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程红兵:评课不能使用“万能起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20 14:2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程红兵:评课不能使用“万能起子”
  去年底,我在台湾明道中学,有幸听了张广录上的名家名篇《岳阳楼记》,深感受益匪浅,因为要把这堂众所周知的教学篇目上出价值、上出新意,实在不易。但关于这堂课的评价,却也引发了许多争议和“冲撞”。有争议很好,因为有争议就有故事,有故事就有启示。
  不妨先来还原一下张广录的教学过程。课一开始,张广录就提出了范仲淹靠什么构筑独一无二的楼观场景和精神世界,思想、材料从何而来,秩序如何生成等几个问题,然后采用“还原场景+逻辑推理+文献支持”的研究方法,带领学生研究《岳阳楼记》的创作过程。
  张广录提出《岳阳楼记》应何事而写这一问题之后,又把滕子京的《与范经略求记书》原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思考并体会范仲淹是如何应对立意、行文、措辞等挑战和突破的。
  首先,文章的立意从何而来?“先天下……后天下……”的思想来自于《孟子》,但为何范仲淹话语的影响更大呢?因为他运用了3种思维:程度思维、比较思维、音韵思维。结论:优秀的立意来自于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进一步发挥。
  其次,行文的立意如何关联?“景”—“情”—“意”连续转换,这种绝妙的复杂转折是范仲淹的原创吗?沿着这条思考线索,张广录拿出吕温的《三堂记》与《岳阳楼记》作比较,并得出一系列关于文章写作的结论。
  根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张广录不是从课文的细枝末节来分析,而是从宏观上驾驭,着眼于让学生读懂文章整体。通过案例教学法,还原情境,还原思维过程,带领学生设身处地进入写作场景,以作者的视角还原写作过程,让学生在还原的过程中,明确《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到底如何生成,从而使学生觉得课文可近、可亲、可学、可懂。
  然而课后,教师们对于这堂课却评价不一。
  张广录说:评课就像使用螺丝起子,评课者拿着一把一字形起子拧螺丝,但有的螺丝槽缝是十字形的,这就造成了评课过程和结果的不对路。
  评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以为,评课可以就着这个比喻展开来说。要拧转螺丝帽,有两种起子,一种是万能起子,一种是专用起子。许多教师评课都是用一种所谓的万能起子,用一个不变的标准来评判所有课堂,这样做往往并不贴切。
  那么,到底该如何评课?
  首先,要明确这节课到底是什么,执教教师到底想干什么。如果连这个都没弄清楚就去评课,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文不对题、南辕北辙的情况。比如这堂课看似不够完整,但我们要从已经呈现的内容来看:这节课要干什么?教师想达到什么目的?评课不能只追求完整性,关键要看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其实张广录的这堂课主要是在教学生如何写文章。那么,张广录是如何实现他的课堂教学目标的?还原法。通过还原情境,还原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么写好这篇文章的。
  因此,不要用机械的方式来评课,不要用固化的评课标准来评课。
  近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什么离学生远了?为什么学生偏爱学数学、英语?原因就是不少语文课堂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学生得不到具体的收获。张广录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他的实际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很强。在这堂课上,他引用了大量的知识资料,乍看来,像是在掉书袋,旁征博引,但实际上却有着十分清晰的逻辑思路,目标明确,言之有据,且环环相扣,这样上课对锤炼学生形成一种规范的研究能力很有好处,不像所谓的赏析性课堂,而是让学生带着研究者的目光看课文,这就是这节课的意义!当然,这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方式。
  教师们听课观课,往往只关注课堂上教师使用了什么方法、什么手段、什么技术、什么模式,却很少关注人,关注把课上好的人,关注他为什么能上好。毫无疑问,当下不少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研究缺乏基本的学理、学养。许多研究者、教师说的都是自己觉得如何,甚至照搬套话。我以为,在“你觉得如何”的同时,还必须拿出自己的资料,拿出自己的依据,并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分析,这样才有说服力,才有学理性。(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2 05:39 , Processed in 0.18981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