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的历史和细节之桑建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23 22:4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的历史和细节之桑建中
转载

  桑建中 1956年3月生,1979年8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1984年5月,1984年6月至今在语文报社工作。副总编,编审。近30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主持《语文教学通讯》的编辑与出版工作;主持"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心"工作;参与或主持语文报社重大活动的策划与开展工作;参与或主持语文教研课题的设立与开展工作等等。主编了数十套语文教学指导类图书,发表了数十篇有关语文教育改革与编辑出版方面的论文。曾获得"全国优秀编辑""山西省先进出版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岁月荏苒,转瞬间到报社工作已有26年多的历史了,当然我也由一个当年风华正茂、怀抱壮志的青年人步入了中年的末路。我们的老师,《语文教学通讯》与《语文报》的创办人,语文报社事业的奠基者陶本一先生,前几年回到报社与同人座谈,说有人改口称他"老陶",他觉得别扭,曾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老"了。当时,我说,我们这些当年20多岁的您的学生,现已50多岁了,再过几年也可能就要退了,您能不老吗?他用十分惊叹的口气问:"你们真的有50岁了吗?"他真的很怀疑,不相信这是事实。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老师心理年轻,精力充沛,壮志不减;另一方面,在他眼里,我们永远是他的学生,永远比他年轻。是啊,现实是不可扭转的,每个人都要成长、变老,不说现在我们已经50多岁了,就是再过100年,或更多年,我们在老师面前也仍然是小学生。历史让我们有了师徒之缘、之谊。
  回顾走过的路,表面看来,没有大波大浪,也没有什么辉煌的业绩。就说文化、教育、编辑方面,许多大家一生勤奋,着作等身,而我作为编辑,不说着作、文章,就是算上编辑出版的报刊,也没等身。小小的一摞纸张就行将结束一生,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我也常常为此感到自卑、自责,感到有负老师的栽培与期望。但认真想起来,还是做了一些事情的。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就我个人来讲,还是找到了自我的生命坐标的。有许多次和报业同人座谈聊天,在谈到语文报社成功的经验时,我都非常强调一点:我们是山西师大的,我们是陶先生的学生,我们是临汾的,我们有份很重的《语文报》情结,我们拥有一批几十年如一日为之奋斗的编辑专业队伍。我为《语文教学通讯》自豪,我为自己一生热爱的《语文报》事业而自豪!
  二十多年来,我从一名普通的编辑成为编审、副总编,数千个日日夜夜,我倾尽所能,为语文报社事业大厦的崛起尽了一份绵薄之力。在这有限的篇幅里,我想重点回顾几项让我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的工作或者说经历。

品牌的形成与张扬
  《语文教学通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追寻着自我的品牌之路。不论是她的内容策划还是版式设计,都以高标准、高规格、高品位来要求。基于这个认识,刊物一开始的起点就很高。首先,她没有拘于一隅办刊,而是以开放的姿态在全国聘请专家办刊。这一点,在当时封闭的中国来说,确实是高瞻远瞩的。三十多年来,许多栏目的策划成为经典,许多佳作美文被选入教材,许多成功的经验被迅速推广,许多青年新秀得到了培养与扶持,许多专家名师借助这个平台走向了全国。如《语文教学通讯》开设的《封面人物》栏目就是个创举,就是对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贡献。20世纪80年代,在人们只把娱乐体育明星当作英雄大肆宣传且作为刊物封面吸引读者眼球的时候,《语文教学通讯》大胆创新,将教育专家、名师作为封面人物,为其树碑立传。这为学界,特别是教育界,树立起了楷模与榜样。这不仅仅提高了人们对教育以及教育人物的高度认识与重视,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繁荣。截至目前,《语文教学通讯》推出的教育人物有200多位,涵盖了整个中国教育界,大学、中学、小学,教育家、教学专家、学者、特级教师、名师,都被载入史册。《封面人物》栏目成为读者心目中最为耀眼的品牌栏目。
  三十多年间,《语文教学通讯》一直以其独有的特色引领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之风骚。过去,不少读者将《语文教学通讯》誉为中语界的"四大名旦"之一,而现在,《语文教学通讯》独占花魁,作为全国教辅类期刊唯一的"中文核心期刊",在中语界更是被关注有加。

专题专刊的策划与编辑
  报刊的生命在于质量。一个标点、一个文字、一个文化常识是质量,但我觉得更重要的质量在于"策划的质量"。《语文教学通讯》有别于他刊的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专题专刊的策划与编辑。《语文教学通讯》创刊于1978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开放的步伐,《通讯》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准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引领教育教学的改革。在做好刊物每个栏目设计的同时,创新特色,还连续重点地策划了许多配合课程以及考试改革的专题专号的编辑与出版。如90年代初的高考改革,中国首次引进了标准化考试模式,《通讯》就及时地抓住了这一契机,与着名特级教师黄永光、罗易等先生合作,连续出版了数年中、高考语文复习指导专号。作为标准化考试研究的专家,章熊、黄永光、罗易等先生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们影响了数代人,通过新型的考试模式为国家选拔造就了许多新时代下的人才。《通讯》同样功不可没。记得有一年的一期"高考专号"发行量在百万册以上。还有随着教材的改革,编辑出版了众多阅读、作文指导专号。《通讯》张扬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新的教学方式,培养新的教改能手等等,都在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编辑,如果没有洞察时代发展的眼光,就不能引领教育教学的改革;如果没有策划专题专号的能力,就不能指导课堂教学的深入。所以,多年以前,我们建立了"策划编辑制",不仅在本部门强化策划意识,强调策划能力,而且从全国各地聘请了许多专家名师一同参与策划。《通讯》的专题专号的编辑与出版,是《通讯》同人与许多专家、名师一同策划的结晶。我认为,作为一名编辑,扎实的文字、文学、文化功底固然重要,但如没有创新策划的素质与能力,终究不能成为一名好编辑、名编辑。
语文教育活动的策划与影响
  《语文教学通讯》历年来十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活动的策划与开展。刊物是平面的,但文章的作者是立体的,编辑与文章的合作,实质是与作者的合作。刊物的旺盛的生命力,正是来自于对作者的尊重与需求的极大关注。为提高刊物的品位与影响,我亲自参与或主持的大型活动有:第一届至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教改研究中心年会暨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语文报杯"全国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大赛,全国语文教师素质教育智能大赛,全国中学生创新学习大赛,全国中学语文教学"教改新星"评选大赛,全国中学语文教研成果大赛等。其中,"课堂教学大赛""教改新星评选""中小学生优秀作文大赛"等已成为全国中语界瞩目的品牌活动。数年间,我们选拔出了许多优秀的教育人才,也进一步为报刊团结了许多高水平的作者与朋友,形成了报社发展强有力的智囊团队。活动的影响是直接的,是全方位的。只有活动起来,报刊才有旺盛的生命力与顽强的战斗力。
语文教改课题的设立与开展
  《语文教学通讯》是一份服务于全国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刊物。怎样全面地服务于教师?我觉得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刊物本身的引领性、指导性、实践性等特征,二是以刊物为核心形成的教改优势与特征。作为一名编辑,如果只会编辑他人稿件,而没有研究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不称职的;作为一名教师,只会借用他人的先进经验与做法,而不能创新理念与教法,那也是有缺憾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语文教学通讯》多年来特别注重对教研课题的设立与开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们设立并开展的课题有40多项。其中影响较大的课题有"课堂·主人·训练"(此课题后来成为国家立项课题)、"作文点改法课题"(此课题后来成为吉林省重点课题)、"中学语文学长式理论与实践研究"(此课题后来成为湖北省重点课题并获奖励)、"'343'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设计实验"(深圳市罗湖区课题)、"发表式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扬州市课题)、"中学语文'金钥匙'方略教学实验"(山东临沂市课题)、"善教、善学、善用教改实验"(江西修水县课题)等等。带课题进学校,不仅培养与提高了教师教研的水平与能力,而且增强了广大读者对刊物学术品位与品牌的认识。仅"课堂·主人·训练"这一课题涉及的面就很广,子课题两百多个,挂牌为实验学校的就有一百多个,组织专家亲临指导课题并结题的单位(学校)就有四五十个。在课题工作中,我有幸结识了许多专家与名师,他们对我的教育极大,影响极大。在我担任主编工作的几年间,我先后被全国各地教研部门或中小学校邀请作报告数十次,从北国的牡丹江、舒兰到南国的深圳、古蔺,从东疆的扬州、连云港到西疆的普安,我肩负着《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报》服务于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而奔波。办刊与教研结合,做事与做人并重,是我多年工作的信条。
  1996年,在全国中语会领导的指导与扶持下,"全国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心"更改为"课题组"。我与同人一起研究,创立了"教师主体发展研究"课题,并成立了课题组。此课题已被全国中语会确立为十一五重点课题,目前正在开展中。

教改研究中心的成立与发展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心"成立于1986年。这个时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学通讯》为大面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成立了"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心"。"中心"一成立,就受到全国各地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专家的高度关注与支持,在几年之内,会员发展近万人。1994年,被全国中语会批准为"二级学会"。1996年,"中心"在苏州召开了第一届年会,之后又于黄山、温州、深圳等地召开了语文教改研讨会暨"中心"年会。每次会议议题明确,议项丰富,人数众多,收获颇丰,影响极大。特别是"中心"审定立项的几个重点课题影响广泛而深远。
  得民心者得天下,《语文教学通讯》数年间红红火火,正是因为扎根于全国上下改革的热土之中,正是因为紧密团结了全国各地的语文教育工作者。
  二十多年来,可以说经历了很多,既有较为轻松愉快的经历,也有艰辛困苦的经历;既有稳健运作的经历,也有开拓创新的经历。有人问:经历与结果孰重要?我觉得经历更为重要。因为经历是结果的前提,没有经历,自然不会产生结果;因为经历决定了结果的品质,丰富的智慧的经历带来的必然是卓越的结果。当然结果也很重要,每一次结果都是后一次经历与结果的基础。事业只有这样螺旋式地上升与发展,才能一步一个台阶。人的成长也然。正是因为有了陶本一先生的领进门,正是因为有了《语文教学通讯》这个平台,我才经历了很多。结果也是很明显的,不说刊物办得怎样,单就对《语文教学通讯》,对语文报社深厚的感情与执着的精神而言,我觉得我成熟了。一生做一事,我不后悔;一生做一职业,我甘心情愿。作为语文报社的一员老兵,我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12:07 , Processed in 0.1765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