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书中的孝亲感恩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21 01:4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科书中的孝亲感恩教育秦玉清(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3月18日   07 版)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共预其事。廓清百年教科书发展之轨迹,探寻近代以来吾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演变之规律,功在当下,利泽久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提出要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大力倡导孝亲感恩,这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回顾历史上教科书中孝亲感恩的演变历史,对大兴孝老爱亲之风非常有借鉴意义。向前追溯,1904年,商务印书馆由蒋维乔等人编纂的《最新国文教科书》,是中国最早配合学制编写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这套书立足本土,祈通中西,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没有因为传播现代文明而排斥传统的孝亲感恩教育。

    人是社会性存在,每个人都曾受惠于他人,学会孝亲感恩可以润泽生命。孝亲感恩教育是爱和责任的教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感恩表现不一样:美国人过“感恩节”,上帝是第一位的,而中国人感恩首先想到自己的父母。以亲情为题材的感恩教育是从人出发、以人为本、涵养人性的教育,她教人以“人”心而非“物”心,感受父母、生命与外物,让人学会爱、尊重和体谅。这种有中国特色的感恩教育,既是最基本的做人教育,又带有终极关怀的成分。

    每个人都伴随着亲情来到人间,在亲情的抚慰下成长。《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一册为识字课本,第二课“父母子女”,没有标题,上面是四个生字,下面配有这样一幅插图:三个小男孩围着一个陀螺玩得起劲,父亲站在背后看他们玩耍,另一旁则是母亲和姐姐,母亲坐在椅上观看,怀中还抱着一个婴儿。这个“家”在创意时做了简化处理,没有外景只有“人”,全家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中间的陀螺上,把童趣和天伦之乐联系起来,无言的爱,正是背后的父母给了孩子快乐的童年。

    人类的每个生命都在种种恩情中孕育生长,恩情在那里,只是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感悟。感恩教育既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又是一种特殊的情商教育。因此这一教育常常以不同形式出现,有的从提高认识入手,有的借助榜样的示范作用,有的侧重情感陶冶。不论采取何种形式,能让人感动、动心、动情的教育,才是名符其实的感恩教育。《最新国文教科书》第二册开始出现感恩图报的课文,第五课《孝子》,讲述了一个黄姓儿童,特别懂事、勤快,每天为老父铺床叠被,吃饭时安放碗筷,在学堂勤奋好学,给家庭带来了荣光,人们称赞他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黄儿,孝子也,其父年老,侍奉甚勤,朝起,为父取衣履,夜眠,为父铺被席,当食,为父设杯箸。父命入学,又能勤读,故皆称之。

    儿童好模仿,给儿童树立一个榜样,教育他们从小要懂得敬重父母,这一点是可取的。故事原型为“黄香温被”,教科书的执笔人对原来的故事情节进行了大幅度改编,痕迹犹存。黄香是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黄香温被”历来传为美谈,但从儿童教育角度审视是另一番理解。毋庸讳言,二十四孝故事中不排除有作伪、愚孝的成分,与健康的感恩教育不能混淆,所以,蒋维乔、张元济等不以郭巨埋儿、卧冰求鱼之类极端怪异的故事来讲孝道。这本书第四十八课《父母之恩》,用贴近儿童生活的材料和近乎直白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感恩的心体谅父母。

    人初生时,饥不能自食,寒不能自衣,父母乳哺之,怀抱之,子有疾,则父母忧之,加意调护,居不安,食不饱。诸生思之,父母育子,劳苦则此,岂可忘其恩乎?

    人在幼年,生活都不能自理,靠父母的悉心照料,才得以存活。虽说父母爱孩子出于天性,但毕竟都是血肉之躯,辛苦劳顿,子女岂可无动于衷?

    《最新国文教科书》弘扬孝道的课文,不如学部本《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安排的多,不过,它有一大亮点,情感十分充沛,借助艺术手段创造感人至深的教育情境,围绕“孝亲”这一主题,刻意渲染情绪,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启发人自生其心,让人情不自禁,良心为之一动。第四册第三十三课《乌》,由“乌鸦反哺”的民间传说改编而成,课文凄美动人。

    老乌不能高飞,终日处巢中,伸首遥望,呜呜而鸣。小乌常出觅食,有所得,必衔归,先哺之。先生语学生曰:“乌,小鸟也,尚知爱亲。人于父母,不能孝养,则小鸟之不如矣。”

    课文辅以插图,巢中“呜呜而鸣”的乌鸦,仿佛是一位可怜的母亲,年老体衰,终日蜷缩在土炕上,晚景孤独苍凉。文化溯源,乌鸦成为“孝”鸟,始于汉代,举国提倡孝道,道德泛化,根据乌鸦的生活习性,选择它做了动物孝亲的模范,后又衍生出一些神奇故事。有关“乌鸦反哺”的文学作品,以白居易的诗《慈乌夜啼》艺术水平最高。蒋维乔等人把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直接编入课本,与课文《乌》紧紧衔接,呵成一气,构成了一个感恩教育的小单元,掀起了一波情感教育的高潮。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生命既是美好的,又是短暂的,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子欲养而亲不待”,留下的是遗憾和懊悔。慈乌丧母,哀哀而鸣,夜夜半啼,催人泪下。小鸟尚且有情有义,况人乎?白居易以对人丰富细腻的理解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沐浴人性光辉的乌鸦形象,用乌鸦带路,给人心辨方向。

    好的文学作品能净化人的灵魂,诗营造美的意境,艺术拉近人的心理距离。把感恩教育与诗教结合起来,得美育之助的感恩教育比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到了初小第八册,又出现了一个感恩教育的诗文组合,先讲孝亲的道理,后动之以情。第十课《劝孝》的内容大意是:怀胎十月,母亲必然受妊娠之苦,随着孩子的出生和成长,一步一坎,父母时时悬心。

    未生之时,怀胎十月,母之苦自此始矣。既生,父母怀之抱之,艰难辛苦,昼夜不厌。稍长,为之择师,俾出就学,以为他日自立之基,及其成人,为之娶室,见其交友,则忧曰:“得无交损友乎?能不遭祸患乎?”虽所未见,常悬揣而忧之。

    课文陈述符合实情。过去普遍为多子女家庭,生活水平低,女性更苦,忙里忙外,生儿育女。孩子在离母亲心脏最近的地方开始了生命最初的旅程,离开母腹后,依然挂在母亲的心上;若不幸夭折,转而埋藏在母亲的心底,其实从来都没有离开。第十一课《续》(《劝孝》)谈报恩,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父母给予下一代的是生命和世界,亲恩大如此,怎么报答也无法平衡,子女尽孝求心安,须知,父母的付出永远大于子女的回报。第十二课《燕诗》,是由燕子一家上演的家庭伦理剧,白居易用拟人和夸张的艺术手法,揭示了亲子不同的心态,可怜天下父母心!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啣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嘴爪虽欲弊,心力不知疲。须臾千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头,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诗是无声画,《燕诗》的意象有三幅动人心扉的画面,刻画了老燕子的拳拳爱心:第一,野外捕虫,念巢中儿饥,飞来又飞去,身疲心不疲。第二,给小燕子理羽毛,输送爱和生命的能量。第三,当小燕子羽翼丰满飞走后,面对空巢,老燕子感到无尽的哀伤,终夜悲鸣。

    人在占有物的时候,物也在占有人,人心物化须提防。感恩教育强化“人”的感觉,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内涵。中国有源远流长的“孝”文化,孝是爱长辈,敬长辈,实质还是爱。父母到了老年,丧失劳动能力,处在弱势生命的位置上,需要得到子女的关爱和帮助。人类以文明的方式善待生命的晚景,孝是人道的一种体现,孝敬父母不分民族与古今。事事讲利益,无疑伤人本;不顾一切求发展,未必不伤人性。学会感恩,追求丰满的生命形态,是走向更高意义的发展和人的完善。做人不仅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应对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其中包括培养自己的老师。要用开放的眼光看感恩教育,感恩的对象越宽泛,感恩教育越健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3:16 , Processed in 0.0799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