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承载人类世界共同的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21 12:2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说承载人类世界共同的体验
作者:黄夏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年04月19日 星期日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美)托马斯·福斯特著,梁笑译,南海出版公司2015年4月版,39 .50元。
    《文之悦》,(法)罗兰·巴特著,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 0 9年6月版,18 .00元。
    黄夏 自由撰稿人,上海
    阅读一本小说,我们是该像纳博科夫那样,通过仔细寻找、分析、甄别作者镶嵌在文本中的细节,进而构建一份旨在通往作者意图的地图,还是如罗兰·巴特所宣称的“作者已死”那样,大可绕过可有可无的作者,而根据我们对文本的解构来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地图?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托马斯·福斯特显然是巴特的拥趸,他在《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中阐释小说人物及其意义时这样写道:
    “我们每个人都会夹带自己的生活经历、观点以及阅读其他作品的经验,去阅读每一本新小说,因此永远也无法‘所见略同’。你的匹普(《远大前程》主人公)永远不可能像我的,而这不是因为我有多特殊。你我看过太多不同事物,拥有太多不同想法,怀抱太多不同信念,这让我们不可能用相同的方式去看待匹普或其他角色。同样的词语,同样的书页,只是不同的我们。有时,连我自己也是不同的。我发现今天看到的匹普不是我昨天看到的。我已被岁月改变,我对角色的想法也随之改变……角色如此鲜活,是因为我们的存在如此鲜活。”
    就此而言,《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便是一本取消作者参与、纯由读者自唱自嗨的理论书吗?非也。福斯特除学术研究外,还教授创意写作课程,很多时候,他所面对的受众,是一伙有志于小说创作而非文学评论的年轻读者,或者也可以说,是绝大多数的普通读者,而上述那段话,显然是针对他心目中的“高阶”读者而言的。因此,他认为尽管“是我们决定阅读哪本书”,而非任何其他人,但也正因为读者手中操持着决定小说生死的大权,“巨大的权力总是与巨大的责任相伴”,那么,读者就更需自觉与必要,来正确地阅读和理解小说。换言之,奔跑之前,先学会走路吧。
    在福斯特这里,与权力相伴的责任,是以防范“读者自决权”的滥用为前提的,这就使他对小说的分析与图解,走向了与巴特相对的另一极———如纳博科夫那样耐心、细致、努力触摸作者意图那样,去阅读一本小说。我们从《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的章节与编排中,就可以感知福斯特在阅读这件事上,不厌精、不厌细的认真本色。本书共分22章,福斯特从小说开头第一句话,一直讲到最后的大结局,当中历数布局、措辞、组句、视角、人物、元小说等等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不同小说中的不同妙用。题目太多也太杂,我们与其走马观花罗列一遍,不如挑若干有意思的话题,加以细细揣摩,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福斯特开门见山就说,“文学是个时尚产业”,而不是缪斯在诗人耳旁的浅唱低吟。这是不是让人产生一点点幻灭感呢?福斯特的目的是要提醒大家,我们对一本小说的评价,常常受我们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人文、乃至时尚价值观的影响。元小说、意识流、非线性叙事、消解意义的后现代,等等,这些“新”小说、“新”元素,并非20世纪的产物,早在《堂吉诃德》、《项狄传》、《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时代就已经存在,甚至最远可以追溯到荷马的《奥德赛》,可是这些作品,或者这些作品据以构成的写作方式,为什么在19世纪销声匿迹了呢?
    因为,19世纪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也是面向新兴市民阶层的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大量涌现的时代。报刊杂志为了吸引读者,就像如今分“季”播放的美剧英剧那样,热衷于连载热门作家的长篇小说,这些小说通常以每月一期或者每周一期的方式,连续登载一年或者数年。小说的连载方式决定了小说家们的创作方式(同时,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批靠市场吃饭的职业小说家):保持情节、人物性格的连续性,方便信息得以有效和快速的记忆与处理,让读者保持对小说的持续忠诚,等等。这就使得那些不以故事为宗,而是以主题、形式、原创性或者其他东西为特色的小说,无法以连载方式面世。
    直至新旧世纪之交,火车、汽车、飞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体验外部世界的方式,而弗洛伊德、尼采、威廉·詹姆斯、亨利·柏格森等人则改变了人们体验内心世界的方式,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无法承载人们那么多丰富多元的体验,于是小说迎来了又一次重大变革。许多湮没已久的作家、诗人,被诸如T .S.艾略特这样的“现代派”重新打捞上来。而D .H .劳伦斯则更具典型性,1930年去世后即遭遗忘,60年代性解放运动中被重新捧出,更有《恋爱中的女人》等多部作品被翻拍成电影,却在之后兴起的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和雷蒙德·卡佛“极简主义”浪潮的围攻下,劳伦斯可疑的女性观念和庞杂繁复的写作方式再次受到质疑。
    因此,我们要问,我们对一部作品的评价,有多少出自镌刻着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观念和思想观念?而观念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人造的,因而也是有所倾向乃至偏见的。几乎每一部“文学史”,即是编著者本身的观念史,消极一点地说亦是偏见史,就如福斯特所言,它们无法“捕捉到特定年代小说的所有微妙差异,更别说所有年代了”。
    那么,一位言必称博尔赫斯或卡尔维诺的读者,要如何正确地对待那些专擅描写人情世故和道德价值的19世纪小说家,比如狄更斯、萨克雷、乔治·艾略特呢?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本身对文学传统充满敬意,还从中汲取过创作的能量——— 老实说,前述作家正是后者无法抵达、亦即在刻画人情世故和道德判断方面做得与之一样好的宗匠——— 但是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的粉丝,却未必买狄更斯们的账。
    于是,我们就能理解,福斯特为何用亨利·詹姆斯关于“小说之屋”的观点,来代替传统的文学史著述以及那些浅薄的,将小说发展史解读为电脑软件式1.0版、2.0版的论调。詹姆斯将小说家比喻为工匠,其工作是建造“有着千扇窗户”的“小说之屋”,“每扇窗户外都有不同的景象,每间屋子都提供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每扇门都通往另一个国度”,门窗之间既有区别又有所联系。福斯特借《一千英亩》让我们重温《李尔王》,借《时时刻刻》重读《达洛维夫人》,在海伦·菲尔丁那里听到简·奥斯丁的回响,就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小说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由传统和现代构造的系统,承载着人类世界“几千年来共享的体验”。小说阅读与写作,就是为了打通和联络上述系统,让你我自觉地汇入这条全世界人类共沐的经验之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4:02 , Processed in 0.06925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