读着读着自己不禁热泪盈眶);二是采用两首诗对比教学,以拓展教学空间,更深入地感受诗人的情怀。  
孙老师在回忆这堂课的备课、教学历程和成功展示时,无不感慨地说:“老师们看到的是精彩的教学场面,是表象。实际上,一节课教学效果好,不是因为上课教师一时的灵感,而是长期积淀的具体体现。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啊!教学的成功绝非偶然。孙老师自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就坚持苦练内功、课里淘金,像“一节课和十二本书”这样的故事,在孙老师的身上发生得太多了。  
 孙 老师一方面坚持课里淘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一方面积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着力探索教育改革的新路子,使自己真正成为了科研型教师、科研型校长。  
 孙 老师参加工作不久,就开始参与教学实验研究。那还是在1982年,作文教学研究专家、上海师大的吴立岗教授与丹师附小合作进行一个小学生作文素描教学研究项目,吴教授主要负责研究的安排与指导,丹师附小负责提供研究的场所和参与人员。孙老师当时正好教语文,并且热心支持此项实验研究,于是他就参与带了一个实验班。在这个实验班里,他坚持进行了三年的作文素描教学实验研究。实验中,虽然离不开吴教授理论上的指导,但绝大部分工作是靠他边实验边摸索。每次上作文素描课时,他在课前都要设计好各种作文情景,课堂上要指导学生把它们表演出来,然后要求学生用语言和文字表述出自己看到的情景,课后还要进行仔细批阅、分析、比较和总结。通过这次参与教学实验研究,孙老师不仅让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提高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明显提升。1996年,丹师附小开展“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课题研究,孙老师担任该课题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从课题的申报、设计、组织实施到课题成果的总结提炼,无不渗透了他辛勤的汗水。此课题成果最终荣获丹阳市教科研成果一等奖、镇江市二等奖。进入新世纪,作为校长的孙老师主持的新研究课题━━“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开发小学生潜能”,属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江苏省仅两项。  
开展这一项项的课题研究,使孙双金的视野逐步拓宽,从“课里淘金,探索创立情智语文”,到“情智管理,形成独特校园文化”,再到“情智教育,确立自己的办学思想”,其根本目的就是从情智管理、情智课堂、情智校园、情智活动着手,培养情智教师和情智学生;就是要“让课堂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要“让师生的生命更美好”。在教改科研的道路上,他还提出并实践着“读万卷书”、“上万堂课、写万篇言”的目标。有人评价他是“情智共生”的校长,是“三变”(即第一变:孙校长=运筹帷幄的孙晋芳;第二变:孙校长=敢为人先的孙福明;第三变:孙校长=甘为人梯的孙敬修)校长。因为他在教书育人、教改科研的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超前领先的“人生哲学”(即善待生命、善待他人、善待事业)和“教育理念”(即以情冶情、以智启智)。  
(三)不断升华,形成特色━━孙双金专业成长的核心  
自从1989年获得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以后,孙老师年年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去上课、讲学。江苏省电教馆录制了他的教学法,在全国和亚太地区播放。同行们、专家们纷纷赞誉:“他的课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手法多样、语言优美,他的课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听他的课是一种艺术的享受。”此时,满面春风、硕果累累的孙老师,丝毫没有停止探索前进的步伐,他要不断地反思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寻求语文教育的真谛,形成自己的语文教学思想和艺术特色。  
1、探索好课标准,指导教学实践  
孙老师常说,他的成功归功于课堂,归功于课里淘金,是课堂给了他一块块金光闪闪的金牌;他要还课堂一座金库,把课堂变成点石成金的地方。但是,他在辗转南北的上课、讲学中却发现:同一篇课文,同样的设计,同样是全身心投入、感情充沛,在此地上得很成功,甚至很轰动,而到彼地上却很沉闷,甚至很吃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学习借鉴、反思总结的基础上,他深刻认识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深入研究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弄清楚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即要探索总结出好课的基本标准,以利于规范、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他的好课观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研究的深入而发展变化的。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好课标准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也就是一堂课下来,学生要把课文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有声有色;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声不绝于耳,并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教师通过紧扣文眼掀高潮、平淡出奇掀高潮、层层剥笋掀高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绪、状态进入非常活跃的阶段;要精心筹划练习,并调动学生的眼、口、耳、手等多种感觉器官参与知识巩固活动。  
第二阶段(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时):针对语文课堂教学长期缺少魅力(包括缺少思想的魅力、文化的魅力、情感的魅力、艺术的魅力和个性的魅力等)的现状,根据语文新课程理念,他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新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包括充满人文关怀、充满问题探索、充满知识魅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是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优化性的课堂,而且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课好不好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所以他又重新总结了16字好课观,即一堂好课要上得学生“小脸发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学生上得兴奋起来,要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起来,要把每一个学生都调动起来参与到共同的学习过程中去,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已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感、所叹。  
第三阶段(深化课程改革以来):随着学习和研究的深入,他认为,有思想、有文化、有情感、有艺术的教师是大师,大师的课堂就会“充满灵动、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充满诗意”(实质是从大师的角度提出好课观)。他曾经说过:“课堂应成为师生精神的天堂,师生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的、快乐的、充实的、美好的、成长的、幸福的!”所以这些年来,孙双金矢志追求的,不再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是如何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并使其成为燎原之势;他着力关注的,不再是预设教案的精巧诡奇,而是生成的课堂中,自由快乐的境界,生命灵动的活力。因为他认定,语文课堂的主角永远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位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一位顾问、一位平等对话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于是,他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主动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问题,倾听学生的见解,倾听学生的心声。正是在不断探索发展好课观的过程中,他坚持走进学生,关注动态生成,使他的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崭新的、大师级的天地!  
2、研究教学艺术,形成教学特色  
孙双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停留在总结提出“好课标准”的阶段还远远不够,还必须研究提炼出落实好课标准、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具有先导性与操作性的教学实施的策略、方法和艺术。  
孙老师坚持从多方面研究语文教学的实施艺术,见解独特,成果丰硕。艺术是什么?孙老师认为,艺术是音乐,艺术是画面,艺术是构思,艺术是享受;而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也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因此,他坚持多方面、立体式研究语文教学艺术,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的艺术化和效率化。比如:他研究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和独创性;他研究出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艺术是:钻研教材要在“深入”(即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文章中心、准确把握文章特点、深入揣摩编者意图)上下功夫,处理教材要在“浅出”(即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注意新旧知识联系、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上做文章;他研究出教学设计的艺术是:强调教学设计应有主线(包括由文路、由课题、由警句、由过渡段、由习题、由插图等设计教学主线)贯穿始终,讲究教学结构的有弛有度,训练密度的疏密有间,追求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营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意境;他研究出掀起教学高潮的艺术是:讲究逐层递进、讲究层层剥笋、讲究众星拱月、讲究跌宕起伏;他研究出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包括问后留“空白”、读后留“空白”、板书中留“空白”、作业中留“空白”等多方面,追求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他研究的抓住教学细节的艺术是:追求导入语、过渡语和结束语的优美动人和出人意料。除此之外,他还研究了读、问、讲、评和设计教学细节、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和实施情感教学的艺术等。  
孙双金语文教学的艺术风格十分典型、富有个性。凡听过孙双金讲课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教师教得潇洒灵活、不失严谨,学生学得主动快乐而又扎实。用中外教育比较专家、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的话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具体分析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孙双金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这一点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具有形象性;小学语文课本中绝大部分文章形象生动、情节感人,教材的这一特点也要求我们的教学具有形象性。为此,孙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形象性,他善于绘声绘色地讲解,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使教学常常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效果。二是拨人心弦,情感共鸣━━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孙老师特别欣赏这句话,他认为,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是教学艺术的生命,“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教师走进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调动学生的情绪。为此,他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是千方百计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引起他们内心世界强烈的反响与共鸣;他注重通过自己较深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生活积累,透彻深入地钻研并掌握教材,达到与作者一同欢笑、一同悲歌的效果;他总是把课文中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再和学生交流,有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与教师一起读文“入情”、“入境”、“悟神”,在教学中合奏一曲感情奏鸣曲。三是不拘一格,独辟蹊径━━孙双金认为,艺术贵在创新,在每一堂成功的课例中,都体现着教师对美的独特感受,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体现着教师新颖的设计和创新的方法;教学工作是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教育对象不同,班级基础不同,每一篇课文不同,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不同……所有这些不同都要求我们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出模仿的圈子,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此,孙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走自己的路,有现成的东西也不照搬,每一次教学都有自己的思考,要上出新意来。他的阅读教学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不拘一式、不限一法、独辟蹊径、把课上活。有专家评价他的阅读教学风格是:语感强、语味浓,是孙双金阅读教学的基本点;为学而教,抓准导学的焦点,是孙双金阅读教学具有艺术性的根本所在;不扬一式,不限一法,把课上活,是孙双金的课具有强大的教学生命力。  
孙双金在总结自己的专业成长经验、成功人生时,强调他从教之路上的七个“第一”:即第一次登上讲台、第一篇文章发表、第一次大赛夺魁、第一次外出讲学、第一次出版专著、第一次西部支教、第一次给校长讲课等。他认为这“七个第一”是其专业高度成长、教师人生成功的“关键点”。成功的探索者是不会迷恋自己过去、满足于已有成就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营造艺术化语文课堂的宏伟工程中,孙双金总是永不满足、永不停步、不断追求、不断创造、不断超越“关键点”,正在成功地由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他的专业成长经验,尤其是他在教学艺术上的探索创新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情智语文解读  
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曾经这样描述孙双金的语文课堂:“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字正腔圆地读,激情澎湃地涌,入情入境地吟;学生兴趣盎然,兴致勃勃,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如沐春风,如痴如醉;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孙双金的语文课在小语界的影响很大━━《我的战友邱少云》曾以壮美之情打动无数人的心;《泊船瓜洲》因抓住诗眼,丝丝入扣,让张田若先生发出“古诗教学竟能引人入胜”的感慨;《落花生》将辩论论引入课堂,《天游峰的扫路人》因自主、合作、探索教学方式,引得满堂赞叹:“此课淋漓尽致地阐释了新课标的理念”;而《林冲棒打洪教头》则因多元解读和生成性教学,而赢得“大家风范,大道无痕”的美誉;《走近李白》被认为是孙双金情智语文理念和艺术的生动再现。  
为什么他的语文教学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呢?通过阅读孙双金的专著、论文和欣赏他的课例,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鲜明特征他就是“情”和“智”。长期以来,孙双金在语文教学中总是敏锐地发现教材中“情”和“智”的结合点,并以情感为纽带,构成了一个“文━━情━━道”新的教学骨架。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让孙双金领悟到了语文教育的真谛,感悟到语文是一门特别富有情感的学科,语文有了情感和智慧这两翼,又怎能不“鲲鹏展翅九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呢!只有“情感”和“智慧”的融合,才有语文教育的效率,才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情智语文”的提出得到了语文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江苏教育》等众多主流媒体均作了相关报道。随着实践的推进,为适应新课改教学的需要,很多语文教师希望对“情智语文”有更多的了解,期望自己的教学中也能融进更多情智因素。因此,笔者特对“情智语文”作一点较为全面的梳理与介绍。  
(一)什么是情智语文  
“情智语文”是孙双金语文教学的见解与主张,也可以说是他的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与实施艺术。那么,究竟怎样理解情智语文、它有什么性质和特点、具有什么外显特征呢?  
1、情智语文的基本含义  
所谓“情智语文”,简单地说,就是情感语文、智慧语文。也就是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情感和智慧因素,调动教师自身的情智才能,营造积极的情智氛围,追求学生的情智共生、情智和谐发展的语文。很明显,情智语文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的教学,它着力唤起学生沉睡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情感更丰富、更真挚,让学生智慧更灵活、更丰厚。  
为什么孙双金把“情智”作为语文教学内在生成和支撑的力量呢?我们知道,形成教育主张(理念)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和自己对话、深入阐释的过程。教育主张(理念)要站得住,首先要说得清。孙双金认为,情与智是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命题,是教育、是语文教学所寻求的两种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来自内部,而不是外部;不是一般性力量,而是生长性、支撑性、引领性的力量。这里的“情”可理解为情趣、情味、情感,教育理应是具有情感的事业,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智”可理解为智力、智能、智慧,智力是智慧的核心。所以,孙双金提出“情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是教学艺术的生命”的主张。因为,在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所以,教师走进课堂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同时,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思想又是人类几千年智慧的结晶,人们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传递智慧、碰撞智慧、产生智慧,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智慧、丰富智慧,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思结合、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孙双金认为,每一位儿童都具有丰富的情感潜质和深厚的智慧潜能,关键在于教师要唤起和激发。“情智语文”正是着眼于发展学生情感潜能和智慧潜能,通过语文教学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情感更丰富、更高尚,让智慧更灵动、更丰厚。正因为如此,在语文教学中,孙双金坚持把开掘儿童情智潜质作为神圣的使命。他提出教师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是情智教学的土壤和空气,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做到以情激情、以情唤情;要用自己的智慧火种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做到以智启智、以思启思。  
为什么孙双金把“情智”作为语文教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是因为有情有智是我们人的本质特点。孙双金认为,作为一名现代人既要有高尚的情操,也要有丰富的智慧;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是现代人的两大特征,缺一不可。二是因为有情有智是语文学科鲜明的特点。孙双金认为,作为具有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承载着几千年人类文明丰富的思想和深厚的情怀,一旦失去了情感,语文也就失去了思想,失去了魅力。三是因为有情有智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孙双金认为,这是由于教学需要激发情感,需要启迪智慧;儿童世界是蕴藏着丰富情感和智慧的尚未开垦的世界,需要我们教师用情去唤情、用智去启智。所以语文课,我们既要有浓浓的情,也要有深深的思;我们既要激情澎湃的课堂,也要思绪万千的课堂;我们既要情真意切的流淌,也要思维火花的迸射。四是有情有智是儿童世界对成人世界的呼唤。孙双金认为,儿童时期是情感发展的最佳时期,而儿童情感的发展需要我们教师、成人用真善美的情感去感化、去熏陶、去滋润、去培育;同时,儿童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它需要我们去激活、去唤醒、去启迪、去点化。总之,有情有智,情智共生,是儿童发展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呼唤,是语文学科的特征。因此,孙双金认为,当代儿童呼唤“情智语文”,语文教学呼唤“情智语文”,现代完人呼唤“情智语文”。  
2、情智语文的本质属性  
孙双金认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情智语文”正是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花朵,绝不是贴在语文学科上的标签。语文教学研究专家成尚荣先生在评价孙双金的“情智语文”时说过:“提出情智语文,正是对语文课程本质和内涵的深刻认识和深度开发。因为情与智的结合,实际上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具体化、个性化。孙双金正是从这一教育主张出发寻求着语文教学的艺术、风格,寻求着语文教学的个性,寻求着语文教学的突破。”所以,情智语文的本质属性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首先来分析“情智语文”的工具性属性。孙双金认为,“情智语文”首先是语文,是共同的语文。而语文不可能离开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修辞逻文。所以,“情智语文”关注语文的工具性,注重在字词句篇的教学中生成情智,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情智,在语修逻文的感悟中放飞情智。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阅读他的课例或欣赏他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感受到“情智语文”的无穷魅力━━书声琅琅是情智的抒发;议论纷纷是情智的倾诉;高潮迭起是情智的迸发;静思默想是情智的萌动;奋笔疾书是情智的倾泻;滔滔不绝是情智的奔涌。由此可见,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情智语文”就会成为水中花、镜中月。在孙双金的“情智语文”里,一个词能生出情智之根,一句话能长出情智之叶,一段文能开出情智之花,一篇文章能结出情智之果。正如孙双金自己所说,“情智语文”是扎根在工具语文这片沃土中的参天大树,根深才能叶茂、才能枝繁、才能花艳、才能果硕。  
其次来分析“情智语文”的人文性属性。孙双金认为,一首首诗歌是人类情思的抒发;一篇篇小说是人类悲欢离合的述说;一则则寓言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一个个童话是人们心灵的倾吐。文章,包蕴了人们多少的情感;文章,凝聚了人们无限的智慧。同时“情智语文”关注的是学习者━━学生。具体地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是要让他们喜欢语文;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就是要让他们会学语文;要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就是要让他们自学地学语文;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品质,就是要让他们持之以恒地学语文。所以,从教学实施的角度看,“情智语文”的本质特征就是心中有情、目中有人、脑中有智、手中有法做到“心中有情,”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未成曲调先有情,道是无情却有情;做到“目中有人,”我们在语文课堂里就不会只见教案,不见学生,只见教师、不见学生,只见书本、不见生命;做到“脑中有智”,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就会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就会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做到“手中有法”,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深入浅出,就会循循善诱,就会因材施教,就会让学生欲罢不能。  
3、情智语文的外显特征  
“情智语文”课堂有哪些外显特征呢?孙双金认为,情智的课堂在学生身上有如下表现:“小脸通红”指向学生的情感领域。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学生兴奋起来时,才会“小脸通红”,否则只会“小脸无神,小脸发白”。“小眼发光”指向学生的智力领域。只有当学生智慧的火花被点燃的时候,只有当学生情感闸门不断开启的时候,才会“小眼发光”,否则只会“小眼发直,小眼发呆”。“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指向学生的参与领域。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课堂上理所应当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在和文本、教师、学生的互相对话中,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  
总之,孙双金心目中的情智语文,就是情感语文、智慧语文、工具语文、人文语文、儿童语文;就是情智共生的语文,用语文的密码开启儿童的心智之门,直抵语文教学精神文化的核心,打开了学科素质教育的灵动之窗。  
(二)如何实施情智语文  
1、实施“情智语文”的基本模式  
孙双金探索总结的“情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是:  
(1)入境━━启动情智  
这是一种容易引发情感共鸣以至心灵震撼的过程。根据教学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诱发学生启动情智,让学生以良好的心境体验文章情感,引起学生认知情感和愉悦情绪。在教学情智触发的教学环境里,学生可以徜徉在轻松愉悦的精神活动中,使个性与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而教师可以成功地按照一定的教学规范来引导学生接受新知。其操作方法的核心是激发兴趣,引发学习热情。具体策略有:①以新入境:依据教材特点,揭示矛盾,制造悬念,引发学生探究新知欲望;② 以疑激趣:根据预习,主动设疑,展开思维触角;③以境激情: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受到触动、感染,诱导情智的萌发。  
(2)感悟━━生成情智  
感悟,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直觉化技能,是语文智力技能的核心要素。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感悟丰富多彩的语言,或概括、或想象、或思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同时学生的情智得以生成。充分利用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情感,如对动物的喜爱、对英雄的敬仰、对太空的向往等可以使他们提高迁移运用能力;可推动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赏,并在品赏中使这些“原始”的情感得以发展,及至升华;充分利用教师的情感,以情悟情,可以唤起学生对课文的体验,促使他们带着已有的体验,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之中。其操作方法有:①初读感悟,诱发情智:第一步━━尝试读好:感悟的基础是读好文章。学文伊始,教师运用各种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学生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引导学生把无声的书面语言的含义通过有声的语言形式,准确、连贯地表现出来。第二步━━尝试感悟:要学生在初读时,初步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步━━尝试质疑:引导学生在初读感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②细读感悟,深化情智:第一步━━感悟形象:学生细细品味课文,感悟文字所描绘的生动形象。第二步━━感悟情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所包含的人文关怀,感悟文中的情感、道理。第三步━━感悟写法:学生细学读文,在水到渠成时,引导学生感悟的表达方法与技巧。第四步━━联想成悟: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发创新思维的生成、引导学生适时适地地联想,让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3)交流━━发展情智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感悟语言,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去切身体验。这样,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心中涌动着许多体悟急需倾吐。此时,教师采用各种交流形式,让学生展示情智,并发展能力,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操作方法有:①辩论式交流:在对语言文字感悟的基础上,学生个体形成鲜明的立场,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学生越辩越明白、越辩越聪明。②倾诉式交流:学生对课文深入感悟以后,产生一种急需倾诉的欲望,想马上把自己的理解化成有个性的语言倾诉表达出来,此时教师就要成为倾听者,同时也要成为倾诉者,与学生产生共鸣。 ③拓展式交流:语文的学习要注意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要关注学生超文本的阅读感受。只有这样,学生对语言、对事物、对人的认识才会是立体的、多元的,如果达到这样的境界,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是拓展性的交流。   
(4)表达━━展现情智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表达与思维和谐发展的过程。这里的表达,不仅是口头表达,还包括书面表达。学生通过拓展阅读,丰富了知识、经验,积淀了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理性解析能力,更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得学生常常闪现和迸发出灵动的火花。其操作方法有:①迁移表达:让学生经历由仿写到创新的成长过程。在迁移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语感的运用能力。②想象表达:幼童时期是一个充满想象和梦幻的时期,情感一旦被激发,想象的翅膀也就能迅速展开。教师要善于寻找想象点,引导学生想象,但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要将想象力的开发、开阔情怀的培养与言语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③感受表达:对语言文字的材料,每个学生阅读后都会有自己的体验,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更要引导学生感受别人的表达,要让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不仅体现在语言符号的理解上,更要体现在对语言符号所包含情感的体验程度上。  
2、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智语文”的主要策略  
“情智语文”不是另类语文,“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仍是它的“独挡之任”(叶圣陶语)。所以,“情智语文”坚持用语文的方式,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让学生学习语文,让学生过有意义的文化生活。孙双金探索总结的阅读教学“情智语文”的主要实施途径和策略是:  
(1)创设情境━━让教学富有画面性或场景性  
什么是教学的画面性或场景性呢?具体来说,就是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中可能隐藏着的情感画面或场景,并在教学时根据文本的文字和叙事逻辑,进行创造性发挥,或演绎成一段故事,或编织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或描绘成一幅生动的画面,由此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在创设教学的画面性或场景性时,可采用如下具体策略:①教学语言的画面性。教师可用一两段富有形象性、画面感的语言,在学生面前展示文本所描写的生动场景。②电教手段的情境化。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在学生面前显现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场景,能增加教学的情境性。③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视觉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场景、想象画面、想象故事等,通过想象,能够把学生带入那如诗如画的场景。  
【案例片段】请看孙老师执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片断:  
师:“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什么意思?  
生:朋友的小舟离我越来越远,我只看见长江那滔滔的江水向天边流去。  
师:孤零零的一只帆船越驶越远,最后它的影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看见长江水浩浩荡荡流向天边,它流去的只是水吗?还流去了什么?它带去了“我”对孟浩然的思念,带去了朋友的友情。这种思念啊,就像滚滚的长江水一样永不停息。你说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看着诗人孟浩然离去,看了多长时间?  
生:看到天色已暗了下来。  
师:你说天色暗了,什么地方写天色暗了?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  
师:什么地方写天色暗了?要根据诗来想象,不能离开诗。(指一名学生)你来。  
生:我根据“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句诗知道了,李白是直到帆船没有了影子之后才离开的。  
师:孟浩然离开黄鹤楼,走啊,走啊,等那个影子都看不到了。猜猜看,李白在那里站了多长时间?你猜猜看,用现在的时间,大概用了多长时间?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  
生:可能接近半个钟头。  
师:半个钟头。有不同的吗?  
生:我认为他看了半天。  
师:看了半天。(指另一名学生)你认为呢?  
生:我认为他看了半天多。  
师:半天多。那个船消失之后,李白是不是掉过头就走了呢?  
生:(齐声)不是。  
师:他还在那里看。他看到什么━━“唯见长江天际流”。他还在那里看长江水滚滚流向天边。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你这样送过客人吗?实话实说。  
(提问学生,而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师:他(李白)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的?  
生:是用目送。  
师:用眼神、眼光、目光相送(板书“目”)。就在那里看啊,看啊,这场面是多么感人啊!  
(2)披文入情━━在紧扣语言中实现工具与人文共舞  
孙双金认为,“披文入情”是“情智语文”里有情感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遵循语文学科规律,能充分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所谓“披文入情”,就是紧扣文章的重点理解句子的句面意思,探寻句子的内在情意,体悟作者思想深处的情思,直至走进人物心灵的深处和作者发生情感上的共鸣。“披文入情”的一般策略有:①咬文嚼字品意蕴。语言文字如美酒香茗一般讲究品评滋味,需在咀嚼、品尝、回味中领略其中的韵味。②层层剥笋探情思。语言,特别是有意味的语言,往往有字面义、字中义、字外义,教师面对这一类文章就需要引导学生层层剥笋,走进语言内在的情感世界。③上下关联悟真情。文章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读者在阅读时必须上下联系、前后照应,沿着作者思路,体悟到他真正的感情。  
【案例片段】请看孙老师执教的《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片断:  
师:很好。我们就先来学习作者目睹邱少云被烈火包围时内心矛盾痛苦的第七小节(出示写在小黑板上的第七小节)。请一个同学朗读一、二两句,其他同学思考:眼看着战友被烈火灼烧,作者的心情怎样?  
生:作者心情紧张。  
生:作者的心情是十分紧张。我是从“绷得紧紧的”看出的。  
师:理解得准确(板书:紧张)。作者为什么这么紧张呢?“这怎么忍受得了呢”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生:“这”指的是烈火烧身。  
师:这是一团什么样的火啊?谁能联系第五小节讲讲看。  
生:我从作者当时听到的、闻到的、看到的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这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作者听到茅草被烧得“毕毕剥剥”地响;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看邱少云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  
师:你回答得很有条理。是啊,平常我们手指被火柴烧一下都痛得大叫,现在一团烈火包住邱少云燃烧,那是多么痛苦啊。  
生:老师,我认为“这怎么忍受得了呢”不仅指邱少云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难以忍受,还指作者目睹战友被烈火燃烧的心情也是难以忍受的。  
师:好极了!你体会得好。同学们有的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的能体会出语言内含的意思,这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现在请大家一起怀着极度紧张的心情朗读这两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指名学生朗读第三句,思考:“我”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  
生:“我”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因为一般人被烈火灼烧时都会叫起来,或者跳起来的。  
师:这是一个原因。还有吗?  
生:因为邱少云是个“年轻的战士”,经受的考验少,突然被大火包围,巨痛难忍,我怕他会经受不了,会跳起来或叫起来。  
师:这是第二个原因,还有吗?请联系当时的环境想一想。  
生:“我”产生这个担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当时潜伏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如果邱少云突然跳起来或突然叫起来,就会被敌人发现,那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师:讲得太好了!正因为这三方面的原因,所以“我”非常担心。(板书:担心。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然后指名学生读四、五两句,问:“‘我’为什么不敢看,又忍不住不看”,这是什么心情?)  
生:这是极度矛盾的心情。(板书:矛盾)  
师:十分准确。“我”为什么不敢看呢?  
生:因为“我”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  
生:正因为他们是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战友,所以不忍看、不敢看。  
师:那为什么又忍不住不看呢?  
生:因为战友正在烈火中燃烧,“我”不能置战友的生死于不顾。  
生:因为“我”盼望出现奇迹。  
师:这里的“奇迹”指什么?“我”为什么只寄希望于奇迹的出现,难道没有办法救出战友吗?  
生:这里的“奇迹”指的是“火突然间熄灭了”。  
生:完全有办法救出战友。课文第六小节写道:“他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战友。”从这里可以看出邱少云扑灭身上的火,保住自己的生命是十分容易的。  
师:那“我”和邱少云为什么都不那样做呢?  
生:因为这样,“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所以“我”只能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  
师:请你们和作者一样,怀着焦灼不安、极度矛盾的心情朗读这两句(学生有感情朗读),这奇迹会出现吗?  
生:这奇迹是不会出现的。  
师:所以最后一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心情?  
生:这句话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我”内心极度痛苦的心情。(板书:痛苦)  
师:同学们,这小节写了“我”目睹战友在烈火中燃烧,内心紧张、担心、矛盾、痛苦的心情。老师心中有个问题:课文明明是写邱少云,为什么把“我”的心情写得这么具体呢?  
生:把“我”的心情写具体就从侧面衬托出邱少云的处境危险。  
生:因为课文是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写的,他不能直接描写邱少云的心情。  
师:回答得很好。那你们从作者“紧张→担心→矛盾→痛苦”的心理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出邱少云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  
(3)问题敞开━━用想象和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过紧张的智力生活  
孙双金始终认为,一个孩子会不会思考,是区别他有没有智慧的一个本质问题。会思考的表现就是有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  
【案例片段】这是孙老师上《落花生》一课的片断:  
初读课文之后,孙老师说:“读书最可贵的是能发现问题。下面请大家拿出笔来,默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待会儿提出来我们一起学习。”学生照着指示做。奇怪的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拿着笔做做样子,根本没在课本上画任何记号。  
五分钟后,没有人举手提问,都一脸茫然地望着老师。他有些愕然:都读五年书了,竟然还不会提一个问题。孙老师决定,这节课一定要让他们学会提问,而且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于是笑了笑说:“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有就提出来。我最喜欢勇敢的同学。谁第一个举手?”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有一个男生小心翼翼地举起了小手。  
“老师,‘茅亭’是什么意思?”  
“你是班上最勇敢、最聪明的同学,你提了第一个问题,了不起,请大家掌声鼓励!”其他学生的眼里有了一丝羡慕。  
“老师,‘新花生’是什么意思?”  
“老师,‘开辟’是什么意思?”  
由于被激励,许多学生开始产生属于自己的“?”,但都还停留在就词语提问的水平。这时孙老师决定打破他们的思维定势。  
“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呢?”学生不再像刚才那样茫然,而是陷入了思考。  
“‘那天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我不懂。”一个女生说。  
“你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立即把课文的这句话给投影出来,并提示:“我想,就这句话我们起码可以提三个问题。你们动脑筋想想看。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提出来。”  
有了明确的“攻击”目标,大家脑筋开动起来了。  
“那天晚上为什么天色不好?”一个男孩问了一个不着边际的问题,引得全班一片笑声。  
“老师,在我们家里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吃饭是经常的事,为什么这家父亲‘很难得’呢?”  
“真聪明,你联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实际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  
“那天晚上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呢?”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出来了。  
“‘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要用上‘也’呢?”学生开始咬文嚼字了。  
“父亲来就是为了吃花生吗?他还有什么用意呢?”……  
一个个精彩的“?”产生了,一个个脑袋里的智慧被唤醒了。  
孙双金认为,没有问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不可能走向深入,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也不可能深刻。情智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勇于提问、喜欢提问。所以,孙老师在课堂上常向学生说两句话:“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还有不同意见吗?老师最喜欢提不同意见的同学啦。”让学生有问题意识还只是第一步。可惜的是现在的许多教师,就满足于这一步,因此他们的课堂很热闹、很活跃,但缺乏思维的含量。为什么?因为他们忘了走第二步:让学生提有质量、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所以,孙老师的许多课,就不仅向学生的问题敞开,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有价值的问题敞开。  
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呢?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它有助于理解文本的核心或深层意义,或者说,绕过它,我们就不能有效地把握文本及其重要细节所包蕴的思想情感。在《落花生》一课的教学中,孙老师之所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对那句话提出问题,是因为那看似闲淡的一笔,隐藏了许多必须被揭示出来的信息,比如这一家人是很有文化教养的,“父亲”的异常举止预示着后面谈话内容的重要性。如果放过这一句,学生就难以理解“父亲”的教诲对于“我们”的神圣性,也难以理解“父亲”教诲的真实含义━━不是那样的家庭,不是那样的教养,“父亲”是不可能说出这样克己谦让的人生哲学的。进而言之,没有这一铺垫,后面围绕“父亲”教诲展开的讨论,很可能就会成为脱离文本、背离文本的瞎编乱造。  
由此可见,让学生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在让他们真正走进文本,走向智慧。  
(4)发现问题━━在教学中挑起学生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冲突  
要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尤其是提有价值的问题,首先是老师自己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有质量的问题。  
【案例片段】还是孙老师教学李白的《赠汪伦》中的片段:  
读懂了基本的意思之后,孙老师开始带领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诗的基本意思懂了,但大家还没有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读这首诗你有问题吗?你们讨论讨论。(生小组讨论)  
师:交流一下,能够发现问题的同学有双慧眼、火眼金睛。(指名问)你发现什么问题?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为什么比不上汪伦给我的情意?  
师:这是个问题,还有不同的问题吗?  
生:既然李白舍不得离开汪伦,但他为什么要离开呢?  
师:没有不散的宴席,朋友之间总是要离别的。(竖起大拇指)好的,能够发现问题比发现不了问题总是要好。(指名问)你的问题?  
生:汪伦把李白骗过去,为什么他们还能成为好朋友?  
师:我来读诗。你们能不能再发现一些问题?“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这时已经来到哪里了?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为什么在李白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别呢?  
师:(兴奋地)听到没有?为什么要在李白离开汪伦家,上路之后,来到桃花潭坐到船上,要走的时候,汪伦才来送呢?为什么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到这个时候才来送呢?送客你会这样吗?  
生:(齐)不会。  
师:你肯定在家里就送了,是不是?你们这时候就做汪伦,猜想猜想,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有哪几种可能?  
(生分小组热烈讨论,而后交流)  
生:因为这里有汪伦和李白的美好回忆。  
师:什么回忆?  
生:可能因为他们在这里相遇。  
师:汪伦是从桃花潭把李白接来的,所以故意到桃花潭来送他,让李白留下难忘的印象。你叫什么名字?  
生:冯松。  
师:这是冯家的观点,了不起!  
生:有可能是李白没有告诉汪伦,而后来汪伦知道了就急匆匆赶到桃花潭送他。  
师:说明李白是不辞而别。你叫什么名字?  
生:徐畅。  
师:徐畅,这是徐家的观点。不同的,我就喜欢听到不同,看你们的小脑袋聪明不聪明。  
生:我的观点是,我们一般送亲人是在家里送,汪伦故意不在家里送,特别安排走的时候送,这样给他留下非常深的印象,让他记住汪伦这个朋友。  
师: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殷涛杰。  
师:殷涛杰,真是大脑袋,大脑发达。这个想象超出一般。……  
即使没有亲临现场的读者,读了这个片段,也不难体会到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在如何地闪耀,不难想象出他们那被拨动的心弦在怎样地跳跃。这里的关键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听过孙老师这节课的老师说:当“为什么李白已经走到桃花潭的时候汪伦才来送”的问题抛出后,整个课堂沸腾了。这个问题虽然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但毫无疑问,孙老师如果在备课的时候没有发现它,学生也不太可能有什么“火眼金睛”,课堂大概就不会如此精彩。为什么能发现这个前人所未发而又合情合理的深度问题?换句话说,教师如何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情智语文”告诉我们,所谓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就是要能敏锐地捕捉到隐藏在文本中的各种矛盾冲突。  
智慧如何体现呢?孙老师认为,要有矛盾冲突。有的矛盾是学生发现的,有的矛盾是老师挑拨起来的。送别可以在家里送,在家门口送,为什么李白到了桃花潭边才急急忙忙赶来送?这就跟我们的生活情景、生活实际产生了矛盾。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矛盾,这里面就产生了智慧的火花。纵观孙老师实践“情智语文”的教学艺术,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就是善于挑动学生去发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并在理解这些矛盾冲突中启迪智慧、深化情感体验。  
【案例片段】孙老师上的《二泉映月》,让学生热泪盈眶,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引导学生发现了文本中的一个关键性冲突:一个中秋之夜,小阿炳随父亲来到二泉边赏月,父亲问他听到什么,他说除了水声什么也没有听到。父亲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你就能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阿炳长大之后,眼睛瞎了,又是一个中秋之夜,来到二泉边,却只听到了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唯独没有听到奇妙的声音。“是阿炳的父亲说错了吗?”带着这个问题,学生走进了阿炳的精神世界,理解了阿炳人性中最光明的东西━━跟命运抗争、扼住命运的喉咙去创造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许多文本都是多义的,尤其是文学文本,所谓“诗无达诂”。多义的文本到处隐藏着理解上的矛盾冲突,找到了这些矛盾冲突,就找到了用以教学的有价值的问题,找到了课堂的绝佳切入口,找到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一个对文本中的矛盾冲突视而不见的教师,一个在课堂上不善于挑起学生情感与理智的矛盾冲突的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至少是不太优秀的情智教师。  
(5)引领对话━━在多维互动中实现语言与精神的整体自主构建  
孙双金提出“教师要做文本和学生的知音”,追求“心心相印的心灵对话”。因此,他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注重引领学生对话,促使他们在多维互动中实现语言与精神的整体而自主构建。  
【案例片段】请欣赏孙老师执教的《黄河的主人》一课的片断,就能感悟到他这一精彩的教学艺术。  
师:(出示图片)一只羊皮筏子只有二十来斤,你都可以背上一二个。如果让你坐在上面,你敢吗?  
生:我不敢。  
师:如果我坐在作者袁鹰的旁边,我也不敢。即使上了,也是死死抓住羊皮筏子上的竹杆,双眼紧闭,不敢看一眼,因为脚下就是滚滚的黄河。而此时,坐在羊筏子上的乘客又感觉如何呢?读一读课文。  
生:他们一边讲笑话,一边聊天。  
师:是什么使他们如此谈笑风生?  
生:我觉得是乘客们大胆、自信。  
生:我想,是因为他们有毅力。  
师:(追问)那我们就没有毅力?  
生:不对,我觉得还是他们相信艄公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  
师: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拿出笔来,看看文中哪些地方的插写可以看出艄公很有经验。画一画,并和同桌轻声交流。  
生:“他小心翼翼地撑着船”,“大胆地破浪前行。”  
师:你抓住了“大胆”这个词,很好。  
生:我找到了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四个词,这些都表现了艄公的经验丰富。  
师:(板书)你能谈谈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吗?  
生:没有勇气,就不会到羊皮筏子上来。  
生:不智慧,就会被浪头整个吞没。  
生:艄公很沉着。他必须得小心,不小心乘客就会掉下去,自己也要遭殃。  
师:说得好,“大胆、沉着”是艄公的态度,“智慧、勇敢”是他的品质。然而,如此大胆、沉着、智慧、勇敢的艄公,靠的是什么?  
生:他只有一根不粗不细的竹杆,没有更先进的工具。  
师:对。没有先进的工具,却能如履平地。你们说,他的技术怎么样?那么,谁才是黄河的主人?  
生:我觉得,黄河真正的主人应该是艄公。  
生: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通过阅读这一片断,我们会明显地感觉到,在短短的交流中,没有告诉、没有霸权,有的只是师生围绕文本本身所展开的深入探讨和灵动对话,有的只是教师关键时的巧妙点拨、探究和追问。通过对话,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人物形象透过文本,跃然纸上。而“谁才是真正黄河的主人”这一问题的答案也在深度对话的过程中得以主动建构,一种对艄公、进而对黄河主人敬佩、向往的积极情感在学生的心头弥漫开来。  
总之,孙双金认为,情智语文的实施,就是要在情感熏陶中启迪智慧,在智慧积淀中升华情感,在情智融通中成长生命。其基本教学思路和策略:一是要激活情感的“引擎”━━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只有“情满课堂”,语文教学才会有“魂魄”;二是要开启智慧的“阀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唯有在课堂上不断思维碰撞、智慧砥砺,才会变得聪明、睿智;三是点击儿童的“视窗”━━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儿童,只有真正做到让学生“童眼看世界”,他们才能舒展个性、挥发灵性、显现创造性;四是锁定语文的“桌面”——因为工具性是语文的固有属性,“情智语文”这一偏正短语中“正”的部分仍是“语文”,语文教学要永远“把根留住”。  
3、实施“情智语文”要求教师做好哪些素质准备  
孙双金认为,千重要万重要,教师素质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没有良好的素质就没有法。不管你要体现什么理念,都离不开教师良好的自身素质。就实施“情智语文”来说,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准备:  
(1)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教育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向下一代传承人类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教师理应成为文化人,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既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杂家”,又是一位熟读本专业书籍的“专家”。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在课堂上才有灵气。  
(2)培育真挚的爱生情怀。教育的全部技巧就是一个字━━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儿童生命的爱。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只有当教师有博大深厚的爱心,教师在课堂上才能真心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差异;才能真心宽容学生:宽容学生的偏激,宽容学生的缺点,宽容学生的错误;才能真心欣赏学生:欣赏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的缺点,欣赏学生的个性。所以,孙双金认为,情智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玩教育技巧,而是呈现你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情怀。  
(3)形成灵动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从课堂实践中来,课堂是我们教育智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实践出真知,实践之树常青”,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因此,我们一线教师不应妄自菲薄,瞧不起教育实践。教师要低下头去埋头实践、研究实践、总结实践,提炼出鲜活的实践智慧;要到教育理论中寻找智慧,我们一线教师一旦掌握了科学的理论,那我们身上就能释放出耀眼的教育智慧的光芒。所以,老师向我们每位老师发出了这样的呼吁:读书吧,让我们成为手握智慧火种的人。
三、经典课例欣赏  
━━孙双金情智语文的经典课例《走进李白》  
【课题说明】李白被称为“诗仙”,无论是传统教材还是课标教材,都编入了部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篇目。《走进李白》一课,是孙双金老师“自编、自导、自演”的一组教学单元,也是他语文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专题);这一课中涉及的诗及有关内容,其中有的学生在教材中学习过,有的可能在课外接触过,即使学生学习过但并非在同一个年级或同一个学期。可在《走进李白》这一专题(课题)的“召唤”下,如今李白的这些诗及其有关内容走到一起来了。很明显,这里的“教学专题或研究专题”有别于教材中已编排的教学单元,它是围绕一个主题,对教材中和教材外的有关内容进行内在关系的梳理,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教学单元或教学专题。所以,教学专题往往是超越教材、超越年级的,具有主题性、统整性、超越性等显著特征。  
为了体现李白是“仙、儒、道、侠”等特点,孙双金在这一专题的教学中选择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和《秋浦歌》三首绝句,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一是通过这个新的专题、新的结构的“召唤力”来整合新的教学资源,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二是通过创设“走近李白”的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集中彰显其文化意义和文化张力,让学生进一步领悟诗中蕴涵的意境,欣赏李白的诗情才华,并培养学生的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孙双金老师用他自己创立的情智语文理念和策略教学《走近李白》,是一次情智语文的生动实践,一经推出,好评如潮,实在值得我们每位语文老师玩味和借鉴。  
【课堂实录】  
一、前奏预热  
师:(对大家)今天,我带来了我的一堂新课━━古诗欣赏课。这是我刚刚备出来的一堂新课,也是一种探究吧!探究如何引领小学生进行古诗欣赏。还请同行多多指教!(鞠躬)
    师:(对全体学生)你们认识我吗?以前见过我吗?
    生:没有!
    师:没有。我们是刚刚见的面,是不是?初次见面,请多关照!(鞠躬)这堂课,怎么关照孙老师呢?你准备怎么关照我呢?
    生:上课多回答问题。
    师:多回答问题就是对我最大的关照!你叫什么名字?
    生:秦旭尧。
    师:秦旭尧同学,握个手!(握手)谢谢你理解我的心!你是我的知音!(笑声),你准备怎么关注我呢?
    生:上课认真听讲!
    师:认真听讲就是对我最大的关照!你叫什么名字?
    生:曲苏晨。
    师:……苏晨同学,握个手!(握手,同学笑)祖国的未来!你还准备怎么关照孙老师?
    生:我觉得我们上课时应该保持良好的纪律!这样才是对 孙 老师的关心!
    师:保持纪律,才是对我最大的关照!关心、关照应该是相互的。孙老师也应该关心大家!你希望孙老师怎么关照你们呢?
    生:教给我们更多的知识。
    师:……我们初步认识了,开始上课,好不好?好,上课!(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我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在诗歌王国的灿烂天空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伟大诗人。你报几个诗人给我听听看?
    生:李白、杜甫。
    生:孟浩然、白居易、王维、王昌龄。
    生:苏轼。
    师:苏东坡。
    生:王之涣。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是啊!这许许多多的诗人,就像星空中灿烂的星星。作为诗歌王国的后人,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先人,了解我们著名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诗歌王国中那最璀璨的一颗星星……(播放课件:课题━━古诗欣赏:走近李白)(配乐)
   二、顺势入题
    师:今天,我们上一堂古诗欣赏课。课题是━━(抬手示意)
    生:(齐读)走近李白。
    师:你了解李白吗?你说━━
    生:李白,是诗仙。他一生作诗很多,他是公元701年出生的。
    师:李白是诗仙,作诗很多,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多少诗歌呢?九百多首。李白不仅是诗仙,他还有一个仙呢!是什么仙?
    生:(异口同声)酒仙。
    师:还有一个仙,是酒仙。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板书:李白是仙)
孙老师简称━━(抬手示意板书)是什么?
   生:李白是仙。
    师:李白是仙,此话怎讲呢?(出示幻灯片)
    师:我们来看看和他同时代的一位诗人━━诗圣杜甫是怎么评价李白的。(出示杜甫《饮中八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师:杜甫在他的《饮中八仙》中是这样写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首诗写的是这么一个故事——想听故事吗?
    生:想。
   师:话说唐玄宗李隆基携他的爱妃杨贵妃到沉香亭去赏牡丹花。到了沉香亭,亭子下面坐着一排、两排、三排、好几排的乐工,也就是现在的演奏家、歌唱家。李隆基和他的爱妃刚刚落座,下面的演奏家、歌唱家就演奏起优美的曲子。这曲子刚刚响起,李隆基就摆摆手说:“停,停,停!老的曲子我不想听了,今天,朕高兴!李龟年(就是当时著名的乐师)去翰林院,把李太白给我请来,叫李太白给我的爱妃作几首新诗。”李龟年得了皇帝的旨令,那叫圣旨,是不是啊?  
生:是!  
师:急急忙忙赶到翰林院,问李白的同事。同事说:“李太白到街上喝酒去了”。李龟年只得又赶到街上,经过一家酒店,只听到酒店楼上有人高声吟唱。李龟年一听,正是李白。跑到上面一看,李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李龟年上去摇摇李白:“李学士,学士,快!皇上有请!”李白醉眼蒙眬,睁开一看,是李龟年,把手一挥:“你走!你走!皇上请我也不去,我是酒中仙!”这皇上叫李龟年请李白,就一定要请到李白。李龟年只得叫人把李白扶到马上,把李白驮到了宫中,带到李隆基的面前。李白还没有醒来,李隆基亲自过来,给李白灌了醒酒汤。李白醒过来,李隆基对他说:“爱卿,李学士,今天朕高兴,给我爱妃作几首新诗。”李白第一句话就是:“拿酒来!”李隆基说:“你不是刚喝了酒的吗?”李白说:“我是斗酒诗百篇!”李隆基没办法,又叫人给李白喝了三杯酒。李白喝了酒,提笔写了《清平调》,赞美杨贵妃。根据这个故事,杜甫就写了这首诗。我们一起把它朗读一遍。  
生: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师:诗仙写的诗,跟常人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走进李白的诗篇。好不好?  
生:好!  
师:先看第一首。(出示《望庐山瀑布》)  
师:听孙老师朗诵一下:《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谁想吟诵吟诵?你来━━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我看到了一个小李白。请坐,谁还想吟诵吟诵?叫一个女同学。你来━━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这个女李白朗读得多柔和!我们一起来诵一诵。  
生:(齐诵)《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日照香炉生紫烟”,庐山上有一个峰,叫什么峰。  
生:香炉峰。  
师:香炉峰上生出的是什么烟?  
生:紫烟。  
师:我纳闷啊,我出去看到的都是白色的云雾,为什么李白看到的是紫色云烟呢?猜猜看,用你的小脑袋猜猜看?  
生:因为李白十分富有想象力。……  
师:可见,李白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宛如仙境的图画。(板书:宛如仙境)  
师:这样的景象只有天上神仙才能看到。诗仙看到了,把它写下来了,我们一起诵一诵。日照香炉生紫烟━━  
生: 日照香炉生紫烟。  
师:好像没有把我带到仙境。“日照香炉”,起!  
生:日照香炉生紫烟。  
师:哎!虚无缥缈的、如梦如幻的浪漫的仙境,我已经感受到了。这就是诗仙的风格!看看下面的诗句,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李白的诗篇写得与众不同呢?  
生: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什么地方不同。  
生:他把庐山的瀑布比作银河,一般的诗人是做不到的。  
师:银河,从天上啊━━落到了人间!你想得到吗?  
生:我想不到。  
师:你想不到,我也想不到。(笑声)这样的想象━━(板书:想象)  
师: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只有谁想得到?  
生:李白。  
师:诗仙!如果要在“想象”之前添两个字,李白的诗中,是怎样的想象呢?给我加两个字。(学生纷纷回答,最后一个学生形容词“超凡”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教师板书:超凡)  
师:有超凡的想象,才叫诗仙哪!还有什么地方写得好?  
生:就是“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好在哪儿?  
生:我觉得那个“挂”用得好。一般的诗人想不到用“挂”来写瀑布。  
师:把瀑布挂在悬崖峭壁上,这也是━━  
生:这也是李白作为诗仙的一个奇妙的想象。  
师:让我看看你的眼睛。(笑声)你是什么眼?慧眼噢!有智慧的眼睛才能看见那个“挂”,把瀑布挂起来啦!又是超凡的!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好?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生:我认为那个“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飞流直下”写得好。因为那个“飞流”写出了瀑布来势汹涌,“直下”写出了山特别的险峻。  
师:你欣赏“飞流直下”,还有人欣赏它后面的吗?  
生:我欣赏那个“三千尺”。  
师:欣赏它什么?  
生:在这句中,李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师:你真了不得哎!你还知道夸张啊!说得好,孙老师奖励你,把你这个词写下来。(板书:夸张)  
师:李白的夸张是怎样的夸张呢?“飞流直下三千尺”(举手示意),这叫什么夸张呢?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一个学生的回答━━“极度”得到老师的赞赏。教师板书:极度)  
师:还不是一般的夸张,而是极度的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什么叫诗仙?写的是“宛如仙境”,诗歌当中是“超凡想象”;他的夸张是“极度夸张”,给我们以丰富的美感。谁来把这首诗诵一诵?让我也来到这样的仙境之中。(播放音乐,生读)  
三、对比升华  
(生读后,教师出示唐朝中期徐凝作的《庐山瀑布》)  
师:(朗诵)《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李白把瀑布比作天上的银河落到了人间,把瀑布说成“飞流直下三千尺”;这里徐凝把瀑布比作什么呢?同桌三个人讨论讨论。(生讨论后,有学生认为李白写得好,也有学生认为徐凝写得好,出现分歧,此次教师将话题收回━━)  
师:大家都不敢跟李白比,徐凝敢跟李白比。勇气、精神就可嘉。你还想说?  
生:我认为李白厉害。因为在唐朝,宇宙是遥不可及的,他能把银河与庐山瀑布联(系)起来,我觉得他厉害。  
师:把银河和庐山瀑布联系到一起去,这样神奇的想象,是一般人想不到的。谁厉害呢?(生举手)  
师:放下手,听我说下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来到了宋朝。宋朝一位大诗人━━苏轼,苏东坡,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去庐山游玩,也看到了庐山的美景,面对那壮观的瀑布景象,他也想吟诗一首,但一想到李白的诗,他不敢作了。陪他的和尚说:“唐朝还有一位诗人徐凝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苏东坡说:“我都没听说过,拿来给我看看。”和尚把徐凝的《庐山瀑布》拿来给苏东坡一看。苏东坡一看这首诗,鼻子里哼了一声。和尚说:“你哼什么?什么意思?”苏东坡说:“拿笔来!”和尚递支笔,苏东坡提笔写了一首诗,题目叫“戏徐凝瀑布诗”。(出示《戏徐凝瀑布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师:《戏徐凝瀑布诗》,帝遣银河一派垂━━上帝派遣银河从天上垂落到人间。古来唯有谪仙词━━从古以来,只有李白从天上━━谪仙,就是仙人,被贬到了人间,他是天上的仙人,被贬到人间,才写出这样绝妙的词章。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他把徐凝的诗说成什么诗?  
生:恶诗。  
师:为什么苏东坡这么不喜欢徐凝的诗呢?因为苏东坡也像李白那样,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不像杜甫,杜甫是个写实的诗人,写得很真实,是不是啊?(指着两位学生)你们两位长大恐怕像现实主义作家。李白是浪漫主义作家,所以他喜欢浪漫的,不喜欢现实的。当然,徐凝的诗,比 孙 老师的诗不知要好多少倍了!是不是啊?(笑)我们也诵诵徐凝的诗吧,也不要小瞧人家!《庐山瀑布》,起!  
生:《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师:这是诗歌史中是一段非常美妙的佳话。李白,后人称他为诗仙。作为诗仙,从一首诗中是不能看出他的风格的。我们再看几首李白的诗歌是不是有仙人之风。(播放音乐,出示《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谁来诵一诵?最边上的女孩儿,你来。  
生:《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你的朗读,把我带到了解放前。(笑)没有把我带到唐朝。你来。  
生:《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到了宋朝了。(笑)古典的韵味怎么读出来呢?古色古香,怎么出来呢?你知道啊?试一试好不好啊?  
生:《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你认为把我们带到了哪里?  
生:我认为带到了远古时期。(笑)  
师:(笑)带到了远古时期了?你认为怎么读才能把古典的韵味读出来呢?  
生:读得像古代人一样。  
师:像古代人一样?慢一点儿,缓一点儿,悠扬一点儿。你来。  
生:《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掌声!(掌声)  
师:我特别欣赏你最后一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你还想咏一咏?再咏咏诗歌就诵得有味了。你来。  
生:不是,我刚刚听了戴枫诵的诗,感慨万千。(笑)  
生:这首诗是李白在深夜里写的,当时应该是非常的宁静,李白就融合在这种宁静的夜色中,仿佛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世界,而戴枫读得非常平静,又舒缓。所以呢,我受到的最大启示就是,以后读诗要根据诗人所在的环境、心情,读出它的抑扬顿挫。(掌声)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许文新。  
师:许文新站出来!拥抱一下。(师生拥抱,笑声)  
师:最高奖赏。什么水平哦?哪里的小学生啊?就是小李白嘛!你还想说?  
生:刚才读了那个,就是苏轼的那首诗,你说他喜欢浪漫主义的,我觉得这首诗也体现了李白的这种浪漫主义。从“手可摘星辰”,还有“恐惊天上人”可以看出。“星辰”应该就是天上的星星,“天上人”就是天上的神仙。他在写诗的时候,不是写得很现实的,他写的是有点儿朦朦眬眬的感觉,就是让人陶醉在其中,耐人寻味。  
师:让我看看你的眼睛,不仅是慧眼,而且是火眼金睛!像“俺老孙”的一样。(笑声)朦朦眬眬,宛如仙境,把你的右手伸出来,告诉我,你的手摘过什么?  
生:摘过水果。  
师:你的手摘过什么?  
生:也摘过水果。(笑声)  
师:除了水果,你的手摘过什么?  
生:我也摘过水果。(笑声更大)……  
生:我摘过星星。(笑)  
师:你摘过星星?告诉我,你在哪里摘过星星的?  
生:树上的假星星。(哄堂大笑)  
师:树上的假星量!我以为是李白再世了呢!只有诗仙李白才能想到他的手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啊!诗仙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那天上的仙人仿佛就在他的左边,就在他的右边,就在他的头顶之上。李白已经到了一种仙境啊!这就叫诗仙啊!有味道吧!这首诗有味道吧?你品品看?自己诵一诵,我给你们来点音乐,好不好?吟一吟,把这个味道吟出来。自己练。(播放古筝音乐,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谁来诵一诵?这一次,把奖励的机会送给你吧━━我的“火眼金睛”,你来诵。  
生:《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最后一句味道出来了。(夸张地高叫着)“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笑声)能这样诵吗?你夸张一下,实际上读得已经不错了。(朗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谁来?  
生:《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来点儿掌声嘛!(掌声)  
四、精彩结课  
师:能读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想当年孙老师上六年级的时候,读得比你们差多了。李白的诗就是宛如仙境,就是具有超凡的想象,又极度夸张。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我们再来看一首。(出示《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师:(朗读)《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掌声)  
师:一首诗,有它的诗眼。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呢?你说。  
生:愁。  
师:愁啊,你怎么能看到李白的愁呢?他内心的愁怎么能让我们看到呢?他是怎么写的呢?  
生:我是从“白发三千丈”,还有后面的“何处得秋霜”看出来的。“白发三千丈”是很夸张的一个句子,这首诗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作的。我觉得他那时候一定有很多的忧愁,于是就写到头上的白发特别地花白。  
师:头发花白了,“白发三千丈”原来是因为“我”内心的忧愁,像这般长啊!对着镜子照一照,不知那明亮的镜子里,什么时候我的满头青丝变成了满头白发?(有生举手)你有话说?  
生:李白的诗,都是很夸张的。让人从夸张里面再回到现实。这首诗是李白在晚年作的,因为他受到小人的“忏悔”(谗毁)。他很想报国的,但是皇上却不重用他,所以他很伤感。  
师:小人诋毁他、诽谤他,小人一般是不会忏悔的。(又有生举手)  
生:大家知道,白发是因愁而生的,所以我可以体会到李白的愁很长。  
生:我从“何处得秋霜”可以看得出来。大家都知道,“秋霜”是很冷的,李白的心也跟秋霜一样,也冷了。  
师:什么眼睛?你们说他是什么眼睛?(议论纷纷)他都能看到诗歌中的温度啊!冷啊!寒啊!寒若秋霜啊!(有生举手)你有话说?  
生:我要补充,因为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急需一些冷的东西降降温,(哄堂大笑)并借此消愁。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叫陆天宇。  
师:我知道你说的不是实话,说的是幽默的话,你们可不能当真,他是调侃一下,(笑)他是太热了,给他冷一冷!(笑)即使诗仙,也有忧愁啊!但是诗仙的愁不像我们常人的愁,写得悲悲切切、凄凄惨惨,诗仙的愁写得那么豪放,“白发三千丈”,那么豪放,那么夸张,那么洒脱,那么飘逸。一起来诵一育。“白发三千丈”,起!  
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师:你看到过谁的白发有三千丈?  
生:没有。  
师:只有谁能看到?  
生:李白。  
师:因为李白是━━  
生:诗仙!  
师:只有仙人的眼中、心中,才能有那么长的白发啊!同学们,李白作为一位诗仙、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九百多首诗。在他的身上,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出示)话说有一次李白去浙江的湖州游玩。在一家酒楼上独自饮酒,酒醉之后,又一个人高声歌唱,引来不少看热闹的人━━一般人把李白当作疯子了。这时,湖州司马经过此地,问道:“酒楼高歌者是谁?”李白听了之后,用诗回答他:“青莲居士谪仙人”━━“青莲居士”是他的号,“谪仙”是贺知章给他的美称。“酒肆逃名三十春”━━李白也曾经得到过唐玄宗的召见,但是被召见到宫里干吗呢?就是写几首诗赠送给他的爱妃杨贵妃,博得他爱妃的一笑。李白是旷世奇才,他是要报效国家的啊!他怎么能只写几首诗博妃子一笑呢?于是他就愤然离开宫廷,再次来到人间,“飘逸”于名山大川之中,在街市酒店中借酒消愁。“湖州司马何须问”━━湖州司马,你还要问吗?“金粟如来是后身”━━我李白百年之后就变成如来佛啦!就成仙成佛啦!那种高傲,那种不屑一顾,尽在诗中。喜欢李白吗?  
生:喜欢。  
生:我也喜欢李白。因为李白有超凡的想象,而且他的诗很豪迈,所以我喜欢他的诗。  
师:你喜欢吗?  
生:喜欢!我喜欢他诗里的韵味。  
师:韵味!李白是酒仙,李白是诗仙。我说(示意板书):李白是仙。李白是一座高山,如果你们还想学习的话,下次我再给你们上一课━━“李白是人”,,他也是常人。下课!  
【欣赏借鉴】  
通过阅读课堂实录,我们都会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堂“大气磅礴、浑然天成,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能充分体现孙双金教学风格的课例━━它既从整体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与要求,又以一个侧面体现了情智语文的特色与追求,可以解读与研究的方面很多,可供开发与借鉴的元素也很多。这里主要解读并引领老师们学习孙双金创造性地实践情智语文理念的基本实施策略。因为该课例中,无论是专题与主题的设定,还是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细节的处理,都闪现着创造的智慧━━教师创造性的设计、创造性教学,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师生多维主动共同创造情智共生的教学过程,是这堂课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情智语文的精髓所在。其“创造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专题设定体现出创造性。因为通过实施这一特设的“专题”,有利于引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资源的整合中领悟到中国传统诗性文化的意义。孙双金认为,对于优秀教师,要给予他们自造教材、自创教材、自编教材的空间,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教学我做主,不“跪着教书”。《走进李白》就是孙双金“自编、自导、自演”的一组教学单元,具有突出的创造性。因为,《走进李白》,不仅其资源远比教材丰富、视野远比教材开阔,更为有价值的是,《走近李白》所彰显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张力,极有利于使学生领悟到中国传统诗性文化的意义。正如孙双金所说的“《走进李白》背后的深层意蕴是对学生进行诗教。”他认为,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浸润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启迪了民族智慧,陶治了民族情操,“诗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  
二是教学过程设计体现出创造性。因为通过实施这一特设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在多维主动的过程中领悟与欣赏到李白及其诗作的仙气与风骨。有专家这样评价《走进李白》的教学过程;“如潮水一波又一波,层层涟漪;又如海水一浪高一浪,高潮迭起、精彩不断。”孙双金情智语文的实施过程,是生成性思维下的教学活动设计的完整组合。正因为有精心、周到、巧妙的设计,《走进李白》一课的教学才会如老师们所评价的哪样“浑然天成、流光溢彩、情智共生”。其设计的独创之处在于:以“李白是仙”为主题,以李白的经典绝句为主块,用故事来串连和推进,以吟诵、想象、比较等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和感悟李白诗的浪漫色彩与巧妙意境,领略和领悟李白的仙风仙骨。  
三是在开发和利用教学细节上体现出创造性。因为通过开发和利用这些“教学细节”有利于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感受和生长智慧。孙双金原有的文化积淀、情感品位、思辨水平,加之教学本课之前大量的阅读准备,周到的设计安排,以及设计中对教学情景的超前想象,都让他在面对教学中的细节时,能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法、从容应对,能在瞬间生成处理的对策,使细节熠熠生光。比如:对学生吟诵的反应,他是逐步提高要求,从朗读走向吟诵,并提升吟诵水平,对关键字眼的讨论、对浪漫主义色彩的讨论等,既充满着教者的教学智慧,也提升了学生的智慧水平。  
总之,大胆创新是《走进李白》成功的奥妙所在;大胆创新是情智语文灵魂所现。
语文名师的核心教学理念与经典课例研究之(四)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五重语文  
利川市教学研究室  徐光华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五重语文的创立者——于永正的五重语文。内容主要包括专业成长经验、五重语文解读和经典课例欣赏三个部分。目的是引领广大教师走进名师、学习名师、研究名师,最终超越名师、使自己自成为名师。  
【关 键 词】语文名师;核心理念;经典课例;五重语文。  
一、专业成长经验  
于永正,男,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他于1962年从徐州师范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现任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主任。他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名师计划”推出的首位名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于永正老师长期潜心研究语文课堂教学,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在学科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坚持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逐步形成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独具特色的“五重”教学;在作文教学上,他实践探索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199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拍了三集报道这一作文教改实验的电视片,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他多次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他的课和报告均受到专家、老师的高度评价;先后有《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文集》等多部教学专著问世,并在报刊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  
于永正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小学语文教改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执著追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等报刊曾多次介绍过他的教改事迹;1999年12月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教学法,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  
盘点着 于永正 老师的累累硕果,感受着他的精彩人生。大家会问:他的专业成长经验和精彩的教学艺术,有哪些值得我们总结、吸取呢?  
(一)深爱学生━━于永正专业成长的前提  
一次,有记者问于老师:“您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四十多年了,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于老师回答说:“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思考,终于弄明白了━━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在教学过程中,要深爱学生,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多鼓励,严要求,这样就能获得成功。”  
深爱学生,首先就要尊重学生。于老师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求,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于老师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综观他的课,他始终是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时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那特有的“于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思维一步步导向正确的一面。  
【案例片段】有一次,于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课中,有一位学生突然问他“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话音刚落,部分学生就笑了起来。这笑显然带有冷嘲的意思。于老师灵机一劝说道:“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位同学是想考考们我们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请大家想象一下:这位车夫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什么样的脸?然后写下来。”于是,抽象的词语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了鲜活的画面,然后又形成了一段段生动的文字;学生对车夫的“饱经风霜的脸”的刻画生动而深刻,一段段文字生动而形象地诠释了“饱经风霜”的意思。  
这不是一箭双雕吗?既保护了提问的学生的自尊心,又巧妙地引导全班学生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深爱学生,还要特别注重偏爱落后生。有很多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偏爱好学生,而对落后学生或不闻不问,或挖苦讽刺。这就使得那些落后学生的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也会使他们的品行和学习更加落后。可于老师却认为:“十个手指伸出来还不一样长呀,何况是一个班的几十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呢?好学生要表扬,落后学生更要多帮助、多关心,促使他们落后变先进,健康成长。”  
【案例片段】于老师班上有个留级生叫祖庆涛,班上很多学生都瞧不起他,因此他很自卑,经常一个人独自呆呆地坐着。为了让祖庆涛尽快恢复自信,于老师有目的地安排了这样一节作文课:课始,先请祖庆涛的同桌介绍这位新同学,介绍新同学的外貌特征和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接着,请其他同学向新同学介绍自己,并说一句欢迎的话。有的说:“祖庆涛同学,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请提出来。”祖庆涛被感动了,他好不容易挤出这样一句话:“我,我也愿意和大家做朋友。”于老师趁机在黑板上板书了本次课的作文题《我们的新同学—祖庆涛》。  
就这样,一堂作文课拉近了祖庆涛和同学们的距离,祖庆涛从此又挺起了胸膛、抬起了头。  
(二)酷爱艺术━━于永正专业成长的翅膀  
有人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如同一幕充满儿童生活情趣的轻喜剧,一有清新雅致情景交融的儿童诗,一篇文笔洗练隽永耐人寻味的优美散文,一支由几个乐章组成行云流水般的乐曲,他以人格魅力、专业魅力和艺术魅力,征服了千万个听过他的课、欣赏过他的京剧的老师们。可于老师却谦虚地说:“如果说,我对教材的理解比较深,教学设计比较新,教学的情感比较充沛,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比较丰富,那么,应该说,是得益于艺术对我的熏陶,毫不夸张地说,我是首先步入艺术的殿堂,而后才步入教学的殿堂,当然仅仅是‘步入’而已。”  
是艺术为于老师的专业发展、事业成功插上腾飞的翅膀。于老师不仅有高超的京剧艺术,而且对书法、绘画、朗诵等艺术都很酷爱、很在行。他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能培养人的审美情趣,陶冶人的情操;京剧、书法、绘画等艺术,首先成全了我的人格,同时也成全了我的教学;它丰富了我的情感,使我能较容易地走进学生、走进文本,为我的教学增加了几许艺术色彩。总之,我的教学悟性和灵性至少有一半来自艺术。”实事也是这样,是艺术激发了于永正的灵感和创造力,使他在运用教学理论、方法、原则于具体教学活动之中的时候,能够充分发挥创造性,实现教学的科学性、生动生、多样性和有效性;是艺术提升了他的人品、智慧和修养,使他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既能让学生学得饶有兴趣、轻松活泼又扎实有效;是艺术丰富了他的情感,陶冶他的情操,于永正说过:“每学一段京剧唱腔,每唱一遍哪怕是很熟悉的唱段,都是一次感情上的洗礼,都会增加一次感情上的积淀。”所以他爱生活、爱音乐、爱美术、爱自然、爱学生,爱一切美好的东西;是艺术让于永正童心不泯、满怀好奇,被公认为“老顽童”。  
于老师感情丰富,如孩子般怀着一颗童心,具有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尽管早已年过半百,但却仍显得那样年轻、活泼;他的课堂教学更是充满童真童趣,课堂氛围特别轻松和谐,他蹲下来看孩子,走近孩子,理解孩子,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大朋友;每次上完课,学生们总是团团围住他,恋恋不舍地说一声:“于老师再见!”听课的老师也是簇拥在他周围,请他签名,与他合影。于老师在课堂上全无一点师道尊严的架子,十足一个大孩子。教学《狐假虎威》中,他成了那只“东张西望、半信半疑”的老虎,他气急败坏地喊道:“我也没到退休年龄,也没有犯错误,凭什么叫我下岗?”多么有趣!而在教学《荷花》中,这位六十多岁的“老顽童”又翩翩起舞。孩子们非常喜欢他这样把他们带入神奇的语文艺术殿堂。他与学生同唱、同跳、同喜、同悲,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好朋友。  
(三)不断追求━━于永正专业成长的关键  
有人问于老师:“你当了特级教师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说:“最大的感受是觉得我应该是一本写着一个大大的‘人’字的教科书。我要使我的每一节语文课艺术化。”显然,在他看来,当学生用稚嫩的小手轻轻翻开语文书的第一页时,也就翻开了“老师”这本书的第一页。所以,他总是要求自己一方面不断为自己写上新的内容,一方面不断修改过去已经写好的那一部分。这样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探索追求,于永正的教学艺术鲜明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艺术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什么是教学艺术?简单地说就是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乐学、易学,使知识得以掌握,能力得以培养,智慧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等等,总之让学生能有所得。于老师认为,教学艺术来自于很多方面,很难说哪一方面更重要。但一个老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的教材,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没有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不是首先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上的。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把握教学内容呢? 于 老师的经验是借助京剧中的“默”和“磨”。也正是长期的借鉴和实践创新中, 于 老师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艺术特色。  
学京剧讲究一个“默”字。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说:“科班的孩子练完功了,老师常叫坐下来,静一静,默一默。什么叫默?默就是用脑筋去思索、揣摩。”学京剧使于永正养成了“默”的习惯,钻研教材时他可以一动不动地“默”到半夜。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想出别人没有想出的主意。他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他的设计新颖、匠心独运的一篇篇优秀课例都反映了他“默”的功夫。  
【案例片段】鲁迅先生写的《在仙台》(节选自《滕野先生》),文中记叙了滕野检查鲁迅听课笔记的事。这件事的开头是这样交代的:一天,大约是星期六,他使人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事情的最后,鲁迅写道:第二天便还我(指作业)。鲁迅打开一看,改得非常仔细,连文法甚至标点都一一订正了。为什么鲁迅先生在故事的开头要交代“星期六”?“第二三天便还我”,第二天是星期几?第三天,又是星期几?那么滕野先生最迟是什么时间改的?他都是在该休息的时间改的!而且改得那么认真!滕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还要多说吗!都在字里行间!  
于老师“发现”后很兴奋。在课堂上,当他引导学生也这样“发现”后,学生变得也很兴奋。于老师对学生说:作者这样写,叫“前后照应”;我们这样读,叫“前后联系”。学生恍然大悟的同时,听课的老师也恍然大悟了。  
京剧界有“十年磨一戏”之说,是极言锤炼时间之久、呕心沥血之痛的。京剧艺术家为达到神妙的艺术境界而艰苦“磨戏”的严谨作风对于永正的影响是很大的。反映在备课上,于永正是一丝不苟,不敢有半点马虎。  
【案例片段】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永正注意到鲁迅先生送给侄女的两本书:《表》和《小约翰》。送书,说明了鲁迅对侄女的关心。但这两本书是谁翻译的?如果是鲁迅的话,那么他关心的就不仅仅是周晔一个人了。于永正特意托人到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去查,一查,这两本书果然是鲁迅翻译的!上课时,于永正把这一点告诉了学生,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对课文中关于给鲁迅“送挽联送花圈的何以有学生”一句的理解,就跟不讲大不相同了。  
于永正认为,教学艺术(即高明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自于执教者对所教的教材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连一般的方法都不会有,还谈什么艺术呢?因此,他坚持借用京剧中的“默”和“磨”的艺术,把力气花在钻研教材上。拿到课文,首先读,哪怕教过好几遍了。朗读课文是备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读的同时查字典、词典,把拿不准字的读音,━━落实,决不想当然;每个新词都查查词典,不能有半点含糊。课文的“味儿”是读出来的,是“煮书”“煮”出来的。他说过:“他的一切好的方法几乎都来自读。年轻的时候,我备课总是先看‘教参’,现在也看,但是在我思考过之后看,或者遇到问题,才去请教‘教参’的。只看教参,没有自己的思考,我是从来没上过满意的课的。过去,我拿到一篇课文,读了一遍两遍就去考虑教法,想来想去想不出来。现在悟出来了━━这法那法,不钻研教材就没有法。一个人读不懂,就和同事们一起读,人多力量大,好多高明的方法我是和同事们一起‘读’”出来的,都是我经过长时间‘默’和‘磨’出来的。”  
2、朗读示范与表演激情的艺术  
一个人朗读能力的高低,与他的情感、情操、艺术修养密不可分。于永正具有很强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情达意的能力,他能一下子捕捉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悲痛处为之落泪,惋惜处为之顿足。于永正尽管是一口标准的“胶东普通话“,音色也不美,但学生们、老师们都喜欢听于永正朗读课文,听他范读《马背上的小红军》,会禁不住落下眼泪;听他读《狐假虎威》,会乐得捧腹;听他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会被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深深感动……他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调、节奏、韵律,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动听的声音信息,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京剧表演艺术家的一笑一颦、一招一式都是韵味无穷的诗。艺术家们的那种入情人境、出神入化的表演给了于永正很多启示。于永正进行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为了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为交际说话构建必要的环境与氛围,他常常巧妙地设计角色,以不同的身份走进课堂,使课堂更加自然化、生活化。他演得生动活泼,惟妙惟肖,不是演员,却具有演员的素质。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于永正也时时表演一下课文中的某一个情节,某一个动作,某一种神态,他的《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小稻秧脱险记》等一些教学精品,有朗读,有表演,可谓精心安排、寓教于乐、奇思妙想、有情有趣!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每一堂课都是一篇构思精巧如行云流水般的散文诗。凡是听过于永正课的人,都说是一种“艺术享受”。华东师大教授李伯棠是这样评价于永正的课堂教学的:“于老师把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组织得那么周密,雕琢得那么精细,便孩子们感到有趣━━情趣盎然;有味━━回味无穷;有奇━━出乎意料;有感━━留有思考余地。”  
3、读写有机结合训练的艺术  
于永正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因为语文能力最重要的标志是“会写”。他说:“学生进入学校学语文,主要是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培养读写能力的。不读不写怎么行?要符合小学生的读写规律,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  
【案例片段】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于永正把学生预习时提出的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中有一个词是“饱经风霜”,原文是:“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其他词语都教了,惟独把“饱经风霜”这个词给漏了。“呀!”课文学完了,于永正惊讶地说,“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忘了讲呢?”不光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的眼光都在说:“是呀,怎么忘了呢?”没想到于永正这样安排:“不过,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如果他才四十几岁……请你们展开想象,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原来如此!不到5分钟,就有学生写好了,一个学生这样写:“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可是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的人。他面色蜡黄,颧骨很高,两只眼晴深深地凹了进去,眼里布满了血丝,眼角爬满了鱼尾纹,嘴唇发白,裂开了几道血口子,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这位学生写得好,读得也好,听课的老师不禁为他缓慢低沉的朗读动容。  
朱作仁教授说:“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规律。”于永正的读写结合训练做到“量要适度,要求要低”。他从不先考虑什么“创造”,也不要求学生刻意模仿,一切都在不经意中,一切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于永正说:“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4、用幽默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艺术  
京剧界有句话,叫做“无丑不成戏“。看戏是愉悦的事,但是,戏太“文”了,时间太长了,观众也会疲劳。如果小丑一出场,剧场内则会顿时活跃起来,使观众感到轻松。于永正说”“丑是生活中的一种色彩,京剧里的丑角是教我幽默的第一位老师。”于永正在教学时常常“幽”上一“默”,放松放松学生紧张神经,驱走他们身上的疲劳。  
【案例片段】学习《翠鸟》第三段时,于永正发现学生小庆打了个呵欠,又与同桌滴咕起来,便语调平缓却十分认真地说:“小庆,请你去逮一只翠鸟。”小庆慢慢腾腾站起来,很茫然的样子,于永正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并加了一句:“请你不要推辞。”“到哪儿去逮呢?”小庆可怜巴巴地说。其他学生也是面面相觑、神情迷惘,于永正说:“你看看书嘛,大家都读第三段,看看到哪儿去逮,看出来以后告诉小庆。”还没等别人发言,小庆自己说:“翠鸟不好逮,它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小,里面又深,谁上得去呀?”于永正哈哈大笑,小庆说的正是第三段的主要内容,他读懂了。当于永正问小庆为什么老师请他去逮翠鸟时,小庆不好意思地笑了,说:“刚才我和同学说话了。”“你有点疲劳了,是不?不过逮翠鸟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虽然没有完成,却帮助同学们读懂了第三段,功不可没!”学生们听了,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师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便课堂气氛和谐;幽默感 强的 老师可以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使学生乐于听课,产生“共振”效应。于永正有效使用“幽默”这一得力的助手陶醉了学生, 陶醉了 老师。  
于永正说过:“科学求真,艺术求新,人文求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要努力使每一节语文课艺术化。”他以突出的教学成绩深受学生的爱戴,并受到李伯棠、张田若、潘自由、杨再隋等专家学者的赞誉。张田若先生听了于永正老 师的课,对他的讲解、朗读、表演以及整个课堂设计用八个字作了概括性评价:炉火纯青,潇洒自如。  
5、激发欲望、增强信心的艺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于永正关注教法的选择,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但他以人为本,更关注学生的发展。他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首先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在于永正的教学中,他是引导者,是点拨者,是鼓舞者,是激励者。他表扬、肯定、鼓励学生,或运用语言,或通过爱抚,或传递微笑,或耐心等待,或物质奖励……正因为于永正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激励的手段,学生才兴趣盎然、畅所欲言,课堂教学才有情有趣、耐人寻味。于永正的激励艺术催化了学生强烈的救知欲望,强化了学生成功的欢悦,不断地增强着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案例片段】一次于永正评价学生板演的生字,他拿出红粉笔要给“写得最好的字画上红圈。”在圈出有明显较好的一个字后,于永正又端详起另三个实在一般的字,不一会他面露喜色,将两个写得好的偏旁圈了出来,最后连那似乎挑不出“优点”的“艺”字也在折角处给郑重地画上了圈,并竖起大拇指,夸奖道:“这个折很有味道。”  
于永正就是这样把学生的闪光点找出来,并将之放大,给他们以充分的欣赏和鼓励。看看他给学生的奖励、奖品上的题词:“奖给小明星×××”,“奖给小作家×××”,“盖世雄”,“盖夏青”,“盖葛兰”……说话课上,谁说得好,就奖给一张“盖世雄”的卡片,朗读比赛谁读得好,男生就奖一张“盖夏青”的旧瓶卡片,女生就奖一张“盖葛兰”的卡片。翻开于永正改正过的作文,到处是波浪线,圆圈,大红星,有的写个“好”字,有的画一只竖起的大拇指。他搞的作文竞赛更是别出心裁,“看谁写得最长大奖赛”,“节外生枝大奖赛”……所谓大奖,不过是一本书、一张奖状、一块橡皮、一支铅笔而已,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最大的荣誉。听于永正的课,看看他的表情,品味他的体态语言,欣赏他的课堂教学艺术,就会发现他善于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定向、校正、强化、调控、激励,他时而面带惊奇之色,时而眼含关爱之意,时而口出赞扬之声,可以说他的举手投足都有“戏”……  
于永正认为:“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不断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尝到胜利的喜悦。要关怀、爱护学生,让他们从老师的信任、关怀中挺起胸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于永正的学生们也许一辈子也忘不了这位面目和善慈祥、循循善诱又严格要求、期待他们成功的恩师,是他,给学生的学习装上了助推器,为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6、使课堂高潮迭起的艺术  
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教学总是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在他的课堂中,学生如坐春风,不仅在自主探究中进入了豁然开朗的境界,而且在精神上产生了愉悦、振奋甚至心旷神怡的感受。潜心探讨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学艺术,认真观摩、研读于老师大量的教学案例后,我们可发现他的八字“真经”:新、活、实、疑、爱、情、趣、美。他是以“爱”为立足点,以“情”为纽带,以“趣”为氛围,以“美”为手段,着眼教学的“新”、“活”、“实”、设“疑”启思,来组织一浪高过一浪的课堂教学高潮的。下面特撷几个精彩片段,以飨同人。  
一是以“活”形成高潮。凡是听过于老师上课的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活泼生动、充满魅力。这是因为于老师能创造性地将教学理念、方法、原则灵活运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了教学的科学性、生动性、多样性,形成了教学的一个又一个高潮。  
【案例片段】教学《狐假虎威》后半部分时,为了帮助学生通过读了解狐狸如何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面前神气活现的样子,领会寓意。于老师独具慧眼,抓住“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这个不起眼但极富启发性的问题,借助模拟表演这一形式,引导学生研读。学生如临其境,抽象的语言文字顿时“活”起来了,儿童的思维也“活”起来了。  
师:下面两节就是写它们到森林去的情景。这两节写得非常精彩。请仔细读一读,过一会儿,我请几个小朋友把这两节写的事表演一下。要想演好,必须读好。  
(学生认真读书。之后,老师找了五位小朋友,一位戴上老虎头饰,一位戴上狐狸头饰,另外三位分别戴上小鹿、兔子、野猪头饰)  
师:其余同学都来当导演,导演更了不起。各位导演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请读书,根据书上的要求来指导。  
生:狐狸在前面走,老虎跟在后面走。因为书上说:“再往狐狸身后一看,一只大老虎。”  
生:图上画的狐狸在前,老虎在后。  
师:这两位导演读书很认真……小兔啦,野猪啦,应在什么地方?  
生:他们在森林深处,要站得远一点。  
师:(问“老虎”)你东张西望什么?  
“虎”:我看看动物们是不是怕狐狸。(众笑)  
(“狐狸”、“老虎”继续往前走。“小兔”、“小鹿”等一见“老虎”,“呀”地一声,撒腿就跑。)  
师:(问“小鹿”)你为什么跑?害怕谁?  
“鹿”:我怕的是老虎。  
师:不是怕狐狸?  
“鹿”:谁怕它呀!(众笑)  
师:同学们,不,各位导演们,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意见吗?  
(小朋友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是务“实”赢得高潮。高林生先生称赞于永正老师的教学艺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心所欲”,赞的正是上面提及的于永正课堂教学的“活”━━出神入化,收发由心;但“活”是形式、是手段,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学得“实”。“不逾矩”,夸的就是于老师课堂教学的另一面━━实。外“活”内“实”,常使他的课赢得满堂喝彩,赢得高潮涌动。  
【案例片段】于老师上的《草》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极有代表性。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把诗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 于 老师请一名小朋友到讲台前)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听好吗?想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  
师:我女儿真能干,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众笑)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今天我学了一首古诗,我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草》。  
师:嗅,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自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炎烧不尽,春……春……哎,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众笑)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吗写草哇?  
生:(一楞)嘿,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众大笑)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小朋友们,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诗背给家里的人听。  
于老师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课堂教学戏剧化了。其实,师生不断变换角色交流,绝不是玩花样、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加大检查和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力度,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记忆、对诗句的理解、对诗理的感悟,这节课教学效果很扎实。  
三是以“爱”孕育高潮。于老师曾说:“教育事业说到底是爱的事业。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认识过程中必须有良好情感的参与。如果课堂上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没有和谐的、宽松的氛围,别说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不会迸发出来,就连书本上的知识也难以掌握好。我关爱每一个学生,在我的词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说得多好啊!可以说,爱,就是于老师孕育课堂教学高潮的“温床”。  
【案例片段】请看这样几个镜头:  
镜头一:教学《全神贯注》时,一位同学读课文,一连读了三遍也没读正确,孩子急了,无所适从。 于 老师亲切地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老师热情的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结课时,这位学生撰写的名言“只要全神贯注地朗读课文,就一定能成功”,让听课的师生都非常感动。  
镜头二:一位学生在回答一个理解性问题时思维受阻, 于 老师笑眯眯地准许他享有特权:离座寻求帮助者。当另一个同学俯在其耳边小声嘀咕几句后,他恍然大悟,正确流利地回答了问题。全班同学自发为之鼓掌。  
镜头三:《新型玻璃》第二课时,一位学生读自己写的《变色玻璃的自述》:“……我会随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会刺眼睛,所以有些人把我叫作‘自动窗帘’。你们看, 于 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 于 老师马上表扬:“第一,你写得好;第二,你朗读得好;第三,你'心地善良。‘三好’啊!我得谢谢你,因为你保护了我的眼睛。跟你握握手。”  
……  
这样的镜头太多了。你看, 于 老师总是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而且特别善于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爱,让学生感到老师时时刻刻在关注他。  
四是以“趣”荡起高潮。于老师虽年逾花甲,但童心未泯。在课堂上,他擅长用恢谐幽默的方法给学生“解压”,与学生沟通感情,以童心换童心,营造出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课堂上自然笑声阵阵、趣味盎然、高潮不断。  
【案例片段】请看《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的一个片段。  
师:我在备课时最难读的是第三段,我连读了七八遍都没读好。同学们,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生齐答:不难!)唉,怪了,我怎么觉得难读?既然这样的话,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敢吗?(生齐答:敢!)请你们先练习一下,然后和我比赛。(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生齐答:好了!)谁愿意和我比一比?(学生都举了手)手举得高的我不找,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找一女同学)我想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女同学读得很流利,也有感情)  
师:坏了,找错人了。(生笑)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丽丽。  
师:不该找朱丽丽,该找朱丽。两个“丽”当然厉害。说真话,听了她的朗读,我不敢读了。  
生:你一定会读得很好,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不怕。说是这么说,不过我还是有点胆怯。这样吧,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谁愿意?(学生纷纷举手)  
师:为了有把握,请大家再练练,朱丽丽可非同一般。(学生练得非常起劲。练后,请一女同学读。)  
师:你可要好好读,替我争光啊!(女学生读得流利,有感情)  
师:怎么样?比过她没有?(生齐:比过了!)朱丽丽,你说比过你没有?  
生:和我差不多。  
师:差不多,就是差一点,差得不太多,是吗?(对读书的同学)不过也得谢谢你替我参加比赛。  
生:谢谢你给了我一次比赛机会。  
师:真好,握握手。我非要找个超过她的。(找一男生)沉住气,一定要超过她。(男同学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怎么样?超过没有?(生齐:超过了!)朱丽丽,你说超过了没有?  
生:他读得比我好。  
师,多谦虚,谦虚是美德。不过我觉得,他读分号时,没有你停顿得好。谁再来替我比?找我的一家子于瑾瑾来替我比。大家听好。(于瑾瑾同学读,读得很好)  
师:于瑾瑾读得怎么样?朱丽丽,你说怎样?  
生:好。  
师,大家说呢?  
生:好!  
老师跟学生比读书,学生争先恐 后替 老师比读书,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都被于 老师“哄”了起来,个个情绪高涨,练习十分投人。老师睿智幽默,学生天真可爱,课堂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教学之趣、人文气息。  
五是以“美”营造高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 于 老师便常常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用形象的“美”的方法将学生带到“美”的境界里,让学生细心体味课文“美”的语言,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将艺术手段用于语文教育,是他营造课堂教学高潮的又一法宝。  
画一画。教学《翠鸟》、《壁虎》时,学生读书,于老师画画。于老师画得好,学生兴致高,色彩鲜明、形神兼备的黑板画马上让学生于艺术享受之中明白了状写顺序,抓住了描写对象的特征。《庐山的云雾》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于老师没有让学生死读,而是启发学生边读边想,看脑子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画戴上“白色绒帽”、缠绕上“条条玉带”似的庐山云雾图,再看一看插图和投影,领悟云雾像大海天幕的情景,最后让学生说说感受并读出这种感受。学生画得兴趣盎然,读得声情并茂。  
唱一唱。在《月光曲》的教学中,于老师以贝多芬的同名钢琴曲为背景,让学生体会第八、九自然段的感情色彩,学生很快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而在《燕子》的教学中,则将读和歌结合,在学到“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时,钢琴伴奏,让学生齐唱《小燕子》,使学生在歌声中感受语言之美,体味比喻之妙。  
演一演。或教师独演,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通过表演,调动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读书,帮助学生感悟。  
【案例片段】《小稻秧脱险记》“词语教学”片段是成功运用表演组织课堂高潮的范例。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  
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笑声阵阵。)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笑声)  
“教无定法”,何况于老师的课如行云流水,一向以变化多端、灵活自然著称,因此他组织教学高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往往同时着眼于上述几点,从几个方面着力,这使他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出神人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教学高潮可能排空而下,但绝不是凭空而来,它们都源自对教学对象全面的了解,源自对教材深人的把握,源自对教学规律灵活的运用。这是学习者应特别注意的。  
总之,于永正老师的专业成长历程和艺术人生告诉我们,一位教师要在专业上获得持续发展,教学艺术上形成独特风格,教书育人的事业上获得公认的成就,深受自己的事业和教育对象是前提,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是基础,坚持不懈地追求创新是关键。  
   
二、五重语文解读  
 于永正 老师曾经说过:自己教了几十年的小学语文,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语文”。但是,这“五重语文”的正式出台,还是近几年的事。  
他为什么能在近几年正式提出“五重语文”的基本理念呢?我想,一方面是于老师执著地遵循母语教育规律,不断地实践、探索、反思、提炼、升华自己的语文教改历程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于老师注重与时俱进,及时用语文新课改理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的反映。“五重”教学理念的提出,推动他的语文课堂教学稳步进入华夏大师级的理想境界。  
(一)重情趣━━“以人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  
1、为什么要重情趣?  
于永正认为,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实在太少,其中尤其缺的是情趣。因为知识是教不完、学不尽的。再说,今天该传授的知识假如缺漏了,明天还可以补,但是如果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没有兴趣,那么,明天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又认识到,还有比知识、比能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重情趣”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于永正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集中而生动地体现,其显著特点是“目中有人”,实质是对人的本性的关注。正如 于 老师所说的:“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一句话,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他的这一思想随着新课改的步步深入而不断得到升华。 于 老师认为,教学过程不只是认识过程、实践过程,更是人的发展过程、生命过程。因此,他最终将自己的关注点置于教育伦理的层面;他倾注博大的爱心,关照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与持续性,自觉地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负起责任。  
人的本质意义在于“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与意识对象”,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在于促进人的这种“意识”与“意志”的发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著名教学理论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正因为如此,于永正老师始终把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重要的位置,把“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喜欢阅读”、“乐于表达”等语文课标理念真正列为自己语文教学的刚性任务,使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与享受语文密切联系起来。  
2、怎样做到有情趣?  
(1)关于有“情”。于老师说的“情”,指的是情感。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语文教学有情,教师上课要有情。  
首先,教师对学生要有情、要有爱。人类生活需要在爱的孕育中充实,学生渴望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所以,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认为“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还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过一个空虚。”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它包蕴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些都是至理名言。每位老师都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崇高的神圣的师爱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如果老师真正理解学生,赋予其真挚、纯真的爱,就能使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激起他们的幸福、快乐、备发向上的主人公热情,产生强烈的内驱力,也就是产生“罗森塔尔效应”。于老师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所以,他努力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并千方百计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有特色的人。于老师有句名言:“蹲下来看学生。”他认为,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蹲下来,才能容忍,而且能够理解学生的淘气、好动、好玩;好课应当是“教师配合学生”,尤其是差生,更需要教师很好地“配合”。所以,他始终以极大的宽容与耐心善待学生的错误与不足。一般语文课上,经常看到的是优秀生的表演,而于老师课上看到的却多是后进生由不敢到敢、由不会到会的艰难跋涉过程。  
其次,教师对语文教学要有情,特别是上课要有情。于永正认为,不爱语文教学就不可能教好语文,当然更谈不上去追求语文教学艺术。因此,他做到了对语文教学情有独钟,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于 老师还认为,只做到对语文教学有情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上课有情,也就是既要关注教材又要关注学生。因此,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同时,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所以,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是课前的功夫;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在老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这时教师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 于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学艺术首先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在师生之间的“情”中;在课堂上,教师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 于 老师对学生的“情”是通过“戴高帽子”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解惑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耐心与激励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期待、鼓励的眼神传递给学生的,是通过抚摸与微笑传递给学生的……总之,他是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  
(2)关于有“趣”。所谓有“趣”,是指教师要把课上得富有趣味性,达到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的效果。当然,于老师所追求的有“趣”,不是简单地指把课上得热热闹闹,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演示演示等等,而是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狠下功夫:  
首先,要钻研好教材。于老师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呀、想呀、想呀、读呀,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起来了,什么时候才肯罢休。因为他认为,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于老师讲的“备读”,一是指要读懂、读出文章的妙处,做到了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二是要读出感情来,因为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也会使语文教学富有趣味性,声情并茂地朗读会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于老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炼成了范读的“绝活”,有的课文他能读得学生眉飞色舞,有的课文他能读得学生潸然而下。  
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于老师认为,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要达到使教学具有新异性的境界;一节课哪怕只有一点、两点,哪怕是一个精当的有意思的提问,只要出其不意,就会使学生感到有趣味,因为“文如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  
情是互逆的,趣也是互逆的。老师爱学生,对学生有期待,必然赢得学生由衷的爱,学生也不会辜负老师的期待;老师的课上得有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把课上得有情有趣,不单是观念的问题、方法的问题、学识的问题、艺术修养的问题,也不单是创造力的问题,而是人格的问题,是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的。这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老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老师人格的作用。”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可以培养,而人格靠影响。所以,于老师坚持把“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作为自己的教育座右铭之一。  
正是因为 于 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重情趣,自身又有很强的综合素养和很高的人格魅力,才使他的语文课常上常新。比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他出神入化地和学生联袂表演;教学《新型玻璃》,让学生以《玻璃的自述》为题,煞有介事地做着“推销自己”的广告;口语交际课《借铅笔》《压面条》,不动声色地“寓语言训练于交际活动之中”;《四毛趣事》《猪九戒》等画图想象作文课,学生充满童真童趣,无限惬意地进行着自己的言语创造……由于他上课有情有趣,善待每一个学生,尤其理解、关爱学困生,因而,他赢得了学生,也赢得了教育的成功、人生的辉煌。  
(二)重感悟━━“自读自悟”学法的的妙巧运用  
1、为什么要重感悟?  
重感悟是由语文教学的规律所决定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本上的权威去给予,而应实际指证给感官与心智,得到它们的认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应用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什么是学习语言的规律?很多语文教育专家都认为,无论学习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 朱作仁 教授曾说过:“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八个字是学习语文的规律,是被实践证明了的。” 于 老师认为,学语文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课文内容不先于教学内容,我们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当作主要任务。而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必须读、背、悟,必须运用。也就是要在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去掌握,决不能依靠繁琐的内容分析和讲解。  
重感悟也是于永正语文教学的经验之谈。他在回忆自己的教学生涯时说过:以前我小瞧了学生,凡是书上标明的生字、词,我总是一个个地教,领着学生读,而事实上,不论哪课的生字,学生都有会认识的,有的学生甚至全认得;白话文学生基本能读懂,我却不放心,还要一段一段地讲,一句一句地分析,一节课下来不知要提多少个问题。这样做,实质是剥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权利,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因为“告诉”只能使学生得到“兔子”,而得不到“猎枪”。通过实践、反思,于永正深感: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失误,就是重知轻感,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注重理性分析而忽视情绪体验;只让学生搞好知识和条文的“体外循环”,造成孩子“记忆力超群而感觉迟钝:只知记忆世界,不知体味世界;只知重复生活,不能创造生活。”  
2、怎样引导学生感悟?  
什么是重感悟?于老师认为,实质上就是要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重感悟”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很明显,这是对繁琐分析、先生讲学生听、一问到底的教学模式的否定。“悟”什么呢?于永正认为,首先要“悟”其义,课文内容要读懂,至少要粗知大意;还要“悟”其情、“悟”其法,也就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这些是最基本的要求。怎样“悟”呢?于老师认为,就是一个字“读”,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因为实践证明,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同时,学语文是一生的事,因此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感悟不出来,教师应尽管放心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很多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只有通过多次会面才学得真切,记得牢靠;才不会翻来覆去老使唤那几百个词语,要不就生造、堆砌;各种章句结构,各种内容安排,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见多识广,‘取之左右逢其源’。”他还说过:“看别人的文章就能悟出作文之道,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前后照应、口气软硬、何处要整齐、何处要变化,全部可以从别人的文章里学来。”可见,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言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古人说:“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这是因为,凡是“告诉”的东西,都比不上“自得”的好。更何况语文教学决不单单是记住一个结论、一个个“知识点”,记住老师给每篇课文贴上的关于中心思想的“标签”,它的内涵太丰富、外延太广了。  
既然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个“读”字,那么于老师是怎样把这个“读”字落实在教学之中的呢?一是备课先备“读”,做到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达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的程度为止。二是在课堂上围绕“读”推进教学,就是在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读出感情完成“保底工程”的基础上,着力指导学生品味赏读,在微观上探究,实现学生与教本、学生与老师、老师与教本之间的对话,组织朗读的交流、见解的交流和评价的交流,最后还要求学生把精彩之处熟读成诵。  
【案例片段】于老师与徐州同仁一道,创造性地运用“以读导悟、读中见悟”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经历有指导的读书实践,实现“自主建构,内化生成”。请欣赏于老师教学《倔强的小红军》的片断:  
师:伸出手指跟我一道写课题。围绕课题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①:“倔强”一词是什么意思?  
生②:这个小红军是怎样的一个小红军?  
师:会提问题的人才最会学习。我们应尽量通过认真读书来自己解决问题。先把课文读得正确、连贯,我想你的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教师检查落实。先后读书时间长达近20分钟)  
师:请再把课文读一遍。这次要求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学生读书,思考问题。)  
师:现在谈谈你对“倔强”一词是怎样理解的?  
生①:“倔强”就是要和陈庚的马比赛。  
生②:就是让他骑马他偏不骑。  
生③:就是不服软,不愿意让人照顾他。  
生④:就是很刚强,不服输。  
师:我们通过读书,联系上下文,已经由具体到抽象、由片面到全面地把“倔强”的词义概括出来了。下边再说说这是怎样的一个小红军?  
生①: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红军。(从年龄上看)  
生②:是一个面黄肌瘦的小红军。(从外貌上看)  
生③:是一个倔强的小红军。(从性格上看)  
生④:是一个又饿又累、疲惫的小红军。(从生理状况看)  
生⑤:是一个掉了队的小红军。(从处境上看)  
生⑥:是一个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愿拖累别人的小红军。(从品质上看)  
学生就是这样通过自己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思考,细心捕捉,逐步由浅入深地经历阅读实践过程,通过“自悟”获得答案。由于于老师对阅读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对读的作用有着深刻的感悟,所以在他的阅读课上,把读作为主线,把读贯穿始终。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朴实的教学课例,但却是真正的语文课。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既得意又得文,就是既要读懂课文的意思,又要掌握课文当中的语言文字。这就启示我们:不能把阅读课上成单纯的理解课,要在读中进行字词句的训练。  
(三)重积累━━“语言工具”掌握的基本策略  
1、为什么要重积累?  
重积累是学习语言、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需要,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策略和方法。 于 老师认为,学习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语言从哪里来呢?学生走进校门之前是听来的,是在“听说”的实践中“习得”的;进了校门以后则主要是从书本中读来的。在读、写的实践中“学得”的。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丰富语文的积累”。这是因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期,是记忆的最佳期。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儿童在三岁左右就基本掌握了本民族语言的发音和基本的语法结构,儿童习得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期,脑结构的可塑性特别强,因此儿童有很有强的语言能力。”所以,于老师尖锐地指出,我们过去对儿童学习语言(特别是母语)的潜能明显地估计不足,我们的语文教学“重课内轻课外、重结论轻过程、重理性轻情感、重理解轻积累”的现象特别严重,其中,该记的没记住,该积累的没积累是最大的失误之一;在孩子们的记忆的高峰期不让他们读、背,我们是有愧的,而且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无法挽回的。他还形象地指出:“只有会攒钱,家底才厚,才有后劲。以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偏重于教学生怎样花钱━━怎么说,怎么写,而忽视了攒钱━━语言的积累。不读不背,脑子里没有丰富的词汇,用什么去说去写去思呢?”于老师的这些论述,实在是真知灼见,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学习借鉴。  
于老师讲的“重积累”,从内容上讲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包括语言的积累,还包括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含情感)的积累。于老师认为,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都教不好语文。语言学家周振甫先生曾说过:“教会学生认字造句和篇章结构,懂得每课课文中的字句和段落大意,懂得句子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懂得段落中重要的话的含义……这是平面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法,让孩子在记忆力好的时候,把当时认为必读的古书让孩子熟读背诵,还要反复温习,使他们确实记住……孩子第一次读到一个词,不是孤立地认识这个词,而是连这个词的整句话都记住了;当他们第二次读到这个词时也这样。如此,他书读得越多,跟这个词的接触越多,他所记得这个词的不同句子、不同上下文也越多。这样理解一个词的意义,就懂得这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具有不同的用法,在不同的上下文里具有浅深轻重的含义。这时候的感觉就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了。”所以,我们要把传统教学经验与新课程理念结合起来运用于指导语文教学实践,绝不能就课论课搞平面搬移运动,也不能将课文任意肢解搞“散装零售”式的分块教学,更不能关起门来教学,而应该注重整体感悟和科学有效、生动丰富的积累。  
2、怎样指导学生积累?  
关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于老师认为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进行教学。对那些“不必解”的东西坚决“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就让其“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对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就想方设法让他们快记、牢记。目的就是要学生在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切实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二是要特别重视课外阅读,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积累。因为实验已证明,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著名小学语文教育 家张庆 先生说过:“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语文是‘无序’的,就是今天读一篇,明天读一篇,今天记住一个字,明天学会一个词,日久天长,积累多了,这个工具就有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了。”他还做了形象的比喻:“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就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攒钱,钱攒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三是要让学生养成勤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关于对生活和感受的积累,于老师认为,由于现在的孩子对大自然、社会接触得太少,活动也太少,所以他们的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再加上书读得少,因此他们的“心理词典”所储存的“词条”就少得很。这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理解能力的发展和良好情感的形成。于老师的方法是,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带到博物馆去、带到工厂去,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学生的生活丰富了,感受自然就增多了。于老师这样做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要给每个孩子一个金色的童年,给每个学生留下美好的记忆。是为了把孩子教出灵性来。“灵性”是什么?于老师认为,就是丰富的语言、丰富的经验、丰富的积累和善于用脑子所产生的智慧。  
为了帮助学生增加积累,增强语文素养,于老师做到了千方百计、绞尽脑汁。课堂上,他有意增加背诵的分量,尽可能让学生多积攒一些美文佳句;他指导学生多做笔记,他经常告诉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本是我们第二大脑储存库,”所以他教的学生大都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他大力倡导并督促学生多买书、多读书;他给语文成绩差、不会作文的学生专门布置的家庭作业便是:每天读课外书不少于20分钟;他建议每位家长为学生买或者做一个书架,给孩子们买一枚图章,上刻“某某藏书”。他曾说过:“现代人家庭少了书架,少了书籍、报纸、杂志,就像人贫血,这样的肌体是不健全的。”他教的学生,大都有自己的书架和藏书,有的到了六年级藏书已达400余册。书多了,读的也多了,语言乃至文化素养也就自然慢慢厚实起来了。他曾教的一个班,到六年级人均背诵古诗文130首(篇),多的达到200多首(篇)。“钱”攒多了,就不愁不会花出去。听了他班学生的即席发言,看了他班学生的临场作文,你一定会赞叹不已;你也一定会深感他的主张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重迁移——“运用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1、为什么要迁移?  
如果说“重积累”,是于永正“重熏陶、重积淀、增强后劲、内蓄力量”语文教学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的话,那么,“重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增强语文运用能力”,就是他语文教学生活化、实用化理念的集中反映。什么是迁移?于老师认为就是举一反三,就是学以致用,就是要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因为“语文是人类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而且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边学边用。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特尔福特提出一个口号叫:“为迁移而教”;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荀子说:“君子之学如蜕,幡然迁之。”(《荀子·大略》);董仲舒说:“为《春秋》者,得一端而多连之,见一空而博贯之,天下尽矣。”(《精华》)这些论述都强调了一个“用”字。因为,如果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知识就成了死的了,就失去了学的意义。所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2、怎样指导学生迁移?  
 于 老师十分注重语文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经常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于 老师促进学生积极进行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可谓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比如:由“读”向“说”迁移(“以读助说”“以说促读”);由“读”向“写”迁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由课内学习向课外活动迁移(寓言语训练于交际活动之中);由书本学习向生活实践、社会交际活动迁移(校际联谊、到朋友家做客、为来自远方的小朋友当导游),等等。就是发掘一切还有规律性的东西,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积极迁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于老师最擅长于指导学生进行“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读写结合”有机、有效是他阅读教学的一大亮点。  
【案例片段】下面欣赏他执教《新型玻璃》的一个读写结合片断:  
师:同学们,这五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呢?请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全班同学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请停一下,我发现,全班同学不但边读边想,还在用笔画。看来陆飞宇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已深入人心了。人人要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对,接着读吧。  
(学生继续读、想、画。然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画得是否准确)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笑声)  
(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学生写了将近15分钟)  
师:大多数同学写好了,有许多人写得很漂亮。下面,我请同学们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谁愿意来?  
(指名到前边来读)  
师:大家注意听,看他写得怎样。特别注意听老师怎么给他评改的,学点修改文章的方法。  
(学生到讲台前“自述”,于老师当面进行评改。下面是重点评的“变色玻璃自述”。其它的从略)  
生:(读《变色玻璃自述》)“我的名字叫‘变色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有人可能不知道我。其实,我早就上世了。”(师插语:“请停一下,把写的‘上市’的‘市’写在黑板上。”)  
(该生在黑板上写了个“世”字,听课老师忍不住笑了)  
师:产品上市的“市”,是市场的“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  
(该生恍然大悟,把“世”改为了“市”)  
师:对了!我看你又创造出一全好经验:当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太紧张,心太慌,没有仔细考虑,好多字就随便写一个同音字代替了,你看,“上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能写成“世”。还有“再”“在”、“像”“向”、“已经”的“已”和“所以”的“以”,这些同音字很容易混淆。当你写作文要用这些字的时候,别慌,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该用哪个字,只要你稍微地想一想,一般都不会用错的。这是经验。记住了没有?  
生:(接着往下读)“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而从外面看室内却看不见。”(师插话:“‘却什么也看不见’,加个‘什么’”)“却什么也看不见,所以小偷就不家里有些什么,没法去偷。”(师插话:“想得真周到。不过,不是‘没法去偷’,而是‘不会去偷’”)“我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起到自动调节室内光线的作用,使光线变得柔和,不会刺眼睛,所以有些人把我叫作‘自动窗帘’。你们看,于老师的眼镜片就是用我做的呢!”(笑声。师插话:“对!就是用你做的!”笑声、掌声)“大家去把我买回家,我会为你尽力效劳。”  
师:第一,你写得好;第二,你朗读得好;第三,你的心很善良。三好啊!还有一好就是课文读得好,如果课文没读好,哪能写得这么漂亮?我得谢谢你,因为你保护了我的眼睛。跟你握握手。(笑声)该第二种玻璃介绍了……  
这是一个“由读到写迁移”的典型课例。由于他紧紧抓住“读写”两条线,“读写结合点”选择得好,所以,既有效检验了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又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长期坚持,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怎么能不提高呢?于老师认为,指导学生进行“由读到写”的迁移,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要重视写作训练,从引导学生模仿借鉴开始,因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一切学习的开始”;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要根据学习的课文特点,进行片断仿写,比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中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题等等的“小练笔”也是写的迁移,是看得见的最直接的“由读到写”的迁移。于老师说,他在教学中是大、小都抓,每次小练笔都尽量让学生学得有意思,愿意写。总之,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  
(五)重习惯━━“语文素养”增强的基础工程  
1、为什么要重习惯?  
 于 老师的语文教学,可以说是着眼塑造美好“言语人生”的“养成性”语文教学。 于 老师说过:“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之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过:“一个人学生时期能否养成读书习惯是件人生大事,将影响其一生的幸福和发展。”所以他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因为,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的最大成功。  
记得有谚语云:“人是习惯的奴隶”。素质与习惯是紧密相联的。毫无疑问将要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素质教育的焦点,就应当定位在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上。于永正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素质教育实施经验,他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实质上就是注重习惯、着眼发展、立足素质,集教学、教育和教养于一身的教学艺术。  
关于加强习惯的培养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而且在“阶段目标”中要求更加具体:“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一学段);“养成主动识字和读书看报的习惯”(第二学段);“养成默读的习惯”(第三学段)。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这些目标和要求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加强习惯的培养有多么的重要,学生要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这是重要的语文课程目标,也是语文学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总结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应包括: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查阅工具书及其他资料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勤动笔、常积累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际的习惯等。其中,最要紧的是读书看报的习惯。因为,读书,不仅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它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是知识经济成功之本,也是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2、怎样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于 老师曾说过:他谈的习惯,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圈点点、作批注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运用语言的习惯,正好 吕叔湘 先生所说的:“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份依 赖 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如何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呢?于老师的以下作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小处着手。于老师认为,习惯具有微观性,要处处做“有心人”,从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抓起,精雕细刻,一丝不苟。比如,对于写字,于老师说:“不但要写对,还要想到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因而要写得规范、美观,使人看得清,乐于看。”比如,对于说话,于老师告诉学生:“不光要考虑该说什么,还要考虑该怎样说,既使人听懂,还要让人爱听,要为别人着想,树立言语交际的对象意识。”  
二是教师影响。于老师说过:“他谈的‘影响’就是‘身教’,因为习惯的养成不可忽视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比如:晨读时,于老师常常有意把刚买的书拿到教室读;有时,他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放在讲桌上,让学生翻看,自己却佯装不知;有时,他和学生谈论时事新闻,谈论读书所得,谈论书中人物。这些做法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明显。于老师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他买了一本叫《张天翼童话选》的书,便带到教室里读,当读到有趣的地方,就故意做出神采飞扬的样子,以引起学生注意。果然,一下晨读课,学生便围上来,问他在读什么书,在哪里买的。第二天,便会有许多学生向于老师说:“于老师,我也买到《张天翼童话选》了!”  
三是坚持不懈。习惯养成具有长期性。“思之自得者真,习之纯熟者妙。”于老师说过:“我们许多人说话能出口成章、滔滔不绝,但他并没有去仔细考虑如何组织主、谓、宾语;演奏家在奏出优美的旋律时,也并未想到过自己是怎样运用指法的;驾驶员在处理偶发事件时,头脑里并没有想该怎样刹车……这种高度自主化的习惯性反应的形成,是长期实践、多次相似重复运动的结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习”什么意思?就是练习和实践。“学”就要“习”,只有“习”才能“惯”。于老师为什么强调“感悟”、“积累”和“迁移”,而不主张繁琐的分析,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语文的实践中拥有语言,在语文的实践中去熟练地运用语言,最后形成运用语言的习惯。于老师认为,开始的学习过程虽然是缓慢的。但只要坚持不懈,一以贯之,“慢学”就能成为“快学”,运用语言就能成为“不需要思考”的条件反射。一旦形成,它将使“不可思议”变成轻而易举的“快速反应”。  
四是注重强化。于老师认为,习惯养成具有反复性。比如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等,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养成自学习惯却绝非易事,稍有懈怠,便会逐渐走样,经常中断,乃至半途而废。所以,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比如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读书做记号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等等,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反复抓,抓反复,严格认真,一丝不苟,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他还认为,由于好习惯的形成很不容易,开始往往带有“强制性”,“查”得特别紧,三天两头查读书笔记,看他们读过的课外书是否留下了学习的印记(自己的书)。没有一个学生不怕查的,也没有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而不精神振奋的。可见,于老师在养成学生良好习惯上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带有一定“强制性”,要“注重强化。”  
【案例片段】师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与学生略作交流后:  
师:我听了以后,哎哟,太有意思了!我就写了一篇文章读给学生听。学生问我怎么看一则广告就能写出这么精彩的文章。我告诉他们,听了没思考,等于没听没看。如果你听了,想了,会想象的话,也会写出一篇好作文的。  
(师交待要求后,学生10分钟自由写作)  
看到动作快的学生已经完成,于老师说:“写完作文的,送给你一句话。有人请教叶圣陶先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是什么?叶圣陶先生告诉他:再念,再念,再念。不是念三遍,而是反复地念。”看似在谈叶老与他人的谈话,实际是在告诉学生,养成朗读自己作品的习惯是多么的重要!在读中发现,在读中修改。  
在听写练习时,师:写字姿势正确。写完了眼睛不要看着我,读自己的作品,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发现错误要改正。待会儿要同桌交流,字要端正,那是对别人负责。  
读了这段案例,我们会自然想起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教育名言:“教育就是培养一种习惯。”透过于老师这些看似提醒学生的话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用心良苦” ━━他是在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会听、会看、会想;在写作中要会读、会改;处世中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从以上解读中,我们不难看出:于永正的“五重”语文,看似朴实无华,实则博大精深━━既继承弘扬了传统语文教育的精髓,又体现了现代语文教育(特别是语文新课程)的精神。可以说是指引我们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抓好母语启蒙教育、全面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一面旗帜!  
   
三、经典课例欣赏  
━━于永正“五重”语文的经典课例《圆明园的毁灭》  
【课题说明】《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人教版课标教材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第7组“勿忘国耻”主题里。选入本组的课文还有《狼牙山五壮士》、《难忘的一课》和《最后的一分钟》三篇。这些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包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展现了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  
《圆明园的毁灭》是本组的精读课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国耻,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文最突出特点是语言简洁优美,字里行间包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选编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于永正 老师运用他创立的五重语文理念和艺术教学这一课,可谓恰到好处,精彩纷呈,实在值得我们欣赏借鉴。  
【课堂实录】  
片断一:  
(上课,师板书课题,要求同学们随着老师的板书边读边书写,写毕再齐读一遍课题)  
师:读课题也要注意感情。大家学习完课文后再读题目,我相信就会读得不一样了。拿出课文,遇到生字,那上面有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它。下面大家自己认真读课文。  
师: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很可惜,那么好的一座圆明园竟被英法联军给破坏了。  
生2:我认为,如果不是清政府腐败无能,那么圆明园也就不会被毁灭了。  
生3:我们曾为圆明园而感到骄傲。后来被英法联军毁坏了,我心里感到愤愤不平。  
师:哦,她的心里感到愤愤不平。还有不平的感受吗?心里是什么滋味?用一句话来回答。  
生1:我心里非常难过。  
生2:我心里非常的愤怒。  
师:(板书:难受、怒、恨、惜)现在请你再读课题。(生读)感情变了,表情也变了。大家心里很难受,又恨又怒,又感到可惜,这就是同学们读了课文后的心情。读哪一段时你最恨、最怒、最难受?  
(生说读第五自然段,于是教师提醒同学们把那种最难受、最可恨、最可气的感情读出来。生齐读)  
师:我很注意看,很注意听了,同学们已经把可惜、难受、愤恨、愤怒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了。再读一遍,把你的心情、你的感受写在脸上。  
(两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她表达的不仅是她个人的感情,而且是表达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感情。哪位同学再来读?  
(另一生更有感情地朗读)  
师:这是对帝国主义强盗的控诉!大家齐读。  
(生读。师板书:拿走、搬运、毁掉、放火)  
师:这就是英法联军犯下的罪行。最可恨的是,他们为了毁灭罪证,最后放起火来。他们的罪证难道能让毁灭掉吗?  
生齐:不能!  
师:前面用了个“闯”字,活化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一可恨能拿走的拿走,二可恨拿不动的搬走,三可恨搬不走的就毁掉,最可恨的是最后还要放火烧掉,企图毁灭罪证。同学们,让我们再读一遍,读出中国人的恨!读━━  
(学生带感情地齐读)  
【点评:“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我们从以上的教学片段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者没有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和串讲串问,而是着力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为使朗读与悟情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读真正地发自心声,教者在同学们初读课文后询问学生有何感受,是什么滋味,以此引导同学们初步地把握朗读的感情基调,进而能自主地读出“难受”与“可惜”互杂,“愤恨”与“愤怒”交加的语气语调。言为心声,声音富于情感了,教师又进一步地引导同学们要把这种心情和感受“写在脸上”,通过面部表情显现出来,这样的“读”真可谓既有“声”又有“色”,使“以读代讲”和“以读悟情”不但落到了实处,而且提升了层次。为使同学们读出感情,教师常常用富于激情的语言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此举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富于激情的语文之水涨了,学生的感情朗读之船才会高,而且,水有多涨,船有多高。概言之,教师“以情激情”,为生才以“以读悟情”】  
片断二:  
(教师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读这一段会掺杂着这么多复杂的感情?于是同学们纷纷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生1、圆明园里有我们中国这么多的各种珍宝,却被英法联军任意的掠夺和毁坏了。因此,我们很难受,也很憎恨他们。  
生2: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犯下了罪还要把罪证毁掉。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却无能为力,这真令人难受。  
师:一恨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二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3:中国的圆明园是一座很大的园林,而且它历时150年才建造成功。英法联军一把大火就把圆明园150年的建筑给毁掉,我认为这让人非常可恨。  
师:(教师概述同学们的发言,然后接着学习第2、3、4自然段。)请同学们注意,会读的人要善于抓要点,要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生默读。读完一遍后,教师要求再读两遍三遍,并提示学生边读边进行点、划、批、注,用笔作记号留下自己的思考。自己阅读和批注后再与同学间相互交流)  
师:读书要读得进去,还能跳得出来。谁能把2、3、4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宏伟、壮观,真不愧是万园之园。  
生2:圆明园不仅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意思都有了。谁还能说得更简洁一些?  
(还有两位同学也说了意思相近的更简洁的话)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知道,最主要的有两层意思:第一,它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物;第二,它是一座历史博物馆,里面收藏着许多珍贵文物。同学们越说越简洁了。如果你会读书,除了能把厚书读成薄书,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外,还可以把短文读成长文,把薄书读成厚书。请大家朗读2、3、4自然段。特别是第三自然段,你要读得慢些,一边读一边想象里边写了许多我们杭州、苏州的景物,你们见过杭州的雷锋塔、平湖秋月。你们可以由此想象到圆明园是何等宏伟!何等美丽!何等壮观!大家一边读一边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可以把一句话读成一段话,把薄书读成厚书,这又是一种阅读方法。好,读第2、3、4自然段。  
师:好,告诉我,在你们的想象当中圆明园美不美?(生:美)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无损地保存着,里面的奇珍异宝还放在那,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语气去读第四自然段呢?大家练读一下。  
(请两生带感情地朗读)  
师:可惜,这样的奇珍异宝被英法联军掠夺走了,一把火烧掉了。记住我们的国耻!记住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记住 1860年10月6日 这一天!读━━  
生:(齐读)“ 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点评:如果说上一教学片段的读侧重于情感表达在“声”和“色”的外显的话,那么,在这一教学片段中的读则侧重于用心静默地思考和想象。教者根据概括与扩展的辨证关系,首先引导同学们“要善于抓要点,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通过静心地阅读思考,同学们把2、3、4自然段用一句概括了出来。这由厚到薄、由繁到简的过程其实就是概括意义段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在繁琐多余的分析讲解中进行的,而是在同学们静默的读书思考中完成的。之后,教师又引导同学们“把短文读成长文,把薄书读成厚书”,即又由薄到厚、由简到繁,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透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在这厚与薄的来回、抽象与具象的往复中,同学们自然地掌握了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就自然生成。这样的教学设计的确是颇具匠心的。】  
片断三:  
师: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无损地保存着,里面的奇珍异宝还放在那,你们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去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练读,指名读)  
师:圆明园虽然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给烧掉了,但是,它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为了让举世文明的圆明园留在每一个同学的心里,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一段给背下来。开始━━  
(生朗读、背诵)  
师:这一段写圆明园的景色,我们背下来的目的,就是让圆明园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同时也是对英法联军的控诉。谁能基本上背下来了?请举手。  
(一生站起来感情背诵,听课者报以掌声)  
师:只错了一个字,错的这个字不影响课文的整个意义,相当了不起。她之所以背得这么快,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用她的情和爱来背的。  
【点评:背诵是语言积累的主要形式,也是“以读为本”的更高层次。教者在这里所要求的背诵不仅体现了积累语言文字这一工具性的特性,还强调“背下来的目的,就是让圆明园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同时也是对英法联军的控诉”。当一位学生很有感情地背诵出来后,教师又夸赞她“是用她的情和爱来背的”。在这里,教者把背诵也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片断四:  
师:我们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回过头来再读第一自然段,请你告诉我,你对作者在这一段的评论或议论满意吗?  
(学生默读后认为这两句话概括得很好,圆明园的毁灭,既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所受的奇耻大辱。)  
师:对,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是国耻。在座的同学们,作为中国人,对霸权主义,你不想说几句话吗?先想一想,然后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能写一句就写一句,能写两句就写两句,能写一段就写一段。  
(生动笔写话,师巡视指导,并提示学生写好后相互交流。随后让学生主动上讲台读自己写的话)  
生1:我长大后必须报国,我要把八国联国告上国际法庭。  
师:不错,这是中国人的声音。  
生2:不要忘记,中国曾经有过这段屈辱的历史,不要忘记霸权国家是如此的狂妄,不要忘记我们的使命,不要放下我们肩上的担子。我们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富强起来。(掌声)  
师:好!强大是最重要的。  
生3: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来自霸权主义国家的侵略,还来自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也是个重要的原因之一。软弱就要挨打,让我们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强大起来吧!(掌声)  
生4:圆明园的毁灭已无法挽回,但是,我们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把祖国建设好,使我们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以抵御外敌的侵略,再不受奇耻大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圆明园作为一根鞭子吧,以此鞭策我们前进。(掌声)  
师:同学们,八国联军继英法联军之后,很快打入北京。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引着他们的军舰,不远万里开到中国来;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造枪弹,屠杀中国人;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纸,逼着清政府在上面签订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这段历史,请大家永远记住。记住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话,记住,我们是中国人!下课。  
【点评:“感悟、积累、运用”是阅读教学的“三步曲”。教者在“以读悟情”和“背诵积累”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作为中国人,对霸权主义,对现在还在世界上称王称霸的国家,你不想说几句话吗”的说话写话训练。由于有了前面的情感积淀,此时的说写就好像给同学们找到了宣泄情感的喷射口,所以人人想说,越说越好。在这里,教者巧妙地把读与写、说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欣赏借鉴】  
这是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五重”语文的创立者于永正老师,2006年夏应全国小语会之邀,在贵阳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几个片段。通过阅读四个片断和相应的点评,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是一节实践“五重”语文理念和艺术的典型课例。特别是在“重感悟”(以读代讲、以读促悟)方面极富特色,于老师善于运用极富激情的语言调动和激发起学生的朗读情感,使语文教育的多种功能彰显得淋漓尽致。我们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感悟、积累、运用”呈层递性地推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一直相伴其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可以说,这是一节用“五重”语文理念和艺术实践语文新课程的一个范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语言、教学热情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吸纳和仿效。其具体学习借鉴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重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激情。比如:在板书课题读课题时,于老师就提示学生:“读课师也要注重感情”;当学生初读课文后,于老师又问学生:“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有什么感受?”在学生交流后,于老师在黑板上板书“难受、怒、恨、惜”等词语,并提醒学生:“要把那种最难受、最可恨、最可气的感情读出来。”在最后的小结中于老师说:“这段历史,请大家永远记住;记住刚才同学们所说的话,记住:我们是中国人!”至此,可以说,学生整节课是带着一种浓浓的学习热情、深深的爱国热情度过的。这段(哪怕只是一节课)学习历程所积淀的情感必将伴随着他们一生的成长。  
二是重感悟,引领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内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于老师实施“四读”策略,把教学一步步推向了高潮:第一读,试读课题,激发读的热情;第二读,初读课文,调动对侵略者的仇恨之情;第三读,带着感情有重点的读,教师不失时机地用富于激情的语言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以情激情),使学生读出了中国人的恨(以读悟情);第四读,带着问题读、带着思考读,在读中悟法、在读中升华思想,这一过程中于老师提示学生:“读书要善于抓住要点,要把书读薄或者读厚,还要边读边思考、想象。”这种教学构思和实施策略,实在是颇具匠心,值得揣摩和迁移运用。  
三是重积累,指导学生及时背诵积累、巧妙用于表达。在前面的朗读感悟中,学生记住了我们的“国耻”,记住了“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接下来于老师把话锋一转:“圆明园虽然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给烧掉了,但是,它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为了让举世闻明的圆明园留在每一个同学的心里,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一段给背下来。”这里,于老师把引导学生背诵积累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在情感被充分激发调动、语言感悟积累达到较高程度的时候,于老师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组织学生交流。至此,工具性与人文性地有机结合得到彰显,教学目标已圆满实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7 22:31 , Processed in 0.30653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