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知识传播者”到“学习情境的策划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8 22:2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知识传播者”到“学习情境的策划者”


王晓春



教师的传统角色是“知识的传播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这就等于事先假定:学生无知无识,无“道”无“业”,有的只是“惑”;而老师正好有学生不具有的“道”和“业”,老师是知识的源泉,知识的占有者或垄断者,如此才有“传播”之必要。传播的前提是拥有,接受的前提是缺乏。自古以来,知识就是“卖方市场”,有文化的人很少,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极窄,所以有知识的人就很重要了,没有他们传播,知识真的会失传的。传播者本质上是拥有者。古时候人们为了争夺一本兵书,一本剑谱,竟然能杀得血流成河,其传播者本人也必然成为无价之宝。现在谁还会去如此争夺《孙子兵法》?随便在大街的书摊上就可以买到。《孙子兵法》本身的价值并没有降低,但是它的传播者的重要性却大大降低了。

中小学教师目前面临的情况就是如此。知识不但普及了,而且正在“爆炸”着,传播媒介空前发达。面对互联网,垄断知识的企图已成笑柄,教师“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被媒体“篡夺”了,教师肚子里那点“知识”已经“小巫见大巫”了。知识“拥有者”的地位一动摇,知识“传播者”的地位也必然动摇。“卖方市场”要变成“买方市场”了。

面对此情此景,教师如果还死抱着“知识传播者”的角色不放,继续自命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就难免遭遇许多尴尬。他会发现学生越来越不“谦虚”了,他会发现自己“传播”的许多东西学生早就知道了,他会发现学生知道的许多东西自己反而不知道,他更会发现他要“传播”的许多知识学生根本就不想知道……于是教学出现了危机。

许多老师都感受到了这种危机,可惜他们本能的反应却是强化“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动用权力跟学生较劲。你不承认我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就不行,我非把知识传播给你不可……这就走进了死胡同,这样是没有出路的,只能增加师生双方的痛苦。这是犯了教师的职业病——总想改造学生而不想改变自己。

事实上对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说,当务之急并不是跟学生没完,而是改造自身形象,重新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有多重角色,其中传统的“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如今正在受到“学习情境的策划者”角色的冲击。

“学习情境的策划者”不认为学生是被动的“一张白纸”,不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源泉,也不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二传手”,他认为自己的任务不是“教会”,而是“帮学生学会”,他致力于创造许多情境,创造一种氛围,创造一些条件,使学生爱学,会学。

做“知识的传播者”只要有传播能力就行了,有的人甚至完全照本宣科,也能凑合过下去;做“学习情境的策划者”却要求你不但有知识,还要有策划能力,策划能力就是创造能力,就是独创性。知识普及了,对独创性的要求也提高了。古时候你只要能背几句《孙子兵法》,别人就会误以为你有学问,现在不行了。你不但要对《孙子兵法》有自己的学习心得,还要有本领使学生喜欢它,学得很起劲,而且各有各的收获。你不但要“腹中有书”还要“目中有人”,还要在这二者中间造一座座桥,桥还要因人而异。您说这难不难呢?当然难。

对“知识传播者”理解得死板,教师会异化为“教书机器”,年复一年地重复自己,但是“学习情境的策划者”就很难变成“策划机器”,因为策划是不能重复的,情境策划要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知识拥有者的地位会因知识爆炸而动摇,情境策划者的地位却不会动摇,因为他拥有的东西是知识本身没有的,是一种主体性,一种主观能动性,一种机器无法替代的东西。知识再爆炸,也炸不伤思想者和创造者。

过去,教育教学工作也不是无人策划,但那是少数人策划,多数人执行,策划是教研部门,教育科研部门的事情,是领导的事情。然而策划只要原封不动贯彻下去,就不再是策划了,策划变成了执行,艺术变成了技术,创造变成了复制。这是一种“策划者治人,执行者治于人”的思路,其实是我们老祖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余波,它的要害是策划之后,推广下去,创造性递减,不利于中华民族的振兴。教师若都是机械的执行者,学校里的创造气氛一定稀薄,学生自然难以有创造性,除非你能证明非创造性的校园氛围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有利、非创造性的教师榜样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有利。

我们提倡教师成为“学习情境的策划者”,就是要把教师的主体性还给教师,就是要唤醒许多教师的创造性,开发他们正在窒息的潜能,给学生作出创造的榜样,如此,教育改革才有希望。当然,教师的策划不能随心所欲,有教育方针的指引,教学大纲的约束,但那是“宏观调控”,而不是现在这种“手把手地教”。

教师成为自主的“学习情境策划者”之日,才是学生成为创造者之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4:59 , Processed in 0.09346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