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经验”的误区
最近有两个生活中的段子带给我一些启示。 春风容易让人面部干燥,几天前,特意开始用“大宝”擦面。洗完脸,用毛巾擦过,然后涂抹“大宝”。总感觉这“大宝”有些不正统,好似有沉淀物。到了学校,有个老师说:“你脸上咋有白点?”我忙解释:“可能买到过期‘大宝’了……”直到昨天,我实在忍不住了,问一旁的诺妈:“这次的‘大宝’怎么质量如此差劲儿呢?!”诺妈顿了顿,没吱声。一会儿,她到洗脸的地方实地查看结论出来了——“大宝”没问题,是毛巾的原因。洗过脸后,一擦脸,毛巾上的毛絮就粘到了脸上,“大宝”一撮,也就成小白团。 还有一事挺受触动。那天,我感觉脚底下有东西,不大,豆子一样,咯得生疼。我赶忙脱下鞋子,使劲儿查看鞋子,翻腾了一阵,没见石子,这才放心。又穿上鞋,一走,问题依旧——我正纳闷儿,一摸袜底,在袜子里面竟然藏着一个小石子。一下明白了,刚才的判断是有误的,石子根本没有在鞋底,而是藏在我脚上的袜子里了。 生活中总有这样类似的现象,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喜欢习惯性地用经验或者常规去面对,结果造成判断的失误。经验的惯性让我们失去了思考的动力,难以触及问题的本质。在教育者中,以经验自诩的老师依然存在。人民群众中那句:“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往往不幸诠释了众多教育者的心态。尤其面对相对弱势的孩子,成人习惯性地以自我需要为中心,以为个人的经验就是真理,而孩子的感触却可以忽略不计。 以经验做出判断的习惯往往让人失去发现真实的机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几天前单位的保安师傅讲到自己的孙子被冤枉一事。当他看到孙子动玩具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该吃饭了,不应该再让孩子玩了。”他制止了孩子,没想到四岁的孙子申辩:“自己根本没有打算玩玩具,而是在将玩具收起来。”成人在孩子面前的所谓果断干预,因为经验的缘由,会偏失了方向。 在体恤学生的过程中,以爱的名义做出的所谓“义举”往往让孩子处在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生活确实需要帮助,另一方面自尊更需要保持。而成人的经验往往是“只要帮助孩子,孩子就会温暖,孩子就应该做个感恩的人。”这无疑会将帮助变成一种道德的绑架。这种经验的背后是成人主观的“一厢情愿”,脱离了孩子个体的生命体验。如果,从一个生命个体的角度去考量,有尊严的接受帮助是基本的条件,而至于是否感恩,则取决于受助者内心的决定。经验中衍生出的道德愿景会成为孩子和大人的心理负担。体恤儿童,不是为了得到什么,给予什么,而是为了让成人的精神世界多一份责任,让成人的生命处在富足的状态。 倾听对于成人来说成了奢侈的事情。所谓的那些“我在倾听”却实则在游离于孩子的讲述之外。因为成人的心中已经存有经验,就等孩子说完,进行一番说教了。假倾听的现象比比皆是,成人期待孩子说出自己想听的话,有一种渴望被依赖的感觉。讲述者和倾听者如果没有对等的关系,沟通就显得艰难,即使有倾听的行为,也是逢场作戏。“孩子的话不能全信”“孩子都是小心眼儿。”“孩子只要说完就没事了。”……诸如此类的经验判断严重影响了倾听的效果,也让成人无法真正洞悉孩子的想法,教育不能有的放矢。 教育需要真心的陪伴,而在现实中陪伴成为一种“看护”甚至“看守”。有意义的陪伴一定是基于心灵共鸣的教育行为,师生处在“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状态,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彼此感受到对方的存在。如果单凭经验认定“眼前的孩子如果不盯紧就会乱翻了天。”“好习惯就需要严防死守。”“班里总有一些孩子期待突破规定。”“严师出高徒”……那么,教师给予孩子的陪伴就变了味道,师生关系非但得不到融合,反而强化了紧张感。给孩子好的期待,孩子也会长成你想要的样子。每个孩子都在一点点成长,成人用欣赏的眼光来鼓励,每个生命都可以变得与众不同。观念发生改变,经验就会重建,自然会生发出新的教育智慧来。 激励孩子成长,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给予适当帮助,这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然而,不是所有的表扬和鼓励都会达到预期效果,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适得其反。在很多老师的经验中,用“棒,棒,你真棒。”会让课堂气氛热烈,让小同学们兴奋不已。而事实是,单纯的“你真棒”并不能给与孩子正确的引领,只会帮助孩子形成“表扬依赖症”。有些事情,甚至孩子并不希望老师给与表扬,因为表扬的背后藏着诸多可能的危机。比如有的孩子担心因为受表扬而被同伴孤立,比如有的孩子会因为表扬而更加不谦卑,比如有的孩子为了赢得表扬而不惜掩盖一些本性中的东西……学生本身是很复杂的生命个体,单凭经验来激励孩子是无法实现次次成功的。从来没有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所有孩子的心,因为每个孩子都型号都是不同的,需要我们从经验的框架里走出来,逐一研究具体问题。 教育是发现之旅,发现具体的人,发现动人的事,发现跳跃的心。当心一次次被擦亮,那些曾经的经验就会被一次次反思。回到具体情境中去,回到个体经历中去,我们才会突破“经验”的束缚,不至于让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意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