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时代思想库中汲取养料 ■毛荣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3 16:2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时代思想库中汲取养料 ■毛荣富

    2001年上海的高考作文,要求考生就“文化遗产”这一话题,谈谈对其的了解、认识与思考。有两篇优秀作文的开头如下:
“举世瞩目的APEC国际贸易部长会议在江南古镇周庄召开,龙永图是这样解释选址的原因的: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中,仍很好地保留了民族的传统文化。”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上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青砖黑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走,大声呼吁: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读了这样的开头,令人感到新鲜,有一种想读下去的欲望。这两段文字,一是来自报纸的新闻报道,一是来自报纸的文艺副刊。这两位考生无疑是经常阅读报纸的,他们关注时事、熟悉作家近况。读报,实在是一个对写作很有帮助的好习惯。郁达夫说:“在我们日常生活里,若把读报这一件事除去,那么,我想不管是生活过得如何美满,谁也总会感觉到一种大大的缺憾,如少吃一顿饭,或饭后少抽一支烟一样。”如果一名高中生也养成了读报的习惯,而且是到了每天必不可少的地步,他就多了一条连通时代与社会生活的渠道,他的思想就会被不断地激活,从而变得丰富和成熟起来。
    写作,从根本上来说,是表述自己的思想与见解,而报纸正是时代的思想库。梁启超说过:“阅报愈多者,其人愈智。”有位高考作文获得满分的学生说,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他每天都要浏览两份综合性大报,两三年下来,就能和父亲平等地探讨一些问题了,因为从报纸中汲取了许多养料,摆脱了思想的幼稚和贫乏。应该承认,至今仍在学校占主要地位的应试教育的弊病之一,就是将学生牢牢地束缚在课本知识和题目里面,以致使其无暇培养诸如读报之类的兴趣和习惯。现在的话题作文,要求学生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大事有所了解,对一些热门话题有所思考,这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导向。要写好诸如关于“文化遗产”这样的话题作文,就需要平时关注报纸,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有些考生连“文化遗产”的概念都很陌生,又怎能写好这篇作文呢?读报,就是使自己接受社会先进思想洗礼的过程,就是使自己融合到时代潮流中去的过程,就是使自己成为一名社会人、现代人的过程。
    从报纸中吸收别人的思想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这虽然只是一个“复述”或“转述”的过程,但对中学生来说已是难能可贵的了。比如开头引用的两段文字,主要也是在转述龙永图和冯骥才两人的思想,但是这本身就是一种吸收和运用。这样一来,就使文章有了一种理性色彩与时代亮色。高中生还处在学习成长阶段,其思想尚处于吸收认同阶段,他们的独立思考与理性精神总是以吸纳和运用科学的理念与先进的思想为基础的。
   比在写作时转述和运用别人的观点见解更高一个层次的是对报纸的综合利用。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一书就是阅读了巴黎公社时期的大量报纸经分析综合而写成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这本巨著所采用的素材,大多来自报纸。他正是通过对报纸上的资料进行严密精细的分析,才科学地推断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的。现在许多中学都开设了研究性课程,在对一些专题进行研究的时候,这种从报纸上收集有关材料并对它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就很有用了。比如有些同学选择了“鲁迅精神与改革开放”“王朔小说的社会意义”“少年作家群的崛起及其启示”等专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既感到报纸是进行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老师,又认识到要提出超越别人的新思想、新观点,首先必须要了解别人、研究别人,而这又是离不开读报的。不管他们的研究最后取得了怎样的成果,有一个收获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他们懂得了研究不能只是闭门造车,而要善于利用报纸,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思想与见解。
   鲁迅先生在读报用报方面堪称高手。他在通览报纸的时候,总是以轻蔑的目光洞察那些假话、鬼话,以锐利的目光审视社会的动向,他的杂文多取材于报纸。我们所处的已不是鲁迅的时代,现在的报纸已完全不同于当年,但怀疑的目光、批判的精神是不能丢的,在读报的时候,我们仍须用看书的头脑进行独立的思考。有位同学在报上读到一位著名作家的话“眼下的中国人进入了全民大旅游时期,家家户户似乎都在策划着旅游”,马上就感到这是夸大其词、言过其实——在深山的老家,全村有多半人没去过县城;外婆家在大都市的闹市区,那里大部分人主要还是在“策划”孩子升学、成人再就业和贷款买房的事。于是他写道:“粉饰生活并不能带来美,虚假本身就是一种丑”,“实事求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虽是件小事,但表现出来的思维的批判性和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却是难能可贵的。
本文谈的是读报,但在今天,上网、收听广播、看电视、阅读书刊也都可以收到和读报同样的效果。这一点是需要说明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7:09 , Processed in 0.0983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